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2课《短文两篇》预习检测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2课 短文两篇 课后习题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2课    短文两篇 课后习题

第二十二课短文两篇【基础练习】1.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是( )A.谈笑有鸿儒(rú) 无案牍之劳形(dú)B.花之隐逸者也(yì) 惟吾德馨(xīng)C.可爱者甚蕃(fān) 苔痕上阶绿(tái)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xiān)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è) 。

2.下列与课文不一致的是(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B.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C.菊花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D.台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3.下面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多)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新鲜的,滋味美好的)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有学问的人)4.下面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是 ( )例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A.水陆草木之花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孔子云:“何陋之有?”D.无丝竹之乱耳5.填空。

(1) 《爱莲说》中的“说”是一种的古代文体。

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作者的感想。

(2)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的。

(3) 《爱莲说》的作者是。

他是北宋的家。

著有《》《》等。

(4) 《陋室铭》的作者是,他是代的文学家。

【综合练习】一、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词语:①德馨②鸿儒2.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A.白色的琴宝贵的书 B.朴素的琴镀金的书C.经常使用的琴金黄色的经书 D.不加装饰的琴指佛经3.下列词语中能概括本文大意的一个是( )A.陋室 B.德馨 C.鸿儒 D.何陋之有4.把“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译成现代汉语。

22课短文两篇测试题

22课短文两篇测试题

22、短文两篇测试题《陋室铭》一.1.本文是托物言志的名文,你知道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吗?2.本文用什么比喻陋室,又用什么类比陋室?二. 默读,探究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1.有龙则灵()2.斯是陋室()3.惟吾德馨()4.草色入帘青()5.鸿儒()6.白丁()7.无丝竹之乱耳()()8.调素琴()9.无案牍之劳形()() 10.阅金经()三. 反复朗读并背诵,充分感受作者宁静致远的情怀。

1、本文从几个层面来展现陋室主人品德的高尚的?2、作者在文章首尾分别运用了比喻和类比手法,其意图是为了强调什么?3、默写“苔痕上阶绿”至“无案牍之劳形”。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给画线句加上标点。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的生活情趣。

这这篇短文采用了的写法5.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6.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7.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

上句:品千古美文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莲说》一.默读,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2.出淤泥而不染()3.香远益清()4.亭亭净植()5.濯清涟而不妖()()6.不可亵玩焉()7.陶后鲜有闻() 8.同予者何人?() 9.宜乎众矣()二.反复诵读,体会句义。

(完整版)短文两篇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短文两篇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短文两篇》练习题成语和名句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现在常用来赞美客观条件并不优越而主观因素好的一些事物。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现在常用来形容居住环境的幽雅,生活安适。

七、对联: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居有仙之山德馨,临有龙之水志远八、填空:①文章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②《陋室铭》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山和水;虚写的是仙和龙。

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德馨”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陋室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作者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著名政治家蜀国的诸葛亮,一是西汉时的文学家扬雄。

运用类比,表明“陋室”的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④刘禹锡以因仙、龙成名的山、水来比自己德馨而不陋的陋室,用陋室内外的情景,衬托自己的德馨,而自比古贤,表现出自己安贫乐道的崇高情怀。

⑤文中以“陋室”二字扣题,以“德馨”二字统领全篇。

九、全文分三层。

①开头到“惟吾德馨”,点明全文主旨,说明“陋室”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在居“陋室”的人品德高尚。

②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③从“南阳诸葛庐”到最后,总结全文,点明“陋室不陋”。

十、用原文语句回答:1)、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情趣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表明陋室主人居室内生活和品行高尚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5)、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6)、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8)、表明陋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1)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惟吾德馨13)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部编版九年级短文两篇精选试卷练习(含答案)1

部编版九年级短文两篇精选试卷练习(含答案)1

部编版九年级短文两篇精选试卷练习(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字词书写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怡.情(______)狡黠.(______)诘难..(______)滞.碍(______)阐.证(______)死抠.(______)shè(______)猎zǎo(______)饰统chóu(______)劝jiè(______)làn(______)加要jué(______)liàn(______)达吹毛求疵.(______)豁.然贯通(______)味同嚼.蜡(______)狂wàng(______)自大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循序渐进是最基本的方法。

南宋哲学家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这是他对自己读书经验的总结。

他曾每日从《礼记》《左传》等经籍中选取两段,反复阅读,出口成诵,进而不断思考,融汇贯通,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思想。

读书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急于求成,就好像肚子饿时吃饭,狼吞虎咽,囫.囵吞枣,不仅没能品尝到菜肴.的滋味,甚至可能会因yē废食。

数学家华罗庚也说:“学习上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

你想来得快些,但学得不扎实,结果反倒慢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囫.囵吞枣(______)菜肴.(______)因yē(______)废食(2)选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

(3)“循序渐进”中“循”的意思是______。

(4)选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的论证方法。

二、选择题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一带一路”这一合作倡议不仅迅速得到国际社会关注,并且也已形成大量的合作机会。

第22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

第22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

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长到,蔓到 映入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 入帘里。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平民。这里 博学的人。鸿,大。 指没有什么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 学问的人。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没有装饰的琴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览珍贵的佛经。
官府的公文 身体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不生枝蔓,不生枝节,香气飘得越远,(就) 越觉得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亲近而不庄重
可以从远处观赏但不能够贴近去玩弄(它)啊。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
认为 隐士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是花中的富贵的人, 莲花,(则是)花中的君子。
xīn tá i
qīng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dīng
jīnjīng
ng à n dú xí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 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 室 铭
陋室铭 作者 刘禹锡 朗诵者 古诗.mp3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 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 /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 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文中为什么要写牡丹?
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 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 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 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 定的。因此牡丹是本文的反面形象, 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 的君子形象。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2《短文两篇》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2《短文两篇》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2. 短文两篇一、预习案1、预习目标(1)积累与本课相关的语言与文言知识。

(2)背诵《陋室铭》与《爱莲说》。

(3)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陋室铭》与《爱莲说》寄寓的思想情感。

2、预习要点(1)积累与本课相关的语言与文言知识。

(2)背诵《陋室铭》与《爱莲说》。

3、达标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惟吾德馨.()鸿儒()调()素琴案牍()濯()亵()鲜()(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可爱者甚蕃.()出淤泥而不染..()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焉()陶..()濯.清涟而不妖后鲜.有闻()同予.者何人?()宜.乎众矣()(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分)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答: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答: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答: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答:二、探究案1、要点回顾(1)《爱莲说》第一段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三个方面对莲花进行了描写。

文中将莲比作花中的君子,使莲具有的意义。

“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象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

(2)①《陋室铭》的作者是,字,是朝人。

②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的文体,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这种文体有的特点.2、问题展示(1)划分《陋室铭》的段落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层(从开头至)。

第二层(至)描写居室环境与日常生活。

第三层:(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2)概括《陋室铭》这篇课文的中心答:(3)划分《爱莲说》的段落层次,概括大意: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4)概括《爱莲说》中心答:3、方法总结小组间讨论预习的收获,选一名同学课上做总结汇报。

4、拓展交流映衬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另一个突出物点。

在课文中,作者先用众多可爱的花作一般的映衬,再以菊和牡丹作重点映衬。

菊,从正面映衬;牡丹,从反面映衬。

《短文两篇》课后小练习及答案.doc

《短文两篇》课后小练习及答案.doc

《短文两篇》课后小练习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共2题) 1.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

1.山川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记承天寺夜游》)2.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答案】1.庭下如积水空明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难度:容易 知识点:诗四、文言文阅读(共3题)1.整体感知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所在山川的的秀美景色?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 ?4.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摹写的?【答案】1.从形态、色彩、声音三个方面描摹其美景的。

2.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

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

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3.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净;分别从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来写。

4.猿鸟的呜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意思对即可)。

这几句描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难度:中等 知识点:散文类2.整体感知。

1.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月色?写月语句:描写方法:2.你认为文中的“闲人”有哪些含义?3..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4.填空:①《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两文都紧扣景物特征去写,也都运用了堪称点睛之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

②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__________________”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__________________”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答案】 1.(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第22课《短文两篇》导学练(新)

第22课《短文两篇》导学练(新)

厦门英才学校八年级(上)语文导学练第22课《陋室铭》编制人:阙友寅审核人:初二语文备课组【格言积淀坊】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目标要求】1、熟读成诵,积累、品味、感悟铭文精美的语言。

2、结合文中的注解和所学知识,翻译课文,读懂大意。

3、在诵读和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高尚情操。

【预习导学】1、了解作者刘禹锡(772—840),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境内)。

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晚年在洛阳与白居易唱和较多,时称“刘白”。

贞元进士,曾官至监察御史。

永贞元年(805),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势力。

失败后被贬为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司马。

九年后被召回京城,又因游玄都观写诗讽刺保守派,外迁,任连州(今属广东省)刺史。

以后还当过夔州(今属四川省)、和州(今属安徽省)刺史。

直到文宗永和元年(827)才回到长安,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

有《刘梦得文集》。

2、了解“铭”的文体特点铭,可以分作两类。

一类是沿着器物之铭发展下来的述功纪行的文字,有时用于警戒勉励;一类是埋于地下记述死者生平事迹的,也就是墓志铭。

这两类内容不同,形制有异,但语言的特色却是一样的:押韵,简约,开阔,优美,即《文心雕龙》所谓“体贵弘润”,“文约为美”,《文赋》所谓“铭博约而温润”。

3、关于“陋室”陋室,这里指作者任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期间在当地构筑的简易房子,作者为它作铭,主要是为了表述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但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

【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无案牍.之劳形()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可以调.素琴:..:往来无白丁阅金经..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无丝竹3、翻译下面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 》中与这句诗意
思相近的句子是

5.《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写交往雅
的句子是
;写情趣之雅的句子


6.《爱莲说》选自《
》,作者
,是
时著名

家,“元公”是他的

7.《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
索;两个陪衬,即以
被你拥抱过,览了 被你默诵过,懂了 被你翻开又合起 被你动了奶酪和心思
不舍你的过往 和过往的你 记挂你的现今 和现今的你 遐想你的将来 和将来的你 难了难了 相思可以这一世
------------------------- 谢谢喜欢 ------------------------
念你袅娜身姿 羡你悠然书气
人生若只如初见 任你方便时来 随你心性而去 却为何,有人
为一眼而愁肠百转 为一见而不远千里
晨起凭栏眺 但见云卷云舒
风月乍起
保证原创精品 已受版权保护
春寒已淡忘 如今秋凉甚好 几度眼迷离
感谢喧嚣 把你高高卷起 砸向这一处静逸 惊翻了我的万卷 和其中的一字一句 幸遇只因这一次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
3、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
预习检测参考答案:
一、1、《全唐文》 唐代 刘禹锡
2、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何陋之有
4、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5、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

6、《周元公集》 周敦颐 北宋 哲学 谥号
7、爱莲 草木之花 菊花 牡丹 隐逸者 富贵者 君子
保证原创精品 已受版权保护
8、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 植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二、1、这是简陋的房子,只因为我的道德高尚,就不简陋了。 2、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3、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保证原创精品 已受版权保护
------------------------- 赠予 ------------------------
【幸遇•书屋】
你来,或者不来 我都在这里,等你、盼你
等你婉转而至 盼你邂逅而遇
你想,或者不想 我都在这里,忆你、惜你
忆你来时莞尔 惜你别时依依
你忘,或者不忘 我都在这里,念你、羡你
保证原创精品 已受版权保护
22 《短文两篇》预习检测(共25分)
一、根据诗文内容填空(19分)
1.《陋室铭》选自《
》,作者是
(朝代)著名诗


2、
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
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 韵。有

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3.《陋室铭》处处紧扣
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
为莲的总陪衬,以

作为莲的旁
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8.《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


9.《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