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农业产品冷链物流的成功经验与借鉴
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情况对我国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启示

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情况对我国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启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农产品贸易愈发频繁,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水平也逐步提高。
对我国来说,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情况对我国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情况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水平领先,主要体现在技术设备先进、运输环节完善、供应链协同高效、冷链运输可追溯等方面。
在技术设备方面,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使用智能化、自动化的设备和系统,例如温控车辆、冷藏仓库等。
这些设备能够精确控制货物的温度、湿度,确保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能够保持新鲜,并且能够实时监测货物的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在运输环节方面,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网络完善,覆盖范围广,运输通路畅通无阻,运输时间快速可控。
冷链物流运输环节涉及多种运输方式,包括航空运输、海运、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以及内陆水运等多种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货物特性和需求进行选择,保障冷链运输的安全和稳定。
在供应链协同方面,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各个环节之间高度协同配合。
从生产、采摘到运输、储存,再到销售,每个环节都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保障了农产品在整个供应链中的畅通和稳定。
在冷链运输可追溯方面,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对冷链环节进行全程追踪。
即便是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出现问题,也可以通过系统查找到问题所在,及时进行处理和调整。
1.加强技术设备的研发和引进。
我国应该加大对冷链物流技术设备的研发投入,并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我国冷链物流的技术水平。
2.完善运输网络,提高运输效率。
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冷链物流运输网络,畅通运输通路,提高运输效率,缩短冷链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
3.加强供应链协同合作。
我国应该促进冷链物流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整个冷链物流的运作效率。
4.推动冷链运输可追溯体系建设。
国外发展农产品物流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国外发展农产品物流的成功经验及启示第28卷第4期大庆师范学院学报V o.l28 N o.4 2008年7月J OURNAL OF DAQ I NG NORMA L UN IVERS I TY J u l y,2008 国外发展农产品物流的成功经验及启示张平1,王健2(1.大庆师范学院工商管理与法律系,黑龙江大庆163712;2.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电力集团电力营销公司,黑龙江大庆163453)摘要:美国、日本和荷兰等西方国家对农产品物流发展高度重视,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模式和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我国应在结合国情的前提下,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从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技术、主体以及宏观调控等方面加以完善,以加快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物流系统作者简介:张平(1975-),男,黑龙江富锦人,大庆师范学院工商管理与法律系讲师,东北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2,F3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165(2008)04-0048-05 收稿日期:2007-11-02一、加快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紧迫性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对流通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政策和文件,如关于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意见全国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规划、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等,而且2004!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从不同侧面提出了加快发展农产品物流的要求。
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对发展农产品物流产业的高度重视以及加快发展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的紧迫性。
1.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的作用在我国农产品领域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表1 中国农产品物流与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主要经济指标比较成本[1]损耗率[2]加工比重[3]加工增值[4]超市连锁经营销售比重发达国家5%(粮食国际标准)5%(果蔬)10%80%1?3~4?480%~95% 1%~2%(美国)中国40%(粮食)15%(粮食)10%1?1~1?2不足30% 60%(果蔬)25%(果蔬)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农产品物流还处在传统物流阶段,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在我国农产品领域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较高。
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情况对我国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启示

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情况对我国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启示【摘要】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对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在现状和发展趋势、优势和经验、体系完善性、技术应用和创新以及市场竞争格局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到发达国家在农产品冷链物流领域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为了加快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步伐,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是非常关键的。
我国可以通过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进步。
我国应该加大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加强市场监管,不断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效率和质量,以实现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发达国家、发展趋势、优势、经验、体系完善性、技术应用、创新、市场竞争格局、发展步伐加快、经验借鉴、农产品质量、农业竞争力提升。
1. 引言1.1 了解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重要性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农产品冷链物流在发达国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将生产的农产品在整个供应链中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状态,确保农产品在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保持新鲜和优质的技术和管理手段。
发达国家在农产品冷链物流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建立起了成熟的运作体系和先进的技术手段。
通过农产品冷链物流,发达国家能够实现农产品的长距离运输和全球供应,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质量,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农产品冷链物流也能够减少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和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
了解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重要性对于我国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2 对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启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产品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相对滞后,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运输效率低下,保鲜技术不完善等。
我们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快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步伐,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国外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冷链 诞 生 于 1 9 世 纪 上半 叶 , 冷 冻剂 和 电 冰箱 的发 明
应 用于 整个农 产 品冷链 物 流体 系 中。
1 . 3 企业 组织 结构 的变 化导 致加 拿大 必须 有一个 高效 且
与使用 , 导致各种保鲜冷冻食品依次出现 , 这使得食品工
业 得 到 了迅猛 发 展 , 而 后形 成 了食 品 冷链 。随 着 科 学技
本与高要求 的环保标准使得企业不得不将生产 过程分
解, 在 劳动 力成 本 价格 较低 的地 区进行 密 集 型 的生 产 , 在
一
1 加拿 大农 产 品冷链 物流
加 拿 大 国 土 面积 约 9 9 7 万k m ' , 耕地 6 8 0 0 万h m , 但 人 口相 对 较 少 , 且人 口主要 集 中在 太 平 洋 和 大西 洋 沿 岸 以及 美加 边 境一 带 。其 独特 的人 口分 布状况 促 进 了加 拿 大完 整 的农 产 品冷 链 物 流体 系 的形 成 , 在 加拿 大 整 。通过不同运输方
式 之 间 的衔 接 和 配 合 , 形 成 了与 加 拿 大经 济 发展 相 匹配
的冷链物流网络 , 主要包括 以覆盖大西洋海运业务 的东
海 岸 运输 走 廊 , 以亚 太地 区贸 易 为 主体 的西 海岸 运 输 走 廊, 负责 美 国加 拿大 贸易 的南 北 运输 走廊 。此外 , 还有 沿 美 加边 境 贯 穿 东 西 的铁 路 、 公 路运 输 网络 以及 圣 劳 伦 斯 水道 运输 系统 。 1 . 2 专 用设 备 的引进 以及 物流 信息 技术 的广 泛应 用 在 加拿 大 , 各 种 生鲜 农 产 品可 以通过 螺 旋式 输送 机 、 移动 胶
低 成 本 的冷 链 物 流 体 系
国外农产品物流模式及其经验借鉴

国外农产品物流模式及其经验借鉴一、国外农产品物流模式概况世界级城市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大体可分为“市场流通”和“市场外流通”两部分。
市场流通,即生产者直接或经过上市团体、货物收集者将农产品经各类批发市场集散、交易、形成价格后,经零售商、加工业者和大的消费团体将农产品最终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市场外流通,则指农产品不经过批发市场交易而是经过全国农协、商社的集配中心、果蔬超市、生协径直转移到零售机构、消费团体或出售给个体消费者或者说是生产者、上市团体与零售业者、消费者直接交易的流通形态。
世界农产品流通交易体制和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形成,受各国社会体制、农业生产、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当前,世界农产品物流模式可归纳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东亚模式。
日本、韩国是这种模式的主要代表,均以批发市场为主渠道,以拍卖为手段。
以日本为例,目前,全日本共有88个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投资的中央批发市场,年成交金额达6兆2000万日元,1513个多元化投资的地方批发市场,年成交金额达5兆1800万日元。
经由日本批发市场流通的蔬菜占81%,果品占72%。
在批发市场从事蔬菜果品交易的客户中,通过农协或其他任意组合组织的上货量各占上货总量的59%和66.5%,而其他商人等则占总上市量的17.8%和20.1%。
交易方法以拍卖为主。
在大阪中央批发市场通过拍卖成交的果蔬比率高达9O%以上;采用该模式的国家农产品流通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①流通渠道环节多,流通成本较高;其流通过程表现为“生产者-上市团体-批发商-中间批发商-零售店-消费者”,这样其利润也分配不均;②流通规范化、法制化、效率高。
第二种是西欧模式。
法国、德国、荷兰等国是这种模式的主要代表。
西欧模式的批发市场与东亚模式相比,批发市场流通比例较小,而且大多数大型批发市场仍然坚持公益性原则,如法国就指定了全法的23所批发市场为国家公益性批发市场。
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形式也有所不同,农产品直销比例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如在法国巴黎郊外设立的一个批发市场-汉吉斯国际批发市场,由于鼓励发展产、加、销一体化,并将产前、产后相关企业建立在农村,巴黎的农产品直销比例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比较与借鉴

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比较与借鉴作者:王微微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2年第04期冷链物流已成为世界各国改善农产品流通条件、保障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提升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技术之一。
我国农产品在物流环节损失巨大,发展冷链物流是实现产后减损、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民增收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我国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势在必行。
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相关对策建议。
一、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借鉴(一)美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美国农产品的生产以高度专业化、区域化和规模化著称,其产地市场集中,农产品物流以大规模直销和配送为主,平均78.5%的农产品是从产地经物流配送中心直接到零售商,批发商销量仅占20%左右。
在利润驱动和竞争压力下,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物流成本已经成为企业降低产品成本,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美国十分重视加强农业信息化的建设,现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农业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
该系统连通美国农业部、15个州的农业署、36所大学和大量的农业生产企业,实现了生产者、运营者和销售者的资源与信息共享。
以信息技术、储运技术、冷链技术等为支撑,美国在发达国家中率先实现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现代化和专业化,大大降低了农产品的损耗率。
以蔬菜产业为例,美国的蔬菜物流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具有代表性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蔬菜从田间采摘到进入终端消费者始终处于所需的低温条件,实现了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全方位社会化服务,较好地解决了蔬菜均衡供应的问题,且物流环节的损耗率极低。
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普遍控制在5%以下,美国果蔬在保鲜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为1%-2%。
(二)日本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作为亚洲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先驱者,日本交通运输设施发达,农产品保鲜、冷藏、运输、仓储、加工等物流装备和技术先进,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完备,已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一整套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为了实现生鲜农产品采后的高效保鲜,提高附加值,日本在全国生鲜农产品主产地建设了高密度、专业化的冷库,采用先进的冷藏、冷冻技术及设备,减少农产品在储运过程中的损耗,实现物流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农产品冷链物流国际发展经验及其启示

效率 ,降低成本。
2 . 加拿大 。自2 0 世 纪3 0 年代 。 加拿大 对冷链物流技术 、管理 、人 才加大重视力 度 ,形成 了完善 的系统化 、信息 化综合冷 链物流 网络 ( 水运 、公路 、铁路 、航 空一
化路 径 。
农产 品实现 了冷链流通 。4 6个 “ 现代物流
示范城市 ”中1 5 4 - 城市将农产 品冷链物流
越的 区位优势 ,作 为水 果进 出 口中心 的巴
伦德雷赫毗邻港 口,通往 欧洲的两大 “ 门 户”鹿特丹港和斯希波 尔机场将荷 兰 5 8 % 以上 的生鲜农产 品运往世界各国 ,成 为欧
要求 , 而我国从事冷链技术研发机构较 少 ,
技 术 水 平 低 ,不 能 满足 行 业 发展 ;五 是 我
国 目前没有 专 门机 构培养冷 链物 流人 才 ,
农 产 品 冷 链 物 流 国 际 发 展 经 验 及 其 启
■ 刘 丽琴 ( 河南 交通职 业技 术 学院物流 学院 郑州 4 5 0 0 0 5 ) ▲ 基 金 项 目:河 南省科 技厅 课 题 :“ 促 进 河 南 中小企 业发 展 的财税 政
附近 兴 建 存 储 和 配 送 中心 ,将 农 产 品及 时
度 ,着力打造冷链物流 品牌。下游企业 光
明乳业 、雨润集 团等非物流企业 与物流企 业联合组建冷链物流公司 ,第三方冷链物 流 日渐成熟 ,较好推动了冷链物流发展 。
( 二
确定 为示范建设 内容 ,冷链物流重视程度
极 度增 加 ( 匡勇等 , 2 0 0 8) ;四是物流企业 与上 下游企 业合作拓展业务 ,将产业链伸 向上游企 业 田问 ,增强冷链物流市场化程
国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经验及启示

国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经验及启示文档下载说明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国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经验及启示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冷链物流是指在农产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整个过程中,采用专业设备和技术,保持产品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运输和储存的物流系统。
在国外,冷链物流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其他国家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1. 技术创新和设施升级。
国外冷链物流注重技术创新和设施升级。
通过引进先进的冷藏设备、温度监控系统和运输工具,提高了冷链物流的效率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农业产品冷链物流的成功经验与借鉴-国际贸易国外农业产品冷链物流的成功经验与借鉴杨利勤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产品冷链物流即指肉、禽、蛋、水产、果蔬等农产品的加工、贮藏、运输、零售等环节保证在低温控制的环境下进行。
目前农业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量进一步扩大,尤其是电商领域。
据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报告显示,2015年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560亿元,预计2017年有望突破1000亿元,农业产品冷链物流业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产品冷链物流仍处在初级阶段,无法满足民众对农业产品的质量要求,且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如何建设农业产品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技术设备、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此应积极参考国外农业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的成功经验,从而获得相应的启示,促进我国农业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一、国外农业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分析(一)美国农业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经验美国农业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水平相当成熟,不仅拥有大量实力超强的冷链物流企业,还拥有领先于世界水平的冷链技术。
龙头企业如冷库运营商US Cold Storage、PFS,综合冷链运输服务商ABLEFreight,干线运输企业CR-England 等。
美国农业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各部门分工明确,互相推进。
如运输方只负责提供司机与运输卡车、仓储部门只负责对指定的运载货物卡车进行卸货、维修部门只管维修方面的工作。
各个分工的专业性强、职责明确。
技术方面都装有安全控制及自动化喷淋系统,运输设备方面有冷藏集装箱、(GPRS)系统、进口车载温控仪、(POS)机等。
同时,采用低碳运输方式是美国农业产品运输主流方式之一,如拼装集运、回程载货等。
在农业产品加工包装环节,实行高资质检验。
如AbleFreight公司有美国海关授权的安检设备,以及FDA监测点。
FDA是指海关在该企业设立的进行不定期监控的监测点。
经双重检验后合格的农产品,可以“免检”出关。
这种做法不仅减少了海关的工作量,还能通过缩短农产品在海关排队检测中的等待时间来避免农产品的变质风险。
在技术方面,美国冷链物流广泛应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远程控制平台、项目化管理软件、自动识别射频技术RFID、大数据技术等,尤其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可以优化并建设运输线路与车货匹配信息平台,预测销售、库存与设备修理等方面的信息,协同供应链管理,产生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从而优化农业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盈利方式。
在国家政策扶持方面,美国冷链物流协会出台的《冷链质量指标》通过对农产品包装材料和规格、冷藏温度、品质检验、运输操作等的强制性规定,逐步完善农业产品冷链物流的专业认证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
如规定鸡蛋在生产后36个小时内必须冷藏;储存和运输期间的温度保持在7℃;A级奶制品的储存温度必须低于7℃等,并且基于此建立了配套的监督机制与惩罚措施。
此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也较大,对于物流线路的优化尤其突出。
如美国州际高速公路的农业产品运输在lOOOkm范围以内24小时内均可及时运输到。
铁路物流运输方面,可以采用火车温控集装箱,实现48个州之间的随时随地运载。
依托于健全的运输网络系统,美国农业产品冷链物流得以迅速发展。
(二)加拿大农业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经验政府的大力扶持是推动农业产品冷链物流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加拿大政府在农业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和认证制度方面,有严格的执行标准和体系,如农业规范GAP、兽医规范GVP、生产规范GMP、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
在农业产品冷藏温度、包装材料、运输操作、品质检验等方面都有严格的标准。
如禽类加工环境必须在10℃以下,冷藏与运输要求在4℃以下、冷冻产品储存及销售必须在-18℃以下、冷藏调理产品的储存及销售要求在7℃以下等。
此外,加拿大的(CFIA)食品安全监管局出台的食品安全监督计划FSEP,采用(HAC-CP)建立了危害关键控制点分析体系,对肉类、禽蛋、乳制品、果蔬等生产加工企业的生产过程、农药残留、卫生、温度、容器和包装等进行了严格的监控。
运输方面,多式联运物流网络体系已形成,并且形成了三大冷链运输走廊即西海岸运输走廓、东海岸运输走廊、南北运输走廓。
技术方面,加拿大应用世界最大的农业网络系统,覆盖的国家和地区达到9个,连通政府部门、消费群众、科研院校与农产品企业,实现了农业产品流通的信息共享。
此外,加拿大第三方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冷控技术也值得我国企业借鉴。
在预冷、贮藏、运输、零售与消费等阶段都实现了全程温控和实时监控。
如加拿大第三方物流企业Thomson Group、花椰菜加工企业Melvin Farms等。
在预冷阶段,通过采用空气预冷法、水预冷法,有效延长果蔬的保鲜期;贮藏方面,采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仓库管理系统、装箱处理技术、气调贮藏技术、自动化冷库技术等。
自动化冷库技术包括贮藏技术的自动化和(HDDS)高密度动力存储,将农产品的保鲜期延长至2—3倍:运输和配送阶段,用冷藏车或冷藏箱来实现全程温控,并设有测温、冷却、加温、通风等装置;零售与消费阶段,使用定时喷水装置的壁式风幕柜、低温展示柜、空调系统等设备来保证全程冷链的最后一段环节。
(三)日本农业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经验日本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主要体现在政府部门完善的法律法规。
如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有《中央批发市场法》、《农林物质标准化及质量标志管理法》、《低温链指南》、《食品安全基本法》等,促使农业产品冷链物流企业不断提高冷链技术来保障产品的质量。
在温度控制方面,企业要严格满足不同农产品的温度要求。
如要求北海道的“夕张香瓜”要在常温下保存运输,岩手县的“羽后牛”在-18℃以下的冷冻条件下保存运输,东京的斗鸡在0~4℃冷藏的状态下保存运输等。
并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提供资金支持。
在日本将近2亿的人口,冷藏车总量超过20万台,平均每900人一台。
企业方面,日本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广泛使用自动化立体仓库,实现存取货物的自动化,进而实现物流的自动化。
目前,日本已是世界上应用自动化立体仓库最广的国家。
此外,日本基于冷链配送的环节制订了相关的低碳物流规定。
如规定货物托盘的使用率、货物存放在固定场地的时间、颗粒物、氮化合物的排放量指标等。
节能方面,冷链货物配送部门全都使用新型节能灯,与普通节能灯相比可降低损耗20%~30%,并建立了以农业合作社、中心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在流通方面,日本农产品生产总量的90%以上都是经由批发市场送达最终消费者,致使冷链配送损耗率仅为3%。
日本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不仅提高了农产品冷链流通的效率,还达到了低碳环保的目的。
二、我国农业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一)农业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起点较低,缺少与国际标准的对接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历程相比,我国农业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时间不到十年,发展规模与技术仍处在初级阶段,起点较低,缺少与国际标准的对接。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15年10月8号咨询中心数据显示,整个欧洲市场冷藏车超过80万辆,是中国的10倍,这些大型冷藏车以知名品牌为主,包括德国奔驰、欧曼,沃尔沃、斯堪尼亚,法国雷诺、荷兰达夫等。
在冷藏部分,库房采用统仓设计,三层货架存取货物,自B1—2F共五个区域,分为0~5度及8~12度两层温区,合计可存放650板货物量,各区库温可以单独设定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相比之下,我国冷链设备发展滞后。
据集装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冷链物流企业大量引进国外淘汰的、报废的海运冷藏厢,对其改造之后成为符合我国要求的14.6米的厢体。
一台车改装下来,加上制冷机不过6万,而标准车最低配制都15万元以上。
追求低价、低质服务的无序竞争冲击着冷链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更甚的是当前我国棉被冷藏车仍被广泛应用,据财经频道报告,从内蒙到西安24小时内羊肉都是用棉被制冷方式进行运输。
较国外生肉必须-18℃以下进行运输标准相比,我国农业产品物流企业对温度要求不严格,运输方式原始粗放。
迄今为止,实现农业产品冷链配送的“不断链”与“最后一公里”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流通效率低,无法保障货物的全程冷链当前,我国农业产品冷链物流业欠缺完善的体系,农产品从生产、包装、贮藏、运输、零售与消费的全程冷链完整系统还未建立,农业产品冷链物流的流通效率低,损耗率大。
据统计,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农业产品物流环节损耗率平均3%相比,我国高达30%,这与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密切相关。
从公路货运车辆来看,密封式、厢式设计的只占30%,其中具备温控的冷藏车以及制冷机的车辆数量更少。
与之相比,敞篷式设计的车辆却高达70%。
致使在公路运输中,80%的禽肉、水产品、水果、蔬菜等农业产品用普通卡车来运输,易腐保鲜食品的冷藏运输在运输总量中仅占到20%。
铁路运输设备方面也严重缺乏保鲜冷藏运输车厢,目前主要以冷冻产品运输车厢为主,并且冷藏食品运量仅占总货运量的1%。
与此同时,我国农业产品冷链物流的成本费用也高。
据2015年最新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业产品冷链物流成本比普通物流成本高出40%~60%,而日本的农业产品冷链运输成本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3。
再加上我国大部分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工业化程度低、规模小,企业不仅无力购买先进的冷链运输设备,还无法承担全程冷链的高昂成本,导致农业产品冷链物流流通效率低。
(三)农业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发展水平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发达国家农业产品冷链物流广泛应用真空预冷技术、自动温度控制技术、自动化冷库技术、气调储藏技术等相比,我国农业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发展滞后,尤其是温控技术水平低,温控手段原始粗放,部分产品在流入市场后就出现冷链中断的现象。
如2015年“双十一”期间天猫超市、本来生活、天天果园等商家电商售卖的三文鱼,68%靠泡沫箱加冰袋送完“最后一公里”。
此外,采取常温保存的生鲜食品占农副产品流通量的80%以上。
与国外相比,一方面我国冷链物流的技术投入、设备成本非常高。
单从生鲜冷链物流成本来看,比普通商品高出l~2倍,冷链成本占销售25%~40%。
再加上农业产品冷链技术的投入是一个长期效应,短期时间内不会给企业带来效益,因此很多企业在农业产品冷链物流技术上不愿投入大量资金。
另一方面,缺乏有关农业产品冷链物流的专业人才,严重影响了农业产品冷链物流技术的创新。
我国没有专门的学校与机构培养农业产品冷链物流人才,人才培养模式都是师傅带徒弟边学边干的学徒方式,没有专业系统的培训。
再加上,政府关注度不足,国家投入小等原因致使我国农业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建设较低,技术落后。
电子数据交换、远程控制平台、自动识别射频技术RFID、项目化管理软件、云物流等先进冷链技术还没得到有效普及,相关冷链物流信息化设备配备水平也较低,软件应用不够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