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两首(1)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现代诗两首

四年级下册现代诗两首

四年级下册现代诗两首(一)原文。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二)作者简介。

艾青(1910年3月27日 - 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他的诗作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艾青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三)诗歌解析。

1. 色彩的盛宴。

- 诗中列举了各种各样的绿,如“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通过丰富的色彩词汇,给读者呈现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绿色世界。

这些不同的绿,从深到浅,从浓到淡,仿佛是大自然绿色调的调色板,展现了绿色的多样性。

2. 独特的视角。

- 诗人把风、雨、水、阳光都视为绿色的,这种独特的视角打破了我们常规的认知。

这是一种通感的手法,将视觉上的绿色与其他感官体验相融合,让读者感受到绿色无处不在,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绿色所笼罩、所渗透。

3. 动态的描写。

- 在诗的后半部分,“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先是静态地描写绿的聚集,然后通过风的作用,让绿有了动态的美。

这不仅表现出绿色的生机与活力,也象征着生命的律动。

(四)学习要点。

1. 词汇积累。

- 学习诗中的描写色彩的词汇,如墨绿、浅绿、嫩绿等,并且能够准确运用这些词汇进行描写。

2. 修辞手法。

- 体会通感的修辞手法,感受诗人如何将不同的感官体验融合在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中可以尝试运用这种独特的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

3. 诗歌情感。

- 理解诗人对绿色的喜爱之情,以及绿色所象征的生机与活力,进而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现代诗二首》课文

《现代诗二首》课文

《现代诗二首》课文(一)秋晚的江上**:***归巢(cháo)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wěi),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二)花牛歌**:***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罗(luó)。

花牛在草地里眠(mián),白云霸(bà)占(zhàn)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走近作者①刘大白(1880-1932)诗人,字伯贞,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

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著有《白屋文话》《旧诗新话》《白屋说诗》等。

②徐志摩(1896-1931)诗人、散文家。

“新月派”代表诗人。

他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

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字词乐园①巢: 字义:鸟搭的窝,也指蜂、蚁等的窝。

组词:鸟巢|蜂巢|巢穴辨音:巢穴(cháo cáo)②苇:字义芦苇,草本植物,生长在浅水里,茎中空。

组词:芦苇|苇席辨音:芦苇(wéi wěi)③罗:字义:捕鸟的网。

组词:罗网|搜罗|张罗辨音:罗网(ló luó)④眠: 字义:睡觉组词:冬眠|休眠|睡眠辨音:睡眠(mín mián)⑤霸:字义:强占组词:学霸|霸王|霸占辨音:霸王(bà pà)⑥占:字义:据有,用强力取得。

组词:占有|占领|抢占辨音:占有(zàn zhàn)主题感悟主题:《秋晚的江上》描写了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情景。

这宁静优美的景色浸透着诗人的瞬间感受,流露出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花牛歌》描写了花牛在草地上坐、眠、走和做梦的情形,表现了花牛生活的自由自在。

感悟:一首诗,一幅画。

一幅画,一份情。

读完这两首诗,我们眼前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或宁静,或艳丽,或闲适……美总是短暂的,让人留恋,也让人向往,让我们用灵动的画笔画出我们心中的画吧!。

语文版第5课《中国现代诗二首(一)》全方位精练

语文版第5课《中国现代诗二首(一)》全方位精练

语文必修Ⅰ语文版第5课《中国现代诗二首(一)》全方位精练(书稿卷)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漪沦()剩菜残羹()翡翠() 油腻()罗绮() 发酵()答案:yīgēng fěi nìqǐjiào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2)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3)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答案:(1)水上的波纹。

(2)索性。

(3)有彩纹的丝织品。

3.用“/”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1)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2)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3)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4)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答案:(1)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2)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3)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4)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4.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2)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________________;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________________。

(3)《死水》的助手是________,他是中国现代诗人、学者,他有两部诗集________、________。

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很有见地,提出诗歌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也是他著名的诗歌“三美”论。

(4)徐志摩,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著有诗集《志摩的诗》、________、________、《云游集》。

答案:(1)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2)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3)闻一多《死水》《红烛》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4)《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5.熟读诗歌《死水》和《黄鹂》,试回答下面的问题。

(1)闻一多笔下的“死水”有什么特点?(2)从诗中的“掠”“颜色”“不作声”能看出黄鹂有何特点?答案:(1)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2)从“掠”“颜色”可以看出黄鹂迅捷、惹眼,充满灵性;“不作声”又多了几分神秘,引人向往。

高中语文 2.5中国现代诗二首(一)《死水》 语文版必修1

高中语文 2.5中国现代诗二首(一)《死水》 语文版必修1

2.诗人选用了翡翠、桃花、罗绮、 云霞等华丽的词语来描写这沟发着 恶臭的死水,将丑恶写的很美,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
3.请品味本诗的语言的绘画美。
可编辑ppt
15
发现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那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可编辑ppt
13

风吹不动、凝滞腐烂

(静—动)
• 翡翠绿
• 桃花 红 沫
静“美” 动“丑” 漂满白
• 珍珠白

死水
小珠“笑声”
• 五彩缤纷
• 的 罗绮 (反讽) (反讽) 花蚊偷酒
• 鲜艳照人
• 的云霞

蛙声作衬,死水沉寂

(动可—编辑静ppt )
14
讨论:
1.本诗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请分 析本诗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的感情隐藏在反讽的诗句背后。
• 第一节,总写这沟凝滞的死水。它已经 风吹不动,腐烂呆滞,没有一点儿活力 和生气,已无可救药。不如让它彻底烂 掉,使丑恶更加昭彰。 第二节,直承第一诗节的三、四句,主 要从色彩、光泽上静态地描写死水的肮 脏和污浊。这四句类似“反语”,“翡 翠”“桃花”“罗绮”“云霞”看成是 正面写死水的美。
可编辑ppt
9
• 第三节,从动态上描写了死水的腐烂变质。霉 烂的死水“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那些腐臭 的产物“小珠”们如鱼得水,发出洋洋自得的 “笑声”,与那些借机孽生的“花蚊”臭味相 投,共享这“一沟绿酒”。 第四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沉寂。诗人以 “青蛙”的歌声,有力地突出死水的寂寞和沉 寂,仿佛空山影动空极闻鸟语般以动显静。 第五节,诗人在前四节冷嘲热讽的基础上,忍 不住内心的激愤,揭露了“死水”的真面目。 诗人看透这沟死水毫无希望,谁有创造一个新 世界,才能找到“美的所在”。

现代诗两首笔记

现代诗两首笔记

现代诗两首笔记
(一)《我爱这土地》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

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抒发了那个艰苦的年代里,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二)《乡愁》
《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地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殷切感情,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神深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咏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

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

他的诗论文章,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1 诗两首 ( 我爱这土地 、 乡愁 ) 件

1   诗两首 ( 我爱这土地 、 乡愁 ) 件

2
余光中,祖籍 福建 永春。 1928年生于 南京 ,现居 台湾 。 当代诗人、诗评家、优秀翻译家。
《乡愁》选自《余光中诗选》 。 诗人1949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 一直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渴望 团聚,渴望统一。因此写下了这 首饱含深情的诗篇。《乡愁》是 乡土诗的代表作,是一首游子思 乡的深情恋歌。
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生死眷恋 土地的鸟
诗人对祖国 的挚爱深情
合作探究
1、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 蕴涵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 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 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2、诗中哪两句诗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 地” 的热爱之情?
奏听 和读 重课 读文 。, 要 注 意 朗 读 节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总结
语速舒缓 语调深沉 感情真挚 把握节奏 注意停顿 突出重音
“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象征人民为之奋斗献身 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象征着正在遭受日寇欺凌 的祖国大地

四上《现代诗两首》(2021年小学语文统编版)

四上《现代诗两首》(2021年小学语文统编版)

3* 现代诗两首许蕾教材分析《现代诗两首》选自刘大白1923年的作品《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

《秋晚的江上》描写了秋江傍晚,余晖尽染的绚丽美景;《花牛歌》则描绘了一幅花牛在草地上闲暇惬意的生活图景。

两位诗人通过优美的文字、独特的意,境带给我们生动的画面和美的感受。

《秋晚的江上》诗题中点明了诗歌描写的季节、具体时间、地点,第1节中的“归鸟”“斜阳”构成了一幅晚归图,“驮着”给予画面动感,充满情意,给人想象的空间;第2节是第1节的延续,也有“归鸟翻翅,斜阳掉落”的动感画面;最后两行描绘的画面中极富色彩美。

诗的句式长短不一,使诗歌富有很强的节奏感。

简洁的勾勒,夸张独特的想象,修辞的妙用,让卷鸟、斜阳、芦苇构成了一幅瑰丽的秋江晚景图。

《花牛歌》由四节组成,每一节就是一幅画。

四幅画面动与静的交替变化,呈现了一种规律之美,也展现了一头可爱俏皮、悠闲自在的花牛。

作为第一单元的最后的一篇略读课文,就是启发学生借助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

教学目标1.认识“巢、苇”等的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悠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基本程序一、赏图激趣,揭示题目1.出示课件中的秋天的图片。

交流:秋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看到这样美的景色,谁能吟诵关于秋天的古诗?(学生自由交流)2.美景加诗句这种感觉真好。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诗二首》(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

二、学习导读,明确要求1.今天我们要怎样来学习这两首现代诗呢?出示导读要求:反复朗读下面两首诗,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2.自读“导读”,圈划要求。

3.交流:反复朗读,描绘了的景物,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

三、初读诗歌,圈画景物1.出示要求:①自由朗读《秋晚的江上》,把诗歌读正确读熟练,注意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②圈圈诗歌所描绘的景物。

2.展示朗读,正音。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现代诗二首》PPT全文课件1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现代诗二首》PPT全文课件1


4.二 是 全 文 景 物色 调与意 境紧密 ,呼应 第一段 “那青石 桥石板 路小巷 深深的 江南, 那杨柳 岸晓风 残月婉 约的江 南”,全 文结构 严谨。

5.自 然 景 物 千 差万 别、千 姿百态 。比如 花,牡 丹艳丽 多姿, 荷花亭 亭玉立 ,腊梅 清香四 溢;比 如水, 大海汹 涌澎湃 ,湖泊 水平如 镜,小 溪潺潺 涓涓。 在不同 心境的 人眼中 ,即使 同样的 景色也 会呈现 不同的 面貌。
归鸟倦了,这是诗
归巢的鸟儿, 人的想象,同时也
尽管是倦了,
是诗人情感的移入。 鸟倦实在也是人倦。
还驮着斜阳回去。
驮字,一方面是景致的进一步的渲染和奇丽的想像,另 一方面也是突出鸟倦的程度,因为驮是一种负荷,而驮 的又正是太阳。这样看到的就不仅仅是一种景致,而包 含诗人对生活的体验。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2.迷 路 的 燕 子 也会 闪身躲 进剥落 了红漆 的屋檐 下,甩 甩头, 用喙梳 理好被 打湿了 的软塌 塌的羽 毛。

3.本 文 能 抓 住 江南 景物特 征,表 现出江 南的风 物人情 。作为 一个“没 有去过 江南”的 人,能 写得如 此意境 悠远恬 静,实 属难得 。文章 有两大 优点, 一是细 节描写 细腻、 突出, 写出了 江南婉 约宁谧 的一面 ,使读 者从字 里行间 就能看 到江南 的婉约 的美;
花牛在草地里睡觉 童趣
课文主旨
《秋江的晚上》描写了夕阳西下,江面上的美 丽景色,表达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
《花牛歌》写了小花牛在草地上发生的一些有 趣的事情,表现了小花牛的活泼、可爱。
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了这一课,知道了诗人刘大白以清秀优美 的语言,描绘出的是一幅超迈旷远,奇异瑰丽,而又令 人心醉神往的“倦鸟归巢图”,创造出的是一种意趣丛 生,情味绵绵,耐人咀嚼的诗意境界,也体会到了诗人 徐志摩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难点】掌握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写诗的兴趣。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讲授法指导法讨论法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走过了春天,渡过了夏天,我们走进了带着凉意的秋天,谁能说说提到秋天你会想到什么?
二、介绍作者
刘大白徐志摩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教学课题
现代诗两首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9月9日
课时
第一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会认“巢、苇”等6个生字。2.摘抄你喜欢的诗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愿望的美好。
2.赏析《秋晚的江上》这样美的景色,我们现代的诗人刘大白会用什么样的笔触去描写呢,出示《秋晚的江上》。
(1)读这首诗,讨论诗意。
①归巢的鸟儿,尽管是裷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倦”“驮”体现了什么?
归鸟倦了,这是诗人的想象,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移入。
②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3.检查初读情况
(2)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3)指名读课Βιβλιοθήκη ,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范读诗歌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给你的印象。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的新诗,归鸟低飞,残阳斜照,浅滩芦苇,微风嬉水,一派秋晚江上的景色。)
五、自由读诗,理解诗意
1.学生练习读,教师相机指导评价。(出示诗歌指导读)
教学反思:
诗歌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语感,其关键在于创设情景,在读中感悟现代诗歌的特点。今天这节课,我感到很欣慰,虽然孩子们的发言并不是那么积极,但我分明感受了孩子们蠢蠢欲动的心灵,只是他们还有些含蓄。从孩子精炼的发言中,我发现孩子已经懂得从大量的材料中选取对自己有用的或是自己需要的信息了。我想,此时孩子们心中已经积淀了一定的情感。围绕诗歌的中心,让孩子对各种新诗内容的细节(关注诗的字、词)进行进一步的感悟。
(1)读这首诗,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谁来说一说。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诗人用简单明朗、轻快活泼的诗句语言,描写了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花牛在草地里睡觉。)
3现代诗二首
秋晚的江上花牛歌
归巢的鸟
斜阳美景花牛在草地里睡觉童趣
白色的芦苇
赏析《秋晚的江上》这样美的景色,我们现代的诗人刘大白会用什么样的笔触去描写呢?
“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把芦苇拟人化了,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2)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归巢的鸟、斜阳、白色的芦苇)
3.淘气的花牛在草地里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聪明的你知道吗?快来读一读吧。自由读古诗《花牛歌》。这是一首赞美儿童的诗,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出示《花牛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