《临摹、欣赏颜体书法》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录 临摹、欣赏颜体书法》研讨课教案_2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录  临摹、欣赏颜体书法》研讨课教案_2

颜体欣赏与临摹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了解唐代书法大家颜真卿简单生平,代表作《勤礼碑》、《多宝塔碑》、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

2、能力目标:课后学生动手临摹一幅书法作品,日月无光。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学生认识到中国书法的无穷魅力,陶冶学生性灵,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互交流作品学会欣赏,培养学生对中国书法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体会中国书法艺术美,感受中国书法的魅力。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收集历代书法名作佳品;制作从甲骨文到现代简化字马的各种写法;老师书写临摹古代书法作品,作为课堂展示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引入课题并板书:颜体书法欣赏与临摹二、出示教学目标目的:1、研习、欣赏书法,可以增加书写的美感,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2、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研习、欣赏书法可以增加书写的美感,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三、我的书法历程,简介老师与书法不解之缘。

我的老师乔堃龙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草书专业委员会主任。

学书无止境,一定要有师!不可东临西写,贵在坚持!四、唐朝有哪几位名家?你最喜欢哪一位?颜体书法有什么特点?欧阳询、褚遂良、张旭、颜真卿、柳公权、怀素。

最喜欢颜真卿,不只是他的书法,更主要是为人忠诚,刚直不阿,字如其人!颜体书法的特点: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整体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有人称赞它如“金刚怒目,壮士挥拳”。

楷书作品主要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等,行书《侄祭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五、简介颜真卿:(唐代名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生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颜师古五世从孙、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杰出的书法家。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曾四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

《临摹、欣赏:颜体书法》ppt课件完美版共17页文档

《临摹、欣赏:颜体书法》ppt课件完美版共17页文档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临摹、欣赏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初中颜体书法教案

初中颜体书法教案

初中颜体书法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颜真卿的书法特点和成就,提高学生的书法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掌握颜体书法的基本笔画和书写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书法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颜真卿的书法特点和成就。

2. 颜体书法的基本笔画和书写技巧。

教学难点:1. 颜体书法的笔画结构和书写顺序。

2. 颜体书法的笔势和节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和相关的书法资料。

2. 学生准备毛笔、墨汁、宣纸和练习本。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2. 教师简要介绍颜真卿的书法特点和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笔画学习(15分钟)1. 教师讲解颜体书法的基本笔画,包括横、竖、撇、捺、折等。

2. 教师示范颜体书法的基本笔画,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三、书写技巧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颜体书法的书写技巧,包括起笔、行笔、收笔等。

2. 教师示范颜体书法的书写技巧,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四、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基本笔画和书写技巧,进行颜体书法的课堂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检查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巩固基本笔画和书写技巧。

2. 教师出示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二、深入学习(15分钟)1. 教师讲解颜体书法的笔画结构和书写顺序。

2. 教师示范颜体书法的笔画结构和书写顺序,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三、书法创作(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笔画结构和书写顺序,进行颜体书法的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课堂总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颜体书法,提高书法水平。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颜真卿的书法特点和成就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颜体书法的基本笔画和书写技巧的掌握程度。

书法临摹指导教案设计模板

书法临摹指导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书法临摹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掌握临摹的基本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提高书法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对象适合书法初级班或有一定基础的学生。

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书法教材、临摹作品、多媒体课件、毛笔、墨汁、宣纸、砚台等。

2. 学生准备:毛笔、墨汁、宣纸、砚台、临摹作品。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书法临摹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展示书法临摹作品,让学生欣赏并了解临摹的基本要求。

2. 讲解书法临摹的基本方法(1)讲解临摹的步骤:选帖、观察、分析、临摹、比较、修正。

(2)介绍临摹的工具和材料:毛笔、墨汁、宣纸、砚台等。

3. 演示临摹过程(1)教师示范临摹作品,讲解临摹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强调观察、分析、比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修正临摹作品。

4. 学生练习(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临摹作品,进行临摹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临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总结本节课内容(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临摹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不断提高书法水平。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临摹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

(2)学生分享自己在临摹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提高临摹技巧(1)讲解如何提高临摹技巧,如加强观察、分析、比较能力,注意笔画的粗细、长短、曲直等。

(2)介绍一些临摹技巧,如“对临”、“意临”、“背临”等。

3. 学生练习(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临摹作品,进行临摹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临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课堂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的临摹作品,教师点评。

(2)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5. 总结本节课内容(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临摹技巧的重要性。

临摹、欣赏颜体书法讲稿

临摹、欣赏颜体书法讲稿

临摹、欣赏颜体书法颜真卿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的代表性人物,“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其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端庄雄伟,气势开张。

其行书有着遒劲郁勃风格,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一、颜真卿书法作品欣赏【争坐位帖】书法作品欣赏《争坐位帖》亦称《论坐帖》、《与郭仆射书》,行草书。

此帖为颜真卿行草书精品。

通观全篇书法,一气贯之,字字相属,虎虎有生气。

此稿系颜真卿因不满权奸的骄横跋扈而奋笔直书的作品,故通篇气势充沛,劲挺豁达、刚烈之气跃然纸上。

忠义之气充之于心、赋之于文、形之于书,全篇理正、词严、文厉、书愤,洋洋千文,如长水蹈海,无可阻挡,遂使历代书家无不为之服膺倾倒。

迄今一千余年,读之莫不令人肃然起敬。

《争坐位帖》是一篇草稿,写得满纸郁勃之气横溢,成为书法史上的名作,入行草最佳范本之列,后世以此帖与《兰亭序》合称“双壁”。

《争坐位帖》因是手稿,其书法随意自如,挥洒有度,更为历代书家所重,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并称行书“双璧”。

颜书对后世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以后很多名家,都从颜真卿变法中汲取经验获得成功的。

冯班在《钝吟书要》中称“宋人行书,多出颜鲁公”,当时颜书流传之广,摹习之众,可见一斑,我国辑录颜书最早最完善的《忠义堂帖》出现在宋代,是有其历史和社会原因的。

颜真卿书法作品欣赏【争坐位帖】1《争坐位帖》是颜真卿56岁时于唐广德二年(764)十一月十四日写给仆射、定襄郡王郭英义的信函。

郭英义为了献媚宦官鱼朝恩,在菩提寺行及兴道之会,两次把鱼朝恩排于尚书之前,抬高宦官的座次。

为此颜真卿出于对朝廷纪纲的维护、对功臣秉义的佑护、对奸佞骄横的摧折书写此稿,字里行间横溢着粲然忠义之气,显示了颜真卿刚强耿直、朴实敦厚的性格。

颜真卿的字宛如其人,自始至终均用正锋,因此所谓颜法的定型化笔法其艺术价值较少,但此笔法却能充分发挥男性的沉着,刚毅。

颜体书法教案

颜体书法教案

颜体书法教案教案标题:颜体书法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颜体书法的起源、特点和发展历程。

2. 掌握颜体书法的基本笔画和字形结构。

3. 培养学生对颜体书法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4. 提高学生的书写规范和书法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颜体书法的基本笔画和字形结构。

2. 颜体书法的书写规范和技巧。

3. 颜体书法的艺术表达和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展示板。

2. 颜体书法的范字和教学素材。

3. 笔、纸、墨等书法工具。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颜体书法的起源、特点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对颜体书法的兴趣。

教学主体:2. 分步教授颜体书法的基本笔画和字形结构,注重示范和学生模仿。

3. 引导学生进行基本笔画的练习,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笔画顺序和书写方式。

4. 给予学生范字练习,逐渐提高他们的书写规范和书法技巧。

5. 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颜体书法作品,让他们了解颜体书法的艺术魅力。

6. 组织学生进行颜体书法创作,鼓励他们表达个性和创造力。

巩固与拓展:7. 综合性练习:设计一些综合性的书写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颜体书法知识进行实践。

8. 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书写表现。

2. 评价学生的书写规范和书法艺术表达能力。

3. 分析学生对颜体书法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书法比赛或展览,提高他们的书法水平和自信心。

2. 推荐学生阅读与颜体书法相关的文学作品或书法专著,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艺术素养。

教学反思:1. 总结学生在学习颜体书法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颜体书法教案,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特点,可以适当进行调整和补充。

教案的编写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资源,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书法艺术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名著附录《临摹、欣赏颜体书法》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名著附录《临摹、欣赏颜体书法》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名著附录《临摹、欣赏颜体书法》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名著附录《临摹、欣赏颜体书法》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书法家的风格特点及书法评价标准,能够结合书家的人格、精神等对书画作品进行简单的评述,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认知、体验、练习、展示、评述等完成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国书法的艺术美,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王羲之、颜真卿的书法特点及如何评价书法作品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书法的字如其人以乃精神风貌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书法欣赏
引导提问:中国书法的书
思考、讨论、回答(篆、隶、楷、行、草) 王羲之的《兰亭序》体演变是什么? 天下第一行书是什么?
活动2【活动】王羲之颜真卿书法欣赏
二、王羲之及《兰亭序》
1.播放王羲之简介及展示作品《兰亭序》
2.欣赏、感受、认知提问:《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它好在什么地方?
3.欣赏、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王羲之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

王羲之的
书法精致、美仑美奂,是极富有美的观赏的。

“临摹书法”教学设计说明

“临摹书法”教学设计说明

“临摹书法”教学设计课前要求:1. 选定一本自己最喜欢的楷书(硬笔书法、毛笔小楷)帖。

2. 准备一本书法笔记本,记录我们所要学习的书法理论知识。

3. 遵守课堂纪律,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和课堂笔记。

4. 执笔:拇指与食指夹住笔杆,其它三个指头辅助运笔,指实掌虚。

5. 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课题:临、墓和创造的关系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了解临墓的方法和作用;了解临、墓和创造的关系。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重点难点:掌握临、墓的方法,了解只有继承才有创新。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泄学生情绪。

二、讲授新课:临墓,是学习书法的第一步,是习字过程的必经阶段。

但从学习的目的来说,却不能以此为止境。

在初学的时候,总是越墓越不对,越临越不像,甚至无意再临摹下去了。

不如干脆自己来个创造吧!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古代优秀的书法作品,是积累了很多年和无数人的写字经脸(直接地学习和间接地学习)而创造出来的。

所谓创造,并不是凭空出现, 而是在继承了前人的经验以后,再进一步发挥个人的创造性。

只能是由学习中间达到熟能生巧,融会贯通,然后可以自出新意,变化笔法,别具形体,创适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要知道号称“书圣”的王羲之,也是从艰苦的实践和体验中成长起来,不是生来就是大书家的。

(-)、墓法:1 .描红:小学生初学写字,要先描“红模”。

红模是印好的红字本,用墨笔照样填上;填得多了,手就熟了,对于每个字的形体,在心中手上都能有个大概。

2. 墓书:把油纸或英他透明而不浸墨的纸,罩在碑、帖上面来墓写,古人叫作“响拓”。

初学写字不先墓写,就不容易入手,如用透明的纸蒙在上而,笔随影写,练习久了,字的结构自然就会写好,所以“对临”(是对着碑、帖临写的意思)之先,应从墓写开始,可以事半功倍。

(二)、临法:1. 方格临写:凡是临写楷书,要用有方格的纸来临,这是为把字体大小、笔画长短排列匀称。

将碑、帖放在对而或旁边,看一字,临一字。

2. 去格临写:如临行、草书,应用无格的纸,就其行笔连接的地方,注意临写:所以用无格的纸,是为了免受拘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摹、欣赏颜体书法
学习目的:
研习、欣赏书法,可以增加书写的美感,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培养高雅
的审美情趣。

学习探究:
1、什么是临?什么是摹?
2、临和摹各有什么优点?怎样练习效果最好?知道“空临”吗?
3、“名家的书法都值得认真欣赏,值得欣赏的都拿来临摹。

”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4、颜体书法的特点:点画丰厚饱满,刚健雄厚,长撇、长捺、长竖之笔皆挺拔俊朗。

结字宽裕、外紧内松,上疏下密,具有豪迈之气。

结构阔大端正,整体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
严肃穆,有人称赞它如“金刚怒目,壮士挥拳”。

楷书作品主要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等,行书《侄祭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小组讨论探究学习:
用比较式鉴赏法:欣赏《兰亭序》和《祭侄稿》
1、祭侄稿欣赏
作品背景:《祭侄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

唐天宝十四年(775),安禄山谋反,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

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并先后遇害,颜氏一门被害30余口。

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七五八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挥泪写下这篇留芳千古的祭文。

书法创作,抒情是第一难事。

《祭侄稿》辉耀千古的价值就在于坦白真率,是以真摯情感主运笔墨,激情之下,不计工拙,无拘无束,随心所欲进行创作的典范。

个性之鲜明,形式之独异,都开历史之先河,是书法创作述志、述心、表情的典型,体现出大胆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品格和无以伦比的艺术家的魄力和胸怀。

作品中所含蕴的情感力度强烈地震撼了每个观赏者的心,以至于无暇顾及形式构成的表面效果。

这恰是自然美的典型结构。

2、作品评价:
苏轼曾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

”(《东坡题跋》)颜真卿,字清臣,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唐代杰出的书法家。

曾为平原太守,人称颜平原。

安史之乱,颜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

代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衔恨”唆使皇帝使真
卿往劝谕,为希烈所留,忠贞不屈,后为李希烈缢杀。

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

欧阳修曾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

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朱长文赞其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颜体书对后世
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以后很多名家,都从颜真卿变法成功中汲取经验。

尤其是行草,唐以后一些名家在学习二王的基础之上再学习颜真卿而建树起自己的风格。

3、兰亭序作品欣赏: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时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的王羲之邀许多位名流隐士集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溪头,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间列坐宴饮。

席间,有人提议,每人都作一首诗,做不出的罚酒。

王羲之酒兴很高,虽然他做了诗,却乐意陪吃罚酒,吃了个酒酣耳热,以“不负春光”。

正在众人沉醉在酒香诗美的回味之时,有人提议不如得当
日所作的41首诗汇成册,以资纪念。

王羲之酒意正浓,在众人的呼声中因这个建议而兴奋起来。

他晃晃悠悠地站起身,走到案前,在蚕纸上畅意挥毫,作序一篇。

这就是名噪天下的《兰亭序》。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它是王羲之生平最好的手
迹。

文中,凡有相同的字,笔法姿态必不相同,如出现的20个“之”字,竟然无一雷同,成为
书法史上的一绝。

翌日,王羲之酒醒后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在纸上将序文重书一遍,自感不如原文精妙。

他有些不相信,一连重书几遍,仍然不得原文的精华。

这时他才明白,这篇序文已经是自己一生中的顶峰之作,自己不可能再超越它了。

学习实践练习:临帖颜体书写练习
课堂总结
从今天的书法学习中你悟出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拓展学习:
“五环节练习法”即读、摹、临、校、写,其中最重视“读”和“摹”这两个环节
1、读帖,就是细致地观察和透彻地分析帖中字的特点和书写时的注意事项,这是具有练字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地一环,只有分析透了,才能掌握好这个字的要领,才能在几环的训练时有的放矢。

这一环,我谓之须分析入骨。

如“力”字,要分析出:①横与横的比例和倾斜度;②折处顿笔和出钩前的笔;③撇的角度和力度,等。

2、摹帖,钢笔字采用透明纸蒙在字帖上摹,毛笔字采用双钩填墨。

这一环与第一环紧密结合,把“读”时分析的书写要领在“摹”中细细地品味,感悟。

3、临帖,在小楷本上照着字帖写前面“摹”过地字,毛笔字采用单线扩墨。

4、校字,临几遍后与原帖细细比较,找出差距,分析原因,然后再摹、再临。

5、脱帖写,这时,学生已掌握了一个或几个字的书写要领,可结合完成作品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