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管顶管施工方案

混凝土管顶管施工方案
混凝土管顶管施工方案

顶管施工方案

1.施工程序:围挡→人工挖顶管坑上半部土方和支撑→搭平台、支立四角架及起重设备→挖下半部土方和支撑→安装顶管设备→顶管→砌井→拆撑还土→管道清理与打口→水泥浆填充。

2.施工测量:工程开工前先进行现况管线调查,复核管线的位置与高程。顶管测量人员均持证上岗。现场使用的水准点闭合后方能使。

3.顶管工作坑、检查井坑开挖与支撑:顶管工作坑尺寸的确定。顶管工作坑、检查井坑的长度尺寸为L,宽度尺寸为B。L的计算公式为:L=L1+L2+L3+L4+L5式中:

L1—管节长度(m)

L2—顶镐长度(m)

L3—出土工作间(m),一般取1.0-1.8m

L4—后背墙厚度(m)一般取0.85m

L5—已顶进管留在导轨上的最小长度(m),一般取0.3-0.5m

B的计算公式为:B=D+S,式中:

D—砼管外径(m)

S操作宽度(m),取2.4-3.2m

L=3+1.3+1+0.85+0.5=6.65=7 m

B=1.25+3.2=4.45m =5 m

考虑到顶管坑单向顶进,因此工作坑为L×B=7m×5m;转弯处顶管坑为L×B=7m×7m。检查井坑的尺寸满足检查井的砌筑,净空尺寸长×宽=4.5m×4.5m。

土方调配:顶管坑采取人工开挖,顶管坑的土方部分用于排管马道,其余土方的存放集中在总包方现场指定地点,以便运弃。

顶管工作坑净空尺寸长×宽=7m×5m,检查井坑的净空尺寸长×宽=4.5m×4.5m。深度在5m以内的坑为一步开挖,深度大于5m的坑分两步开挖,第二步较第一步缩小0.5m。

支撑采用钢木组合支撑,立梁采用20#工字钢,圈梁采用25#工字钢,立梁间距1.5~2m,地面以下0.5m 设第一道圈梁,以下每1.5m左右设一道,圈梁八字撑采用25#工字钢,长度大于3.5m。

工作坑两端管道入口处,立梁间距1.4m,圈梁距管外顶0.2m,并按管道流水面高程控制其位置。钢筋焊接点均需满焊。圈梁后密排长4m、厚5cm的大板,其后若有空隙用草袋装土填实。顶管坑见底后进行钎探。

4.顶管后背与顶力计算

⑴顶管后背承载力计算(以长距离井段为例,L=19m),后背承载力计算公式为:F=H×B×[σ]= 2.5×3×18=135t,式中:

F—后背承载力(t)

H—后背高度(m)

B—后背宽度(m)

[σ]—后背承载力,取18t/m2。

⑵顶管顶力计算采用经验公式计算,计算公式为:

P=NP0=1.5×3.169/3×19=30.1t,式中:

P--计算总顶力(KN)

P0—顶进管子的全部自重

N:土层系数,取值等于1.5。

⑶根据计算:后背承载力大于最大顶力,能满足最大顶力的需要。后背长度核算公式为:L= P/B +La =

30.1/3+2 =3.46m,式中:

L---后背长度(m)

P---顶管需要的总顶力(t)

B---后背受力宽度(m)

La---附加安全长度(m),砂土取2;亚砂土取1;粘土、亚粘土取0。

经核算,厚背需要的长度为3.46m,故此其它工程项目开槽时,需保留此长度不开挖。

5.后背安装:

⑴后背较坑底深0.8m,采用长3m、断面15cm×15cm方木码放,高度为2.5m,并尽量贴紧墙壁,后背平面要求垂直于管道中心线,如有空隙用砂石填充严密,方木前埋设立铁3根,间距1.0m。立铁前码放横铁,横铁要求码放平整,顶镐后座与横铁结合处严密,以便均匀地将顶力传到后背上。

⑵每座顶管坑顶管时首先顶较长的井段。

⑶顶力设备为320t油压千斤顶,行程L=700mm。根据顶力计算,安装2台千斤顶,与管道中心线对称布置。

6.道轨安装:导轨使用高度为140的钢轨,安装道轨用木枕,经计算D=1050砼管导轨宽度为737mm,导轨高程用顶管坑内的水准点测设。钢制道轨与木枕用道钉固定,两侧用方木与槽壁撑紧固定。

7.测量放线与纠偏

⑴测量与放线:根据监理单位审核批准的桩点施测污水管线的中心线和高程桩。根据中线控制桩用经纬仪将顶管中线桩分别测设在顶管工作坑的前后,使前后两桩互相通视,并与管线在同一条线上。

顶管工作坑内的水准点由坑上一次引测,经过校核,误差不得大于±5mm。每座顶管坑内设2个水准点。

⑵顶管测量与纠偏:在顶第一节管时,以及在校正偏差过程中,测量间距不应超过30cm,以保证管道入土的位置正确;管道进入土层后的正常顶进,测量间隔不宜超过100cm。

中心测量:本工程最大顶进长度为19m,拟采用垂球拉线的方法进行测量,要求两垂球的间距尽可能的拉大,用水平尺测量头一节管前端的中心偏差,并且每顶进12m用经纬仪检测一次,见顶管测量与超挖示意图。

高程测量:用水准仪及特制高程尺,根据工作坑内设置的水准点,测头一节管前端与后端的管内底高程,以掌握头一节管子的走向,测量后应与工作坑内另一个水准点闭合。

每班工作要做好顶管记录和交接班记录,全段顶完后,应在每个管节接口处测量其中心位置与高程,有错口时应测出其错口的高差。

顶管误差校正逐步进行。形成误差后不可立即将已顶好的管子校正到位,应缓慢进行,使管子逐渐复位,切忌猛纠硬调,以防产生相反的结果。纠偏过程中应加强测量密度,每10--20cm测量一次,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纠偏方式。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①超挖纠偏法:偏差为1--2cm时,可采取此法。即在管子偏向的反侧适当超挖,而在偏向侧不超挖甚至留坎,形成阻力,使管子在顶进中向阻力小的超挖侧偏向,逐步回到设计位置。

②顶木纠偏:偏差大于2cm时,在超挖纠偏不起作用时采用。用圆木或方木的一端顶在管子偏向的另一侧内壁上,另一端斜撑在钢板或木板的管前土壤上,支顶牢固后,在顶进过程中配合超挖纠偏法,边顶边支。利用顶进时的斜支撑分力产生的阻力,使顶管向阻力小的一侧校正。

③千斤顶纠偏法:方法基本同顶木纠偏法,只是在顶木上用小千斤顶强行将管慢慢移位纠正。

8.管前挖土与顶进施工:顶管偏差高程控制在+1cm、-2cm,中心控制在左右3cm。

⑴管前挖土长度:本工程中规定管前挖土长度为30cm为宜,最多不能超过50cm。

⑵关于管周围的超挖:本工程管顶以上允许超挖1.5cm,但在下面135o范围不得超挖,一定保持管壁与土基面的吻合。

⑶首节管下到导轨上应测量其高程、中心是否符合要求,确认合格后方可顶进。首节管入土后,每顶进30cm 要量测中心,高程一次,及时、细致操作,防止出现偏差。

⑷工作坑内设的两个进行校核的水准点、中心点,施工时应对其妥善保护,防止碰撞。

⑸顶进时昼夜三班不间断施工,防止因中途停置而导致摩擦力增加,造成顶进困难。

⑹当遇下列情况时,应停止顶进,迅速采取措施处理:管前方发生塌方或遇障碍物时;后背倾斜或严重变形;顶铁发生扭曲变形现象;错位偏差太大,且校正无效;顶力较预计增大,超过管口许可承受的能力。

8.7顶管测量记录

⑴在顶进过程中,管道一直处于动态,加强顶进施工中的动态管理,是提高顶进质量的首要保证。顶进施工记录则是反映管道在顶进过程中动态情况的依据,因此,应认真填写顶进施工记录,做好交接班,掌握顶进的动态,做到情况明、问题清、有对策、处理及时。

⑵顶进中每班必须如实填写记录,记录中应包括顶进长度、土质情况、顶力数值、每次的测量记录、校正情况、机械运转情况及其它注意事项。

⑶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时当班的负责人必须向接班负责人交清记录,并说明在顶进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⑷整个施工段的顶进分阶段的进行自检,不可等到全段顶完再全面检验。日常的顶进原始记录(交接班记录),只反映了当班的情况,但顶进的管道在动态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则应掌握,所以每顶进20m时即全面检验一次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应在继续顶进中得到解决。

⑸顶管记录由质量检查人员每日收集一次,并将顶进质量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

9.水泥浆填充

⑴由于管线位于新建路下,为保证路基稳定,顶管结束后应及时对管体四周的缝隙充填水泥砂浆,使其密实坚固,填充水泥砂浆所用设备与填充触变泥浆设备相同,配比为:水泥:粉煤灰:水=1:3:4;

⑵水泥浆液需搅拌均匀,无结块,无杂物。注浆压力为0.1~0.2MPa,注浆孔左右各设一个排气孔。充填水泥浆必须自一个方向顺序压浆,即每个注浆孔压浆时见到前方注浆孔冒出水泥浆时才能认为充填饱满。压浆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注满土层和管壁之间的孔隙,等24小时后进行第二次压浆,第二次压浆重新布孔。注浆结束后要及时清理注浆设备,以防堵塞。

⑶注浆设备和系统是由泥浆搅拌机、泥浆泵、输浆管、输浆管总节门、注浆孔及分节门组成。第一注浆孔设在距首节管7.5m左右,依次每3m设置一个注浆孔,注浆孔位置一般设在管子左上方或右上方,以免出土时碰撞。

10.顶管的接口:柔性接口钢筋砼管滑动胶圈接口。

11. 检查井:顶管完成及安管后及时砌筑检查井,砌筑前按设计图对照标准图将井位尺寸施放准确。

井室砌筑采用Mu10非粘土烧结砖,砌筑用M7.5水泥砂浆。砌砖用砂浆配比准确,满铺满挤,砖缝不得有竖向通缝。流槽与井壁同时砌筑,井室内外表面用砂浆分层压实抹光。井室内安装球墨铸铁小踏步,注意管顶上安装挂灯、挂安全带的踏步。

球墨铸铁小踏步安装前必须刷防腐锈漆,砌筑砂浆未达到抗压强度时不得踩踏踏步。井筒勾缝时,砂浆必须填满。预留管端头用白灰砂浆砌堵封严。检查井采用重型五防井盖,高程与路面同高。

12.闭水检验:

⑴闭水试验的条件:检查井及管道的外观质量及复测检验均已合格;注浆孔洞均全部封堵且不漏水;现场有满足闭水要求的水源;排放水不影响附近环境。

⑵带井闭水:放水前检查所有预留支管的管堵是否严密,抹面的强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合格后,方可放水。试验水应为试验段上游管内顶以上2m,如不足2m其渗水量按公式折减。

⑶注水过程中要检查管堵、管道、井身等处有无漏水、渗水,注满水浸泡1~2天后进行闭水试验。

第四节顶管铺设

1、范围

本节工作由工作坑、交汇坑土方;工作坑支撑设备安拆;顶进后座及坑平台安拆,泥水切削机械及附属设施安拆、中继间安拆、顶进触变泥浆减阻、压浆孔制作与封孔、封闭式顶进水力机械、混凝土管顶进、钢管顶进、钢管挤压顶进、铸铁管挤压顶进、T形接口、安装敞开式顶管设备及敞开式附属设施,钢板板基坑洞口处理、钢筋混凝土沉井洞口处理等有关工作。包括备料、场内运输、支撑安拆、整理、指定地点堆放、模板制、安、拆,钢筋除锈、制作、安装、混凝土拌和、浇捣、养护、安拆钢板后靠,搭拆人工操作平台及千斤顶平台,拆除混凝土后座,清理现场等有关作业。

2、材料

木材等所需材料的须符合图纸要求和规范要求。

3、一般要求

(1)管道顶进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管道所处土层性质、管径、地下水位、附近地上与地下建筑物,构筑物和各种设施等。

a在粘性土或砂性土层,且无地下水影响时,宜采用掘式或机械挖掘式顶管法;当土质为砂砾土时,可采用具有支撑的工具管或注浆加固土层的措施;

b在软土层且无障碍物的条件下,管顶以上土层较厚时,宜采用挤压式或网格式顶管法;

c在粘性土层中必须控制地面降陷时,宜采用土压平衡顶管法;

d在粉砂土层中且需要控制地面隆陷时,宜采用加泥式土压平衡或泥水平衡顶管法;

(2)采用手掘式顶管时,应将地下水位降至管底以下不小于0.5m处,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其他水源进入顶管管道。

(3)顶管施工中的测量,应建立地面与地下测量控制系统,控制点应设在不易扰动、视线清楚、方便校核、易于保护处。

4、施工要求

(1)工作坑

a、顶管工作坑的位置应按下列条件选择:

①管道井室的位置;

②可利用坑壁土体作后背;

③便于排水、出土和运输;

④对地上与地下建筑物、构筑物易于采取保护和安全施工的措施;

⑤距电源和水源较近,交通方便;

⑥单向顶进时宜设在下游一侧。

b、采用装配式后背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装配式后背墙宜采用方木、型钢或钢板等组装,组装后的后背墙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②后背土体壁面应平整,并与管道顶进方向垂直;

③装配式后背墙的底端宜在工作坑底以下,不宜小于50cm;

④后背土体壁面应与后背墙贴紧,有孔隙时应采用砂石料填塞密实;

⑤组装后背墙的构件在同层内的规格应一致,各层之间的接触应紧贴,并层层固定。

c、工作坑的支撑宜形成封闭式框架,矩形工作坑的四角应加斜撑。

d、当无原土作后背墙时,应设计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就地取材、拆除方便的人工后背墙。

e、当顶管工作坑采用地下连续墙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并应编制施工设计。

f、地下连续墙墙段间宜采用接头箱法连接,且其接缝位置应井室内部结构相接错开。

g、采用钢管作预埋顶管洞口时,钢管外宜加焊止水环,且周围应采用钢制框架,按设计位置与钢筋骨架的主筋焊接牢固;钢管内宜采用具有凝结强度的轻质胶凝材料封堵;钢筋骨架与井室结构或顶管后背的连接筋、螺栓、连接挡扳锚筋,应位置准确,联接牢固。

h、地下连续墙的顶管后背部位,应按施工设计采取固措施。

i、开挖工作坑,应按施工设计规定及时支护,可采用与墙体连接的钢筋混

凝土圈梁和支撑梁的方法支护,也可采用钢管支撑法支护。支撑应满足便于运土、提吊管件及机具设备等的要求。

j、顶管完成后的工作坑应及时进行下步工序,经检验后及时回填。

(2)顶进

a、开始顶进前应检查下列内容,确认条件具备时方可开始顶进。

①全部设备经过检查并经过试运转;

②防止流动性土或地下水由洞口进入工作坑的措施;

③开启封门的措施。

b、拆除封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采用钢板桩支撑时,可拔起或切割钢板桩露出洞口,并采取措施防止洞口上方的钢板桩下落;

②采用沉井时,应先拆除内侧的临时封门,再拆除井壁外侧的封板或其他封填措施;

③在不稳定土层中顶管时,封门拆除后应将工具管立即顶入土层。

c、工具管开始顶进5~10m的范围内,允许偏差应为:轴线位置3㎜,高程0~+3㎜。当超过允许偏差时,应采取措施纠正。

在软土层中顶进混凝土管时,为防止管节飘移,可将前3~5节管与工具管联成一体。

d、采用手工掘进顶管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工具管接触或切入土层后,应具有上而下分层开挖;工具管迎面的超挖量应根据土质条件确定;

②在允许超挖的稳定土层中正常顶进时,管下部135。范围内不得超挖;管顶以上超挖量不得大于1.5cm;管前超挖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并制定安全保护措施;

③在对顶施工中,当两管端接近时,可在两端中心先掏小洞通视调整偏差量。

e、采用网格式水冲法顶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网格应全部切入土层后方可冲碎土块;

②进水应采用清水;

③在地下水位以下的粉砂层中的进水压力宜为0.4~0.6MPa;在粘性土层中,

进水压力宜为0.7~0.9Mpa;

④工具管内的泥浆应通过筛网排出管外。

f、采用挤压式顶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喇叭口的形状及其收缩量应根据土层情况确定,且应与其形心的垂线左右对称;

②每次顶进的长度,应根据车斗的容积、起吊能力和地面运输条件综合确定;

③工具管开始顶进和接近顶完时,应采用手工挖土缓慢顶进;

④顶进时,应防止工具管转动;

⑤临时停止顶进时,应将喇叭口全部切入土层。

g、采用挤密土层法顶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管前应安装尖或管帽。当采用管尖时,其中心角为:砂性土层,不宜大于60;粉质粘土,不宜大于50;粘土,不宜大于40;

②为防止相邻管道损坏及地面隆起,应根据施工设计控制与相邻管道间的净距及距地面的深度。

h顶管的顶力可按下式计算,亦可采用当地的经验公式确定:

P=frD

1[2H+(2H+ D

1

)tg2 {45φ/2}+ω/r D

1

]L+P

F

式中 P —计算的总顶力(kN)

r —管道所处土层的重力密度(m)

D

1

—管道的外径(m)

H—管道顶部以上覆盖土层的厚度(m)

φ—管道所处土层的内摩擦角()

ω—管道单位长度的自重(kN/m)

L—管道的计算顶进长度(m)

f—顶进时,管道表面与其周围土层之间的磨擦系数,其取值可按表所列数据选用

P

F——

顶进时,工具管的迎面阻力(kN),其取值,宜按不同顶进方法由表所列公式计算。

顶进管道与其周围土层的磨擦系数

i 、顶进钢管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和肋板保护层时,焊接后应补做焊口处的外防腐层.

j 、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时,其接口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管节未进入土层前,接口外侧应垫麻丝、油毡或木垫板,管口内侧应留有10~20㎜的空隙;顶紧后两管间的孔隙宜为10~15㎜;

顶进工具管迎面阻力的计算公式

注:D av —工具管刃脚或挤压喇叭口的平均直径(m );

t —工具管刃脚厚度或挤压喇叭的平均宽度(m );

R —手工掘进顶管法的工具管迎面阻力,或挤压、网格挤压顶管法的挤压阻力。前者可采用500KN/㎡,后者可按工具管前端中心处的被动土压力计算(KN/㎡);

α—网格截面参数,可取0.6~1.0。

5、质量检验

(1)顶管工作坑及装配式后背墙的墙面应与管道轴线垂直,其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的规定.

工作坑及装配式后背墙的施工允许偏差(㎜)

注:(1)H为装配式后背墙的高度(㎜) ;

(2)L为装配式后背墙的长度(㎜)。

连续墙施工允许偏差

注:墙面平整度允许偏差值系指允许凸出设计墙面的数值。

(3)管道的施工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管内清洁,管节无破损;

b、允许偏差就符合表408-5的规定;

c、钢筋混凝土管道的接口应填料饱满、密实、且与管节接口内侧表面齐平,接口套环对下管道、贴紧,不脱落;

d、顶管时地面沉降或隆起的允许量应符合施工设计的规定。

顶进管道允许偏差(mm)

D为管道内径(mm)

(4)采用中继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中继间千顶的数量应根据该段单元长度的计算顶力确定,并应有安全贮备;

b、中继间的外壳在伸缩时,滑动部分应具有止水性能;

c、中继间安装前应检查各部件,确认正常后方可安装;安装完毕应通过试运转检验后方可使用;

d、中继间的启动和拆除应由前向后依次进行;

e、拆除中继间时,应具有结接接头的措施;中继间外壳若不拆除时,应在安装前进行防腐处理。

顶管穿越施工方案

顶管施工工艺流程

1. 测量放线

依据设计施工图纸及控制桩点,用全站仪测量放出穿越管道的轴线、用地边界线及发送坑、接受坑的位置、尺寸线,撒白灰线进行标识。

2. 作业坑开挖、制做及沉井

测量放线后,作业坑开挖作业坑深度根据穿越处管道设计管底标高确定。人工配合单斗挖掘机进行发送坑开挖,每开挖1.0m 深度后,采取混凝土支护,直至开挖到设计套管管底标高下0.1m ─0.8m 深处,底层浇筑顶管用混凝土靠背或放置钢靠背。坑底先敷设200mm ─500mm 厚的碎石,再浇注200mm ─300mm 厚的C25钢筋混凝土,坑底浇筑500mm 集水坑一个。如通过勘探,发现开挖处有管道、电缆等隐蔽物,得到主管部门的认可并进行必要保护后,方能开挖。工作井下沉时四周要平衡,发生倾斜时要及时纠正,抽木垫时间要一致,每挖500㎜下沉一次。

3. 顶管设备安装

顶进设备主要包括钢后座、导轨、主顶液压油缸、泵站、顶铁、泥浆泵、四角支架等,用汽车吊将顶进设备吊入发送坑,并配合进行安装。

4. 管材顶进

为使后靠背受力均匀,液压设备与后背接触面加=30mm的钢板和道木,在液压缸与被顶管间加承力盘。液压系统包括高压油泵、动力传递机构等,液压缸按顶管中轴线对称布置,顶管中保持轴线重合。

做预顶试验:检验液压系统性能,液压缸行程,传力设备的中心线和垂直度等。

对顶入管节做最后检查,如端面平直度,椭圆度,管壳任一侧母线直线度等。顶入管节采用Φ1000mm 钢筋混凝土管。第一根管子必须加特制工具头,确保管子的承重面积。

用起吊设备将管节轻放在导轨上,测量中线与前后两端高程,管节端面垂直顶管中轴线。人工在管子前端掏土,清出的土方用小车配以小型卷扬机外运出作业坑。待管子前端

形成略大于管子外径的圆形空间后,启动主顶液压油缸,慢慢向前推动,首节管子顶入后,液压缸退回到起始位置,将第二管节与首节按照规范要求连接,合格后再依次顶进。每一根管子顶进后,人工继续在管子前端掏土,如此循序渐进,在顶管过程中,辅以纠偏、纠扭措施,直至顶入满足设计要求,完成顶管作业。

顶管过程中,每顶进200cm 左右就要对顶管中线、高程进行检测,施工中采用全站仪控向,以施工放线时布置的中心桩为准进行监测,发现位移,要采取纠偏措施调整过来。每次纠偏角度不宜过大,可根据顶进长度和土质情况来确定,一般可在1cm —10cm 之间选择。另外要严格控制纠偏油泵的压力,不使油泵压力升得过快,纠偏结束后要锁紧螺旋定位器。

5. 纠偏、纠扭调整措施

纠偏是指工具管偏离设计轴线后,利用纠偏油缸或套管前端加管锲,改变管端的方向,减少管线偏差的过程。由于钢筋混凝土套管是分段进行的,段与段之间是柔性连接,不传递弯矩,因此纠偏必须遵循以下规律:

纠偏在顶进过程中进行,静态的纠偏会对管线产生不利的影响;钢筋砼纠偏比较灵敏,纠偏角度不宜过大,避免造成较大的弯曲;第一段管节质量要好,因为第一段管节在纠偏过程中承受多次反复应力,容易损坏管节;

纠偏过程中,要在网格底上绘制工具管的测点轨迹,推算出其行轨迹,根据行轨迹及时纠偏

角度,避免纠偏过大产生过度的弯曲;

及时了解穿越处的土层,特别是软土层,不均匀土层的土质情况。

顶进过程中常常出现管道扭转,须加强控制,避免扭转角过大,纠扭预防措施:纠偏时,注意纠偏油缸不要对管节形成扭矩;

稳定主顶油缸后座,主顶油缸后座不稳容易使主顶油缸工作时方向变化,产生扭转角;纠扭管节扭转的有效方法为压重纠扭,即在管道单边压重,使管道在相反方向扭转。

顶管施工方案与措施应根据施工实际需要,可采用单顶进法,双面顶进法和对接顶进法施工,方案需争得监理认可方得施工。

6. 顶管完毕检查验收

混凝土管顶管作业完成后,及时对管子凹部进行注浆,防止管子下沉和路面塌陷, 向监理报验并现场测量验收。验收合格后,填写施工资料,请旁站监理检查签证。

顶管二

1顶管工作坑及附属设施

1.1 顶管施工的工作坑是顶管施工时在现场设置的临时性设施。工作坑是一个竖井,顶进过程中,顶管的管节不断被吊到工作坑内安装顶进,管内土方陆续从坑下提升到地面上运走。竣工后在其地点修建检查井或阀门井。

1.2 工作坑附属设施包括接口操作井、集水井、工作棚、工作台、测量基准点、后背、导轨和基础等。

2 顶管施工工艺设计

2.1 千斤机顶的顶力计算的理论公式为:

Rf=K[f(2Pv+2PH+PB)+PA]

式中Rf----计算顶力(千牛);

Pv----管顶上的垂直土压力(千牛);

PH----管侧的土压力(千牛);

PB----全部欲顶进的管段重量(千牛);

PA----管端部的贯入阻力(千牛);

K----安全系数。

2.2 顶进钢筋混凝土管时,顶力计算的经验方式:

Rf=n.G.L (千牛)

式中n----土质系数;

G----管节单位长度重量(千牛/米);

L----顶进管段长度(米)。

2.3 后背的设计计算:

Rc=Kr.B.H.(h+H/2)γ.Kp (千牛)

式中Rc----后背土的承载能力(千牛);

B----后背墙的宽度(米);

H----后背墙的高度(米);

h----后背墙顶至地面的高度(米);

γ----土的容量(千牛/米3);

Kp----被动土压力系数;

Kr----后背的土抗力系数。

2.4 顶进设备

顶管施工采用的液压千斤顶大多为手动泵驱动和电泵驱动。顶铁一般由型钢焊成,强度和刚度应经过核算。刃脚装于首节管端部,由外壳、内环和肋板组成。外壳以内环为界分成

两部分,前面为遮板,后面为尾板。刃脚外壳套于顶进管外部,外伸长度取决于土质。遮板端部呈20--30°角,尾板长度15--20cm 。用肋板增加其刚度,多数肋板按中心角

10--15°位置作放射形设置。

3普通顶管法的实施(见图1)

3.1 普通顶管法的适用范围和工艺流程

普通顶管法一般用于顶入的管节内径不小于800mm 的钢筋混凝土管和钢管。顶进长度一般不超过60m 。施工的坐标误差一般可达到1cm 以内。但当管径大于1800mm 时,工作面土壁可能会出现稳定性问题,尤其是土质松散或遇到地下水时。

普通顶管法的工艺流程:

3.2 顶进前的准备工作

3.2.1 安装管节

管节安装下管前应先进行外观检查,包括管端面的平直度,管壁表面的光洁度,端面上有无纵向裂缝等。对马蹄形端面、裂缝超长或管壁粗糙者不应使用。检查合格的管子用卷扬机或龙门吊吊到顶管的工作坑的导轨上,准备连接顶进。

6.2.2 管道接口

管节稳好后,在管内侧两管节对口的地方用钢涨将两节管子连接起来,使接口处于刚性连接,避免在顶进中受力产生错口,保证顶进过程中管节高程和方向的准确度。钢浇圈固定管口的方式如图2。

钢涨圈是用6~8mm的钢板卷焊而成圆环,宽度300mm 。涨圈环外径小于管节内径30~40mm。接口时将钢涨圈放在两个管节的中间,并打入木楔。操作时,先用一组小方木插入钢涨圈放在两个管节的中间,并打入木楔。操作时,先用一组小方木插入钢涨圈上部与管壁的空隙内,将钢涨圈固定。然后两个木楔为一组,方向相反、交错地打入缝隙内,将钢涨圈牢固地固定在接口处。

对于钢筋混凝土管,为了接口填封,应在管节口间预先留出空隙,称预留空隙。平口钢筋混凝土管使用直径30~35mm的麻辫,放在管缝的外缘周围,借以留出空隙,如图2所示。顶管竣工后将钢圈拆除,再往管缝内填打石棉水泥。麻辫除有隔缝的作用外,在顶管过程中,尚能发挥均布顶力和保护管节的作用。

3.2.3 挖土

顶进管节的方向和高程的控制,主要取决于挖土操作。工作面上挖土不但影响顶进效率,更重要的是影响质量控制。对工作面挖土操作的主要要求是:

3.3 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开挖,不得超挖;特别是管底土基弧度120°~135°范围内,一定要保持管壁与土基表面吻合;

3.4 不得扰动管底下部的地基土;

3.5 挖出的土要及时外运;

3.6 开挖后要及时顶进,及时测量,可使顶力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3.6.1 运土

从工作面挖下来的土,通过管内水平运输和工作坑的垂直提升运至地面。运土量的计算:V=1/4.πD12. η (m3)

式中V----单位管节长出土量(m3);

D1----管节外径(m );

η----可松性系数。

管内水平运输:管径大于800mm 可用如图3所示的四轮车运土;管径大于1500mm ,可采用双轮手推车运土。

4顶管工程的测量监督及误差校正

4.1 顶管施工时,为了使管道按照规定的方向前进,在顶进过程中必须不断观测管节前进的轨迹,当发现偏离设计位置时,就要及时地进行校正。因此要求顶管自始至终都要在测量工作的严格控制之下。测量工作大致分为四个方面:

4.1.1 顶进前的准备阶段测量

包括工作坑的方位、高程,标定管道中心线,设立临时水准点等。开始顶进的第一节管测量工作非常重要,第一节管顶得好,位置正确,以后的管子才能顶好。

4.1.2 顶进过程中的测量

主要是对工具管和首节管进行测量,此种测量观测频繁,正常顶进时每顶进30~40cm就应测量一次,顶进第一节管时,测量的顶进间隔距离更要小些。除对工具管和首节管频繁测量外,每顶进40~60cm还需对整个顶进管进行复测,主要是检查中间管节有无下沉现象。4.1.3 工程竣工测量

一般是每节管都应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绘出竣工图。

4.1.4 地面观察测量

观察地面有无沉陷和隆起。开始顶进前,要选好基线(即管道设计的中心线)和基点(即临时水准点)。基线和基点一定要设置牢靠,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能发生移动,特别是基线若方向稍有移动则可能形成很大的误差。基线设置好后,就以此基线为

href='https://www.360docs.net/doc/2c154747.html,/b8a69394204062f51d020114a9cf79e15d9991078-4.html'

target='_blank' title='钢筋混凝土顶管施工方案_文档下载'>钢筋混凝土顶管施工方案_文档下载https://www.360docs.net/doc/2c154747.html,/b8a69394204062f51d020114a9cf79e15d9991078-4.html 准测量顶管的中心。中线的测量方法可根顶距的长短、精度要求的高底而不同。常用的方法有:三点移线法、经纬仪测量、连通管测量法、激光测量。

4.2 顶管工程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4.2.1 质构造的变化,基础土层软硬悬殊;

4.2.2 顶进千斤顶用力不均;

4.2.3 导轨移位,工作坑基础沉陷;

4.2.4 局部障碍物偏向施力;

4.2.5 挖土操作时开挖的尺寸不合适;

4.2.6 顶进管节的端面不平行。

4.3 顶管误差校正是逐步进行的过程,一旦形成误差不易立即将已顶好的管进行校正,而是逐步由误差调整到正确,常用的校正方法有:

4.3.1 挖土校正法:采用在不同部位增减挖土量的办法,以达到校正的目的。校正误差范围一般不大于10~20mm。该法多用于粘土或地下水位以上的砂土中。

4.3.2 强制校正法:当偏差大于20mm 时,用挖土法已不易校正,可用圆木或方木顶在管子偏离中心的一侧管壁上,另一端装在垫有钢板或木板的管前土壤上,支架稳固后,利用千斤顶给管子施力,使管子得到校正。

4.3.3 衬垫校正法:对淤泥、流砂地段的管子,因其地基承载力弱,常出现管子低头现象,

target='_blank' title='钢筋混凝土顶管施工方案_文档下载'>钢筋混凝土顶管施工方案_文档下载https://www.360docs.net/doc/2c154747.html,/b8a69394204062f51d020114a9cf79e15d9991078-4.html

钢筋混凝土管顶管施工方案

广州天然气利用工程 迎宾路车道下管段顶混凝土套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埋设在番禺区迎宾大道快车道及路口的管段,由于路权单位(番禺区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及管理部门(番禺区交通局路政管理所)要求采用非开挖施工方法施工;考虑到日后便于高压管道更换及维修,根据现场特点,采用顶钢筋砼套管,在套管内安装燃气管道的施工方法。 具体位置(桩号):4+700~5+435、7+981.04~8+151.87。 二、现场施工条件分析: 1.4+700~5+435段:该段包括两个路口及快车道,4+700位置是绿化带,图纸显示没有地下管线等障碍,可定为工作坑位置(1#坑);5+358处为塘西酒家停车场,且地下管线非常密集,不适宜做工作坑,因此,该段管线应延长至5+435处,该处为空地,障碍少,可做工作坑(5#坑);4+915.38处为平面转点,在该处做工作坑(2#坑:由于该处为转点,故该坑只能做一个方向顶进,最后做3#坑的接受坑);3#坑及4#坑在桩号5+000和5+171.19处,该两个地方均没有地下障碍,同时可利用一半人行道,减少快车道占用面积。接受井在工作坑之间按现场实际布置,单向顶进最大长度130米。 3、7+981.04~8+151.87段:7+981.04为绿化带,地下管线较少(只有一条电力电缆,可采取保护措施),可做顶管工作坑;8+121处地下管线较多,不宜做工作坑,应将顶管段延长至8+151.87没有地下管线,且场地较好,很适合做工作坑。接受坑在8+058.60处(绿化地上)。 三、顶管工艺确定: 1.顶进施工方法选用:采用中短距离直线法顶管,人工挖土的施工方法。 2.管径及管材:建议采用DN1500MM二级钢筋砼离心式F型顶管,橡胶圈垫板石棉水泥接口。 3.管内底用C15砼填充做安管平台。

市政工程污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_secret

目录 第1章.-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2) 1.1. 编制依据 (2) 1.2. 编制原则 (2) 第2章.工程概况 (3) 2.1. 工程概况 (3) 第3章.施工部署与安排 (4) 3.1. 施工组织机构 (3) 3.2. 施工准备 (3) 3.3. 施工区域划分 (4) 3.4. 施工顺序 (4) 3.5. 劳动人、机械设备投入 (4) 3.6. 施工进度计划 (5) 第4章.施工技术措施 (7) 4.1. 顶管设备的组成 (7) 4.2. 设备安装 (9) 4.3. 测量放线与纠偏 (11) 4.4. 顶管测量记录 (12) 4.5. 地面沉降监测 (13) 4.6. 防范预案与措施 (16) 第5章.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20) 5.1. 质量控制和质量验评标准 (20) 5.2. 混凝土管施工质量控制 (21) 5.3. 顶进过程中地面沉降控制 (22) 5.4. 质量保证措施 (22) 5.5. 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22)

第1章.-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1.1.编制依据 本工程图纸、设计说明及招标文件; 《顶管施工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2S515) 《国家建筑标准图集-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04S516)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 1.2.编制原则 在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已完成部分管线的施工状态、分析已施工管线存在的技术、质量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实际,编制经济科学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质量目标明确,施工中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严格管理,保证措施完善,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 工期目标明确,合理高效安排施工进度,科学划分施工区段,协调统一,确保工期顺利完成。 安全目标明确,安全措施可靠,制度完善确保施工安全。 施工中做到保护环境,文明施工。 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运用性,安全可靠与实 事求是相结合。 坚持科学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监控。

人工顶管施工工艺流程

人工顶管施工工艺

目录 一、基本工作原理 (3) 二、施工准备 (3) 2.1 技术准备 (3) 2.2 材料准备 (3) 2.3 机具准备 (4) 三、施工方法 (4) 3.1 工艺流程 (4) 3.2 工作坑及其布置 (5) 3.3 开挖与顶进 (5) 3.3.1 挖土与运土 (5) 3.3.2 顶进施工 (5) 3.4 顶管接口 (5) 3.5 测量及校正 (6) 3.5.1 测量 (6) 3.5.2 校正 (6) 3.6 沉降观测及控制 (6)

一、基本工作原理 人工顶管施工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的推力,采用人工挖土掘进的方法,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井内穿过土层一直推到接收井内吊起。与此同时,也就把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的管道埋设在两井之间,以期实现非开挖敷设地下管道的施工方法。其施工示意图如下: 二、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 认真学习和研究施工图纸及相关的施工文件,了解设计意图和要求,进行图纸会审,在设计交底时提出疑问,并根据设计交底修正施工方案。 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技术文件,了解施工范围,管道沿线的地形、地貌、地址水文条件及各种原有设施。掌握施工工期,顶管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及要求,安全措施等,并向施工队伍进行顶管施工技术交底。 2.2 材料准备 (1)管材:管材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生产厂家提供,进场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管材外表面应该平整,无蜂窝麻面,回弹检测强度应不小于该管道混凝土设计要求,承插口处不得有棱角缺失。

(2)工字钢:进场工字钢型号必须与施工方案中要求的型号相同。 (3)水泥:应采用合格厂家的符合设计要求的水泥,进场后应对水泥进行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3 机具准备 主要机具:千斤顶,油泵,顶铁,与管材相应直径护口铁,导轨,枕木,卷扬机,水泥浆搅拌机,压浆机。 三、施工方法 3.1 工艺流程

钢筋混凝土管顶管施工方案

钢筋混凝土管顶管施工方案 1.测量放线 依据设计施工图纸及控制桩点,用全站仪测量放出穿越管道的轴线、用地边界线及发送坑、接受坑的位置、尺寸线,撒白灰线进行标识。 2.作业坑开挖、制做及沉井测量放线后,作业坑开挖作业坑深度根据穿越处管道设计管底标高确定。人工配合单斗挖掘机进行发送坑开挖,每开挖1.0m深度后,采取混凝土支护,直至开挖到设计套管管底标高下0.1m-0.8m深处,底层浇筑顶管用混凝土靠背或放置钢靠背。坑底先敷设200mm- -500mm 厚的碎石,再浇注200mm-300mm厚的C25钢筋混凝土,坑底浇筑500mm集水坑一个。如通过勘探,发现开挖处有管道、电缆等隐蔽物,得到主管部门的认可并进行必要保护后,方能开挖。工作井下沉时四周要平衡,发生倾斜时要及时纠正,抽木垫时间要一致,每挖500 mm下沉一次。 3.顶管设备安装 顶进设备主要包括钢后座、导轨、主顶液压油缸、泵站、顶铁、泥浆泵、四角支架等,用汽车吊将顶进设备吊入发送坑,并配合进行安装。 4.管材顶进 为使后靠背受力均匀,液压设备与后背接触面加口=30mm的钢板和道木,在液压缸与被顶管间加承力盘。液压系统包括高压油泵、动力传递机构等,液压缸按顶管中轴线对称布置,顶管中保持轴线重合。做预顶试验:检验液压系统性能,液压缸行程,传力设备的中心线和垂直度等。对顶入管节做最后检查,如端面平直度,椭圆度,管壳任-侧母线直线度等。顶入管节采用中1000mm钢筋混凝土管。第一根管子必须加特制工具头,确保管子的承重面积。用起吊设备将管节轻放在导轨上,测量中线与前后两端高程,管节端面垂直顶管中轴线。人工在管子前端掏土,清出的土方用小车配以小型卷扬机外运出作业

污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

***区基础设施工程 天鹅路A线排水工程污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根据成都市有关政策及法规; 2.给排水施工及验收规范; 3.设计图纸及要求; 4.线路沿线地质勘察资料; 5.现场实地考察情况; 6.我单位从事顶进施工的经验和技术能力。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成都市成华区杨东天片区,紧邻三环路路边,属天鹅路A线道排工程设计,为污水管道一条,污水管直径为Φ800mm,埋设深度7.5米左右,现需穿越三环路外侧绿化带和三环路部分路面段,如果明挖明埋管施工,开挖时将损坏三环路原有绿化带、边坡、人行道与快车道辅道,严重阻碍三环路交通,极大的影响车辆通行,施工难度相当大。现采用非开挖技术施工,实现了地下穿越,将保障行人安全,交通顺畅,在不破坏原有路面和损毁绿化带的情况下,管道就能安装通过。因此,拟对该管道工程采用非开挖顶管技术施工方法完成该污水管道安装。敷设直径为800mm的污水管,彻底实现该管道的完成和通畅的目标。 (二)主要工程数量 污水专用顶管Φ800mm:171m。 (三)工程地质条件 (1)地理位置

该工程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保和乡天鹅村,成渝立交与十陵立交之间,三环路外侧。 (2)气象 场地所处于成都市为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常年平均风速为 1.2m/s,年平均风压140pa,年平均降雨量为900-1000mm,七、八月雨量集中,容易形成暴雨。 (3)地形、地貌 该段污水管顶管沿线,道路完整,地形较平坦,建筑物稀少,相对高度差0.5m 左右,地面一般坡度为0.2%左右。 (4)地质概况 本工程表面0.4米为杂土层,湿润、松散不连接,可塑性为主,松散,干燥,分布不连续。0.4米以下为干硬性塑黄土,中密至密实,但粘结力非常好。而且硬性,膨胀性相当强,阳光照射开裂,但遇水成稀泥。地下水位很低且稀少,洪水季节潜水6.0m——10.0m,枯水季节潜水位12.0m左右,地层渗透性非常差,该管道洪水季节和枯水季节均置于地下水位以外,该工程施工时不需要考虑降水施工问题。 (四)交通、电力、地下管线 该管道施工正处于三环路大道旁,因此,道路十分通畅,管径不太大,而且重要较轻,吊车进入十分方便,就地利用原有道路就可以满足施工车辆的正常运行。 现动力电接到施工现场内,可就地解决用电问题。同时需要自备发电机,以作备用。随时可以解决工程用电应急。 根据设计图纸所提供数据,污水管埋深7.5m左右,除开挖外可能遇到的地下管线或障碍物较少,施工时为确保顺利顶进管道,必须对原有雨污水管、通信线路、电力线路作充分的调查了解。通过有关部门及建设单位掌握实际数据,结合提供的管线资料,确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以保证工程顺利完成。

道路顶管施工方案(完整版)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实验中学宿舍楼过路顶管 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河南华瑞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八年五月

第一章编写依据 本施工方案编写依据如下: 1、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实验中学宿舍楼过路顶管项目施工图 2、《给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4、郑州市建设委员会颁发的有关建筑规程,安全、质量及文明施工等文件。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 工程简介 工期紧、施工场地有限、现场需穿越道路,可能遇上地下障碍物等情况,考虑影响本工程顶管正常施工的不利因素,故将本工程的顶管工程采用人工顶管。管材DN2000套管,管埋深为5.15m左右(管顶覆土2.75m)。工作井、接收井的井位和管段长度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顶进长度、地下障碍物、交通影响等)而确定。 2.2周边环境简介 工作井东侧、北侧为学校消防同道,南侧为6F教学楼,西侧为2F彩板房。据我方在工作井位置所挖探沟探明,工作井南侧有给水主管、消防水主管,西侧有一道给水支管,且管道均位于图纸设计的工作井内。中间有一条校内光纤斜向对角穿过工作井。且工作井位于学校教学楼先期施工的基坑内,有大量的杂填土。 2.3施工参照标准 施工设计图、施工合同

《给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现场地质水文情况、地下管线的情况和周围建筑物及设施情况; 第三章施工部署 3.1施工组织安排 工程需要采用机械顶管的管段为两阶段,一阶段为工作井至配电房,另一段为工作井至教学楼配电室。工作井及接收井共计2座,计划用1套顶管设备,一台备用,第一阶段为工作井、接收井的施工,第二阶段为顶管的实施,其中工作井、接收井的施工可以交叉作业,速度较快,设备也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本工程实地勘察,从道路面层向下的土质分布情况为:混凝土道路面层水稳层连砂石基层杂填土。 3.2顶管施工工艺流程 工作井施工设备安装管吊装就位施工准备土方掘进测量控制及纠偏废泥外运开机顶进结束施工下一节3.2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为:工作井施工顶进设备安装调试吊装砼管到轨道上连接好工具管装顶铁开启油泵顶进出泥管道贯通拆工具管压浆。

混凝土管顶管施工方案

顶管施工方案 1.施工程序:围挡→人工挖顶管坑上半部土方和支撑→搭平台、支立四角架及起重设备→挖下半部土方和支撑→安装顶管设备→顶管→砌井→拆撑还土→管道清理与打口→水泥浆填充。 2.施工测量:工程开工前先进行现况管线调查,复核管线的位置与高程。顶管测量人员均持证上岗。现场使用的水准点闭合后方能使。 3.顶管工作坑、检查井坑开挖与支撑:顶管工作坑尺寸的确定。顶管工作坑、检查井坑的长度尺寸为L,宽度尺寸为B。L的计算公式为:L=L1+L2+L3+L4+L5式中: L1—管节长度(m) L2—顶镐长度(m) L3—出土工作间(m),一般取1.0-1.8m L4—后背墙厚度(m)一般取0.85m L5—已顶进管留在导轨上的最小长度(m),一般取0.3-0.5m B的计算公式为:B=D+S,式中: D—砼管外径(m) S操作宽度(m),取2.4-3.2m L=3+1.3+1+0.85+0.5=6.65=7 m B=1.25+3.2=4.45m =5 m 考虑到顶管坑单向顶进,因此工作坑为L×B=7m×5m;转弯处顶管坑为L×B=7m×7m。检查井坑的尺寸满足检查井的砌筑,净空尺寸长×宽=4.5m×4.5m。 土方调配:顶管坑采取人工开挖,顶管坑的土方部分用于排管马道,其余土方的存放集中在总包方现场指定地点,以便运弃。 顶管工作坑净空尺寸长×宽=7m×5m,检查井坑的净空尺寸长×宽=4.5m×4.5m。深度在5m以内的坑为一步开挖,深度大于5m的坑分两步开挖,第二步较第一步缩小0.5m。 支撑采用钢木组合支撑,立梁采用20#工字钢,圈梁采用25#工字钢,立梁间距1.5~2m,地面以下0.5m 设第一道圈梁,以下每1.5m左右设一道,圈梁八字撑采用25#工字钢,长度大于3.5m。 工作坑两端管道入口处,立梁间距1.4m,圈梁距管外顶0.2m,并按管道流水面高程控制其位置。钢筋焊接点均需满焊。圈梁后密排长4m、厚5cm的大板,其后若有空隙用草袋装土填实。顶管坑见底后进行钎探。 4.顶管后背与顶力计算 ⑴顶管后背承载力计算(以长距离井段为例,L=19m),后背承载力计算公式为:F=H×B×[σ]= 2.5×3×18=135t,式中: F—后背承载力(t) H—后背高度(m) B—后背宽度(m) [σ]—后背承载力,取18t/m2。 ⑵顶管顶力计算采用经验公式计算,计算公式为: P=NP0=1.5×3.169/3×19=30.1t,式中: P--计算总顶力(KN) P0—顶进管子的全部自重 N:土层系数,取值等于1.5。 ⑶根据计算:后背承载力大于最大顶力,能满足最大顶力的需要。后背长度核算公式为:L= P/B +La = 30.1/3+2 =3.46m,式中: L---后背长度(m)

污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

污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冀州市绿园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 顶 管 施 工 方 案

污水工程顶管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根据河北省有关政策及法规; 2.给排水施工及验收规范; 3.设计图纸及要求; 4.线路沿线地质勘察资料; 5.现场实地考察情况; 6.我单位从事顶进施工的经验和技术能力。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东湖大街(人和大道-冀新路段),管道埋设最深处达到米,管材d800mm,顶管施工,Ⅲ级钢筋混凝土钢承口管,橡胶圈密封。WB-1-WB-5全长米,WB-1坐标X=、Y=,高程点=,坡度%。 (二)工程地质条件 (1)地理位置 该工程位于106国道东侧。 (2)地形、地貌 该段污水管顶管沿线,道路完整,地形较平坦,建筑物稀少,相对高度差米左右。 三、施工部署

我们将组织高素质精干队伍,强有力的管理机构,精良的施工机械设备迅速进场,建立健全施工所需相应职能部门,完善管理结构层,满足该工程的需要,确保一个月之内完成该污水工程。 四、施工方案 根据该工程的特点,采用人工顶管,进行管道顶进施工方法。 首先对已经开挖工作坑进行沉井护壁,防护处理后进行管道顶进,完毕后对管道与砂层之间进行处理,防止原地层下沉,对穿越的路面造成破坏。 五、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图 六、主要施工方法 顶管施工主要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场地平整——设置施工标志和隔离带——工作坑开挖设置——设备安装——管道顶进——闭水实验。 (一)施工准备 1、进场后迅速进行临时设施搭设,及时解决施工用电和生活用电。 2、熟悉图纸,了解顶进管道的实际长度,埋深,管道的设计要求和结构要求,掌握穿越段地质情况。 3、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办理有关手续,了解穿越段地下管线,障碍物实际情况,确保施工正常顺利进行。 4、配备相关的设备、材料及各种辅助设施。 5、做好围护搭设,设置明显施工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车辆和注意行人安全。 6、做好现场环境保洁措施,防止扬尘污染。 (二)测量放线 1、测量方法,在工作井后座位置设置测量机座,测量基座由地面引入地下,避免工作井的变形引起的误差,将激光经纬仪放置在其上调平后,使激光经纬仪发射的激光沿着顶进方向水平射出,打在工具头的测量靶位上,通过望远镜读出工具头的偏差。每隔记录一次。(辅以人工测量校对) 2、纠偏办法,顶进中发现管位偏差5mm左右,即应进行校正。纠偏校正应缓缓进行,使管节逐渐复位,不得猛纠硬调。校正方法采用工具头自身纠偏法:控制工具头的状态(向下、向上、向左、向右),

人工顶管专项方案设计

高阳县商贸城、高阳中学雨水提升泵站 配套管网工程 人工顶管专项方案 编制: 复核: 批准:

1、工程概况 1.1 概况 高阳县商贸城、高阳中学雨水提升泵站工程设计起点商贸城各街道,终点为保沧路雨水泵站孝义河,管线实施全长7232米。 顶管部位主要涉及位置:商贸大街、县医院、三利大街、跨保沧路段。由于四处位置属于县城的车流量密集点,一旦断交将影响整个县城的交通运行。建设单位要求四处位置必须进行顶管施工。顶管长度分别为:商贸大街D1600mm55m、县医院D1600mm30m、三利大街D1600mm192m、跨保沧路245m。 1.2施工现场条件 该工程位于高阳县城区主要交通道路段,地形起伏较小。自地表下2m以下的底层主要以粉土、粉质粘土、粉砂为主。全年降水集中时间主要在6月中下旬到7月底,而且降水不稳定。 2、编制依据 2.1 高阳县商贸城、高阳中学雨水提升泵站工程施工图 2.2 相关规范、标准

实用标准文档 3、工程计划安排 3.1 施工进度计划 表1 施工进度计划表 文案大全

3.2 材料计划 3.3 设备计划 表3 设备计划表

4、施工工艺技术 4.1 作业条件 1)施工现场的进场道路、临时用电、用水管线、场地平整情况都已经畅通,且具备进场施工条件。 2)施工占地范围内地下管线已查明,并采取改移或加固措施,地上、地下障碍物清理完毕。。 3)各种顶管设备已经进行了校核、材料已经试验合格。 4.2 技术准备 1)测量交接桩完成,并对控制点、水准点进行校核,拴桩、补桩等工作已完成。 2)各类人员的资质证书、特殊工种作业证等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到位。 3)顶管施工前,认真进行审核图纸。编制施工方案,报有关单位审批,并做好技术交底。 4.3 材料性能要求 4.3.1、管材要求 ①管材选用:采用企口Ⅲ级钢筋混凝土管,管道抗渗性能检验压力试验合格,抗裂性能达到抗裂检验压力指标要求。 ②管材外观检验合格。重点检查管道接口处是否平顺,企口尺寸是否匹配,有无损坏现象,如有损坏必须修正合格后方可使用,损坏严重的不得使用。 ③管体外表面应有标记,注明管材型号、出厂水压试验的结果、制造及出厂日期、厂质检部门签章,管材应有出厂合格证。 4.3.2 、楔形密封橡胶圈。 ①橡胶圈应采用耐腐蚀的专用橡胶材料制成。密封圈使用前必须逐个检查,不得有割裂、破损、气泡、飞边等缺陷。其硬度、压缩率、抗拉力、几何尺寸等均应符合有关规范及设计规定。 ②密封圈应有出厂检验质量合格的检验报告。产品到达现场后,应抽检5%的密封橡胶圈的硬度、压缩率和抗拉力,其值不应小于出厂合格标准。密封圈性能、质量要求及其试验方法应按JC/T748、JCT/T749的规定执行。 表4 橡胶圈检验要求表

钢筋砼顶管施工方案

二、顶管穿越施工方案 顶管施工工艺流程 1.测量放线 依据设计施工图纸及控制桩点,用全站仪测量放出穿越管道的轴线、用地边界线及发送坑、接受坑的位置、尺寸线,撒白灰线进行标识。2.作业坑开挖、制做及沉井 测量放线后,作业坑开挖.作业坑深度根据穿越处管道设计管底标高确定。人工配合单斗挖掘机进行发送坑开挖,每开挖1.0m深度后,采取混凝土支护,直至开挖到设计套管管底标高下0.1m─0.8m深处,底层浇筑顶管用混凝土靠背或放置钢靠背。坑底先敷设200mm─500mm厚的碎石,再浇注200mm─300mm厚的C25钢筋混凝土,坑底浇筑500mm集水坑一个。如通过勘探,发现开挖处有管道、电缆等隐蔽物,得到主管部门的认可并进行必要保护后,方能开挖。工作井下沉时四周要平衡,发生倾斜时要及时纠正,抽木垫时间要一致,每挖500㎜下沉一次。 3.顶管设备安装 顶进设备主要包括钢后座、导轨、主顶液压油缸、泵站、顶铁、泥浆泵、四角支架等,用汽车吊将顶进设备吊入发送坑,并配合进行安装。 4.管材顶进

为使后靠背受力均匀,液压设备与后背接触面加 =30mm的钢板和道木,在液压缸与被顶管间加承力盘。 液压系统包括高压油泵、动力传递机构等,液压缸按顶管中轴线对称布置,顶管中保持轴线重合。 做预顶试验:检验液压系统性能,液压缸行程,传力设备的中心线和垂直度等。 对顶入管节做最后检查,如端面平直度,椭圆度,管壳任一侧母线直线度等。顶入管节采用Φ1000mm钢筋混凝土管。第一根管子必须加特制工具头,确保管子的承重面积。 用起吊设备将管节轻放在导轨上,测量中线与前后两端高程,管节端面垂直顶管中轴线。人工在管子前端掏土,清出的土方用小车配以小型卷扬机外运出作业坑。待管子前端形成略大于管子外径的圆形空间后,启动主顶液压油缸,慢慢向前推动,首节管子顶入后,液压缸退回到起始位置,将第二管节与首节按照规范要求连接,合格后再依次顶进。每一根管子顶进后,人工继续在管子前端掏土,如此循序渐进,在顶管过程中,辅以纠偏、纠扭措施,直至顶入满足设计要求,完成顶管作业。 顶管过程中,每顶进200cm左右就要对顶管中线、高程进行检测,施工中采用全站仪控向,以施工放线时布置的中心桩为准进行监测,发现位移,要采取纠偏措施调整过来。每次纠偏角度不宜过大,可根据顶进长度和土质情况来确定,一般可在1cm—10cm之间选择。另外要严格控制纠偏油泵的压力,不使油泵压力升得过快,纠偏结束后要锁紧螺旋

污水管道及顶管施工方案

污水管道及顶管施工方 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洛阳市涧西区王祥河(K2+800~三岔口水库)段综合治理工程编号:

填报说明:本表要求一式三份,项目监理机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 洛阳市涧西区王祥河(K2+800~三岔口水库)段综合治理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审批: 审核: 编制: 河南民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年月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4) 二、工程概况 (4) 三、施工组织方案 (6) 四、质量保证措施 (23) 五、安全保证措施及文明施工 (24) 六、雨季施工措施 (24) 七、施工进度计划 (27) 污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32-2008)。 2、《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 3、国标图集《排水检查井》(GB/T23858-2009) 4、国标图集《单层、双层井盖及踏步》(14S501) 5、国标图集《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04S516) 6、国家、行业相关设计、施工、试验规范与规程 二、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K2+800—三岔口水库)段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位于涧河以南。工程南起三岔口水库,北至K2+800为第六标段,全长米。本工程为的污水管道工程,起点(三岔口水库),终点(K2+800)接同期设计污水井。管道总长约1800米,主管道设计管径D700mm。 1)、污水管道管材采用钢筋混凝土钢承口管(Ⅱ级),管材标准GB/T11836-2009。管径小于d700mm的采用Ⅱ级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污水管道的砂石基础选用天然级配砂石,其最大粒径不超过25mm。管道埋深按图纸设计要求施工。 1)、(K2+800—三岔口水库)全线共设37座污水检查井。检查井选用Φ1300mm圆形砖砌污水检查井。 2)、检查井井盖及井座采用聚乙烯高强复合材料,具体尺寸参照《混凝土模块式排水检查井(12S522)》第22页施工。 检查井砌筑 1)、井底基础应与管道基础同时浇筑。检查井内流槽,宜与井壁同时进行砌筑,表面应采用砂浆分层压实抹光,流槽应与上下游管道底部接顺,管道内底高程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人工顶管施工方案

人工顶管施工方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顶管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写依据 第二章本施工方案编写依据如下: 第三章1、《珠海市横琴排污工程》设计图图纸; 第四章2、《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第五章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第六章4、《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 第七章5、《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6、珠海市建设委员会颁发的有关建筑规程,安全、质量及文明施工等文件; 第八章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九章工程简介 本工程采用人工顶管。管材采用D800,II机制离心F型专用砼顶管 材。工程地点位于珠海市横琴污水施工。该地段埋有_。地质勘祭资料 为於泥。顶管数量D800管为75米,设1座工作井。两座接收井,分 两段顶进。 施工参照标准 GBJ08-221-96《市政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和验收规程》 GBJ08-220-96《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和验收规程》 GBJ208-8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 第三章施工部署

施工组织安排 本工程需要采用人工顶管的管段为计划用1套顶管设备,分段顶进 顶管施工工艺流程 工作井施工 设备安装 管吊装就位 施工准备 开机顶进 回收掘进机头 结束 测量控制及纠偏 复核 废泥外运 施工下一节 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为:工作井施工→顶进设备安装调试→吊装砼管到轨道上→连接好工具管→装顶铁→开启油泵顶进→出泥→管道贯通→拆工具管→砌检查井。顶管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上图所示。 第四章施工准备工作 生产准备 1、进行施工测量和现场放线工作。

钢筋混凝土管顶管施工

钢筋混凝土管顶管施工

钢筋混凝土管顶管施工 一、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 测量交接桩完成,并对控制点、坐标点、水准点进行校测,拴桩、补桩等工作已完成。 2. 顶管施工前,已认真审核图纸。编制施工方案,报有关单位审批,并做好技术交底。 3. 通过沿线调查研究,结合现场地形及交通运输、水源、电源、排水条件,已制定出相应的技术措施。 (二)、材料要求 1. 钢筋混凝土成品管材:钢筋混凝土企口管,其品种、规格、外观质量、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单。 2. 橡胶垫应符合设计要求,具有出厂合格证。 3. 其他材料:钢套环、密封胶、油麻、石棉、膨胀剂、水泥(少量)等,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水泥、膨胀剂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取样试验合格。 (三)、机具设备 1. 主要设备:顶镐、液压油泵、卷扬机、滑轮、压浆泵、电焊机、气焊设备等。 2. 辅助设备:吊管架、工作平台、棚架、触变泥浆设备、横铁、立铁、顶铁、导轨、测量仪器等。 3. 工具:铁锹、水平尺、钢尺、锤球、小线、出土小车等。 (四)、作业条件 1. 施工占地范围内拆迁到位,地下管线已查明,并采取改移或加固措施,地上、地下障碍物清理完毕。 2. 临时道路畅通,场地平整,水、电已安装完毕。 3. 施工管线低于地下水位时,施工降水应低于开挖面0.5m以下。 二、施工工艺 (一)、工艺流程 (二)、操作工艺 1. 测量放线 (1) 应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线,做好测量所需各项数据内业的收集、计算、复核工作。 (2) 对原交桩进行复核测量,原测桩有遗失或变位时,应补桩校正。

污水管道顶管专项施工方案

污 水 管 道 顶 管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目录 第1章编制依据 (4) 1.1编制依据 (4)

第2章工程概述 (6) 2.1 工程概况 (6) 2.2周围环境情况 (6) 2.3主要工作内容 (6) 2.4主要工程数量 (6) 2.5自然条件 (6) 2.6重点及难点分析和措施 (10) 第3 章施工总体部署 (12) 3.1 施工总体目标 (12) 3.2施工组织机构 (13) 3.2施工总体安排 (13) 3.3资源配置 (14) 3.4施工总平面布置及临时设施 (19) 3.5 施工平面布置图(附后) (21) 第4章施工方法 (22) 4.1 施工方法 (22) 4.2 施工布署 (22) 4.3、施工工艺流程 (22) 4.4 施工准备 (22) 4.5 降排水措施 (23) 4.6 工作井施工 (33) 4.7 测量放线 (37) 4.8、顶力计算及后背墙土抗力 (40) 4.9、导轨安装 (41) 4.10、后背的设置 (42) 4.11、顶管设备的安装 (43) 4.12、配套设备 (44) 4.13、管道顶进施工 (44) 4.14、测量及纠偏 (48) 4.15、管背注浆 (49)

4.17、检查井浇筑及工作井回填 (51) 4.18、闭水试验 (51)

第1章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1.1《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 1.1.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 1.1.3《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2008) 1.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 1.1.6《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1.1.7《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2009) 1.1.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1.1.9《成都地区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DB51T5072-2011) 1.1.10《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3-2011) 1.1.11《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 1.1.1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1.1.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1.1.14《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 50870-2013) 1.1.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2015) 1.1.16《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JC/T640-2010) 1.1.17《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1.1.18《顶管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2006 年 12 月) 1.1.1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405-2005) 1.1.2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12 1.1.21《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1.1.22《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1.1.2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50107-2010 1.2编制说明 1.2.1根据工程施工图设计,并结合我公司的施工实力、技术、资源和机具的配置能力,以及施工的丰富经验等因素,编制本工程施工方案。在编制本方案前,结合本工程的特点、难点及重点,全面、科学地安排工作。

人工顶管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第1章工程概述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南洲路(江南大道南~东晓南路段)污水支管连通工程 建设单位:广州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 工程地点:广州市海珠区南洲路 本工程位于广州市南部,管线起点江南大道南大干围路口,由西向东沿南洲路铺设,管线终点位于东晓南路。管段的管底深度5.00m~5.50m,总长度约为821m,包括顶管工作井5个,顶管接收井6个,顶管段检查井8个。原设计为全机械顶管,经现场仔细勘察摸查发现W14~W15、W15~W16、W16~W17井段,井段长分别约39m、67m、38m,管径为DN1200钢筋混凝土管,管道拟建在南洲名苑小区外围怡居街上,怡居街道路宽度15米,以上井段经过位置两旁分别是瑞宝街使用的变电房、宝兴楼(受当时内环路建设影响房屋受损,为此本工程实施过程中专门进行了专项加固措施)及民居。经现场勘察摸查发现,管道经过位置附近埋设有供水水管、排水水管、通讯光缆和有多根高压电力电缆经变电房进出铺设在怡居街上,特别是电缆的走向与我们建设的污水管道走向一样,垂直平面位置重叠,从我们现在现场施工中的W16工作井和W17接收井的开挖位置情况能看到部分电缆设置的位置占用了工作井和接收井的使用空间,电缆的埋深深浅不一,特别是发现部分利用牵引钻进法施工铺设的电缆埋深几乎与我们施工的污水管道标高一致,而且铺设的标高很难估计。 若在上述施工段上按原设计机械顶管方案实施,将对铺设在以上井段附近的高压电缆管线安全带来较大影响,机械顶管不可遇见的地下障碍物风险也增加很大,到时涉及迁移电力电缆、供水、排水、通讯管线等工作量较大。加上之前在实施W11~W14井段时由于机械顶管工具头自重较大,施工井段的地质条件(淤泥质细砂)的地基承载力不足,导致工具头顶进时无法进行纠偏,尤其是排泥顶进时工具头自然下沉情况严重,管道标高难以控制。若进行不排泥的方式进行闷顶的话,情况是稍好一点,但是这样就会导致顶进位置的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隆起开裂现象,这种情况对附近管线的安全构成较大影响。,且涉及

钢筋混凝土管顶管施工

1.7 钢筋混凝土管顶管施工 1.7.1 适用范围 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管顶管施工。 1.7.2 施工准备 1.7. 2.1 技术准备 1. 测量交接桩完成,并对控制点、坐标点、水准点进行校测,拴桩、补桩等工作已完成。 2. 顶管施工前,已认真审核图纸,组织图纸会审。编制施工方案,报有关单位审批,并做好技术交底。 3. 通过沿线调查研究,结合现场地形及交通运输、水源、电源、排水条件,已制定出相应的技术措施。 1.7. 2.2 材料要求 1. 钢筋混凝土成品管材:分为钢筋混凝土企口管和双插口式两种,其品种、规格、外观质量、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单。 2. 橡胶垫应符合设计要求,具有出厂合格证。 3. 其他材料:钢套环、密封胶、油麻、石棉、膨胀剂、水泥(少量)等,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水泥、膨胀剂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取样试验合格。 1.7. 2.3 机具设备 1. 主要设备:顶镐、液压油泵、卷扬机、滑轮、压浆泵、电焊机、气焊设备等。 2. 辅助设备:吊管架、工作平台、棚架、触变泥浆设备、横铁、立铁、顶铁、导轨、测量仪器等。 3. 工具:铁锹、水平尺、钢尺、锤球、小线、出土小车等。 1.7. 2.4 作业条件 1. 施工占地范围内拆迁到位,地下管线已查明,并采取改移或加固措施,地上、地下障碍物清理完毕。 2. 临时道路畅通,场地平整,水、电已安装完毕。 3. 施工管线低于地下水位时,施工降水应低于开挖面0.5m以下。 1.7.3 施工工艺 1.7.3.1 工艺流程 1.7.3.2 操作工艺 1. 测量放线 (1) 应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线,做好测量所需各项数据内业的收集、计算、复核工作。 (2) 对原交桩进行复核测量,原测桩有遗失或变位时,应补桩校正。 (3) 测定管道中心线时,应在起点、终点、平面折点、竖向折点及其他控制点测设中心桩,并应在工作坑外适当位置设置栓桩。

顶管、拉管施工污水管网工程方案

亭湖区南洋镇青墩社区污水 管网工程 施 工 总 结 江苏恒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部 2018年10月24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验收依据 三、竣工主要工程数量和质量情况 四、施工管理制度 五、施工质量问题及情况 六、质量评定情况 七、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情况 八、单位工程评定 九、施工体会

亭湖区南洋镇青墩社区污水管网工程 一、工程概况 1、简述 本工程为新建南洋镇青墩社区污水管网工程,拟建污水管道工程为全长约7.76km,管线起点位于S234省道北侧,终点为污水处理站。开挖段铺设的污水管道直径采用φ630及φ400HDPE中空缠绕管,牵引采用φ630φ500及φ400PE管,顶管采用φ800钢筋混凝土管。工程总造价约为2167.59万元。实际开工日期为2018年5月2日,完工日期为2018年10月18日。 2、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盐城市亭湖区南洋镇人民政府 监理单位:盐城市华荣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江苏恒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无锡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 设计单位: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检测单位:盐城市禹衡建铸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二、工程验收依据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严格按照施工图及经审批的施工组织方案进行施工,施工中严格执行国家及相关规范、标准、图集和强制性条文执行: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3、《给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污水管道工程施工图;《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6、《埋地聚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 7、《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 8、《市政用塑料检查井》CJ/T326-2010 9、《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106MS201-3-21 10、《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标准图集》06MS201; 11、《污水工程勘察报告》 三、竣工主要工程数量和质量情况 (1)主要完成的工程量见下表: 表1. 完成工程量数量表

人工顶管施工方案

人工顶管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写依据 本施工方案编写依据如下: 1、《宽城县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改造一期工程》管道敷设图纸 2、2、《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3、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4、4、《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 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宽城县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改造一期工程,替换现有的dn1500mm钢筋混凝土管,总长度为2.807km.项目起点为污水处理厂内进水管检查井,采用dn1200mm聚乙烯(PE)平壁管,沿河道堤坝内侧向上游至宽和新居路接入现有污水管。 根据施工图纸要求,44#—45#污水井之间横穿公路,需要使用顶管施工,顶管采用内径1800mm钢筋混凝土管,壁厚20mm,单节长度2500mm。采用人工挖土、机械顶进的作业方式施工。 2.2 施工参照标准 GBJ08-221-96 《市政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和验收规程》 GBJ08-220-96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和验收规程》 GBJ141-90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和验收规程》

GB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 第三章施工部署 3.1 施工组织安排 本工程需要采用人工顶管的管段为计划用2套顶管设备,一台50吨位吊车,分成两个阶段顶进,第一阶段为工作井施工,第二阶段为人工顶管的实施,其中工作井、接收井的施工可以交叉作业,速度较快,设备也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3.2 顶管施工工艺流程 工作井施工→设备安装→管吊装就位→施工准备→开机顶进→人工掘进机头→结束→测量控制及纠偏→施工下一节 3.3 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为:工作井施工→顶进设备安装调试→吊装砼管到轨道上→连接好工具管→装顶铁→开启油泵顶进→出土→管道贯通→拆工具管。 第四章施工准备工作 4.1 生产准备 1、进行施工测量和现场放线工作。 2、确定管线范围内及施工需用场地内所有障碍物,如管线、电线杆、树木等的准确位置。 3、根据顶进长度,准备好各类管线和所需的辅助物(固定架等)。 4、根据材料计划,分期分批组织材料进场。 4.2 技术准备

钢筋混凝土顶管施工方案

钢筋混凝土顶管施工方案

顶管一 顶管穿越施工方案 顶管施工工艺流程 1. 测量放线 依据设计施工图纸及控制桩点,用全站仪测量放出穿越管道的轴线、用地边界线及发送坑、接受坑的位置、尺寸线,撒白灰线进行标识。 2. 作业坑开挖、制做及沉井 测量放线后,作业坑开挖作业坑深度根据穿越处管道设计管底标高确定。人工配合单斗挖掘机进行发送坑开挖,每开挖1.0m深度后,采取混凝土支护,直至开挖到设计套管管底标高下0.1m ─0.8m深处,底层浇筑顶管用混凝土靠背或放置钢靠背。坑底先敷设200mm─500mm厚的碎石,再浇注200mm─300mm厚的C25钢筋混凝土,坑底浇筑500mm集水坑一个。如通过勘探,发现开挖处有管道、电缆等隐蔽物,得到主管部门的认可并进行必要保护后,方能开挖。工作井下沉时四周要平衡,发生倾斜时要及时纠正,抽木垫时间要一致,每挖500㎜下沉一次。

将第二管节与首节按照规范要求连接,合格后再依次顶进。每一根管子顶进后,人工继续在管子前端掏土,如此循序渐进,在顶管过程中,辅以纠偏、纠扭措施,直至顶入满足设计要求,完成顶管作业。 顶管过程中,每顶进200cm左右就要对顶管中线、高程进行检测,施工中采用全站仪控向,以施工放线时布置的中心桩为准进行监测,发现位移,要采取纠偏措施调整过来。每次纠偏角度不宜过大,可根据顶进长度和土质情况来确定,一般可在1cm—10cm之间选择。另外要严格控制纠偏油泵的压力,不使油泵压力升得过快,纠偏结束后要锁紧螺旋定位器。 5. 纠偏、纠扭调整措施 纠偏是指工具管偏离设计轴线后,利用纠偏油缸或套管前端加管锲,改变管端的方向,减少管线偏差的过程。由于钢筋混凝土套管是分段进行的,段与段之间是柔性连接,不传递弯矩,因此纠偏必须遵循以下规律: 纠偏在顶进过程中进行,静态的纠偏会对管线产生不利的影响;钢筋砼纠偏比较灵敏,纠偏角度不宜过大,避免造成较大的弯曲;第一段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