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大型超超临界空冷发电机组

合集下载

1000MW超超临界空冷机组除氧器设备安装

1000MW超超临界空冷机组除氧器设备安装

1000MW超超临界空冷机组除氧器设备安装作者:韩军来源:《教育科学博览》2013年第05期摘要:通过对1000MW超超临界空冷机组除氧器设备运输、吊装等问题的介绍,为新建电力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1000MW空冷机组除氧器0 引言陕西府谷清水川电厂二期(2×1000MW)工程位于陕西省府谷县北约20km处,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东南侧的预留场地上扩建,二期工程装设2台1000MW国产燃煤空冷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电厂规划容量2600MW。

除氧器作为电厂重要热力循环设备,主要用于从给水中除去溶解氧和其它不凝结的气体,其方法是用蒸汽直接与给水混和,从而加热给水至除氧器运行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

要求在除氧器入口对含氧无限制的情况下,除氧器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定压-滑压-定压),出力为10%-100%除氧器最大出力范围之间时,除氧器出口含氧量≤5μg/L。

主厂房采用双框架、前煤仓布置。

即按汽机房、除氧间、煤仓间、锅炉房的顺序排列,#3机组除氧器设备布置在除氧间B~C列的25.5m层,除氧器框架跨距11.5米,除氧器净重为132吨,运输重量152吨,外形尺寸为φ4200×31840mm。

除氧器作为火电厂单体体积最大设计,采用大型超低平板车整体运输,整体供货到电厂现场,利用450t履带吊卸于除氧间固定端。

利用450t履带吊及神钢7150履带吊配合抬吊,将其提升至25.5m层,再利用5t卷扬机将除氧器拖运至安装位置。

1 除氧器设备运输除氧器设备的供货一般分为整体制造运输和分体制造运输、整体移交供货两种方式,由于1000MW除氧器设备的壳体的材料采用Q345R,壁厚为30,按照焊接工艺规范必须进行整体热处理工作,整体制造就可以克服施工现场整体热处理带来的局限性,但对于设备运输带来极大的挑战。

这就要求在设备招标初期,设备制造厂家必须对运输路线进行勘察,充分考虑整体运输带来的超宽、超高、超长等问题,特别是对于32米长的设备,必须使用超低平板,同时要非常注意轴载不能超出国家限定。

660MW超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整套启动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660MW超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整套启动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660MW超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整套启动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本文主要针对660MW超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整套启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论述,结合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保证整个机组试运行顺利推进。

标签:超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整套启动存在问题处理措施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五期工程2×660MW汽轮机发电机组,该机组是由东汽生产的660MW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三缸两排汽,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该机组整套启动过程中存在的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现将具体研究内容介绍如下:一、盘车转子停止转动1.问题分析在对机组进行电气专业短路实验和空载实验完成之后,技术人员准备对整个机组的阀门进行严密性试验。

当时锅炉的运行参数为主汽压力11.9MPa,再热汽压力2.3119MPa。

当严密性试验完毕之后,汽机转速到0,人工手动啮合盘车,启动过程中的电流为0当时电流30.3A,启动约一分半后,盘车掉闸。

间隔20分钟后再次启动,启动失败,这时对盘车电机的电流进行检查,发现在33~35A 之间波动。

半个小时之后,挂闸困难,强行挂闸后,手动盘车不能正常运作,随后盘车电流突然激增到71A,汽轮机真空遭到破坏。

通过对整个机组进行全面检查之后,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盘车机电出现了电气故障,另一个是汽轮机大轴内部存在残余的弯曲,机械设备在启动过程中,由于启动力矩太大,不能正常开启。

还有就是顶轴油压出现了突变,使得大轴顶起高度,达不到相应标准,启动力矩增加。

最后一个原因是盘车大齿与大轴齿轮啮合不到位,从而引起启动力矩增加。

2.处理措施针对上述故障可能发生的原因,技术人员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检修。

首先将所在机组的所有疏水关闭,开始进行闷缸处理。

在故障现场调整机组各个瓦顶轴油压以及顶起的高度,检查之后发现一个发电机的7瓦顶起高度不符合要求。

660MW超临界空冷汽轮机及运行简洁范本

660MW超临界空冷汽轮机及运行简洁范本

660MW超临界空冷汽轮机及运行660MW超临界空冷汽轮机及运行概述结构660MW超临界空冷汽轮机由压气机、燃烧室、高压涡轮机、中压涡轮机、低压涡轮机和空冷设备等组成。

压气机负责将空气压缩,通过燃烧室与燃料混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燃气。

高压涡轮机、中压涡轮机和低压涡轮机将燃气的能量转化为转动机械能,最终带动发电机发电。

空冷设备用于将汽轮机排出的废热通过空气冷却,提高装置的热效率。

超临界空冷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冷却塔和水泵等设备的使用数量,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原理超临界空冷汽轮机采用超临界循环技术,利用高温高压的态势增加了汽轮机的发电效率。

超临界循环是一种介于常规汽轮机循环与超临界循环之间的状态,具有较高的过热温度和较高的过热压力。

超临界循环的特点是在液相区域具有较高的比熵,使得过热器的温差减小,进而降低了对锅炉管材的性能要求。

由于工质在液相时有较高的比熵,故压缩度小,外排温度升高,进而降低了冷却水的使用量。

空冷技术则通过利用环境空气对汽轮机的散热进行冷却,减少了对水资源的依赖。

相比传统的湿冷循环,空冷技术具有热效率高、环境保护性好的优势。

运行情况660MW超临界空冷汽轮机的运行情况非常良好。

其高效率和环保性使得其在电力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超临界空冷汽轮机的高效率使得发电成本得到了降低,进一步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空冷技术的应用也减少了对水资源的压力,提升了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性。

除此之外,超临界空冷汽轮机还具有运行稳定、可靠性好等特点。

其高负荷运行和快速启停的能力满足了电力行业对供电的需求。

,660MW超临界空冷汽轮机以其高效率、环保性以及运行稳定性,将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600MW级超临界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概述

600MW级超临界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概述

600MW级超临界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概述1.1概述二期工程2×600MW级超临界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汽轮机设备为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生产超临界空冷汽轮机,型号为:TC4F-26(24.2MPa/566℃/566℃),型式: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三缸四排汽、单轴、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该机组额定出力637MW;最大连续出力为662MW,汽轮机采用复合变压运行方式;具有七级非调整回热抽汽。

给水系统采用2×50%汽动给水泵,不设备用泵,由于主汽轮机采用直接空冷汽轮机,其背压变化幅度较大,给水泵驱动汽轮机排汽不宜排入主汽轮机的空冷器中,每台给水泵汽轮机各自配置一台水冷凝汽器,给水泵驱动汽轮机排汽凝结水直接排入主汽轮机的排汽装置中,给水泵汽轮机本体疏水排入给水泵汽轮机凝汽系统中。

由于二期汽轮机乏汽采用空冷冷却系统,节省了一期湿冷系统的风吹、蒸发、排污等水量损失,年平均节约水量约1904m3/h。

其用水量比一期湿冷系统节水70%。

投资上与混凝式间接空冷系统相比,可降低工程投资35.7%;与表凝式间接空冷系统相比,可降低工程投资40.2%。

王曲电厂超临界机组与我厂一期亚临界机组相比汽轮机组热耗将低约4.5%。

超临界机组是指锅炉的新蒸汽的压力大于临界压力(22.115MPa)小于25MPa的锅炉和汽轮机发电机组。

在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状态,水由液态直接成为汽态(由湿蒸汽直接成为过热蒸汽或饱和蒸汽),热效率高。

因此,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已经成为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主力机组。

由于机组效率提高,污染物的排放也相应减少,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超临界机组是火电机组大家族中的“节能减排新星”。

超临界机组和亚临界机组特点比较它具有如下特点:(1) 热效率高、热耗低。

可节约燃料,降低能源消耗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2) 超临界压力时水和蒸汽比容相同,状态相似,单相的流动特性稳定,没有汽水分层和在中间集箱处分配不均的困难,并不需要象亚临界压力锅炉那样用复杂的分配系统来保证良好的汽水混合,回路比较简单。

660MW超超临界机组30%出力深调试验总结

660MW超超临界机组30%出力深调试验总结

660MW超超临界机组30%出力深调试验总结摘要: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持续推进,新能源建设如火如荼,火电机组逐渐沦为调峰电源。

为进一步促进电网公司对新能源的消纳,降低火电企业的损失,机组深度调峰势在必行。

关键词:深度调峰;给水流量低低;汽泵再循环;入口氮氧化物;空预器连续吹灰;0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也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

能源结构改革深化,电力现货市场普及,火电企业为扩大生存空间,被迫深度调峰。

1.设备概括:某电厂660MW超超临界燃煤空冷发电机组,锅炉为上汽锅炉厂生产的SG2102/29.3-M6013型超超临界锅炉,采用四角切圆燃烧方式,配备6台中速磨煤机,5用一备,给水采用单台汽动给水泵,额定给水流量为2102t/h;汽轮机为上汽引进西门子技术生产的ZKN660-28/600/620直接空冷汽轮机,额定主汽压力为28Mpa,额定主汽温度为600℃,额定再热汽压力为5.3Mpa,额定再热汽温度为620℃;发电机为上汽电机厂生产的QFSN-660-2型水-氢-氢冷却式发电机。

1.试验前机组工况:负荷300MW、主蒸汽压力16.6MPa、主蒸汽温度592℃、再热蒸汽压力2.2MPa、再热蒸汽温度594℃、总煤量168t/h、给水流量825t/h、总风量1326t/h、背压9.9KPa、B、C、D磨煤机运行。

1.试验条件及要求:(1)退出“省煤器入口给水流量低低”锅炉MFT主保护。

(2)负荷变化速率13MW/MIN。

(3)负荷300MW降至260MW稳定后降至220MW稳定后再降至198MW1.试验具体过程及数据:(1)全面检查机组机、炉、电运行稳定具备试验条件。

(2)通知BOT,提前做好环保调整控制。

(3)接值长令,退机组AGC。

东汽高效超超临界660MW空冷机组技术介绍

东汽高效超超临界660MW空冷机组技术介绍

措施
母型机 优化高效型
新叶型
传统日立型 DEC优化型
通流优化 速比、反动度、攻角优化
焓降分配 流道光顺 排汽优化
根径优化
加级、焓降分 配优化
1299.2 6
1376 9【10】
——缸效率提高1.2%,热耗降 提高相对叶高 1.4~2.32
1.6~3.0
低19KJ/KW.h
中压转子冷却


17
☆ 低压模块优化——排汽优化
优化
0.00%
660MW 1000MW
采用切向全周进汽后,调阀由原来的4个变为2个,结构简化 结构与气动优化,阀门损失更小,阀门损失下降0.5%,热耗降低3kJ/kW.h。
14
☆ 高压模块优化
2.2 优化措施
进汽端优化 母型 全周切向进汽
总压损系数
1
0.48
热耗降低 1 kJ/kW.h
排汽端优化 总压损系数
正交吹风试验优化导流环型 线、改善扩压效果。 数值分析优化排汽缸径向和 轴向尺寸、轴承圆锥体、导流 板线型和支撑布置,降低流动 损失。 ——低压排汽缸静压恢复能力 提高38%
低压排汽缸
静压恢复系数(%)
原始模型 4.8
2.2 优化措施
优化模型 42.6
18
☆低压模块优化——抽口非对称布置
2.2 优化措施
86.5%
全三维通流优化:缸效率提高4.8%、 热耗降低58KJ/kW.h
16
2.2 优化措施
☆ 中压模块优化
排汽端数值分析与优化 单独中压排汽腔室 单独中低压连通管 末叶耦合排汽室及连通管 —中排总压损失系数下降36%
排汽端 优化
原始 模型
总压损系数

600MW超临界、1000MW超超临界、空冷汽轮机技术介绍(哈汽)

600MW超临界、1000MW超超临界、空冷汽轮机技术介绍(哈汽)
[Europe] 21 NIEDERAUSSEM K
1000MW超临界机组
出力 (MW)

制造厂
形式
压力 主汽温度 再热温度
(Mpa) (℃)
(℃)
1000 1997 TOSHIBA CC4F41 24.6
566
593
1000 1998 HITACHI CC4F41 24.6
600
600
1000 2001 TOSHIBA TC4F40 24.2
三菱高中压模块
总体设计
汽轮机型式
超临界、一次中间再 热、三缸四排汽、单 轴、凝汽式
铭牌功率 最大计算功率 转速
旋转方向 主蒸汽压力MPa 主蒸汽温度℃ 再热蒸汽温度℃ 铭牌工况主蒸汽流量
600MW 665MW 3000rpm 顺时针(从调端看) 24.2 Mpa(a) 566 ℃ 566 ℃ 1807.9 t/h
蒸汽条件 31.1MPa 566/566/566℃ 31.1MPa 566/566/566℃ 24.2MPa 566/566℃ 24.2MPa 566/593℃ 24.2MPa 566/566℃ 24.6MPa 566/593℃ 24.2MPa 593/593℃ 24.2Mpa 566/566℃ 25.1Pa 600/610℃ 24.2MPa 566/593℃ 24.2MPa 593/593℃ 24.2MPa 566/593℃ 25.1MPa 566/566℃ 25.1MPa 566/566℃ 24.2MPa 566/593℃ 24.2MPa 566/593℃ 25.1MPa 566/566℃ 24.2MPa 593/593℃
沁北超临界高中压设计特点 解决超临界机组设计难点
n 防固粒腐蚀
n 表面渗硼 n 固粒腐蚀下降为原材料0.2

660MW超临界空冷汽轮机及运行

660MW超临界空冷汽轮机及运行

660MW超临界空冷汽轮机及运行随着社会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汽轮机作为重要的能源转换设备,其效率和可靠性对于满足人们的能源需求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660MW超临界空冷汽轮机及其运行。

一、超临界空冷汽轮机简介超临界空冷汽轮机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转换设备,它采用了超临界蒸汽技术,可以在高温高压下提高蒸汽的效率,从而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这种汽轮机主要应用于大型火力发电厂、石油化工等领域,为工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二、660MW超临界空冷汽轮机结构及特点1、结构:660MW超临界空冷汽轮机主要由进汽系统、主轴、叶片、发电机、控制系统等组成。

其中,进汽系统负责将锅炉产生的蒸汽引入汽轮机,主轴是支撑整个机组的核心部件,叶片则用于将蒸汽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控制系统则对整个机组进行监控和调节。

2、特点:660MW超临界空冷汽轮机具有效率高、容量大、可靠性强的特点。

其采用超临界蒸汽技术,可以在高温高压下运行,提高蒸汽的效率。

该汽轮机还采用了先进的密封技术和控制系统,保证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660MW超临界空冷汽轮机的运行1、启动:在启动660MW超临界空冷汽轮机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准备工作,包括确认设备状态良好、控制系统正常等。

启动后,汽轮机需要经过暖机、加速等阶段,直至达到额定转速。

2、运行:在正常运行过程中,660MW超临界空冷汽轮机需要保持稳定的转速和负荷,以实现高效的能源转换。

同时,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停机:在停机时,需要进行逐步减速、停机等操作,同时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还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四、结论660MW超临界空冷汽轮机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转换设备,对于满足人们的能源需求至关重要。

在实际运行中,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设备的监控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大型超超临界空冷发电机组比湿冷机组节水80%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讯:我国能源结构不平衡的现状也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燃煤发电仍将是电力产业的主力军;但我国西北富煤地区水资源却极度缺乏,严重地制约了这些地区的火电发展。

技术先进的新型大型超超临界直接空冷发电机组,比湿冷机组节水80%以上,而平均发电效率比600MW空冷机组约高9个百分点,是降低煤耗、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节约用水的重要手段。

由于我国目前运行的600MW空冷机组存在的可靠性、经济性差,夏季不能满发、冬季防冻棘手等问题。

因此,建设1000MW级直接空冷机组已成为电力工作者的首要课题。

“十一五”期间,“1000MW空冷机组成套技术研究开发与工业示范”被列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华电集团参与了其中1000MW超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研制、系统集成与工程应用工作。

主要研究:(1)通过对影响火电机组空冷系统优化和选型因素的研究,确定了空冷岛布置方案;首次提出空冷凝汽器新的支撑结构体系并进行了振动台试验;通过对大直径薄壁管道的流体动力特性实验、应力计算分析和布置方式的分析研究,解决了1000MW空冷机组直径为7640mm的排汽管道的设计、制造和安装问题。

(2)完成了1000MW空冷机组汽轮机的总体结构设计和轴系可靠性分析,成功研制了世界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00MW空冷汽轮机。

(3)1000MW超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示范工程建设及运行技术研究。

多年的项目研究,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技术突破及创新点:1.首次提出优化的1000MW级空冷凝汽器布置方案。

空冷系统优化和选型因素除综合考虑了环境温度、环境风速、风向、海拔高度等因素以外,首次分析了太阳直接辐射对机组背压的影响。

2.开发了1000MW超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凝汽器新的支撑结构体系;创新性的提出适合本工程高烈度地震区的1000MW空冷凝汽器支架的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管柱+钢斜撑+钢桁架”结构,排汽管道采用独立的桁架支撑。

首次进行了“钢筋混凝土管柱+钢斜撑+钢桁架”振动台试验,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3.通过对大直径薄壁管道的流体动力特性实验、应力计算分析和布置方式的分析研究,解决了1000MW 空冷机组直径为7640mm的排汽管道的设计、制造和安装问题。

4.完成了1000MW空冷机组汽轮机的总体结构设计和轴系可靠性分析,开发了770mm空冷末级叶片及低压缸模块,完成了1000MW空冷汽轮机的通流设计,成功研制了世界首台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1000MW空冷汽轮机。

5.研究开发了夏季高背压和大风工况、冬季低温条件下的运行技术,形成了世界首台1000MW空冷机组运行规程。

首次通过全尺寸换热管试验研究,得到了空冷单元冬季工况迎风面冻结点位置和冻结临界负荷值,据此提出了1000MW空冷机组极限条件下的防冻判别技术及控制措施,解决了1000MW机组空冷凝汽器单元数量多换热偏差大引起的冻结问题。

该项目示范工程分别于2011年1月和5月于华电灵武投产发电,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个掌握1000MW等级超超临界空冷机组成套设备和关键技术的国家。

截至2013年4月,完成发电量213.8亿kW.h,实现利润5.68亿元,年节水达2580万吨,还有效降低供电煤耗和CO2、SO2等氮氧化物排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