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硅谷
为什么硅谷会在美国诞生?

101财史20 Mar. 2016硅谷是全球科技创新型企业最密集的地区,也是全球风险投资产业最发达的地区,是无数怀揣梦想,想要创新、创业的人们心中的圣地。
它自然也是这次盘古智库“欧美创新、创业调研行”的重点调研地区。
从地图上看,你是找不到“硅谷”这个地方的,因为它不是一个地名。
“硅谷”主要是指加州北部旧金山湾以南的圣克拉拉(Santa Clara) 山谷及其周边的部分区域。
20世纪70年代,当地的产业主要是与由高纯度的硅制造的半导体及电脑相关的,所以它就有了一个亲切的昵称“硅谷”。
现在当地发展成为全球高新科技企业和风险投资产业的重点聚集地区,硅谷这个名字在全球也就变得家喻户晓,而它的本名圣克拉拉山谷,反而没多少人在意了。
这次在硅谷调研的过程中,我就一直在想硅谷形成的原因,它是多方面综合因素的结果,这里面有历史的偶然,但也有历史的必然。
1.硅谷的诞生离不开美国的整体环境。
综合来看,美国的教为什么硅谷会在美国诞生?易 鹏育非常发达,能够为创新提供足够的新技术和源源不断的研发型人才;国家法制健全,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型的小公司不用担心自己的专利和模式被大公司剽窃;美国文化中有很重的英雄情结,人们敢于释放梦想,相信这个制度能够让平凡人成功,不会有太多的后顾之忧;美国是移民国家,使得它的文化多元化程度高,包容性非常强,人们不怕失败,社会包容失败。
这些都是创新、创业必须要求的环境条件和人文品质。
2.美国有非常发达的航空交通网和成本很低的公路运输网,使得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能够在全美国自由而充分地流动。
这样一个环境,使得美国能够在全国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而在局部地区形成足够的产业集聚效应。
比如,在全美范围内有纽约无可争议的金融中心,波士顿地区生物产业的集聚,得州地区有电器、石油装备制造业的集聚,硅谷地区的IT、TMT产业的集聚,洛杉矶星光熠熠的文化娱乐产业的集聚。
硅谷单独看是一个有充分集聚效应的产业区,放在整个美国看又是美国整体经济环境中有机的一环。
硅谷

1、概况和历史
后来的几年,这种事情又不断的上演,脱离控 制的工程师不断的建立新的公司。1967年初, 斯波克、雷蒙德等人决定离开仙童公司,自创 国民半导体公司(National Semiconductor),总 部位于圣克拉拉。 而1968年仙童公司行销经理桑德斯的出走,又 使世界上出现了超微科技(AMD)这家公司。
29
3、硅谷精神与制度
硅谷不仅仅是一个区域,也是一种文化, 一种精神,更重要的是它有特定的制度。
30
3、硅谷精神与制度
硅谷的成功得益于它特定的文化、精神 和环境,包括六个方面:
竞争合作的开放氛围;献身职业、 成就事业的精神;新创意不断涌现 的环境;支持创业的土壤;创新源 头和需求终端之间不断互动的创新 体系;鼓励冒险、允许失败的新文 化。
23
2、硅谷为什么能成功?
有雄厚的技术人才和睿智的创业家 在硅谷,有四十个以上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科学院和工程院的院士有上千个。这些情况表 明,硅谷堪称全世界的人才高地。 在硅谷,不光是人才济济,更重要的是,从教 授到学生都有着浓厚的创业氛围。几乎每个教 授都办公司,几乎每个学生都在公司任职,或 自己创业。
美国硅谷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美国硅谷
1、概况和历史 2、硅谷为什么能成功 3、硅谷精神与制度 4、从硅谷看资本市场和生产力发展 5、结论
2
1、概况和历史
3
1、概况和历史
4பைடு நூலகம்
1、概况和历史
硅谷(英文:Silicon Valley),台湾 称为矽谷,是高科技公司云集的的美国 加州圣塔克拉拉谷地的诗意名称。最早 是研究和生产以硅为基础的半导体芯片 的地方,因此得名。 后来这个名词引申为所有高技术企业聚 集的地方。现在是当今美国乃至全世界 的科技龙头。
硅谷不是普通的美国郊区 而是高科技人才集中地

硅谷不是普通的美国郊区而是高科技人才集中地硅谷(Silicon Valley)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经圣克拉拉至圣何塞近50公里的一条狭长地带,是美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也是世界最为知名的电子工业集中地。
硅谷最初的形成原因很简单,它只是政府为了留住斯坦福内一地区的留学生,提高当地经济的一个政策没想到最后那个地区经济飞速发展,成了科技聚集区。
它是随着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微电子技术高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其特点是以附近一些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国一流大学斯坦福、伯克利和加州理工等世界知名大学为依托,以高技术的中小公司群为基础,并拥有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等大公司,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
目前它已有大大小小电子工业公司达10000家以上,所产半导体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约占全美1/3和1/6。
80年代后,生物、空间、海洋、通讯、能源材料等新兴技术的研究机构纷纷出现,该地区客观上成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现在硅谷已成为世界各国半导体工业聚集区的代名词。
硅谷是美国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更是美国信息产业人才的集中地,目前在硅谷,集结着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科技人员达100万以上,美国科学院院士在硅谷任职的就有近千人,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达30多人。
硅谷是美国青年心驰神往的圣地,也是世界各国留学生的竞技场和淘金场。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教授,前不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清华、科大和北大理工类毕业生中的一半或早或迟的都出去了”,其中主要是走向美国,包括硅谷公司。
美国《洛杉矶时报》撰稿人埃弗兰·伊里塔尼说:“如果你浏览一下硅谷公司的员工名单,就会发现无数的清华毕业生。
他们是来美国寻求工程技术突破,在英特网领域大显身手或在科技上创业的数以千计的中国优秀科技人才的一部分。
”实际上华人控制的硅谷公司现已达2000家以上,占硅谷公司的1/5,而来自中国大陆的华人则越来越多。
名闻中国的主要电视机厂家康佳公司和主要计算机公司联想集团都已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科研实验基地。
美国的科技创新中心硅谷

美国的科技创新中心硅谷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何塞谷地,是世界闻名的科技创新中心。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硅谷一直是全球科技行业的重要驱动力。
它汇集了无数创业公司、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实验室,成为了科技突破和创新的摇篮。
本文将介绍硅谷的背景、特点以及其对美国和全球科技发展的影响。
一、背景硅谷作为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历史优势。
早在20世纪50年代,硅谷就开始经历科技发展的初期阶段。
当时,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开始创办起一些小型创业公司,为硅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硅谷还受益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理工学院等世界级学府的优秀教育资源,为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二、特点硅谷之所以成为科技创新的中心,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人才集聚:硅谷吸引了全球最优秀的科技人才。
无论是来自美国本土还是外国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创业者,都希望能够在硅谷找到更多机会。
高校的优秀教育和丰富的研究资源,以及众多创业成功案例的鼓舞,使得硅谷成为才华汇聚的地方。
2.创新氛围:硅谷秉持着开放合作的创新理念,各个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合作网络。
这种合作模式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推动了科技的突破和创新。
同时,硅谷还通过设立研究中心、孵化器和高科技园区等方式,提供了创新创业的场所和资源。
3.风险投资:硅谷拥有世界顶级的风险投资机构。
众多的风险投资者愿意将资金投入到硅谷的创业企业中,帮助他们实现创意和理想。
这些风险投资机构不仅提供了资金,还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资源,成为了硅谷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持力量。
三、影响硅谷的科技创新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美国,而是波及全球。
1.经济贡献:硅谷是美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数以千计的高薪职位和创业机会吸引了大量人才。
硅谷科技企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为美国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硅谷的创新成果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发展的借鉴和参考。
2.科技进步:硅谷是大量科技创新和突破的孵化地。
硅谷的简介及由来

●硅谷的简介及由来硅谷(Silicon Valley)位于加利福尼亚以北,旧金山湾区南部的圣塔克拉拉谷地;一般包涵圣塔克拉拉和位於东湾的佛瑞蒙市。
最早是研究和生产芯片的地方,后来这个名词引申为所有高技术企业聚集的地方。
现在是当今美国乃至全世界的资讯科技产业的龙头。
此外该地也有一些文化设施,如创新科技博物馆。
硅谷这个词最早是由Don Hoefler在1971年创造的。
它从1971年的1月11日开始被用于《每周商业》报纸电子新闻的一系列文章的题目-美国硅谷。
之所以名字当中有一个“硅”字,是因为当地的企业多数是与由高纯度的硅生产的半导体及电脑相关的。
而谷则是从圣塔克拉拉谷中得到的而后来东湾两岸地区的加入也使硅谷迅速的发展起来。
●硅谷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末硅谷崛起和初步发展特点是发展相对缓慢,微电子业还未真正崛起,主要是对半导体、大型计算机和仪器仪表等的生产和制造,影响远不及东海岸的电子业和半导体业。
1955年建立第一个半导体实验室肖克利晶体管公司,是硅谷电子工业发展的起点。
1957年被称为“八人叛逆帮”,年龄均低于30岁的八个科学家离开肖克莱实验室而创立了仙童半导体公司1959年仙童半导体公司的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和德州仪器公司的杰克•基尔比(Jack Kilby)间隔数月分别发明了集成电路20年代70年代初-80年代中期大发展时期微电子时代1971 年微处理器的发明使生产微机成为可能。
微处理器使硅谷从而也使整个美国进入微电子时代,是计算机真正普及,也是计算机真正影响到人类各个领域的开始。
真正名扬四海是1971年硅谷英特尔公司发明第一台微处理机(MCS-4)开始,而1976年苹果微型电脑在硅谷问世更成了脍炙人口的传世佳话。
到1981年,硅谷已有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军事电子学、系统设备、精密仪表等高新技术企业1744家。
集结着30个以上高新技术生产的跨国公司总部。
七年级地理美国硅谷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美国硅谷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学科,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研究地理分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探讨七年级地理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美国硅谷。
硅谷是一个集聚了众多科技公司、创业公司以及投资公司的地区,是全球电子商务和高科技领域的中心。
以下是关于美国硅谷的一些知识点。
地理位置硅谷位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面积大约为3,000 平方公里。
它从旧金山湾开始,向南延伸到圣荷西市,在东边和西边,分别与旧金山和太平洋相邻。
这个地区可能还涵盖了其他城市,如棕榈谷和圣塔克拉拉县。
硅谷的城市,由于名字太多,不一一列举。
人口和文化硅谷地区有超过7,000,000名居民,其中约有35%的人口是亚裔美国人。
在硅谷的社区中,你可以发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尤其是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移民。
这个地区的文化非常多元化,并且是全球最先进的地区之一。
经济和产业硅谷地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高技术、创新和创业中心。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硅谷一直是全球电子产品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地带。
硅谷的产业主要是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并且涉及移动应用、游戏、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技术、虚拟现实和人类工程等领域。
以谷歌为例,这个硅谷本地的公司,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和在线广告公司。
硅谷还吸引了大量的风险投资公司,这导致了很多资本涌入硅谷的初创企业。
教育和创新硅谷地区有众多世界级的科技公司,这样的企业需要世界级的软件专家、人工智能工程师、电子工程师以及其他类型的专业人员。
硅谷拥有众多世界级学术机构、如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和圣何塞州立大学等。
斯坦福是一个特别著名的私立大学,因为它在创新、科技和风险投资方面的贡献。
硅谷企业家中的很多人都是斯坦福的毕业生,并维持着与学校的联系。
总的来说,硅谷是一个具有高度多元性和创新性的地区,并且在全球电子商务、高科技和风险投资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你有机会前往硅谷,一定要去见见那些创业者,听听他们的想法,并去了解他们所从事的产业。
美国硅谷加薪制度

美国硅谷加薪制度在科技行业中,硅谷被视为全球技术创新和发展的中心。
这个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地区因为其众多的高科技公司和创业机会而闻名,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技术专家和创业家。
在硅谷,除了高薪酬和创新的工作环境外,加薪制度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
硅谷的加薪制度常常被认为是全球薪酬模式的典范,因为其独特的特点和灵活性。
不同于传统的薪酬体系,硅谷的加薪制度更加注重个人的贡献和绩效。
首先,硅谷的加薪制度通常是基于绩效的。
公司会设定一些明确的目标和指标,员工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这些目标。
根据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公司会进行绩效评估,并在评估的基础上决定是否给予加薪。
这种绩效导向的加薪制度,可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提高自身能力和技术水平。
其次,硅谷的加薪制度也鼓励员工参与公司的股权计划。
许多科技公司会给予员工一定比例的股票奖励作为加薪的一部分。
这种股权激励机制可以让员工有更多的机会分享公司的增长和成功,同时也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动力。
此外,硅谷的加薪制度还倡导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许多科技公司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和远程工作的选择。
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安排工作时间和地点,并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
这样的制度鼓励员工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同时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
然而,硅谷的加薪制度也存在一些挑战和争议。
第一,加薪制度的公平性问题。
由于硅谷的薪酬水平相对较高,但竞争也极为激烈,相对较少的加薪名额也限制了一部分员工的机会。
这可能导致薪酬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从而引发员工间的不满和动荡。
除此之外,加薪制度也可能加剧员工的工作压力。
由于加薪通常与员工的绩效挂钩,员工可能会承受更大的工作压力和负担,以达到公司设定的目标。
这可能导致员工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甚至引发工作倦怠和离职。
总体而言,美国硅谷的加薪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它通过绩效导向和股权激励等手段,鼓励员工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并积极参与公司的发展。
然而,加薪制度也需要更加注重公平性和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平衡,以保持员工的积极性和稳定性。
【模式】美国硅谷模式介绍

【关键字】模式美国硅谷模式介绍曾林阳黄志勇暨南大学广东广州510632一、硅谷的历史和发展状况硅谷和斯坦福大学是两个关系密切的名词。
硅谷,单纯从地理位置上看,她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一块从旧金山绵延到圣何塞市,南北长约50公里、宽约16公里的广袤而平坦的土地。
从硅谷经济发展的历史上看,硅谷与她所在神奇沃土的高科技经济有关,硅谷就取自于半导体的“硅”,是高科技创造了硅谷,因此可以说硅谷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高科技经济概念。
1874年,一位美国前国会议员斯坦福来到加利福尼亚买下了一大片土地,并捐出一块面积约8800英亩的土地和2200万美元,用来筹建斯坦福大学,并规定学校的土地不得出售。
1891年,斯坦福大学开门迎接第一批学子的到来。
斯坦福先生主张大学教育应学以致用,培养能自我成功和在现实中有用的人才,主张课堂与实践、书本与实验室并重,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更应该将知识运用到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中去。
他还鼓励教授在学校教书的同时到企业兼顾问,了解现实世界的需要。
他的办学宗旨成为斯坦福大学的优良传统,也为硅谷未来的成功播下了种子。
时下,硅谷中大概70%的公司是斯坦福的学子直接创办的或者跟斯坦福关系密切。
被誉为“硅谷之父”的弗里德里克·特曼教授,是斯坦福大学教授、工程学院院长,还担任过副校长。
1951年,特曼教授倡导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高新技术园区──斯坦福工业园,这可以说是硅谷的原型。
斯坦福工业园创立后,因为土地不能出售,于是大学采取土地出租的变通措施,为入园企业提供便利。
截至1955年,园内共有7家公司,1960年,增至32家,1970年达到70余家,全部是高科技企业,园内公司共有雇员2500多名,总共租出土地650英亩,每年给斯坦福大学带来600多万美元的租金收入,这为学校的科研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特曼教授倡导的工业园计划取得了初步成功,为日后硅谷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研究试验室与工业园区内的公司之间的技术转移,推动了科研成果的商品化;教授等科研人员、大学生与企业的结合,加速了高新技术的发展;斯坦福大学源源不断地向工业园区输送高素质的大学生,同时工业园区和园中的风险投资基金也为学子们创业提供了资金支持,他们成功地创办一家又一家高科技企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硅谷的创新文化
第一.能者至上的公司信仰 第二.对失败极度宽容的理念 第三.对“背叛”的容忍态度。 第四.精诚合作的精神。 第五.嗜好冒险的行为。 第六.全新的投资理念。 第七.热衷改变自己的位置
第八.对产品而不是金钱的痴迷
第九.机会的慷慨分布。 第十.分享财富的强烈倾向。
硅谷发展的区位因素
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
特点
生工 企 专 工 产业 业 业 业 规部 相 化 分 模门 关 程 布
性度
发展模式
区位因素
工
劳原资政土 交
业
动料金策地 通
小
力、
、
区
能 源
水 源
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地区 德国南部的斯图加特和慕尼黑
日本的九州岛 英国的苏格兰 印度的班加罗尔
上世纪50年代兴办的硅谷,经过半 个世纪的发展,已经由最初的32家公 司发展成为拥有上万家高新技术企业、 66万名工程师、48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的世界高科技中心。
多
少
美国硅谷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对比
对比项目
美国硅谷
意大利新工业区
生产结构
高技术产品
轻工业产品为主
生产特点 分布特点
增长速度快,产品 生产过程分散或家 更新换代周期短; 庭承包,资本集中 研究开发费用高 程度低
高等院校周围, 环境优美的地术条件 政府因素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 平的知识和技能
廉价劳动力
军事订货
政府的大力支持
知识与技术---全世界的人才高地 交通便捷-----航空运输和高速公路 优美洁净的环境
高新技术产业的共性
气候宜人 创新环境与创新文化
市场稳定----军事订货
硅谷的特有的条件
高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对比
工业部门
高技术工业 传统工业
科技人员比例
高
低
产品增加值
高
低
生产增长速度
快
慢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
短
长
研发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