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杀菌工艺条件

合集下载

灭菌与除菌工艺及设备—无菌空气制备

灭菌与除菌工艺及设备—无菌空气制备

图4-21 过滤纸类过滤器
(3)非织造布类介质
滤布类,滤效99.9%以上。
(4)微孔膜类介质
①能除去全部M,但不能除去噬菌体的过滤介质,主要有膜孔小于 0.22μm的聚偏四氟乙烯(PVDF)和聚四氟乙烯(PTFE)膜材。
②能除去小至0.01μm的微粒,可除去噬菌体,主要有Bio-X滤材和膨 化聚四氟乙烯。
三、空气过滤介质及过滤器
1、对过滤介质的要求 ➢除菌效率高 ➢空气压力降小 ➢耐消毒灭菌 ➢运行可靠、来源充足 ➢使用和维护成本低
2、过滤介质种类
(1)纤维状或颗粒状介质 包括 ①棉花
②玻璃纤维 ③活性炭 ④烧结材料类
纤维状或颗粒状介质特点
(2)滤纸状过滤介质
主要是超细玻璃纤维纸,纤维孔隙1~1.5um,厚度0.25~0.4mm。
第三节 无菌空气制备
一、空气净化除菌的方法与原理
1. 空气除菌的意义 ●工业发酵对空气质量的要求:无菌,无灰尘,无杂质,水油控制, 温度,湿度,正压等。
2. 空气除菌方法
●空气除菌就是除去或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
(1)除去方法 (2)杀灭方法
①静电吸附除菌 ②介质过滤除菌 ③辐射杀菌 ④加热杀菌
3. 空气过滤除菌的原理
微孔滤膜
绝对过滤
尘埃或M直径>过滤介孔直径
相对过滤(深层介质过滤):
尘埃或M直径<过滤介孔直径
棉花、玻璃纤维和 颗粒活性炭
(1)布朗扩散作用 (2)拦截滞留作用 (3)惯性冲击滞留作用 (4)重力沉降作用 (5)静电吸附作用
当空气流过介质时,上述五种除菌机理同时起作用,不过 气流速度不同,起主要作用的机理也就不同。
1. 两级冷却、分离、加热除菌流程

第三章 食品的热处理和杀菌

第三章 食品的热处理和杀菌

酵母、霉 菌、酶
2、罐头杀菌工艺条件
罐头杀菌工艺条件制定的原则:在保证罐藏食品安 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缩短加热杀菌的时间,以 减少热力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正确合理的杀菌条件:既能杀灭罐内的致病菌和能 在罐内环境中生长繁殖引起食品变质的腐败菌,使 酶失活,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原有的品质。
t1 t2 t3 p
二、罐藏技术的历史沿革
Nichols Appert(法): 罐藏技术(1804); 《动物和植物物质的永久保存法》(1810); “阿培尔之家“(1812):世界上第一家罐头厂
Louis Paster (法):微生物作用导致变质(1864); 加热杀菌理论(1873)
Bigelow和Esty(20世纪初期): 食品的pH与细菌芽孢 的耐热性之间的关系
金属罐的清洗:人工清洗、机械清洗 玻璃瓶的清洗和消毒 ➢ 人工清洗:回收的旧瓶子:40~50 ºC、浓度2%~
3%的NaOH溶液浸泡5~10min;洗涤剂 ➢ 机械清洗:洗瓶机(喷洗式、浸喷组合式) ➢ 瓶盖:先用温水冲洗,烘干后以75%的酒精消毒。
2、罐盖的打印 3、空罐的钝化处理
定义:将空罐放在化学溶液中作短时间浸 泡或以化学溶液喷射,使其表面产生一 保护薄层,使锡的活泼性变得迟钝而不 易与食品发生作用。
配比:重铬酸钠 0.8kg NaOH 2.0kg 土耳其红油 300ml Na3PO4 0.9kg 自来水100kg
(二)原料选择及预处理
果蔬类原料:选择、分选、洗涤、去皮与修整 、热烫与漂洗、抽空处理
禽畜类原料:选择、解冻、分割、剔骨、整理 、预煮、油炸
水产类原料:选择、解冻、清洗、处理、盐渍 、脱水
热挤压:是指食品物料在螺杆挤压下因受高温、高压、高剪 切力作用,被压缩并形成熔融状态,然后被挤出模具孔, 因压力骤降,水分急骤闪蒸,产品膨胀,从而形成一定形 状和组织形态的产品。

第三章食品的热处理与杀菌

第三章食品的热处理与杀菌
培育条件、贮存环境的不同而异
(2)热处理前细菌芽孢的培育和经历
生物有抵御周围环境的本能。食品污染前腐败菌 及其芽孢所处的生长环境对他们的耐热性有一定 影响
在含有磷酸或镁的培养基种生长出的芽孢具有较 强的耐热性;在含有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环境 中培养芽孢的耐热性很强;在高温下培养比在低 温下喂养形成的芽孢的耐热性要强
因此,弄清罐头腐败原因及其菌类是正确 选择合理加热和杀菌工艺,避免贮运中罐头腐 败变质的首要条件。
1. 食品pH值与腐败菌的关系
各种腐败菌对酸性环境的适应性不同,而各种食品 的酸度或pH值也各有差异。
根据腐败菌对不同pH值的适应情况及其耐热性, 罐头食品按照pH不同常分为四类:低酸性、中酸 性、酸性和高酸性
不过在低酸性食品中尚有存在抗热性更强的平 酸菌如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它需要更高的杀菌 工艺条件才会完全遭到破坏。
另外,由于中酸性食品的杀菌强度要求与低酸 性食品的要求相同,因此它也被并入低酸性食 品一类。
食品严重污染时某些腐败菌如酪酸菌和凝结芽 孢杆菌在pH低于3.7时仍能生长,因此pH3.7 就成为这两类食品的分界线。
①低酸性食品胀罐时常见的腐败菌大多数属于
专性厌氧嗜热芽孢杆菌,如嗜热解糖梭状芽孢杆 菌,它最适生长温度为55℃,温度低于32℃生长 很缓慢,因此只要温度不高,就不会迅速繁殖, 但一旦处于高温条件下,就会导致罐头腐败变质。
厌氧嗜温芽孢菌,如肉毒杆菌、生芽梭状芽孢杆 菌等。
②酸性食品胀罐时常见的有专性厌氧嗜温芽孢杆菌如巴 氏固氮芽孢杆菌、酪酸梭状芽孢杆菌等解糖菌,常见 于梨、菠萝、番茄罐头中。
③高酸性食品胀罐时常见的有小球菌以及乳杆菌、明串 珠菌等非芽孢菌。
(2)平酸败坏
①现象:外观正常,内容物变质,呈轻微或严重酸味, pH可能可以下降到0.1-0.3。

杀菌原理及其杀菌工艺条件的确定

杀菌原理及其杀菌工艺条件的确定

杀菌原理及其杀菌工艺条件的确定一、食品罐藏原理细菌㈠.热力杀菌原理:酵母微生物霉菌1.引起腐败的原因食品中的酶其他化学食品本身含有各种酶。

当食品被采收或屠宰后往往会分解食品使其不堪食用。

但一般这比酶的抗热性不强。

通常在装罐前的热处理过程中就失去活性。

所以罐头保藏食品的热处理杀菌对象主要是腐败微生物。

2.何为杀菌:当食品加热到某一高温,并保持一段时间使微生物失去生命力,以保藏食品的过程称之杀菌。

3.商业杀菌:使罐头在一般正常条件下,运输贮藏和分配销售的时候,罐头不再遭受腐败微生物破坏致于腐败,同时也不会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热力杀菌。

要达到商业无菌,必须借助于密封容器,进行密封。

防止再污染,达到商业无菌。

㈡.杀菌条件的科学确定:1.杀菌条件的确定,要考虑的因素有:①.食品的特性、粘度、颗粒大小②.固体与液体的比例③.罐头的大小④.装罐前预处理过程⑤.污染腐败微生物的种类、习性、数量等2.杀菌条件确定的依据:⑴.微生物的耐热性及种类:首先必须对食物对象进行微生物方面的调查,搞清造成污染微生物有哪些?哪些是腐败和致病菌?它们的耐热程度如何?继而进行耐热菌的TDT值、D值、Z值的测定和计算。

这对制定杀菌规程来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一步。

对于低酸性食品,其主要危害是肉毒杆菌,因此,低酸性食品罐头杀菌的中心目的,就是要彻底杀死肉毒杆菌。

⑵.食品的传热、速度:fh.j(有些资料称热穿透速度)随着罐头内容物的不同以及固液比基质的粘稠度,固形物在罐内的排列方式及固形物大小等方面的不同,它们的传热方式和传热速度也不相同。

有的是以对流传热为主,有的是以传导为主,有的是两者兼有。

传热方式对杀菌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这一点我们绝对不能忽视。

⑶.罐内初菌数基质中的初菌数对杀菌效果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由于微生物的生长或死亡都是按照对数规律递增或递减的。

因此对同一种微生物来说,如果污染严重,那么要达到一定的安全值,所需的杀菌时间就长,反之则短。

食品杀菌新技术—欧姆杀菌技术

食品杀菌新技术—欧姆杀菌技术

➢ (4) 粘度 ➢ 欧姆加热过程中,如果液体粘度过小,颗粒会沉
淀在加热器的底部,而液体则直接流经电极,从 而导致固液两相受热不均;液体粘度越大,加热 速率就越大。这是因为液体粘度增大时,固液两 相的对流传热系数变小。但粘度过大时,颗粒之 间、颗粒与加热器管壁之间的相互摩擦都会破坏 颗粒的结构完整性。
➢ (6) 物料的质量流量
➢ 在加热功率一定的情况下,物料的升温与质量流 量成反比,所以应当控制流量稳定。否则会引起 物料的温度变化。另外,流速的横向分布也会影 响加热速率,若横向速率不一致,会引起温度上 的差异。
➢ (7) 前处理 ➢ 对欧姆加热的食品进行前处理有预热(煮)、酶处理、化学
处理等。颗粒物料进行加热之前,通常要预热(煮) 来提高 颗粒的电导率,缩小颗粒和液体之间的电导率差异。对酱 料进行预热时,还能散失其中的部分水分,防止加热过程 中液体粘度变化。预热处理还能熔化除去食品内的非导电 物质如脂肪,除去颗粒物料中的空气,使影响食品稳定性 的酶类变性失活,软化颗粒,对肉制品还能起到上色作用。
➢ 从目前国外的研究和使用情况来看,欧姆杀菌技术最具有 潜力的应用领域是含颗粒流体食品的无菌加工。除此之外, 用于对大块固体食品的加热与解冻也具有很大的研究发展 空问。英国APV公司于2O世纪8O年代研究开发的欧姆杀 菌技术工艺是比较成功的,现主要有75KW 和300KW两 种商用机型,并于1993年获得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 认可。
➢ 目前,此技术在美国正广泛应用于低酸性或高酸性食品的 加工,在13本用于生产酸牛奶的草莓、鱼糜制品及豆腐的 加工等,在国内主要用于肉的解冻和牛奶、豆浆的加热杀 菌。由于欧姆杀菌技术本身的局限性,使其在推广应用过 程中的使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 ① 由于欧姆加热的适用性由食品物料的电导率来 决定,因此对于一些脂肪、油、酒精、骨、纯净水 或晶体结构(如冰)等非离子化的食品不适用该技 术。

杀菌的工艺流程

杀菌的工艺流程

杀菌的工艺流程杀菌是一种将有害的微生物消灭或抑制它们生长的过程。

在工业生产和食品加工中,杀菌是非常重要的工艺步骤,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个常见的杀菌工艺流程。

首先,选择适当的杀菌方法。

常见的杀菌方法包括高温杀菌、紫外线杀菌、化学杀菌等。

根据不同的产品和要求,选择最合适的杀菌方法是很重要的。

其次,准备杀菌设备和环境。

根据杀菌工艺的要求,准备好相应的杀菌设备和材料。

例如,对于高温杀菌,需要准备蒸汽锅炉或高温灭菌箱;对于化学杀菌,需要准备相应的消毒剂和喷雾设备。

同时,确保杀菌环境的清洁和卫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然后,对待杀菌物进行预处理。

在进行杀菌之前,需要对待杀菌物进行一些预处理。

例如,对于食品加工中的杀菌工艺,需要对食材进行清洗和消毒;对于工业生产中的杀菌工艺,需要对原料进行过滤和灭菌等处理,以确保待杀菌物的卫生质量。

接下来,进行杀菌操作。

根据选择的杀菌方法,将待杀菌物置于相应的杀菌设备中进行处理。

对于高温杀菌,可以使用高温蒸汽进行处理;对于紫外线杀菌,可以使用紫外线灯照射;对于化学杀菌,可以使用合适的消毒剂进行处理。

在杀菌过程中,严格控制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有效杀灭微生物。

最后,进行杀菌后处理。

杀菌后的物料需要进行一些后处理,以确保杀菌的效果和产品的安全性。

对于食品加工中的杀菌工艺,可以使用真空包装、密封保存等方式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对于工业生产中的杀菌工艺,可以对产品进行再包装或保存,并进行质检检测。

在整个杀菌工艺流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卫生标准和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对杀菌设备进行维护和清洁,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杀菌效果。

同时,对于不同的产品和工艺要求,需要制定相应的杀菌工艺方案,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杀菌是一项重要的工艺流程,对于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选择适当的杀菌方法,严格控制杀菌条件和操作流程,以及进行必要的后处理,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杀菌工艺的原理和应用

杀菌工艺的原理和应用

杀菌工艺的原理和应用1. 引言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存在可能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健康和经济问题。

为了保护人民的健康和防止疾病的传播,杀菌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食品加工、医药、环境保护等。

本文将介绍杀菌工艺的原理和应用。

2. 杀菌工艺的原理杀菌工艺的原理是通过破坏微生物的生理结构、代谢途径和遗传物质,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以下是常见的杀菌工艺的原理:2.1 高温灭菌高温灭菌是通过加热的方式将微生物的细胞结构破坏,使其失去生活能力。

常见的高温灭菌工艺包括煮沸、蒸汽灭菌和干热灭菌。

2.2 低温灭菌低温灭菌是通过将微生物暴露在低温环境中,抑制其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常见的低温灭菌工艺包括冷冻、冷藏和冷灭菌。

2.3 化学灭菌化学灭菌是通过使用化学物质,如消毒剂和抗菌药物,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蛋白质和核酸,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常见的化学灭菌工艺包括消毒、消毒洗涤和消毒喷雾。

2.4 辐射灭菌辐射灭菌是通过使用电离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破坏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和细胞结构,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辐射灭菌通常应用于医疗器械、药品和食品等领域。

2.5 过滤灭菌过滤灭菌是通过使用微孔过滤器将微生物滤除,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常见的过滤灭菌工艺包括微滤、超滤和纳滤。

3. 杀菌工艺的应用杀菌工艺的应用广泛,以下是一些常见领域的应用案例:3.1 食品加工业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杀菌工艺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的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延长其保质期。

常见的食品杀菌工艺包括高温杀菌、化学灭菌和辐射灭菌。

3.2 医药领域在医药领域,杀菌工艺被用于制药过程中的瓶装药品、注射剂和医疗器械等的灭菌。

常见的医药领域杀菌工艺包括高温灭菌、化学灭菌和辐射灭菌。

3.3 环境保护杀菌工艺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水处理、空气净化和废物处理等方面。

常见的环境保护领域杀菌工艺包括化学消毒、紫外线辐射和电离辐射等。

食品工艺学第3章食品的热处理和杀菌.pptx

食品工艺学第3章食品的热处理和杀菌.pptx

一、包装前干制品的预处理 二、干制品的包装 三、干制品的贮藏
思考题
1、水分活度对微生物、酶及其它反应有什 么影响?简述干藏原理。
2 、食品的复水性和复原性,干制过程中的导湿 性和导湿温性概念。
3 、简述干燥机制和干制过程特性。 4 、如果要加快干燥速率,如何控制干制条件? 5、冷冻干燥机制和特点? 6、在北方生产的紫菜片,运到南方,出现霉变,
① 食品pH值
100
杀菌时间(min)
10
1
0.1
pH3.5
pH4.5
杀菌温度℃ pH5-7
pH与芽孢致死时间的关系
• 根据腐败菌对不同pH值的适应情况及其耐 热性,(罐头)食品按照pH值不同常分为四类: 低酸性、中酸性、酸性和高酸性。
• 从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的角度只要分成 低酸性和酸性两类即可。
——影响微生物热致死率的因素 菌种与菌株 原始活菌数 热处理前细菌芽孢的培育和经历 热处理时介质或食品成分的影响
(1)污染菌的种类
• 微生物种类不同,其耐热的程度也不同; • 各菌种芽孢的耐热性也不相同; • 同一菌种芽孢的耐热性也会因热处理前菌
龄、培养条件、贮存环境的不同而异。
细菌芽孢的耐热性
(1)热力致死温度 (2)热力致死时间 (3)热力致死速率曲线 (4) D值 (5)热力致死时间曲线 (6)Z值 (7)F0值 (8)F0=nD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1.3. 2621.3. 26Frid ay, March 26,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10: 22:3110 :22:311 0:223/ 26/202 1 10:22:31 AM
加热前,影响微生物耐热 性的主要因素是微生物细胞的 遗传性、细胞组成成分、细胞 形态以及细胞的培养时间等本 身的内在因素和培养基的组成 成分、培养温度、代谢产物等 环境的外在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罐头食品的传热
罐头食品在杀菌和冷却时存在着热量的传递。各种罐头 的传热方式和速度并不相同,同时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传热中罐内各部位的食品受热也不相同。
在相同的热力杀菌条件下,各种食品罐头,甚至同一 罐头内部上的杀菌效果并不一定相同。可见确定杀菌工 艺条件时,罐头的传热是极其重要的因素。
食品保藏原理
顾仁勇
第三章 食品罐藏
1 2 3 4 5 6
罐藏技术概述 高温对微生物及酶的影响 杀菌工艺条件 杀菌时间的计算 食品罐藏的基本工艺过程 食品罐藏新技术简介
3 杀菌工艺条件
3.1 罐头食品的传热
3.2 罐内食品测点温度的换算
3.3 杀菌式 3.4 杀菌温度和时间的选用 3.5 热力杀菌方法 3.6 杀菌时罐内外压力的平衡
计算杀菌时罐内压力P2
反 压 力 的 计 算 步 骤
查表得ΔP允
P锅 P锅汽 P锅空 2 P 反 P 允
确定是否需要反压力及压力值
P反=P2-P锅蒸-ΔP允

上式中:〝——表示现用杀菌温度条件 ˊ——表示原用杀菌温度条件
பைடு நூலகம்
3.3 杀菌式
杀菌式也叫杀菌规程,主要有温度、时间和反压力三个主要因素组成。 表示如下:
τh ——杀菌锅内的介质由初温升高到规定杀菌
h _ p _ c
Ts
温度所需的时间(min),也叫升温时间。
p
τp ——杀菌温度下保持的时间(min),也称恒
3.1.1 罐头食品的传热方式
3.1.2 影响罐头食品传热的因素
罐头食品的物理特性 罐藏容器材料的物理 性质和厚度 杀菌锅的形式和罐头 在杀菌锅中的位置
罐头食品的初温
罐藏容器的几何尺寸
其他因素。
3.1.2 影响罐头食品传热的因素
罐头食品的物理特性 罐藏容器材料的物理 性质和厚度 杀菌锅的形式和罐头 在杀菌锅中的位置
上式中:〝——表示现用杀菌温度条件 ˊ——表示原用杀菌温度条件
3.2 罐内食品测点温度的换算
杀菌温度相同,初温不同的换算 已知某一杀菌温度和食品初温条件下测得罐内食品温度 数据,则杀菌温度相同时,其他初温条件下罐内温度可 按下式计算:
" T罐 T杀
T杀 T0' T杀 T0
' ( T T 杀 罐) "
3.1.1 罐头食品的传热方式
传导传热
对流传热
混合传热
由于物体各部分受热温度不同,分子所产生的振动能量也不同,依靠分 导热性较差,加热杀菌时,冷点温度变化缓慢,热力杀菌需时较长。 导热最慢的一点称为冷点,通常在罐头几何中心处。图4-6加热时,为罐 子间的相互碰撞,导致热量从高能量分子向邻近的低能量分子依次传递 内温度最低点,冷却时为温度最高点。 属导热方式的罐头食品主要是固态及粘稠度高的食品。 的热传导方式称为传导。
同时还有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连续花
程度等优越性,因此是目前食品杀菌的首 选方法。
3.5 热力杀菌方法
杀菌方法
常压杀菌 (≤100℃)
高压杀菌 (>100℃)
高压水杀菌
高压蒸汽杀菌
3.5.1 常压杀菌
适合于大多数水果和部分蔬菜罐头。
杀菌设备为立式开口杀菌锅。先在杀菌锅内注入适量水,然后通入蒸气加
P2 -杀菌时罐内压力(Pa);
' P 蒸 -密封时顶隙内蒸汽压力( Pa)
P1 -密封时罐内压力(Pa)
“ P 蒸
-杀菌时顶隙内水蒸气压力(Pa)
x-杀菌时罐容器膨胀度 f1-密封时食品装填度 P〞、Pˊ——查表得
y-杀菌时食品膨胀度 f2-杀菌时食品装填度
玻璃罐x=1,铁罐的x可根据罐内径及压力差ΔP得ΔV,再根据容积算出
温时间。
τc ——杀菌锅内介质由杀菌温度降低到出罐温
度所需的时间(min),称为冷却时间或降温时间.
Ts ——规定的杀菌温度(℃)。 P ——加热或冷却时杀菌锅所用反压力(kPa)。
3.4 杀菌温度和时间的选用
杀菌是首要任务,同时使酶钝化,尽最大 可能的保持食品的感官性质和营养成分。 <110~125℃微生物的耐热性大于酶, 而超过125℃,酶的耐热性却比微生物强, 所以高温短时(HTST)或超高温(UHT) 应以酶钝化为选择条件的依据。 综上所述,采用高温短时间和超高温杀 菌,在达到杀菌和钝化酶的目的基础上, 还有利于食品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的保持。
度。
初温与杀菌温度之差越小,罐中心加热到杀 菌温度所需要的时间越短,但对流传热型食品
的初温对加热时间影响小。
食品初温对导热型食品的加热时间影响很大。 因此,对于导热型食品,热装罐比冷装罐更有 利于缩短加热时间。
罐头食品的初温
罐藏容器的几何尺寸
其他因素。
3.1.2 影响罐头食品传热的因素
罐头食品的物理特性 罐藏容器材料的物理 性质和厚度 杀菌锅的形式和罐头 在杀菌锅中的位置
热。待锅内水沸腾时,将装满罐头的杀菌篮放入锅内。最好先将玻璃罐头预 热到60℃左右再放入杀菌锅内。当锅内水温再次升到沸腾时,开始计算杀 菌时间,并保持水的沸腾直到杀菌终结。 常压杀菌也有采用连续式杀菌设备的。罐头由输送带送入杀菌器内,杀菌 时间可通过调节输送带的速度来控制。
3.5.2 高压杀菌
高压蒸气杀菌 ●低酸性食品,如大多数蔬菜、肉类及水产类罐头食品必须采用100℃以 上的高温杀菌。加热介质通常采用高压蒸气。
罐头食品的初温
罐藏容器的几何尺寸
其他因素。
3.1.2 影响罐头食品传热的因素
罐头食品的物理特性 罐藏容器材料的物理 性质和厚度 杀菌锅的形式和罐头 在杀菌锅中的位置 的传热效果也有影响。罐头离蒸气喷嘴越远, 杀菌锅有静置式、回转式或旋转式等类型。 回转式传热效果要好于静置式。回转式杀菌对
3.1.1 罐头食品的传热方式
传导传热
对流传热
混合传热
许多情形下,罐头食品的热传导往往是对流和导热同时存在,或 如糊状玉米等含淀粉较多的罐头食品,首先是对流,淀粉受热糊化后,
先后相继出现。 黏度增大,流动性下降,即转变为传导。
属于这类情况的还有盐水玉米、稍浓稠的汤和番茄汁等。而苹果沙司等 通常,糖水水果、清水或盐水蔬菜等果蔬罐头食品属于导热和对 有较多沉淀固体的罐头食品,则属于先导热后对流型。 流同时存在型。
内压
外压
外压
P锅 P锅汽 P锅空 P2 P允
外压
3.6 杀菌时罐内外压力的平衡
杀菌时确定压力平衡的步骤
罐内绝对压力 的计算
杀菌时罐内外 压力的要求
计算反压力
3.6.1 罐内绝对压力的计算
P2
=
P
“ 蒸+
T2 1 f1 ( P1 P ) T1 x yf 2
' 蒸
y与食品初温及杀菌温度有关,查表得。
3.6.1 罐内绝对压力的计算
P2
=
P
“ 蒸+
T2 1 f1 ( P1 P ) T1 x yf 2
' 蒸
3.6.1 罐内绝对压力的计算
P2
=
P
“ 蒸+
T2 1 f1 ( P1 P ) T1 x yf 2
' 蒸
3.6.3 反压力的计算
其他条件相同时,加热时间与罐容积成正比;
为了加快传热,应增大罐径,而非增加罐高。
罐头食品的初温
罐藏容器的几何尺寸
杀菌锅内的传热介质的种类、介质在锅内的 循环速度、热量分布情况等,对传热效果也有
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他因素。
3.2 罐内食品测点温度的换算
温度换算 两种情况
.
食品初温相同, 杀菌温度不同时
罐头食品的初温
罐藏容器的几何尺寸
其他因素。
3.1.2 影响罐头食品传热的因素
罐头食品的物理特性 罐藏容器材料的物理 性质和厚度 杀菌锅的形式和罐头 在杀菌锅中的位置
罐头传热首先要克服罐壁的热阻R。而R与壁
厚S成正比,与材料的导热系数成反比。 传热还受到罐内食品热阻的影响。对导热型 影响大,其他类型食品热阻并不会很大程度地 影响传热。
食品的形状、大小、浓度、密度及粘度等。
浓度、密度及粘度越小的食品,其流动性越好, 加热时主要以对流传热方式进行,加热速度快; 固体食品基本上是导热,传热速度很慢; 小颗粒、条、块状食品,在加热杀菌时,罐内 的液体容易流动,以对流传热为主,传热速度 比大的条、块状食品快;物料层装(混合叉热) 比条装传热快。
3.1.1 罐头食品的传热方式
传导传热
对流传热
混合传热
传热速度较快,所需加热时间就短。 借助于液体和气体的流动传递热量的方式,即流体各部位的质点发生相
对位移而产生的热交换。 属对流传热的罐头食品有果汁、汤类等低粘度液态罐头食品。 对流有自然对流与强制对流之分,罐头内的对流通常为自然对流。 冷点在中心轴上离罐底20~40 mm的部位上,图4-6。
高压水杀菌
●此法适用于肉类、鱼贝类的大直径扁罐及玻璃罐。
3.5.2 高压杀菌
3.5.2 高压杀菌
3.6 杀菌时罐内外压力的平衡
杀菌时罐内与杀菌锅允许有一定压力差,称允许压力差 P允 导致罐头变形或损坏的最低压力差 称临界压力差 P 临
—玻璃罐的ΔP允 =0 —铁罐的ΔP允可根据罐径及厚度查表得。 杀菌时为防止罐内压力过大造成罐的损坏而向 杀菌锅补充的压力称为反压力。即: 外压
杀菌温度相同, 初温不同的换算
的换算
3.2 罐内食品测点温度的换算
食品初温相同,杀菌温度不同时的换算 已知某一杀菌温度和食品初温条件下测得罐内食品温度 数据,则食品初温相同时,其他杀菌温度下罐内温度可 按下式计算:
T T
" 罐 ” 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