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法操作原则

合集下载

山东英语776原则

山东英语776原则

山东英语776原则山东英语776原则也称山东776英语教学法,它是山东省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项目,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具体来说,山东英语776原则是指“语法基本功+口语表达+阅读能力”的教学原则,其中,“语法基本功”是针对语言系统的掌握与运用,包括词汇、语法和语音三个方面;“口语表达”是指发展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技能,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则是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阅读应用能力。

首先,山东英语776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法基本功。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需要熟练掌握词汇量和语法知识。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的语言要素,学生才能更好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因此,山东英语教学强调通过系统的词汇和语法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结构,并能够在实际交流中灵活运用。

其次,山东英语776原则强调口语表达的培养。

在现实生活中,语言主要是用来交流的工具。

因此,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听力和口语技能。

山东英语教学法鼓励学生通过大量的听说练习,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模仿和真实情境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语音、语调和语速等要素,从而提高交际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最后,山东英语776原则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

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阅读应用能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提取关键信息,并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学内容会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和设计,同时通过一系列练习和活动来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发展。

总体而言,山东英语776原则通过强调语法基本功、口语表达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英语的基本要素,还能够通过实际练习和应用来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这种教学原则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英语教学,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位一体 教学法

四位一体 教学法

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综述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The English “Four-in-One”Teaching Approach)是包天仁教授经过20多年潜心学习、研究、实践、总结而创立的英语外语教学法。

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是一个大的教学路子(approach)。

她不是一个直接从国外、古代或现代的教学理论、教学法中克隆过来的教学法,也不是完全土生土长的中国式的教学法,她是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同时又吸收、继承了我国很多教学思想和教学流派的精华,经过几十年的沉淀、实验,总结、创新,形成的一个大的外语教学法,标志着中国英语外语教学(TEFL)法体系的创立与发展。

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有坚实的理论体系,又有全面、系统,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其显著特点是:knowledge-based, learning-centred, quality-oriented,faculty-aimed。

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以“循序渐进、阶段侧重、精讲精练、五技并举”为教学原则。

这一教学原则不但是对我国教学思想和方法的优良传统的科学总结,而且赋予了新的内容,尤其是“精讲精练”、“五技并举”以及“抓中间,促两头”等教学理念更体现了创新精神。

该教学法自1997年开始在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实验、再实验和扩大实验共九轮实验研究工作,实验学校英语教学成绩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九轮实验成果均通过国内著名外语教育专家的鉴定,得到他们的高度评价,并受到全国师生的热烈欢迎,被广泛认为是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高效的优秀英语教学法。

目前我国基础外语教育、教学已进入一个关键时刻。

新的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验,以及教材多元化的新形势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广大教学科研人员和一线教师都面临许多困惑。

解决我国基础外语教学的方向、道路问题,走出教学理念中的诸多误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高效的英语外语教学路子和方法,已经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英语教学法教程》教案

《英语教学法教程》教案

语言技能目标:一.语言技能的界定(什么是语言技能)二.听说读写的关系听说关系,读写关系,听读关系,说写关系输入—输出口头—笔头三.技能训练的套路、方法、步骤四.技能目标的设计与描述1.动词+宾语2.设计、描述目标的步骤(1)用正确的句式学生+能在…下/根据…+动词+宾语上层行为动词:听懂、理解、了解、体会…下层行为动词:连线、填表、画图宾语:知识层面—词生活层面—交流(2)确定级别(学生水平,教材内容)(3)听、说、读、写不缺项(根据课型不同,有所侧重)(4)动词分层、内容具体语言知识目标:一.语言知识的界定二.语言知识内容及关系三.处理内容、关系的原则与方法四.语言知识目标设计与描述1.动词+宾语(动词分层,内容具体)2.设计与描述的步骤(1)用正确的句式学生+能在…下/根据…+动词+宾语上层:了解、理解下层:语音、词汇带入功能话题宾语:语音、词汇功能、话题(2)对应级别(3)不缺项(语音、词汇、语法、句型带入功能句型)※坚决反对:要求/使学生…训练、提高等动宾结构学生是主体:在…帮助/引导下,学生能…情感态度目标:一.目标的内容组成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合作→英语学习过程与效果→祖国意识、国际视野二.目标的设计与描述1.动宾:兴趣:体会兴趣,乐于尝试,乐于参与动机:明确目的自信:敢于表达,积极参与活动意志:勇于克服祖国意识、国际视野:愿意接触,初步/深刻了解,增强意识2.句式侧重点:小学:兴趣,在快乐中体验初中:动机、自信、合作、祖国意识、国际视野高中:意志力、祖国意识、国际视野应做到:找准教学对象对应的级别不缺项,把握不同级别的侧重点(激励积极,克服消极)使用目标描述基本句式情感态度目标在做事情、参与活动中实现学习策略目标:学习方法:构词法记忆、联想记忆、语音记忆、语境记忆学习策略:1.积累方法2.分析判断(自身学习策略、任务特征与要求、方法特征)3.做选择,做决定,做调整结论:方法是策略的基础,方法没有优劣,但选择有正误一. 策略的定义二. 策略目标的内容三. 策略目标的设计与描述动宾:认知:预习,复习,归纳,整理所学内容,记要点,使用图表等非语言信息,联想,集中注意力,自我纠错,阅读课外读物,借助母语正迁移调控:明确需要,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反思不足,探索方法,交流体会资源:观察生活中使用的英语,借助工具书,利用网络、图书馆、音像资料交际:合作,请教,请求,倾听,交流,注意习俗差异应做到:1.找准教学对象对应的级别2.不缺项,把握不同级别/不同策略的侧重点3.使用目标描述的基本句式4.在具体学习行为中实现策略目标5.策略目标是具体化的学习行为方式文化意识目标:一. 内容:一级:文化知识: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二级:文化理解、意识和态度: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对异域文化的包容三级:跨文化交际能力: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现实性何时何地用何种方式对何人讲何话二. 设计与描述1.动宾:(1)知道/使用称谓语、问候语、告别语,了解体态、手势、表情(2)对赞扬,请求,道歉做出反应,正确表达赞扬,请求,道歉(3)区分西方人的男女姓名、昵称(4)了解人际交往习俗、饮食习俗(5)了解/介绍世界上主要的节假日及庆祝方式及文化习俗(6)知道世界文体活动(7)关注文化差异,加深理解(8)了解各国的首都、国旗、标志物、地理、气候、历史2.应做到:(1)定位找准级别(2)不缺项,把握侧重点(3)基本句式(4)文化意识在具体的功能话题提供的语境情境中实现任务设计方法确定任务目标:课程标准学生需求五个维度分解到活动步骤教材内容(单元内容、课时内容)确定任务活动类型:初级、单一、简单、学习性、练习性、输入性(机械操练、意义操练环节)高级、综合、复杂、交际性、任务性、输出性(交际性语言实践环节)编定任务名称:生活情景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任务下串联教材中的各项活动活动设计:How long will it take?Will the students use the new language item?Will the students be interested in it?Will it be difficult for the students to carry it out?Is it best for pair work or group work? Listening or sorting?What skill is practiced?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is activity?规划任务活动:练习性活动→语言知识与技能准备(填表、拼图、分类、画图、写报告、排序)任务性活动→综合运用※输入与输出循环确定操作程序:活动的顺序:surprise 惊奇活动间的衔接:suspension 悬念S”心理角色分工等细节:satisfaction 满足调整任务难度:难度恰当,量度适宜,坡度适中,梯度刚好Code complexity 语码复杂性(完成任务所需词汇、句型的难度)Cognitive complexity 认识复杂性(认知能力的广度和深度)Communicative stress 交际压力(完成任务限定的时间、形式等对学生造成的压力)小结:1.任务就是活动,任务下的活动分为练习性与任务性2.由学生参与活动完成任务,而不是教师,教师的任务是设置情景,编定任务,规划活动3.在做任务的过程中,必须使用英语4.在做任务的过程中,交流双方必须有新信息的传递5.任务结束有成果6.学生通过做任务,由学语言知识、练语言技能到使用语言、发展思维能力,再到自我完善、自我教育英语课堂教学结构从课堂教学环节角度:导入呈现机械操练意义操练任务与活动交际产出巩固从语言知识角度:语言教学导入词汇教学↓句型教学呈现语法教学↓从语言技能角度:机械操练听的训练↓说的训练意义操练任务与活动读的训练↓写的训练交际产出从语言功能角度:↓功能话题教学巩固语篇阅读教学综合运用训练文化意识→上层(自上而下统领)功能话题应用→中层态度与策略影响效果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下层结论:从功能话题出发,把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放到渗透着人文思想的语境情景中,设计与描述目标,借助方法策略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通过做任务与活动,按六个环节进行课堂高效学习与训练。

_271_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方法与实施原则初探

_271_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方法与实施原则初探

学术研究2013年第3期“271”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方法与实施原则初探韦丽卯(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水源中学547102)摘要: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决定了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结构,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型教学模式,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习过程成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合作精神的过程。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操作方法实施原则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位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严峻课题。

从目前新课程的实施情况来看,由于深受传统教育影响,还有部分教师仍然没有走出传统教学,也没有构建起适合师生的教学理念。

为此,本文拟对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271”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操作方法和实施原则作初步探讨,以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一、“271”课堂教学模式释义我们借鉴山东杜朗口中学和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成功教学经验,同时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提出“271”课堂教学模式。

什么是“271”课堂教学模式呢?“271”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在每节课的时间安排上:20%的时间由学生自学;70%的时间由学生讨论,合作完成规定的任务;10%的时间由教师点拨总结。

教学内容也为“271”比例,即新课中20%的内容学生可以自学;70%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完成;10%的内容必须由教师讲解才能理解。

“271”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让教师、课堂、学生有机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倡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和研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271”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方法1.对话课教学(1)课堂前几分钟让学生自主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Free talk,内容可以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或是小组排练的节目,对话形式结果代表小组意见和水平。

(2)引入课文对话。

小组内进行模仿性操练和表演课文中的对话,在操练过程中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参与,进行合作训练。

浅析任务型英语教学法中任务设计的原则

浅析任务型英语教学法中任务设计的原则

- 32-校园英语 / 高等教育研究浅析任务型英语教学法中任务设计的原则上海电机学院/沈志【摘要】本文探讨了任务型英语教学法中对任务的界定,任务设计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些原则。

从而为提升英语教学的效果建言献策。

【关键词】英语教学 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 设计原则一、引言任务型英语教学法是围绕完成“任务”而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英语教学方法。

该教学方法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一直风靡外语教学界,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教学实践是普拉布(Prabhu)教授在印度的班加罗尔开始的。

此后,很多的研究者开始探讨任务型英语教学,并发表了大量的有关论文及著作,这为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及研究者们提供充足的参考材料。

二、语言任务的界定关于语言任务的界定,不同的学者专家有着不太一致的定义,比如:任务是指学习者使用目的语达到交际目标的活动;任务是要求学习者实用性的使用语言以获得结果的工作计划,该结果能通过是否合适或者正确传达了内容来评价;任务是让学习者用目的语进行理解,操作,产出和互动的教室活动,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于动用他们的语法知识来表达意义,在这一过程中,目的是为了表达意义,而不是语言形式。

虽然每一个学者专家对语言任务的理解稍有差异,但是关注的重点是一致的,即意义,而非语言形式。

也就是说,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一系列为了实现目的而开展有实际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无意中得到语言技能的提高,而非传统意义上通过教授语法和词汇以及句型,然后通过大量关于语言形式的练习来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

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中国的课堂教学中,关注语言的形式是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似乎要绕开这一点很难。

三、任务设计的基本原则因为任务是任务型英语教学法的核心,所以如何设计任务是英语教师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结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和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我们在设计任务时,通常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条原则为“以意义表达为核心”。

英语中的TPR教学法

英语中的TPR教学法
象、直观思维能力强,并有很强的好奇心。根据这 一特点,在教学中应重视运用实物、图画、投影等 直观教具,在教学操作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角色的 扮演和表演来学习歌曲童谣。
TIPS
● Simple short ● encourage ● management ● rhymes
It’s your turn A
TPR教学要求: 视频赏析,关注TPR部分...
词汇
故事
实际教 学应用
句子
童谣
实际教学应用
1.词汇教学。 把一个个动物、植物的名称,通过让学生模仿
其动作“动起来”。
TPR教学法-词汇教学 TPR教学内容应用:
常用语
长相特征
介词
字母教学
动词 名词
身体部位
attention
ready up
on
气功操
Next
to
beside
between under
in
behind
above
In
front
of
stop
down around
二、句子教学。
教学句子,尤其是教学祈使句,教师 可发命令,让学生按命令“行动”,然后学生 彼此按老师的指令互相发布命令。
教学内容
活动用语 Stand up , sit down Come here , go back Go to the window Stand in a line
TPR是一种把言语与行为联系 在一起的,通过身体动作教授 外语的教学方法,也叫领悟 法(Comprehension Approach)
母语习得 规律
儿童生理 心理特点
记忆形成 规律
TPR理 论基础
母语习得规律 幼儿学习母语,一开始以听懂命令句 居多。

中学英语教学规范细则范本

中学英语教学规范细则范本

中学英语教学规范细则范本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使其能够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2. 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及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 通过英语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水平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并灵活调整教学进度。

2. 教材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3. 教学内容要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1. 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2.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思维能力。

3.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媒体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4.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四、评价方式1.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口语表达、书面表达、听力理解、阅读理解等多个方面的考核。

2.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鼓励他们进行互评和自评,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 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注重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

五、教学环境与资源1. 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

2. 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3. 配备合适的教材和教具,提供充分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工具,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六、师生关系与学生情感培养1.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2. 关心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绪管理,倾听学生的心声,鼓励学生分享和交流。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七、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合作1. 学校和家庭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03 中小学英语教学原则

03 中小学英语教学原则




在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制定教学目 标呢? 1. 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目标的制定 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年龄、个性、真实的兴趣、认知 的规律,以及目前学生所具备的经验,获得的知识 的多少和学习能力的水平与今后发展的方向,还要 考虑教学的环境和条件等因素。 2. 符合教学规律。课堂教学目标要符合学习的基本 原理与教学的基本规律。比如教学中要遵循先有语 言的输入,后有语言输出的学习原理;另外语言的 教学本质上是语言的实践活动,语言知识的教学应 该服从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规律。



也就是说,英语教育的真实原则要求英语教育 活动必须遵循以下要求: 1、为了提高英语教育的教育质量、教学效率和 教学成绩,英语教师应该把握教育因素的真实的内 涵,特别是英语教育的真实目的、学习者的真实学 习目的和动力、真实学习机制、真实学习兴趣和真 实学习困难等。 2、为了提高英语教育的教育质量、教学效率和 教学成绩,英语教师应该依据对教育因素的真实内 涵的把握,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语义真实、语境真实、 语用真实的教学材料、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学 方法和技巧、教育技术。


由此可知,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原则即指:中小 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应该有助于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 间内达到或超过规定的学习目标。 有效原则要求课堂教学直接针对教学目标,同时要 充分发挥有限的教学时间的效益,这对广大只有两 课时的中学英语课程的学校尤其显得重要。很多中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可能非常有趣,学生非常乐 于参与,但可能不是直接指向教学目标,或者时间 安排上不合理,大量时间被用来做非英语的活动。 有效教学要求教学目标设计恰当,而教学目标设计 又要求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还要求合理安排教学时 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教学法操作原则湖北应城二中----詹丽提要:在我国,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是学校课程的一部分,是升入高一年级学校入学考试中的一个科目。

围绕英语教学的问题,本篇论文就英语教学中的四条教学原则(语言输入原则、使用母语原则、实践性原则、处理几种关系的原则)进行了理论阐述,并在理论阐述基础上,列举了一些例子来阐明在英语教学中应当如何遵循这些原则以及如何运用英语教学中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从中我们更好更快地学习和教授英语。

关键词:英语教学原则我国英语教学从1862年起,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按照传统观点,英语教学法是对英语教授方法的研究。

因此,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求能适用于一切环境,奏效于各种不同类型学生的理想和编写出达到这个目的的理想教材,与此同时,也创立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譬如语法翻译法、听说法、情景法、视听法等等,但其教学效果却未能达到人们所期待的要求。

由此人们逐渐意识到,他们忽视了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英语教学法的研究对象不应单是教的方法,有关教的探讨应以对学习的研究为基础,对这两方面的共同研究构成了英语教学法。

英语教学法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既研究教也研究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如何根据语言理论,结合实际,设计并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方法,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语言输入的原则:(1)语言输入对语言习得或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埃利斯在他的著作《理解第二语言习得》一书中,总结了第二语言习得中对待语言输入的三种观点——行为主义的观点、先天论的观点和相互作用的观点。

行为主义的理论视语言为一种人类行为,强调外语环境对语言学习的作用。

这种学习模式总结为:刺激——反应——强化。

因此,语言输入是行为主义学习模式中不可缺少的,没有语言输入对学习者的刺激,便不可能有反应,语言学习就变成了无木之本。

与行为主义相对立的,先天论者强调人们天生固有的学习语言的能力,认为语言输入仅仅是激活内在语言习得机制的触发器。

没有语言输入,语言习得机制不能激活,语言习得自然也不会发生。

因此,从先天论者的观点来看,语言输入在语言学习中是不可缺少的。

从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看,语言习得是学习者心里能力与语言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语言需诶下者的语言处理加工机制决定和受制约于语言输入。

如果无语言环境,无人的心里能力与语言环境的相互作用,就不可能有语言习得。

综上所述,在第二语言习得或外语学习的过程中,语言输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在课堂上尽量多讲英语,让学生获取尽可能多的语言输入量。

此外,在注意量的同时,质的方面也要注意。

语言输入应为学习者所理解,或适合学习者水平,适合学习者水平的语言输入,应是比学习者语言水平稍高一点的语言材料,这不仅可以激发学习者去思考,也能使学习者学会新语言。

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适合于他们水平的语言输入。

(2)获取语言输入的途径从环境来分,可分为课内语言输入和课外语言输入;从形式来分,有声音和文字两种形式。

在我国,在课堂里获取语言输入是学习外语获取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声音和文字等形式的语言输入,二主要又是声音形式的语言输入。

例如,开始上课时,教师可以用英语说:Good morning,every one.教师要求学生打开课本到某一页时,可以说:Open your books at page. 组织听录音时可以说:Let’s listen to the tape.上课结束,教师可以说:Classis over, thank you.语言输入还可以通过讲授课文、解释词汇和进行语言结构操练时提供。

这些都属于课内语言输入,在教学中进行。

课外的语言输入则可以由教师指定,教师可以安排、布置学生听合适的录音、看合适的录像或阅读英语小故事、英语作品简写等等。

总之,提供和获取尽可能多的适合于学习者水平的语言输入有利于英语的学习和教授,但这并不意味着英语教学应该全部用英语进行,在一定阶段、一定场合使用母语能够更快、更好、更有效地学习和掌握外语。

二、适当使用母语的原则(1)利用母语优势英语学习是在母语习得后进行的学习活动。

在英语学习之前,学生已能用母语进行交际,他们的时间、地点以及空间概念已经形成,学习者已学会了表达这些概念的语言手段。

因此,母语的解释在一定时候能起到清楚、明了和加深印象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生词science时,教师如果用英语就很难把它解释清楚,但如果解释为“科学”,学生很快就能明白,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汉语“科学”这一概念。

除此之外,母语在一定阶段的使用,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英语某些结构和规则的特点并对教师安排、布置的课堂活动的具体做法理解得更好,同时也能使学生充分利用上课时间进行英语实践,节约了时间和精力。

例如:在教授现在完成时的时候,教师可使用汉语讲述现在完成时和过去时的用法,学生听了之后,就会明白这两者是有联系的,但现在完成时侧重于过去的动作对现在的影响。

然后教师举例说明并要求学生进行操练,学生按要求做一些联系,如I have lost my pen.=I lost my pen and I have no pen now.I have been to Beijing =I went to Beijing and I’m here now.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这一时态的特点,也进行了操练,然而,这一过程如果完全用英语进行,学生们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理解,而且效果不明显。

(2)排除母语干扰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和使用方面有其共同之处,但也有不少差异。

这些差异往往会造成学习英语的障碍,成为学习英语的难点。

因此,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排除母语干扰是必要的。

而母语的适当使用就能帮助学习者理解母语和外语的各自特点,从而排除母语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干扰,在适当的场合,结合英语学习的内容,用母语简单讲授英、汉两种语言在某一结构、某一用法上的差异和特点,学习者将会了解并明确英、汉两种语言在使用上要注意的问题,使他们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可以避免受母语的影响,少犯一些错误。

但是语法知识的讲授不能代替语言的实践,语言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到,在运用中才能掌握。

三、实践性原则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能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人们在语言的实践中能学会使用语言。

因此,学习英语要坚持实践性原则。

坚持实践性原则,就是要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的练习活动。

听、读是接收语言输入的活动形式,说、写及适量翻译是产生语言输出的活动。

语言输入在语言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但如果只有提供语言输入的活动,学习者很可能把很多的语言项目储存在大脑中,在需要时不能将他们拿出来使用。

这就产生了很多学习者虽然已掌握了很高的英语水平却很难开口的现象。

只有在要使用语言的时候,学习者才会被迫对自己储存在大脑中的语言项目进行评估。

因此,把储存在大脑中的语言材料拿出来使用对学习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语言输出活动。

进行语言输出活动的实践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和内容。

这些实践活动在某一阶段可为“涉及到某种形式的操练或是强化的训练”,而在另一阶段应是“用于交际的”。

语言输出活动可以分为三类:非交际性的语言活动、准交际性的语言活动和交际性的语言活动。

(一)非交际的语言活动非交际性的语言活动即控制性的语言活动。

它的特点是没有交际愿望和目的,强调语言形式的掌握和逐个语言项目的训练。

非交际性的语言活动一般有齐声复述、个人复述和线索反应操练三种形式。

齐声复述和个人复述是学生按照教师提供语言模式进行复述。

齐声复述可以使全体学生有实践机会,不会造成学生怯场,可以增强学生实践语言的信心,同时教师也能从学生复述的情况,大体了解到学生对某一实践项目掌握的程度。

但是,要了解某一学生的掌握情况,就要使用个人复述。

齐声复述和个人复述是较简单的操练形式,在课堂上可以随时进行,便于控制,但较多的非交际性活动采取的是线索反应的操练形式。

线索反应的操练进行时教授的内容向学生说明练习的方法并提供做练习的线索,要求学生按要求做出正确的反应。

常用形式有句型转换、合并句子、词汇套用、情景诱发和汉英对译练习。

句型转换是教师提供线索,要求学生用另一种结构的句子来表达某一句子的意思。

例如:教师可以说明“It seems that he is ill.”可以用“He seems to be ill.”来表示,然后要求学生用“He seems ……”的句型来造句,表达It seems that he ……的意思。

合并句子就是把两个句子的意思合并,以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

例如,教师可以说:I know the man. He is looking for you. 要求学生说:I know the man who is looking for you.词汇套用则适用于某些词汇的教学。

教师用学生自己已熟悉的词汇说出或写出一个句子,要求学生以口头或笔头形式用新学到的词汇表达原句的意思。

例如,教师可以说I have written down you said.并要求学生用put down 来表达他的意思,即说出I have put down what you said.情景诱发练习指的是教师口头或书面提供一些情景,要求学生按规定练习某一语言项目。

汉英对译则是一种翻译练习,由教师提供汉语让学生把汉语译成英语。

以上操练方法都属于非交际性的语言活动,比较机械,没有语言交际的味道。

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可采用准交际性的与语言活动。

(二)准交际性的语言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