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工艺技术)万吨双氧水装置工艺设计

合集下载

(工艺技术)2020年万吨双氧水装置工艺设计

(工艺技术)2020年万吨双氧水装置工艺设计

安徽淮化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4万吨/年双氧水生产装置工艺规程吉林市双鸥化工有限公司二OO三年五月吉林市双鸥化工有限公司实施日期:2003年6月15日第四次修订第一版名称双氧水生产工艺规程文件编号第 4 页共48页纯度(主要是三甲苯的异构体):≥99%密度:0.87—0.88g/ml沸程:160—200℃碘值:≤2%总硫含量:≤5ppm2.2. 2—乙基蒽醌外观:浅黄色或米黄色粉末或晶体。

分子式:C16H12O2分子量:236.27结构式:OC2H5O初熔点:≥107℃苯中不溶物含量:≤0.1%纯度:≥98%硫含量:≤10ppm铁含量:≤5ppm吉林市双鸥化工有限公司实施日期:2003年6月15日第四次修订第一版名称双氧水生产工艺规程文件编号第9 页共48页且可反复被氢化、氧化生成双氧水,一定量的四氢2—乙基蒽醌的存在,将有利于提高氢化反应速度和抑制其它副产物的生成。

3.2化学反应A.氢化反应条件:催化剂(钯),温度为40--70℃,压力0.27—0.3MPa(G)反应方程式:O OHC2H5+H20.27—0.3MPa(G)C2H5O 40--70℃Pd OH吉林市双鸥化工有限公司实施日期:2003年6月15日第四次修订第一版名称双氧水生产工艺规程文件编号第10 页共48页B.氧化反应条件:温度为45—55℃,压力0.22—0.3MPa(G)反应方程式:OH OC2H5+O20.22—0.3MPa(G C2H5+H2O2OH 45--55℃O生产双氧水辅助工艺主要包括:碳酸钾溶液的配制和回收、成品包装、工作液配制等。

附表五双氧水水溶液的密度(克/毫升)0℃附表五双氧水水溶液的密度(克/毫升)25℃附表六双氧水浓度换算(g/l--%)附表六双氧水浓度换算(g/l--%)附表六双氧水浓度换算(g/l--%)附表六双氧水浓度换算(g/l--%)。

万吨双氧水装置工艺设计

万吨双氧水装置工艺设计

万吨双氧水装置工艺设计引言双氧水(H2O2)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万吨双氧水装置是一种用于大规模生产双氧水的装置,其工艺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万吨双氧水装置的工艺设计原则和关键步骤。

装置概述万吨双氧水装置主要包括氢氧化、蒸馏、稳定和储存等关键步骤。

下面将对每个步骤的工艺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氢氧化工艺设计氢氧化是万吨双氧水装置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将氢气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双氧水。

在氢氧化过程中,反应温度、压力和反应物浓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常见的氢氧化工艺是气相法和液相法。

气相法可以通过氢气与过氧化氢气体相混合后进入气相反应器进行反应。

液相法是将过氧化氢溶解在水中形成液相反应体系,然后通过加热与氢气反应生成双氧水。

蒸馏工艺设计蒸馏是将反应生成的双氧水进行分离纯化的关键步骤。

在万吨双氧水装置中,常采用多级蒸馏塔进行双氧水的分馏,以得到高纯度的双氧水。

蒸馏过程中,需要考虑操作温度、压力和塔板的设计。

通过调节不同级别的蒸馏塔,可以实现对双氧水中杂质的有效分离。

稳定工艺设计稳定是将蒸馏后的高纯度双氧水进行稳定处理,以防止其分解和失效。

稳定工艺通常使用稳定剂进行反应,可选择邻苯二酚等化合物。

稳定剂的选择要考虑其与双氧水的反应速率、稳定性和成本等因素。

稳定工艺中,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和稳定剂浓度等参数,以保证双氧水的长期稳定性。

储存工艺设计在储存过程中,双氧水需要保持其高纯度和稳定性。

储存设施一般采用不锈钢罐进行存储,同时考虑到储罐压力的控制和安全性。

在储存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测双氧水的含量和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维护。

工艺设备选择万吨双氧水装置的工艺设备选择非常关键,需要考虑生产规模、工艺要求和经济性等因素。

氢氧化步骤可以选择合适的反应器和控制系统,蒸馏步骤需要选择高效的蒸馏塔和精确的温度/压力控制设备,稳定步骤可以选择适合的反应器和稳定剂供给系统,储存步骤需要选择耐腐蚀性好的不锈钢储罐和相应的压力控制设备。

20万吨氧化沟法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20万吨氧化沟法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20万吨氧化沟法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氧化沟法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处理污水的方法,它通过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元素。

对于20万吨的氧化沟法污水处理厂,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工艺设计方案,供参考。

一、污水处理工艺流程:1.预处理:污水首先进入预处理单元,通过格栅、沉砂池等物理和化学方式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和沉积物。

2.厌氧处理:经过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厌氧池,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降解生成可溶性有机物和甲烷气体。

3.好氧处理:厌氧池出水进入好氧池,好氧微生物利用可溶性有机物进行降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4.沉淀池:好氧池出水进入沉淀池,在此处进行混凝沉淀,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5.深度处理:经过沉淀池后的水体可进一步进行深度处理,如过滤、消毒等。

二、具体工艺单元的设计参数:1.预处理单元:- 格栅:格栅间距为10mm,以去除大颗粒悬浮物;-沉砂池:根据进水流量和停留时间确定设计容积。

2.厌氧池:-池容积:根据单位体积有机负荷和停留时间确定;-搅拌方式:采用机械搅拌或气力搅拌。

3.好氧池:-池容积:根据单位体积有机负荷和停留时间确定;-曝气方式:通常采用曝气槽和曝气机进行气候迈气。

4.沉淀池:-池容积:根据单位流量和停留时间确定;-混凝剂投加:根据水质情况确定混凝剂的种类和投加量。

5.深度处理:-过滤:采用石英砂过滤器或纤维滤池;-消毒:常用的消毒方式有氯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三、运行控制和监测参数:1.水质监测:对进、出水进行常规的水质监测,包括COD、氨氮、总磷等指标。

2.调节控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进水量、池容积、曝气量等参数,以保证处理效果。

3.污泥处理:对厌氧池和好氧池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如浓缩、脱水、消化等。

总结:以上是一个20万吨氧化沟法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设计方案,其中涉及到了预处理、厌氧处理、好氧处理、沉淀池和深度处理等工艺单元。

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还需要结合当地的环境要求和处理效果进行调整。

万吨年双氧水装置φ4500φ5200×42000萃取塔萃取塔制造安装施工工艺

万吨年双氧水装置φ4500φ5200×42000萃取塔萃取塔制造安装施工工艺
5.2塔体φ4500段组对
5.2.1组对场地平面布置
为了确保塔体制造质量,组对场地需砼地面约400m2,厚200mm。组对场地设在萃取塔基础的北侧(见图4)。塔体组对找正及施焊时需搭设遮阳棚300m2,棚高8m。场地布置如图4所示。
5.2.2运输
(1)第1、2、3、4大段节的重量分别为25.9t、23.6t、11.3t、7t。用30t平板车1台、50t吊车1台、30t吊车1台完成4大段筒体的倒运工作,分别将各大段筒体由预制场运至安装现场。
万吨年双氧水装置φ4500φ5200×42000萃取塔萃取塔制造安装施工工艺
2.5万吨/年双氧水装置
φ4500/φ5200×42000萃取塔
制造安装施工工艺
1、萃取塔结构简述
Φ4500/Φ5200×42000萃取塔为2.5万吨/年双氧水(折100%浓度)装置中的关键设备,能否生产出符合设计浓度(27.5%)的双氧水(H202)即决定于此塔。该萃取塔的工作压力为常压,工作介质为H2O、H2O2。该塔总高42m,由裙座、φ4.5m及φ5.2m不锈钢筒体组成,其材质为0Cr18Ni10Ti。塔内设置51层塔盘,每层塔盘由支承环、支承梁及塔板构成。该塔总重量105t,其直径、高度及生产能力目前尚属国内及亚洲地区双氧水生产装置中的同类塔之首。
φ4500段塔体焊接完成后,将位于塔盘700mm层间的人孔开孔,φ500人孔短管及补强圈暂不安装。
5.3塔盘支承环安装
5.3.1用筒体轴线投影法校验内壁方位线
(1)φ4500塔体内壁的0°线已在筒体组对时划出,尚需将90°、180°、270°方位线划于筒内壁。划法为:
以0°线为基准,将壁内园分为4等分,分别在筒体的两端及中部分取等分,将相应三点分别连成三条直线。包括原已划定的0°线,即已构成4条方位线。

双氧水工艺控制方案

双氧水工艺控制方案

一、工艺简述1、工艺本生产装置包含五个工序:氢化工序、氧化工序、萃取净化工序、后处理工序、包装工序。

由外管送来的氢气(氯碱车间),经过加压,然后送入氢化釜使其与工作液进行氢化反应,得到的氢化液再和氧气反应,得到的氧化液(包括工作液和双氧水),经过萃取分离,得到双氧水,并使工作液得到再生,循环使用。

其生产过程如下:氢化工序把蒽醌转化蒽氢醌或四氢化蒽醌。

氧化工序用空气中的氧直接氧化蒽氢醌和四氢化蒽氢醌,并转化为蒽醌、四氢化蒽醌,同时生成双氧水。

萃取的作用是用无离子水从氧化液中萃取回收双氧水,生产一定浓度的双氧水溶液,该溶液再经过净化处理后,不仅降低有机碳的含量,而且生产27.5~35%的产品出售市场。

来自萃取的萃余液经过后处理再生处理后进入下一个使用循环过程。

2、本工艺的特点和难点控制回路较多,生产的连续性很强,塔式设备较多,而且各个参数之间关联较严重。

有些对象特性属于电加热炉式,比较难控制,其中如氢化工序的氢化釜压力,当氢气通入釜内时,压力很快升高,而要将压力降下来,则要依靠氢化釜自身反应将氢气吸收,这样的对象在自控时要尽量避免上超调,否则很容易造成系统的失控。

另外,氢化釜压力对象还具有正反馈特性,需要在控制时予以考虑。

3、工艺对控制系统的要求a、实现各个单元操作的集中监控,包括: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物理量的监测与控制。

动态参数检测、控制必须准确、可靠。

b、必要的遥控措施,对突发事件如停电等,系统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或需要的时候对一些关键的控制点(阀门、马达等)实施遥控。

c、配置必要的报警和联锁。

d、重要参数的记录和方便地查阅其实时趋势和历史趋势。

e、可随时监测有关单元的有关参数或重要设备的运行情况。

f、控制系统操作简单,参数设置、调整方便,便于操作,人性化的操作界面。

g、操作员站显示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修改和打印各种有关参数。

二、系统组成1、系统配置本项目控制系统采用的是FB-2000NS DCS。

20万吨过氧化氢可研

20万吨过氧化氢可研

20万吨/年过氧化氢装置说明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过氧化氢产品用途过氧化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由于它分解后所产生的氧具有漂白、氧化、消毒、杀菌等多种功效,且具有无副产物,无须特殊处理等特点,广泛用于造纸、纺织、化工等工农业生产。

5、性能规格及质量标准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分子式为H2O2,分子量34.016,外观为五色透明液体,无毒,对皮肤有一定的侵蚀作用,产生灼烧感和针刺般疼痛。

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当遇重金属、碱等杂质时,则发生剧烈分解,并放出大量的热,与可燃物接触可产生氧化自燃。

过氧化氢易被催化分解,分解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浓度为27.5%的过氧化氢产品,其质量指标符合国家标准GB1616-88,具体指标下表。

分析方法按国家标准(GB1616)产品外观:无色透明6、生产规模规模效益可降低生产成本,生产规模又受市场的销售情况制约,同时亦受企业投资能力等因素影响,根据市场和综合各因素,该项目生产规模确定为27.5%过氧化氢20万吨/年。

此规模既可有效地降低成本,工程建设投资适中,为适宜的经济规模。

7、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动力技术要求及消耗过氧化氢生产成本为623.8+76=699.8元,目前市场价格为1000-1050元8、主要设备明细9、焦炉煤气制天然气,在不补碳的情况下每小时产生1。

2万m3氢气,氢气的纯度比较高,含硫很低(S<0.1PPm),这是很难得的化工原料。

考虑到本公司有苯类产品,若要深加工就存在加氢的可能。

20万吨/年过氧化氢每小时需氢气5000-5250m3,尚有近7000m3/h氢气可做他用。

过氧化氢装置的公用工程的规模比较小、其消耗也低。

投资估算:该工程项目建设总投资估算为16450万元,费用如下:稀品工段:8800万元设备费用:6000万元土建费用:1200万元安装、管件费用:1000万元仪表费用:600万元空压站:900万元纯水站0低温水站:600万元贮罐区:1000万元开车费用:3600万元(工作液、钯触媒、氧化铝等)不可预见费用:500万元浓品工段450万元设计费用:600万元。

双氧水装置设备布置及配管设计要点

双氧水装置设备布置及配管设计要点

1.2 设备布置要点由于该装置中涉及真空、重力流管道,与之相关的设备所在楼层需经过严格的阻力降计算后方可确定,若布置不合理,将影响到操作的稳定性和生产的连续性。

自氢化液气液分离器底部出来的工作液依靠其自身的压力经过白土床、过滤器后进入氢化液受槽。

由于氢化液气液分离器操作压力较低(0.25~0.4MPa.G),而后续设备阻力降较大,需将氢化白土床和氢化液过滤器尽量设置在较低的楼层,并需控制管路上调节阀阻力降。

本装置氢化液过滤器布置在二楼,氢化白土床、氢化液过滤器阻力降均按30kPa 考虑,调节阀阻力降取20kPa,管道阻力降计算结果约为90kPa,则全程总阻力降约为170kPa,正常操作时可以满足要求。

自萃余液分离器出来的工作液依靠重力依次经过换热器、预热器、干燥塔、后处理系统后进入工作液受槽。

该管路系统涉及到的设备和管道较多,流程长,阻力损失大。

设备布置设计最为关键的是确定干燥塔所在楼面及干燥塔进料管口的高度。

本装置干燥塔至工作液受槽的阻力降约40kPa,干燥塔内操作压力约20kPa.A,工作液受槽操作压力为常压,则干燥塔需高于工作液受槽13米。

干燥塔进料管口高度与进料管及相关设备的阻力降有关,进料管阻力降约30kPa,调节阀阻力降约20kPa,换热器和预热器阻力降均为20kPa,考虑分离器与干燥塔间压差,总压降Δp 约为-10kPa,折合高差为-1米,分离器内最低液位应高于干燥塔进料管口至少1米,才能保证物料顺利进入后续设备。

2 配管设计2.1 管道布置在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中,工艺管道布置设计是实现工艺过程,确保安全、平稳生产操作的关键之一。

管道布置应统筹规划,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整齐美观,满足施工、操作和检修等方面的要求。

2.1.1 管廊上管道布置框架内部管廊敷设的管道有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和电0 引言双氧水是过氧化氢水溶液的俗称,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它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化学品合成、军工、电子、食品加工、医药、化妆品、环境保护、冶金等诸多领域。

双氧水装置扩能降耗技术改造

双氧水装置扩能降耗技术改造

技术平台双氧水装置扩能降耗技术改造项 翔,杨 程,姚莉莉(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枝江 443200)摘 要:以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5万吨/年(27.5%)双氧水装置扩能降耗技术改造为例,介绍了双氧水装置氢化和萃取工序存在的问题、技术改造措施及改造后的效果,供双氧水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双氧水;氢化塔;萃取塔;技术改造0 引言蒽醌法是目前国内生产双氧水的主流方法,该法以2-乙基蒽醌为载体,以重芳烃和磷酸三辛酯组成混合溶剂,在封闭系统中循环进行催化加氢、空气氧化、筛板萃取净化、后期处理等过程生产双氧水。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5万吨/年(27.5%)双氧水装置自2013年12月复产开车后一直存在氢化塔内偏流、触媒易结块、萃余带水较多等问题。

借助2014年停车大修的机会对氢化系统和萃取塔进行了相关的技术改造,强化了工作液在氢化塔内的分布效果,降低了床层阻力,更换了部分萃取塔内构件。

本次技术改造不仅提高了装置的生产能力和安全稳定性,还降低了原辅物料的消耗。

1 装置存在的问题1.1 氢化工序氢化塔是氢化工序最关键的设备,本装置氢化塔设计为两节串联式固定床反应器,底部内置有气液分离器。

单节塔高9.7米、直径3.4米、触媒装填23吨,顶部设有气液分布器。

由于壁流和沟流效应,工作液在流经触媒床层时分布不均匀,造成局部氢化过度,氢蒽醌析出,降解物增多,钯触媒结块。

由此导致床层阻力增大,压降升高,生产能力下降,影响装置稳定运行。

1.2 萃取工序萃取塔是筛板塔,利用纯水与工作液的密度差和H2O2在纯水和工作液中溶解度的差异将工作液中的H2O2萃取出来,得到粗品双氧水。

工作液经塔内筛板分散后凝聚,最终从塔顶流出[1]。

萃取塔顶有一层丝网,用于沉降萃余液夹带的水相。

生产中发现丝网沉降除水的效果较差,萃余液带水较多,增大了后处理工序的负荷,影响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2 技改措施2.1 氢化塔的改造为增强气液分布效果,避免工作液在氢化塔触媒床层内偏流,将每节塔内的触媒分为两段,在每节塔的中部开人孔,塔外增加平台和爬梯,塔内增加再分布器和支撑格栅,使得工作液在每节塔内都能进行二次分布,最大限度地减少偏流,降低床层阻力,防止触媒结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0.4MPa(G)
2.11 惰性瓷球
耐酸度:≥98%
耐碱度:≥95%
粒径:φ3mm、φ6mm
抗压强度:≥100N/粒
三氧化二铁含量:≤1.12%
2.12 催化剂
钯含量:0.3± 0.02%
堆密度:(0.63 ±0.05)g/ml
抗压碎强度:≥50N/粒
粒径:φ2.5—4mm
注:本触媒为可再生触媒,在装填触媒时应注意控制其自由落差不大于
C2H5
第四次修订第一版
文件编号
第4页
共 48 页
O 初熔点:≥107℃ 苯中不溶物含量:≤0.1% 纯度:≥98% 硫含量:≤10ppm 铁含量:≤5ppm
制定日期:1983 年 12 月 1 日 实施日期:2003 年 6 月 15 日
吉林市双鸥 修订日期:2003 年 5 月 9 日
化工有限公司
1.1.2.2 化学性质
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性物质,但遇到比它更强的氧化剂,如高锰酸
钾、氯气等,则呈还原性质。
它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参加分解、分子加成、取代、氧化还
原等反应。
双氧水具有较弱的二元酸性质,与某些碱反应可生成盐,由于它的
分子内在结构关系及杂质的存在,呈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当双氧水接
触到光、热、粗糙表面或混入重金属及其盐类、酵母菌、有机物、碱性
O
40--70℃ Pd
OH C2H5
OH
制定日期:1983 年 12 月 1 日 实施日期:2003 年 6 月 15 日
吉林市双鸥 修订日期:2003 年 5 月 9 日
化工有限公司
第四次修订第一版
名称
双氧水生产工艺规程
文件编号
第 10 页
B.氧化反应
条件:温度为 45—55℃,压力 0.22—0.3MPa(G)
为 40--70℃的条件下连续氢化。温度和压力的控制要根据氢化程度的要
求由低逐渐提高。两段固定床如何使用要根据氢化效率的要求和触媒的
活性来确定,一般是先使用 T-101B 段固定床,当正常条件下钯触媒经
再生后仍不能达到要求时,封闭 T-101B 段,且妥善处理。启用 T-101A
段固定床,同理当 T-101A 段固定床在正常条件下钯触媒经再生后不能
制定日期:1983 年 12 月 1 日
吉林市双鸥 修订日期:2003 年 5 月 9 日
实施日期:2003 年 6 月 15 日 化工有限公司
名称
双氧水生产工艺规程
纯度(主要是三甲苯的异构体):≥99% 密度:0.87—0.88g/ml 沸程:160—200℃ 碘值:≤2% 总硫含量:≤5ppm 2.2. 2—乙基蒽醌 外观:浅黄色或米黄色粉末或晶体。 分子式:C16H12O2 分子量:236.27 结构式: O
制定日期:1983 年 12 月 1 日 实施日期:2003 年 6 月 15 日
吉林市双鸥 修订日期:2003 年 5 月 9 日
化工有限公司
第四次修订第一版
名称
双氧水生产工艺规程
文件编号
外观:白色粉末不含杂质。 碳酸钾≥:92%(干基) 碳酸氢钾:≤8%(干基) 2.6 磷酸 含量:≥85% Fe:≤0.003% 氯化物:≤0.0003% 2.7 纯水 PH:6—7 电导率:≤1×10-6s/cm 2.8 氢气 纯度:≥99.5%(V/V) 氧气:<0.3% (V/V) 硫:≤0.1ppm 一氧化碳:≤5ppm 氯气:≤1ppm 压力:≥0.45MPa(G) 2.9 空气
要温度的氢气,在静态混合器中混合后,一并进入固定床(T-101A/B)。
气液经固定床(T-101A/B)顶部分布器分散后,并流而下,由固定床下
部出料(用一段固定床时)或通过固定床外连接管再进入 T-101B 段顶
部,T-101B 段固定床顶部亦装有分布器以使流经固定床内的气液均匀分
散。控制固定床(T-101A/B)压力在 0.27—0.3MPa(G),固定床温度
第四次修订第一版
名称
双氧水生产工艺规程
文件编号 第5页
共 48 页
氯含量:≤25ppm 2.3 磷酸三辛酯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基本无味。 分子式:C24H51O4P 分子量:434.65 结构式:[C4H9CH(C2H5)CH2O]3P=O 密度:0.923±0.003g/cm3 含量:≥99% 界面张力:≥18mN/m(与水的界面张力,20—25℃) 酸度:≤0.1mgKOH/g 色泽(Hazen 单位):≤50 硫含量:≤5ppm 2.4 活性氧化铝 外观:白色球形固体,直径φ3—5mm 氧化铝活性:≥60%(醋酸吸附法) 比表面积:≥200m2/g 强度:≥50N/粒 2.5 碳酸钾
文件编号 第9页
共 48 页
且可反复被氢化、氧化生成双氧水,一定量的四氢 2—乙基蒽醌的存在, 将有利于提高氢化反应速度和抑制其它副产物的生成。 3.2 化学反应 A.氢化反应 条件:催化剂(钯),温度为 40--70℃,压力 0.27—0.3MPa(G) 反应方程式:
O
C2H5 +H2 0.27—0.3MPa(G)
槽(V-107)。自固定床(T-101A/B)下部出来的氢化液一部分去氢化
白土床(V-108),由氢化白土床(V-108)顶出来后与另一部分氢化液
一同经氢化液过滤器(X-101A/B)到氢化液气液分离器(V-104)、氢
化液受槽(V-107),然后用氢化液泵(P-102A/B)送入氧化塔。
固定床(T-101A/B)两段均设有安全阀,当压力超过 0.315MPa(G)
反 应 , 得 到 相 应 的 氢 蒽 醌 溶 液 ( 称 氢 化 液 )。 氢 化 液 在 氧 化 塔 内
0.22—0.3MPa(G)压力和 45—55℃条件下用空气进行氧化,氢化液
中的氢蒽醌还原成原来的蒽醌,同时生成双氧水。由于双氧水在水和工
作液中的溶解度不同,用纯水萃取含有双氧水的工作液(称氧化液)得
共 48 页
从固定床出来的氢化液和未反应的氢气(称尾气)借固定床内的
压力经过滤器(X-101A/B)滤除可能夹带的触媒粉末及其它杂质后(防
止将其带到氧化工序引起双氧水的分解)连续进入氢化液气液分离器
(V-104)进行气液分离;尾气由分离器顶部出来经氢化液尾气冷凝器
(E-106)冷凝其中所含溶剂后,经阻火器放空。冷凝液回流到氢化液受
3.生产工艺过程
3.1 生产原理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是以 2—乙基蒽醌和四氢 2—乙基蒽醌为载体(总
有效蒽醌含量为 130—140g/l),重芳烃和磷酸三辛酯为混合溶剂(体积
比为 C9:TOP=75:25),配制成工作液。该工作液与氢气一同进入装有钯
触媒的固定床内,在 0.27—0.30MPa(G)压力和 40—70℃下进行氢化
反应方程式:
OH
O
C2H5+O2 0.22—0.3MPa(G
C2H5+H2O2
OH
45--55℃
O
共 48 页
生产双氧水辅助工艺主要包括:碳酸钾溶液的配制和回收、成品包 装、工作液配制等。
制定日期:1983 年 12 月 1 日 实施日期:2003 年 6 月 15 日
吉林市双鸥 修订日期:2003 年 5 月 9 日
到 35%的双氧水水溶液(称萃取液),该萃取液经重芳烃净化除去可溶
性有机杂质即得到成品,被萃取后的氧化液称为萃余液,萃余液先经萃
Hale Waihona Puke 余液分离器分离掉大部分水份,再经碳酸钾溶液进行干燥除掉水份、分
解双氧水和中和氧化过程中的酸,干燥后的工作液经沉降、分离,除去
夹带的碳酸钾溶液,再经后处理白土床使工作液再生并除去碳酸钾和副
制定日期:1983 年 12 月 1 日 实施日期:2003 年 6 月 15 日
吉林市双鸥 修订日期:2003 年 5 月 9 日
化工有限公司
第四次修订第一版
名称
双氧水生产工艺规程
文件编号 第3页
共 48 页
指标名称
浓度
(m/m)% ≥
酸度
(m/m)% ≤
不挥发物 (m/m)% ≤
稳定度 (m/m)% ≥
安徽淮化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4 万吨/年双氧水生产装置
工艺规程
吉林市双鸥化工有限公司 二 OO 三年五月
名称
双氧水生产工艺规程
文件编号 第1页
共 48 页
双氧水生产工艺规程
1.技术内容 1.1 产品名称、性质、规格及用途 1.1.1 产品名称 双氧水(学名过氧化氢) 分子式:H2O2 分子量:34.015 1.1.2 产品性质 1.2.1 物理性质
达到要求时,将 T-101A 段与 T-101B 段串联使用,最后当钯触媒再生后
不能满足生产时,更换钯触媒。
制定日期:1983 年 12 月 1 日 吉林市双鸥 修订日期:2003 年 5 月 9 日
实施日期:2003 年 6 月 15 日 化工有限公司
第四次修订第一版
名称
双氧水生产工艺规程
文件编号 第 12 页
时,安全阀会自动开启泄压。
3.3.2 氢化液的氧化
氢化液的氧化是在氧化塔 (T-201A/B)中进行。氧化塔分上下两
段,每段塔内各有三块筛板、10 个气体分散管。氢化液和补加的磷酸进
A. 外观:无色、无味透明液体 B. 毒性:双氧水无毒,但对皮肤有漂白及灼烧作用。皮肤受其侵蚀可
引起皮炎、起泡或针刺般疼痛,重者长期不痊愈。它能强烈刺激眼 睛,危害眼粘膜,长期接触,可使毛发变黄。双氧水蒸气易引起眼 睛流泪,刺激眼、鼻、喉的粘膜。双氧水蒸气在空气中的最大浓度 不应高于 0.03mg/L。 C. 粘度:见附表一 D. 凝固点:见附表二 E. 蒸气压(15℃时):附表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