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1、根据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三幕歌剧《茶花女》是19世纪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的作品。
A.罗西尼B.威尔第C.普契尼D.小约翰?施特劳斯正确答案:B2、《黄河大合唱》中有两首分别是男声独唱和女声独唱,它们是()A.《黄河船夫曲》《黄河怨》B.《黄河颂》《黄水谣》C.《黄河船夫曲》《黄水谣》D.《黄河颂》《黄河怨》正确答案:D3、在班级合唱排练时,能始终保持全体学生音乐学习动力的是( )A.学生的音准?B.学生的节奏C.学生的兴趣D.学生的音色正确答案:C4、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以下课程基本理念正确的是( )。
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B.以学生兴趣为标准C.以音乐实践为出发点D.以学科综合为方法正确答案:A5、把构成音乐教学过程的相互关联的若干因素进行并列式组合称为( )音乐教学过程设计。
A.展开式B.环节式C.步骤式D.递进式正确答案:B6、有明确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无意后注意正确答案:C7、“作品将听者的注意力吸引向音乐本身的特性上,认为音乐的意义都可以用文字充分地表达出来,有文字和具体化的暗示才能明确表达作曲家的思想。
”这句话体现的美学观是()。
A.指涉主义B.表现主义C.极简主义D.解构主义正确答案:A8、该证属于查看材料A.心病实证B.肺病虚证C.肾病虚证D.心病虚证E.肺病实证正确答案:D9、下面谱例出自民歌《南泥湾》,其旋律发展手法是( )A.重复B.对比C.模进D.倒影正确答案:C10、信天游《脚夫调》《兰花花》的结构特征是()。
A.上下句B.螺蛳结顶C.起承转合D.鱼咬尾正确答案:A11、相和大曲中,( )表示音乐的高潮部分。
A.艳B.乱C.解D.趋正确答案:B12、《沂蒙山小调》的旋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曾被填上《打黄沙会》的歌词,这首新歌总称“小调”,但是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且带有明显的( )风格。
教资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教资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我国少数民族民歌的代表种类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民歌品种浩如烟海。
(一)蒙古族民歌1.长调和短调(1)长调典型的蒙古族音乐风格的代表,节奏自由、曲式篇幅较长大,带有浓厚的草原气息。
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在持续的长音上有类似于马头琴演奏时的颤动和装饰。
牧歌、赞歌、思乡曲以及一部分礼俗歌属于长调范畴。
代表作品有《辽阔的草原》《牧歌》。
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短调轻快活泼,节奏感鲜明,音域相对窄,产生于不同的时期和地区。
前期是公元7、8世纪以前,蒙古族先民在我国黑龙江西部狩猎劳动时产生,曲调短小,节奏整齐有力,并往往与舞蹈与打击乐相配合;后期是待蒙古人民到达蒙古草原后,在牧区和农区都产生出一些轻快活泼,节奏感鲜明的短调民歌。
代表作品有《黑缎子坎肩》《嘎达梅林》。
2.呼麦作为一种歌咏方法,目前主要流传于中国内蒙古,南西伯利亚的图瓦、蒙古、阿尔泰和哈卡斯(Khakass)等地区。
西藏密宗格鲁派的噶陀(Gyuto)、噶美(Gyume)两寺,也有使用低沉的喉音来唱诵经咒的传承。
一种借由喉咙紧缩而唱出“双声”的泛音咏唱技法。
“双声”(潮尔)指一个人在演唱时能同时发出两个高低不同的声音,一种有金属般质地的音。
(二)维吾尔族的情歌维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但南疆一部分是印欧语系,文字由回鹘文改为阿拉伯字母式的文字。
民歌体系从体裁上分有爱情歌曲、劳动歌曲、历史歌曲、生活习俗歌,囊括了中国、欧洲、波斯阿拉伯三个音乐体系。
维吾尔族的民歌主要采用的是波斯-阿拉伯体系。
音乐特点:采用五声、六声、七声多种音阶,多出现一些切分节奏、弱拍起唱的现象,旋律的线条多呈锯齿型,曲调的进行曲折,细腻,富于装饰性。
维吾尔族有不少民歌是与舞蹈相结合的,其中闻名中外的代表作品有《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达坂城的姑娘》《送我一支玫瑰花》等。
(三)哈萨克族的独唱和弹唱歌曲从内容上分劳动歌曲、颂赞歌曲、爱情歌曲、习俗歌曲和其他歌曲。
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归纳

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归纳1、9 ~14世纪最早的复调形式是( )A.牧歌B.奥尔加农C.经文歌D.格里高利圣咏正确答案:B2、霉菌易萌发的相对湿度是查看材料A.60%以上B.65%以上C.70%以上D.75%以上E.80%以上正确答案:D3、下列哪部作品属于欢乐美的范畴( )A.《春节序曲》B.《小放驴》C.《祖国颂》D.《威尼斯船歌》正确答案:A4、作为指挥,在排练新作品之前应做的工作是( )A.仔细研读总谱B.督促乐队成员练琴C.与队伍成员讨论作品D.和乐队成员聆听作品正确答案:C5、我国汉武帝时期著名的音乐家是()A.李延年B.阮籍C.司马相如D.蔡邕正确答案:A6、京剧三大件伴奏乐器分别是()A.京胡、京二胡、琵琶B.京胡、高胡、二胡C.京胡、京二胡、月琴D.京胡、二胡、古筝正确答案:C7、下列不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家是()。
A.规多B.迪费C.若斯坎D.维拉尔特正确答案:A8、“凡音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与声”。
这段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个思想学派的音乐理念?A.墨家B.道家C.法家D.儒家正确答案:D9、我国民族乐器笙属于()类气鸣乐器。
A.哨嘴B.簧管C.拉管D.闭管正确答案:B10、用于肺虚不能布津以滋肾,或肾阴亏虚,不能上荣于肺,而致肺肾阴虚的病证的是A.益火补土法B.金水相生法C.抑木扶土法D.滋水涵木法E.培土生金法正确答案:B11、下列不符合对劳动号子描述的是()。
A.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B.歌唱方式通常为一领众和C.具有坦率、直露的表现方法和热情、奔放的音乐性格D.曲调较为简单,节奏性强正确答案:C12、属于混声合唱形式的组合是( )A.男高音I、男低音I、男低音ⅡB.男童音、男高音、男低音C.女高音I、女高音Ⅱ、女低音D.男童音、女高音、女低音正确答案:B13、信天游《脚夫调》《兰花花》的结构特征是A.上下句B.螺师结顶C.起承转合D.鱼咬尾正确答案:A14、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单选题(共30题)1、红线女是下列那个剧中的代表人物?()A.京剧B.粤剧C.豫剧D.川剧【答案】 B2、结构与交响曲类似,由三个或四个互相对比的乐章组成的室内性的乐器套曲叫作()。
A.回旋曲B.奏鸣曲C.前奏曲D.序曲【答案】 B3、下列哪种音乐体裁起源于16世纪的牧歌?()A.清唱剧B.康塔塔C.艺术歌曲D.声乐套曲【答案】 D4、昆曲《牡丹亭》“春香闹学”唱段中,“春香”的角色是( )。
A.闺门旦B.花旦C.武旦D.老旦【答案】 B5、两组学生跟随二声部音乐进行体态律动。
一声部单独出现时,另一声部律动停止;声部之间是模仿关系时,两组学生的动作也是模仿;声部之间是交织关系时,两组学生的动作相互协调配合。
这样的课堂活动设计体现的关系是()A.元素—能量—语言B.时间—空间—能量C.时间—语言—声势D.空间—声势—才能【答案】 C6、课堂上,老师让学生默唱歌曲,这种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哪种能力( )A.内心听觉B.即兴创作C.情感表达D.体态律动【答案】 A7、下列乐器中,属于打击乐器的是()。
A.唢呐B.三弦C.编钟D.板胡【答案】 C8、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机构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设有大乐署、教坊与“小部音声”的朝代是( )。
A.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答案】 B9、“在学唱舒伯特《摇篮曲》时.老师指导学生用“m”哼唱歌曲.并提示注意气息”,其教学目的是()。
A.提高分析能力B.理解音乐要素C.表述歌词内容D.训练演唱技巧【答案】 D10、与dim.意思相同的表情术语是( )。
A.crescB.ritC.simD.decresc【答案】 D11、下列属于格鲁克最后一部改革歌剧的是()A.《奥菲欧与尤丽迪茜》B.《阿尔切斯特》C.《阿尔米德》D.《伊菲姬尼在陶里德》【答案】 D12、流行于康、藏地区,多用牛角琴或二胡领舞伴奏的歌舞音乐是( )A.堆谐B.囊玛C.弦子D.热巴舞【答案】 C13、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逝去的人们,表达祈求和平愿望而创作的安魂曲是()。
教资初中音乐面试知识点

教资初中音乐面试知识点一、音乐基础知识1. 音乐的定义和特点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声音的有序组合表达情感、思想和意义。
音乐具有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等基本特点。
2. 音乐元素音乐元素包括节奏、旋律、和声、音色、音量和表情等。
节奏是音乐中有规律的时间组织,旋律是音高的有序排列,和声是多个音的同时发声,音色是声音的品质,音量是音的强弱,表情是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3. 音乐符号和乐谱音乐符号用于表示音高、音长、节拍等音乐要素,乐谱则是将音乐符号用线、符号等方式记录下来的书写形式。
4. 声音的分类声音可分为乐音和噪音。
乐音具有明确的音高和音色,如乐器演奏的声音;噪音则是没有明确音高和音色的声音,如汽车喇叭声。
5. 声乐和器乐声乐是指人类用声音演唱的音乐形式,如歌唱;器乐则是通过乐器演奏的音乐形式,如钢琴、小提琴等。
二、音乐理论与分析1. 音阶音阶是音乐音高的有序排列。
常见的音阶有大调音阶、小调音阶等。
2. 和弦和弦是由多个音同时演奏所形成的音乐单位,常见的和弦有三和弦、七和弦等。
3. 节拍和拍子节拍是音乐中有规律的时间组织,拍子是指音乐中的强弱节奏。
4. 曲式曲式是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如奏鸣曲、小步舞曲等。
5. 音乐分析方法音乐分析是对音乐作品进行解构和理解的过程。
常见的音乐分析方法有和声分析、旋律分析等。
三、音乐教育与教学1. 音乐教育的意义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音乐表演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2. 音乐教学的原则音乐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创造能力,注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
3. 音乐教学方法音乐教学方法包括唱歌、演奏、合奏、听音乐等多种形式,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和情感。
4. 音乐教学内容音乐教学内容包括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欣赏、音乐创作等,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5. 音乐教学评价音乐教学评价应综合考虑学生的音乐技能、表现能力和音乐素养等方面,采用多种评价方法。
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基本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高中阶段音乐课程基本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内容:
1.感受与欣赏(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
2.表现(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
3.创造(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编创、创作实践)
4.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与社会文化生活、音乐与姐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高中学段课程内容:
分为六大模块,分别为: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音乐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音乐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本文档主要归纳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音乐知识与能力》的相关知识点,供参考。
以下是各个知识点的概述:音乐的基本要素- 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音高、音长、音色和音量。
- 音高指音符的高低,可以通过乐谱上的五线谱来表示。
- 音长指音符的时值,常用的音符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 音色指不同乐器或人声发出的声音特点。
- 音量指音乐的响度,可以通过调节音量大小来表达音乐的表现力。
乐理知识- 乐谱是用来记录音乐的符号系统,包括五线谱、记号等。
- 音阶是以特定的音符为基准形成的一组音的排列。
- 节拍是音乐中有规律的时间单位,常见的有2/4拍、3/4拍等。
- 和声是指两个或多个声部同时演奏或唱歌产生的效果。
- 调式是音乐中使用的音阶体系,包括大调和小调等。
乐器演奏技巧- 钢琴是一种键盘乐器,演奏时需要注意手指的运动和力度控制。
- 吉他是一种弹拨乐器,演奏时需要掌握指按和拨弦的技巧。
- 小提琴是一种拉弦乐器,演奏时需要注意琴弓的运动和左手指法。
- 爵士鼓是一种打击乐器,演奏时需要掌握鼓棒的运动和节奏感。
音乐欣赏与分析- 音乐欣赏是指通过聆听音乐来欣赏和享受音乐作品。
- 音乐分析是对音乐作品进行解构和分析,了解其结构和表现手法。
- 音乐表演是将音乐作品通过演奏、演唱等形式呈现给观众。
音乐教育与教学方法- 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教学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和艺术素养。
- 音乐教学方法包括唱歌、演奏、表演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 开展音乐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如合唱团、乐队等。
以上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音乐知识与能力》的相关知识点的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学音乐试讲知识点总结

中学音乐试讲知识点总结一、节奏的基本知识1.节奏的定义节奏是音乐中时间的组织和编排,是音乐节奏的基本元素。
2.节奏的形式节奏的形式有强弱、轻重、长短等变化。
3.节奏的种类节奏有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通过它们的排列组合形成不同的节奏型。
4.节奏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击打乐器、指挥学生鼓掌来教学生认识节奏的基本知识。
二、音高的基本知识1. 音高的概念音高是音乐中频率的高低,通过不同频率的声音,形成不同的音高。
2. 音高的种类音高有高音、中音、低音等,通过乐器的演奏,人声的发声来表现。
3. 音高的训练教师可以通过唱唱练耳、听音辨高等方式,训练学生对音高的感知和认识。
三、音乐的基本元素1. 旋律旋律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元素,通过音高和音乐的排列组合形成。
2. 节奏节奏是音乐中时间的组织和编排,通过强弱、长短的变化组成。
3. 和声和声是音乐中多个声部相互结合所形成的和谐的声音。
4. 音色音色是音乐中不同乐器和发声方式所产生的声音特点。
5. 节奏节奏是音乐中时间的组织和编排,通过强弱、长短的变化组成。
6. 复调复调是音乐中多个旋律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所形成的声音。
四、音乐的表演技巧1. 身段音乐表演中的身段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身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表现音乐情感。
2. 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在音乐表现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肢体语言可以更好的表达音乐的意境和情感。
3. 声音的控制音乐表演中声音的控制非常关键,通过适当的呼吸和发声技巧,可以更好的表现音乐作品的魅力。
4. 表情和神态表演中的表情和神态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表情和神态可以更好的表现音乐作品的情感。
五、音乐知识的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音乐知识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感知音乐的魅力。
2. 多种教学手段音乐知识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比如唱歌、乐器演奏、音乐欣赏等方式。
3. 融合课堂音乐知识的教学可以与其他学科融合,比如语文、美术等学科进行跨学科的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我国少数民族民歌的代表种类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民歌品种浩如烟海。
(一)蒙古族民歌
1.长调和短调
(1)长调
典型的蒙古族音乐风格的代表,节奏自由、曲式篇幅较长大,带有浓厚的草原气息。
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在持续的长音上有类似于马头琴演奏时的颤动和装饰。
牧歌、赞歌、思乡曲以及一部分礼俗歌属于长调范畴。
代表作品有《辽阔的草原》《牧歌》。
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短调
轻快活泼,节奏感鲜明,音域相对窄,产生于不同的时期和地区。
前期是公元7、8世纪以前,蒙古族先民在我国黑龙江西部狩猎劳动时产生,曲调短小,节奏整齐有力,并往往与舞蹈与打击乐相配合;后期是待蒙古人民到达蒙古草原后,在牧区和农区都产生出一些轻快活泼,节奏感鲜明的短调民歌。
代表作品有《黑缎子坎肩》《嘎达梅林》。
2.呼麦
作为一种歌咏方法,目前主要流传于中国内蒙古,南西伯利亚的图瓦、蒙古、阿尔泰和哈卡斯(Khakass)等地区。
西藏密宗格鲁派的噶陀(Gyuto)、噶美
(Gyume)两寺,也有使用低沉的喉音来唱诵经咒的传承。
一种借由喉咙紧缩而唱出“双声”的泛音咏唱技法。
“双声”(潮尔)指一个人在演唱时能同时发出两个高低不同的声音,一种有金属般质地的音。
(二)维吾尔族的情歌
维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但南疆一部分是印欧语系,文字由回鹘文改为阿拉伯字母式的文字。
民歌体系从体裁上分有爱情歌曲、劳动歌曲、历史歌曲、生活习俗歌,囊括了中国、欧洲、波斯阿拉伯三个音乐体系。
维吾尔族的民歌主要采用的是波斯-阿拉伯体系。
音乐特点:采用五声、六声、七声多种音阶,多出现一些切分节奏、弱拍起唱的现象,旋律的线条多呈锯齿型,曲调的进行曲折,细腻,富于装饰性。
维吾尔族有不少民歌是与舞蹈相结合的,其中闻名中外的代表作品有《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达坂城的姑娘》《送我一支玫瑰花》等。
(三)哈萨克族的独唱和弹唱歌曲
从内容上分劳动歌曲、颂赞歌曲、爱情歌曲、习俗歌曲和其他歌曲。
从演唱形式上可分为独唱、对唱、弹唱三种。
独唱歌曲旋律优美,结构比较整齐,典型集中的表现哈萨克民族的特点,多数为带副歌的单二部曲式,多以2/4、3/4为主要节拍。
弹唱歌曲以冬不拉为伴奏乐器。
代表歌曲有《黑云雀》《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