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艺术资料
古埃及艺术特色

古埃及艺术特色古埃及艺术是世界艺术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深受人们喜爱和推崇。
古埃及艺术在表现形式、主题内容和艺术风格上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反映了古埃及人民的宗教信仰、社会生活和审美情趣。
本文将从古埃及艺术的雕塑、壁画和建筑三个方面探讨其特色。
一、雕塑古埃及雕塑是古代艺术的杰作之一,其最大特点是形象逼真、线条简洁、富有装饰性。
古埃及人民善于表现人物的神态和动作,雕塑作品常常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古埃及雕塑主要表现在神像、法老雕像和墓室壁画中。
1. 神像:古埃及人崇拜众多神祇,因此神像在古埃及雕塑中占据重要地位。
神像通常具有人身动物头的形象,如鹰头神荷鲁斯、豹头女神巴斯特等,这些神像形象生动,神秘而神圣。
2. 法老雕像:古埃及法老被视为神的化身,因此法老雕像也是古埃及雕塑的重要内容。
法老雕像通常身披长袍,头戴法老冠,面部表情庄重肃穆,展现了古埃及人对法老的崇敬和尊重。
3. 墓室壁画:古埃及墓室壁画是古埃及艺术的又一杰作,其内容丰富多彩,描绘了古埃及人的生活、宗教信仰和死后世界的想象。
墓室壁画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和表现力。
二、壁画古埃及壁画是古埃及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特点是内容丰富、色彩鲜艳、构图独特。
古埃及壁画主要表现在神庙、王宫和贵族墓室中,反映了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社会生活和审美情趣。
1. 神庙壁画:古埃及神庙是古埃及人崇拜神祇的场所,神庙壁画通常描绘了神话传说、祭祀仪式和神祇形象。
神庙壁画色彩艳丽,线条流畅,具有强烈的宗教氛围和神秘感。
2. 王宫壁画:古埃及王宫是古埃及法老和贵族的居所,王宫壁画常常描绘了法老的生活、战争场面和宫廷乐趣。
王宫壁画内容丰富多样,色彩明快,展现了古埃及人的豪华生活和审美追求。
3. 贵族墓室壁画:古埃及贵族墓室是古埃及人安葬贵族的地方,墓室壁画常常描绘了死者的生平事迹、家庭生活和来世幻想。
贵族墓室壁画内容细腻真实,色彩深沉,具有强烈的个性化和纪念意义。
古埃及雕塑的艺术特点资料

埃及金字塔 是古埃及法
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 墓。
埃及金字塔始建于公元前 2600年以前,目前有96 座金字塔。大部分位于开 罗西南部的吉萨高原的沙 漠中,是世界公认的“古 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塔内有甬道、石阶、墓室 、木乃伊也就是法老的尸 体等。附属物
古埃及石窟墓
埃及中王国时期法老的墓葬 形式,又称岩墓。他是由悬 崖中腹、下部或谷的底部凿 入而成的洞穴墓,陵墓内部 的主体一般是由阶梯和斜坡 组成的墓道构成,它连接着 若干个副室、前室及安置国 王棺木的墓室。主要分布在 底比斯两岸的山谷地带,人 们把这一地区称为“王陵 谷”。该墓葬形式主要是为 了保护国王木乃伊及随葬品 不易被掘墓者盗取,而且陵 墓上方的石山成为法老威严 的象征。
雕塑
雕塑 浮雕
•《埃及浮雕艺术》是关 于埃及浮雕的介绍。尼 罗河哺育了埃及人民, 也为古埃及的文明提供 了不尽的艺术源泉,公 元前三千年,上下埃及 统一,权力与财富集中 ,国王大兴土木,制作 了大量的雕塑作品,并 利用浅浮雕来装饰他们 的陵墓、石碑和庙宇的 墙壁,为世界艺术宝库
古埃及雕像从技术而言是写实主义雕塑艺术,古埃及艺术家按写实主义的原则真实而朴素地 塑造人 体,即使是法老的雕像也不例外。古埃及雕像在法老的强权统治下,呈现程式化雕塑 和绘画的鲜明特点。在古埃及雕像中,大多数全身人像都是裸体的。从普遍夸张 的人体雕塑
著名的作品有: 《狮身人面像》,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刻巨像之一,身长约57米,面部长达5米,为法老的面像。
《拉霍特普王子与其妻》(坐像),线条柔和舒展,表现了王子的性格特征以及王子妃的端庄美丽。 雕像保持了原来的着色,人物眼珠由黑檀木做成。其他著名的作品还有《门考拉及其妻》、《书吏凯 伊》、《村长像》(实际上是王子卡帕尔雕像)等等。
古埃及文明的艺术形式与特点

古埃及文明的艺术形式与特点古埃及文明是古代世界的杰出代表之一,其艺术形式和特点也是与众不同的。
在古埃及文明中,艺术形式包括建筑、雕刻、绘画等多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表现出其鲜明的特点。
建筑建筑是古埃及文明中最为显著的艺术形式之一,其建筑物不仅在当时被称为奇迹,即便在今天也仍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震撼。
古埃及的建筑以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为代表,而金字塔则是最为出名的一种。
金字塔是古埃及王墓的代表,通过四面光滑的石块构成,比较规整,器型优美。
建造金字塔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金字塔也被当作王者权力的象征。
在金字塔中,还能够看到各种花纹和雕刻,比如身着华贵的王子以及统治者手中拿着权杖的描绘,这些图案代表着古埃及的信仰,也传递了王者权力的象征。
狮身人面像的建筑也非常具有特色,即将狮身人面像作为柱子来构成的建筑物,在古埃及文明中也具有重要的代表作用。
这种构建方式表现出了古埃及文明人们对动物图案纹饰的钟爱,也体现了他们对于神圣信仰的燃烧热情。
雕刻与建筑不同的是,雕刻是古埃及文明中的一类立体艺术形式。
在古埃及文艺中,人们刻画出了各种巨型的石雕,而其中最为经典的当属“卢克索神庙”和“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在卢克索神庙中,有大量的巨型石雕,主要以各种动物图案和神圣人物为主,造型比较具有浩瀚的气势,其中最为经典的是以象和阿努比斯为代表的动物图案。
石雕中都呈现出的是一种浓郁而古老的气息,而古埃及文明人对于神圣物的崇拜之心也在其中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表现。
而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则是另一种典型的石雕,与卢克索神庙不同的是,拉美西斯二世雕像更注重构画与神圣之感的结合。
雕像造型颇为注重神圣性和威严性,同时对细节的塑造也越来越具有精细。
绘画绘画是古埃及文明中最为重视的美术形式之一,在古埃及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作为表现个体与集体意识的常用方法,绘画艺术对于古埃及神话、历史和文化传统的表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古埃及的绘画艺术中,人物的肖像是最为常见的主题。
古埃及的艺术和文学成就分析

古埃及的艺术和文学成就分析古埃及作为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文化中心之一,其艺术和文学成就对于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埃及艺术和文学方面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令人惊叹的成就和特点。
本文将就此展开分析。
一、艺术成就分析1. 建筑艺术古埃及人在建筑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埃及金字塔是建筑史上最宏大的成就之一,其崇高和神秘的外观至今仍然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在建筑结构方面,古埃及人采用了独特的技术和材料,如拱顶等,这种建筑结构方式在西方的建筑史上直到古希腊时期才开始使用。
除了金字塔之外,古埃及还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神庙和宫殿。
其中代表作之一就是卢克索神庙。
卢克索神庙的建造耗时近2300年,同时也是国家政治权力与宗教权力结合的典范。
2. 雕刻艺术古埃及的艺术刻画了丰富多彩的场景和人物。
在雕刻方面,古埃及人充分运用了雕塑、浮雕和壁画等艺术形式。
在古埃及雕刻中,女性和神庙文化是两个重要的主题。
古埃及女性的形象多以美丽、妖娆的形象出现,这与古埃及女性在祭司和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是有关的。
此外,古埃及的神庙文化也是其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神庙多用于宗教仪式和神秘仪式,展现出神祇和神话故事的场景和人物。
古埃及在神庙壁画的绘制方面也极富特色。
比如,神庙组织了中小学生参观讲解古埃及壁画,学生们被壁画所展示的丰富历史和人文背景所吸引。
二、文学成就分析1. 形式古埃及文学的形式多样,包括神话、祭祀文学、史诗、诗歌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死者之书》。
《死者之书》是古埃及文学中以阴间世界为主题的一部重要文献,其内容包括神话、祈祷、术语等。
它的主要作用是指导死者行为准则,帮助他们进入下一世界,以获得永恒的生命。
2. 内容古埃及文学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神话、历史、哲学、伦理道德等多种元素。
其中,神话是古埃及文学中最集中的部分,神话常以人形象的故事情节呈现,探讨天地万物的起源、命运、生死轮回等问题。
此外,古埃及的历史文学也十分丰富,如《水坝守护者》、《契普卡夫尼农的故事》等。
古埃及艺术特色

古埃及艺术特色古埃及艺术是埃及古文明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从壁画到雕塑,从建筑到珠宝,古埃及艺术展现了古埃及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本文将深入探讨古埃及艺术的特色与魅力。
1.神圣与永恒的主题古埃及艺术被主要用于表达宗教和神圣的主题。
古埃及人认为神是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的,因此他们用艺术来表达他们对神圣的敬仰和崇拜。
壁画和雕塑中经常描绘着众神和法老,传达出一种神圣与永恒的氛围。
2.夸张而象征性的形象古埃及艺术以夸张和象征性的表现形式著称。
人物和动物的形象常常被夸大,以突出其重要性和特点。
例如,法老的头像通常具有巨大的法老冠和凸出的眼睛,象征着他们的权力和神性。
另外,动物在古埃及艺术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象征角色,如狮子代表着勇气和力量,鸮鸟象征着智慧。
3.平面而纪实的视觉效果古埃及艺术以平面且纪实的视觉效果著称。
艺术家将人物和物体描绘得很平面,没有透视和三维感。
这种平面效果使得观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元素的细节,同时在装饰性方面给人一种对称和整齐的感觉。
壁画和雕塑常常描绘人物的正面和侧面,以展示他们的特征和形象。
4.多样的材料和技艺古埃及艺术使用了多种材料和技艺。
在建筑方面,他们使用了巨大的石块和砖块建造宏伟的金字塔和神庙。
而在雕塑和珠宝方面,他们使用了宝石、金属和陶瓷等材料,通过精湛的工艺创造出宝贵和精美的艺术品。
壁画则使用岩石颜料和墨水进行绘制,展示了古埃及艺术在绘画领域的独特技巧和创作风格。
5.长久持续的影响力古埃及艺术的影响力超越了古代时期。
在古埃及文明的衰落后,其艺术风格和技艺逐渐传播到其他文明中,如古希腊和古罗马。
古埃及艺术对后世的绘画、雕塑和建筑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来艺术发展的重要源头和参考。
古埃及艺术以神圣与永恒的主题、夸张而象征性的形象、平面而纪实的视觉效果、多样的材料和技艺,以及长久持续的影响力而闻名。
古埃及艺术是对古埃及文明的独特表达,也是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
古埃及艺术特色

古埃及艺术特色古埃及艺术是世界艺术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深受人们喜爱和推崇。
古埃及艺术在表现形式、主题内容和艺术风格上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反映了古埃及人民的宗教信仰、社会生活和审美情趣。
本文将从古埃及艺术的特色方面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了解古埃及文明的魅力所在。
一、雕塑艺术古埃及的雕塑艺术是古代世界雕塑艺术的瑰宝,其最大特点是注重表现对象的神圣性和永恒性。
古埃及雕塑作品多为神祗、法老和贵族的形象,这些作品通常具有庄严肃穆的气质,体现了古埃及人对神圣权威的崇敬和崇拜。
古埃及雕塑的人物形象通常呈现出正面、侧面结合的特点,头部呈现侧面,眼睛和肩部则呈现正面,这种表现方式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和立体。
古埃及雕塑还注重表现人物的神态和表情,通过细致入微的雕刻技法,使人物形象更加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审美享受。
二、壁画艺术古埃及的壁画艺术是古代壁画艺术的杰作,其最大特点是内容丰富、色彩鲜艳、构图繁复。
古埃及的壁画作品多描绘了宗教、神话、历史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反映了古埃及人民的信仰和生活方式。
古埃及的壁画色彩斑斓,运用了大量的红、黄、蓝等鲜艳的颜色,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富有动感。
古埃及的壁画构图繁复多变,常常将不同的场景和人物融合在一起,展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表现力。
古埃及的壁画还注重人物形象的比例和位置,通过精心设计的构图,使整个画面显得和谐统一,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审美愉悦。
三、建筑艺术古埃及的建筑艺术是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其最大特点是规模宏大、结构稳固、装饰华丽。
古埃及的建筑作品多为金字塔、神庙、陵墓等,这些建筑不仅在规模上令人惊叹,而且在结构上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展现了古埃及人民在建筑领域的卓越才能。
古埃及的建筑装饰十分华丽,常常运用金字塔形、莲花柱、浮雕等装饰元素,使建筑更加美观和富有艺术感染力。
古埃及的建筑还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通过精心设计的布局和装饰,使建筑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出古埃及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古埃及艺术的形式与象征意义的解读

古埃及艺术的形式与象征意义的解读古埃及艺术是世界上最为独特而壮观的艺术形式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造型、丰富的符号和象征意义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古埃及艺术的形式以及其中蕴含的象征意义进行解读。
一、雕塑艺术古埃及的雕塑艺术是其最为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古埃及的雕塑作品通常以人物形象为主,具有极高的写实性。
尤其是古埃及的法老雕像,他们被描绘成强壮而威严的形象,传达了法老统治者的权力和神性。
另外,古埃及雕塑的一大特点是人物的侧面装饰。
这种侧面装饰是艺术家特意突出的一种手法,代表了埃及人在雕塑中追求永恒的信念。
二、壁画艺术古埃及的壁画艺术亦是其独特之处。
古埃及人将墙壁作为他们表达艺术与宗教的媒介,通过绘画来讲述故事和纪录历史。
壁画中的图像通常是水平排列,具有明显的层次感。
古埃及的壁画不仅仅是装饰,更是一种宗教仪式和信仰的象征。
例如,墓穴中的壁画描绘了死者在冥界中的旅程,希望能够保证死者在来世中得到安宁和重生。
三、金字塔与母象船古埃及的金字塔与母象船被认为是古埃及文化最具象征性的代表。
金字塔是古埃及的法老陵墓,象征着他们在世间与来世中的权力和地位。
金字塔的形态经过了精心的设计与建造,具有强大的建筑力量和美学价值,展现了古埃及人对永恒的追求。
而母象船则被视为神圣的交通工具,用于运载法老的灵魂到达来世。
母象船的制作需要极高的技艺,是古埃及艺术至高无上的象征。
四、象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Hieroglyphics)被广泛应用于古埃及的艺术作品中,既是一种文字系统,也是一种艺术形式。
象形文字通过图形符号的组合来表达含义,每个符号代表特定的物体或概念。
这种文字系统不仅仅是一种表达工具,更是古埃及文化和宗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反映了他们丰富的神话故事、历史纪录以及社会规范等。
五、颜色与象征意义古埃及的艺术中色彩的运用具有明确的象征意义。
红色被视为生命与神圣之色,象征着太阳与统帅力量;黑色代表死亡与重生,象征着沉默、暗示与神秘;黄色代表永恒与不朽,象征着太阳的光辉;蓝色象征着河流与天空,寓意着生命的循环。
艺术史知识:古埃及艺术——神话与死亡的表现方式

艺术史知识:古埃及艺术——神话与死亡的表现方式古埃及艺术:神话与死亡的表现方式古埃及是一个文明璀璨的国家,其文化和艺术传统悠久,复杂而深远。
这个文明创造了许多独特的艺术形式,其中最能代表古埃及的艺术形式非神话和死亡题材莫属了。
这篇文章将深入探究古埃及艺术中表现神话和死亡的表现方式。
神话和艺术古埃及的神话传承了数千年,这也使得神话成为了古埃及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古埃及艺术中,神话元素出现在各种作品中,如绘画、雕塑、建筑、珠宝等。
神话故事讲述了古埃及人对自然、人类和神灵之间关系的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埃及人对死亡和来世的信仰。
这些神话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成为了文化遗产。
古埃及艺术中最常见的神话故事是创世神话,其中最著名的一件作品是阿蒙神的雕像。
这尊雕像长达十二米,膜拜着创世神阿蒙。
其它常见的神话故事包括,狮身人面像,这尊巨大的雕像现保存在开罗博物馆中,象征着狮子勇气和人类的智慧。
此外,在古埃及艺术中,“鸟头女神”是另外一个重要的神话形象,她是天空和生殖的女神。
这类雕塑和绘画的种类很多,有时是带翅膀的,有时是带鸟头的。
神的信仰和文化知识在古代的埃及文化中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相信神意味着相信他们的力量和国家的繁荣。
古埃及艺术的许多作品都是为庆祝神的光辉而创作的,以此表达对神的崇敬和尊重。
死亡和艺术除了神话元素,古埃及艺术中最重要的题材之一就是死亡。
在古埃及文化中,死亡被视为人类过渡到另一个生命阶段的开始。
因此,在古埃及艺术中,死亡不被恐惧和悲伤所主导,而是被看作生命循环的一部分,是对来世的期望和期待。
在古埃及艺术中,描绘死者的作品居多。
这些作品主要由墓室、棺材、绘画、雕塑和金属制品组成。
其中最重要的作品是法老王的金字塔,在金字塔中埋葬的法老王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死者,他被认为是神的代表。
另外,家庭的墓室也是古埃及艺术主要的形式。
这些墓室包括祈祷、神灵和面具作品,以及对象和墓室中的墓陵等等。
这些作品旨在用艺术的方式来纪念死者,并为其提供后世的便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埃及艺术象形文字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一种图形文字,称为象形文字。
这种字写起来既慢又很难看懂,国此大约在3400年前,埃及人又演化一种写得较快并且较易使用的字体。
随着时光的流逝,最终连埃及人自己也忘记了如何释讳早期的那种象形文字了。
若不是因为拿破仑大军入侵埃及时,随军的法国古文字学家们的那次发现,极有可能至今考古学家们仍无法辩认这种文字。
1799年,这些法国古文字学家们发掘出一块文字的黑石碑。
碑文用3种文字写成,分别是希腊文、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后期的埃及文字。
一位法国古代语学者吉恩·保罗·商博良研究了这些文字,并设法释读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美学观念特定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物产是古埃及装饰艺术产生的先决条件,后天形成的人文环境则决定了古埃及装饰艺术的审美趋向。
古埃及装饰几乎展现了“万物有灵观”支配下的系列表现:从无生命的太阳、月亮、光、尼罗河、矿物到多种植物、动物,再到人的生命,构成较典型的“生命一体化”的完整系列。
“正是这种‘万物有灵观’的思维模式,决定了埃及宗教意识和审美思维的链式结构。
”“在埃及文化中,自古以来光和美就被视为同一的。
神的美的本质往往归结为光辉。
”古埃及人崇拜太阳神,凡是与太阳和光相联系的东西都有一定的美感和美的价值。
像闪光发亮的星星、贵金属、宝石、明亮闪光的眼睛,都被看成美的对象。
埃及的服饰审美又受到阶级和等级地位的影响,服饰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正如在埃及绘画中表现的那样,在浓重的妆容、夸张的假发和头饰的映衬下,本来无差别的人体在外观上就能划分出等级,辨认出地位的高低、身份的贵贱。
贵妇人之美,除去自身人体美的因素外,还包含所装饰的贵金属或宝石的闪光。
古埃及装饰风格,“象征性”是埃及人审美思维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在埃及妇女装饰上得到充分体现。
古埃及妇女的装饰之所以多选用贵金属(金、银)、祖母绿、玛瑙、土耳其玉、紫水晶、青金石、绿宝石等闪光耀眼的材料制作,正是因为这些材料易于表达埃及人的美学思想与审美观念。
柱式古代埃及国王的宫殿都是些宏伟壮丽、巍峨辉煌的神庙,这些神庙都是用石头筑的,使用了方形的壁柱或突出的圆柱。
柱是架式建筑的重要部分,一般是十分巨大石块重叠而成的。
柱顶有柱头、柱身、柱础,其样式繁多,装饰精美。
常见的柱式有八种。
【先陶立克柱式】这种柱式出现于贝尼哈珊石窟神殿种,其形式与古希腊陶立克柱式极相似,因此被看作希腊陶立克柱式的先驱,先陶立克柱式是多角形的柱,有八面、十面、六面和十八面的,十八面柱的各面又有半圆形的凹槽,上端有方形的顶板覆盖着,用来支撑着石梁的重量。
【哈托尔柱式】这种柱式出现于埃及中王国时代丹德拉赫的哈托尔神庙中,因此得名,它分为普通式和混合式两种,它们的顶端都是方形柱冠,其下是哈托尔神的头像,但前者的柱身是圆形,满施雕凿,柱底有础。
后者的柱身是模仿一束花茎,茎端刻成杯形的大莲花。
【棕榈柱式】这种柱式见于埃德弗神殿,是一种模仿棕榈树的柱式。
柱顶部是扁方顶板,柱头用八片棕榈叶合成一个圆形,叶的下端环绕五道环带,柱身特别长,下部有柱础。
【莲花柱式】这种柱式见于古王国第五王朝到新王国之间,主要用于陵墓中,采用埃及所特有的睡莲为主题。
柱的上端用一束含苞未放的莲花(睡莲)作为装饰,柱身似用莲花四茎或六茎为一束,茎的上部用五条环节束缚着,在环带紧缚的茎与茎之间插细茎小花。
【纸莎草柱式】这种柱式创建于埃及古王国时代的第五王朝,盛行于新王国第十八王朝,直到古埃及后王朝,依然维持不衰。
在著名的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中的宏大建筑都用了纸莎草柱式(纸莎草是一种在埃及低洼的沼泽地带生长的植物)。
这种柱式用十六只纸莎草为一束,形式与莲花柱式较为相似。
不同点在于,莲花柱式的茎是圆形,纸莎草柱式的茎都为棱形,在五到道束带中插入的蕾、萼,扁而平。
(纸莎草是一种古老的水生植物,属多年生绿色长秆草本,丛生于池塘或沼泽地淤泥中,切茎繁殖。
根部有5片—9片鱼鳞状嫩叶,茎高3米—4米,呈三角形,无毛,无枝叶,直径4厘米—5厘米,越往上越细。
茎中心有髓,白色疏松,含淀粉。
茎端为细长的针叶,四散如蒲公英。
在早期的古埃及建筑中,人们将纸草茎一大把一大把捆起来,用作房柱,这可能是后来柱式建筑的雏型。
由于纸草在日常生活中有如此巨大的作用,所以古埃及人对它十分崇拜。
现在在壁画中,可看到一些国王手里拿的权力杖,是纸草茎的样子。
古建筑的石柱,多呈纸草茎状,柱顶雕刻的是纸草花的图案。
)【变式纸莎草柱式】这种柱式出现于新王国第十九王朝以后,是纸莎草柱式简化的变形,式样比例粗壮,给人以沉重感。
柱体全身完全模仿纸莎草柱式,只不过十六支一束改为一支一束,表面平滑,雕刻以浮雕和象形文字。
【开花纸莎草柱式】这种柱式是把含苞欲放的纸莎草柱式改为开花状,柱式上面像棕榈柱式一样,加上一块冠板,隐藏在柱头的上端,柱头的纸莎草状似振铎,又称为振铎式。
柱础上雕以三角形的装饰纹样。
这种柱式多用于大厅和走廊。
【混合柱式】 这种柱式创建于托勒密王朝,柱头用四各半瓣的纸莎草花配列在柱的四面,花朵分上下两层,也有多至五层的,好象是许多纸莎草花束在一起,非常华丽。
柱式是古埃及建筑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仅担负着重量的支撑,也是艺术的装饰中心,有的在柱壁上雕刻象形文字,各类符号、人物、动物、工具、战车等等。
埃及柱式是欧洲柱式文化的先驱。
埃及式建筑上反复使用的纸莎草柱式、莲花柱式和棕榈柱式,在后来的古代希腊建筑中的圆柱上都延续使用并将希腊土生植物莨菪叶的形状引用到柱头上。
著名建筑亚蒙神庙(Temple of Amon )亚蒙神庙的多柱式建筑 ----- 史前建筑中最大的一个由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 1225 年)设计建造,它是建于一千多年前的现存神庙的扩展,该神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经数次扩建。
这个由 134 根柱子构成的石头城堡以神庙大庭院的一边为界,经测量有 338 英尺宽、 170 英尺深。
立柱形成了一条 69 英尺高的宗教游行通道,而其他部分的通道高度为 42 英尺,高度形成的落差用石格栅或者天窗填补。
整个多柱式建筑最初用石板盖住顶部:立柱形成的效果变成了一片黑暗,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位置当代的建筑师不得不对这一伟大的建筑俯首同意。
卢克斯特神庙(Temple of Luxor)位于西比斯卢克斯特城的神庙建造在废弃的圣所上,是阿梅诺菲斯三世的重要作品。
像多数庙宇一样,后人进行了翻新和修复。
除了新建了一个大前院外,拉美西斯二世还增建了许多门塔。
图中所示为前院的废墟,具有莎草纸花蕾形的柱头和一个拉美西斯座立的石像。
由阿梅梅诺菲斯用两根的柱廊连接到远处一个较小的庭院。
这两根柱头呈铃形的柱廊是阿梅诺菲斯设计的雄伟多柱大厅仅留存的唯一部分,也就是他所处时代的最后一个君主-----霍瑞梅(Horemheb)时期。
阿梅诺菲斯三世在底比斯城的西岸也修建过墓穴神庙,但是除了其本人的两个座立石像外,世界上几乎没有任何存留下来。
自远古时代以来,其就作为门农石像而远近闻名何露斯神庙(Temple of Horus)何露斯神庙是一个精美的、保存良好的古埃及那个时期建筑的建筑样本。
工程分三个阶段完成,其间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间隔:第一阶段,托勒密三世完成神庙的主体;第二阶段,修建外部的多柱大厅(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124年);第三级段,完成周边的围墙和门塔。
很显然,何露斯神庙是一个进行宗教崇拜的庙宇。
圣殿的四周有一条通道,它既是进入13个小礼拜堂的通道,又是外围墙形成的一个完整圆周。
建筑物内的所有内部房间漆黑一片,没有一扇窗户。
金字塔(Pyramids)埃及金字塔是埃及古代奴隶社会的方锥形帝王陵墓。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数量众多,分布广泛。
开罗西南尼罗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带最为集中。
吉萨南郊8公里处利比亚沙漠中的3座尤为著名,称吉萨金字塔。
其中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陵墓最大,建于公元前二十七世纪,高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底边各长230米,由230万块重约2.5吨的大石块叠成。
塔内有走廊、阶梯、厅室及各种贵重装饰品。
全部工程历时30余年。
塔东南有巨大的狮身人面像。
埃及胡夫金字塔最有名,是法老(古埃及的国王)的陵墓。
在埃及雕像造型的特征中,程式化的标准是正面律法则。
这种法则源于强烈的宗教感情。
人死以后复生是基于灵魂与冥体的重新结合,这就必须为灵魂的复归找到门路。
为达到这个目的,塑像雕造便出现两种表现方法:一种是造型取正面律。
凡法老王及王族成员,都取正面律,躯体以对准鼻尖与肚脐连成的正中线而作左右对称,这种对称,正是各种姿式(立、坐、蹲等)中最稳定的样子,这种样子才能使灵魂在复活时轻易地找到复归的门路;另一种是注重结构,形式化。
尽管埃及雕像按照“正面律”塑造,然而人物的容貌却十分写实,这种在同一作品中复合两种不同的表现方法的做法,正是埃及美术的重要特征。
这种写实造型当然也源于埃及人的一种信仰,容貌具有某个人物生前的肖像特征,也是便于灵魂找到可栖的所在。
不过这种肖像性又非流露情感的生动表情,而是这个人永不变化的稳定表情,因此形象给人以冷漠感。
影响古埃及金字塔的建筑形式,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
古代东北非库什王国的统治者们,在首都纳帕塔建造他们自己的陵墓时,在墓室上修建了埃及式的金字塔,其墓室和坚硬的花岗岩石棺的装璜全都是埃及式的。
公元前590年前后,库什王国将首都从纳帕塔迁往尼罗河第五、六瀑布之间的麦罗埃,从那以后库什王国便被称为麦罗埃王国。
20世纪初,英国考古学家对麦罗埃遗址进行了发掘,在王城遗址附近发掘出许多金字塔建筑。
其中,在麦罗埃国王纳塔克马尼金字塔前还发现了附属的庙堂及塔门建筑残迹。
由此可见,金字塔的建筑形式已传到埃及本土之外。
公元4世纪中期,罗马人也仿照埃及建造了两座金字塔。
20世纪80年代,法国在扩建其著名的艺术博物馆卢浮宫时也仿照埃及金字塔,修建了一座玻璃金字塔的入口,其设计者是著名美籍华人设计师贝聿铭。
他把卢浮宫的地下设施的入口设计成一座玻璃高塔。
玻璃金字塔入口设计精巧雅致,其西侧底部的大门成为卢浮宫的主要入口。
而东、西、北三面各立一座小金字塔,分别指示3条通往主要展馆的地下自动楼梯。
在大金字塔的周围还交叉设置3 个静水池和4个喷水池,与大小金字塔相映成趣。
玻璃金字塔入口建成后,与卢浮宫浑然一体,巧妙地体现出古代东方与现代西方建筑艺术风格的融合。
扩建后的卢浮宫总面积达15万多平方米,成为世界上名符其实的最大博物馆之一。
古埃及建筑中的一些其他特色也对后世西方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抬高神庙屋顶中央天花板由两侧透光的方式为罗马人所承袭。
如古代罗马建筑中最有名的万神殿,是一穹窿形筒状圆顶大厅;圆形墙壁分为上下两段,下段有列柱和壁龛,上段仅在圆顶中央开一大假窗取光,使大殿宽敞的内部空间通风明亮。
罗马建筑在屋顶部分开假窗从高处取光的方法又传给西欧,为中古时期各国教堂所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