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汇总新编整理完整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题(含应用计算、面积、年月日、解决实际问题最全版本)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题(含应用计算、面积、年月日、解决实际问题最全版本)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分类应用题期末总复习第六册解决实际问题测试题1、同学们栽树,去了3个班,上午平均每个班栽了172棵,下午共栽了484棵,一共用了6小时。

(1)平均每小时栽多少棵树?(2)照这样计算,2小时能栽多少棵树?2、妈妈买回来126个鸡蛋,如果每人每天吃2个,这些鸡蛋够他们全家3人吃几天?(4分)3、学校到少年宫有980米。

小明从学校出发步行去少年宫,已经走了12分钟,每分钟走65米,他离少年宫还有多少米?(4分)4、一张电话磁卡面积大约是46平方厘米。

小华用一些这样的电话磁卡摆在一块玻璃上(如右图)。

这块玻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4分)5、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36米,比宽长12米,在周围围上篱笆。

这块菜地有多大?(4分)6、一箱苹果30个,小明吃了这箱苹果的51,爸爸吃了这箱苹果的101,妈妈吃了这箱苹果的61。

谁吃得最多?每人吃了多少个?(4分)7、一根绳子用去了15米,剩下的比用去的多21米,这根绳子原来有多少米? (4分)8、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4分)9、小玲用一张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量课桌的面积,沿着长边一排摆了10张,沿着宽边一排摆了6张,这张课桌面积是多少?(4分)10、一块正方形菜地边长10米,它的53种了黃瓜,其余种西红柿。

西红柿占地多少平方米?(4分)11、三⑶班全班有48人,在改选班长时,有58的人选许芳,56 的人选王强。

他们两人各得了多少票?你认为谁当班长比较合适?(4分)12、小区前面有一块60米边长的正方形空坪,现要在空坪的中间做一个长32米、宽28米的长方形花圃,其余的植上草皮。

如图(3+3) 1)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草皮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3、一列火车3小时行216千米,照这样计算,这列火车,8小时行多少千米?(3分)17、小芳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分数是90分,数学98分,语文88分,英语多少分?(4分)18、校文艺队参加比蹇,7个评委的打分分别为:89分、91分、62分、90分、92分、88分、97分。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核心内容整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核心内容整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核心内容整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共有六个单元,各单元核心内容如下:第一单元算法初步
1. 数的认识
2. 1以内加减法
3. 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数的存储
4. 分类讨论和排队数数
5. 不定项选择加减法运算
6. 具体问题解决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
1. 10以内的加法
2. 普通的加法竖式运算
3. 分类讨论和速算
4. 小学生的算术游戏
5. 具体问题解决
第三单元 100以内的减法
1. 10以内的减法
2. 普通的减法竖式运算
3. 分类讨论和速算
4. 小学生的算术游戏
5. 具体问题解决
第四单元分数初步
1. 相同单位的长和重的比较
2. 原形图形分成两份或多份
3. 分数的概念和简单初步运算
4. 分数与小数的对应
5. 具体问题解决
第五单元算式的转化
1. 算术证明
2. 同类算数和代数式的转化
3. 带分数和分数加减法的转化
4. 计算顺序和运算律的应用
5. 具体问题解决
第六单元小学生的统计
1. 特殊数据的表达
2. 数据的分类和频率、倍数
3. 运用图形表示数据
4. 具体问题解决。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思维导图(A4可直接打印)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思维导图(A4可直接打印)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思维导图(A4可直接打印)本文档旨在提供《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思维导图》的A4格式可直接打印版本。

这些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和梳理数学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可视化的形式,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关联,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本文档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辅助研究的工具,以便更好地掌握数学课程中的知识点。

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更好地跟随老师的讲解,还可以在复和自主研究时更加高效地回顾和消化所学内容。

希望《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思维导图(A4可直接打印)》能成为学生们研究数学的有益辅助工具,帮助他们更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数的认识包括自然数、整数、二位数和三位数的认知及其大小的比较。

包括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以及相关的实际问题。

本章节主要涵盖两位数和三位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以及相关的实际问题。

两位数的乘法十位数与个位数相乘的结果都是两位数。

乘法运算可以使用列竖式进行计算,逐位相乘并逐位相加。

可以利用乘法的交换律进行乘法运算的变换。

两位数乘一位数先将十位数与个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然后将结果相加。

可以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乘法运算的变换。

两位数的除法将除数和被除数进行比较,从高位开始逐位进行除法运算。

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除数的位数,则商为0,余数为被除数。

可以利用乘法和除法的逆运算关系进行除法运算的变换。

三位数的乘法三位数的乘法运算可以利用列竖式进行计算,逐位相乘并逐位相加。

可以利用乘法的交换律进行乘法运算的变换。

三位数的除法将除数和被除数进行比较,从高位开始逐位进行除法运算。

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除数的位数,则商为0,余数为被除数。

可以利用乘法和除法的逆运算关系进行除法运算的变换。

实际问题本章节还包括了一些与乘法和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通过应用乘法和除法运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总结:乘法和除法是数学中重要的运算法则,掌握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能力,有助于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口算、估算方法: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0.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乘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它们的积。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个位对齐;(2)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乘数末尾有0的乘数:用竖式计算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方法:1、仔细审题,找出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2、抓住有联系的信息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答方法。

四、有趣的乘法计算:1、一个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把这个两位数两头拉开,这两个数字相加等于积十位上的数,如果满十就向百位进一。

简单地说就是:两头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一。

2、“头同尾合十”乘法计算规律:(1)乘数特点: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10。

(2)计算规律:把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后两位;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十位上的数加一的和的积写在积后两位的前面。

即头×(头﹢1)作为积的前半部分,尾×尾作为积的后半部分。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1、长度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进率: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千米=1000米千米:测量公路、铁路、河流这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用符号“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数量式:跑道一圈的长度×圈数=跑步的距离2、质量单位有:克(g)、千克(kg)、吨(t)进率: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3、单位换算。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课件)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课件)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

知识盘点
(2)和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 用题,通常叫和倍问题。和倍问题的一般公式为“两数的和÷ (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易错攻略
1、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抓住关键句,确定先算什么。 2、解决实际问题时,一定要看清楚问题。
考点精讲练 考点01 解决问题的策略
考点01 解决问题的策略
针对练习
看图回答 根据线段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考点精讲练
考点01 解决问题的策略
针对练习
琳琳家去年上半年缴了电费288元,下半年平均每月缴电费45元。 (1)琳琳家去年全年一共缴电费多少元? (2)下半年比上半年平均每月节约电费多少元?
同学们再见
THANKB、C选项中都为第一组收集的多,第二组收集的少,无法求出第一小组比第二小 组少收集多少节,D选项与题干中所求问题无关,A选项第二小组收集的节数是第一小组的3倍,符 合题意,列式为: 124×3-124 =372-124 =248(节) 答: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收集248节。 故答案为:A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SJ
思维导图
知识盘点
知识点一:解决问题的策略 1、解决问题的思维流程。 (1)分析题意; (2)探究关系式,确定先算什么; (3)正确解答。 2、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可以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 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
知识盘点
3、利用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有助于理解题 意,能更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拓展问题 (1)差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差与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 用题,叫差倍问题。差倍问题的一般公式为“两数的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小数+两数差=大数”。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0.3 分数、小数的认识—课件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0.3 分数、小数的认识—课件

妈妈用3.6元买了8分米蓝花布,用6.2元买了1米4 分米红花布。先用小数表示两种布各买了多少米, 再算出这两种布一共要付多少元。
8分米=0.8米
1米4分米=1.4米
答:蓝花布买了0.8米,红花布买了1.4米。
3.6+6.2=9.8(元) 答:这两种布一共要付9.8元。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1 3
、32

1 6
、65
,每次各拿
出多少根?
1 3
12÷3=4(根)
2 12÷3=4(根) 3 4×2=8(根)
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
1 6
12÷6=2(根)
5 12÷6=2(根) 6 2×5=10(根)
12根小棒平均分成6份。
在 里填合适的小数。
0.8
1.7
2.3 2.8
三年级4名学生50米跑的成绩如下表:
分数可以表示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 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分数的含义 分数
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把整体平均分,再 取其中的几份。
小数
2. 小数的认识
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 写成零点几的小数。
所有分数都 能化成小数 ,小数包括 有理小数和 无理小数。
小数
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读写 整数部分 小数的组成 小数点
小数的大小比较
小数部分
小数的加减法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
列竖式时,要注意小数点
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
分,并说说每个分数的意思。


10个三角平均分成2份, 涂色部分是其中的1份。


10个三角平均分成5份, 涂色部分是其中的4份。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三年级的数学课程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

第一单元:数到1000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将学习如何正确地数到1000。

我们会从0开始,一直数到1000,并学习如何读写这些数字。

我们还将学习如何使用100以内的数进行比较和排序。

通过这个单元,我们将对三位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二单元:两位数减一位数这个单元的重点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运算。

我们将学习一些简单的减法口诀,并通过实际的例子来理解减法的原理。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如何解决与减法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购物找零等。

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将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我们会了解什么是面积,并学习如何测量和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通过这个单元,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面积的概念,并解决与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

第四单元:体积这个单元是关于体积的学习。

我们将学习什么是体积,并学习如何测量和计算一些简单的物体的体积。

通过这个单元,我们将对体积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应用体积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五单元:时间这个单元的重点是时间的学习。

我们将学习如何读写时、分、秒,并学习如何使用钟表进行时间的读取和计算。

通过这个单元,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并能够解决一些与时间相关的实际问题。

第六单元:数据统计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将学习如何收集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我们会学习如何制作简单的柱状图,并通过柱状图来表达数据的含义和关系。

通过这个单元,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并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就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一些主要知识点。

通过这些学习,我们将掌握一些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技能,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和运用的学科,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并多多练习,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1.两足数乘以整十数:先不看整十数后面的一个0,计算后在得数末尾添上一个0。

2,整十数乘以整十数:先不看整十数后面的两个0,计算后在得数末尾添上两个0。

3.估算方法:一定要把两位数看成是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

(要能判断你估计的得数和实际比较是估大了还是估小了)笔算:1.乘装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乘数末尾有1个0,把乘数0前面的数位对齐,先用0前面的部分去相乘,再在积末尾添上1个0。

(注意积末尾0的个数,有的计算结果里面的0比原来乘数末尾的。

多,如20X45 = 900要能分清哪个。

是添上的,哪个。

是乘得的)2.一个数连乘两个数,可以先算出后两个数的积,再和第一个数乘,得数是相等的。

(如42 X4X5 = 42X20)3.没有进位与有进位的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算理是: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上的数乘以第一个乘数,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上的数乘以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和这一位对齐,然后把两次的积相加。

注意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

(脸算方法: 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看得数是否相等。

)4.规律:在乘法里,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如课本第16页第8题。

)有趣的乘法计算:L两位数XII:口诀是“两头一拉,中间相加”如:35X11 = 385, 39X 11=429和笔算一样,十位上相加时满十向百位进15.十位相同,个位相加是十的两位数乘以两位数:口诀是“个乘个,弟乘哥”其中,个乘个得到的是积后两位,注意后两位乘积不满十以上要添0,弟乘哥得到的是积后两位前面的。

如21X29 = 609, 22X28 = 6166.两位数X15:口诀是“加半添0”如72X15,先求出半是多少(72+2 = 36),再加半(72+36 = 108),最后再添0(积是1080)第二单元千米和吨1.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是:千米(km又叫公里)、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1千米是10个100米;操场400米一圈,两圈半是1千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汇总新编整理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一单元除法 1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百位够除时商是三位数,百位不够除时是两位数。

) 464÷4=166 464 ÷8=582.一位数除多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一位不够看2位,不够商一0占位,除数当姐余当妹。

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208÷2=104 315÷3=105 217÷3=713 0乘任何数都等于0。

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等于0。

( 1 ) 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用遮0法,先算0前面的数的乘积,再数数2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添在积的后面。

20×30 想2×3=6 20×30=600(2)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一个因数分别乘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再把两次乘出来的积相加。

24×32 想 24×2=48 24×30=720 720+48=768(3)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估第一个因数,也可以估第二个因数,还可以两个因数都估。

4 [半价出售](原来的价格÷2=现在的价格)6、记忆数量关系式:鸡的总只数÷层数=每层的只数书的总本数÷书架的个数=每个书架上书的本数电池的总个数÷每盒电池的个数=盒数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跳绳的总个数÷几分钟=每分钟跳的个数打字的个数÷时间=每分钟打字的个数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第二单元年月日1 年分为平年、闰年;月分为大月、小月和特殊的2月。

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7个);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4个)平年的2月有28天,闰年的2月有29天。

2连续的大月有7月和8月,或者12月和1月。

连续两个月天数是61天,其中一个是大月,一个小月。

5、各类节日:元旦节1月1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妇女节 3月8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建党节7月1日、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6、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公元800年、1200年、1600年、2000年、2400年等)。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2008年是59周年。

(2008-1949=59)8、计算天数[分月计算] 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1月、2月、3月是第一季度,一个星期有7天,平年90天,闰年91天,一个月最多四个星期,4月、5月、6月是第二季度,91天一个月最多5个星期日,最少4个星期日7月、8月、9月是第三季度,92天平年52个星期零1天,10月、11月、12月是第四季度,92天闰年52个星期零2天。

平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天数一样91天,上半年:1、2、3、4、5、6月闰年第一季度比第二季度少1天,平年181天,闰年182天,不论哪一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天数一样92天,下半年:7、8、9、10、11、12月,三、四季度总比一、二季度多,无论平年还是闰年都是184天永不变。

下半年总比上半年多。

10小华到13岁时,只过了3个生日,她的生日是(闰)年的()月()日第三单元平移和旋转平移后物体的形状不变、大小不变火车、电梯和缆车的运动是平移,风扇叶片、螺旋桨和钟摆的运动是平移。

汽车前行是()现象,车轮转动是()现象。

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拧水龙头、汽车方向盘的转动、旋转门的转动、开门、翻书、生活中常见的平移现象:打算盘、升国旗、光盘的放映、拉开抽屉、第四单元乘法[本单元知识点]1、两位数乘整十数、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4、应用。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验算: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

★连乘应用题。

38页第6题、39页第4题等。

数量关系式:每箱牛奶的瓶数×箱数=牛奶的瓶数单价×数量=总价在乘法运算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就扩大几倍。

5 ×4=20 5 ×8=40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42 ×10=420 10 ×42=420第六单元千米和吨1、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公里) 进率:1千米=1000米Mm cm dm m km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数量式:跑道一圈的长度×圈数=跑步的距离2、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进率: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g kg t3、单位换算。

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第七单元轴对称图形1、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长方形(2条)、正方形(4条)、圆形(无数条)、3、字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B、C、D、E、H、I、 K、M、O、T、V、U、W、X、Y。

4、根据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它的另一半。

第八单元认识分数单位“1”----- 一个物体或者几个物体分数:把一个物体或者几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或者几份。

分数比大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就大。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相减。

)分子、分母相同就是整数1、分子是0的分数就是0.总个数÷分母×分子=取出的个数如:100个桃子的五分之三是多少?100÷5×3=60(个)三(1)班有男生20人,女生25人。

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物体的面积有大有小,我们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它们的大小,还可以用同一张纸分别去量比出它们的大小。

2.围成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

3.教室的面积约是54平方米。

课桌的面积约是44平方分米。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4.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5.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生活中:指甲面的面积、物体按键面的面积、一个田字格面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生活中:手掌面的面积,文具盒面的面积,粉笔盒面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生活中:四个小朋友围起来的大小,讲桌面的面积,小黑板面的面积接近1平方米。

6 、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7、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也就是数字末尾补两个0) 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也就是数字末尾去掉两个0) 8、★86页思考题(动手分)9、甲图形的面积比乙图形的面积大。

但是他们的周长相等。

10、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1、公式:(见表格) 8、用20个1厘米的小棒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用20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两种情况不一样)长 方 形正 方 形 面 积 长×宽=面积 边长×边长=面积周 长(长+宽)×2=周长边长×4=周长边面积÷长=宽 面积÷宽=长 周长÷2 — 长=宽周长÷2 —宽=长周长÷4=边长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2=10长+宽的和) 长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利用口诀解决问题) 第十单元 统计1、求平均数的方法:1、移多补少2、总数÷人数(份数)=平均数2、运动与身体的变化。

运动后人的脉搏会加快。

休息几分钟后会恢复到正常状态。

起始格可以代表任何数。

(2)统计图有横轴、纵轴。

(3)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4)将所有数字相加,再除以人数,便能求出平均数。

第十一单元认识小数十分之几就等于零点几。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先读写整数部分再写上小数点最后读写小数部分)读作要大写,写作要小写。

读作:四点五 八点九写作:小数大小的比较。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小数的加减法。

(1.数位要对齐2.小数点要对齐3.先加减小数部分,满十要向前前一位进1,最后加减整数部分)0既是自然数也是整数。

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