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感应强度磁通量教案

合集下载

【教案】磁感应强度+磁通量+教学设计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教案】磁感应强度+磁通量+教学设计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课题13.2 磁感应强度磁通量教学目标1. 在实验的基础上,类比电场强度,定义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磁感应强度,并进一步体会微元法和比值定义法。

2. 知道匀强磁场的特点。

3. 知道磁通量,会计算在匀强磁场中通过某一面积的磁通量。

重点知道磁通量,会计算在匀强磁场中通过某一面积的磁通量。

难点在实验的基础上,类比电场强度,定义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磁感应强度,并进一步体会微元法和比值定义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塔吊机上的大磁铁可以吸起来几顿中的金属材料,小磁铁只能吸起来几根针,说明磁场有强弱之分,那么我们怎样定量地描述磁场强弱呢?想想我们在研究电场时,是如何处理的?生:引入了试探电荷,用试探电荷的受力除以试探电荷的电荷量来表示该点的电场强弱。

师:我们类比于电场,来研究一下磁场。

最开始的人们认为磁场与电场一样是一种磁核产生的,称为磁场强度,后来经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否决,磁场的实质是电流,因此又起了另一个名字——磁感应强度来描述磁场的强弱与方向,而磁场强度变成了一个辅助量。

二、新课教学师:那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怎么定义的呢?电场中是什么电荷的受力方向?教学过程生:正电荷。

师:我们观察一下小磁针在磁铁产生的磁场中的分布情况,因为小磁针有N 极S极,所以规定小磁针N极的受力方向为磁场方向。

那磁场的大小如何定义的呢?问:磁感应强度的大小能否从小磁针受力的情况来研究?生:不能。

小磁针静止时所受的合力为零,小磁针N极和S极均受力,而N 极不能单独存在,因而不能用测量N极受力的大小来确定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问:那磁场还对什么物体有力的作用呢?生:场不仅能对磁体有作用力,还对通电导线有作用力!问:为研究空间某点的磁场,放入其中的通电导线应满足什么特点?我们可以想一下电场中的试探电荷需要满足什么条件?生:电荷的体积足够小、电量足够小。

师:那这段通电导线要满足什么条件呢?生:产生的磁场尽可能不影响原磁场,因此也要足够小。

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第2课时+示范教案

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第2课时+示范教案

磁感应强度 磁通量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匀强磁场的特点。

2.理解磁通量概念。

3.会求磁通量的大小及磁通量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匀强磁场的特点2.磁通量的大小计算。

教学难点对磁通量变化的理解及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复习引入)教师设问:描述磁场强弱的方法有哪些? 总结:1.定量的描述:引入磁感应强度,B=ILF ,B 的方向为该处小磁针静止时N 极的指向。

2.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即表示磁感强度B的大小,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B的方向。

思考:均匀磁场的磁感线是什么样的?讲授新课一、匀强磁场1.匀强磁场(1)定义:如果磁场中各点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这个磁场叫作匀强磁场。

(2)匀强磁场的磁感线:是一些间隔相等的平行直线。

距离很近的两个平行异名磁极之间的磁场、两个平行放置的较近的线圈通电时,其中间区域的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

2.常见匀强磁场的磁感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垂直纸面方向:向里 向外 二、磁通量 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了磁场的强弱。

如图:S1和S2两处磁感线的疏密不同,这种不同是如何体现的呢? S1 S2 如果在S1和S2处,在垂直于纸面方向取同样的面积,穿过相同面积磁感线条数多的就密,磁感应强度就大。

由此我们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磁通量1.磁通量(1)定义: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有一个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平面S ,我们把B 和S 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积的磁通量,简称磁通.(2)公式:Φ=BS该公式适用条件:①匀强磁场②磁感线与平面垂直(3)在匀强磁场B 中,若磁感线与平面不垂直,我们用这个面在垂直于磁感应强度B 的方向的投影面积S'与B 的乘积表示磁通量。

则 Φ=BS'=BS cos θS B(4)单位:韦伯,简称韦,符号Wb, 1 Wb =1T ·m 22.磁通量的正、负磁通量是标量,但有正、负,当磁感线从某一面上穿入时,磁通量为正值,穿出时即为负值。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三第13章第1节 磁感应强度 磁通量教案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三第13章第1节 磁感应强度 磁通量教案

磁感应强度磁通量【教学目标】1.掌握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和磁通量的定义。

2.掌握利用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3.掌握在匀强电场中通过面积S的磁通量的计算。

【教学重点】1.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的概念。

2.磁感应强度的定义是有条件的,它必须是当通电直导线L与磁场方向垂直。

【教学难点】磁通量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实验1】讲台上有4块大小形状不一的磁铁,请两位挑战者各挑选其中一块磁铁吸起讲台上的钩码,吸起钩码的数量最多即挑战成功。

总结:通过比较,大家一起总结,不同磁铁的磁性强弱不同。

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寻找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提问:应该用哪个物理量来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二、新课教学(一)磁感应强度1.探究1: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研究方法提问:如何研究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请同学们回忆,之前在学习电场的时候,是用哪个物理量来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的?引导:那么我们用相似的方法来寻找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同学们试着猜一下?2.探究2:磁感应强度方向提问:在电场中我们用试探电荷在电场中某位置的受力方向来判断该位置电场方向。

那么磁场对什么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该如何确定某点磁场方向呢?【实验2】探究磁感应强度方向在投影仪中放入一个磁铁,在磁铁周围就存在磁场,把小磁铁放进去,看看观察小磁针N极S极所指的方向,移动小磁针到其他位置,观察小磁针指向有没有发生变化?总结:在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受力的方向或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简称磁场方向。

探究3:磁感应强度大小提问:怎样定义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呢?我们是否可以依旧采用小磁针?教师总结:不能。

因为N极不能单独存在。

小磁针静止时所受的合力为零,因而不能用测量N极受力的大小来确定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并且磁场不仅能对磁体有作用力,还对通电导体有作用力!选择模型:在磁场中垂直放置一段很短的通电导线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很短的一段通电导线中电流大小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称为电流元思考:为什么选择很短的?为什么要在磁场垂直放置(设问但不马上回答)?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与那些因素有关?学生回答:磁场强弱、电流大小、导线长短、导线与磁场的摆放角度。

磁感应强度磁通量教案

磁感应强度磁通量教案

3.2 磁感应强度磁通量教案1一、教材分析磁感应强度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十分重要,首先要告诉学生一定要高度重视本节课内容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磁感应强度B的定义,知道B的单位是特斯拉。

2、会用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进行有关计算。

3、会用公式F=BIL解答有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知道物理中研究问题时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

2、通过演示实验,分析总结,获取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由个别事物的个性来认识一般事物的共性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学习重点:磁感应强度的物理意义学习难点:磁感应强度概念的建立。

四、学情分析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对磁场强弱已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且在研究电场时,已经学习确定了一个叫做电场强度的物理量,用来描述电场的强弱。

与此对比类似引出表示磁场强度和方向的物理量。

五、教学方法实验分析、讲授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准备:认真预习课本及学案内容2、教师的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学习目标.(二)复习提问、引入新课磁场不仅具有方向,而且也具有强弱,为表征磁场的强弱和方向就要引入一个物理量.怎样的物理量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呢?紧接着教师提问以下问题.1.用哪个物理量来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学生答]用电场强度来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2.电场强度是如何定义的?其定义式是什么?[学生答]电场强度是通过将一检验电荷放在电场中分析电荷所受的电场力与检验电荷量的比值来定义的,其定义式为E =qF . 过渡语:今天我们用相类似的方法来学习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磁感应强度.(三)新课讲解-----第二节 、 磁感应强度1.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演示】让小磁针处于条形磁铁产生的磁场和竖直方向通电导线产生的磁场中的各个点时,小磁针的N 极所指的方向不同,来认识磁场具有方向性,明确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的规定。

磁感应强度、磁通量教学设计

磁感应强度、磁通量教学设计

课题:磁感应强度磁通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理解磁通量,知道磁通量可以粗略描述某一区域磁场的分布情况;⑵.理解磁感应强度,知道磁感应强度的定义方法;⑶.知道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⑴.回顾库仑、奥斯特、法拉第、安培等物理学家对磁现象的研究历程,感受大师们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法。

⑵.充分利用电场的知识和磁场进行类比,加强对磁场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从物理学家们身上看出科学研究的魅力,体会他们为探索真理而孜孜不倦、不断思考、追求真相的历程,激发学生敬仰之心;⑵.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勤于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激发学习物理兴趣和动力。

【教学重点】⑴.探寻“如何定量描述磁场”的过程中,体验科学设想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感悟科学大师们给我们带来的启迪的反思;⑵.通过电场和磁场的描述方法进行类比,加深理解电场和磁场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⑴.“磁场”概念非常抽象,对学生来说思维要求较高,深刻理解有难度;⑵.电场和磁场的概念类比,要求学生对场(特别是电场)的知识有扎实的基础。

【教学流程】O、引入近期我们学习了上一种既抽象又有趣的物质——磁场,按照物理研究的精神,我们必然要想方设法去描述它,大家说说看,我们描述物理现象和规律一般要用到那些方法?我们现在用到了哪些方法描述磁场呢?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我们又应该用什么科学思维方法去认识它呢?根据从简单到复杂、从定性到定量的科学研究轨迹,利用电场的知识作类比,我们今天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定量的描述磁场?一、回顾电场的描述电场的方向描述方法:电场线的切线方向,正电荷受力方向。

磁场的方向描述方法:磁感线的切线方向,N磁极受力方向,左手定则。

从上面同学们的回答可以看得出,电场和磁场有极大的相似之处,非常适合运用“类比”的科学思想方法。

那么,磁场的强弱描述是否也可以从电场进行类比获得启发呢?大家分组讨论:如果赋予我们这么一项科学使命,定义一个物理量描述磁场的强弱,你们会如何思考?二、磁荷和磁库仑定律1785年库仑曾成功的通过电荷的概念获得库仑定律,从而建立点电荷的场强公式,进而通过场强叠加推广到复杂电场的强弱描述,这种描述方式在磁场里可以复制吗?其实,库仑当年就直觉地感到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服从类似的关系,于是提出了磁荷、磁库仑定律、磁场强度等一系列的概念和规律。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3册 13.2《磁感应强度 磁通量》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3册 13.2《磁感应强度 磁通量》教学设计

13.2磁感应强度磁通量一、教材分析《磁感应强度磁通量》是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三章第2节的内容。

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力的性质的物理量,其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本节内容用电流元受的电场力与电流元的比值定义磁感应强度,和用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与电量之比定义电场强度与异曲同工之妙。

教材通过对电流元的受力F与IL的比值来定义磁感应强度,但必须注意导线与磁场要垂直放置。

另外磁感应强度B是矢量,可以分解,我们就能对安培力公式作进一步的推广,并就此能解决有安培力参与下的力学问题的分析。

磁通量是中学生遇到的唯一一个“通量”,对学生而言难度相当大,通过穿过面磁感线条数来理解就好很多。

二、学情分析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对磁场及其描述有了初步了解,已经知道用磁感线定性描述磁场的方法,已经学习了电场可用电场线和电场强度来描述,这为本节课的类比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通过类比的方法理解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理解磁通量的含义及会使用公式计算。

2.科学思维:孤立的磁极和电流元是不存在的,电流元受到的磁场力可以用微元法测量。

3.科学探究:对于磁通量的理解可以做光通量的实验来类比探究。

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观察生活实例、交流与讨论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学生体验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教学重点磁感应强度的物理意义。

五、教学难点磁感应强度概念的建立,磁通量的计算。

六、教学流程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播放动图观察:巨大的电磁铁能吸起成吨的钢铁,小磁体却只能吸起几枚铁钉。

阐述:磁场有强弱之分,那么我们怎样定量地描述磁场的强弱呢?之前我们研究过电场,磁场和电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电场对于处于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通过这个力引入了电场强度。

(二)层层设问,得出概念用类似的方法,通过分析磁场中磁体或电流的受力,我们可以找出一个物理量来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

这个量我们把它叫做磁感应强度,下面就来研究磁感应强度。

《第十三章 2 磁感应强度 磁通量》教学设计

《第十三章 2 磁感应强度 磁通量》教学设计

《磁感应强度磁通量》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磁感应强度的观点,掌握磁感应强度的单位及单位转换。

2. 理解磁通量的观点,掌握磁通量的单位及单位转换。

3. 理解磁感应强度与磁通量之间的干系,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4. 通过学习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的观点及单位。

2. 教学难点:理解磁感应强度与磁通量之间的干系,进行相关计算。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投影仪、示意图等。

2. 制作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的教学PPT。

3. 准备相关的教学视频和案例。

4. 设计教室互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5.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适量的练习题以帮助学生稳固知识。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的观点,掌握磁通量的计算方法,以及能够应用磁通量解决一些简单的物理问题。

1. 导入新课:起首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指南针、电磁铁等,引入磁场和磁感应的观点,让学生了解到磁场和磁感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 讲授新课:接着,介绍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的观点,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讲解例题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如何计算磁通量,以及如何应用磁通量解决一些简单的物理问题。

3. 小组讨论: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教室互动: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提问、抢答等,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5. 归纳总结:最后,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 安置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安置一些与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相关的作业,帮助学生稳固所学知识。

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语言的准确性和清晰性,避免应用过于复杂的语言和术语。

磁感应强度磁通量教案

磁感应强度磁通量教案

一、教学目标:1、理解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2、知道磁感线和磁感应强度的关系,磁感线和磁通量的关系;知道匀强磁场的特点。

3、会应用安培力公式经行相关计算。

4、通过与电场一节对比,体会比值定义的方法和类比的思维方法。

Ⅰ、教学重点:会应用安培力公式经行相关计算。

Ⅱ、教学难点:磁感线和磁感应强度的关系,磁感线和磁通量的关系二、教学方法:类比法、质疑法等。

三、教学过程:㈠回忆前两节内容:在磁场中的不同位置磁感线的疏密程度不同、在安培力一节中F=ILB 用的B即是磁感应强;学生活动观察课本图片3-3-1㈡在A、B、C位置F与IL的比值不一样、同一位置B,IL同但比值相同------控制变量法。

磁感应强度的定义:用安培力力的关系定义。

单位方向观察磁场常见磁场在在有些磁场中的某些位置磁感线平行且等距---------介绍这叫匀强磁场学生自己定义匀强磁场:㈢在第二节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方向与安培力的关系复习左手定则。

如果磁感应强度与电流的方向不垂直怎样计算安培力:F=ILBsinθ强调磁感应强度B的分解:例题:由于学生对安培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再通过一个例题对安培力计算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㈣再次类比电场,将磁感应强度的定义与电场强度的定义比较,总结比值定义法的一般特征,并复习引导学生我没在以前学习过的比值定义的物理量描述电场强弱还有更形象的方法?引出磁感线和磁通量的概念。

得出公式,变形后通过单位面积的磁通量也可以反映磁场的强弱,这样也更形象的描述磁场磁通量的应用举例: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可以形象的看成穿过面积(线圈)的磁感线条数线圈的大小变化、线圈的旋转可以看到磁通量(穿过磁感线条数)的变化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板书设计:磁感应强度磁通量一、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匀强磁场的特点:各点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二、磁通量定义式:φ=BS单位:课后作业:练习与评价的3、4题课后小结:本节课的教学难度不是很大,常见磁场、磁感线的分布在初中以及以前的学习生活中都有一定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磁感应强度磁通量教案1
一、教材分析
磁感应强度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十分重要,首先要告诉学生一定要高度重视本节课内容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磁感应强度B的定义,知道B的单位是特斯拉。

2、会用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进行有关计算。

3、会用公式F=BIL解答有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知道物理中研究问题时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

2、通过演示实验,分析总结,获取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由个别事物的个性来认识一般事物的共性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磁感应强度的物理意义
学习难点:
磁感应强度概念的建立。

四、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对磁场强弱已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且在研究电场时,已经学习确定了一个叫做电场强度的物理量,用来描述电场的强弱。

与此对比类似引出表示磁场强度和方向的物理量。

五、教学方法
实验分析、讲授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准备:认真预习课本及学案内容
2、教师的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学习目标.
(二)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磁场不仅具有方向,而且也具有强弱,为表征磁场的强弱和方向就要引入一个物理量.怎样的物理量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呢?紧接着教师提问以下问题.
1.用哪个物理量来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
[学生答]用电场强度来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
2.电场强度是如何定义的?其定义式是什么?
[学生答]电场强度是通过将一检验电荷放在电场中分析电荷所受的电场力与检验电荷量的比值来定义的,其定义式为E =q
F . 过渡语:今天我们用相类似的方法来学习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磁感应强度.
(三)新课讲解-----第二节 、 磁感应强度
1.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演示】让小磁针处于条形磁铁产生的磁场和竖直方向通电导线产生的磁场中的各个点时,小磁针的N 极所指的方向不同,来认识磁场具有方向性,明确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的规定。

【板书】小磁针静止时N 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
过渡语:能不能用很小一段通电导体来检验磁场的强弱呢?
2.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演示1】用不同的条形磁铁所能吸起的铁钉的个数是不同的,说明磁场有强弱。

【演示2】探究影响通电导线受力的因素(如图)先介绍匀强磁场:如果磁场的某一区域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处处相同,这个区域的磁场叫匀强磁场。

后定性演示(控制变量法)①保持通电导线的长度不变,改变电流的大小②保持电流不变,改变通电导线的长度。

让学生观察导线受力情况。

【板书1】精确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和磁场方向垂直时,通电导线受力(磁场力)大小IL F
写成等式为:F = BIL ①
式中B 为比例系数。

注意:①B 与导线的长度和电流的大小无关②在不同的磁场中B 的值不同(即使同样的电流导线的受力也不样)
再用类比电场强度的定义方法,从而得出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
【板书2】磁感应强度的大小(表征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1)定义: 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所受的力(安培力)F 跟电流I 和导线长度L 的乘积IL 的比值叫磁感应强度。

符号:B
说明:如果导线很短很短,B 就是导线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

其中,I 和导线长度L 的乘积IL 称电流元。

(2)定义式:IL
F B = ②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特斯特,简称特,符号T. 1T=N/A ·m
(4)物理意义:磁感应强度B 是表示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对B 的定义式的理解:
①要使学生了解比值F/IL 是磁场中各点的位置函数。

换句话说,在非匀强磁场中比值F/IL 是因点而异的,也就是在磁场中某一确定位置处,无论怎样改变I 和L ,F 都与IL 的乘积大小成比例地变化,比值F/IL 跟IL 的乘积大小无关。

因此,比值F/IL 的大小反映了各不同位置处磁场的强弱程度,所以人们用它来定义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还应说明F 是指通电导线电流方向跟所在处磁场方向垂直时的磁场力,此时通电导线受到的磁场力最大。

②有的学生往往单纯从数学角度出发,曲公式B= F/IL 得出磁场中某点的B 与F 成正比,与IL 成反比的错误结论。

③应强调说明对于确定的磁场中某一位置来说, B 并不因探测电流和线段长短(电流元)的改变而改变,而是由磁场自身决定的;比值F/IL 不变这一事实正反映了所量度位置的磁场强弱程度是一定的。

【例】磁场中放一根与磁场方向垂直的通电导线,它的电流强度是2.5 A ,导线长1 cm ,它受到的安培力
为5×10-2 N ,则这个位置的磁感应强度是多大? 解答:T 2m
101A 5.2N 10522=⨯⨯⨯==--IL F B 介绍一些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值。

(P89表3。

2-1)
(四)小结:可继续类比磁场与静电场,小结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电场力与磁场力在方向上是有差异的。

电场力的方向总是与电场强度E 的方向相同或相反;而磁场力的方向恒与磁感应强度B 的方向垂直。

二是E 和B 在引入方法上也是有差异的。

在电场强度E 的引入中,考虑到的是电场中检验电荷所受的力F 与检验电荷所带电量q 之比;而在磁感应强度B 的引入中,考虑的是磁场中检验电流元所受的力F 与乘积IL 之比。

九、板书设计
1.磁感应强度定义
2.定义式:B =
IL F 3.大小:B =IL
F (B ⊥L ) 4.方向: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磁场方向相同
5.物理意义: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力性质的物理量
形象表示——磁感线
十、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十分重要。

觉得类比教学可更多的交与学生进行类比,比较得出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