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标点符号总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语文小学一年级教案:学习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 (2)

语文小学一年级教案:学习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 (2)

语文小学一年级教案:学习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一、引言标点符号是书写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表达清晰、准确的意思。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是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教案旨在引导小学一年级学生掌握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二、目标与要求1. 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见标点符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的用法,能够正确运用于日常写作中。

2. 要求:(1)了解句子与段落结束时应使用的不同标点符号;(2)认识并正确运用句号、问号、感叹号的基本用法;(3)在日常写作中,能够灵活选用适当的标点符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让学生观察几个简短的句子:“我喜欢吃苹果”、“请问你是哪位?”、“好美啊!”请问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之处?为什么它们结尾都有不同的符号?2. 学习(15分钟)(一)句号的用法:a. 句子陈述句时,结尾使用句号。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

”b. 疑问句结尾转为陈述语气时,使用句号。

例如:“请问你是哪位。

”变为:“他说他是我的朋友。

”(二)问号的用法:a. 用于疑问句的结尾,表示询问或质疑。

例如:“你喜欢吃苹果吗?”(三)感叹号的用法:a. 用于感叹句或表示强调、赞美等情绪。

例如:“好美啊!”、“真棒!”提示学生可以通过口头朗读来判断应该使用何种标点符号。

3. 实践(20分钟)在课堂上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准备一些简短的语句,并在句子后面留出合适的位置填写标点符号。

老师在活动进行中巡视指导,并及时纠正错误。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力。

4. 总结(1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一步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鼓励学生注意观察、积累并运用标点符号。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常见标点符号的使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知。

在实践环节中,小组活动让学生得到了充分的互动和锻炼,激发了他们对于语文学科的兴趣。

同时,此教案也可与其他教学内容结合,在写作中提醒学生运用正确的标点符号。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总复习教案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总复习教案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总复习教案1. 写在前面标点符号是语文学习中的基础知识,也是语言表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小学阶段,学生需掌握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并能正确运用于写作中。

本教案将对小学语文标点符号进行总复习,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并加深印象,提高运用能力。

2. 具体内容2.1 句号句号是表示陈述句、祈使句和反问句结尾的符号。

使用句号可以表明句子的结束,表示语气的落定。

【例句】•她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

•你们先吃吧。

•你不喜欢吃鱼吗?2.2 问号问号是表示疑问句结尾的符号。

使用问号可以表现出疑问的语气。

【例句】•你会游泳吗?•什么时候回来?•这是你的书吗?2.3 感叹号感叹号是表示感叹、惊叹或命令的符号。

使用感叹号可以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和神态。

【例句】•太好了!•真漂亮啊!•不要跑!2.4 逗号逗号是连接具有独立意义的两个或多个分句的符号,也可以用于表示列举、修饰、插入、并列等情况。

【例句】•妈妈做了糖葫芦,把我的牙齿都磨坏了。

•小明喜欢学习,爱看书,会跳舞,还会弹钢琴。

•天气既凉爽,又宜人,正是出游的好时候。

2.5 分号分号是表示分句间有着不同于逗号且较小于句号的分割作用。

通常用于连接两个密切相关的分句。

【例句】•她是一位职业作家;也是我的好朋友。

•大盗李四从银行里偷走了一大笔钱;不料却没逃脱法网。

•虽然他很高兴;但还是不愿去。

2.6 冒号冒号是表示引出注解、说明、举例、引语、率领等词语后所引入的话语或成语的符号。

【例句】•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勇士,他打败了邪龙。

•如此说来:这个问题还有待探究。

•他的方式有点儿奇怪:每到一处,他都要先找一本地图。

2.7 引号引号是表示引用别人的话、别人的说法、表示议论或疑问的用词的符号,分单引号和双引号。

【例句】•她问:“你去哪儿?”•他说:“我不太懂大学里的博士和硕士有什么不同。

”•书中的语句:“多年生在清华,习惯每年春花烂漫的校园,但也是去归去,逐梦逐渐,看一下人世间各类面貌。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学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学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学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

2. 锻炼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语文规范的意识和要求。

教学内容:标点符号的种类和用法教学重点:掌握句号、问号、感叹号的用法。

教学难点:逗号和句号的用法区分。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老师可以用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猜测标点符号的名称,并让学生谈谈对标点符号的认识。

二、引入新知1. 师生互动:教师要求学生回忆一下之前学过的常见标点符号。

2. 学习新知:教师介绍句号、问号、感叹号的用法,并给出相应的例子。

三、巩固训练1. 推敲标点:教师给出几个句子,让学生推敲标点符号的位置,并解释标点的使用原因。

2. 造句练习:教师提供若干词语,让学生根据已学的标点符号知识造句。

四、拓展应用1. 阅读理解:教师选取一篇短文,要求学生带着标点知识阅读并回答问题。

2. 标点篇章: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已学标点符号的知识,在一篇篇章中加入适当的标点符号。

五、课堂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到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六、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在作文中运用所学的标点符号完成一篇短文,并在其中注明所用标点符号的种类和数量。

全文总结:本教案着重教授小学三年级学生关于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通过引入新知、巩固训练和拓展应用,提升学生的标点符号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师生互动、推敲标点和造句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规范意识和要求。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准确使用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并能够在阅读和写作中正确运用标点符号,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结束】。

小学语文教案:学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小学语文教案:学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小学语文教案:学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使用标点符号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掌握正确的标点符号的使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写作技巧,还能够使文章更有逻辑性和可读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小学语文教案:学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一、了解常用的标点符号1. 逗号(,): 逗号在句子中常用于分隔并列成分、插入语或者独立结构。

比如:“小明爱吃苹果,梨子和香蕉。

”这里的逗号将三个水果进行了并列;“我去了那家餐馆,哦,在城市广场上。

”这里的逗号用来表示插入语;“他跑得太快,所以我追不上他。

”这里的逗号将两个句子分隔开来。

2. 句号(。

): 句号用来结束陈述句、祈使句或者感叹句。

“今天天气真好。

”“快回家!”“多么美丽的风景啊!”这些句子都需要以句号结束。

3. 问号(?): 问号用来结束疑问句。

“你想吃苹果吗?”“明天我们要考试吗?”这些句子在结尾都应该使用问号。

4. 感叹号(!):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情感或者强调。

“多么美丽的花啊!”“真是太好了!”使用感叹号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5. 冒号(:):冒号一般用于列举、引出说明或者引言。

“我喜欢吃水果:苹果、梨子和香蕉。

”这里冒号后面列举了几种水果;“爸爸对我说:‘加油,你可以做到!’”这里冒号引出了爸爸的话语。

二、学习常见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1. 分清停顿和断句。

中文句子中有时需要在一句话中有一个适当的停顿,这时候就需要使用逗号来分隔。

而断句是指一段完整思想的结束,需要使用相应的标点符号如句号、问号等来表示。

2. 确定标点符号位置。

标点符号通常位于汉字之后,并与汉字之间没有空格。

应注意每个标点符号只使用一次,避免重复使用或者遗漏。

3. 注意引号的使用。

在引述他人的话或者文章时,需要使用引号来标示。

“老师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里引用了老师的话。

4. 熟悉书写规范。

标点符号应该书写清晰、整齐。

引导小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语文教案教学

引导小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语文教案教学

引导小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语文教案教学引言:标点符号是语文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起到连接句子、段落的作用,使文章更加清晰、准确。

对于小学生而言,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是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给出一份引导小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语文教案教学,以帮助教师们在语文课堂上更好地进行教学。

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标点符号,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等;2.掌握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如在句子结尾使用句号,在疑问句结尾使用问号等;3.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使文章表达更加准确和连贯。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引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文章来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请学生朗读该文章,并询问学生们感受到了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没有标点符号的文章读起来比较困难、并且容易产生歧义。

2.导入(10分钟)在黑板上绘制一个句子框架,并用字母填充其中的空格。

例如:我是__,我喜欢__。

请学生根据已学的词语填写空格,然后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填空结果。

然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们该如何使用标点符号来让这两个句子之间形成更好的联系。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讲解(15分钟)介绍不同的标点符号及其作用:a.句号(.):用于句子的结束,表示陈述语气;b.问号(?):用于疑问句的结束,表示疑问语气;c.感叹号(!):用于感叹句的结束,表示强调或惊讶;d.逗号(,):用于句子中的成分之间进行分隔,表示短暂停顿;e.顿号(、):用于列举事物,表示并列关系;f.分号(;):用于句子中的长语句分隔,表示语气的顿挫;g.冒号(:):用于引出例证、解释、解释说明等;h.引号(‘’、“”):用于引用他人的话语或重点强调;i.括号(()):用于补充或解释某些内容。

4.示范(15分钟)教师进行标点符号的示范教学:根据不同的标点符号,给学生们展示几个简短的例子。

例如,使用问号的疑问句,使用句号的陈述句等。

语文小学教案:学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语文小学教案:学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语文小学教案:学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学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一、引言标点符号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表达清晰、准确的意思。

通过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我们可以让文章更易读,更具逻辑性。

因此,在小学阶段就要着力培养孩子们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本教案旨在指导小学生学会正确运用常见的标点符号。

二、认识常见标点符号1.句号(.)句号是写完一个句子时所加的标志。

它表示主题已经完成,不再添加新内容。

例:“我喜欢吃苹果。

”在这个例句中,句号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陈述句。

2.问好(?)问好通常出现在疑问句尾部,用来表示疑问或询问。

例:“你最喜欢哪科目?”问好告诉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3.感叹号(!)感叹号通常用来表示强调或惊讶等强烈情感。

例:“多么漂亮的花园!”感叹号传达了作者对花园之美的赞赏和惊讶。

4.逗号(,)逗号在书写中应用较广,用来分隔句子成分或词语。

例:“我喜欢吃苹果、香蕉和桔子。

”逗号帮助我们把不同的水果名词分开。

5.冒号(:)冒号通常用在陈述后引导例证、解释、解答等。

例:“他有一个爱好:画画。

”冒号告诉我们一个具体事实,即他的爱好是画画。

三、应用标点符号的基本原则1.表示停顿与语调标点符号能够帮助读者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并给文章或句子设定合适的节奏和语调。

通过正确运用逗号和句号等符号,可以让文章流畅易读。

2.界定句子成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将句子中的不同成分进行区分,使其更加清晰明了。

例如,使用逗号将并列成分分隔开,使用破折号将插入语划分出来。

3.表示修辞和强调有时,在文章中我们需要通过控制标点符号来强调某个观点或情感。

通过运用短横线、感叹句等特殊标点符号,可以达到这一效果。

四、练习与案例1.练习:请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选择适当的标点符号。

(1)你明天来吗(2)这个问题太难了(3)她喜欢青蛙鱼和蓝色(4)小明是个聪明的学生好学有问必答2.案例:请结合以下句子,演示如何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例1:“我们周末去了公园妈妈帮我买了冰淇淋爸爸带上了足球。

小学语文复习--标点符号专题

小学语文复习--标点符号专题

标点符号教学设计三堡寄宿制小学刘学爱【教学目标】1、明确标点符号的书写,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良好习惯。

2、进一步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过程】一、标点趣谈同学们,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同标点符号打交道了。

小小的标点符号,它们的奥妙可多啦!故事一:古时候,有个秀才要招收学生,他对穷人子弟不收费,对富豪子弟都要多收报酬。

他出了一则告示:“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富人子弟来了是一种读法,穷人子弟来,又是一种读法。

”你能在不同的位置上点上标点,指出它的这两种读法吗?答案:穷人子弟: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富人子弟: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故事二:徐渭寄食相传明末著名的画家徐渭(文长)早年时家穷,没米下锅的时候,就跑到亲戚朋友家去,赖着不走,依人生活。

有一次,适逢春雨绵绵,他所寄宿的那户人家十分厌烦。

有一天,主人看到徐渭上厕所去了,就在壁上题了一行字委婉的下了逐客令: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人)不留。

徐文长出来一看,笑嘻嘻的说:既然你这样盛情留我,我就再住下啦。

说着,给这行字作了圈点: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人)不?留!答案:主人的意思呢: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人)不留!故事三:有趣春联传说有个才子,为农人家写新年吉语:“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头头大老鼠只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

”(没有加上标点,有人读为:“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头头大老鼠,只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

”农人听了,气得要死,质问这位才子,他用笔加上标点,成为:“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头头大,老鼠只只瘟,做酒缸缸好,好醋滴滴酸”,这样意思就完全不同了,农人的怒气不但消了,而且哈哈大笑。

)故事四:标点保命传说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让一位书法家题扇,书法家写了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上。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学习正确的标点符号使用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学习正确的标点符号使用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学习正确的标点符号使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学习正确的标点符号使用引言:语文教育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对于学生的写作和阅读理解能力至关重要。

在小学二年级阶段,我们着重培养学生对标点符号的基本认知和正确使用能力。

本教案将介绍一些基本的标点符号,并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标点符号使用。

第一节:认识常用的标点符号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标点符号,如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和引号。

通过示例句子,让学生理解每个标点符号的作用和用法。

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中多留意标点符号的运用。

第二节:学习句号和问号的使用1. 句号的使用:句号(。

)用于句子的结束。

让学生阅读一些简短的句子,引导他们辨别句子的结束,并在句末添加适当的句号。

2. 问号的使用:问号(?)用于疑问句的结束。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并帮助他们理解疑问句和问号的概念。

第三节:学习感叹号的使用1. 感叹号的使用: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情感。

让学生阅读一些感叹性的句子,了解感叹号的作用,并在适当的地方使用感叹号。

第四节:学习逗号的使用1. 逗号的使用:逗号(,)用于分隔句子中的成分或短语。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句子,让学生在适当的位置添加逗号。

同时,引导学生注意逗号的使用原则,如在列举、并列和复杂句中的应用。

第五节:学习引号的使用1. 引号的使用:引号(‘’)用于引述他人的话语。

教师应该向学生解释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使用引号,并提供一些示例句子,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引号。

第六节:综合练习在课堂上进行一些综合练习,让学生综合运用已学习的标点符号。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根据情景编写句子,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结语: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在课后,鼓励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多加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逐渐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总复习——标点符号的用法【教学目标】:1、明确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良好习惯。

2、进一步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1、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体会省略号、引号、破折号等的不同用法。

2、在段落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同标点符号打交道了。

小小的标点符号,它们的奥妙可多啦!据说,明朝的祝枝山,有一次曾同人开过这样一个玩笑。

新春佳节的时候,祝枝山路过一户富人家的门前,见到朱漆的大门上贴着一张红纸。

他想了想,就叫人拿来笔墨,在上面写了十二个大字: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

那家主人出来一看,念道:“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

”顿时脸色铁青。

他想这不分明是触我的霉头吗?于是,他要就动手打祝枝山。

而祝枝山却对他笑笑,不慌不忙地说:“我明明写的是好话,你自己看不懂嘛!”说完,他就用笔点了几下,便成为:“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

”那主人见了,不禁转怒为喜,连声称好。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标点符号如何点大有讲究,今天我们举行一次标点符号的语文复习课,提高同学们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二、复习标点符号的写法,明确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1、在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中你学过了哪些常用的标点?指名上黑板在方格中书写。

(在黑板上画好方格),。

、;:!?“ ” 《》()——… …2、检查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4、总结写法。

(1、在横行书写的文稿中,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都占一个字的位置,放在句末。

这七种符号通常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因为这些符号表示语气的停顿,应该紧跟在一句话的末尾。

如果一行的最后的一个格正好被文字占用了,那么这个标点就必须点标在紧靠文字的右下角。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和后一半都各占一个字的位置,它们的前一半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但不出现在一行的末尾,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的开头。

3、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放在一行的末尾,但不可以把一个符号分成两段。

这两种符号的位置都写在行次中间。

)二、通过练习,熟悉用法。

(一)、热身练习看来同学们都熟悉了标点符号的写法了,但它们的用法我们都掌握了吗?请大家取出“热身准备”信封,练习给句子加标点符号。

1、雪融化成水渗进土层深处能供应庄稼生长的需要(出示逗号、句号的作用)2、送去怕这和氏璧是有去无回了不送去又怕秦国派兵来打(出示分号的作用)3、你看过红楼梦这本书吗(书名号、问号的作用)4、公园的景色真美啊(感叹号的作用)5、礼拜天姐姐买来了鸡鸭鱼等肉食品(顿号的作用)6、啦啦队的同学们放开嗓子高呼加油加油(冒号、引用的作用。

引号分为双引号和单引号,它最基本的用法是引用,既在行文中直接引用他人的话,包括格言、诗歌、歌词等。

但当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如: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还有哪些情况要用上引号呢?作用:1、表示讽刺或否定;如: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这里的“聪明人”加上引号,其实是反话正说,修辞手法称之为反语。

“聪明人”,既“愚笨者)。

2、这里也有一种特殊情况,表示节日、纪念日的数字部分和重大历史时间加引号,表示地名加引号,专用名词加引号,以前的说法引号都是表示特定称谓;如: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

又如:原来,蝙蝠靠喉咙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

3、表示突出强调;如: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早”字。

)7、鲜花市场花的种类真多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省略号的作用:1、表示文中列举省略的部分。

除了这个作用之外,省略号还有哪些作用?如:(1)、说话断断续续,如:指导员对我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2)(3)、欲言又止。

如:我即刻胆怯了起来,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

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3)、表示语言的中断,如: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

"戴礼帽的回答。

(4)、表示语意未尽,如::"原来如此......")使用省略号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不可滥用省略号。

一是省略号后语境不明的不能用省略号,而是没有上述特殊语意不能用省略号。

(2)、用了"等"、"等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

(省略号和"等"、"等等"有不同,省略号表示的可以是各种需要省略的,而后者只能是类似的词语或意思。

)(3)要正确处理省略号前后的点号问题:一是省略号前是个完整的句子的,省略号前应使用句末标点,表示省略的是句子;二是省略号前不是完整句子的,省略号前一般不用点号,表示省略的是词语、短语;三是省略号后一般不用标点。

8、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破折号的作用:(1)、解释说明;(2)表示意思的转折;如:小女孩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

(3)、表示意思的递进;如: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4)、表示声音的延长、中断或停顿;如:“呜——呜——”他不停的哭泣。

对于我们小学阶段大致就掌握这几种作用就行了。

)(二)、讨论学法说说做这些题目有些什么经验或是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小结:读句子——知大意——加标点——再读检查(成对出现的标点写了前半个后不要忘记写后半个。

)(三)、总结标点符号用法。

(1)老师这里有一首标点符号的儿歌,我们来读一读,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标点符号的用法。

出示《标点符号歌》。

三、“小试牛刀”,练习给一段话加标点真厉害,看来标点符号的方面的知识都已经大家掌握了,不过能背武功秘笈的不一定拥有一身高超的武艺的,让我们来试试看吧!请大家取出“小试牛刀”题,自由练习。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了人间。

小河清凌凌的,就像一面透明的大镜子。

婀娜多姿的柳姑娘对着“镜子”梳妆打扮,并且欣赏着自己美丽的身影。

岸边的小草探出了脑袋,它们想看一看这个美丽的世界:无数的小花,红的、黄的、白的、散在草丛中,美丽极了!几只小鸭子在小河里排着队游来游去,仿佛在告诉我们“春江水暖鸭先知”。

1、学生自由练习。

2、交流校对3、小组讨论:说说你是怎样给一段话加标点的,可以分几步?哪些方法比较好?(1)通读(了解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2)断句(弄清这段话应该有几句话,并加上句末标点尤其要注意引号不要只写前引号而忘了后引号。

)(3)加标点(4)再读四、骁勇善战现在我们的功夫练得都不错了,那就让我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有A、B、C三组句子,难度分别是低、中、高,请任选一题,按照刚才的方法完成A、下列句子中有三处的标点是用错的,请你找出来。

爸爸问小明:“你刚才干什么去了?”“借书,”小明喝了口水说:“我借了好几本,有《西游记》,《三国演义》……等。

”B、保护视力要做到三注意:一、看书和写字时,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远;二、看书一小时后,要休息几分钟;三、字要写大些,要清楚整齐。

C、有一次,老师问我:“《小城春秋》你看过吗?”我马上讲:“看过了。

”老师又问:“这本书讲什么,看后有什么感想?”我搔搔头讲不出来。

老师告诉我:“读书好比吃饭,要细嚼慢咽,还要学会写读书笔记,这样才会有收获哩!”1、学生自由练习。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批阅。

3、出示原文,校对。

4、说说你帮同桌查出了什么错误,帮他改对了吗?(校对后发现了什么错误,现在明白了吗?)四、八仙过海正因为标点在生活奇妙作用,才使得文章的表达形式各异,匠心独具,让人深感中国文学句法之精妙,有时一句话在不同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意思也就不同。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标点的趣味故事:有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位姓李的女同志,因为小孩夜里得了急病,一早要去医院,就先到工作单位请假,可时间还早,同事们还没来上班呢。

于是她匆匆忙忙在办公室门口贴了张请假条就离开了。

“因小离病故请假一天。

”可是当同事依次为看到这张请假条,都急忙赶到她家安慰她,劝她不要过于悲伤,结果闹出了笑话。

同学们,这句话那位女同志和她的同事们是怎样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相传徐文长到朋友家里去,适逢下雨,主人写了一个条子跟他开玩笑,上面写的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他可没这样读,他读出来的意思正好和住人的相反,你知道他是怎么读的吗?2、学生取出练习纸,尝试给这个句子添加标点。

3、交流“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样就和主人的意思相反了。

4、其实这一句可以有好多种说法,除了以上两种之外还有好几种,你能加出来吗?“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