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04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演化-1低等植物
最新04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演化-1低等植物

幼虫尸体前端生出子实体 蝙蝠蛾幼虫
产生孢子又侵染
3、担子菌纲
代表植物
食用菌:蘑菇、木耳、银耳等 药 材:猴头、猪苓、灵芝等
半知菌纲代表植物
稻瘟病菌:引起水稻稻瘟病 纹枯病菌:引起水稻纹枯病
三、地衣植物门 Lichens
(一)特征
真菌与藻类的共生植物,藻类行光合作用为整个 植物体制造养分,而真菌则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为 藻类制造养分提供原料。
子囊菌纲代表植物
青霉菌:种类很多,通常生于柑桔类水果上,蔬菜、
粮食、肉类、皮革和食物上也常有分布。
黄青霉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Thom
特异青霉 P. Notatum Westling
产生青霉素
黄绿青霉 P. Citreo-viride Biourge
桔青霉 P. Citrinum Thom
并不是所有真菌和藻类都能共生形成地衣,只有那些在长 期演化中,具有这种共生特性的才能形成地衣。
依其形态可分为: 依其结构可分为:
壳状地衣 叶状地衣 枝状地衣
同层地衣 异层地衣
生态:
●喜光,要求空气清新,多生于高山、森 林等空气较清新的地方,对SO2特别敏感,因 此,地衣可作为鉴别大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金藻门 Chrysophyta 约6000种,多产于淡水中。
代表植物 硅藻属 Diatoms
甲藻门 Pyrrophyta 约2000种,主要的海洋浮游藻类,若过量繁殖,使水色 变红,形成赤潮。
红藻门 Rhodophyta 约3700多种,多产于海水中。
代表植物 (1)石花菜 Gelidium amansii Lamouroux (2)紫菜 Porphyra tenera Kjellm.
低等植物

2、植物体 构造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藻 类植物体 形态多样,有单细胞、群体(各 细胞形态构造相同,没有分工 )和多细胞 个体。 3、光合色素 藻类植物含有多种不同的色素,如叶绿 素 a、b、c、d 、胡萝卜素、叶黄素和其 它多种色素,由于叶绿素与其它色素的 比例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因含 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属于自 养性植物
2、代表植物:
(1)念珠藻 Nostoc • 藻体为一列圆形细胞组成的丝状体,丝 状体不分枝,外有公共胶质鞘所包而形 成片状。丝状体有异形胞,两异形胞间 的藻体可断离母体而进行繁殖,故两异 形胞之间的这段藻体称为藻殖段。 • 地皮菜、发菜可以食用。
(2)葛仙米 可食用或药用, 入药能清热明目, 收敛
2、代表植物
430个属,6700余种 (1)衣藻属( Chlimydomonas) 约100多种。 • 衣藻的植物体为单细胞,多呈卵形,细 胞被纤维素的细胞壁所包,细胞质中有 一大的杯状叶绿体,其基部有一较大的 蛋白核(淀粉核)。细胞核位于叶绿体凹陷 处,细胞前端具两根等长的鞭毛,司运 动;前端的一侧还有一红色眼点,具感 光作用,鞭毛的基部有两个并列的伸缩 泡。
(二)裸藻门 (眼虫藻门)Euglenophyta
——兼有动、植物特征的藻类 1、一般特征
(1)植物体:单细胞; (2)细胞结构 除胶柄藻属外绝大多数细胞无细胞壁;有1-3 条鞭毛,能自由游动;有细胞核,绿色种类有载 色体和色素;无色种类为动物式营养,能吞食固 体食物,或腐生。
(3)色素
含叶绿素a 和b, 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第二节 低等植物
根据植物构造的完善程度、形态结构、 生活习性、亲缘关系将植物分为高等植物 和低等植物两大类。每一大类又可分为若 干小类。
第十三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进化

第十三章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进化第一节藻类植物导航:蓝藻门 | 眼虫藻门 | 绿藻门 | 金藻门 | 甲藻门 | 红藻门 | 褐藻门 | 各门藻类间的亲缘关系地球上现有植物种类近50万种,它们是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
据研究考证,地球上最原初的植物是原核的藻类植物,诞生于迄今38亿年前的海洋,陆出现至少有26亿年的历史,而一种红藻(Cyanidio schyzon Merolea)则被黑岩(日本,2004)证实是地球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植物。
因此,陆地上出现真少是20亿年以前。
植物经过长期的进化发展,出现了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差别。
有些类群繁盛起来,有些类群衰退下去;老的物种不断消亡(来自的证据),新的物种不断产生。
植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级到高级,进化并繁荣着(表13-1)。
在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植物中,有的结构简单、低等而古老,常生活于水中或阴湿地方;植物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又称原植体植物(thallophyte 器官常为单个细胞;有性生殖的合子,不形成胚而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单倍体的细胞,再萌发成新的植物体,故又称为无胚植物(nonembryophyta);它们类(Algae)、菌类(Fungi)、地衣(Lichenes)等的低等植物类群,约有10多万种。
有的植物,形态构造和生理上都比较复杂,绝大多数营陆生生活;常叶的分化(苔藓植物可例外),生活周期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生殖器官由多个细胞构成(产生颈卵器,又称颈卵器植物);由受精卵发育成胚,继而形成植,又称有胚植物(embryophyta);它们是包括苔藓植物(bryophyta)、蕨类植物(pteridphyta)和种子植物(seed plant)等高等植物,约有20万种以有的通过单个细胞的繁殖孢子传播扩散,而被称为孢子植物(spore plant)或隐花植物(cryptogamae);有的产生种子来繁衍生息,而被称为种子植物或(phanerogamae)。
植物学--第十章-1--低等植物

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的区别
特 征 低等植物
水中或阴湿的地方
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原植体植物
高等植物
绝大多数为陆生
复杂,除苔藓外, 均有根茎叶的分化
生
结
境
构
生殖器官
有无胚 包含类群
单细胞
无胚植物
多细胞
有胚植物
有明显的世代交替
藻类、菌类、地衣 苔藓、蕨类、
裸子和被子植物
低等植物
一、藻类植物 特征:有色素,自养;绝大多数水生; 有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水稻的学名:Oryza sativa L.
四.植物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
/定距/等距 /平行
•编制原则:二歧分类法则
1.植物体无根、茎、叶分化,不产生胚。 2.植物体不为藻、菌共生体。 3.有叶绿素,自养植物… … … … … … … … … …藻类 3.无叶绿体,异养植物… … … … … … … … … …菌类 2.植物体为藻、菌共生体… … … … … … … … … …地衣门 1.植物体有根、茎、叶分化,产生胚。
三.植物命名方法
•学名(scientific name)——用拉丁文书写 的国际通用的标准的科学名称; •中名——得到《中国植物志》、《中国孢 子植物志》等权威著作认可的正式的中文 名称。
•双名法:
林奈在1753年《植物种志》中创立的, 即一个植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文单词组成, 第一个词为属名、属名第1个字母必须大写; 第二个词为种加词、种加词的第1个字母一 律小写,还应附加命名人缩写。
(一)蓝藻门 1.特征:原核生物;含叶绿素a和藻蓝素 贮藏物质为蓝藻淀粉 繁殖方式:营养繁殖和无性繁殖
胶质鞘 质膜 光合片层 染色质 类脂颗粒 糖原颗粒
名词解释低等植物的概念

名词解释低等植物的概念低等植物,又称原始植物或原藻类,是指一类原始、简单的植物形态,其结构和生理功能相对较为简单,一般缺乏真维管束和根茎叶的明显分化。
低等植物在植物界中处于比较低的阶层,与高等植物相对应。
本文将对低等植物进行详细解释和分类。
低等植物的主要特征是没有真维管束系统。
真维管束是高等植物中的管状结构,具有输导水分和养分的功能,使植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相比之下,低等植物缺乏真维管束系统,不能有效地进行水分和养分的输送,因此其体型较小且形态简单。
低等植物主要分为两类:原藻类和苔藓植物。
原藻类是指生活在水中的藻类植物,其细胞具有比较简单的结构。
原藻类包括蓝藻、绿藻和红藻等。
蓝藻是一类原生生物,其细胞既有无色细胞质又有无色核膜,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
蓝藻繁殖方式多样,可以通过二分裂、孢子形成和无性生殖等方式进行。
绿藻是一类色彩鲜艳的植物,其细胞中富含叶绿素,可以吸收光线进行光合作用。
绿藻与其他原藻类一样,具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能力。
红藻是一类生活在海洋中的植物,其细胞含有特殊的红色素,可以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
苔藓植物是另一类低等植物,其代表性植物有苔藓和地衣。
苔藓是一类主要生活在湿地和岩石上的植物,它们没有根系和维管束,主要通过吸附湿气和养分来生长。
苔藓植物的繁殖方式多样,包括配子体繁殖和无性生殖。
地衣是一种共生现象,由藻类和真菌组成的复合体,藻类为地衣提供养分,真菌为其提供保护和结构支持。
低等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空气中气体的平衡。
同时,低等植物还可以作为食物和栖息地提供给其他生物,维持着生物多样性的平衡。
尽管低等植物相对于高等植物来说在结构和功能上较为简单,但它们在地球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对于保护和研究低等植物,我们不仅需要深入了解其生物学特征,还需要重视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只有通过科学的研究和有效的保护措施,我们才能够保护好低等植物,维护地球生态的平衡。
第二章植物的类群及演化

(一) 蓝藻门----原核藻类
特征:
1、原核生物,具有明显的细胞壁。 2、无明显的细胞核,其原生质体不分化为细胞质和细胞核, 而是分化为周质(periplasm)和中央质(centroplasm)。 3、周质中具光合片层(含叶绿素a、藻蓝素和藻红素)。 4、中央质中无真正的核(核膜、核仁),只有染色质。 5、植物体有单细胞、群体、丝状体等形式。 6、繁殖方式:营养繁殖为主,少数通过内生孢子、外生孢 子进行无性生殖。
平行检索表(双项式)即:每一项两个相对性状的叙述内容都写在相邻的两行中,两两平行;数字
号码均写在左侧第一格中,并不缩进。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及其演化
植物界(依据繁殖方式分):
一、孢子植物-----利用孢子(单倍体或二倍体)进行繁殖
1、藻类植物:蓝藻门、裸藻门、绿藻门、金藻门、
甲藻门、红藻门、褐藻门等7个门。 2、菌类植物:细菌门、粘菌门、真菌门等3个门。 3、地衣植物门:藻类和真菌共生的复合体。分为:壳状、叶状、 枝状三大类。 4、苔藓植物门:分为苔纲、角苔纲、藓纲。 5、蕨类植物门:松叶蕨纲、石松纲、水韭纲、木贼纲、真蕨纲等。
见教材图10-2
(三)绿藻门----具有与高等植物细胞相似特征的藻类
特征:
1、细胞结构与高等植物相似,有核和叶绿体,色素中富含 叶绿素a、叶绿素b,故呈绿色。 2、植物体有单细胞、群体、丝状体。 3、繁殖方式:营养繁殖、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同配、异 配和卵式生殖)。 4、常见于淡水中。 5、生活史三种类型:单倍体、二倍体、双-单倍体或单双倍体。前两种只有核相世代没有世代交替,第三种有世 代交替。 绿藻约有430属,8600种。通常分为绿藻纲和轮藻纲。
二、种子植物-----有种子并以此繁殖后代。
1低等植物(藻 菌 地衣)

三.粘菌门主要特征:
介于动植物之间的真核生物--有两性的
生命。
生长期或营养期: 无细胞壁, 是裸露的原生质团, 象变形虫一样, 称变形体。 其构造、运动和摄 食方式与原生动物的变形虫相似。 繁殖期: 产生孢子, 孢子有纤维素细胞壁,这是 植物性状。多生活于森林阴暗潮湿处,在腐木上, 落叶上或其它湿润的有机物上。 为腐生菌。少数 寄生。一般无直接经济意义。
第二节
一.概述
菌类植物
不是一个具有亲缘关系的类群. 前面讲了四界学说, 都有原核生物界和真核生物 界.最近的分类学家把真菌划为一个界, 包括两个门. 即粘菌门和真菌门. 而细菌 门放在原核生物界. 但我们仍是按传统的分类把细菌门放在菌类植物范畴. 因此 菌类植物包括三个独立门: 细菌门, 粘菌门, 真菌门. 世界上约12万种, 已研究的约无根茎叶分化,生殖器官为单细胞,无胚形成,生活于水中 或潮湿环境中。 寄生、腐生或共生。植物体无光合色素(少数细菌有光合色素, 行自养)。 寄生: 从活的动植物体中吸取营养。 腐生: 从死的动植物体或无生命的有机质中吸取营养。 共生:互为有利。如藻类共生,构成地衣。
区别点:
细菌门:单细胞原核生物, 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粘性复合物, 不具纤维素壁。 粘菌门:介于动植物之间的真核生物无细胞壁, 变形虫状体形孢子繁殖。 真菌门:具真核, 产生孢子, 并需有分枝的丝状营养体, 大多具壳质细胞壁, 有性和无性 生殖。
四.分布:
藻类植物分布广, 几乎到处都有分布。大多数水生, 少数气生(水生藻, 气生藻)。还有的生活在动植物体内或与真菌共生。 水生藻: 生活于水中的藻类。 因含盐分的多少分: 淡水藻: 绿藻, 兰藻 海水藻: 褐藻, 红藻 半咸水藻: 近海水, 含盐量 ,低于0.3%的水中藻 内陆盐湖藻: 因在水中的位置分: 浮游藻 固着藻 气生藻: 是指生长在树皮, 树叶, 石上, 墙壁, 花盆上, 土壤表面,这些 不为水浸泡的地方的藻类, 它们一般以厚壁或胶鞘以适应干旱, 但也要 在潮湿条件下才能生长旺盛和进行繁殖。 内生藻类和寄生藻类: 有些藻类不是自由生活的, 而是生活于动植物体内的。不危害宿主的 称内生藻类,危害宿主的称寄生藻类. 与真菌共生的藻类: 形成地衣.
植物界的类群与演化ppt课件

(二) 代表植物
1、小球藻:单细胞 2、实球藻:群体 3 、团藻:多细胞个体
各 种 主 要 藻 类 植 物
三、褐藻门
(一)一般特征
1、是多细胞个体,外形上有类似高等植物根 茎叶分化,内部结构有同化、贮藏、机械、输导、 生殖、分生细胞的初步分化,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 卜素,但后者含量超过前者,多呈褐色。
百合 普通小麦
1、种பைடு நூலகம்
指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形态、构 造、生理、遗传等各种特性极其相似,亲缘 关系最近的生物类群。
2、亚种
是指某种植物分布在不同地区的种群, 由于受所在地区生活环境的影响,它们在形 态构造或生理机能上发生某些变化,这个种 群就称为某种植物的一个亚种。
3、变种
在同一个生态环境的同一个种群内,如 果某个个体或某些个体组成的小种群,在形态、 分布、生态或季节上,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异, 并有了稳定的遗传特性时,那么这个个体或小 种群,即称为原来种的变种。
第四章 植物界的类群与演化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植物界大类群 第三节 藻类植物 第四节 菌类植物 第五节 地衣植物门 第六节 苔藓植物门 第七节 蕨类植物门 第八节 裸子植物门 第九节 被子植物门 第十节 植物界的发生和演化
目的要求:
了解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明确 世代交替的概念及植物界发生和演化的 规律,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 及意义,能够识别常见植物所属类群。
如:桑 Morus alba L.
(桑属) (白色的)
小麦 Triticum aestiuum L.
(小麦属) (夏季的)
茶 Camellia sinensis O.Ktz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细胞,无鞭毛,细胞小,圆球形。富 含蛋白质,用于治水肿、贫血。
(3)水绵属 Spirogyra
丝状体不分枝,表面滑腻,载色体带状, 1—数条,螺旋状排列。结合生殖。全藻能治 疮及烫伤。
(4)轮藻属 Chara
植物体多分枝,以无色假根固着于水底。 是绿藻中比较高等的类群。
(1)颤藻属 Oscillatoria
植物体为一列细胞组成的丝 状体,能前、后、左、右摆动。 植物以藻殖段进行繁殖。
蓝藻门代表植物
(2)念珠藻属 Nostoc
植物体为念珠状丝状体 ,外有公共的胶质鞘包被
而成片状。俗称:地木耳
蓝藻门代表植物
(3)鱼腥藻属
Anabaena
植物体为念珠状丝 状体,但无胶质鞘。
并不是所有真菌和藻类都能共生形成地衣,只有那些在长 期演化中,具有这种共生特性的才能形成地衣。
依其形态可分为: 依其结构可分为:
壳状地衣 叶状地衣 枝状地衣
同层地衣 异层地衣
生态:
●喜光,要求空气清新,多生于高山、森 林等空气较清新的地方,对SO2特别敏感,因 此,地衣可作为鉴别大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适应力强,特别能耐寒耐旱 ●生长慢,寿命长(几十年仅长几个厘米)
(二)分类
地衣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地衣中共生的真菌的种 类,分为3纲:
藻状菌地衣纲 担子菌地衣纲 子囊菌地衣纲 占地衣总数的99%以上,共约
500多属,26000多种。
代表: 松萝 Usnea diffracta Vain. 石蕊 Cladonia rangiferina (L.) Web.
04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演化-1 低等植物
一、藻类植物 Algae
现有种类约18000种,广布于全世界,大多生于 淡水或海水中;含有光合作用色素的低等植物。
藻类植物的分类
1.蓝藻门 2.裸藻门 3.绿藻门[绿藻门、轮藻门] 4.金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 5.甲藻门 6.红藻门 7.褐藻门
蓝藻门代表植物
与红浮萍共生,能 固氮,可作生物绿肥。
蓝藻门代表植物
(4)螺旋藻属 Spiralina
植物体为一列细胞组成的丝状体,无鞘,呈螺 旋弯曲。
极大螺旋藻 S. maxima Setch. et Gardn. 钝顶螺旋藻 S. Platensis (Nordst.) Geitl.
蛋白质含量达干重的56%,含多种重要氨基酸(天冬氨酸、赖氨酸、 酪氨酸等),还有可吸收性的铁、维生素B12、β—胡萝卜素、γ—亚麻酸 等,还提取出具消炎、抗肿瘤成分。
幼虫尸体前端生出子实体 蝙蝠蛾幼虫
产生孢子又侵染
3、担子菌纲
代表植物
食用菌:蘑菇、木耳、银耳等 药 材:猴头、猪苓、灵芝等
半知菌纲代表植物
稻瘟病菌:引起水稻稻瘟病 纹枯病菌:引起水稻纹枯病
三、地衣植物门 Lichens
(一)特征
真菌与藻类的共生植物,藻类行光合作用为整个 植物体制造养分,而真菌则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为 藻类制造养分提供原料。
褐藻门 Phaeophyta 特征
约6000种,海产,植物体为多细胞的大型藻类,是构成海 底“森林”的主要类群。
代表植物
海带 Laminaria japonica Aresh
藻类植物的演化关系
根据光合色 素和光合作用类 型的不同,藻类 植物有3条进化支 系
1. 蓝藻和红藻
2. 金藻、甲藻
和褐藻
3. 裸藻和绿藻
引起大米霉变
岛青霉 P. Islandicum Sopp
黄绿青霉
黄绿青霉素—损害神经系统
桔青霉
桔青霉素—损害肾脏
黄曲霉:含黄曲霉素,引起肝癌
冬虫夏草:含19种游离氨基酸及多种有效成分,如
虫草素。
夏季
侵染
虫草菌孢子
芽管
蝙蝠蛾幼虫
染பைடு நூலகம்
病幼虫钻入土中,冬季形成菌核,菌核破坏了幼虫
第二年夏季
的内部结构,但虫体的角皮仍完整无损
二、菌类植物 Fungi
特征
不含色素,异养型生物(寄生、腐生),没有根、 茎、叶分化,可分为细菌门、粘菌门、真菌门。
分 类 约9万种
(一)细菌门 单细胞(1微米左右),原核生物(与蓝藻相似),
寄生或腐生,主要靠细胞分裂繁殖。约2000种。 按形态分: 球菌、杆菌、螺旋菌
细菌的作用: (1)对自然界物质循环的作用 (2)在工、农业和医药上的作用
子囊菌纲代表植物
青霉菌:种类很多,通常生于柑桔类水果上,蔬菜、
粮食、肉类、皮革和食物上也常有分布。
黄青霉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Thom
特异青霉 P. Notatum Westling
产生青霉素
黄绿青霉 P. Citreo-viride Biourge
桔青霉 P. Citrinum Thom
金藻门 Chrysophyta 约6000种,多产于淡水中。
代表植物 硅藻属 Diatoms
甲藻门 Pyrrophyta 约2000种,主要的海洋浮游藻类,若过量繁殖,使水色 变红,形成赤潮。
红藻门 Rhodophyta 约3700多种,多产于海水中。
代表植物 (1)石花菜 Gelidium amansii Lamouroux (2)紫菜 Porphyra tenera Kjellm.
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保健食品”。
裸藻门 Euglenophyta
(眼虫藻门)
特征 约1000种,主要分布于淡水中;大多 数无细胞壁,具1-3条鞭毛,能自由游动; 有绿色和无色两大类。
绿藻门代表植物
(1)衣藻属 Chlamyolomonas
单细胞,前端具2顶生鞭毛,能游动。
(二)粘菌门 Myxomycophyta 约500种 是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生物,其生活史
有动物性阶段和植物性阶段。
(三)真菌门 Eumycophyta
特征
真核生物,分枝或不分枝菌丝(无隔菌丝、 有隔菌丝)组成菌丝体。约8万种
藻菌纲植物
黑根霉(面包霉)
子囊菌纲代表植物
(1)酵母菌属
单细胞。发酵,酿酒, 含多种酶,制成酵母片 ,助消化。
(三)药用地衣研究进展
1、地衣酸有抗菌作用,已知300多种地衣酸。 (地衣标本一般不生霉)
2、地衣多糖、异地衣多糖具有抗癌作用。 3、含有抗辐射成分。
中国红石公园(康定雅加梗)
返 回
螺旋藻
下一页
攀枝花市米易县螺旋藻厂 返回
衣藻的生活史
水绵生活史
水 绵 结 合 生 殖
轮藻生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