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第三版】下册答案

合集下载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下册)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下册)

16.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式:(1)H2S+H2O2→(2)H2S+Br2→(3)H2S+I2→(4)H2S+O2→(5)H2S+ClO-+H+→3(6)Na2S+Na2SO3+H+→(7)Na2S2O3+I2→(8)Na2(9)SO2(10)H2(11)Na(12)KO(13)(14)K2(15)H2答:(1)H(2)H2H(1(2(3(4(5(6(7(8(9)2Na2O2+2CO2=2Na2CO3+O2(10)2KO2+2H2O=2KOH+O2+H2O2(11)4Fe(OH)2+O2+2H2O=4Fe(OH)3(12)5S2O82-+2Mn2++8H2O=10SO42-+2MnO4-+16H+(13)H2SeO3+H2O2=H2SeO4+H2O17.在标准状况下,50cm3含有O3的氧气,若其中所含O3完全分解后,体积增加到52cm3。

如将分解前的混合气体通入KI溶液中,能析出多少克碘?分解前的混合气体中O3的体积分数是多少?解:5.68mg,8.1%溶液退色,求碘溶液的浓度?18.每升含12.41克Na2S2O3·5H2O的溶液35.00cm3,恰好使50.00cm3的I-3解:I 3-+2S 2O 32-=S 4O 62-+3I -1.75×10-2mol/L19.下述反应在298K 时的△H θm 为284.5kJ ·mol -13O 22O 3已知此反应平衡常数为10-54,试计算该反应的△G θm 和△S θm 。

解:307.97kJ/mol,-78.76k -1.J.mol -120.利用电极电势解释在H 2O 2中加入少量Mn 2+,可以促进H 2O 2分解反应的原因。

答:θϕMnOH 2O 2H 2O 2H 2O 2H 2O 2第十四章1. 用答:2(1(2答:(1)N P 原子半径很大,而使P 原子间的p 轨道重叠很小,不能形成多重键。

P-P 单键键能很小,很容易断开。

无机化学第三版课后答案

无机化学第三版课后答案

无机化学第三版课后答案【篇一:武大吉大第三版无机化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02-11】2.一敝口烧瓶在280k时所盛的气体,需加热到什么温度时,才能使其三分之一逸出? 解3.温度下,将1.013105pa的n2 2dm3和0.5065pa的o23 dm3放入6 dm3的真空容器中,求o2和n2的分压及混合气体的总压。

解4.容器中有4.4 g co2,14 g n2,12.8g o2,总压为2.02610pa,求各组分的分压。

解55.在300k,1.013105pa时,加热一敝口细颈瓶到500k,然后封闭其细颈口,并冷却至原来的温度,求这时瓶内的压强。

解在此过程中,液体损失0.0335 g,求此种液体273k时的饱和蒸汽压。

解7.有一混合气体,总压为150pa,其中n2和h2的体积分数为0.25和0.75,求h2和n2的分压。

解完全吸水后,干燥空气为3.21 g,求291k时水的饱和蒸汽压。

解而不致发生危险?解(1)两种气体的初压;(2)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3)各气体的物质的量。

解用作图外推法(p对?/p)得到的数据求一氯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

2.4-3-5-12.22.00.00.20.40.60.81.01.2p (10pa)5解可得出一氯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0.49512.(1)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证明阿佛加德罗定律;(2)用表示摩尔分数,证明xi =?i v总(3)证明2=3ktm证明:(1)pv=nrt当p和t一定时,气体的v和n成正比可以表示为v∞n(2)在压强一定的条件下,v总=v1+v2+v3+----- 根据分体积的定义,应有关系式p总vi=nrt混合气体的状态方程可写成p总v总=nrtnivi= nv总ni?=xi 所以 xi = inv总又(3)mb?a=ma?b又pv=1n0m(?2)2 33pv3rt= n0mm2=所以?2=3ktm【篇二:第3版的无机化学_课后答案】3.解:一瓶氧气可用天数n1(p?p1)v1(13.2?103-1.01?103)kpa?32l???9.6dn2p2v2101.325kpa?400l ? d-1pvmpv?nrmr= 318 k ?44.9℃4.解:t?5.解: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pi?p(n2) = 7.6?104 pa p(o2) = 2.0?104 pa p(ar) =1?103 panip n6.解:(1)n(co2)? 0.114mol; p(co2)? 2.87 ? 104 pa(2)p(n2)?p?p(o2)?p(co2)?3.79?104pan(o2)p(co2)2.67?104pa(3)???0.286np9.33?104pa7.解:(1)p(h2) =95.43 kpapvm(2)m(h2) = = 0.194 grt8.解:(1)? = 5.0 mol(2)? = 2.5 mol结论: 反应进度(?)的值与选用反应式中的哪个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进行计算无关,但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

无机化学第三版下册答案第二十一章第十五章_碳族元素(1)

无机化学第三版下册答案第二十一章第十五章_碳族元素(1)

第十五章 碳族元素1.碳单质有哪些同素异形体?其结构特点及物理性质如何?答:碳单质有三种同素异形体:石墨,金刚石和C 60。

结构分为层状,网状和球状,见教材p730-732。

物理性质主要是石墨能导电,金刚石硬度大,C 60有超导性。

2.实验室里如何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工业如何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答:实验室法:O H CO CaCl HCl 2CaCO 2223+↑+=+工业法:CaCO 3CaOCO 23.图15-6中,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这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试讨论其原因。

答:是一种必然。

在Ellingham 图中,以ΔrG θ=ΔrH θ-TΔrS θ作ΔrG θ-T 图,斜率为ΔrS θ,截距为ΔrH θ。

反应:22CO O C =+ ΔrS θ≈ 0,所以为一直线 反应:22CO 2O CO 2=+ ΔrS θ< 0,直线上斜 反应:CO 2O C 22=+ ΔrS θ> 0,直线下斜 所以三线相交于一点是必然的。

3.分别向0.20mol·dm -3的Mg 2+和Ca 2+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20mol·dm -3的Na 2CO 3溶液,产生沉淀的情况有何不同,试讨论其规律性。

答:有CaCO 3沉淀,也有MgCO 3沉淀。

沉淀: CaCO 3 MgCO 3 Mg(OH)2K sp 2.9×10-9 3.5×10-8 1.8×10-11 溶液中122L mol 1.02120.0]Mg []Ca [-++•=⨯==加入Na 2CO 3后溶液浓度为0.1mol/L 。

溶液中-23CO []计算:11431112110[]0.1 4.22105.610b Kw COH K C mol L Ka -----⋅⨯=⋅==⨯=⨯•⨯ ∵ --+=+OH HCO O H CO 32_230.1-x x x1241.8100.1b x K x-==⨯-[CO -23]=0.1-x≈0.1 mol.L -1Q i =[Ca 2+][CO -23]=0.1×0.1 =0.01﹥K sp ,CaCO 3 =2.9×10-9Q i >Ksp ,所以有CaCO 3和MgCO 3沉淀。

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无机化学》(第3版)(下册)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4~16章【圣才出品】

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无机化学》(第3版)(下册)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4~16章【圣才出品】
14.下列分子中,具有顺磁性的是( )。 A.N2O3 B.NO2 C.N2O4 D.N2O5 【答案】B 【解析】氮的氧化物主要有 N2O、NO、N2O3、NO2、N2O4、N2O5,其中有单电子 的为:NO 和 NO2,是顺磁性分子。
15.将 NCl3 通入 NaOH 溶液,得到的产物是( )。 A.NH3 和 NaCl B.NH3 和 NaClO C.NO2 和 NaCl D.NH4Cl
2.在
溶液中加入
溶液后主要产物是( )。
【答案】C 【解析】因为磷酸银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成酸性。 反应方程式为:NaH2PO4+3AgNO3=Ag3PO4↓+2HNO3+NaNO3。
3.硝酸盐热分解可以得到单质的是( )。
【答案】A 【解析】AgNO3 热分解的反应方程式为 2AgNO3→2Ag+2NO2+O2↑
9.硝酸钠的氧化性表现较强的状态是( )。 A.在酸性溶液中 B.在碱性溶液中 C.在高温熔融状态 D.与所处的状态无关 【答案】A 【解析】酸性状态下,溶液中有 H+,硝硝酸根本身氧化性不强,有 H+存在形成硝酸,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10.下列酸中是一元酸的是( )。 A.H4P2O7 B.H3PO4 C.H3PO3 D.H3PO2 【答案】D
12.对于 H2O2 和 N2H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是二元弱酸 B.都是二元弱碱 C.都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D.都可做氧化剂 【答案】C 【解析】H2O2 为二元弱酸,而 N2H4 为二元弱碱。两者均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 N2H4 作为氧化剂时反应速率极慢而没有实际意义。
13.下列路易斯碱中,碱性最强的是( )。 (A)NH2-
7.下列化合物中肯定不存在的是( )。 A.NCl5 B.POCl3 C.BN D.SiF4 【答案】A

无机化学第三版下册答案第二十一章第十七章_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无机化学第三版下册答案第二十一章第十七章_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第十七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1.试根据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的电子层构型说明它们化学活泼性的递变规律。

答:碱金属元素的价层结构为ns1,自上而下,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半径增大,第一电离势减小,电负性变小,金属的活泼性依次增强。

2.试比较锂和钾;锂和镁的化学性质有哪些相似点和区别。

答:锂和钾的相似性:都是活泼金属。

不同点更多:在空气中加热的产物MOH M2CO3MNO3受热MOH受热锂:Li3N,Li2O 溶解性差热稳定性差Li2O,NO2,O2Li2O钾:KO2 易溶稳定KNO2,O2不分解锂与镁有对角线相似性:锂镁在O2中加热:Li2O MgO氢氧化物受热:Li2O MgO碳酸盐受热:Li2O+CO2MgO+CO2难溶于水的盐:LiF,Li2CO3,Li3PO4 MgF2,MgCO3,Mg3(PO4)2硝酸盐受热:Li2O,NO2,O2 MgO,NO2,O2镁的水合氯化物受热生成碱式盐。

区别:锂与冷水反应,但渐慢(因为生成溶解性差的LiOH);镁与冷水不反应。

3.金属钠是强还原剂,试写出它与下列物质的反应方程式:H2O,NH3,C2H5OH,Na2O2,NaOH2,NaNO2,MgO,TiCl4答:2Na + 2H2O =2NaOH + H2↑2Na + 2NH3 = 2NaNH2 + H2↑2Na + 2C2H5OH = 2NaOC2H5 + H2↑2Na + Na2O2 = 2Na2ONaH催化无水,450℃2Na + 2NaNO2(s) 4Na2O + N2Na + MgO = Mg + Na2O2Na + TiCl4 = Ti +4NaCl4.写出过氧化钠和下列物质的反应式:NaCrO 2,CO 2,H 2O ,H 2SO 4答:2NaCrO 2+3Na 2O 2 +2H 2O = 2Na 2CrO 4 + 4NaOH3Na 2O 2 +2CO 2 = 2Na 2CO 3 +3O 2Na 2O 2 + H 2O H 2O 2 + 2NaOH 冷2Na 2O 2 + 2H 2O 4NaOH +ONa 2O 2 + H 2SO 4冷Na 2SO 4 + H 2O 2 5.写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用途。

无机化学(下)参考答案(重要).docx

无机化学(下)参考答案(重要).docx

《无机化学》下册(第三版)习题参考答案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曹锡章、宋天佑、王杏乔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屮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第十二章卤族元素1. 单质的活泼性次序为:F 2»Cl 2>Br 2>I 2从F 2到Cl 2活泼性突变,其原因归结为F 原了和厂离了的半径特别小。

F Cl Br I 厂 cr Br _ 厂r/pm 64 99114 133 136 181 195 216 (1)由于F 的原了半径非常小,F —F 原了间的斥力和非键电了对的斥力较大,使 F2的解离能(155KJ/mol)远小于CH 的解离能(240KJ/mol)。

(2)山于F 离了半径特别小,因此在形成化合物时,氟化物的离了键更强,键能或 晶格能更大。

(3) 由于F 离子半径特别小,F"的水合放热比其他卤素离子多。

2. 氧化性顺序为:F2>C12>Bf2>l2 ;还原性顺序为:I->BF>C 「>F. 尽管在同族中氯的电子亲合能最高,但最强的氧化剂却是氛卤索单质绘很强的氧化剂,随着原子半径的增大,卤素的氧化能力依次减弱。

尽管在同 族屮氯的电子亲合能最高,但最强的氧化剂却是氟。

一种氧化剂在常温下,在水溶液屮 氧化能力的强弱,可用具标准电极电势值來表示,0&值的大小和下列过程有关(见课本 P524)3. (1)2C12+Ti =TiCl 4 加热, 干燥 (2)3C12+2A1 =2A1C13 加热, 干燥 (3)C12+H 2=2HC1 点燃 (4)3Cb+2P (过量)=2PCb 干燥 5Cb(过量)+2P=2PC15干燥 (5) C12+H 2O=HC1O +HC1(6) C12+2K2C03+H2OKC1+KC10+2KHC034. (1) CC14为非极性溶剂,【2溶在CC14中后仍为分子状态,显示出12单质在蒸气时的紫颜 色。

第三版无机化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版无机化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17. 简单说明 答
键和 π 键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8. 试比较如下两列化合物中正离子的极化能力的大小: ① ZnCl 2 , Fe Cl2 , CaCl 2 , KCl 。 ② SiCl 4 , AlCl 答
3
, PCl 5 , MgCl 2, NaCl 。
19. 试用离子极化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① AgF 易溶于水, AgCl , AgF , AgI 难溶于水,溶解度由 AgF 到 AgI 依次减小。

10.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应如何改正? ( 1) ( 2) ( 3) ( 4) 答 s 电子绕核运动,其轨道为一圆周,而电子是走 主量子数 n 为 1 时,有自旋相反的两条轨道; 主量子数 n 为 4 时,其轨道总数为 16,电子层电子最大容量为 32; 主量子数 n 为 3 时,有 3s, 3p , 3d 三条轨道。 S 形的;
2
14. 已知 NO 2,CO 2,SO2 分子其键角分别为 道的杂化类型? 答
132 °, 180°, 120 °,判断它们的中心原子轨
。 15. 写出 NO ,NO ,NO 答
+
分子或离子的分子轨道式,
指出它们的键级, 其中哪一个有磁性?
16. 举例说明金属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的能带结构有何区别? 答
+
试用离子键理论说明由金属钾和单质氯反应, 方向性和饱和性?
形成氯化钾的过程?如何理解离子键没有
△ H 1=83 kJ・ mol △ H2 =419 kJ・ mol
1
1
1 2
H2(g) → H(g)
△ H 3=218kJ ・ mol
1
K (g) + H K(s) + 解

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无机化学》(第3版)(下册)名校考研真题(配位化合物)【圣才出品】

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无机化学》(第3版)(下册)名校考研真题(配位化合物)【圣才出品】

2.根据晶体场理论,说明[FeF6]3-为高自旋、而[FeCN6]3+为低自旋,计算它们磁矩的 大小,并判断[FeF6]3-和[FeCN6]3+的稳定性。(Fe 的原子序数为 2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 研]
2/4
圣才电子书

解:Fe3+自由离子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出的 2 个 3d 轨道与 1 个 4s、3 个 4p 轨道组成 6 个 d2sp3 杂化轨道,与 6 个 CN-中 C 原
子提供的 6 个孤对电子形成 6 个配位键。Fe3+离子处在八面体强场作用下,由于 3d 轨道能
量的变化而发生了电子重排,重排后 Fe3+离子的价电子层结构是:
3/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此, Fe(CN)36 稳定性高于 FeF63 。
4/4

4p
4s
3d
d2sp3杂化
在弱场配位体 CN-作用下,分裂能 Δ 值较大,此时 Δ>P,易形成低自旋配合物,所以
Fe(CN)36 为低自旋,形成内轨型配合物。
②其磁矩为 s n (n 2) = 1 (1 2) =1.73 B.M.
③内轨型配合物稳定性高于外轨型配合物,低自旋配合物稳定性高于高自旋配合物。因
配体的结构和性质。相同配体带相同电荷的同族金属离子,其分裂能随着中心离子的周期数
的增加而增加。
二、简答题 1.金属氢化物的酸碱性取决于它们的解离方式。试以 ROH 表示金属氢氧化物,讨论 它们的解离及判断其酸碱性的经验规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 研] 答:ROH 的酸碱性取决于它的解离方式,与元素 R 的电荷数 z 和半径 r+的比值 f=z/r (称为离子势)有关。当 R 的 z 小、r+大、即 f 值小时,R-O 键比 O-H 键弱,ROH 将 倾向于碱式解离,ROH 呈碱性;若 R 的 z 大、r+小、即 f 值大,R-O 键比 O-H 键强, ROH 倾向于酸式解离,ROH 呈酸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8


10. 人体内缺乏 Na+ 、K+ 、Ca2+离子可能会引起什么病变? 答 人体内缺乏 Na+ 、K+ 细胞肿胀; 人体内缺乏 Ca2+离子,PDF 没有活力,钙媒介蛋白缺乏 Ca2+也没有活力。
69
5 .0 T t
0.693t T
m 剩 = m(
1 1 =( ) 4 2
所以 T=2.5 年
67
第二十四章
1. 举例说明何为生命元素?生命元素分哪几种? 答 把维持生命所需要的元素称为生物体的必需元素,叫做生命元素。 分为 (1)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 2. 存在于体内的铬,对机体有什么影响? 答 铬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虽少,但它们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作用都是十分 重要的。铬是胰岛素正常工作不可缺少的物质,直接干预人体内糖和脂肪的代谢。 3. 铁是人体必需元素?它有什么功能?铁以什么形式存在时对人体健康有害? 答 铁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正常人体内的铁几乎全部被限制在特定的生物大分子结构包围的封闭状 态之中,使之能起正常的生理作用。如果一旦铁离子逃逸或解脱封闭,自由铁离子会催化氧化反应,使 体内产生过氧化氢和一些自由基,这些产物会损失细胞代谢和分裂,影响生长发育等,甚至引起癌症或 致死。 4. Ca2+离子在有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答 (1)是骨头的主要组成部分; (2)作为酶的激活剂; (3)信使作用; (4)与核酸中的磷酸酯氧结合,使双螺旋结构稳定化。 5. 为什么等量的污染金属离子比农药残毒对机体的危害更严重? 答 因为许多有机物能被降解而减低毒性,而污染金属离子在体内是不能生物降解的,它们 常被积累在特定的器官组织中,构成了在体内长期起作用的致病因子。重金属的积累与机体衰老和细 胞老化均有密切关系。污染金属离子在生物组织中的有效富集,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金属能与构成生 物大分子的氨基酸或碱基等活性组分形成的配合物。 6. 广泛摄取食物和挑剔食物的人,健康情况有何差异? 答 广泛摄取食物的人就会充分补充各种人体所需要的元素。 而挑剔食物的人很难从食物中得到充分的元素,所以他的健康就因为缺少某些元素而差。 7. 通常金属螯合物中二个或多个配位原子相距较近才能形成稳定的螯合物, 为什么 Cu-Zn 超氧化物歧化 酶中二个配位原子相距 57 个氨基酸残基,但仍可形成稳定的螯合大环。 答 因为它形成了大的螯合,它的空腔的大小于配体接近。 8. CO2 是从体内排出的气体,是否可以认为 CO2 对人体生理作用无贡献? 答 CO2 虽然是从体内排出的气体,但不能认为 CO2 对人体生理作用无贡献,因为 Zn2+与 CO2 形成复合物 Zn(OH)—CO2, 由于 CO2 处在空腔中其他基团的氢键作用下, 2 的碳原子受到与 Zn2+键合的 OH 的 CO 亲核进攻,而形成 HCO 3 。 9. 人体内主要水解酶是哪种金属酶? 答 (1)含铁酶; (2)含锌酶。
75 33
As(α , n)
72
; (b) 3 Li(p , n) (b)
4 2
7
; (c) 15 P( 1 H , p) (c)
32 15
31
2
解: (a) 31 Ga
He
P
7. 计算燃烧 1mol 的 CH4 所损失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体系放出 890Kj 的能量。 解: E = mc2 890× 3 = m× 108)2 10 (3× m = 9.89× -12kg 10 8. 1molCo- 60 经 衰变后,它失去或得到多少能量?( 27 Co→ 1 e +
60
0
60 28
Ni,
60 27 Co
核的质量是 59.9381u,
64
60 28 Ni
核的质量是 59.9344u; 1 e 的质量是 0.000549u。
0
解:∆E = ∆mc2 =(59.9344 + 0.000549 – 59.9381) × -6× 10 (3.0× 8)2 10 8 =-2.8× kJ 10 9. Co- 60 的半衰期是 5.3 年,1mg 的 Co- 6015.9 年后还剩下多少?
+
0 1 e
→ 2 He +
0 1e
1 0n
4
231 90 Th 64 28 Ni
(6) 29 Cu → (7)
9 24 12 Mg
+
1
+
→1 H +
6
24 11 Na 4 2
(8) 4 Be + (9)
235 92 U
1 1H
→ 3 Li +
99
He
135 52 Te
+
1 0n
→ 40 Sr + +
7 5
+ 20n
1
(10) 4 Be →
7
0 1 e
B
66
14. 将下列表示式写成平衡方程式: (a) 7 N(n,p) 6 C; (b) 7 N(p, ) 6 C; (c) 17 Cl(n,p) 16 S
14 14 15 12 35 35

(a) 7 N +
15
14
1 0n
→ 6 C + 1H
x0 kt x 2.303
k = 0.693/t1/2 = 0.693/(4.51× 9) 10
= 1.54× -10/年 10 x0 = 4.64 + 1.22× 238/206 = 6.45mg
lg
6.05 1.54 10 10 t 4.64 2.303
得:t = 1.72× 9 年 10 11. 用氦核轰击 Al-27 核时,得到 P-30 和一个中子,写出这个核反应的平衡关系式。 解: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第十九章配位化合物
42
43
44
45
46
47
48
第二十章过渡元素(1)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第二十一章过渡元素(2)
57
58
59
60
61
62
63
第二十三章
1. 核聚变为什么只能在非常高的温度下才能发生? 答:轻原子核相遇时聚合为较重的原子核,并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称为核聚变,由于核都带正电子,相互 之间受到静电力的排斥,因此在一般条件下,发生聚变的几率很小,要使轻原子核相遇必有足够高的 温度,才能使之自动持续进行。 2. 为什么 α 粒子需要加速才能引起核反应,而中子不需要加速就能引起核反应呢? 答:因为天然放射性物质的a射线能量不高。用它来轰击原子序数较大的核,并不能发生核反应。因 此必须使a粒子加速,使a粒子具有足够大的动能克服它们彼此间的斥力,相互碰撞,发生核反 应,因为中子不带电,与核无排斥作用,因此它们不需加速,就会引起核 反应。 3. 解释为什么锂和氢核间聚变温度比 H2 和 H2 核间聚变温度高? 答:锂的核电荷比氢大,锂核与氢核之间的排斥 比氢核之间的排斥作用大,克服锂核与氢核间的排 斥所需的能量更大,所需的温度愈高。 4. 解释为什么在铀矿中不能发生爆炸性的链发生? 答:因为铀矿中 U-235 和 U-238 混在一起的,这样大部分中子将被 U-238“吃掉” ,而使中子越来越少,这 样就不能满足链式反应进行的条件(中子数目起码是维持不变或有微小的增加。 5. Td-232 转变成 Pb-208 要放射出多少个 α 粒子和多少个 β 粒子? 答:6 个a粒子和 4 个 ß粒子。 6. 确定在下面各种情况下产生的核? (a)
第十二章卤素
1
2
3
4
第十三章氧族元素
5
6
7
8
9
10
第十四章氮族元素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第十五章碳族元素
19
20
21
22
23
24
25
第十六章硼族元素
26
27
28
29
30
第十七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31
32
33
第十八章铜族和锌族元素
+
1 0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0)? →
81
0 1 e
+
B
81 37 Rb
解 (1) 36 Kr → 1 e + (2) 26 Fe + (3) 24 Cr +
24 53
56
0
0 1 e 4 2
→ 25 Mn
1 56 26 Fe
56
He → 0 n +
24 12 Mg
(4) 11 Na → (5)
235 92 U 64
27 13 4 30 1 Al 2 He15 P 0 n
12. 写出下列转变过程的核平衡方程式: (a)Pu-241 经 衰变; (b)Th-232 衰变成 Ra-228;
(c)Y-84 放出一个正电子; (d)Ti-44 俘获一个电子; (e)Am-241 经 衰变; (f)Th-234 衰变成 Pr-234; (g)Cl-34 衰变成 S-34。 解: (a) (b) (c) (d) (e)
0
0 1 e 4 2
→?
1
53
He → 0 n + ? +
0 1 e
24 12 Mg 4
→ 2 He + ?
0 1e
1 0n
(6) 29 Cu →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