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舒适与卧位护理

合集下载

护理学舒适

护理学舒适

护理学舒适、休息、睡眠与活动舒适一、概念(一)舒适的概念舒适是指个体在其环境中保持平静、安宁的精神状态,是身心健康、没有疼痛、没有焦虑、轻松自在的感觉,是自我满足的主观感觉。

最高水平的舒适是一种健康状态,表现为无忧、无虑、无痛苦,心理满足,精力充沛,身体安逸,感到安全和放松。

影响舒适的因素是:身体、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

这四种因素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其中某一因素出现障碍,都会引起不舒适。

(二)不舒适的概念不舒适是指个体身心不健全或有缺陷,周围环境有不良刺激,对生活不满,身心负荷过重的一种感觉。

当病人基本的生理需要得不到全部满足,身体出现不适或感到疼痛,周围环境改变或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对舒适的感觉程度会逐渐下降,则会出现不舒适。

不舒适的表现是烦躁不安、精神紧张、萎靡不振、睡眠不佳、消极失望、疲乏无力,难以坚持正常工作和生活。

疼痛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不舒适。

二、影响舒适的因素(一)身体方面1.疾病引起的症状如发热、咳嗽、恶心、呼吸困难、各种疼痛等。

2.体位和姿势不当使肌肉和关节过度疲劳等。

3.活动受限如不能随意翻身使局部过度受压,使用石膏、夹板、约束带限制活动等。

4.个人清洁卫生病重时活动受限不能自理洗头、洗澡等清洁工作。

(二)心理方面1.焦虑与恐惧如对疾病的预后产生的恐惧,必须依赖别人照顾或对疾病带来的经济困难而感到焦虑。

2.自尊受损被医护人员及家人忽视,受到冷落,造成不被重视不被尊重的感觉,或自尊心受到伤害等。

3.面对压力生病后工作不能按时完成,甚至有的还要失去现有的工作;对治疗和手术担心,对治疗和痊愈缺乏信心等。

(三)社会方面1.角色适应不良出现角色行为冲突、角色行为紊乱。

2.缺乏支持系统缺少关心和帮助,被亲朋、好友忽视,缺少经济支持等。

(四)环境方面1.陌生的环境新入院病人对病房环境陌生,缺乏安全感,产生紧张与焦虑。

2.物理环境温度、湿度、光线不适宜;通风不良、噪音等都会给病人带来不适合干扰。

基础护理学舒适卧位与安全

基础护理学舒适卧位与安全

基础护理学舒适卧位与安全舒适卧位是指通过合理的姿势安排和护理操作,让患者在卧床休息的过程中保持舒适的状态。

舒适卧位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呼吸、排泄、消化等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减少身体不适和痛苦感。

首先,在舒适卧位护理中,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卧姿。

例如,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采用半卧位或坐卧位,有助于扩大胸腔容积,促进肺部气体交换。

对于输尿管导管置入术后的患者,可以采用仰卧位,减少腹部的压迫,防止导管的意外脱落。

其次,在舒适卧位护理中,护士还需要给予患者相应的支撑和缓冲,避免身体部位之间的压迫和摩擦。

例如,对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护士可以使用软垫或橡胶圈垫在压力点上,减少对皮肤的损伤。

对于瘫痪患者,护士可以使用特殊的床垫或枕头,改变压力分布,预防褥疮的发生。

此外,在舒适卧位护理中,护士还需要进行适当的翻身和被褥整理,保持床铺的干净和整洁。

翻身是指将长时间卧床的患者从一个体位转换到另一个体位,既能保持患者的舒适感,又可以预防压疮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

被褥整理是指将床单、枕套、毛毯、被褥等进行调整和翻折,保持干净整洁的床上用品。

另外,安全是基础护理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护理环境和护理服务,预防和避免患者发生意外伤害和感染。

在护理实践中,护士需要遵守各种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技能,如正确使用护理设备、正确处理医疗废物、正确洗手等。

此外,护士还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所使用的护理设备,确保其正常和安全运行。

在护理环境中,护士还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总结起来,舒适卧位和安全是基础护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舒适卧位可以使患者在卧床休息时保持舒适的状态,促进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安全是保证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不受伤害的重要保证。

护士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姿势安排和支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技能,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同时,护士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护理学基础》课件——卧位与舒适安全

《护理学基础》课件——卧位与舒适安全
应用:放衬垫→固定→观察
(3)膝部约束带
(固定膝部,限制下肢活动)
大单法 约束带法
(4)尼龙搭扣约束带
感谢聆听 感谢大家的聆听!
⒈护士准备 ⒉用物准备 ⒊环境准备
(一)协助患者 翻身侧卧
(二)协助患者 移向床头
⒈患者 ⒉护士 ⒊卧位
核对解释 翻身准备 病人取位
实施
调整卧位 观察记录
四、更换卧位的方法 (一)协助患者翻身侧卧
尊称患者并解释,取得合作
固定床轮,必要时将盖被折叠至床尾或一侧
病人仰卧,两手放于腹部,两腿屈曲 一人协助法(适用于体重较轻的患者) 两人协助法(适用于体重较重或病情较重的患者) 按侧卧位要求,扩大支撑面,确保安全、舒适
一、卧位的性质
(二)根据卧位的平衡稳定性分为:
➢稳定性卧位:支撑面大、稳定、患者舒适、轻松 ➢不稳定性卧位:支撑面小、难以平衡,患者肌肉紧张易疲劳、
不舒适
一、卧位的性质
(二)根据卧位的平衡稳定性分为:
➢稳定性卧位:支撑面大、稳定、患者舒适、轻松 ➢不稳定性卧位:支撑面小、难以平衡,患者肌肉紧张易疲劳、
• 三、常用卧位
2、侧卧位
• 三、常用卧位
临床应用
臀部肌肉注射时 与仰卧交替,可预防压疮 灌肠、肛门检查、配合胃镜检查
3、俯卧位
• 适用范围:
-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 影检查时
-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 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患者 -胃肠胀气导致腹痛时
三、常用卧位
4、半坐卧位
适用范围:
-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患者 -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 -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 -腹部手术后病人 -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

舒适与卧位护理医学课件

舒适与卧位护理医学课件

03
舒适与卧位护理的基本理 论
人体力学原理在舒适护理中的应用
总结词
人体力学原理在舒适护理中应用广泛,有 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效率。
VS
详细描述
人体力学原理是研究人体运动和姿势的学 科,在舒适护理中,应用人体力学原理可 以优化患者的躺椅设计、床垫软硬度、座 椅靠背设计等,以适应患者的身体状况和 需求,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03
环境优化
保持病房安静、整洁、舒适,调整温 度、湿度等环境因素,提高患者舒适 度。
04
活动与休息
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医生建议,协助 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和休息,以减轻 疲劳和不适感。
卧位护理的实践技术
肢体活动与按摩
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医生建议,协助患者 进行肢体活动和按摩,以预防肌肉萎缩和 血栓形成。
人体工程学原理在卧位护理中的应用
总结词
人体工程学原理在卧位护理中具有重要意 义,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压力和不适。
详细描述
人体工程学原理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 学科,在卧位护理中,应用人体工程学原 理可以对床铺、枕头、被子等进行科学设 计,以适应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减少 患者的压力和不适。
医学心理学在舒适与卧位护理中的应用
05
舒适与卧位护理的未来展 望
舒适与卧位护理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01
02
03
疼痛管理
研究疼痛机制和如何通过 舒适护理减少疼痛感知, 包括药物和非药物镇痛方 法。
康复治疗
结合康复医学,研究如何 在康复阶段通过卧位护理 和舒适措施促进患者恢复 。
患者教育
开展患者教育项目,让患 者了解舒适与卧位护理的 重要性,提高自我管理能 力和生活质量。

《患者的卧位与舒适》PPT课件

《患者的卧位与舒适》PPT课件

• 使头、颈、肩、腰、髋保持在同一水平线 上,同时用力翻身。
• 垫软枕于背部、兩膝之间、足跟。
编辑ppt
41
编辑ppt
42
颈托的使用
o 目的:1、急诊患者怀疑有颈椎骨折的 2、颈锥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
编辑ppt
34
编辑ppt
35
编辑ppt
36
(二)协助患者翻身侧卧
目的:
• 变换姿势,增进舒适。 • 便于更换或整理床单元。 • 减轻局部组织受压,预防压疮的发生。 • 减少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 • 适应治疗、护理的需要。
编辑ppt
37
一人帮助患者翻身术
编辑ppt
38
编辑ppt
39
轴线翻身法
(1)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 查时。
(2)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 不能仰卧或侧卧的患者。
(3)缓解胃肠胀气所致腹痛。俯卧位时, 腹腔容积增大,可缓解胃肠胀气引起的腹 痛。
编辑ppt
23
(六)头低足高位
(trendelenburg’s position)
* 姿势 *
床尾脚用支托物 垫高15-30cm。
第三节 患者卧位的保持与变换
学习内容
卧位的分类
临床常用的 卧位
变换卧位法 保护具的应用
编辑ppt
2
•卧位(patient position):
指患者休息和适应医疗护理时所 需要采取的卧床姿势。
编辑ppt
3
舒适卧位的基本要求
•舒 卧适床卧姿位势:应指尽患量者符卧合床人时体,力身学体的 要求,维持关节的正常功能位置 各 经个常部更位换处卧于位合,适预的防位并置发,症感到 轻 保松护自隐在私。,促进患者身心舒适

基础护理学第三章舒适与安全

基础护理学第三章舒适与安全

2、约束带
大单固定肩部法
(2)肩部约束带
肩 部 约 束 带 固 定 法
2、约束带
(3)膝部约束带





部 法
膝部约束带固定法
2、约束带
(4)尼龙搭扣约束带
3、支被架
支被架
支被架的使用
(三)注意事项
3、使用约束带时,约束带下应垫衬垫,固 定1、时严需格松掌紧握适保宜护。具注应意用观的察适约应束证部,位维皮护肤病颜 色人、的温自度尊、。活使动用及前感要觉取,得若病发人现及肢家体属苍的白理、解 麻,木使、用冰时冷做时好,心应理立护即理放。松约束带。约束带 要2、定保时护松具解只,能每短2小期时应放用松,一使次用,时必病要人时肢进体 行处局于部功按能摩位促置进,血并液协循助环病。人翻身,加强生活 4护、理记,录保使证用病保人护安具全的。原因、时间、部位、 每次观察结果相应的护理措施及解除约束的 时间等。
二、协助病人移向床头法
目的
协助滑向床尾 而自己不能移动的 病人移向床头,恢 复安全而舒适的卧 位。
二、协助病人移向床头法
准备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视病人情况决 定护士人数。 2、病人准备:告知病人和家属操作的目的、方 法,指导病人与护士合作。 3、用物准备:根据病情准备好枕头等物品。 4、环境准备:环境整洁、安静,温度适宜,光 线充足。
用于脊椎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病人,可预 防脑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
(2)休克卧位(中凹卧位)
【操作方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休克病人。
(3)屈膝仰卧法
【操作方法】
【适用范围】
胸腹部检查。 导尿术、会阴冲洗等。
(二)侧卧位
【操作方法】

舒适与卧位护理—卧位护理(基础护理课件)

舒适与卧位护理—卧位护理(基础护理课件)
1.根据患者的活动能力分为: ➢主动卧位 ➢被动卧位 ➢被迫卧位
➢稳定性卧位 2.根据卧位的稳定性分为: ➢不稳定性卧位
PART TWO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常用卧位
仰卧位
(一)
侧卧位
(二)
(三) 半坐卧位
截石位(九)
(四) 端坐位
膝胸卧位(八)
(七)
头高足低位
(五) 俯卧位
(六)
头低足高位
第二部分:常用卧位
➢ 操作方法: 患者侧卧,臀部稍后移,两臂屈肘,一手放于胸前,一手放于枕旁,上腿弯曲,下腿稍伸直。必要 时在两膝之间、胸腹部、背部可放置软枕支撑患者,稳定卧位,增进患者舒适和安全。
第二部分:常用卧位
(三)半坐卧位
➢ 适用范围: 1.心肺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的患者 2.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 3.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 4.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 5.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
(一)协助患者移向床头法
1.两人协助患者移向床头法(生活不能自理患者)
•固定床脚轮,将各种导管及输液装置等安 安置导管 置妥当,将枕头横立于床头
移动患者
•患者取仰卧屈膝,两手握住床头栏杆 •移动患者:两护士分别站于床的两侧,交 叉托住患者的颈肩和臀部(或两护士站在 同侧,一人托住颈、肩及腰部,一人托住 臀部和腘窝部) •移向床头:两护士同时将患者抬起,使其 移向床头
•患者取仰卧屈膝,两手握住床头栏杆 •移动患者:护士靠近床缘,一手托在患者 肩部,一手托臀部 •移向床头:护士将患者抬起,嘱患者两脚 蹬床面,使其移向床头
第三部分:卧位的变换
(一)协助患者移向床头法
➢ 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体重、身体下移的情况,选择移动患者的方法。 2.移动患者时应将患者抬离床面,不可有拖、拉、推等动作,避免擦伤皮肤及关节脱位。 3.如患者身上带有各种导管,移动前应将各种导管安置妥当,移动后应检查导管是否脱落 、移位、扭曲、受压,以保持通畅。 4.注意保护患者头部,防止头部撞伤。

舒适与卧位护理医学课件

舒适与卧位护理医学课件

需要进一步解决。
02
卧位护理基本知识
卧位的定义与分类
卧位的定义
卧位是指患者休息和睡眠时所采取的 体位。
卧位的分类
根据人体部位和姿势,卧位可分为左 、右侧卧位,仰卧位,俯卧位,半坐 卧位等。
卧位护理的原则与技巧
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舒适度,选择合适的卧位,保持床铺平整 、干燥、无碎屑,定期更换体位,预防压疮的发生。
机遇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对舒适护理需求的增加,舒适与卧位护理面临巨 大的发展机遇,有望成为未来护理工作的重点和核心。
舒适与卧位护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1 2
疼痛评估与干预的精细化
研究更加科学、客观的疼痛评估方法,实现疼痛 的精准干预,提高疼痛管理的效果。
卧位护理技术的智能化
运用先进技术实现智能化的卧位护理,提高护理 工作的效率和精度,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意义
舒适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是现 代护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舒适护理的发展历程
起源
舒适护理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 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 提高,舒适护理逐渐受到重视。
现状
目前,舒适护理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 各个领域,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人 性化的护理服务。
发展
技巧
协助患者更换体位时,应尽量保持患者身体与床铺的平行, 避免拖、拉、推等动作,同时注意保暖和保护隐私。
常见卧位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01
02
03
压疮
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 碎屑,定期更换体位,对 于高危人群可使用气垫床 、泡沫敷料等预防措施。
坠积性肺炎
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拍背 ,鼓励患者咳嗽、咳痰,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与疼痛有关的因素:了解哪些因素可能引起、加重或减轻疼痛,如活 动、体位、进食、紧张、焦虑等与疼痛是否有关系。
10.对疼痛的处理方法:疼痛是采用何种方式减轻疼痛,是否使用过止 痛药物,效果如何,是否对使用的药物有依赖性或成瘾性。
二、疼痛的护理评估
(二)评估方法 1.询问病史
2.观察体格检查
3.阅读和回顾既往病史
一、疼痛的概述
(四)疼痛的类型 1.病理分类 (2)神经性疼痛:特点为感觉冲动经异常的外周或中枢神经经系统传 入,治疗往往需要辅助止痛药。 传入性疼痛 多元神经痛 中枢神经性疼痛: 周围神经性疼痛
交感神经源疼痛
单一神经痛
一、疼痛的概述
(四)疼痛的类型 2.临床分类 (1)急性疼痛:多发生于急性外伤、疾病或外科手术后,发作迅速且 程度由中至重度不等。其持续时间较短,常常少于6个月,痊愈后,疼 痛经治疗消失,也可自愈。 (2)慢性疼痛:特征是持续时间较长(超过6个月)且程度不一,如 关节炎、腰背痛、韧带疼、头痛和周围神经病变,可伴有疲乏、失眠、 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抑郁、无助和愤怒等症状。
三、不舒适患者的护理原则
(三)有效沟通重支持 护士应采取有效的方式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与其建立相互信任关系, 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护士使用亲切的语言、尊敬的称呼表达对患者的 尊重,尊重患者对治疗、护理的意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三、不舒适患者的护理原则
(四)加强生活护理 良好的生活护理能有效地促进舒适的程度。尤其对危重患者,护士协助 或直接为其进行生活护理,使患者感觉舒适和安全。 (五)创造良好的环境 医院环境应注重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理念,不但要满足医疗、 护理需要,还应兼顾患者的舒适与安全,护士结合医院条件为患者创造一 个舒适的物理环境与和谐的社会环境,满足患者各种需求。
二、不舒适得原因
导致不舒适的常见原因如下: (二)心理-社会因素 1.焦虑:疾病除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外,还给患者带来心理的压力, 对死亡充满焦虑、恐惧。 2.生活习惯的改变:住院后起居、饮食发生改变呢。 3.角色改变:患者担心家庭、孩子、工作,可能出现角色冲突、行为缺如 表现。 4.自尊受损:医护冷落、亲属忽视,操作隐私暴露等。 5.人际关系改变:担心得不到关心和照顾等。
二、疼痛的护理评估
(一)疼痛评估的内容 1.个人基本资料:姓名、年龄、职业、教育背景、民族、信仰和家庭 情况等。
2.疼痛部位:疼痛的部位、位置是否明确、固定、局限,还是逐渐或 突然扩大,有无放射疼,有无多出同时发生,是否对称,他们之间是否 有联系等。
3.疼痛性质:刺痛、灼痛、压痛、胀痛、钝痛、锐痛、绞痛、牵拉痛。
一、舒适与不舒适的概念
(一)舒适 舒适可包括以下四方面。 1.生理舒适:指个体身体上的舒适感觉。 2.心理舒适:指自尊、信仰、信念、生命价值与自我实现等精神需求的 满足。 3.社会舒适:指个体、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和谐所带来的舒适感觉。 4.环境舒适:指围绕个体的外界事物,如事宜的声音、光线、温度、湿 度等符合机体需要,产生舒适的感觉。
一、舒适与不舒适的概念
(一)不舒适 是指个体身心不健全或有缺陷、周围环境有不良的刺激、对生活 不满、负荷过重的一种自我感觉。 不舒适通常表现为烦躁不安、紧张、精神不振、消极失望、入睡 困难、身体疼痛等难以坚持日常工作和生活。疼痛是不舒适中最为严 重的表现。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表情和行为,仔细倾听患者的主诉或家属 提供的线索,正确评估患者的舒适或不舒适的程度,及时消除导致患 者不舒适的因素。
第三章 舒适与卧位护理
授课人:刘利学习目标Fra bibliotek1.掌握:疼痛患者的评估和护理措施; 常用卧位的姿势和使用范围。 2.熟悉:不舒适的原因和不舒适患者的护理原则。 3.了解:疼痛的概念、原因、影响因素及分类; 舒适卧位的基本要求; 卧位的分类。 4.能协助患者采取合适卧位,能正确协助患者移向床头及翻身侧卧。 5.具有受伤观念,做到语言亲切、态度和蔼,操作规范,动作轻稳, 保证患者舒适与安全。
患者疲乏时对疼痛的耐受力下降,痛觉加剧。 当睡眠充足和适当休息时,疼痛减轻。
一、疼痛的概述
(三)疼痛原因及影响因素 2.疼痛影响因素 (8)支持系统:有亲友陪伴时可减少患者的孤独和恐惧感,从而减轻 疼痛。 (9)治疗及护理因素:很多治疗及护理操作因素可引起或加剧患者疼 痛。
一、疼痛的概述
(四)疼痛的类型 1.病理分类 (1)躯体疼痛:特点是刺激经由正常路径传入,如疼痛长期存在,可 造成正常组织的损伤和潜在损伤,对阿片类药物和治疗有效。 身体疼痛:骨、关节、肌肉、皮肤或结缔组织,性质多为剧痛或 跳动性疼痛,可清楚定位。 内脏痛:实质性性脏器被膜病变(如肿瘤)疼痛剧烈定位清楚; 空腔脏器病变(如梗阻)疼痛定位不清楚,常间歇性绞痛。
一、疼痛的概述
(三)疼痛原因及影响因素 2.疼痛影响因素 (3)社会文化背景:患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可影响对疼痛 的认知评价,进而影响对疼痛的反应。 生活在鼓励忍耐和推崇勇敢的文化背景中的患者,往往耐受疼痛较
强。
一、疼痛的概述
(三)疼痛原因及影响因素 2.疼痛影响因素 (4)个体差异:疼痛程度和表达方式常因个体的性格和所处的特定环 境不同而有所差异。 自控力及自尊心较强的人常能忍受疼痛; 善于情感表达的患者主诉疼痛的机会较多。 患者单独处在一个环境
二、不舒适得原因
导致不舒适的常见原因如下: (三)环境因素 1.不适应的物理环境:如病室通风不良、有异味、温度过高或低、同室病 友呻吟、一起噪音等 2.不适应的社会环境:如新入院患者对医院和病室环境陌生、不适应而感 觉紧张、缺乏安全感而产生的紧张、焦虑等。
三、不舒适患者的护理原则
患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经常处于不舒适状态,会影响疾病的康复。 护士应该为患者提供身心舒适的条件,通过有关护理活动,协助患者满足 对舒适的需求。
二、疼痛的护理评估
(一)疼痛评估的内容 4.疼痛时间和规律:疼痛开始时间、持续时间、有无周期性或规律性 疼痛。 6个月以内可以缓解的疼痛为急性疼痛; 持续6个月以上的为慢性疼痛,常表现为持续性、顽固性和反复性 的特点。
二、疼痛的护理评估
(一)疼痛评估的内容 5.疼痛的程度:疼痛使患者主观感受,对疼痛程度的判断主要通过患 者对疼痛体验的描述。
舒适是人类的基本需要,疼痛、卧位、卫生状况、心理、环境 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舒适。个体在健康状态下,可通过自身调节来 满足其对舒适的需要,但在患病状态下,由于受到自身疾病和外界 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经常处于不舒适状态。因此,护士在护理过 程中,应及时发现影响患者舒适的因素,并根据情况采取适当措施, 满足其舒适的需要。合适的卧位不仅能促进患者舒适度,更能够预 防并发症和促进康复,帮助患者选择和安置正确的卧位是护理工作 的重要内容。
三、不舒适患者的护理原则
(一)预防为主促舒适
护士应熟悉导致不舒适的相关因素,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做到预防 在先,积极促进患者舒适,避免不舒适的发生。如保持病室环境整洁,加 强生活护理,协助患者保持身体的清洁,维持适当姿势和卧位等,都是增 进舒适的有效护理措施。
三、不舒适患者的护理原则
(二)细致观察除诱因 不舒服属于自我感觉,客观估计比较困难。护士应认真倾听患者的主 诉和家属提供的线索,细心观察患者面色、表情、身体姿势、活动能力、 饮食、睡眠、皮肤颜色等,判断患者不舒适程度,找出因素。
一、疼痛的概述
(三)疼痛原因及影响因素 2.疼痛影响因素 (1)年龄与性别:年龄是影响头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个体对疼痛的敏 感程度随年龄变化而不同。 婴儿疼痛敏感程度低于成人。 老年人疼痛的敏感性随之下降
一、疼痛的概述
(三)疼痛原因及影响因素 2.疼痛影响因素 (2)个人经历:包括个体以往对疼痛的经验及对疼痛原因的理解和态 度。 个体对任何单一刺激所产生的疼痛,都会受到以前类似疼痛经验的 影响。 个体对疼痛原因的理解和对待疼痛的态度则直接影响其对疼痛的感 受并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第一节 舒适护理
一、舒适与不舒适的概念
(一)舒适 是指个体身心处于轻松、满意、自在、没有焦虑、没有疼痛的健 康和安宁状态中的一种自我感觉。 当人们身心健康,各种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基本得到满足时,常 常能体会到舒适的感觉。较高水平的舒适是一种健康状态,表现为心 态稳定、心情舒畅,精力充沛,感到安全和放松等。由于文化背景和 生活差异,不同的个体对舒适可产生不同的理解和体验。
一、疼痛的概述
(三)疼痛原因及影响因素 2.疼痛影响因素 (五)情绪:疼痛常与焦虑、不安、恐惧等情绪相联系。 积极的情绪如愉快、兴奋、自信可以减缓疼痛。 消极的情绪如沮丧、恐惧、焦虑、失望可加剧疼痛
一、疼痛的概述
(三)疼痛原因及影响因素 2.疼痛影响因素 (6)注意力:个体对疼痛的注意程度会影响其对疼痛的感受程度。 当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事物时,痛觉可以减轻甚至消失。 (7)疲乏:疲乏可提高个体对疼痛的感知,降低其对疼痛的耐受力。
最为常见、最严重 二、不舒适得原因 的一种不舒适。 导致不舒适的常见原因如下: (一)身体因素 1.疾病:如疼痛、恶心、呕吐、咳嗽、头晕、腹胀等。疾病导致的不舒适 最为严重。 2.姿势和体位不当:无支托、关节过度屈曲或伸展、肢体局部受压导致麻 木等不舒适。 3.活动受限:由于疾病原因导致活动受限,不能自主翻身造成的不适感。 4.个人卫生:长期卧床、身体虚弱、昏迷等患者。得不到良好的护理,常 因口臭、皮肤污垢、汗臭、瘙痒等引起不舒适。
第二节 疼痛护理
疼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做好疼痛患者的护理是护士 的重要指责。疼痛的发生提示个体的健康受到威胁它与疾病的发 生、发展和转归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评价治疗与护理效果的重要 标准之一。护士应帮助患者避免、减轻或解除疼痛。
一、疼痛的概述
(一)疼痛的概念
疼痛是伴随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不愉快的主观感受和 情绪体验。疼痛也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