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及控制方法概述
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

建筑结构振动控制
总结词
建筑结构振动控制是为了减小建筑物受到地震、风振等外部激励引起的振动,保障建筑 物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详细描述
建筑结构振动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和半主动控制三种类型。被动控 制方法包括增加结构阻尼、设置隔振支座等;主动控制方法是通过施加反向振动来抵消 原始振动;半主动控制方法则是通过改变结构的刚度或质量分布来减小振动。在实际应
非接触式测量
利用激光、超声波等非接 触技术,通过测量物体的 振动位移、速度等参数来 评估振动情况。
遥感测量
利用传感器网络和无线传 输技术,远程监测大型结 构或设备的振动情况。
振动评价标准
国际标准
01
如ISO 2631-1:1997,规定了人体对振动的容许限值。
行业标准
02
如美国石油学会API标准,针对不同设备和行业制定了相应的振
噪声与振动的影响
噪声的影响
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可能导致听力 下降、失眠、高血压和心理压力等问 题。
振动的影响
长期暴露于振动环境中可能导致手部 振动病、肌肉疲劳、关节疼痛和神经 系统损伤等问题。
02
噪声测量与评价
噪声测量方法
01
02
03
声级计法
使用声级计对噪声进行测 量,记录不同时间段和不 同位置的噪声水平。
被动振动控制
被动振动控制是通过增加阻尼材料或结构来吸收和耗散振 动能量的技术。它通常使用橡胶隔振器、阻尼材料等被动 元件来抑制振动。被动振动控制具有简单、可靠、成本低 等优点,但控制效果有限。
被动振动控制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交通工具等领域, 用于减轻设备或结构的振动,降低噪声,提高舒适性和安 全性。
06
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及控制方法概述

三聚氢胺吸声泡 沫塑料
木丝吸声板
吸声无纺布
新型喷涂材料
噪声与振动控制方法 4.消声
概念:消声器是一种既允许气流顺利通过,又能有效地阻止 弱声能向外传播的装置。气流噪声是常见的噪声源之一,例如 气飞机、火箭、宇宙飞船、气动工具、通风设备、内燃发动机 压力容器、管道阀门的进排气等,都会产生声级很高的气流噪 (高达100~160dB)。消声器的设计、选用应注意四个因素 声量、阻力损失、气流再生噪声和高频失效频率。
③ 加大振动源和敏感点之间的距离,当距振源为4~20m时,一般距离加倍, 衰减3~6dB,当距离大于20m,距离加倍,振动衰减6dB以上;
④ 按振动设备的重量、频率、振幅或加速度的大小有针对性的选用隔振器。 器种类繁多,有橡胶隔振器、隔振垫、金属弹簧隔振器、橡胶挠性接管、 波纹管、弹性吊钩、空气弹簧等;
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4.几个概念的说明(易混淆) 常用的几个数据: 睡眠<35dB(A) ,脑力劳动<60dB(A) ,体力劳动<85dB(A 最大不得超过115dB(A),脉冲(1s)噪声<140dB(C) 。 隔声10~40dB(A):全封闭40dB(A),一般封闭<20dB(A) 半封闭<10dB(A) 吸声3~12dB(A):不会超过15dB(A) 消声器定型产品:10~40dB(A),阻性片式消声器10dB(A) / 小孔喷注消声器最高35~40dB(A) 隔声吸声屏障:5~15dB(A),要求材料隔声20dB(A),吸声
④ 消声器高频失效频率 对于阻性消声器,其截面较大时,例如圆管直径或方管边长大 300(mm),片式消声器片间距大于250(mm)时,高频声波将呈 状直接通过消声器,而很少与管道内壁吸声层面接触,减少了 收,降低了消声效果,工程上将此现象称为“高频失效”。
噪音和震动防治操作规程

噪音和震动防治操作规程噪音和震动是工作环境中常见的问题,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影响。
因此,制定噪音和震动防治操作规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份的噪音和震动防治操作规程模板。
一、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单位的工作场所和生产设施,旨在保证工作环境健康、安全。
二、噪音防治2.1 噪音检测对于可能产生噪音的设备和工作场所,应该进行噪音检测,以确定是否达到了国家标准和本单位规定的噪声限值。
2.2 噪音控制若噪声超标,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包括以下方面:(1)优化工艺,改善设备,减少噪音(2)使用降噪设备,如隔音罩、隔离带等(3)调整生产时间或生产方式,将产生噪声的工序次数尽可能地分散2.3 噪音防护对于不能通过控制噪声来减少噪声的工作环境,应当进行防护措施,如穿戴耳塞、耳罩、防噪音头盔等,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相应的防护措施。
2.4 噪声检测和记录每季度对生产设备和工作环境进行一次噪声检测,记录噪声数据并保存至少两年。
三、震动防治3.1 震动评估对于可能产生震动的设备和工作场所,应该进行震动评估,以确定是否达到国家标准和本单位规定的震动限值。
3.2 震动控制若震动超标,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包括以下方面:(1)采用减振器等技术手段减少震动(2)调整设备布局,减少共振现象3.3 震动防护在不能通过技术控制震动的工作环境内,应当进行震动防护措施,如穿戴防震手套、厚底鞋等,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相应的防护措施。
3.4 震动检测和记录每半年对生产设备和工作环境进行一次震动检测,记录震动数据并保存至少两年。
四、管理制度4.1 责任划分明确噪音和震动防治工作的责任,确定专人负责噪音和震动的管理和防治工作。
4.2 培训与宣传开展噪音和震动防治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噪音和震动知识和防护意识。
4.3 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噪音和震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程序,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4.4 监测和评估定期(每年)对噪音和震动防治措施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防治措施。
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

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第二章污染物控制技术3 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3.1 ............................................................................................................................... 绪论.. (2)3.1.1噪声的定义及分类.... (2)3.1.2 噪声的危害.................... (3)3.1.3噪声控制的基本途径.. (4)3.2 噪声的基本特征 (5)3.2.1噪声物理特征............................................... (5)3.2.2噪声的声学特征............................................... (7)3.2.3平面波、球面波和柱面波............................................... (8)3.3 吸声和室内声场 (10)3.3.1吸声系数和吸声量..................................................................... (10)3.3.2吸声原理..................................................................... (10)3.3.3吸声材料和结构..................................................................... (11)3.3.4室内声场和吸声降噪……………………………………………………………133.4 隔声与隔声结构 (14)3.4.1 隔 声 结构 ............................................... (14)3.4.2 隔 声 装m ...............................................3.6 隔振和阻尼 ............................................................18 3.6.1隔 振 ............................................... (18)3.6.2阻 尼 ............................................... (20)3.7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控制 .................................................21 3.7.1 城 市 区 域 环 境 噪声 ........................................................ 21 类••… 3.5.1 消 声 器的163.5.2 阻性消器 ..…16 3.5.3 抗 性消器 .. (17)3.5.4 阻抗 复 合式消153.5 消声技术器 ..............................................1816 分 声 声 声133.7.2城市噪声控制............................................... (23)3.8 部分机电设备噪声控制243.1 绪论3.1.1 噪声的定义及分类3.1.1.1 噪声的定义人们一般把声音分成乐声和噪声。
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手册

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手册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手册引言:噪声和振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从喧嚣的城市交通到家庭电器的嗡嗡声,它们不仅影响我们的健康和舒适度,还可能对机械设备和结构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噪声与振动控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领域,目的是减少或消除这些不利影响,提高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质量。
本文将深入探讨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了解其原理和应用。
目录:1. 什么是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1.1 噪声控制1.2 振动控制2. 噪声与振动的来源和特点2.1 噪声源的分类2.2 振动源的分类2.3 噪声与振动的特征参数3. 噪声与振动的危害与影响3.1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3.2 对机械设备的影响4. 噪声与振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4.1 噪声控制原理和方法4.1.1 声源控制4.1.2 传播路径控制4.1.3 接受者控制4.2 振动控制原理和方法4.2.1 主动振动控制4.2.2 被动振动控制5. 常见的噪声与振动控制应用 5.1 建筑噪声与振动控制5.2 交通噪声与振动控制5.3 机械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5.4 电子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6. 未来发展趋势6.1 新技术的应用6.2 可持续发展与噪声振动控制7. 总结与展望1. 什么是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1.1 噪声控制噪声控制是指通过采取控制措施来降低噪声水平的工程实践。
它涉及到噪声的产生、传播和接收三个方面。
噪声控制技术可以从源头、传播路径或接收器入手,采取各种方法来降低噪声的影响。
常见的噪声控制方法包括隔音、消声、吸声和降噪技术等。
1.2 振动控制振动控制是指对结构、设备或系统进行控制以减少振动水平的工程实践。
振动控制可以通过减少振动源的激励力、改变结构的固有频率或使用吸振材料等方法来实现。
振动控制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建筑工程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2. 噪声与振动的来源和特点2.1 噪声源的分类噪声源可以分为环境噪声源和工业噪声源。
环境噪声源包括交通噪声、建筑噪声和社会噪声等,其特点是持续性较强,频率范围较广。
《噪声及其控制》 知识清单

《噪声及其控制》知识清单一、什么是噪声噪声,简单来说,就是那些让我们感到不舒服、不想要或者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产生干扰的声音。
它可能来自于各种各样的源头。
比如在马路上,车辆的行驶声、喇叭声;建筑工地里,机器的轰鸣声、施工的敲打声;在商场中,人群的嘈杂声;甚至在家里,邻居的电视声、宠物的叫声等等,都有可能成为噪声。
噪声并不仅仅是声音大就被定义为噪声,有时候一些持续的、单调的、无规律的小声响也可能被视为噪声。
比如,长时间的空调运转声或者电脑主机的嗡嗡声。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而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凡是妨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二、噪声的特点1、主观性噪声的界定往往具有主观性。
同一种声音,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噪声,但对于另一些人可能就不是。
比如,有些人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中学习,一点点外界的声音都会让他们觉得是噪声;而有些人在比较嘈杂的环境中依然能够专注做事,同样的声音对他们就不构成干扰。
2、无规律性噪声的发声通常是无规律的,不像音乐或者有节奏的声音那样具有一定的模式和规律。
这种无规律性使得噪声更难以预测和适应。
3、能量性噪声具有一定的能量,它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对周围的物体和环境产生影响。
4、危害性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的噪声环境中,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比如,导致听力下降、引发心血管疾病、影响睡眠质量、降低工作效率等。
三、噪声的危害1、对听力的损害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尤其是高强度的噪声,会导致听力逐渐下降,甚至可能造成耳聋。
一开始可能只是出现耳鸣、听力疲劳等症状,但如果不加以控制,情况会越来越严重。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噪声能引发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这是因为噪声会使人的神经系统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影响心血管的正常功能。
3、对睡眠的干扰即使是在睡眠中,噪声也会影响人的休息质量。
噪声及其控制知识点

噪声及其控制知识点物理大餐: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接下来的内容是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之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总结归纳: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关于物理中透镜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透镜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 f "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通过上面对物理中透镜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认真的学习物理知识。
中考物理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下面是对物理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讲解,需要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基础学习

5. 纵波:纵波是质点的 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 同轴的波。如敲锣时, 锣的振动方向与波的 传播方向就是一致的 6. 波长:在纵波中波长 是指相邻两个 密部 或 疏部 之间的距离。
2010.11.26
精益求精
18
7. 横波:是质点的振动方 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 垂直。在横波中波长通 常是指相邻两个波峰或 波谷之间的距离 8. 固体有切变弹性,所以 在固体中能传播横波, 液体和气体没有切变弹 性,因此只能传播纵波, 而不能传播横波。流体 中只有纵波。 9. 水波与地震波都是既有 横波又有纵波的复杂类 型的机械波。
精益求精 23
2010.11.26
• 流入体积元的质量必然引起体积元内密度的增加,单 位时间内体积元介质密度的增量为
t
则
dm dxdydz t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到连续性方程:
vx v y vz t x y z 改写为: v 0 t
将此式代入到( .1.23)中得到 1
( m ic k) F0 .......1.1.28 F
2
由此确定
F
2010.11.26
F0 2 m ic k
精益求精 15
第二章 声学基础概述
振动产生声音 生源可以使固体、流体 流噪声主要是流体本身的剧烈运动引起的 声音传播需要的介质:固体、空气、水等 声音根据介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结构声、 空气声、水声等。 6. 噪声:就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 1. 2. 3. 4. 5.
2010.11.26 精益求精 2
1.1.1 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
1. 振动系统的自由度:振 动过程中任何瞬时都能 完全确定系统在空间几 何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 标的数目。 单自由度系统:振动过 程中的任何瞬时,系统 的几何位置只需要一个 独立坐标x,就可以完全 确定。 图1.1.1单自由度弹簧质 量系统 • 弹簧-质量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及控制方法概述· 吕玉恒
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及控制方法概述· 吕玉恒
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及控制方法概述· 吕玉恒
基 本 概 念
3.噪声控制技术发展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提出至今40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能独立解决工业企业噪声、 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的各种问题。
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及控制方法概述· 吕玉恒
基 本 概 念
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及控制方法概述· 吕玉恒
基 本 概 念
4.几个概念的说明(易混淆)
常用的几个数据:
睡眠<35dB(A) ,脑力劳动<60dB(A) ,体力劳动<85dB(A) ,最大不得超过 115dB(A),脉冲(1s)噪声<140dB(C) 。 隔声10~40dB(A):全封闭40dB(A),一般封闭<20dB(A) 半封闭<10dB(A) 吸声3~12dB(A):不会超过15dB(A)
构件实践隔声量:
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及控制方法概述· 吕玉恒
噪声与振动控制方法
2.隔声 要点: ① 注意共振频率和吻合频率的影响; ② 隔声与吸声相结合,隔声罩内不吸声,会变成一个声放大器
③ 多层材料的复合结构可以提高其隔声量,不一定符合“质量定律”;
④ 隔声密封后,要注意通风散热问题,同时计算隔声和散热参数并采取措施; ⑤ 注意孔、洞、缝和声桥的影响。1%面积上开孔,其隔声量只有20dB; ⑥ 隔声门、隔声窗是隔声的薄弱环节,可采用双道门(声阱或声闸),采用多层结构隔声窗(玻璃 不等厚,做斜布置,周边填吸声材料); ⑦ 隔声室应符合“等传声”原则,四面墙、地坪和顶棚一般隔声量较高,门和窗隔声量较低, 两者相差不要超过15dB(A); ⑧ 构件的实际隔声量应大于计算需要的隔声量,一般应大于3~5dB(A); ⑨ 按噪声源的频率特性来选择隔声材料和隔声构件,声源的峰值频率应与隔声构件隔声量的最 大值的频率相对应; ⑩ 隔声构件的物理特性应满足防火、防水、防潮、防霉、防蛀、防冻、防腐蚀、防盐雾,寿命 长等要求。
城市高架道路全封闭隔声屏障
道路单侧直立隔声屏障
声陷阱隔声屏障
透明型隔声屏障
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及控制方法概述· 吕玉恒
噪声与振动控制方法
3.吸声 概念:在声传播途径上采用吸声措施降低噪声也是常用的、传统的、有效的方 法之一。影响吸声降噪效果的因素颇多,例如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的吸声性能、 室内表面情况、室内容积、室内声场分布,声源特性、吸声结构安装位置等都会 有影响。 计算:吸声降噪的效果,可用下式估算。吸声处理前室内平均吸声量越低,混 响时间越长,吸声处理效果越好。例如,吸声为0.10,吸声后为0.60,则吸声降 噪量为7.7dB。若吸声前为0.30,吸声后为0.60,则降噪量为3dB。
噪声与振动控制方法
5.隔振
要点:
① 从振动源上控制,可将振动源迁离振动敏感点,提高振动设备的平衡精度,或安装动力吸振 器等;隔振设计要特别注意共振频率的问题。当激励力频率f和支承系统固有频率相等时,就 会发生共振,越振越强,带来破坏,一般应使f/在2~5以上,才有隔振效果;
② 加大基础质量块,消耗振动能量,质量块的重量是机器设备重量的2~5倍,使其不易振动起来;
吸声 结构
② 穿孔板吸声结构;
③ 微穿孔板吸声结构; ④ 各类空间吸声体等。
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及控制方法概述· 吕玉恒
多孔氧化铝纤维吸声板
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及控制方法概述· 吕玉恒
多孔氧化铝纤维吸声板
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及控制方法概述· 吕玉恒
泡沫铝吸声板
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及控制方法概述· 吕玉恒
噪声与振动控制方法
2.隔声 概念:隔声就是在声传播途径上采取隔离措施,它是一种传统的、 有效的、常用的方法,仍在不断完善。
计算:影响隔声材料和隔声结构隔声量的因素很多,例如入射声 波的声压级、声波方向、声波频率,隔声构件的面质量、阻尼、有 无吸声、有无振动、有无孔、洞、缝隙,有无声桥等。
板的面密度增加1倍,隔声量提高6dB,频率增加1倍,隔 声量提高6dB,这就是著名的“质量定律” 工程 实践
消声器定型产品:10~40dB(A),阻性片式消声器10dB(A) /1m长
小孔喷注消声器最高35~40dB(A) 隔声吸声屏障:5~15dB(A),要求材料隔声20dB(A),吸声系数0.6 隔声吸声屏障极限不大于24dB(A) 隔振:可降低噪声5~15dB(A),阻尼减振3~8dB(A) 隔振器可隔频率:橡胶隔振垫>20Hz,金属弹簧2~5Hz 空气弹簧1~2Hz
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及控制方法概述· 吕玉恒
空间吸声体
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及控制方法概述· 吕玉恒
噪声与振动控制方法
3.吸声 要点: ① 吸声处理只能降低反射声,对直达声是无能为力的,一般可降低室内噪声 5~15dB; ② 按噪声源频谱特性来选择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两者应相对应; ③ 吸声材料不要满铺。实践证明,厂房顶部面积的40%左右铺装吸声材料或吸声 结构就可以了,技术经济效果最好,即使百分百面积上铺装吸声结构,其噪声 降低量只增加1~2dB,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④ 护面板穿孔率应大于20%,吸声材料的布置应尽量靠近声源; ⑤ 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应满足防火、防潮、防霉、防蛀,无二次污染,可回收利 用等要求。
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及控制方法概述· 吕玉恒
基 本 概 念
5.噪声与振动控制途径: 声源振源控制——低噪声产品(低10dB(A)以上),低噪声工艺(如锻压改液压, 铆接改焊接,打桩改灌注等),有源噪声控制等。 传播途径控制——隔声、吸声、隔振、 消声、阻尼减振、隔声包扎等 接受者控制——个人防护,如耳塞、 耳罩、头盔,减少工作时间等
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及控制方法概述· 吕玉恒
三聚氢胺吸声泡沫塑料
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及控制方法概述· 吕玉恒
木丝吸声板
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及控制方法概述· 吕玉恒
吸声无纺布
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及控制方法概述· 吕玉恒
新型喷涂材料
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及控制方法概述· 吕玉恒
噪声与振动控制方法
声源
–
传播途径
–
接受者
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及控制方法概述· 吕玉恒
噪声与振动控制方法
1.规划、环评、总图及车间布置
① 城市规划、小区规划、企业规划考虑环境保护; ② 敏感目标应远离交通噪声影响; ③ 噪声源应远离考核点; ④ 噪声源应集中布置,落地布置。
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及控制方法概述· 吕玉恒
书籍322本
标准284项 厂家358家 单位120家 从业人员数万人。 全国八大学会协会联合召开的学术会议从1980年至今已举办过14次,发表论文 2100余篇,有2200余人次出席会议。
与国际同步,与国际相当。
马大猷教授的结论是:我国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已达到国际水平,开拓前进创新水平 在国际上不出前五名。
② 消声器的阻力损失
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及控制方法概述· 吕玉恒
噪声与振动控制方法
4.消声
计算: ③ 消声器气流再生噪声 ④ 消声器高频失效频率 对于阻性消声器,其截面较大时,例如圆管直径或方管边长大于300(mm), 片式消声器片间距大于250(mm)时,高频声波将呈束状直接通过消声器, 而很少与管道内壁吸声层面接触,减少了声吸收,降低了消声效果,工程上 将此现象称为“高频失效”。
阻性消声器 抗性消声器 阻抗复合式消声器 微穿孔板消声器 小孔喷注消声器等
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及控制方法概述· 吕玉恒
噪声与振动控制方法
4.消声
计算: ① 常用阻性消声器消声量
消声器内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越 高,消声器周长越大,消声器长 度越长,其消声量越高,消声器 通道截面面积越小消声量越高。
三聚氢胺吸声泡沫塑料
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及控制方法概述· 吕玉恒
新型喷涂材料
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及控制方法概述· 吕玉恒
木质吸声板
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及控制方法概述· 吕玉恒
木质吸声板
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及控制方法概述· 吕玉恒
空间吸声体
a)板状 b)折板状 c)球状 d)筒状 e)锥状 f)多边形 g)尖劈状 h)帷幕状 i)薄膜状 j)薄盒状 k)屏风状
4. 消声
5. 隔振 6. 选用低噪声产品
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及控制方法概述· 吕玉恒
基 本 概 念
1.声学基础理论:
波动理论 能量理论
几何光学理论
2.噪声控制工程学 新学科、综合性、边缘性,系环境科学、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内容之一,属 高新技术。 1973年在全国第一次环保会议上马大猷院士首先提出噪声与振动是环境问题 的四大公害之一,应立法、订标准、设规范,进行治理。目的:保护环境,保护 人,延长寿命。
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
及控制方法概述
吕 玉 恒
教 授 级 高 工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2016 年 12 月
1
内 容 纲 要
一、噪声与振动控制基本概念 1. 声学基础理论 2. 噪声控制工程学 3. 噪声控制技术发展 4. 几个概念的说明 5. 噪声与振动控制途径 二、噪声与振动控制方法 1. 规划、环评、总图及车间布置 2. 隔声 3. 吸声
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知识及控制方法概述· 吕玉恒
噪声与振动控制方法
3.吸声 分类(吸声系数大于0.20的材料称为吸声材料)
① 无机纤维材料类,例如离心玻璃棉等; ② 泡沫塑料类,例如聚氨脂泡沫塑料等; 吸声 材料 ③ 有机纤维材料类,例如植物纤维等;
④ 金属吸声材料类,例如泡沫铝等;
⑤ 吸声建筑材料类,例如陶土吸声砖等。 ① 薄板共振吸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