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培育龙头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要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提高农产品生产流通组织化程度,推行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加强产销信息引导,支持农业合作社发展精深加工,参与现代流通。
《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提出,重点支持批发市场、零售网点、冷链物流、信息监测体系设施建设。
在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上,坚持标本兼治,大力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完善蔬菜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蔬菜全程质量追溯、风险预警和应急反应处置三大体系,逐步建立健全蔬菜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近些年,中国的调味品工业获得了迅猛发展,总产量突破1000 万吨,已成为食品行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调味品市场经过几轮的结构调整和国内、国际资本整合之后,已经从一个相对滞后的行业,转型为市场规范、竞争激烈的“朝阳行业”。
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调味品表现出向高档化发展的趋势,中高档调味品市场容量再进一步扩大,品牌产品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
未来几年,调味品产品将朝着多样化、复合方便化、营养保健化等方向发展。
随着人们购买能力的提高和我国餐饮业的进一步发展,调味品的未来市场容量将进一步扩大。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项目建设是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促进武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健康持续发展,国家及地方出台多项农业产业政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壮大产业规模,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蔬菜产业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产业,也是甘肃省和武威市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项目建设的意义与必要性

项目建设的意义与必要性职业院校全面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不仅可以改善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也将促进职业院校在办学指导思想、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从整体上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大量技能型人才以及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
这在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适应社会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质量要求和显著的特征,教学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
目前农业职业教育教学、生产、试验、推广脱节现象严重,重学历轻技能,没有形成农业职业教育的特色。
要改变“讲台上种田,黑板上修车”与实际脱节的教学模式,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建立完善的实验实训基地,由于种种原因,各农业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实验实训条件不足的问题。
提高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整体水平、挖掘农业增产、增效潜力的必然要求,从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现状来看,农民仍然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方法进行生产,由于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因此对新技术、新方法、新品种以及设施栽培的接受能力普遍较差,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园艺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我国建国以来培养的247万农业科技人才,目前只有76.8万留在农业战线,平均每万名农业劳动力中科技人员仅有21人,与全国每万名职工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800人相差甚远。
科技在园艺业增长中的贡献率也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
在每年2000多项应用科技成果中,得到推广的不到1/3。
因此,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背景介绍项目建设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
在当今社会,项目建设在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发展、科技创新等。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探讨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二、经济必要性1. 促进经济增长:项目建设可以通过投资、就业和消费等方式推动经济增长。
例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贸易和产业发展。
2. 带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需要大量的物资和服务,这将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
例如,建设一个新的工业园区将带动建筑、机械、电子等多个产业的发展。
3. 提升竞争力:项目建设可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
例如,推动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安全和环境可持续性。
三、社会必要性1. 改善生活条件:项目建设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基础设施。
例如,建设新的学校和医院可以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2. 促进社会公平:项目建设可以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例如,在欠发达地区建设基础设施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减少贫困和不平等。
3. 增强社会凝聚力:项目建设可以促进社会交流和互动,增强社会凝聚力。
例如,建设公园和文化中心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四、环境必要性1. 保护生态环境:项目建设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保护生态环境。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保留绿地和湿地,减少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2. 推动可持续发展:项目建设可以推动可持续发展,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污染。
例如,推广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模式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3. 提高环境意识:项目建设可以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意识。
例如,建设环境教育中心和展览馆可以向公众传达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五、总结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体现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一节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项目建设的重要性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21世纪最大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之一。
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突出表现在耐药的速度越来越快,耐药的程度越来越重,耐药的微生物越来越多,耐药的频率越来越高,耐药造成的后果越来越棘手,耐药造成的负担越来越不堪承受。
如:20世纪80年代,合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上市时,临床致病菌对这类新型抗菌药物十分敏感、耐药菌株几乎为零、但经过20多年的广泛使用,临床致病菌对这类合成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迅速上升。
如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已高达70%,幽门杆菌的耐药率则升至82%。
而美国FDA在2000年4月刚批准问市的“超级抗菌药”利奈唑胺(Linezolid) , 即在同年的5月~12月巳有5例耐药报告,其速度之快令人惊呀。
抗菌类药物和抗寄生虫类药物不仅在医药界被广泛滥用,在农业和畜牧业中,这类药物的使用亦十分广泛。
现代养殖业的集约化生产模式,已经离不开兽药的使用。
即使是美国、欧盟、日本等发大国家,养殖业的生产同样离不开兽药。
以美国为例,1997年全年的销售额为36亿美元,其动物产品的产量为656.92亿磅,每生产一磅肉,需投入动物保健品(药物和疫苗)5.5美分(约合人民币0.45元)。
兽药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畜禽等动物疾病的物质,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既要保障动物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疗,又要保障对动物和人的安全。
现代兽药安全的概念,已扩展到包括兽药对使用的靶动物的安全;对生产、使用兽药的人的安全;对动物源性食品的消费者的安全;以及对环境的安全。
从食品生产链来讲,兽药行业与养殖业产品的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兽药用于动物一般都是群体用药,一旦使用不当,即造成动物源食品的兽药残留,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威胁,相当于无论健康人还是病人都在摄入药物。
从生态环境来讲,大量的使用兽药,兽药从动物排泄物排出动物体外进入到环境,给局部(动物养殖场周围)甚至大面积(通过施肥、特别是水产用药)环境带来污染问题。
项目建设的意义与必要性

项目建设的意义与必要性项目建设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实施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
它的意义与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项目建设具有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种项目的建设和实施。
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工业项目还是农业项目,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项目建设,可以引进先进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项目建设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
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合理配置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通过项目建设,可以根据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有选择地进行资源配置,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项目建设可以在区域之间、企业之间进行资源的调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再次,项目建设有助于提升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现代经济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科技和创新方面。
通过项目建设,可以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提升企业和社会的科技水平。
同时,项目建设也可以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项目的研发和实施过程,不断推动创新,培养和积累创新人才。
此外,项目建设还具有改善民生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功能。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公共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通过项目建设,可以改善基础设施、社区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例如,交通项目的建设可以缩短居民的出行时间,提高出行便利性;教育项目的建设可以提高教育资源的供给,提升教育质量;医疗项目的建设可以提高医疗资源的供给,改善医疗条件等。
最后,项目建设有助于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社会治理的核心是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实现社会秩序、公平公正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通过项目建设,可以改善社会环境,提升社会组织和社会服务能力,从而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具有推动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改善民生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等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只有通过项目建设,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第二章_项目建设背景与建设必要性

4/12/2020
15
二、行业发展规划
· 为保持奶业的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国
家先后制定了《全国奶业优势区域发展规 划》(2008年~2015年)、《中国奶业发 展十一五规划》等奶业发展规划,特别是 在“三鹿事件”以后,迅速出台了《奶业 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
· 《全国奶业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8年
4/12/2020
12
(四)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满足新时期消费的需要
优质农产品的供应与消费,是衡量城乡居民生活质 量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农业基础地位和战略意 义的具体体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收入的 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呈多样化趋势。同样, 人们对营养丰富、口感香甜的草莓和稀特优蔬菜需求量 不断增加。
收益的26倍。
4/12/2020
11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重要形式
天津农业发展面临着水资源匮乏、耕地资源骤减等问 题,为此,市政府提出建设沿海都市农业,其核心目标 是发展设施型、生态型、科技型、休闲观光型的现代农 业产业,即在坚持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环境基础上, 最大限度地提升农业的多种功能。
~2015年)指出,发挥大城市郊区、东北 和内蒙古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等四 大产区的比较优势,选择313个奶牛养殖 基地县(团场)进行重点建设。
4/12/2020
16
三、天津市相关政策与规划 奶业是天津农业的优势主导产业之一,天津
是全国奶牛优势发展区。“天津‘十一五’奶业 发展规划”指出,要通过大力实施品种改良、小 区升级、奶牛保健三大工程,来确保奶牛业更加 优质高效。
4/12/2020
14
· 2008年连续发布了四项奶业新政策。为规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目的与意义---精品资料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建设的目的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上议事日程,是海南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特别的旅游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2010年,海南旅游人数2587万人次,到2015年,海南旅游人数4780万人次;2020年,海南旅游人数7680万人次,平均每年增加量509.3万人次,平均每天增加游客数13953人。
截至2010年11月,海南省共有星级酒店238家,客房数量36649间。
从酒店等级来看,五星级酒店21家,四星级酒店56家,三星级酒店110家,二星级酒店40家,一星级酒店10家,尚未评定的具五星级酒店近20家。
到2013年底海南仅五星级以上的酒店将达到60家。
随着酒店业的发展,海南酒店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与品质,急需要提供与其相关的优质服务。
目前,除了海南与西藏、青海的省会城市没有省级批发市场外,其他省份的省会相继建立了专业的酒店用品批发市场。
急需建立一家能够提供酒店用品一站式服务的批发市场和举办海南国际酒店家具、酒店用品及培训服务展览会,将为海南国际旅游岛酒店业的发展建设,提供优质高端的酒店用品交易平台。
二、项目建设的意义1、为酒店用品经营者提供一个集中交易的平台海南金水湾酒店用品批发市场位于海口市凤翔东路153号,营业面积26000平米,档口800个停车位300个。
建立海南第一家集约化专业市场平台,帮助客户更容易找到商品,帮助商家更容易找到客户,更好地为酒店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促进海南酒店业之发展与国际旅游岛建设。
同时还将为广大酒店用品经营业者提供配套的物流货运、银行、邮政、电子商务中心、仓库及大型停车场等服务。
2、为酒店业者提供专业化、一站式采购服务,促进酒店业发展。
目前,全省有200多家从事生产和销售酒店用品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海口、三亚两地。
我省现有酒店用品企业普遍规模小,酒店用品供应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每年我省酒店用品市场60%的份额被岛外供应。
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一、项目建设背景(一)政策支持逐步提速文化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支持文化行业的利好政策,自上而下的政策大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文化体制改革也在逐步提速,并提出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文化产业即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两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增率设定为7%,并指出到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55万亿元,文化产业占比达到5%。
根据这个目标进行测算,到2015年,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应是2.75万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1.1万亿元到2015年的2.7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后续政策推进,继六中全会文化体制改革会议之后,文化体制改革议题呈纵深展开趋势,《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于2012年2月15日重磅出台,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文化体制改革也在逐步提速,并提出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文化产业已经迎来黄金发展期。
(二)景气上升,旅游行业迎来大发展2009年以来,《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相继出台,支持和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
2011年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工作会议中更是提出把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2011年12月对外公布《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到2015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达2.5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为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的目的
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上议事日程,是海南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特别的旅游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2010年,海南旅游人数2587万人次,到2015年,海南旅游人数4780万人次;2020年,海南旅游人数7680万人次,平均每年增加量509.3万人次,平均每天增加游客数13953人。
截至2010年11月,海南省共有星级酒店238家,客房数量36649间。
从酒店等级来看,五星级酒店21家,四星级酒店56家,三星级酒店110家,二星级酒店40家,一星级酒店10家,尚未评定的具五星级酒店近20家。
到2013年底海南仅五星级以上的酒店将达到60家。
随着酒店业的发展,海南酒店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与品质,急需要提供与其相关的优质服务。
目前,除了海南与西藏、青海的省会城市没有省级批发市场外,其他省份的省会相继建立了专业的酒店用品批发市场。
急需建立一家能够提供酒店用品一站式服务的批发市场和举办海南国际酒店家具、酒店用品及培训服务展览会,将为海南国际旅游岛酒店业的发展建设,提供优质高端的酒店用品交易平台。
二、项目建设的意义
1、为酒店用品经营者提供一个集中交易的平台
海南金水湾酒店用品批发市场位于海口市凤翔东路153号,营业面积26000平米,档口800个停车位300个。
建立海南第一家集约化专业市场平台,帮助客户更容易找到商品,帮助商家更容易找到客户,更好地为酒店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促进海南酒店业之发展与国际旅游岛建设。
同时还将为广大酒店用品经营业者提供配套的物流货运、银行、邮政、电子商务中心、仓库及大型停车场等服务。
2、为酒店业者提供专业化、一站式采购服务,促进酒店业发展。
目前,全省有200多家从事生产和销售酒店用品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海口、三亚两地。
我省现有酒店用品企业普遍规模小,酒店用品供应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每年我省酒店用品市场60%的份额被岛外供应。
精美家具要从外进货,酒店用品制造业薄弱,没有知名酒店用品批发市场和酒店用品展会。
酒店业者感到极为不方便,且采购成本高,供货不及时。
3、建立酒店用品经营者产业孵化器,培训相关创业者,促进创业
与海南省就业局、团省委青年就业指导中心合作,建立相关的创业孵化器,促进大学生等相关人士的创业需要,以创业促就业。
4、解决就业
项目建成后可以提供约2500人就业。
5、提供财政收入
以往从岛外采购或有代理商处采购的酒店用品,营业税和所得税均流失,海南省很难征收到相关税费,对我省的财政收入基本没有贡献。
项目建成后,每年的营业额为万元,可以提供税收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