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包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包虫病诊疗方案(20XX年版)

包虫病诊疗方案(20XX年版)

包虫病诊疗方案(20XX年版)包虫病诊疗方案包虫病流行于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其中西部地区较为严重,尤以青藏高原为高发地区,严重影响流行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包虫病分布具有广泛性,并且受到地理、气候和交通等因素的限制。

为进一步提升包虫病医疗救治能力,特成立医疗救治专家组,研究建立标准化诊疗流程,并制定本方案。

一、病原学包虫病亦称棘球蚴病,分为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分别带绦虫科棘球绦虫属的两种绦虫即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granulosus) 和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multilocularis) 所致。

两种绦虫都必须在两种哺乳类动物体内才能完成生活史。

它们的成虫生长在犬科动物的小肠内。

细粒棘球绦虫的终末宿主一般为犬和狼。

犬和狼吃了羊、牛肝或肺里的包虫囊而被感染,感染45天后成虫排出虫卵。

人、羊和牛吞食虫卵后,在肝、肺等脏器里发育为囊型包虫病。

包虫囊内生长原头蚴或原头节。

若原头蚴被犬的终末宿主吞食后,在其小肠内发育为成虫,病原可进入下一个循环。

多房棘球绦虫的终末宿主一般为狐狸、犬和狼。

中间宿主为田鼠等鼠类小型哺乳类动物。

终末宿主感染28天后,成虫随粪便向体外排出虫卵。

人感染该绦虫幼虫称之为泡型包虫病,也叫“虫癌”。

人体各脏器的包虫病的发病率差别很大,肝脏发病率最高,其中囊型包虫病占65〜80%而泡型包虫病则高达98%肺脏次之,占14〜18%;其他脏器依次为腹腔、盆腔、脾、肾、脑、骨、肌肉、皮下、眼眶、纵膈、乳腺、腮腺、甲状Echinococcusgranulosus成虫虫卵虫卵狗狐狸狗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multilocularis成虫原头蚴羊六钩蚴原头蚴田鼠六钩蚴人食入虫卵后,包虫囊可寄生在人的肝,肺,脑,骨等器官。

羊肝脏感染囊型包虫鼠肝脏感染泡型包虫腺、胸腺、精索、心肌和心包等。

2图1.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生活史二、流行病学与致病机制流行病学。

包虫病药物治疗技术方案

包虫病药物治疗技术方案

包虫病药物治疗技术方案包虫病药物治疗技术方案(试行)一、包虫病的诊断(一)诊断标准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有在流行区居住、工作、旅行或狩猎史,或与犬、牛、羊等家养动物或狐、狼等野生动物接触史;在非流行区有从事来自流行区的家畜运输、宰杀、畜产品和皮毛产品加工等接触史。

2.B超扫描、X线检查、运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发觉包虫病的特点性影像;或发觉占位性病变并查出包虫病相关的特异性抗体或循环抗原或免疫复合物;或病原学检查发觉棘球蚴囊壁、子囊、原头节或头钩等。

3.排除其它缘故所致肝、肺等器官的占位性疾病。

(二)分型1.囊型包虫病的B超影像学分型(1)囊型病灶(CL型):囊壁不清晰,含回声平均内容物,一样呈圆型或椭圆型。

(2)单囊型(Ⅰ型):棘球蚴囊内充满水样囊液,出现圆形或卵圆形的液性暗区。

由于棘球蚴囊壁与肝组织的密度差别较大,故出现界限分明的囊壁。

本病的特异性影像为其内、外囊壁间有潜在的间隙界面,可显现“双壁征”。

B超检测棘球蚴囊后壁呈明显增强效应,用探头震动囊肿时,在暗区内可见浮动的小光点,称为“囊沙”影像特点。

(3)多子囊型(Ⅱ型):在母囊暗区内可出现多个较小的球形暗影及光环,形成“囊中囊”特点性影像。

B超检测显示花瓣形分隔的“车轮征”或者“蜂房征”。

(4)内囊破裂型(Ⅲ型):内囊破裂后,囊液进入内、外囊壁间,显现“套囊征”;若部分囊壁由外囊壁脱落,则显示“天幕征”,继之囊壁塌瘪,收缩内陷,卷曲皱折,漂游于囊液中,显现“飘带征”。

(5)实变型(Ⅳ型):棘球蚴囊逐步退化衰亡,囊液吸取,囊壁折叠收缩,继之坏死溶解呈干酪样变,B超检查显示密度强弱相间的“脑回征”。

(6)钙化型(Ⅴ型):包虫病病程长,其外囊肥厚粗糙并有钙盐沉着,甚至完全钙化。

B超显示棘球蚴囊密度增高而不平均,囊壁呈絮状肥厚,并伴宽大声影及侧壁声影。

2.肝泡型包虫病分型分型内容病变程度原发病灶P0肝脏无可见病灶P1周围病灶,无血管和胆道累及P2 中央病灶,局限在半肝内,有血管和胆道累及有无黄疸P3中央病灶侵及左右肝脏,并有肝门部血管和胆道累及P4任何肝脏病灶伴有肝血管和胆道扩张邻近器官累及情形N0 无邻近器官、组织累及N1 有邻近器官、组织累及转移病灶M0无远处转移M1单个病灶远处转移(三)鉴别诊断1.肝囊型包虫病的鉴别诊断鉴别病种影像学检查包虫病免疫学检查血常规检查临床表现肝囊型包虫病双层壁、多子囊、内囊塌陷、囊壁钙化阳性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局部占位、压迫症状或破裂症状,可有过敏反应肝囊肿显示囊壁较薄,无“双层壁”囊的特点阴性- 可有局部占位、压迫症状细菌性肝脓肿无棘球蚴囊特点性影像阴性白细胞数明显升高;高热、寒战、肝区疼痛等全身中毒症状右侧肾盂积水和胆囊积液无棘球蚴囊特点影像阴性- 可有局部占位、压迫症状2.肝泡型包虫病的鉴别诊断鉴别病种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包虫病免疫学检查血液检查肝泡型包虫病肝区不适,病程较长,晚期可显现梗阻性黄疸、门静脉高压症病灶周边为“贫血供区”,形状不规则,病灶的实变区和液化区并存,室腔壁高回声或“地图征”阳性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肝癌多有肝炎病史,病变进展速度快,病程相对短病灶周边多为“富血供区”阴性甲胎蛋白升高,肿瘤相关标记物阳性肝囊肿可有局部占位、压迫症状显示囊壁较薄,无“双层壁”囊的特点阴性-二、药物治疗(一)治疗对象适用于无禁忌症的肝囊型包虫病Ⅰ-Ⅲ型、多器官包虫病、肝外包虫病患者和不宜采取外科手术根治的泡型包虫病人。

包虫病的诊断技术与方法比较研究

包虫病的诊断技术与方法比较研究

包虫病的诊断技术与方法比较研究包虫病是一种由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引起的寄生虫病,常见于犬、狼以及家畜等动物身上。

它可以通过食用感染了包虫卵的食物或饮用受污染的水而感染到人体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因此,准确、快速地诊断包虫病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目前常用的包虫病诊断技术和方法进行比较研究。

一、影像学诊断包虫病的影像学检查是一种常用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通常包括超声、CT和MRI等。

超声检查是一种简便易行、无辐射的方法,可以用于包虫液囊肿的诊断和定位。

CT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图像信息,并能辅助确定囊肿的类型(单囊、多囊、包虫囊肿)和大小等。

MRI相对于超声和CT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可以更准确地显示囊肿的内部结构和囊壁。

二、免疫诊断免疫诊断是一种依靠检测宿主体内特异性抗原或抗体来判断感染的方法。

包虫病的免疫诊断包括血清学检测和免疫组化检测。

血清学检测常用的方法有ELISA、免疫印迹和补体结合试验等。

ELISA可以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优点。

免疫印迹是一种通过电泳分离蛋白质并用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的方法,可用于检测包虫病的抗体或抗原。

补体结合试验是一种间接测定方法,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的抗体对包虫病抗原的结合情况来判断感染情况。

三、分子诊断分子诊断是一种通过检测DNA或RNA的方法来判断感染的技术,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PCR是一种常用的分子诊断方法,通过扩增病原体特定基因片段来判断感染情况。

PCR方法可以检测血液、组织和体液中的寄生虫DNA,对包虫病的早期诊断和定量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实时荧光定量PCR是PCR的一种改进方法,可以利用荧光信号实时监测PCR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扩增产物,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四、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检查是一种通过检查患者的组织标本来判断感染的方法,常用的包括活检和细胞学检查。

活检是一种通过切取患者体内受损组织进行镜下检查的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包虫病的寄生虫、虫卵或囊壁等结构,可用于包虫病的确诊。

包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包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包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摘要】包虫病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疾病,开展包虫病预防工作非常必要,下面本文针对包虫病的临床症状表现情况、诊断治疗方式简单加以分析探讨,进一步提出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从而为开展包虫病诊断和治疗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包虫病;诊断;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R5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0-0088-02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在动物比如羊、牛或者人的肝肺上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疾病[1],人们一旦感染该疾病后,容易出现皮疹、发热、晕厥等不良反应症状,严重情况下甚至造成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等症状,因此在临床中一定要引起广泛重视。

我国各地的卫生部门开展相应的防治工作,通过驱虫、流调、监测等方式开展开展相应的预防治疗工作,实现对传染源的控制和改善,从而有效实现对包虫病的预防控制。

1.包虫病感染分析包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疾病,成虫寄生在犬类动物小肠中,孕节、虫卵伴随着动物的粪便排出体外,进一步对周围的草地、饲料、饮水等产生较多的污染,家畜、人群吞食这些感染物后,就会有六钩蚴进入到人们的肠管血管中,进一步伴随着全身血液流通,进入到人的肝肺组织中,在人的肝肺组织中寄生生存,一般情况下,在寄生半年到一年内,就会生长形成棘球蚴。

犬类动物吞食了含有棘球蚴的脏器、组织等而引起感染症状,而棘球蚴慢慢的生长发育形成了细粒的棘球绦虫。

2.致病作用、临床症状分析棘球蚴对动物、人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和作用,引起机械性压迫作用、中毒、过敏反应等,严重情况下造成动物或者人们死亡[2]。

羊感染棘球蚴后一般会引起羊群变得瘦弱、脱毛、咳嗽、四肢无力等症状,牛感染棘球蚴后也会变得瘦弱、呼吸困难、咳嗽、身体素质下降等症状,同时奶牛的产奶量也会明显下降,但是成虫寄生犬后临床症状不是很明显。

3.诊断方式动物棘球蚴在存活期间的诊断工作存在很大的难度,经常可以通过尸检时完成诊断过程,当前诊断棘球蚴时,主要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方式、间接血球凝集试验方式开展诊断过程,酶联免疫吸附疗法主要通过对犬类动物的粪便完成检测过程加以诊断,可以在犬类动物的粪便中诊断出细粒的棘球蚴[3]。

包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包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包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作者:李万秀来源:《健康周刊》2017年第24期【摘要】包虫病的学名称之为棘球蚴病,这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是因为寄生于狗的肠道内的细粒棘球嫡传的幼虫——棘球蚴,它寄生在牛羊和猪等家畜,以及各类野生动物和人的肝肺等其他器官当中,这种病情会严重的对于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也会对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所以这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为畜牧业和人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所以针对于此分析包虫病的诊断,并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在目前来说十分重要,本研究基于此进行探究,希望所得的结果可以为相关的领域提供可行参考。

【关键词】包虫病;临床诊断;防治措施引言包虫病严重影响着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种疾病也是居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包虫病的防治工作和整顿工作开始成为当前提升农区居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指标,随着包虫病诊断技术不断的提升,微创和降低复发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这也开始成为包虫病治疗的主要目标。

但从根本上来讲,对于包虫病,做好包虫病的诊断工作和防治工作尤为重要,本研究据此进行探究。

1 包虫病的诊断分析成虫寄生在犬科动物的小肠当中,孕节和虫卵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它会对草和饲料以及水等产生污染,家畜和人在吞食以后,六钩蚴会钻入肠管血管当中,那么会随着血液流到肝组织,并寄生,通常一年左右就会生长成棘球蚴[1]。

犬和犬科动物吞食了含有棘球蚴的脏器会受到感染,急求有生长成颗粒的棘球绦虫。

棘球蚴对动物和人都可以互为产生机械性的压迫,并且产生中毒和过敏等反应,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死亡情况产生。

绵羊感染棘球蚴,严重的时候表现为消瘦脱毛,咳嗽和倒地不起,牛感染了棘球蚴,常见症状是产生销售和衰弱,甚至存在有呼吸困难和轻度咳嗽情况,它的产奶量严重下降,成虫寄生犬后,症状不明显。

对其进行诊断时,动物感染棘球蚴生前诊断较为困难,往往都是在尸体解剖检查的时候才会发现,当前所使用的检查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和间接血球凝集试验方法进行诊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应用的试剂盒检测犬类粪便当中的细粒棘球绦虫抗原。

腹腔囊型包虫病2例

腹腔囊型包虫病2例
37I / 。大便常规 及尿 常规正 常。胸片 、 8 U L 腹部 B超 、 脏 心
彩色多普勒 、 结肠镜无异 常。入 院时做 血 、 、 痰 骨髓培 养 , 疟
原虫检查 阴性 , 骨髓检查 : 骨髓造血 细胞 增生活跃 , 以粒 系增
皮损 ( 皮肤斑块 或结 节 ) 和神 经系统 症状 , 皮肤 结节 主要位 于躯干和 四肢 , 可表现为红色或紫红色斑片 、 也 斑块 、 斑疹或
资料报道 , 当地猪感染 包虫病 的可 能性是存 在 的, 患者 但 该
[ ) 张梦岚 , 2 周世英 , 张淑坤 , 等.胸椎原发性泡状棘球蚴病 1 例
[] J .临床与实验病 理学 杂志,0 02 ( )5 0—1 2 1 ,6 4 :1 . [ ] 沈继龙 .『 3 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检验 [ .北京 : 民卫 生出 M] 人
58 .5×1 L, b12gL,l8 0/ H 2 / Pt 8×1 , 叶 核 细 胞 0 7 , 0几 分 . 1 型 : 细胞 C 4 瘤 D 5(+) C 2 (+ ) C 7 a均 (+) C 3 、 、D 0 和 D9 , D 0 C 3C 4R C D 、 D 5 O、 K和 E A 均 (一) 图 56 。 M ( 、)
临床与 实验病理 学杂 志
JCi EpP t l 0 1A g2 ( ) l x ah 2 1 u ;7 8 n o
・ l 9 1・
皮 肤血 管 内大 B细胞 淋 巴瘤 1 例
李道 胜 班媛媛 侯 , , 刚
色, 质地 中等 。镜 检 : 下 组织 小血 管 内聚集 肿瘤 细胞 ( 皮 图
瘤 细胞仅侵犯不 同器 官 的小 血管 及毛 细血管 , 临床症 状 故 表现 出多样性 和非特异性。由于患者无常 , 骨髓 检查也 多无 异常 , 因此早 期诊断非常 困难 , 多为死后尸检确诊 。最常见 的临床表现是

包虫病救治实施方案

包虫病救治实施方案

包虫病救治实施方案包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由绦虫的幼虫寄生在人体内引起的一种疾病。

包虫病主要由犬、猫等动物排泄的绦虫卵污染环境而引起,人群主要通过食用未煮熟的感染动物内脏而感染。

包虫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严重时可影响肝、肺等重要器官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制定科学的包虫病救治实施方案对于减少包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早期发现和诊断。

早期发现包虫病的感染者对于及时进行治疗至关重要。

因此,需要加强对包虫病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包虫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同时,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包虫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提高早期发现的几率。

二、治疗方案。

对于已经确诊为包虫病的患者,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或者介入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三、隔离和防控。

包虫病是一种传染病,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需要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疾病传播。

同时,对于患者所在的环境也需要进行有效的消毒和防控措施,防止疾病的扩散。

此外,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的监测和防控,减少疾病的传播风险。

四、健康教育。

在包虫病的救治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患者和社会公众的健康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包虫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减少疾病的发病率。

同时,对于患者也需要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五、长期随访。

包虫病的救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期的随访和管理。

通过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病情变化,保证治疗效果。

同时,也可以通过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包虫病的救治实施方案提供参考。

总之,包虫病的救治实施方案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手段,加强对患者的隔离和防控,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和长期随访,才能有效降低包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希望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能够高度重视包虫病的救治工作,共同努力,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包虫病药物治疗技术(梁虹2014.9.26)

包虫病药物治疗技术(梁虹2014.9.26)
14
包虫病人的免费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原则
为了挽救包虫病患者的生命,延长存活周期,提高生活
质量,对符合免费治疗条件的包虫病患者提供免费医疗 救助。 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必须认真落实国家包虫病病人的免费 救治政策,本着公平、公正、合理以及厉行节约、杜绝 不合理费用发生的原则,减轻流行区患者医疗负担,努 力做好项目地区包虫病病人的药物治疗和管理工作。
10
5.2 处理:①轻度反应的患者一般不需 处理,可继续服药观察;②中度反应者 应暂停服药,并建议到县级以上医院确 认,做血、尿常规、肝和肾功能检查后, 确定治疗方案;③重度反应者应立即停 药并送县级以上医院处理。
11
三、督导服药和复查
1. 督导服药:药物治疗开始后半个月必 须进行一次调查,登记用药后的反应情况 对有不良反应者按照轻、中、重分级进 行相应处理。对初次治疗曾出现中度以 上不良反应者建议到县级以上医院确认, 做血、尿常规、肝和肾功能检查。 2. 复查:对继续治疗者每6个月进行一次 影像学复查,评价疗效,并确定下一步的 治疗方案。
17
包虫病人的免费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若干问题的处理 应以患者本人自愿原则给予药物治疗。要求病人遵医嘱 服药,定期复查,告知所需费用。同时讲明可能的治疗 结果,不能做不实宣传。 包虫病的诊断和治疗须由有相应资质的医务人员进行。 对住院病人的各种并发症、夹杂症,如包囊破裂或感染 造成过敏性或感染性休克、出血、胆道阻塞等,应有足 够的重视。准备好抢救和及时转院的各项准备工作。 对于包囊较大的肺包虫病应估计到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破 裂的可能。对治疗出现的严重反应或偶合事件参照《阿 苯达唑治疗包虫病严重反应或偶合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见附件)处理。
24
第四条 调查与处理 (一)调查步骤和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包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发表时间:2017-02-07T14:11:51.9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6期作者:邵峰波时国领[导读] 棘球蚴病又称为包虫病。

包虫病是人感染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所致的慢性寄生虫病。

(新疆伊犁州友谊医院外科新疆伊犁州 835000)
【摘要】目的:了解腹腔包虫病在临床特征、诊疗方法及治疗结果。

方法:作者对1983-2015年共收治82例腹腔包虫病患者,其中男53例、女29例,年龄3~81岁,民族分布:哈萨克族32例,维吾尔族15例,蒙古族14例,回族8例,柯尔克孜族、锡伯族和汉族各占4例,俄罗斯族1例,进行临床总结分析。

结论:腹腔包虫病通过手术和药物治疗取到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腹腔包虫病;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38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6-0201-01 基本情况:棘球蚴病又称为包虫病。

包虫病是人感染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所致的慢性寄生虫病。

本病的临床表现视包虫囊部位、大小和有无并发症而不同。

长期以来,包虫病被认为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称之为动物源性疾病。

根据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称之地方性寄生虫病;在流行区带有职业性损害的特点,被列为某些人群的职业病;从全球范围讲包虫病为少数民族或宗教部落所特有的一
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新疆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地,少数民族又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

因此包虫病在新疆地区的常见病,本研究主要以腹部包虫病发病率作为主体研究,以包虫病在少数民族中发病为研究资料。

13%腹腔包虫病包括肠管、肠系膜、腹膜、大网膜、盆腔器官上的原发病或继发性包虫病。

现将腹腔包虫病的诊断经验与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983-2015年共收治82例腹腔包虫病患者,其中男53例、女29例,年龄3~81岁,民族分布:哈萨克族32例,维吾尔族15例,蒙古族14例,回族8例,柯尔克孜族、锡伯族和汉族各占4例,俄罗斯族1例,82例患者均有犬羊接触史,其中19例原发性腹腔包虫病是指,六钩蚴直接发育而成的包虫囊肿,63例继发性腹腔包虫病是有原发包虫囊肿破裂,源头蚴播散种植或包虫破裂将完整的内囊、子囊脱出游离于腹腔继发性生长而成的包虫。

腹腔多发包虫病63例,单发包虫病19例,既往有包虫病手术史者45例,其中肝包虫病手术者42例。

脾包虫手术者3例,病状体征:腹胀感、腹坠痛,腹部出现进行性增大的包块,可有不全性肠梗阻表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腹部隆起,可触及单发或多发的大小不等囊性包块,B超检查:腹腔探及大小不等的液性暗区,暗区内有飘动的强回声光点,或有蜂窝分隔和双层囊性壁结构。

全部外囊切除内囊完整摘除术,部分外囊切除内囊摘除术,残腔置管体外闭式引流,均获痊愈出院。

2.讨论
本病患者均来自包虫病流行区,都有密切的犬羊接触史。

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待包虫囊性增大后,自觉腹胀,腹坠痛、饭后饱胀感、体型弱消瘦不适就诊。

查体:腹部局限或全服隆起,可触及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的包块为主要体征。

B超:肝脾腹腔盆腔内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囊性影。

CT上显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影,囊肿内或囊壁可出现钙化,低密度影边缘部分显示大小不等的车轮状圆形囊肿影提示囊内存在着多个子囊。

对于腹腔内包虫病,我们强调的是预防包虫囊破裂入腹腔,手术治疗时严格掌握“包虫手术三原则”,即“无囊液外溢,源头节充分灭活,手术野隔离保护”。

一旦发现包虫囊破裂,则应有计划的分期、分区实行全囊、内囊两者同时摘除。

粘连严重者给予内囊穿刺摘除术,同时处理的发病灶,规范的药物治疗应该给予充分的考虑,尤其是对于腹腔广泛包虫囊肿直径小于2cm者,将有助于杀灭剂抑制其生长,减少再发生机会,常规的治疗方法是:阿苯达唑20mg/kg.d,3~6个月部分病例可得到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吐尔逊别克,苏耒曼,那孜拉.腹腔包虫病诊断与治疗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02,18(6):1219-1219.
[2]宋兵杰.腹腔包虫病诊断与治疗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04, 20(6):656-656.
[3]王长友,张国志,王胜等.腹腔包虫病60例诊治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