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 莲叶青青3教案 湘教版

合集下载

29莲叶青青

29莲叶青青

29 莲叶青青湘教版五年级下香花岭完小(刘志美)【教材分析】:这是一篇阅读文章,讲的是祖母十分喜爱荷叶。

每年都在自家院子里种着一缸荷花,荷叶长大了,他却把荷叶剪下来送给别人的孩子治疮。

作者借青青莲叶表达了对祖母的思念之情和对祖母做事有耐心,助人为乐的赞美之情。

本课教学:一引导学生感受到爱是世间最伟大而纯真的情感,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二学习本文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人物,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设计理念】:课堂上用运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让学生容易懂又节约时间、、、、、、、、、【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莲、玄、驳、藕、肘、疮”六个生字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理解祖母把心爱的莲叶剪下来送给孩子治疮的做法,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祖母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挂图、学生收集关于荷花、荷叶的诗句。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谈话引入,引出课题同学们,现在正当春天,春天里我们可以看到校园里的桃花朵朵盛开了,大家想想,在炎炎的夏日,我们会看到什么花——荷花。

池塘里莲叶亭亭的舒展开来、微风轻轻吹过,飘来荷花的清香、、、、、、看到一池的莲叶、莲花你会想到关于莲叶、莲花的好词佳句呢?(出示课件)1、荷花瓣瓣大如船,荷叶青青伞样圆。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两句诗当中都有讲到莲叶,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关于莲叶故事的文章、、、、二、板书课题、齐读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指名分段阅读,交流阅读情况。

四、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下列生字:莲、疮2、会写下列生字并组词:莲、(莲叶)玄、(玄武湖)驳、(斑驳)藕、(莲藕)肘、(胳膊肘)疮(脓疮)3、不理解的词语找出来,利用字典或其他工具书,也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

《莲叶青青》教学设计.doc

《莲叶青青》教学设计.doc

《莲叶青青》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1、屏幕出现一池一池的青青莲叶,学生欣赏。

2、欣赏到这一池一池的青青莲叶,你特别想做什么?3、作者许永的感想与大家不一样,这一池青青莲叶,勾起了他对祖母的无限思念与遐想,并生出了许多感动。

到底令作者感动的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课文《莲叶青青》,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

4、板书课题:29、莲叶青青二、整体阅读,把握重点学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写出了哪些令“我”心生感动的事?分别是哪些事?[板书:感动](一是祖母对荷花的喜爱;二是祖母把自己喜爱的荷叶给小孩治疮。

)三、品读2-4自然段,体会喜爱1、过渡:祖母对荷花的喜爱从文中哪些自然段可以体会到?(第2-4自然段)2、默读课文第2至4自然段,用“——”划出写祖母喜爱莲叶的词句。

3、学生汇报(请同学们用“当……时,祖母……”的句式来说一说祖母对荷叶的喜爱。

读句子,以读答问。

学生都看书)当雇人挑来河泥时,祖母(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

)当把早已挑好的种藕一枝枝种下时,祖母(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

)当小莲叶快要冒尖时,祖母(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

)当小荷叶终于长出来时,祖母(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当荷叶长大了,有人夸奖时,祖母(就把人家让进来,倒贴茶水请人欣赏。

)[板书:爱莲]4、过渡:最能表现祖母喜爱荷叶的句子是——(大屏幕出示)“小荷叶终于长出来,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

孩子们都不当回事,祖母却是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①当小荷叶长出一片小叶子时,孩子们不当回事,孩子们心里在想什么?②课文中有一个词写出了祖母那高兴劲。

(理解:一脸欣喜)③你们的奶奶对你们怎样?她怎么疼爱你的?(当你生病的时候,奶奶……;当你伤心时,奶奶……;当你受了委屈时,奶奶……)④自由再读读这一句,你感受到了什么5、读到这儿,感动你的是什么?四、品析第5-7自然段,体会关爱1、师:下面咱们再来仔细阅读一下课文的5-7自然段(大屏幕出示阅读提示)⑴仔细阅读课文5-7自然段,想想祖母为了给小孩儿治病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⑵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重点语句,读给小组的同学听,想想你们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小组学习,教师巡视。

《莲叶青青》优秀教案

《莲叶青青》优秀教案

17、莲叶青青【导入】引发联想,情境导入:1 同学们,看到这一池池的青青莲叶和这朵朵盛开的莲花,你想到了什么呢?学生欣赏图片,展开联想,说出头脑中涌现的有关莲的语句。

2 然而在这些斑驳陆离的句子里,文中的我眼前渐渐浮现的确是祖母的那张慈祥的脸,在淡淡地微笑着,使“我”心生感动,到底令“我”感动的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继续走进课文《莲叶青青》,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

通过精美的莲叶、莲花图片,给人以视觉享受,引发学生的联想……板书:17莲叶青青3复习:1、开火车读字词。

2、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讲授】精读课文,探究感悟:出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3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默读课文2-4自然段,用“——“画出最能表现祖母喜爱莲叶的句子,一会儿读给大家听。

句一:河泥是雇人挑来的,她还要抓一把看看成,就像看粮食。

预设: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祖母爱莲叶?(“雇”说明祖母不是随便找的河泥,而是经过挑选的。

)还有谁也画了这句话,说说看。

(“看粮食”说明祖母对于河泥是非常挑剔的,好的河泥才能长出好的荷叶。

)同学们很会读书,关键词语找得非常准确。

句二:隔年的种藕早已挑好,祖母自己一枝枝种下去,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

预设:你是从哪个词语看出的呢?(“早已”说明祖母的准备工作早就做好了,一直盼着种种藕)(“弄得两手污泥”看出来祖母为了荷叶不怕脏,也不怕累)句三:到了小荷叶快要冒尖的时候,老太太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说是人呼出的热气会让小叶蔫了。

预设:说说你的理解(老太太因为喜爱荷叶,才会一直守着荷花缸,而且是在小荷叶还没有长出来的时候)哪个词语给了你这样的感受呢?句四:小荷叶终于长出来,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

孩子们都很不以为然地看着祖母,祖母确是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祖母此时的心情怎样?哪个词看出来?高兴不仅在心里,全写在了——(脸上)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

五年级下册《莲叶青青》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莲叶青青》教学设计

29、莲叶青青下花桥镇中心完小王丹萍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3、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4、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体会其作用二、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抓住重点句子进行探究理解,交流体会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莲叶)1、莲叶的别名2、莲叶的用途3、进入课题,师生一起书写课题二、解读课题1、同学们,能说说“青青”的意思吗?2、历来很多诗人都对“青青”二字情有独钟请看:①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③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请生读3、这么多诗句都用了“青青”二字,它仅仅还指颜色吗?它还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啊?带着这份浓浓的感情再读课题(教师指导学生怎样读出感情)三、字词复习1、出示两组词语,请生读2、注意指导多音字“种”四、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祖母哪些事?2、指导学生把中心事件串联成一句完整的话即课文主要内容!(种莲、送莲)五、精读课文第一部分2-4自然段1、学习种莲的部分,文中有一个词形容祖母种莲所下的功夫,找出这个词!(吃惊)2、把课堂交还给学生,由学生读懂“吃惊”,出示自学提示:①独立思考:默读课文2-4段,文中哪些举动令人“吃惊”,请你找出并概括成四字成语②合作交流:在小组中交流,选择最恰当的四字词语,写在莲叶的空白处3、率先完成的小组可以把莲叶贴到黑板的荷花缸上方。

4、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解读、评价5、把长长的一个句子读成一个词,很快就捕捉到了句子中要传递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课文。

6、重点理解“守”①平时能守着你的是谁呢?②令祖母守着的是什么呢?(心爱的莲叶)爱莲的人很多,但是像祖母这般守着莲叶成长的人可是少之又少啊!A、当小荷叶就要冒尖,顽皮的孩子要靠近荷花缸时,祖母就()在荷花缸边。

《莲叶青青》教案

《莲叶青青》教案

《莲叶青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莲叶青青》。

(2)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了解莲叶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增长自然科学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写作兴趣。

(3)通过观察图片、实物等,了解莲叶的生长环境,提高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莲叶青青》。

(2)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了解莲叶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莲叶的生长环境及其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诗歌《莲叶青青》的内容,了解其背景。

(2)收集莲叶的图片、实物等资料。

(3)准备相关教学道具和教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莲叶青青》,了解其大意。

(2)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莲叶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植物生长环境的了解。

(3)导入新课,讲解诗歌《莲叶青青》的背景和作者。

2. 教学内容:(1)朗读诗歌《莲叶青青》,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分析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之美。

(3)讲解莲叶的生长环境,让学生了解莲叶的特点。

3. 实践环节:(1)让学生模仿诗歌《莲叶青青》的写作手法,创作自己的诗歌。

(2)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五、作业布置:1. 背诵诗歌《莲叶青青》。

2. 写一篇关于莲叶的观察日记。

3. 收集其他有关莲叶的诗歌或文章,进行阅读分享。

五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教案湘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教案湘教版

《莲叶青青》【内容简析】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回忆祖母十分喜爱荷叶,每年都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一缸荷花,荷叶长大了,却把荷叶剪下送给别人的孩子治疮的事,赞美了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祖母深深的怀念之情。

【设计理念】课文感情浓烈,非常适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本设计重视学生的阅读感悟和体验,通过品味语句、朗读训练,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情感,受到爱的熏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会认“玄、驳、雇”等6个生字,会写“玄、斑、驳”等9个字,以及本课中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结合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品读词句,体会人物的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挂图)、课文录音、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朗读古诗《江南》、《采莲曲》、《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指导“莲”的写法。

3.板书课题二、读通课文,理解字词。

1. 朗读长句:“在那些斑驳陆离的句子里,渐渐地浮出祖母的脸,淡淡地笑着,把我的心照亮。

”(1)理解“斑驳陆离”词意(2)找找近义词(3)“斑驳陆离”练习说话2. 朗读长句:“隔年的种藕早已挑好,祖母自己一枝枝种下去,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

”(1)理解“种藕”词意(2)多音字“糊”3. 朗读长句:老太太却念念有词地说:“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1)理解“念念有词”词意(2)理解“一物降一物”词意三、自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1.自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回忆了祖母什么事。

2.组合课文原句,概括主要内容。

3.抓要素,概括主要内容。

谁,做了什么4.写小标题,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5.小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四、朗读首尾自然段,体会写法1.朗读第一段、最后一段。

《莲叶青青》教案

《莲叶青青》教案

《莲叶青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观察莲叶的图片,了解莲叶的形状、颜色和结构。

(2)培养学生用诗歌描绘自然景物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莲叶的特点。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创作一首描述莲叶的诗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情感,提高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莲叶的形状、颜色和结构。

2. 培养学生用诗歌描绘自然景物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对莲叶的喜爱。

2. 培养学生观察细致、思考深入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莲叶的图片或实物。

2. 诗歌创作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莲叶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莲叶的形状、颜色和结构。

(2)引导学生思考:莲叶有什么特点?你们对莲叶有什么印象?2. 学习诗歌(1)展示莲叶的诗歌,让学生朗读、体会诗歌的意境。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莲叶的喜爱。

3. 创作练习(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创作一首描述莲叶的诗歌。

(2)引导学生关注莲叶的形状、颜色、结构等方面,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4. 分享与评价(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收获。

(2)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对莲叶特点的掌握。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自然景物,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六、教学策略1. 观察与思考:通过观察莲叶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莲叶的形态特征,如椭圆形、绿色、浮于水面等。

2. 讨论与交流: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莲叶的印象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诗歌创作: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创作出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的诗歌。

七、评价方式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诗歌创作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教案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教案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教案一、教材分析《莲叶青青》是湖南教育出版社湘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阅读课文,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了解莲的形态特征以及人们对莲的感情,培养学生对花卉的热爱、对美的欣赏能力和对自然爱护的观念。

二、教学目标1.了解莲的形态特征,并对莲境进行感性认识。

2.培养学生对花卉的热爱,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保护自然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进行莲的形态特征了解,使学生更加熟悉莲的生长习性,并且通过美的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难点:如何将学生对莲的感性认识由过程化转化为知识化,然后提出对自然的爱护之观念传递给学生。

四、教学方法1.听课活动法:给学生播放相关莲花的音频,类似白荷花串串、莲叶青青等,从中感受莲花的神韵。

然后开展听课活动,加深对莲花的印象。

2.比较法:对比莲的不同生命周期中的外貌形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定义中的生长习性。

3.课件呈现法:给学生展示与莲花相关的图片展示其美丽和守护其的意义。

五、教学展开流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出示相关莲花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给学生播放相关的莲花音乐,以感受莲花的笃定美。

第二步:主题学习1.让学生参与莲花的种植养护,了解其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

2.通过讲解和图示,告诉学生莲花的内涵意义。

第三步:知识掌握1.以比较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对比莲花在不同生命周期中的外貌形态以及它在不同时期的节气。

2.让学生画莲或者是画莲的过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莲。

第四步:拓展延伸1.教师播放与莲花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对莲花的守护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2.让学生自己寻找与莲花相关的文化的媒介,以字画、乐曲、故事等形式深入感受莲花的文化之美。

第五步:归纳总结1.让学生分小组总结莲花的特点和知识。

2.辅导学生打理不同形态的莲花,并让其带回家去辅导家长认识莲花和对莲花产生的认识的会!六、教学评估1.对学生进行莲花音乐感悟,对听课反馈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母像往常一样,热情地与一位抱小孩的妇女打招呼。
祖母想到的是孩子的病痛。这句话怎样读?
指导朗读。“丝丝地”语速慢,替孩子忍受痛苦。
(2)她醒过神来,赶紧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明白女人的来意,毫不犹疑地剪下莲叶,很痛快地剪莲叶,挑最好的莲叶给孩子治病用。
——快点剪,早些用上,孩子的病快点好。
4.板书课题:莲叶青青(指名读),读了这个课题,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看了这个课题后你认为本文重点会写什么?
二、出示荷叶的资料
资料:荷花:又名莲花、水芝、水芙蓉、莲。睡莲科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茎(藕)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叶盾状圆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或间色等变化;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为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莲子)。花期6月-9月,每日晨开暮闭。果熟期9月-10月。荷花栽培品种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
真是一池清凉,众人分享
三、总结升华:
课题为什么以《莲叶青青》为名?
男生读第一自然段,女生读第八自然段。
——体会首尾呼应。表达对祖母深切的怀念,由衷的赞美。
四、总结全文
祖母的品质深深地打动着作者,感染着作者,祖母是作者心中的楷模。他对祖母怀着深深的爱戴的思念之情。所以作者看到莲叶,就会心生感动,就会想起祖母。引读:夏天,湖面……
五、明晰写法,布置作业。
这篇文章是怎样写的?
(没有直截了当写。而是先写了看到荷叶,再想到祖母。接着具体写祖母爱荷叶的例子,再具体写祖母用荷叶助人的事。最后回到眼前的荷叶,抒发对祖母的赞美、思念之情。)
①睹目思人②比较③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板书设计
莲叶青青 心生感动
祖母善良
十分喜莲 送人治疮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三、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互相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
3.指名读生字新词,正音。
4.结合生活实际、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含义。
斑驳陆离:形容色彩繁杂。
欣喜:欢喜快乐。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萧条: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念念有词:指人不停的自言自语。
指导朗读
(4)“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荷叶可以观赏,是我家的独特风景。荷叶也曾年年被祖母送给邻居们泡茶喝。可是今年给孩子治病,才叫派上了“大用场”。
——没了莲叶,自然开不了荷花。在祖母看来,孩子的病治好了,比看开荷花还重要。不开花就算了。
此时,感动你的又是什么?
三、给课文分段
四、小结课文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体会其作用。
教学重难点
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哪里写到了莲叶?用“—”划出有关语句,哪里写到了祖母的行为用“( )”划出有关语句。
7.读到这儿,感动我的是什么?
祖母对荷叶的喜爱之情。因为是十分喜爱,祖母下的功夫才会“令人吃惊”。
8.祖母非常喜爱荷叶。为什么却能毫不心疼地剪下那么心爱的荷叶?
阅读第五至七自然段。祖母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学生汇报:
(1)祖母丝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替那个小孩儿忍受痛苦。
——为人善良的老人,富有同情心。
*29.《莲叶青青》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理解、积累本课新词。
2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诗画导入,并提示课题
1.挂荷花图。师:荷花历来被文人墨客所歌咏,所描画。你知道哪些写荷花的名句吗?(交流)
2.挂荷花名句,读一读。
3.过渡: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把目光停留在绚丽的花朵上,却对花的叶、茎不大注意。俗话说,花红需要绿叶扶持,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描写到荷叶的文章。
——祖母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读出祖母的语气,体会祖母的心情:“大用场”的肯定,“不开花也罢了”的淡然。
9.祖母对莲叶有特殊的喜爱。她自己种莲自己欣赏,不送人泡茶、治病行不行?
——祖母一心想到的是给别人治病。自己精心种的荷花派上了大用场,更有价值。
10.老师范读第八自然段。你猜想祖母会做什么?
——观赏、泡茶、治病、蒸荷叶饭、做菜“叫化鸡”……
教学时我按照初读——研读——熟读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的重点部分,思考:为什么看到一池莲叶,“我”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至第四自然段,画出有关语句,交流阅读体会。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河泥的选用、种种藕、小莲叶冒尖、莲叶长大等过程中,体会老太太是怎样种植荷花的,荷叶慢慢长大她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作者心生感动主要是因为想起祖母把喜爱的荷叶送给左邻右舍泡茶喝,送给别人的孩子治病,对家人可惜看不成荷花了满不在乎,认为“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叶罢”。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开头由玄武湖那一望无际的莲叶勾起对祖母的回忆,引起下文。结尾照应开头:“如今看到这一池的莲叶,就像看到了一池的清凉。假如祖母拥有这一池的清凉,她又会高高兴兴地把它分送给许多人吧!”教学时,我让学生把开头和结尾连起来读一读,进一步体会作者对祖母深切的怀念和由衷的赞美之情。
5.分节指名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三、质疑解难
1.自读全文。找出不理解的问题。
2.学生交流,师生共同梳理归纳问题。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1)为什么看到一池莲叶,“我”就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
(2)祖母为什么能毫不心疼地剪下那么心爱的荷叶?
(3)课题为什么以《莲叶青青》为名?……
(4)文章哪些地方写到了莲叶?不是写莲叶的地方又重点写了什么? (5)外婆既然如此喜爱荷叶,为什么荷叶会萧条呢?
此时,感动你的是什么?
一心为他人着想。
怎样朗读?
“醒过神来”,“赶紧拿”,“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语速快,语气坚定、不迟疑。
(3)每隔几天,她就要给那个小孩儿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的荷叶也就越来越萧条。
——隔几天就剪一枝,祖母毫不心疼地剪下那么心爱的荷叶,一点不后悔。可一缸的莲叶能有多少,剪的比长的快,荷叶自然越来越稀疏,没有了生气。
5.学习小组内,试着用“当……时,祖母……”的句式说一说自己刚才画的句子。
6.学生汇报:
(1)当挑来河泥时,祖母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
(2)当种下挑好的种藕时,祖母两手污泥一直到胳膊肘。
(3)当小莲叶快要冒尖时,祖母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
(4)当小荷叶长出来时,祖母欣喜得像看到了新生的孙子。
(5)当莲叶长大,有人夸奖荷叶时,祖母会倒贴茶水请人观赏。
2.交流找出的句子。
一望无边的莲叶 守着
莲叶快要冒 一脸欣喜
亭亭地舒展开来 倒贴茶水请人欣赏
越来越萧条 剪。念念有词。
3.过渡:下面我们重点研究一下祖母的行为。(自读一小节,理解一小节)品读理解2-4节。
4.一年又一年,“祖母对荷花下的功夫让人吃惊”。祖母下了什么功夫“让人吃惊”?默读课文2——4自然段,找出相应的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