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11.1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合集下载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演化低等植物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演化低等植物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演化低等植物
白鳞马勃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演化低等植物
马勃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演化低等植物
紫色秃马勃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演化低等植物
长 根 奥 德 蘑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演化低等植物
纯白桩菇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演化低等植物
长 裙 竹 荪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演化低等植物
黄 裙 竹 荪
2.生殖器官多为单细胞; 3.生殖过程简单,合子脱离母体而直接萌 发,不形成胚(无胚植物); 4.大多为水生。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演化低等植物
一、藻类植物 Algae
现有种类约18000种,广布于全世界,大多生于 淡水或海水中;含有光合作用色素的低等植物。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演化低等植物
藻类植物的分类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演化低等植物
三、地衣植物门 Lichens
(一)特征
真菌与藻类的共生植物,藻类行光合作用为整个 植物体制造养分,而真菌则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为 藻类制造养分提供原料。
并不是所有真菌和藻类都能共生形成地衣,只有那些在长 期演化中,具有这种共生特性的才能形成地衣。
依其形态可分为: 依其结构可分为:
植物体多分枝,以无色假根固着于水底。 是绿藻中比较高等的类群。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演化低等植物
金藻门 Chrysophyta 约6000种,多产于淡水中。
代表植物 硅藻属 Diatoms
甲藻门 Pyrrophyta 约2000种,主要的海洋浮游藻类,若过量繁殖,使水色 变红,形成赤潮。
红藻门 Rhodophyta 层地衣
叶状地衣
异层地衣
枝状地衣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演化低等植物
生态:
●喜光,要求空气清新,多生于高山、森 林等空气较清新的地方,对SO2特别敏感,因 此,地衣可作为鉴别大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第二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第二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以伞菌科为例:
菌盖 脱落 核配
子实体(担子果) 菌褶 担子 担孢子(4个) 单核菌丝 新子实体
菌柄
代表类群:伞菌(磨菇类)、木耳、银耳、猴头、猪苓、灵芝、伏苓等。
珠鳞
大孢子叶球 苞鳞 减数 胚乳
雌雄同株 胚珠 大孢子母细胞 大孢子
分裂 颈卵器
根据它们所含色素、细胞结构等特点,可分为七门,现简介四门植物。
(一)蓝藻门(Cyanophyta)是一类很原始的古老植物。
植物体有单细胞、群体或丝状体,大多数细胞外有胶质鞘,属原核生物,细胞内无真核,无载色体,含叶绿素a和藻蓝素,故植物呈篮绿色。常见植物:
1.颤藻属。
2.念珠藻属:发菜、葛仙米、地耳等。
具世代交替:同形世代交替和异形世代交替。
世代交替:在植物的生活中,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更替出现,称为世代交替。
常见植物:海带、裙带菜、鹿角菜等。
绿褐门、红藻门、褐藻门的植物细胞内均有真正的细胞核。
二、菌类植物(Fungi)
无根、茎、叶分化,多数无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异养的、营寄生或腐生生活。菌类包括三个门:细菌门、真菌门、粘ae)
以水中或潮湿环境为多,有些藻类可与菌类共生而形成地衣,有的可寄生于动、植物体内。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有单细胞个体(如衣藻和小球藻)、多细胞群体(如团藻)、多细胞丝状体(如水绵)或带状体(如海带)。具各种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养植物,少数异养。
3.鱼腥藻属。
(二)绿色藻门(Chlorophyta)
植物体多种多样,为真核细胞组成,有核及叶绿体,含叶绿素a、b,及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故植物呈绿色。分为绿藻纲和轮藻纲二个纲,常见植物有:
1.绿藻纲:a.衣藻纲 b.实球藻属 c.团藻属 d.小珠藻属 e.水绵属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演化 藻类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演化 藻类
少数种类通过产生孢子进行无性生殖。 目前尚未发现行有性生殖的种类。
太湖污染严重暴发蓝藻(水华)
2.绿藻门
植物体有单细胞个体、群体、多细胞丝状 体、叶状体等类型。
绿藻的分布很广,淡水中最多,阴湿地、 岩石、花盆壁、海水中、甚至在高山积雪上 都有分布
盘 藻
植物体为群体的种类
盘藻
团藻
丝状体
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质构成。 不同种类细胞内各有一定形态的叶绿体,如杯状、
接合生殖-------水绵有性生殖过程中,由2个不具 鞭毛的配子融合,其中的1个配子可作变形运动.
接合管
合子 配子做变形虫式的运动
梯形接合
侧面接合
合子
合 子
合子形成厚壁,休眠,藻丝腐烂。
合子
条件适宜时合子萌发,减数分裂后3 核退化,1核形成新的丝状体 。
(3)石莼属:
孔石莼---俗称海白菜、 多年生食用海藻。藻体叶 片状,仅由2层细胞构成, 藻体基部为固着器。
繁殖及生活史
① 无性生殖
核分裂、胞质分
游动孢子囊 裂 生,2分条泌鞭一毛层壁,多个游动孢子
鞭毛收缩脱落
衣藻
有时一个细胞多次分裂形成
不定群体
② 有性生殖---多数为同配生殖
有性生殖时,细胞失去鞭毛,原生质分裂产生8、16、32或 64个具2条鞭毛的配子。
meiosis
2n
配子囊
配子 配子
衣藻(营养细
有两种植物体
孢子体2n占优势: 海带,蕨类,种子植物
具孢子体和配子体两种 植物体,均能光合自养。
游动孢子(n)
石莼的生活史(同型世代交替)
孢子体世代2n
meiosis
孢子囊(孢子母细胞) 游动孢子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第六章植物界的基本类群第一节概述随着对植物研究的不断深入,至今已发现地球上生存的植物约有50万种以上。

并且新种仍不断地被被发现。

经过自然选择的作用,推动着物种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系统演化过程,从而出现至今多种多样,数量巨大生物类型,它们和环境共同组成了地球上的生物圈,而植物是生物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整个生物圈的发展、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一、植物的分类单位对植物界的系统分类是根据它们的亲缘关系和相似的程度进行区分和归纳,从大类群到小类群直至个体,制定出各级分类单位,使所有植物都有所从属。

植物界主要分类单位是:界:最多分类单位门:相近的纲组合成“门”纲:相近的目组合成“纲”目:相近的科组合成“目”科:相近的属组合成“科”属:亲缘关系相近的种集合为“属”种:基本分类单位一般认为“种”是指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表现为一定的生物学特性;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同种的个体彼此交配能产生遗传性相似的后代,而不同的种通常存在生殖上的隔离或杂交不育。

在一个分布区内的所有种内,植物个体的总和称种群。

*在以上各级分类单位中,如果某一单位过大或者产生了某些特征的变异时,再划分成更细的分类单位,如亚门、亚纲、亚目、亚科、亚属、亚种、变种变型等。

(举例蔷薇科内的四个豆科)。

二、植物的命名:《国际植物命名法规》中规定,以“双命”命名。

“双命名”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于1753年创立,后经多次修改。

“双命法”是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给每种植物命名。

一个完整的学名应为:属名+种名词+命名人缩写属名:用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名词:种名或种区别,一般用形容词,少数为名词,第一个字母小写命名人:命名人的姓氏缩写如:Populus Alba L (银白杨)Populus 名词杨树之意,Alba 形容词白色的,L 定命人林奈Linnaeus的缩写种以下的分类单位有:亚种、变种、和变型等。

它们的缩写分别为:SSP、VAR、F。

植物学(下)复习思考题

植物学(下)复习思考题

“低等植物”部分的思考题1、植物界的基本类群包括有哪些?按何特征分为低等与高等植物、孢子与种子植物、维管植物与非维管植物、颈卵器植物?2、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何?植物分类的主要阶层有哪些?3、藻类植物的共性是何?。

4、植物的生殖有哪三种形式?其特点如何?5、何谓“衣藻型”细胞结构?6、石莼的生活史有何特点?7、论述水绵的形态结构及生殖特点8、了解绿藻门常见的代表:衣藻属、团藻属、石莼属、水绵属。

9、试述轮藻与殖绿藻的异同;10、试述硅藻属的细胞结构及生殖特点。

11、简述红藻门色素种类及紫菜生活史的特点12、简述海带生活史特点、色素种类、杆状中心体、孢子体组成特点;13、叙述蓝藻门的原始性特征及代表植物;14、论述藻类植物起源的“三条路线”设想;15、简述菌类的共性及其与藻类的不同;16、简述粘菌的生物学特性;17、真菌门四纲如何区别?18、子囊果有哪三种类型?19、根霉属的生殖有何特点?20、藻状菌纲的代表植物有哪些?,21、“锁状联合”与“钩状体”有何异同?22、子囊菌纲的有性生殖产生什么“孢子”?其主要代表植物有哪些?23、担子菌纲的有性生殖产生什么“孢子”?其常见代表植物有哪些?24、银耳与木耳如何区别?25、伞菌目的担子果外形、菌褶内部构造如何?26、什么是地衣植物?27、从外形上把地衣分成哪几类?从内部结构上又有哪些?28、叙述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的主要区别;29、藻类植物的生活史有哪些类型?试举例说明。

解释名词:双名法、同配、异配、卵配、裂殖、合子减数分裂、配子减数分裂、居间减数分裂、孢子体、配子体、孢子与配子、核相交替与世代交替、复大孢子、藻殖段、原植体与原丝体、菌丝体、菌丝组织体、根状菌索、子座、菌核、子实体、钩状体,子囊果、子实层、锁状联合、担子果、双游现象与层出现象、转主寄生“高等植物”部分思考题1 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的主要区别;2苔藓植物的特征;3地钱的形态特点,葫芦藓的形态特点;4角苔与苔纲、藓纲的区别特点;5苔藓植物的水陆两栖性(演化上的盲枝);名词:同层地衣,异层地衣,颈卵器,胞芽,蒴帽。

植物学11.1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植物学11.1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植物界(Regnum vegetabile) • 种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 颖花亚纲(Glumiflorae) • 禾本目(Graminales, Poales) • 禾本科(Graminae,Poaceae) • 禾亚科(Agrotidoideae) • 小麦属(Triticum) • 小麦(种)(Triticum aestivum L.)
• 林奈的以雄蕊数目为标准的分类系统。
(6)其它形式的分类: • 果树的分类: • 仁果类、核果类、坚果类、浆果类、橘果类 等; • 花卉的分类: • 一年生花卉、二年生花卉、多年生花卉、露 地花卉、温室花卉等。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2.自然分类方法:以植物亲缘关系的远近程度 作为分类依据。 • (1)经典的方法:形态学分类 • (2)现代实验分类学方法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玫瑰所属的各级分类单位:
• 植物界(Regnum vegetabile) 种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 蔷薇目(Rosales) • 蔷薇科(Rosaceae) • 蔷薇亚科(Rosoideae) • 蔷薇属(Rosa) • 玫瑰(种)(Rosa rugosa Thunb.)

太阳花


一年生的 林奈
水稻:Oryza sativa L.


水稻 栽培的
青岛百合:Lilium tsingtauense 银杏:Ginkgo biloba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2. 三名法
• 不带亚种(Subsp.)或变种(Var.)的缩写词。 • 属名+种加词+亚种或变种加词

华中农业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园林)考试大纲

华中农业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园林)考试大纲

华中农业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园林)考试大纲园艺植物育种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内容(范围)(含对知识点的掌握要求)第一章绪论(分值0-10%)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植物育种学的性质、任务和主要内容,遗传改良在作物生产发展中的作用;明确作物品种的概念,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与植物育种的关系。

2、考核知识点(1)识记:品种、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的概念。

(2)领会: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与植物育种的关系。

第二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分值0-10%)1、学习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作物的繁殖方式,作物的品种类型及其特点;了解植物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2、考核知识点(1)识记: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其品种类型。

(2)领会:作物的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之间的关系,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第三章种质资源(分值5-20%)1、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了解种质资源在植物育种上的重要性,种植资源的类别及其特点;领会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及其指导意义。

2、考核知识点(1)识记:种质资源的概念及其范畴;种植资源的类别及其特点;瓦维洛夫的起源中心学说。

(2)领会:领会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及其指导意义。

第四章育种目标(分值0-10%)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制定植物育种目标的原则,掌握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2、考核知识点(1)识记: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2)领会: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高产育种策略等。

第五章引种和选择育种(分值5-20%)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作物引种的意义和影响引种成功的因素,领会引种的基本原理和引种的基本步骤;掌握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程序。

2、考核知识点(1)识记:引种的基本原理;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选择的基本方法;选择育种的程序。

(2)领会:植物发育特性与引种的关系及不同作物引种后的生长发育规律;作物自然变异的原因。

(3)综合应用:根据作物引种规律及其发育特性开展主要园艺作物引种。

植物学-植物界的基本类群(黏菌、真菌、地衣)

植物学-植物界的基本类群(黏菌、真菌、地衣)

(3)有性生殖
配子配合:+、-配子融合(同配、异配、卵配)。 配子囊配合:+、-配子囊接触融合。
配子囊接触配合:+配子囊中配子的核移入-配子囊中。
体配:2个营养细胞或1个孢子与营养细胞进行配合
真菌通过有性过程产生4种有性孢子: 卵孢子(2n):精子和卵配合形成,见于鞭 毛菌亚门 接合孢子(2n):见于接合菌亚门 子囊孢子(n):子囊菌有性配合后,产生 子囊,子囊内产生子囊孢子
第七节 黏菌、真菌和地衣
一、黏菌、真菌和地衣的主要特征
1、营养方式均为异养,由吸收作用摄取营养
2、均无根、茎、叶的分化
2、有明显的细胞壁,有细胞核,为真核生物
3、生殖结构均为单细胞,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
4、合子和受精卵均不发育形成胚
5、和藻类一起被称为原植体生物
二、黏菌门(Myxomycota):一类介于
5、地衣的分布 分布很广,裸露的岩石表面、树皮、地表、 高山带、冻土带,南、北极等处 对SO2敏感,可作为大气污染的监测生物
(二)地衣的分类
1、子囊衣纲(Ascolichens):松萝属、梅衣属、 石蕊属、文字衣属等 2、担子衣纲(Basidiolichens):扇衣属等 3、不完全衣纲(Lichens imperfecti):地茶属 等
(二)真菌的主要分类群
已知约10000属,120000种 分5个亚门:
鞭毛菌亚门:菌丝无隔,无性孢子具鞭毛,如水霉属
接合菌亚门:菌丝无隔,配子囊配合,产生接合孢子,
如根霉属
子囊菌亚门:菌丝具隔,配子囊接触配合,也有体配,
有性过程形成子囊,子囊中产生子囊孢子,如酵母菌属、
虫草属
子囊、子囊孢子和子囊果的形成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玫瑰所属的各级分类单位:
• 植物界(Regnum vegetabile) 种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 蔷薇目(Rosales) • 蔷薇科(Rosaceae) • 蔷薇亚科(Rosoideae) • 蔷薇属(Rosa) • 玫瑰(种)(Rosa rugosa Thunb.)
华北紫丁香 Syringa oblata Lind.
白丁香Syringa oblata var. affinis Lingelsh.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 变型(Form):有形态变异,但看不出有一定的分布 区,而是零星分布的个体。
鸡爪槭 Acer palmatum Thunb.
紫叶鸡爪槭Acer palmatum f. atropurpureum Vanhout
第二节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植物界划分为两大类: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 共分为十五门。
• 林奈的以雄蕊数目为标准的分类系统。
(6)其它形式的分类: • 果树的分类: • 仁果类、核果类、坚果类、浆果类、橘果类 等; • 花卉的分类: • 一年生花卉、二年生花卉、多年生花卉、露 地花卉、温室花卉等。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2.自然分类方法:以植物亲缘关系的远近程度 作为分类依据。 • (1)经典的方法:形态学分类 • (2)现代实验分类学方法
属名 种加词 种名命名人 变种缩写 变种加词 变种命名人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四、植物检索表
拉马克(1744-1829)二歧分类法:将特征不同的 一群植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进 行分类。 R.Morison(1672) : 首 次 应 用 在 Plantarum Umbelliferarum Distributio Nova 定距检索表 平行检索表 分科、分属、分种检索表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二、植物分类单位
1.基本等级 • 界、门、纲、目、科、属、种 • 亚界、亚门、亚纲、亚目、亚科、亚属、亚 种 2.完全等级 • 界、亚界、门、亚门、纲、亚纲、目、亚目、 科、亚科、族、亚族、属、亚属、组、亚组、 系、亚系、种、亚种、变种、变型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小麦所属的各级单位是: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3.种及种下分类群
• 种(Species):近亲杂交、远缘杂交 • 种群(Population) • 亚种(Subspecies):形态上有差别,分布上或生态 上或季节上有隔离。
柳叶沙棘(尼泊尔 ) Hippophae salicifolia D. Don
中国沙棘(山西交城 ) Hippophae salicifolia subsp. sinensis Rousi
(二)平行检索表
1.植物体无根、茎、叶分化,雌性生殖结构由单细胞构成,生活不出现胚………2 1.植物体绝大多数有根、茎、叶分化,雌性生殖结构由多细胞构成,生活史中出现 胚 …………………………………………………………………………………3 2.植物体不含叶绿素……………………………………………………………………4 2.植物体含有叶绿素……………………………………………………………………5 3.植物无花,无种子,以孢子繁殖……………………………………………………6 3.植物有花,有种子,以种子繁殖……………………………………………………7 4.细胞内无细胞核分化 ……………………………………………………………细菌 4.细胞内有细胞核分化…………………………………………………………………8 5.植物体不与真菌共生 ……………………………………………………………藻类 5.植物体与真菌共生 ………………………………………………………………地衣 6.植物体不具真正的根和维管束 ……………………………………………苔藓植物 6.植物体有根的分化并有维管束 ……………………………………………蕨类植物 7.胚珠裸露,不包于子房内 …………………………………………………裸子植物 7.胚珠包于子房内 ……………………………………………………………被子植物 8.植物体不形成菌丝 ………………………………………………………………粘菌 8.植物体形成菌丝 …………………………………………………………………真菌
(一)定距检索表
1.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雌性生殖结构由单细胞构成,生活史不出胚
…………………………………………………………低等植物 2.植物体不含叶绿素 3.细胞内无细胞核分化……………………………………细菌 3.细胞内有细胞核分化 4.植物体不形成菌丝……………………………粘菌 4.植物体通常形成菌丝…………………………真菌 2.植物体含有叶绿素 5.植物体不与真菌共生……………………………………藻类 5.植物体与真菌共生………………………………………地衣 1.植物体绝大多数有根、茎、叶的分化,雌性生殖结构由多细胞构成 ………………………………………………高等植物 6.植物无花,无种子,以孢子繁殖 7.植物体不具真正的根和维管束……………………苔藓植物 7.植物体有根的分化,并有维管束…………………蕨类植物 6.植物有花,以种子繁殖 8.胚珠裸露,不包于子房内…………………………裸子植物 8.胚珠包于子房内……………………………………被子植物

太阳花


一年生的 林奈
水稻:Oryza sativa L.


水稻 栽培的
青岛百合:Lilium tsingtauense 银杏:Ginkgo biloba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2. 三名法
• 不带亚种(Subsp.)或变种(Var.)的缩写词。 • 属名+种加词+亚种或变种加词
Panax pseudo-ginseng Wall. var. japonicus (C. A.Mey) Hoo et Tseng
• Bauhin (1623)、Rivinus(1692) • 林奈将其完善
国际上公认林奈首创双名法
1753:Species Plantarum
双名法:用两个拉丁词给物种命名。 第一个词 是属名(字头大写),第二个词是种加词(种名), 第三个词为命名人。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如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
栽培观察试验 细胞分类学(染色体分类学) 化学分类学 数量分类学:索卡尔和斯尼斯《数量分类学原理》 (1963)。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现代植物分类学综合运用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
• • • • • • 植物化学 细胞学 植物胚胎学 遗传学、生态学 解剖学 孢粉学等
更准确地反映植物间的进化关系和亲缘关系
第十章 植物界基本类群 与演化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一、藻类植物(自学) 二、菌类植物(自学) 三、地衣植物(自学) 四、苔藓植物 五、蕨类植物 六、裸子植物 七、被子植物 第三节 植物界的发生和演化(自学)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Plant taxonomy:研究和描述植物类群的变异,探 讨这种变异的因果关系,并运用所掌握的资料群建 立某个分类系统。 Identification:指借助参考已有的分类、标本室、 资料、试验观察去命名有机体。 Nomenclature: Classification: Taxon, Taxa:指任何一个分类学上的类群,如门、 科或种。Leabharlann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植物分类学的意义 (1)人类衣食住行的需要 (2)生物学科发展的需要
• ①植物分类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 资源清查——植物志——新资源——植物鉴别 • 对物种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 • 探讨植物的起源和演化 • ②其他生物学科发展的需要 • 植物地理学 植物生态学 地植物学 • 植物遗传学 植物生理学 植物化学 • 植物资源学 环境植物学 园林植物学 • 药用植物学 资源植物学
植物界(Regnum vegetabile) • 种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 颖花亚纲(Glumiflorae) • 禾本目(Graminales, Poales) • 禾本科(Graminae,Poaceae) • 禾亚科(Agrotidoideae) • 小麦属(Triticum) • 小麦(种)(Triticum aestivum L.)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 品种(Cultivar): 农业和园艺 凡具有任何一种特征(形态学的、生理学 的、细胞化学的或其他)的栽培个体的集 合,且被繁殖后(无性的或有性的),仍能 保持这种可资区别的特征。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三、植物的命名法规
同物异名——同名异物 学名:给每一物种一个全世界通用的拉丁文的 科学名称。 1. 林奈的双名法(bionomial nomenclature)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3)按植物的生态学特性分类:
• 阳性植物、耐荫植物、水生植物、湿生植物 (沼生
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等。 (4)按经济用途分类:
• 药用植物、油料植物、淀粉植物、纤维植物、其它
(栲胶植物、有毒植物、有特殊用途的植物 等)。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5)按植物的外形分类:
云南沙棘(云南中甸) Hippophae salicifolia subsp. yannanensis Rousi
中亚沙棘(哈萨克斯坦 ) Hippophae salicifolia subsp. turkestanica Rousi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 变种(Variety)——地方宗(local race):种内有形态变 异且比较稳定,分布范围比亚种小得多。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一、植物分类学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