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索ATB-30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埃索美拉唑钠-分析方法

8.1. 试药与试剂:乙醇、正己烷、三乙胺。
埃索美拉唑钠 CTD 申报资料
程》 (Q/SOP ZL059)测定,在系统适用性试验符合上述要求的条件下,取对照 溶液 10μl 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 程的 15%,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各 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与对映异构体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 其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 0.5 倍(0.5%) 。 8.9. 计算公式:
埃索美拉唑钠 CTD 申报资料
察指标与初始相比,均没有发现明显的变化趋势,放行标准与货架期标准一致。 3.2.S.4.2 分析方法 (1)订入质量标准的分析方法 1 性状
目检:本品应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遇光易变色;有引湿性。 2 溶解度
2.1. 试药与试剂:甲醇 2.2. 仪器与设备:秒表、电子分析天平(万分之一) 、容量瓶、量筒、刻度吸管。 2.3. 操作方法: a). 水中溶解度: 精密称取本品 1g,置于 10ml 具塞刻度试管中,加水 1ml,然后于 25℃±2℃ 的水浴条件下每隔 5 分钟强力振摇 30 秒,观察 30 分钟,应完全溶解。 b). 甲醇中的溶解度:
4.1. 试液与试药: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溴化钾 4.2. 仪器与用具: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电子分析天 平(十万分之一) 、移液管、刻度吸管、容量瓶、烧杯。 4.3. 操作方法 4.3.1. 取供试品约 15mg,置 100ml 容量瓶中,加 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并 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 5ml 置 50ml 容量瓶中,加 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 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操作规程》 (Q/SOP ZL062)测 定, 在 276nm 与 305nm 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在 256nm 与 281nm 的波长处有最 小吸收。 4.3.2. 取供试品 1~1.5mg、溴化钾约 200~300mg(与供试品的比约为 200:1) , 置玛瑙研钵中,研磨均匀,压制成透明的溴化钾片,将溴化钾片放在红外光谱仪
埃索美拉唑镁肠溶胶囊含量测定研究

埃索美拉唑镁肠溶胶囊含量测定研究许剑峰;陈涛【摘要】目的:建立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药物埃索美拉唑镁肠溶胶囊活性成分埃索美拉唑镁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拟采用HPLC法.色谱柱C8键合反相柱,Phenomenex(150×4.6mm,5μm);流动相系统为等度洗脱:乙腈:磷酸盐缓冲溶液(7∶13);检测器为UV检测器,波长280nm;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30℃.结果:该药活性成分埃索美拉唑镁(以奥美拉唑RS计)进样量在0.80576μg~4.8345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A=15.191C+22.733 (r=0.9997),高中低三个浓度9个样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1%,RSD为0.59%;结论:HPLC法测定埃索美拉唑镁含量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以作为埃索美拉唑镁肠溶胶囊含量测定方法.【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年(卷),期】2016(000)017【总页数】1页(P34)【关键词】埃索美拉唑镁;HPLC法;含量测定【作者】许剑峰;陈涛【作者单位】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0;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0【正文语种】中文埃索美拉唑镁为奥美拉唑的左旋异构体,临床上用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
已经治愈的食管炎患者防止复发的长期维持治疗。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的症状控制。
与适当的抗菌疗法联合用药根除幽门螺杆菌,并且-愈合与幽门螺杆感染相关的十二指肠溃疡-防止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消化性溃疡复发。
相比奥美拉唑,副作用更少,效果更佳,因此,该类药物临床应用中,埃索美拉唑镁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本文参考相关文献,及国外药典涉及原料药及制剂标准,并优化改进,建立了埃索美拉唑镁稳定可靠的定量控制方法。
Agilent 1260型HPLC色谱仪,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XS205型)。
M30砂浆配合比设计说明

M30砂浆配合比设计说明
M12.5砂浆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使用部位:盖板涵墙身.基础砌筑.桥梁锥坡砌筑等;
二、所用材料:
1.水泥:淮北矿业集团相山牌普通硅酸盐水泥PO32.5;
2.砂:中砂,产地山东临沂,Mx=2.5,堆积密度1440kg/m3,其它性能符合要求;
3.水:饮用水。
三、设计步骤:
1.确定砂浆的试配强度:Rh=12.5+0.645×3.75=14.9(Mpa)
2.计算水泥用量:
C=1000×(14.9+15.09)/ (3.03×32.5×1.15) ≈325kg
3.确定砂浆中砂用量:取S=1440kg
4.确定砂浆中用水量:W=290kg
5.确定砂浆的初步配合比,水泥:砂:水=325:1440:290
四、试配调整
以基准配合比进行调整为:
1.水泥:砂:水=325:1440:290=1:4.43:0.90
2.水泥:砂:水=357:1440:290=1:4.04:0.82
3.水泥:砂:水=293:1440:290=1:4.92:0.99
0.82 0.90 0.99 砂
浆
强度
M p a
水灰比
五:确定设计配合比为水泥:砂:水=325:1440:290 =1:4.43:0.90
淮六路二期改建工程01标
M12.5砂浆配合比设计
宿州市路桥工程公司项目经理部。
3050B

US EPA METHOD 3050BACID DIGESTION OF SEDIMENTS, SLUDGES, AND SOILS技术翻译:刘金云Mail:piery2006@方法3050B沉积物、淤泥和土壤的酸消解1.0范围和应用1.1本方法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消解程序.一种是为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LAA)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沉积物、淤泥和土壤进行前置处理.另一种是为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FAA)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进行前置处理.这两种程序提取物质不可以互相交换,只可使用本节中所列出的方法进行测试.含有下列金属的样品,如果使用本方法前置处理,只要其检测限能满足最终使用数据的需要,那么可以通过ICP-AES或GFAA分析.其它的测试方法,如果它是科学有效的,且能达到本方法的品质控制标准,包括那些处理干扰的标准,则也可以使用.其它的元素和基体也可以使用本方法进行分析,只要能为目标基体中处于目标浓度范围内(见第8.0节)的目标分析物提供性能证明.各种元素推荐的测试方法如下:FLAA/ICP-AES GFAA/ICP-MS铝(Al) 镁(Mg) 砷(As)锑(Sb) 锰(Mn) 铍(Be)钡(Ba) 钼(Mo) 镉(Cd)铍(Be) 镍(Ni) 铬(Cr)镉(Cd) 钾(K) 钴(Co)钙(Ca) 银(Ag) 铁(Fe)铬(Cr) 钠(Na) 铅(Pb)钴(Co) 铊(Tl) 钼(Mo)铜(Cu) 钒(V) 硒(Se)铁(Fe) 锌(Zn) 铊(Tl)铅(Pb)钒(V)1.2本方法并非大多数样品的一个完全消解技术.它是一种强酸溶解法,几乎能够消解在环境中取得的全部元素.从方法设计上,硅酸盐结构中的元素通常不能使用此程序消解,因为它们通常在此环境中呈游离态的.如果需要绝对地完全消解,请使用方法3052.2.0方法概述2.1消解样品时,取有代表性的样品1-2克(湿重)或1克(干重),重复地加入硝酸(HNO3)和双氧水(H2O2).2.2对于GFAA或ICP-MS分析,产生的消解溶液通过加热减小体积,然后稀释至最终2.3对于ICP-AES或FLAA分析,往初始的溶解物质中加入盐酸(HCl),然后将样品回流加热.对于一些金属(见第7.3.1中备注),为了提高溶解度,供选择的一个步骤是将溶解物质过滤,将滤纸和残渣先用热的HCl再用热的试剂水冲洗.将滤纸和残渣重新放回至消解容器中.加入HCl蒸馏,然后再次过滤.滤液最终稀释至体积100mL.2.4如果有需要,取另一份试样,将它干燥测试固体的百分率.3.0干扰3.1淤泥样品可能含有多种类型的基体,每种都可能给分析带来困难.根据第8.0节中的品质控制要求处理掺料样品和相关的标准参照物质(SRM),用来帮助确认方法3050是否适用于给定的废弃物.4.0仪器及材料4.1消解容器--250mL.4.2蒸汽回收装置(例如,凸观察玻璃,合适的蒸馏装置,合适的溶剂处理系统). 4.3干燥炉--能够维持30±4℃.4.4温度测量仪器,量程至少为125℃,具有合适的精度和准度(例如,温度计,红外线感应器,热电偶,热敏电阻,等等).4.5滤纸--沃特曼41#或同级滤纸.4.6离心分离机和离心试管.4.7分析天平--能够精确至0.01g.4.8热源—可供调节,能够维持温度90-95℃(例如,加热板,密闭消解器,微波炉,等等).4.9漏斗或替代物.4.10量筒,或相同的体积测量装置.4.11容量瓶—100mL.5.0试剂5.1所有测试中用到的化学药品均为试剂等级.除非有特别说明,所有的试剂都必须符合美国化学协会分析试剂委员会的技术规范要求,此规范可于美国化学协会处获得.其它等级的试剂也可以使用,只要初次探明它的纯度足够高,使用时不会降低测试的准确度.如果试剂的纯度可疑,则需分析杂质的浓度.能够使用的试剂空白浓度必须小于方法检测限(MDL).5.2试剂水.试剂水中不含有杂质干扰.除非有特别说明,本方法中提到的水均为试剂水。
ATB-30生产配合比

ATB-30生产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
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4、《路面工程施工图设计》
5、《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技术指南》
二、矿料组成计算
1、确定拌和楼热料仓筛孔尺寸分别为3mm、6mm、11mm、22mm、28mm、40mm。
2、根据ATB-30沥青稳定碎石目标配合比各档料比例进行上料,现场取样,对各热料仓矿料进行筛分、密度试验。
3、根据筛分结果确定各热料仓材料比例,筛分结果、热料仓矿料比例及规定级配范围见表1:
表1 筛分结果、热料仓矿料比例及规定级配范围
图1 拌和楼矿料合成级配曲线图
三、马歇尔试验
按确定的各热料仓比例计算材料用量,试配油石比3.0%、3.3%、3.6%三组,并按照规范每组制备五个试件,根据试验结果选定最佳油石比,再以确定的最佳油石比进行马歇尔残留稳定度试验,具体试验结果见表2:
根据马歇尔试验结果,确定最佳油石比为3.3%。
四、结论
通过生产配合比的验证,最终确定矿料掺配比例为:1#仓:2#仓:3#仓:4#仓:5#仓:6#仓:矿粉:石灰=17:13:24:15:10:17:2.8:1.2,最佳油石比为结合料的3.3%。
GTM法沥青稳定碎石ATB-30配合比设计

为 1. 1 m。试 验 段 共 分 为 四种 结 构 层 次 ,其 中K + 5 0
计 为 双 向 四车道 .行 车速 度 为 10 m/ ,路 面宽 度 0k h
07 a . MP 。根据 沥青混 合料 最大 公称 粒径 与试模 的 比 值 l : 4,选 取 试 模 的 尺 寸 为 1 5 m( ) q12 0 m 高 xb5 mm。 并 根 据规范 计算 确定07 a 载 下路 面结构 的设 计 .MP 荷
的 优 越 性 ,并 总结 出一 些 相 关的 施 工 经验 , 可 为
关 键 词 :G M 配合 比设 计 ; 沥青 稳 定 碎 石 ;施 工 T 中 图 分 类 号 :U 1 . 4 47 5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0 — 7 6 2 1 ) 1 0 5 — 5 0 2 4 8 (0 0 0 — 0 7 0
MA J n h a u — u
( n xi
。 .。 . .. : .。 .。 . .。 .。 .。 .。 . .。 . 。
l I
Ci Hih y t y g Wa Ma a n
. .。 .。 . ,. .。 .。
et f n Of % i
. .。 .。 .
~M 沏 霄 1
佯 臼 A~B- 0 1 3
配合 比设计
马俊华
( 台 市 公 路 管 理 处 ,河 北 邢 台 0 4 0 ) 邢 50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摘 要 :通过 对G M" 配合 比设 计 与 马歇 尔方 法的 比较 分 析 , 阐释 G M T ; L - T
今 后 更 好 地推 广 应 用该 A 法奠 定基 础 -
Xiga 0 4 01 hn ) n ti 5 0 ,C ia
LC30轻集料配合比设计书

L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配合比设计说明该配合比用于崇信发电铁路专用线工程运转综合楼LC30混凝土施工。
工地拌合方法为机械拌合。
采用强制式搅拌机,配料系统为自动计量,搅拌时间为3min,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
二、配合比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JGJ55-2011)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16)3、《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4、《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三、配合比设计技术条件1、使用部位:运转综合楼2、工地捣实方法:机械3、要求坍落度:160~180mm4、设计强度等级:LC305、强度标准差:5.0MPa6、试配强度:38.2MPa7、混凝土耐久性指标:(1)环境作用等级:无(2)单方混凝土总碱含量:≤3.0 kg/m3(3)单方混凝土氯离子含量:0.001B(B为胶凝材料用量)四、原材料使用情况1、水泥:平凉海螺P.O42.5级水泥2、细骨料:东盛粗砂3、陶粒: 5~25mm连续级配(吸水饱和后)4、水:饮用水5、粉煤灰:华亭电厂Ⅱ级灰6、减水剂:山西凯迪高性能减水剂原材料品质指标见原材料检测报告五、设计步骤1、f cu,c=f cu,k+1.645×σ=30+1.645*5.0=38.2 MPa2、W/J=(αa·f ce)/(f cu,c+αa·αb·f ce)=(0.53*46.6)/(38.2+0.53*0.50*46.6)=0.49(取0.37)3、用水量取221kg/m3,掺外加剂后用水量为:W=221㎏×(1-0.277)=160㎏4、胶凝材料J=160/0.37=432㎏外掺料等量代换:粉煤灰取20%水泥为346Kg/m3 粉煤灰为86kg/m3即C+F =346+86=432㎏5、外加剂用量(kg/m3)A=(C+F)*1.3%=432*1.3%=5.62kg6、陶粒、细骨料用料:砂率Sp=45%,设定混凝土容量为1570kg/m3S=(1570-160-346-86-5.62)×0.45=438kgT=1570-160-346-86-5.62-438=535kg计算理论配合比为(C+F):S:T:W:外加剂=(346+86):438:535:160:5.62,其总碱含量为0.015 kg/m3总氯离子含量为1.49%,经试拌拌合物性能满足要求。
ATB-30配合比设计

为应对高速公路通车后交通量迅速增长,大型车辆和严重超载等现象,避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近几年我国开始应用推广以沥青碎石为代表的柔性基层。
沥青碎石基层可以增强路面排水能力,减少沥青层的温度收缩裂缝和防止反射裂缝的发生,改善路面使用性能,提高其使用寿命。
ATB称为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它与普通沥青混凝土的区别主要是公称粒径的的不同,公称最大粒径通常≥26.5mm。
ATB沥青稳定碎石一般设计空隙率为3%-6%,铺筑层厚度较厚。
路面铺筑后具有良好的骨架结构,且具有防水、高温稳定、低温抗裂等特性,因此柔性基层路面结构具有优良的路面性能以及抵抗。
环境和重交通荷载疲劳作用的能力。
采用ATB—30沥青稳定碎石结构,是为了减少路面反射裂缝的出现,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2 ATB-30结构的特点原材料的技术标准要求如见表1、表2。
表1 沥青稳定碎石矿料级配范围表2 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马歇尔技术标准3.1.2 确定矿料合成级配该过程是确定各矿料的比例,并具有足够的密度和矿料间隙要求,使粗集料相互接触形成骨架,及较高的粘聚力和较高的内摩阻角。
根据单粒级集料筛分结果最终确定矿料合成级配见表6和矿料级配组成设计图。
为了反映其可比性,在ATB-30的工程级配范围内设计了三条合成级配曲线。
从表6和图2可以看出曲线走势为:级配A几乎走级配范围的中值,级配B走级配中值与上限之间,级配C走级配中值与下限之间。
采用上述三种级配进行一系列马歇尔试验。
表6矿料级配组成设计矿料级配组成设计图3.1.3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三种级配分别采用2.5%、3.0%、3.5%、4.0%、4.5%的油石比制作马歇尔试件和轮碾成型后钻取芯样进行相关试验。
通过马歇尔试验测定试件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和沥青饱和度、稳定度、流值等,结果见表7。
表7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马歇尔性能指标测定结果由表7的试验数据可以看出不同的制件方法对混合料性能有所影响。
用马歇尔试验方法确定最佳石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TB-30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说明
1、工程概况
安康至汉中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十堰至天水联络线陕西境内的主要段落,按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设计,全长187.96公里。
我标段为A-M03合同段,其起讫里程为:K182+900~K221+775,沥青面层结构如下:下面层为12cm沥青稳定碎石ATB-30;中面层为6cm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上面层为4cm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
2、试验依据
①《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②《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
③《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④《路面工程施工图设计》
⑤《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技术指南》
3、原材料
①沥青:沥青为埃索A-70#,经检验沥青的各项技术性能符合规定要求。
②粗集料:采自七里沟料场,各项技术性能符合规范要求。
③细集料:砂为双桥产中砂,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④填料:矿粉由七里沟生产,消石灰由陕西富平生产,消石灰与矿粉掺
配比例为30:70,其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以上各种材料的试验结果详见表1
二、设计步骤
1、确定级配及最佳沥青含量:根据原材料筛分结果,调整级配曲线,按照油石比2.7%、3.0%、3.3%、3.6%、3.9%进行马歇尔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最佳油石比。
试验结果详见表
2、表
3、图1、表4:
表2 原材料筛分数据汇总表
表3 原材料比例及级配曲线表
图1 合成级配曲线图
由试验数据可知,毛体积密度无峰值,故取空隙率中值为OAC1,通过计算可得:
a3=3.25, OAC min=3.09,OAC max=3.42
OAC1=a3=3.25
OAC2=( OAC min + OAC max)/2=3.25
OAC=( OAC1 +OAC2)/2=3.25
结合本路段设计交通量大、轴载重、夏季高温等客观条件,综合考虑到路面性
能,确定最佳油石比为3.3%。
2、混合料水损害性能检验:按最佳油石比进行48小时浸水马歇尔试验与冻融劈裂性能检验,其各项性能结果详见表5:
3、高温稳定性能检验:按最佳油石比3.3%进行车辙试验,试验数据如表6:
三、试验结果
最佳油石比为3.3%时,试验结果详见表7。
以上结果均满足规范及图纸设计要求。
四、确定材料比例
最终确定材料比例详见表8:
表8 材料比例表
五、注意事项:
1、由于拌和设备在二次筛分过程中带有除尘功能,降低了<0.075mm通过率含量,所以在生产配合比设计中必须适当增加矿粉用量。
2、施工前应对拌和设备进行反复调试,确保按照冷集料比例输送,并对二次筛分的各档料进行合成,合成级配必须接近于设计级配。
3、施工过程中混合料试件测试方法必须与目标配合比保持一致采用表干法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