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哈代及其作品德伯家苔丝多媒体教案
《德伯家的苔丝》:一个纯洁的女人

一个纯洁的女人—德伯家的苔丝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十九世纪英国的现实主义作家,其创作生涯延续到了二十世纪初。
其作品体裁丰富多样,在文学史上,他以着重反映英国十九世纪农村生活而著称。
一、生平与创作哈代生于英国西南部小镇博克汉斯顿的一个石匠家庭。
这个小鎮紧邻多塞特郡的大荒原。
多郡是个农业郡,到十九世纪后期都很少有现代工业。
郡城之外就是田园村落,这种自然环境日后成为哈代创作的主要背景。
哈代一生从未离开故乡,其母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有意识地引导少年哈代阅读研习古典文学。
他八岁时上学,十六岁时跟一名建筑师当学徒。
他师傅的邻居是当时多塞特郡有名的学者和诗人巴恩斯。
在巴的影响下,哈代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
他自己说这段时期的每一天都是“职业生活,学者生活和农村生活,合而为24小时的一日”。
这使他对农村的风习、语言、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无不熟悉深知。
1862-1867年,哈代曾到伦敦从事建筑业,同时在伦敦大学皇家学院进修语言学。
后因身体不适应伦敦的空气而重返家乡。
1874年,哈代婚后曾作欧洲之游,后定居在故乡自建的马克斯门住宅一直到去世。
哈代的创作生涯将近七十年。
作品主要是小说和诗歌。
就他本人的创作活动而言,二者可以说是平分秋色;就对后世的影响而言,小说的成就更大。
哈代的诗歌有《威塞克斯诗集》(1898)、《即事讽刺诗集》(1914)、《幻象的瞬间》(1917)、《人生小景》(1925)和《冬日的话》(1928)等八个诗集和一部史诗剧《列国》(1908)。
它们题材广泛,手法多样,有哲学抒情诗、爱情抒情诗、战争抒情诗、宗教抒情诗、乡村抒情诗、历史抒情诗。
哈代把诗歌当成自由地表现自己激进思想的手段。
他这样说:“大概在诗里,我可以更充分地表现与顽石般的保守思想相对立的思想和情绪〃〃〃〃〃〃如果伽利略在诗里宣布地球自转的话,宗教裁判所就可能不会纠缠他了。
”因此当时一些信奉乐观主义的批评家称他为“对这个最好世界发表奇怪的和不恭敬观点的哈代先生。
德伯家的苔丝 PPT课件1

为失身妇女鸣不平
哈代在小说扉页引用莎士比亚诗句:“可怜你 这受了伤的名字!我的胸膛就是卧榻,要供你 休息。”表明他对失身妇女的同情态度。为此 他受到英国上流社会的攻击。
哈代的婚姻贞操观
哈代反对传统妇女贞操观。 “一切有机体都 有恢复原状的能力,为什么单单处女的贞节就该没 有呢?”
树木都有眼睛,来叮问你,有没有?----我 这是说,仿佛有眼睛。河水也说:—— 你 为什么拿你的面目来搅合我?同时好像有 好多好多的明天,通排成一行,站在你面 前,头一个顶大,顶清楚,越站在后面的 就越小,但是它们却好像一概都是很凶恶、 很残忍的,仿佛说:“我来啦,留我的神 吧!留我的神吧!” 可是你,先生,会用
季节循环重复
《苔丝》的故事由春夏秋冬的季节时间与 季节色调体系构成,暖色调与冷色调交替。 一年四季是一个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时 间结构,由第一年的春(跳舞,遇到安吉 克莱),秋(春瑞脊受辱)循环;到第二 年的夏(生孩子,麦地劳动)秋(奶牛场 恋爱)冬(结婚被抛弃),第三年冬(农 场做工,重新被亚雷占有),第四年春4、 5月(杀死亚雷,被捕)。开始是春天, 结尾也是春天。
②户外空间描写
乡村道路描写
空间的特征是不断延伸,在不断伸延中包含着许 多点片和区域。在户外空间,作者有许多关于路的描 写,“大路”、“小路”、“小径”、“平路”、 “山脊路”比比皆是,孤立地看这些路的描写,似乎 没有多大意义,可是把它们纳入到系统中,它们便具 有了自身所没有的整体性能,它们在复合系统内部, 排列组合成了贯穿故事空间始终的漫漫长路,构成了 人物运动的轨迹和衔接巧合情节的媒介。
绘画要素:色彩词汇
运用的色彩词汇有40多 种,仅红色就有正红、朱红、 猩红、紫红、粉红、玫瑰红 和樱桃红。
对托马斯·哈代《还乡》和《德伯家的苔丝》的生态解读

对托马斯·哈代《还乡》和《德伯家的苔丝》的生态解读作者:朱虹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7年第12期朱虹[山西传媒学院,山西晋中030619]摘要:乡土小说作家托马斯·哈代通过《还乡》和《德伯家的苔丝》这两部作品,反映出其对生态自然和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
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中心论”的指导之下,人类开启了征服自然的错误旅程,对自然的肆意开发利用,必将带来严重的生态危机。
人类如果失去了植根的土地,也必然走向自身的毁灭。
本文从生态文学批评的角度,对上述两部作品进行分析后得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人类的生存出路。
关键词:托马斯·哈代《还乡》《德伯家的苔丝》生态文学批评一、引言《还乡》(1878)和《德伯家的苔丝》(1891)具有最为典型的以乡土叙事为依托的田园牧歌倾向,反映出哈代对生态自然的深切关怀。
生态批评理论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美国,全球生态危机的爆发促使评论家将生态理论运用到文学批评中去,引发人类对生态文明的关注。
在《还乡》与《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试图将一个美好的世界呈现在大家面前,爱敦荒原上风景宜人,民风淳朴,但由于工业文明的入侵,这里失去了往日的和谐。
这是哈代成长并热爱的土地,尽管他不否认工业发展在社会进步上做出的巨大贡献,但仍希望回归和谐的精神家园,渴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哈代一生的愿望。
二、哈代的自然观哈代出生于19世纪的威塞克斯腹地的多赛特,这里与英国各地都有所不同,它远离城市,有自己的语言、传统和文化。
威塞克斯成为哈代后期创作的大部分“性格与环境”小说的背景,大家较为熟悉的《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都位列其中。
纵观英国文学史,丛浪漫主义诗歌再到自然主义小说,作家对自然的关注似乎从未缺席。
英国人主张“人类生来自由”,文学批评家认为自然是自由的化身,人类要想在地球上生存就必须回归自然,遵守自然法则,与自然和谐相处。
外国文学作品选《苔丝》PPT课件

• 威塞克斯小说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哈代所创作的一种小说 类型。哈代在他这一系列小说中详尽记叙了英国西南部农村社会的 发展史,描写了在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侵蚀下,依然保持着古老宗 法传统的“威塞克斯”地区从稳定到动荡、从繁荣到衰亡的历史, 表现了农民阶级的理想与追求、痛苦与灾难,揭示了在维多利亚盛 世帷幕掩盖下英国社会的深刻危机。
• 克莱在巴西经历了许多磨难,对自己抛弃苔丝的行为十分后悔。他写信
给苔丝,但她没有收到。回乡后,克莱找到德伯家。克莱的归来,犹如
一把利刃,把苔丝从麻木浑噩的状态中刺醒。在绝望中,她亲手杀死了
亚雷,追上克莱,他们在荒漠的原野里度过了几天逃亡的欢乐生活。最
后在一个静谧的黎明,苔丝被捕,接着以杀人罪被处绞刑。克莱遵照苔
一个得过且过,受人鄙视的少妇。大自然之花在亚雷的践踏下凋谢了。
• 三、克莱始恋终弃,摧毁了她的精神和心灵,使她走到了生命的边缘。 • 安琪·克莱在苔丝心中是个天使。他博览群书,相信科学,怀疑基督教义,瞧不
起等级、财富等差异,具有民主、平等思想,对社会习俗和礼仪明显表示冷淡, 是个当时社会中理想化的人物。他崇尚自然的生活和品格,他的理想是将来经营 自己的农场为人类服务。他能克服中产阶级身份感和奶场的人打成一片,像理解 朋友一样理解他们,能欣赏他们的性格和才能。他对苔丝的爱具有初恋的纯洁、 炽热与真诚,深深地为苔丝的天真、纯朴所倾倒,在他眼里苔丝达到了物质美和 精神美的极致,是美好的化身。他说苔丝“真是浑身洋溢着诗意;她就是诗的化 身,她过的就是诗的生活——那种生活舞文弄墨的诗人只能在纸上写写罢了”。 他对苔丝的爱带有强烈的理想化色彩,是纯洁的、柏拉图式的、带着田园牧歌的 情调。他是持着尊重态度、郑重的婚姻意识和苔丝接近的,在遭到拒绝时很痛苦 却总耐心等待,决心是很坚定的。但是,在新婚之夜,苔丝向他讲述了她的过去 之后,一向思想开明的克莱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他伤心、失望、苦恼,遭受 着严重的精神折磨,甚至半夜跑到苔丝的房间抱起她梦游,走过佛鲁姆河,几乎 把两人都淹死,口中念念有词“死了,死了”。他宁愿相信苔丝所说的是假的, 一次又一次请苔丝否定所讲的一切,根本听不进苔丝自己是受害者的解释。当他 确定这一切都无法挽回时,他选择了逃避,他不能谅解她。有人把克莱的思想归 为“资产阶级的传统观念”,这种说法显然是武断的。在这件事上,克莱也是悲 剧角色,他对爱情纯洁美好的追求,虽然对他这个也有过荒唐事的人来说,带有 明显的男权意识,但对他这个个体而言,不应该受到过分的指责,他的追求被无 情的现实撕破了,他的痛苦不能简单地用阶级的概念去评判,这是人类文化长期 发展的结果,仅从个人而言,克莱是受害者。在这一点上,苔丝是认可的。不然 不会有后来追赶克莱,也不会有把自己的妹妹交给克莱。但是,正是这个同样是 受害者的人,无情地伤害了苔丝,这使得苔丝的悲剧更具有了悲剧特质。可以说, 亚雷的丑行残暴得毁了苔丝的洁白之身,克莱的远离则无情地摧跨了苔丝的纯真 之心。他的痛苦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对苔丝的伤害不亚于亚雷对她 的伤害,是致命的。
分析哈代及徳伯家的苔丝 ppt课件

而且,你生性单纯, 包不住话,答应我 绝不要在言行之中 透露半点你过去的 事情,我这也是为 你的幸福着想,在 你离开家门的时候, 你已经郑重答应过 我了。我没有把你 婚前苦恼的事情告 诉你父亲,他这个 人有点呆头呆脑, 喜欢到处张扬。
18
ppt课件
Dear Tess keep up your Spirits and we mean to send you a Hogshead of Cyder for your wedding knowing there is not much in your parts and thin Sour Stuff what there is. So no more at present and with kind love to your Young Man.
英国西南部的多塞特郡。 1849年,进入多塞特郡学校 学习。 1856年—1862年,跟一名建 筑师做学徒。 1862年前往伦敦学习建筑, 并从事文学、神学和近代语 言的研究。接受了不可知论。 获得过两项建筑奖。 1883年哈代携妻子离开伦敦, 在家乡为自己设计并建造了 麦克斯门宅第。一生基本在 家乡度过。
ppt课件
12
《德伯家的苔丝》简介
主人公苔丝是一位美丽的农家少女,因受假 冒的少爷亚历克诱迫而失身怀孕。她后来和 安奇尔结婚,说给了她听,她丈夫觉得这是不可 接受的事情,离开了她.从此,这一耻辱的事实 剥夺了她接受,她重见亚历克,亚历克当了牧 师.不料,就在这时她丈夫回来了。苔丝为了 自己真正的爱,毅然杀死同居的少爷,在与 丈夫欢聚五天后,走上了绞刑台。
ppt课件 4
September 17, 1874 Married Emma Gifford.
《苔丝》演示文稿

这是一本忧伤的 书…… 一位少女的生命被慢 慢地、但确确实实地 毁了 不是被她的敌人,而 是被那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称爱她的 人。
再 也 不 盛 见 开 的 , 盛 开
悲哀总是在眼睁睁地目睹错误发生 却又无力阻拦之时产生。苔丝是一 个快乐的姑娘,她的生活本该十分 幸福——但合适的人儿犹豫着,不 当的人却捷足先登。
德伯家的苔丝
____托马斯·哈代
小说作者托马 斯·哈代(1840- 1928)是英国最伟大 的作家之一。他的 大部分作品,包括 《苔丝》,都是以 他的故乡,英国南 海岸的多尔塞特为 背景的。
简介:
苔丝,一个善良美丽的农家姑娘,却不幸的被地主 少爷亚历克玷污,怀着身孕回到家乡。孩子夭折后,他 遇到了安琪· 克莱尔 ,两人产生爱情。新婚之夜,苔丝 出于一片忠诚向克莱尔坦白。却为丈夫所不容,克莱尔 立即丢下妻子,独自前往巴西。 后来,在父亲去世,母亲重病,弟妹失学,一家人 沦落街头,克莱尔有杳无音信之际,苔丝只好“舍身救 家”,答应与地主少爷亚历克同居。谁知克莱尔回心转 意,从巴西回来寻找苔丝。苔丝悔恨交加,失手刺死欺 骗自己的亚历克。他在逃亡过程中与丈夫克莱尔共同度 过了几日幸福生活,终被逮捕并判处死刑。
生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苔丝,其悲剧命运是社会规律的 必然反映。所以造成她悲剧命运的根源就是当时的资本 主义社会。是当时的社会背景造成的。 我想:其实,在那种社会,受害者不仅仅是苔丝,也 许还有上百个甚至上千个苔丝式的悲剧发生。托马斯•哈 代笔下的苔丝只是一个受害者,而他想说明的也许就是 当时社会的不公吧。作者认为最好的、最崇高的悲剧是 有价值的东西为不可抗拒的力量所毁灭的悲剧。美丽、 纯洁的大自然之女毁灭了,是苔丝的悲剧,也是人类的 悲剧。
12级经济学班 赵雅倩 2012150152
德伯家的苔丝ppt 鲁教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如果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 3、你特么的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还是我爱的那个你么? 4、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5、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 6、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7、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8、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9、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10、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1、用理想去成就人生,不要蹉跎了岁月。 12、永不言败是追究者的最佳品格。 13、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我要成功的强烈愿望上。 14、保持激情;只有激情,你才有动力,才能感染自己和其他人。 15、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可以做到。 16、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17、通过辛勤工作获得财富才是人生的大快事。 18、努力了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放弃了肯定是失败。 19、人活着就要快乐。 20、不要死,也不要的活着。 21、有努力就会成功! 22、告诉自己不要那么念旧,不要那么执着不放手。 23、相信他说的话,但不要当真。 24、人不一定要生得漂亮,但却一定要活得漂亮。 25、世事总是难以意料,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在一瞬间会发生转变。 26、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27、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 28、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吱声。 29、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30、进则安居以行其志,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则进亦有为,退亦有为也。 31、有智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 32、在生命里寻觅快乐的方法,就是了解你被赋予生命是为了奉献。 33、纯洁的思想,可使最微小的行动高贵起来。 34、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我们应有纯洁的心灵,去积善为大众。就会获福无边。 35、坚强并不只是在大是大非中不屈服,而也是在挫折前不改变自己。 36、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37、世间上最美好的爱恋,是为一个人付出时的勇敢,即使因此被伤得体无完肤,也无悔无怨。 38、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39、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做出正确的抉择。 40、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 41、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42、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43、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要思考。 44、不属于我的东西,我不要;不是真心给我的东西,我不稀罕! 45、我们从自然手上收到的最大礼物就是生命。 46、失败的定义: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却从未做完过,也未做好过。 47、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48、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49、太阳照亮人生的路,月亮照亮心灵的路。 50、生活中的许多事,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相信能够做到。 51、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52、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53、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是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是爱人。 54、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55、胜利女神不一定眷顾所有的人,但曾经尝试过,努力过的人,他们的人生总会留下痕迹! 56、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57、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它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58、没有斗狼的胆量,就不要牧羊。 59、有时候,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人才。 60、不要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利用的价值。 61、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62、与积极的人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心情高昂。 63、向日葵看不到太阳也会开放,生活看不到希望也要坚持。 64、才华是血汗的结晶。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65、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托马斯183;哈代《德伯家的苔丝》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中外文学文化研究本栏目责任编辑:王力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李琳(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590)摘要: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女人与自然有极强的亲近性,男人统治妇女与人类统治自然有及其紧密的联系。
生态女性主义反对父权制世界观和二元思维方式统治下的对女性与自然的压迫,提倡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关系。
托马斯·哈代通过《德伯家的苔丝》,揭示了女性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深刻披露了欧洲的父权制思想,塑造了苔丝在男权社会中不断反抗的新女性形象,体现了哈代具有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关键词:《德伯家的苔丝》;生态女性主义;自然;女性;父权制社会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5)01-0203-02托马斯·哈代是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德伯家的苔丝》是其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哈代的创作受到大自然和女性的启发。
他认为自然和女性有亲密的联系,自然孕育了女性,而女性则是自然的一部分。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塑造了一位不屈服于世俗偏见压力、自尊自爱、乐观进取的女性形象苔丝,揭露了父权制社会对女性和自然的压迫,批判了父权制思想和二元思维方式。
生态女性主义将生态观点和女权观点相结合,揭示了自然和女性之间的亲密联系,反对人类中心论和男性中心论。
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自然和女性都是父权制社会的受害者,人类对自然的支配统治和对女性的压迫有密切的联系。
呼吁按照女性主义和生态学的原则重建人类社会,使自然和女性摆脱被蹂躏被压迫的命运,建立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社会。
1苔丝和自然的亲密关系苔丝是大自然的女儿。
她出生的地方马勒村绿树环绕,自然气息浓郁,与世隔绝。
正是这一方净土养育了聪明秀丽、善良淳朴、勤劳勇敢的苔丝。
“走起路来步履轻盈,仿佛一只小鸟。
”她身穿白色衣裙,右手拿剥了皮的柳条左手握素雅的鲜花,和周围的自然景物融为一体,就像是自然母亲精心打扮的自然之女,全身上下散发出自然的气息,满腔纯情,不带丝毫世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雷·德伯:造成苔丝悲剧的元凶
苔丝看透了这个人的灵魂:“像你这种 人本来都是拿我这样的人开心作乐的……你 作完了乐,开够了心,就又说你悟了道了, 预备死后再到天堂上去享乐,天下的便宜都 让你占去了。”
可以说,苔丝一生都是亚雷所代表的强 权与暴力的受害者。更可悲的是,哈代指出, 亚雷这样的害人者却受到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和宗教道德的保护。
07 《无名的裘德》(1895)
诗集
01 《威塞克斯诗集》(1898)
02 《今昔诗集》(1902) 03 《时光的笑柄及其他》(1909) 04 《近期的诗和从前的诗》
(1922)
05 《人生小景》(1925)
《德伯家的苔丝》
亚雷·德伯
苔丝·德北
安玑·克莱
假设……
1 失身而不离开亚雷…… 2 婚后不将失身之事告诉克莱…… 3 与亚雷同居后克莱不回来…… 4 和亚雷友好分手与克莱重归于好……
安玑·克莱
在安玑·克莱身上残存的传统 伦理道德观念对苔丝的摧残则是一 种无形的、更可怕的精神戕害,这 也是造成苔丝悲剧的主要社会原因 之一。
安玑·克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 艺术形象。在他身上,既有一定的 开明思想,也保留着传统的道德偏 见。
社会悲剧
资本主义恶势力
小农经济破产,苔丝迫于生计到 富人亚雷家做工,从而为悲剧的最后 酿成准备好了条件,成了资本主义制 度的牺牲品。
机敏和 经验小说 01 《非常手段》(1871)
02 《埃塞尔伯特的婚姻》(1876)
03 《一个冷淡的女人》(1881)
01 《绿荫下》(1872)
性格和 环境小说
02 《远离尘嚣》(1874) 03 《还乡》(1878)
04 《卡斯特桥市长》(1886)
05 《林地居民》(1887)
06 《德伯家的苔丝》(1891)
宿命论色彩
哈代的宿命论观:主宰历史 的是一种神秘而永恒的力量,包 括拿破仑这样的天才,不过是宇 宙主宰的玩偶和傀儡。
威塞克斯的土地上,保存着浓郁 的宗法制社会风习,在老百姓中间流 行着迷信与命运观念。威塞克斯的风 光是美丽的、神秘的、雄奇的和可怖 的。这样,当这种氛围与哈代所接受 的进化论、唯意志论、不可知论等思 想揉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显示了哈代 世界观的独特性。
Thank you
结语
谢谢大家!
1862年哈代前往伦敦, 在著名建筑师布洛姆菲尔 德门下当绘图员,并于伦 敦大学进修近代语言特别 是法语,业余就搞文学创 作。
罗曼史和 幻想小说
01 《一双蓝眼睛》(1873) 02 《号兵长》(1880)
03 《塔上的两个人》(1882)
04 《一伙贵夫人》(1891) 05 《心爱的》(1892-1897)
一个纯洁的女人
未婚 先孕
杀人犯
宗教犯罪
社会犯罪
为什么哈代坚称,这样的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
一个纯洁的女人
苔丝兼有忍让、虔诚、纯洁、宽容、奉献、坚强等诸多 品性,仿佛“她就是那耶稣的门徒所教的那种爱的化身,又 回到这种自私自利的现代世界里来了”。
一个纯洁的女人
实际上,苔丝的悲剧历程真正代表了破产后的整个威塞 克斯农民阶层的悲惨命运,“她的悲剧性历史反映出威塞克斯 农民阶级在寻求出路的过程中所遭受的各种各样的灾 难,……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象征性”。
同时,又由于哈代的创作时代正处在“世纪末”,加之受 到了当时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使他认为人的自然本能与自然 感情之所以不能充分实现,人世之所以充满了忧患和痛苦,是 因为宇宙本身是有缺陷的,并没有一个全知全能的神公正地安 排人间祸福,冥冥之中总有一只无形之手在拨弄人。因而,他 的人道主义思想中又有着浓厚的宿命论色彩和浓郁的悲观主义 气氛。这种特点,既是哈代本人复杂思想的反映,同时也是他 的“威塞克斯小说”的精神特点和情感色彩的集中体现。
托马斯哈代及其作品德伯家苔丝多 媒体教案
哈代的生平
托马斯·哈代(18401928),19世纪后期英 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属于不列颠文学史上最伟 大的小说家之列。
哈代出生在英国西南 部多塞特郡的一个石匠家 庭,父亲懂得建筑并从事 建筑业。1856年离开学校 后便跟一名建筑师当学徒。
哈代的生平
哈代在故乡接受初等 教育,学习包括拉丁语言 和文学在内的基础知识。 在当建筑师学徒期间,他 还自学文学、哲学和希腊 语。
哈代独特的世界观
作为一个人道主义作家,他同情人民的 苦难。特别是在描写农村生活受到资本主义 发展破坏时,他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 的虚伪以及资产阶级法律、教育与劳动人民 为敌的本质。
但他的人道主义,又是以极其重视人的 自然本能与自然感情为核心的,是通过描写 人的自然感情与社会政治、法律、宗教、道 德的冲突,来批判社会制度的不合理的。因 此,他在作品中描写人与环境对立的同时, 也表现出了对威塞克斯与爱敦荒原这块土地 既留恋、又排斥,既爱又恨的矛盾感情。
道德偏见
克莱的自由思想和叛逆行为十分 有限,其灵魂深处沉积的陈腐的“妇 道”礼法观念给予苔丝精神上的毁灭 性一击。
爱的亚雷的纠缠极其憎恶, 虽然亚雷这个恶少施暴苔丝除了满足 性欲之外并不无真爱成分。
对爱人谦卑忠贞到极致
苔丝关于失身之事做不到对克莱 进行完全隐瞒,难以摆脱传统道德观 的强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