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元素的作用与用途
17种稀土元素名称及用途

17种稀土元素名称及用途镧(La) "镧"这个元素是1839年被命名的,当时有个叫"莫桑德"的瑞典人发现铈土中含有其它元素,他借用希腊语中"隐藏"一词把这种元素取名为"镧"。
镧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应用于压电材料、电热材料、热电材料、磁阻材料、发光材料(兰粉)、贮氢材料、光学玻璃、激光材料、各种合金材料等。
她也应用到制备许多有机化工产品的催化剂中,光转换农用薄膜也用到镧,在国外,科学家把镧对作物的作用赋与"超级钙"的美称。
铈(Ce)"铈"这个元素是由德国人克劳普罗斯,瑞典人乌斯伯齐力、希生格尔于1803年发现并命名的,以纪念1801年发现的小行星--谷神星。
铈的广泛应用:(1)铈作为玻璃添加剂,能吸收紫外线与红外线,现已被大量应用于汽车玻璃。
不仅能防紫外线,还可降低车内温度,从而节约空调用电。
从1997年起,日本汽车玻璃全加入氧化铈,1996年用于汽车玻璃的氧化铈至少有2000吨,美国约1000多吨.(2)目前正将铈应用到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可有效防止大量汽车废气排到空气中。
美国在这方面的消费量占稀土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强。
(3)硫化铈可以取代铅、镉等对环境和人类有害的金属应用到颜料中,可对塑料着色,也可用于涂料、油墨和纸张等行业。
目前领先的是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
(4)Ce:LiSAF激光系统是美国研制出来的固体激光器,通过监测色氨酸浓度可用于探查生物武器,还可用于医学。
铈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稀土应用领域中都含有铈。
如抛光粉、储氢材料、热电材料、铈钨电极、陶瓷电容器、压电陶瓷、铈碳化硅磨料、燃料电池原料、汽油催化剂、某些永磁材料、各种合金钢及有色金属等。
镨(Pr) 大约160年前,瑞典人莫桑德从镧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但它不是单一元素,莫桑德发现这种元素的性质与镧非常相似,便将其定名为"镨钕"。
17种稀土元素用途

17种稀土元素用途稀土元素是指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镧(La)、铈(Ce)、钕(Pr)、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钆(Sc)、钪(Y)、铼(Re)。
稀土元素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以下是它们的主要用途:1.光电材料:稀土元素在光学薄膜、液晶显示器、荧光材料、激光器、LED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钆、铽、铒等元素用于制备荧光粉,使荧光产品发光。
2.电池:钕铁硼磁体可以用于电动车辆、混合动力汽车、风力发电机、电动工具等高效电动设备。
3.医药:钆、铽、铕、铒等元素被用于核磁共振成像(MRI)和磁性顺磁探针,帮助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
4.环保:稀土催化剂在汽车尾气净化、工业废气处理、油气回收等环保技术中起到重要作用。
5.航空航天:稀土元素被广泛应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导弹、卫星等高科技产品。
6.磁性材料:稀土元素在磁性材料中具有重要作用。
钆、铽、钇等元素用于制造永磁材料,如钕铁硼磁体。
7.钢铁冶金:稀土元素可用于制备稀土镁合金,用作铸造和冶金工业中的添加剂,提高金属耐腐蚀性和强度。
8.钢铁材料:稀土钪、稀土镱和稀土铕等元素可用来改变钢铁的组织和性能,提高钢铁的硬度和耐磨性。
9.电子产品:稀土元素用于制作陶瓷电容器、独立电容电阻器、集成电路等电子元器件。
10.照明:稀土元素可用于制造荧光灯、气体放电灯、导航灯等照明器材。
11.玻璃和陶瓷:稀土元素用于制造高透光玻璃、彩色玻璃和陶瓷材料。
12.高温超导体:稀土铽化合物用于高温超导体材料,可应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磁悬浮列车等领域。
13.印刷和涂料:稀土元素被用于制作防伪印刷油墨、金属涂层等。
14.电视机:稀土元素用于制作彩色显像管,提高图像质量。
15.烟花焰火:稀土元素可用于制作烟花的火焰颜色。
16.核能:稀土元素在核燃料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如铀浓缩、核反应堆控制等。
17.金属合金:稀土元素在制备镍合金、铬合金等金属合金中被广泛应用,提高合金的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元素的常见用途和应用领域

元素的常见用途和应用领域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它们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元素的常见用途和应用领域,包括工业、医药、能源、农业等方面。
1. 工业领域:元素在工业中拥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铁和铝这两个金属元素用于制造各种机械设备和工具,如汽车、飞机、建筑等。
钢铁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离不开这两个元素的应用。
另外,金属元素还用于电器和电子产品的制造,如铜线用于电缆制造,锌和镍用于电池制造,硅用于半导体芯片制造。
2. 医药领域:元素在医药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钠、钾和镁等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参与调节体内的电解质平衡。
钙元素用于骨骼的形成,铁元素用于合成血红蛋白,碘用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此外,一些元素在医药中用作诊断和治疗。
例如,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利用放射性元素的特性进行医学影像,如X射线和CT扫描。
金属元素如镉、铂和铊也用于某些化疗药物的制造。
3. 能源领域:元素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也很重要。
例如,石油、煤和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它们主要由碳和氢元素组成。
这些化石燃料被广泛用于发电、供暖和交通等领域。
此外,钠和锂等元素用于制造电池,推动电动车的发展。
4. 农业领域:元素在农业中有着关键的应用。
植物需要多种元素来维持其生长和发育。
氮、磷和钾等元素是植物的主要营养元素,它们通过化肥的形式施加到土壤中,促进作物的生长。
此外,微量元素如锌、硒和铁等也对植物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5. 环境保护:元素在环境保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氧气和氮气是大气组成的主要元素,它们参与空气的呼吸过程和氮循环。
另外,碳元素和碳循环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氯元素在水处理中用于消毒,减少水中病原体的污染。
总结起来,元素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工业、医药、能源、农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离不开元素的参与。
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元素,我们可以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并实现可持续的未来。
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名称及性质

—/[ *、…氢(H)[主要性质和用途熔点为℃,沸点为℃,密度为0. 089 88 g/L(10 ℃)。
无色无臭气体,不溶于水,能在空气中燃烧,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
工业上用于制造氨、环已烷、甲醇等。
发现1766年由卡文迪许()在英国判明。
氦(He);主要性质和用途熔点为℃(加压),沸点为-℃,密度为 5 g/L(0 ℃)。
无色无臭气体。
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于深海潜水、气象气球和低温研究仪器。
发现1895年由拉姆塞(Sir )在英国、克利夫等(和在瑞典各自独立分离出。
锂(Li)。
主要性质和用途熔点为℃,沸点为1 347 ℃,密度为g/cm3(20 ℃)。
软的银白色金属,跟氧气和水缓慢反应。
用于合金、润滑油、电池、玻璃、医药和核弹。
发现1817年由阿尔费德森(. Arfvedson)在瑞典发现。
铍(Be)主要性质和用途~熔点为1 278±5 ℃,沸点为2 970 ℃(加压下),密度为g/cm3(20 ℃)。
较软的银白色金属,在空气和水中稳定,即使在红热时也不反应。
用于与铜和镍制合金,其导电性和导热性极好。
发现1798年由沃克兰()发现硼(B)主要性质和用途*熔点为2 300 ℃,沸点为3 658 ℃,密度为g/cm3(β-菱形)(20 ℃)。
具有几种同素异形体,无定形的硼为暗色粉末,跟氧气、水、酸和碱都不起反应,跟大多数金属形成金属硼化物。
用于制硼硅酸盐玻璃、漂白和防火。
发现1808年由戴维(Sir Humphrey Davy)在英国、盖-吕萨克()和泰纳)在法国发现。
碳(C)主要性质和用途熔点约为3 550 ℃(金刚石),沸点约为4 827 ℃(升华),密度为g/cm3(金刚石)、g/cm3(石墨)(20 ℃)。
用于首饰(金刚石)、炼钢(焦炭)、印刷(炭黑)和精制糖(活性炭)等。
;发现在自然界中以石墨(和金刚石)存在。
古代已知有木炭和烟炱。
氮(N)主要性质和用途熔点为℃,沸点为℃,密度为g/L(0 ℃)。
钢铁中的元素及作用

各种元素在钢铁中的作用钢铁是铁与C(碳)、Si(硅)、Mn(锰)、P(磷)、S(硫)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所组成的合金。
其中除Fe(铁)外,C的含量对钢铁的机械性能起着主要作用,故统称为铁碳合金。
它是工程技术中最重要、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
各种元素在钢铁中有什么作用碳(Carbon)存在于所有的钢材,是最重要的硬化元素。
有助于增加钢材的强度,我们通常希望刀具级别的钢材拥有0.6%以上的碳,也成为高碳钢。
铬(Chromium)增加耐磨损性,硬度,最重要的是耐腐蚀性,拥有13%以上的认为是不锈钢。
尽管这么叫,如果保养不当,所有钢材都会生锈锰(Manganese)重要的元素,有助于生成纹理结构,增加坚固性,和强度、及耐磨损性。
在热处理和卷压过程中使钢材内部脱氧,出现在大多数的刀剪用钢材中,除了A-2,L-6和CPM 420V。
钼(Molybdenum)碳化作用剂,防止钢材变脆,在高温时保持钢材的强度,出现在很多钢材中,空气硬化钢(例如A-2,ATS-34)总是包含1%或者更多的钼,这样它们才能在空气中变硬。
镍(Nickle)保持强度、抗腐蚀性、和韧性。
出现在L-6\AUS-6和AUS-8中。
硅(Silicon)有助于增强强度。
和锰一样,硅在钢的生产过程中用于保持钢材的强度。
钨(Tungsten)增强抗磨损性。
将钨和适当比例的铬或锰混合用于制造高速钢。
在高速钢M-2中就含有大量的钨。
钒(Vanadium)增强抗磨损能力和延展性。
一种钒的碳化物用于制造条纹钢。
在许多种钢材中都含有钒,其中M-2,Vascowear,CPM T440V和420V A含有大量的钒。
而BG-42与ATS-34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含有钒按钢的用途分类一、结构钢(1)建筑及工程用结构钢简称建造用钢,它是指用于建筑、桥梁、船舶、锅炉或其他工程上制作金属结构件的钢。
(2)机械制造用结构钢--是指用于制造机械设备上结构零件的钢。
这类钢基本上都是优质钢或高级优质钢,主要有优质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易切结构钢、弹簧钢、滚动轴承钢等根据含碳量和用途的不同﹐这类钢大致又分为三类﹕1. 小于0.25%C为低碳钢﹐其中尤以含碳低于0.10%的08F﹐08Al等﹐由于具有很好的深冲性和焊接性而被广泛地用作深冲件如汽车﹑制罐……等﹐20G则是制造普通锅炉的主要材料﹐此外﹐低碳钢也广泛地作为渗碳钢﹐用于机械制造业﹐2. 0.25~0.60%C为中碳钢﹐多在调质状态下使用﹐制作机械制造工业的零件。
初三化学常见化学元素的性质和用途解析

初三化学常见化学元素的性质和用途解析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
在我们周围的世界中,存在着众多的化学元素。
每种元素都有着独特的性质和各自的用途。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初三化学课程中常见的一些化学元素进行性质和用途的解析。
1. 氧气(O):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化学符号为O。
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空气中的一部分。
氧气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在许多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其支持燃烧的特性,氧气被广泛用于焊接、氧化反应和火箭燃料。
此外,氧气也是生物体呼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 氢气(H):氢气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化学符号为H。
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氢气具有极高的可燃性,常被用作燃料和能源。
氢气还可用于金属焊接、氢化反应和氢气燃料电池等领域。
此外,氢气还被用作导弹、气球和宇航器的推进剂。
3. 氮气(N):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化学符号为N。
氮气在空气中占据了最大的比例。
作为一种稳定的化学元素,氮气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纺织工业和金属加工等领域。
此外,氮气还可用于气体灭火系统和保护气体。
4. 碳(C):碳是地球上存在最为丰富的元素之一,化学符号为C。
碳具有很高的化学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作为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碳在生物体的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
此外,碳还可用于制造石墨、活性炭、钢铁和制备电池等。
5. 金(Au):金是一种具有珍贵价值的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Au。
金通常呈现金黄色,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
由于其稀缺性和饰品的价值,金被广泛用于珠宝、硬币和饰品制造。
此外,金还在电子器件和医疗器械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以上仅列举了一小部分常见的化学元素,每种元素都有着独特的性质和用途。
通过了解和理解化学元素的性质和用途,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元素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领域,进而提高我们对化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总结起来,化学元素的性质决定了其在化学反应和应用中的作用,而使用合适的化学元素可以有效地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
各种金属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各种金属元素在钢中的作用1.铁(Fe):铁是钢的主要成分,赋予钢良好的强度和塑性。
纯铁本身并不适合作为结构材料,但与其他元素合金后可形成钢,使其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用性。
2.碳(C):碳是钢中最重要的合金元素之一、适量的碳能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增加其耐磨性和耐蚀性。
其中,碳含量在0.02%至2.1%之间的钢被广泛应用。
3.锰(Mn):锰能够提高钢的硬度和韧性,使钢更加耐磨和耐冲击。
锰还可以与硫、磷等杂质结合,形成易于熔化的夹杂物,从而提高钢的可塑性和加工性能。
4.硅(Si):硅在钢中作为脱氧剂,能够有效降低钢中的氧含量,从而减少气孔和夹杂物的形成。
硅对钢的强度和塑性影响有限,但有助于改善钢的耐腐蚀性能。
5.磷(P):磷的掺入可以提高钢的硬度和抗拉强度。
然而,高磷含量会降低钢的可塑性和韧性,并增加冷脆倾向。
因此,磷含量通常应控制在较低水平。
6.硫(S):硫主要存在于原材料中的钢中,并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过高的硫含量会导致钢的脆化和冷脆倾向。
因此,控制硫含量对于保证钢的可锻性和韧性至关重要。
7.铬(Cr):铬是不锈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之一,能够形成耐蚀的氧化层,提高钢的耐腐蚀性能。
铬还可以增加钢的硬度和强度,同时改善钢的高温强度和抗氧化性能。
8.镍(Ni):镍可以提高钢的韧性和可塑性,改善冷加工性能。
镍还能增加钢的耐腐蚀性能和高温强度,使钢具有更好的抗剪切、耐磨和耐腐蚀性能。
9.钼(Mo):钼能够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特别是在高温下。
钼还能增加钢的耐腐蚀性能、抗磨性和切削性能,因此常用于制造高速钢和高温合金。
10.钛(Ti):钛能够提高钢的耐高温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钛还能够与氮结合形成细小的碳化钛,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
由于钛的昂贵和难处理性,其含量通常较低。
除了上述主要的金属元素外,钢中还可能含有其他元素,如铜、铝、氮等,它们也会对钢的性能产生影响。
这些元素的含量、相互作用和加工过程都将影响到钢的力学性能、耐蚀性能、可加工性等特性。
化学元素的性质与用途

化学元素的性质与用途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位,它们的性质与用途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围绕化学元素的性质与用途展开论述,从周期表中的不同区块入手,逐一介绍各个元素的特点和应用。
1. 金属元素首先我们来谈论金属元素,它们占据了周期表的左侧和中间位置。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这使得它们在电子、能源、建筑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铁(Fe)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金属元素,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性。
因此,铁不仅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制造业,还是钢铁工业的主要原料。
除此之外,铁还用于制造电磁铁、电线和电池等。
另一个重要的金属元素是铜(Cu),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在电力工业和电子技术中被广泛应用。
此外,铝(Al)也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由于其轻质和良好的抗腐蚀性,在飞机制造和建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非金属元素接下来我们关注非金属元素,它们主要位于周期表的右侧。
非金属元素通常具有不良的导电性和光泽,它们在化学反应和生物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氧(O)是一种在地球上广泛存在的非金属元素,它是生物体中进行呼吸的必要物质。
另一个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是硫(S),它在制造肥料和一些药物中有重要作用。
氮(N)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基本组成元素,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化工领域。
此外,还有碳(C)、氢(H)等非金属元素,它们构成了有机物质的基础,对生命活动和化学工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3. 过渡金属元素除了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周期表中还有一组位于中间的元素,称为过渡金属元素。
过渡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变化的氧化态,使其在催化剂、合金、电池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铁、铬(Cr)、铂(Pt)、钼(Mo)等过渡金属元素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制备中。
催化剂是化学反应中起促进作用的物质,它们能够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
此外,过渡金属元素还可用于合金制备,例如钢铁、不锈钢等。
过渡金属元素的变化的氧化态也使其成为电池中重要的电极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中各元素的作用和影响
碳:含量越高,钢的硬度就越高,可塑性和韧性就越差
硫:是有害杂物,含硫较高的钢在高温进行压力加工时,容易脆裂,通常叫作热脆性
磷:能使钢的可塑性及韧性明显下降,特别的在低温下更为严重,这种现象叫作冷脆性。
在优质钢中,硫和磷要严格控制.但从另方面看,在低碳钢中含有较高的硫和磷,能使其切削易断,对改善钢的可切削性是有利的
锰:能提高钢的强度,能消弱和消除硫的不良影响,并能提高钢的淬透性,高锰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其它的物理性能
硅;它可以提高钢的硬度,但是可塑性和韧性下降,电工用的钢中含有一定量的硅,能改善软磁性能
钨:能提高钢的红硬性和热强性,并能提高钢的耐磨性
铬:能提高钢的淬透性和耐磨性,能改善钢的抗腐蚀能力和抗氧化作用.
钒:能细化钢的晶粒组织,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当它在高温熔入奥氏体时,可增加钢的淬透性;反之,当它在碳化物形态存在时,就会降低它的淬透性
钼:可明显的提高钢的淬透性和热强性,防止回火脆性,提高剩磁和骄顽力
钛:能细化钢的晶粒组织,从而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在不锈钢中,钛能消除或减轻钢的晶间腐蚀现象
镍:能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提高淬透性.含量高时,可显著改变钢和合金的一些物理性能,提高钢的抗腐蚀能力
硼:当钢中含有微量的( 0.001 - 0.005 %)硼时,钢的淬透性可以成倍的提高 铝:能细化钢的晶粒组织,阻抑低碳钢的时效.提高钢在低温下的韧性,还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提高钢的耐磨性和疲劳强度等
铜;它的突出作用是改善普通低合金钢的抗大气腐蚀性能,特别是和磷配合使用时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