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学案

合集下载

电离平衡教案(8篇)

电离平衡教案(8篇)

电离平衡教案(8篇)电离平衡教案篇1其次课时电离平衡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把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

3.了解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力量目标:1.培育学生阅读理解力量。

2.培育学生分析推理力量。

情感目标: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能电离出阴阳离子,体会大千世界阴阳共存,相互对立统一,彼此依靠的和谐美。

教学过程今日学习的内容是:“电离平衡”学问。

1.弱电解质电离过程(用图像分析建立)2.当则弱电解质电离处于平衡状态,叫“电离平衡”,此时溶液中的电解质分子数、离子数保持恒定,各自浓度保持恒定。

3.与化学平衡比拟(1)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即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过程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过程仍在进展,只是其速率相等。

(2)此平衡也是有条件的平衡:当条件转变,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即平衡发生移动。

(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A.内因的主导因素。

B.外国有:①温度: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所以,上升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②浓度:问题争论:在的平衡体系中:①参加:②参加:③参加:各离子分子浓度如何变化:、溶液如何变化?(“变高”,“变低”,“不变”)(4)电离平衡常数(ⅱ)一元弱酸:(3)一元弱碱①电离平衡常数化是温度函数,温度不变K不变。

②值越大,该弱电解质较易电离,其对应的弱酸弱碱较强;值越小,该弱电解质越难电离,其对应的弱酸弱碱越弱;即值大小可推断弱电解质相对强弱。

③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一级电离程度较大,产生,对二级、三级电离产生抑制作用。

如:随堂练习1.足量镁和肯定量的盐酸反响,为减慢反响速率,但又不影响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参加以下物质中的()A.B.C.D.2.是比碳酸还要弱的酸,为了提高氯水中的浓度,可参加()A.B.C.D.3.浓度和体积都一样的盐酸和醋酸,在一样条件下分别与足量固体(颗粒大小均一样)反响,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盐酸的反响速率大于醋酸的反响速率B.盐酸的反响速率等于醋酸的反响速率C.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比醋酸更多D.盐酸和醋酸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样多4.以下表达中可说明酸甲比酸乙的酸性强的是()A.溶液导电性酸甲大于酸乙B.钠盐溶液的碱性在一样物质的量浓度时,酸甲的钠盐比酸乙的钠盐弱C.酸甲中非金属元素比酸乙中非金属元素化合价高D.酸甲能与酸乙的铵盐反响有酸乙生成5.有两种一元弱酸的钠盐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现将这两种盐的溶液中分别通入适量的,发生如下反响:和的酸性强弱比拟,正确的选项是()A.较弱B.较弱C.两者一样D.无法比拟总结、扩展1.化学平衡学问与电离平衡学问对比比拟。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学案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学案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⑴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⑵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特征:①“逆”:。

②“等”:。

③“动”:。

④“定”:。

⑤“变”:。

⑶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内因:外因:(以CHCOOH CH3COO--+ H+为例)①浓度: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加水稀释,电离平衡正移,电离度增大。

即稀释(填“促进”或“抑制”)电离。

②温度:因为电离是吸热的,因此升温(填“促进”或“抑制”)电离③外加物质:仍然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例如加入无水CH3COONa能电离,加入盐酸能电离,加入碱能电离。

(填“促进”或“抑制”)四、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1.电离平衡常数: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值。

HA H + + A -()()()HA c H c c K +⋅=-A注:(1)在此计算公式中,离子浓度都是平衡浓度;(2)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的,一般温度越高,电离平衡常数越 (填“大”或“小”);(3)电离平衡常数反映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通常用K a 表示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用K b表示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

K a 越大,弱酸的酸性越强;K b 越大,弱碱的碱性越强。

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每一级电离都有相应的电离平衡常数(用K a1、K a2等表示),且电离平衡常数逐级减小。

2.电离度%100⨯=弱电解质的初始浓度已电离的弱电解质浓度α注:弱电解质的电离度与溶液的浓度有关,一般而言,浓度越大,电离度越小 ;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

3.[例题] 课本P 664.作业 课本P 66问题解决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⑴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学案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学案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1讲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 掌握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

2. 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浓度、温度等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3. 了解电离平衡常数。

一、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区别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定义溶于水后几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溶于水后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化合物类型 离子化合物及具有强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某些具有弱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电离程度几乎100%完全电离 只有部分电离 电离过程 不可逆过程,无电离平衡 可逆过程,存在电离平衡 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水分子不计)只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不存在 电解质分子 既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又有电解质分子 实例 绝大多数的盐(包括难溶性盐) 强酸:H 2SO 4、HCl 、HClO 4等 强碱:Ba (HO )2 Ca (HO )2等 弱酸:H 2CO 3 、CH 3COOH 等。

弱碱:NH 3·H 2O 、Cu (OH )2 Fe (OH )3等。

电离方程式 KNO 3=K ++NO 3—H 2SO 4=2 H ++SO 42— NH 3·H 2ONH 4++OH _ H 2S H ++HS _ HS _H ++S 2-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指在一定条件下(温度、浓度),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的状态。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特点是:(1)动态平衡:电离方程式中用“ ”,如:CH 3COOH CH 3COO —+H +。

(2)条件改变:平衡被打破。

如在CH 3COOH 的石蕊溶液中(呈红色)加入固体CH 3COONH 4,即增大了c (CH 3COO —),平衡左移,c ( H +)变小,使红色变浅。

考点解读 知识体系(3)弱电解质在离子反应中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将等质量的锌粉分别投入10mL0.1mol/L 盐酸和10mL0.1mol/L醋酸中,实验结果:盐酸的反应速率比醋酸快。

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弱电解质的概念,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

2.学习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表示方法,理解电离平衡常数及其应用。

3.能够运用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弱电解质的概念,电离平衡常数,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移动。

2.教学难点: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移动规律。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回顾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导电能力不同?2.提问:弱电解质在溶液中是如何导电的?电离过程有何特点?二、探究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1.引导学生观察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实验,分析实验现象。

2.讲解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强调电离平衡的概念。

三、学习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1.介绍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解释其物理意义。

2.通过实例讲解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3.分析电离平衡常数与溶液浓度、温度的关系。

四、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应用1.讲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如缓冲溶液的配制。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改变条件,使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发生移动?3.分析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五、课堂小结2.强调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练习题:计算某弱酸溶液的电离平衡常数。

2.思考题:如何通过改变条件,使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发生移动?七、教学反思1.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2.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一、导入新课1.强调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内容。

2.提问:为什么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导电能力不同?二、探究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1.观察实验:将少量强电解质溶液和弱电解质溶液分别加入两个烧杯中,分别插入电极,观察导电现象。

2.分析实验现象: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弱。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3章第1节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学案)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3章第1节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学案)

3.1.1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学案)1.识记强弱电解质的定义。

2.理解电离平衡的定义。

3.了解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4.重点理解弱电离平衡平衡常数。

1.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六大强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大强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1.定义:电解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非电解质: 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_____________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_____________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常见的强、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强酸6种:HCl、H2SO4、HNO3、HBr、HI、HClO4强碱4种:NaOH、KOH、Ca(OH)2、Ba(OH)2绝大多数盐:包括BaSO4、CaCO3等难溶性盐活泼金属氧化物:Al2O3、Na2O等弱电解质{弱酸:HClO、H2S、H2SO3、H2CO3、H3PO4、CH3COOH、H2SiO3、HF等弱碱:NH3·H2O、Fe(OH)2、Mg(OH)2、Al(OH)3等H2O极少数盐注意:物质单质化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

如SO3、CO2、C6H12O6、CCl4、CH2=CH2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氧化物。

如HCl、NaOH、NaCl、BaSO4、Al O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极少数盐,水。

如HClO、NH3·H2O、Cu(OH)2混和物纯净物电解质的强弱取决于电解质的电离能力,而溶液的导电能力除与电解质的电离能力有关外,还取决于其溶液中离子的电荷数。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导学案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导学案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概念,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2、了解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同离子效应等。

3、掌握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意义,能运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知识回顾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常见的强电解质:强酸(如盐酸、硫酸、硝酸等)、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大多数盐(如氯化钠、硫酸铜等)。

常见的弱电解质:弱酸(如醋酸、碳酸等)、弱碱(如一水合氨等)、水。

三、新知识讲解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概念: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叫做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特征动:电离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即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过程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过程仍在进行,只是二者的速率相等。

定: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各粒子的浓度保持不变。

变:当外界条件(如温度、浓度等)改变时,电离平衡会发生移动。

2、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1)温度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因为电离过程一般是吸热过程。

(2)浓度加水稀释: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

增大弱电解质的浓度: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但电离程度减小。

(3)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电离平衡常数(1)表达式对于一元弱酸 HA:$K_a =\frac{c(H^+)\cdot c(A^)}{c(HA)}$对于一元弱碱 BOH:$K_b =\frac{c(B^+)\cdot c(OH^)}{c(BOH)}$(2)意义电离平衡常数反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

(完整word)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案(最全版)

(完整word)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案(最全版)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一、教材分析(1)本章内容理论性强,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理论与实际、知识与技能并举,而本节内容既是化学平衡理论的延伸和拓展,又是水的电离与盐类水解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学好本章的前提和基础。

(2)本节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探究和认识化学,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学习了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知道这一原理也适用于其它平衡体系.通过引导学生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迁移到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中,可有效突破本节重难点。

(2)学生已初步掌握了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2)理解外加物质、温度、电解质浓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应用可逆反应的相关知识,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状态。

(2)分析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认识事物变化中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学习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及平衡移动的学习,初步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转化等辩证观点.四、教学重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五、教学策略设计: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探究(分组讨论、分组实验)-展示交流-精讲归纳-巩固训练。

六、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类比迁移法等。

七、教学媒体:多媒体(PPT)、学生平板电脑等。

八、教学评价:教师评价和生生互评相结合。

九、教学过程实施方案设计意图以洁厕灵和陈醋的生活应用作为课堂导入:让学生身临其境,集中注意十、板书设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当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2.电离平衡的特征:“等”、“动”、“定"、“变”。

3.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移动的因素:同离子效应、温度、电解质浓度等.4。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学案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学案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学案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电解质和⾮电解质练习:1下列物质中Cu、NaCl固体、NaOH固体、K2SO4溶液、CO2、蔗糖、NaCl溶液、H2O、酒精。

_______ ___是电解质,___________是⾮电解质,___________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电解质。

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程式:NaOH____________________ 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 NaHSO4: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离⼦型的电解质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可以导电,⽽共价型的电解质只有在⽔溶液中才能导电⼀、电解质的强弱11: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溶液的导电性⽆关2: 电解质的强弱与化学键没有必然的联系。

练习:下列电解质中:NaCl、NaOH,NH3·H2O、CH3COOH,BaSO4,AgCl,Na2O,K2O,Na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强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弱电解质⒉电离⽅程式的书写⑴强电解质⽤号:弱电解质⽤⑵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第⼀步电离远远⼤于第⼆步电离,如碳酸:、⑶多元弱碱分步电离⼀步写完,如氢氧化铁:。

⼆、弱电解质的电离1.电离平衡:。

2.电离平衡的特征:①弱:只有才会存在电离平衡;②动:电离平衡是平衡;③等:V电离V结合(填﹥,=或﹤)④定:条件⼀定与的浓度⼀定;⑤变:条件改变,破坏,发⽣移动。

3.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移动(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符合原理(2)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同离⼦反应:加⼊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的强电解质,将电离;④加⼊能反应的物质,将电离。

下⾯以0.1mol/LCH讨论与探究:⒈弱电解质加⽔稀释时,离⼦浓度_____ _? (填变⼤、变⼩、不变或不能确定)⒉画出⽤⽔稀释冰醋酸时离⼦浓度随加⽔量的变化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练习:1下列物质中Cu、NaCl固体、NaOH固体、K2SO4溶液、CO2、蔗糖、NaCl溶液、H2O、酒精。

_______ ___是电解质,___________是非电解质,___________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NaOH____________________ 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 NaHSO4: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离子型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可以导电,而共价型的电解质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导电一、电解质的强弱11: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溶液的导电性无关2: 电解质的强弱与化学键没有必然的联系。

练习:下列电解质中:NaCl、NaOH,NH3·H2O、CH3COOH,BaSO4,AgCl,Na2O,K2O,Na2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强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弱电解质⒉电离方程式的书写⑴强电解质用号:弱电解质用⑵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第一步电离远远大于第二步电离,如碳酸:、⑶多元弱碱分步电离一步写完,如氢氧化铁:。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1.电离平衡:。

2.电离平衡的特征:①弱:只有才会存在电离平衡;②动:电离平衡是平衡;③等:V电离V结合(填﹥,=或﹤)④定:条件一定与的浓度一定;⑤变:条件改变,破坏,发生移动。

3.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移动(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符合原理(2)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同离子反应: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将电离;④加入能反应的物质,将电离。

下面以0.1mol/LCH讨论与探究:⒈弱电解质加水稀释时,离子浓度_____ _? (填变大、变小、不变或不能确定)⒉画出用水稀释冰醋酸时离子浓度随加水量的变化曲线。

三、电离常数叫做电离常数。

例如:醋酸,碳酸和硼酸298K时的电离常数分别是1.75×10-5,4.4×10-7(第一步电离)和5.8×10-10由此可知,醋酸,碳酸和硼酸的酸性⒈一元弱酸和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如:CH3COOH CH3COO—+ H+K a=)()()(33COOHCHcCOOCHcHc-+⋅写出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NH3·H2O NH4+ +OH—K b=注:①K越大,离子浓度越大,表示该弱电解质越易电离。

所以可以用K a或K b的大小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

②K只与有关,不随改变而改变。

2多元弱酸(碱)分步电离,酸(碱)性的强弱主要由第步电离决定。

如H3PO4的电离:H3PO4H+ + H2PO4-K1=H2PO4-H+ + HPO42- K2=HPO42-H+ + PO43-K3=注:K1>>K2>>K3四:一元强酸(碱)与一元弱酸(碱)的比较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一元强酸(如盐酸)与一元弱酸(如醋酸)的比较:相同PH 、相同体积的一元强酸(如盐酸)与一元弱酸(如醋酸)的比较一元强碱与一元弱碱的比较规律与以上类似。

五:证明电解质强弱的方法。

实验设计思想,以证明某酸(HA )为弱酸为例 反馈练习⒈在18℃时,H 2SO 3的K l =1.5×10-2、K 2=1.0×10-7,H 2S 的K l =9.1×10-8、K 2=1.1×10-1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亚硫酸的酸性弱于氢硫酸 B. 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 C. 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 D. 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二步电离决定⒉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事实是( ) A .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弱 B .醋酸溶液与碳酸钙反应,缓慢放出二氧化碳C .醋酸溶液用水稀释后,氢离子浓度下降D .0.1mol/L 的CH 3COOH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约为0.001mol/L4.在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A. 1mol/L的甲酸溶液中c(H+)约为1×10-2 mol/LB. 甲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C. 1mol/L的甲酸溶液10mL恰好与10mL1mol/L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D. 在相同条件下,甲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弱5.用水稀释0.1 mol·L-1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A.c(OH-)/c(NH3·H2O)B.c(NH3·H2O)/c(OH-)C 电离平衡常数 D.OH-的物质的量6.当溶液中HS-+H2O S2-+H3O+达到平衡时,欲使c(S2-)增大,应加入()A.Cu2+B.CO-23 C.H2O D.HCl7.在RNH2·H2O RNH +3+OH-形成的平衡中,要使RNH2·H2O的电离程度及c(OH-)都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A.通入HClB.加少量NaOH固体C.加水D.升温10、. 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 )A、导电能力B、相对分子质量C、电离程度D、溶解度1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强电解质的是( )A.HBr、HCI、BaSO4B.NH4Cl、CH3COOH、Na2SC.NaOH、Ca(OH)2、NH3·H2O D.HClO、NaF、Ba(OH)212:冰醋酸加水溶解并不断稀释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与加入水的体积有如下变化关系:试回答:⑴“0”点导电能力为0的理由是:⑵a、b、c三点对应溶液的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⑶a、b、c三点中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电离平衡常数的关系.⑷若使c点溶液中[Ac-]、PH值均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有13.25℃时,在0.5L0.2mol/L的HA溶液中,有0.01mol的HA电离成离子,求该温度下HA的电离常数.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分析HCl在水中的电离过程,写出电离方程式。

HCl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

2、分析CH3COOH在水中的电离过程,写出电离方程式。

CH3COOH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

二、水的电离探究1水的电离水是一种____________(填“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或“非电解质”)实验证明常温下,1L 水中(物质的量为1000/18mol )电离出来的H +浓度只有1×10-7mol/L【交流讨论】(1)写出水电离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用公式表述水的电离常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2 水的离子积水的离子积常数K w=________________ 25℃时,K w=___________________(1)从以上数据中发现什么递变规律?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______,水的电离平衡向____移动,K w_____。

降低温度,水的电离程度______,水的电离平衡向____移动,K w_____。

(2)水的电离是吸热还是放热?________ 探究3影响水电离的因素:【归纳总结】:促进水电离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抑制水电离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思维拓展】:有同学设想通过向水中加酸来彻底、完全的消除水中的OH -,你认为他的想法能否成功?请分析说明。

请计算(1)常温下,浓度为1×10-5 m o l /L 的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 (H +)是多少?(2)常温下,浓度为1×10-5 m o l /L 的N a O H 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 (OH -)是多少?(3)在常温下,由水电离产生的c (H +) =1×10-9m o l /L 的溶液,则该溶液的酸碱性如何?【高考链接】(08上海)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10-13 mol/L ,该溶液可能是( )①二氧化硫②氯化铵水溶液③硝酸钠水溶液④氢氧化钠水溶液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三、c(H+) 和c(OH-) 与溶液酸碱性、pH的关系1、溶液酸碱性的表示法(1)c(H+) 和c(OH-)的相对大小(2)c(H+) 和c(OH-)都较小的稀溶液(<1mol/L),化学上常采用pH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pH 表示c(H+)的负对数,pH=思考:判断溶液酸碱性的标准是什么?【规律总结】:常温下:酸性溶液:c (H+) ______ c (OH—),c (H+) ______ 1.0×10-7mol/L pH 7碱性溶液:c (H+) ______ c (OH—) ,c (H+) ______ 1.0×10-7mol/L pH 7中性溶液:c (H+) ______ c (OH—) ,c (H+) ______ 1.0×10-7mol/L pH 7思考: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吗?2、c(H+)与pH、溶液酸碱性的关系:pH的适应范围:稀溶液,0~14之间;酸性溶液中c(H+)越大,酸性越,pH越;碱性溶液中c(OH-)越大,c(H+)越,pH越,碱性越。

3、pH的测定方法:粗略测定:(1)酸碱指示剂——甲基橙、石蕊、酚酞(2)pH试纸——最简单的方法。

操作:注意:①事先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②只能读取整数值或范围精确测定:pH计三.pH的应用四.pH值的计算pH值计算1——单一溶液[练习1]取1mol/L的HCl溶液,其pH是多少?取1mol/L的硫酸,其pH是多少?[练习2]1mLpH=3的HCl溶液,其c(H+)是多少?[巩固练习]1.同一浓度的强酸与弱酸的pH值的比较,如0.1mol/L的盐酸与0.1mol/L的醋酸的pH值的比较2.同一浓度的强碱与弱碱的pH值的比较,如0.1mol/L的NaOH溶液与0.1mol/L的氨水的pH值的比较3.同一pH值的强酸(如盐酸)与弱酸(如醋酸)的浓度比较:c(HCl)与c(HAc)的关系4.同一pH值的强碱(如NaOH溶液)与弱碱(如氨水)的浓度比较:c(NaOH)与c(NH3·H2O)的关系5.体积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中和时两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A.相同B.HCl的多C.CH3COOH的多D.无法比较[学生小结]强弱电解质酸溶液的浓度与氢离子浓度的比较pH值计算2——强酸的稀释[练习3]1mLpH=3的HCl溶液加水稀释到100mL后,溶液的pH是多少?pH值计算3——强碱的稀释[练习4]取pH=12的NaOH溶液与水按1:99的体积比混合后,溶液的pH值是多少?【小结】稀释过程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1、强酸溶液:2、弱酸溶液:3、强碱溶液:4、弱碱溶液:pH值计算4——强酸、强碱的混合酸I+碱II完全中和:n(H+)=n(OH—)酸过量:c(H+)=碱过量:c(OH—)=[练习5]取80mLNaOH溶液加入到120mL盐酸中,所得溶液的pH为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