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液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QSH 0038-2007 钻井液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盐技术要求

QSH 0038-2007 钻井液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盐技术要求
—— 使用环境条件; —— 涉及安全环保的有关注意事项、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办法等内容; —— 贮存条件,贮存、运输及使用中注意事项; —— 产品有效期。
5
5.4.5 高粘羧甲基纤维素钠盐(HV-CMC)饱和盐水测试程序按 GB/T 5005—2001 中 11.6 执行,样品
的加量为(2.33 g±0.01 g)/350 mL。
5.4.6 高粘羧甲基纤维素钠盐(HV-CMC)滤失量测试程序按 GB/T 5005—2001 中 11.7 执行。
5.4.7 以上过程加样品时,应在 4000 r/min 的转速下 1 min 内均匀加完所需样品,然后再高速搅拌(转
5.3.5.2 5.3.5.2 称取 80%乙醇洗后经 105℃±2℃烘干的试样 1 g(称准至 0.0001 g),置于 30 mL
瓷坩埚中,经灰化后放入马弗炉,逐渐升温至 750℃,保持 30 min 后关闭电源,待温度降至 300℃小心
取出坩埚,冷却后用少量水湿润残渣,全部移至 300 mL 烧杯中(定量不超过 150 mL),滴入 2 滴甲基

80.0
85.0
取代度

0.80
pH 值
7.0~9.0
6.5~8.0
粘度计 600 r/min 读值(3%样品悬浮液)

90

滤失量,mL

10.0
去离子水
粘度计 600 r/min 读值
≥ 盐水

30.0
饱和盐水
5 试验方法
1
Q/SH 0038—2007
5.1 仪器与设备(器皿) 仪器与设备(器皿)包括: a) 温度计:量程 0℃~105℃,精度为±0.5℃; b) 天平:精度为 0.01 g,0.0001 g; c) 高速搅拌器:负载转速 4000 r/min~12000 r/min,转轴应装有直径约 25 mm 的单正弦波形的 叶片,且凹面朝上; d) 搅拌杯:高 180 mm,上口内径 97 mm,下底内径 70 mm; e) 六速旋转粘度计:ZNN-D6 型或同类产品; f) 中压失水仪:SD 型或同类产品; g) 酸度计:分度值 0.1; h) 烘箱:量程为室温至 200℃,控温灵敏度为±2℃; i) 3 号砂芯过滤器:坩埚式,φ30 mm~φ40 mm; j) 磁力加热搅拌器; k) 抽滤瓶:1000 mL; l) 马弗炉或其它高温炉:1000℃,控温精度±10℃; m) 电动搅拌器:负载转速 800 r/min~1000 r/min。

天然气集团公司钻井液技术规范

天然气集团公司钻井液技术规范

天然气集团公司钻井液技术规范第九条油基钻井液性能参数设计应包含下表所列项目。

表2 油基钻井液设计性能参数项目表项目一开二开三开四开五开密度(g/cm3)√ √ √ √ √ 漏斗粘度(s)√ √ √ √ √ 塑性粘度(mPa、s)√ √ √ √ 静切力10s/10min (Pa)√ √ √ √ 石灰碱度(mL)√ √ √ √ √ 破乳电压(V)√ √ √ √ √ 水相盐浓度√ √ √ √ √ 固相含量(体积%)√ √ √ √ 注:“√”为必选内容,“—”为可选内容。

第四节水基钻井液主要性能参数设计第条密度1、钻井液密度设计应以裸眼井段地层最高孔隙压力为基准,再增加一个安全附加值。

油井附加值:0、05~0、1g/cm3或1、5~3、5MPa;气井附加值:0、07~0、15g/cm3或3、0~5、0MPa。

2、在保持井眼稳定、安全钻进的前提下,钻井液密度的安全附加值宜采用低限;对高压水层、盐膏层等特殊复杂地层及塑性地层,宜采用密度附加值高限。

3、在塑性地层钻进时,依据上覆岩层压力值,确定合理的钻井液密度。

第一条抑制性根据地层理化特性确定钻井液类型,以钻井液抑制性室内评价结果为依据,确定钻井液配方中钻井液抑制剂种类和加量。

水基钻井液抑制性评价推荐方法见附录1。

第二条流变性1、根据钻井液体系、环空返速、地层岩性以及钻速等因素,确定钻井液粘度和动切力。

2、在确保井眼清洁的前提下,宜选用较低的粘切值。

3、钻速快导致环空当量密度增加时,宜适当提高钻井液粘度和动切力。

4、在造斜段和水平段钻进时,宜保持钻井液较高的动切力和较高的低转速(3rpm 和6rpm)读值。

第三条滤失量1、从地层岩性、地层稳定性、钻井液抑制性以及是否为储层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控制钻井液的滤失量。

2、在高渗透性砂泥岩地层、易水化坍塌泥岩地层采用水基钻井液钻进时,钻井液 API 滤失量宜控制在5mL 以内。

3、在水化膨胀率小、渗透性低、井壁稳定性好的非油气储层段采用水基钻井液钻进时,可根据井下情况适当放宽 API 滤失量。

钻井安全作业规范

钻井安全作业规范

1. 钻井质量规范 2. 下钻作业 3. 钻进作业 4. 起钻作业 5. 井斜测量
6. 通井与划眼 7. 测井协作 8. 定向井作业 9. 钻井取心 10. 含硫化氢油气
井安全钻井
钻进作业
一.钻进作业
1. 采用不带稳定器的钻具组合钻水泥塞和套管 附件。
2. 接单根时,钻具静止时间不应超过3min,上提下 放距离不小于2m。
钻井井身质量规范
一. 直井井身质量项目 Q/SY 1052-2007(Q/CNPC 52-2001 ) 、SY/T5088-2002
1. 井底水平位移S,m 2. 井身规定点水平位移SZ,m 3. 最大全角变化率Gm ,º/30m 4. 最大井斜角αm,º 5. 平均井径扩大率Cp,% (推荐值) 6. 最大井径扩大率Cm,% (推荐值)
≤2000 ≤2500
≤50 ≤65
≤4000 ≤4500
≤120 ≤140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井,应在设计中注明,以设计要求为准。
钻井井身质量规范
二.直井井身质量要求(管理规定)
直井井底水平位移
井深(m)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5000
探井水平位移(m) ≤,停止钻进,坐挂 好钻柱,关好防喷器。
≥70
≥80
密闭率 保压率 定向成功率
(%)
(%)
(%)
≥80 ≥50
≥70 ≥40
≥80 ≥80
≥80
--
≥80
钻井作业规范
1. 钻井质量规范 2. 下钻作业 3. 钻进作业 4. 起钻作业 5. 井斜测量
6. 通井与划眼 7. 测井协作 8. 定向井作业 9. 钻井取心 10. 含硫化氢油气

油气田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油气田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陕西省地方标准《油气田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规范》编制说明一、工作概况1.1 任务来源本项地方标准是根据陕市监标[2019]6号文件《关于下达2019年第一批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

1.2 协作单位本标准由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西安石油大学和西安厚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协作完成。

1.3 任务背景油气田钻井工程中产生的废弃钻井液由于含有大量的石油类、重金属等污染物,不经处理直接外排对周边环境危害极大。

随着国家和地方环保法律日趋严格,多数地区对此类废弃物处理提出“不落地”的要求,生产企业必须遵循“谁污染,谁治理”原则。

目前,陕北地区各个采油厂对于废弃钻井液处理主要采用钻后治理模式,即修建泥浆池将废弃钻井液暂存,钻井工程结束后进行集中固化填埋处理。

采用钻后治理模式,不仅泥浆池基建费用高,不同废弃钻井液集中混存产生污染同化现象,致使复杂废弃物处理难度加大,而且这种处理模式存在渗漏的安全隐患。

随着国家、地方环保法律法规的日趋严格和人民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这种钻后治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宜。

榆林市环保局多次印发通知并召开座谈会申明,钻井现场未配备废弃钻井液收集设备设施的井场不得开钻,油井现场未配备废水收集罐的井场不得开展相关作业。

传统的钻后治理模式与榆林环保部门的要求相差较远,因此2017年榆林地区部分采油厂已经停钻一年之久。

延油字[2017]21号文件中,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在榆林地区实施勘探开发追加投资1.22亿元,以便达到要求。

因此,解决钻井工程生产现场泥浆问题迫在眉睫,而目前关于废弃钻井液井场处理技术相关的标准尚属空白,该标准可借鉴内容十分有限,这一环节的空缺严重制约钻完井工程污染防治和清洁生产水平,制约钻完井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技术的顺利实施,直接影响了陕西致密页岩油气藏大规模的顺利开发和快速发展。

因此,建立一套适合陕西油气田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规范标准迫在眉睫。

本标准项目符合国家十三五规划国能油气[2016]255号文件《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重点开展页岩气井钻井液及压裂返排液处理处置技术、开发生态及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与监控技术、安全环保标准体系等攻关研究”的要求,也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坚持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基本原则,满足“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严格钻完井操作井场规程和压裂液成分及排放标准,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

钻井液性能要求及处理剂类型和作用

钻井液性能要求及处理剂类型和作用

钻井液性能要求及处理剂类型和作用一般而言,煤田地质勘探采用金刚石绳索取芯钻进在稳定岩层可使用清水作钻井液。

而对各种不稳定岩层,如各种水敏岩层、破碎岩层、特别是对于深孔、长孔段的不稳定岩层,则必须采用泥浆作钻井液。

由于金刚石岩心钻探内外管间隙小、钻头转速高、钻头价格贵,因此对泥浆提出了一些特殊要求。

金刚石绳索取芯钻进用钻井液,主要要求润滑性、流变性、滤失性、固相含量等项指标。

并据此来选择钻井液类型、添加剂种类和工艺措施。

金刚石钻进要求钻井液有好的润滑性是不言而喻的。

为发挥钻头的破岩效率,特别是使用孕镶钻头,要求高转速,只有泥浆润滑性能好,才能减少钻头磨损,提高钻头进尺;减少钻杆磨损和钻杆折断事故,降低功率消耗。

不管用清水还是用泥浆作钻井液,都要重视其润滑性指标。

为保护孔壁和有效排除钻屑,要求钻井液有较好的流变性。

以前用漏斗粘度来衡量流动性能是不够的。

金刚石钻探的特点,要求钻井液通过小间隙处流动阻力小,即粘度小;而在大断面处粘度高,对孔壁冲刷小。

我们在金刚石绳索取芯钻探中应用流变学的理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选择流变性能好的泥浆,取得较好满意的效果。

要使泥浆有较好的护壁能力,必须注意其滤失性能。

失水量过大是造成泥页岩,盐类地层、破碎地层的膨胀、溶蚀、剥蚀、坍塌的主要根源。

在这些地层要求失水量低,金刚石钻进环空间隙很小,泥饼厚度过大是很不利的。

此外,滤液的成分对护壁有重要影响。

滤液中含有盐类离子、高分子材料等抑制性成分,即使失水量大一些,护壁能力也很好。

因此,对滤失性能要注意失水量、泥饼厚度及滤液成分三个方面。

为控制失水常加入多种降失水剂。

固相含量过高,尤其是钻屑含量过高,给钻进工作带来很多问题,如钻速下降、钻头寿命降低,设备磨损加快、孔内事故多。

固相含量的多少和类型,直接影响到钻井液的流变性、滤失性和润滑性。

煤田金刚石绳索取钻进通常用低固相泥浆,固相含量可由比重观测。

一般要求固相含量(体积)在4%以内,泥浆比重在1.06以下。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钻井液技术规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钻井液技术规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钻井液技术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钻井液技术是钻井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钻探工程的成败和效益。

为提高钻井液技术和管理水平,保障钻井工程的安全和质量,满足勘探开发需要,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主要内容包括:钻井液设计,现场作业,油气储层保护,钻井液循环、固控和除气设备,泡沫钻井流体,井下复杂的预防和处理,钻井液废弃物处理与环境保护,钻井液原材料和处理剂的质量控制与管理,钻井液资料管理等。

第三条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相关单位的钻井液技术管理。

第二章钻井液设计第一节设计的主要依据和内容第四条钻井液设计是钻井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1. 以钻井地质设计、钻井工程设计及其它相关资料为基础,依据有关技术规范、规定和标准进行钻井液设计。

2. 钻井液设计应在分析影响钻探作业安全、质量和效益等因素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钻井液技术措施。

主要有:地层岩性、地层应力、地层岩石理化性能、地层流体、地层压力剖面(孔隙压力、坍塌压力与破裂压力)、地温梯度等信息;储层保护要求;本区块或相邻区块已完成井的井下复杂情况和钻井液应用情况;地质目的和钻井工程对钻井液作业的要求;适用的钻井液新技术、新工艺;国家和施工地区有关环保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第五条钻井液设计内容主要包括:邻井复杂情况分析与本井复杂情况预测;分段钻井液类型及主要性能参数;分段钻井液基本配方、钻井液消耗量预测、配制与维护处理;储层保护对钻井液的要求;固控设备配置与使用要求;钻井液仪器、设备配置要求;分段钻井液材料计划及成本预测;井场应急材料和压井液储备要求;井下复杂情况的预防和处理;钻井液HSE管理要求。

第二节钻井液体系选择第六条钻井液体系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满足地质目的和钻井工程需要;具有较好的储层保护效果;具有较好的经济性;低毒低腐蚀性。

第七条不同地层钻井液类型选择1. 在表层钻进时,宜选用较高粘度和切力的钻井液。

QSY 1552-2012 钻井井控技术规范(报批稿)

QSY 1552-2012 钻井井控技术规范(报批稿)

ICS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a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SY XXXXX—2012b钻井井控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 for well control technology of drilling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c 文稿版次选择d 报批稿图1 2012-XX-XX发布2012-XX-XX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井控设计 (2)5 井控装置 (4)6 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和检查验收 (7)7 油气层施工中的井控作业 (8)8 欠平衡钻井井控要求 (10)9 防火、防爆、防硫化氢措施和井喷失控的处理 (12)10 井控培训 (14)附录A(规范性附录) 井口装置组合图 (17)附录B(规范性附录) 井控管汇布置图 (21)附录C(资料性附录) 钻开油气层检查验收书格式 (25)附录D(资料性附录) 井控停钻通知书格式 (32)附录E(资料性附录) 钻开油气层批准书格式 (33)附录F(规范性附录) 关井操作程序 (34)附录G(资料性附录) 防喷演习记录表格式 (36)附录H(资料性附录) 坐岗记录表格式 (37)附录I(资料性附录) 钻井井喷失控事故报告信息收集表格式 (38)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钻井分标委提出。

本标准归口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钻井分技术委员会。

本标准起草单位: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强、晏凌、杨令瑞、郑述全、王增年、付强、杨开雄、高碧桦、陈友斌、晏国秀、周颖。

钻井井控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钻井井控设计、井控装置、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和检查验收、油气层施工中的井控作业、欠平衡钻井井控要求、防火防爆防硫化氢措施和井喷失控的处理、井控培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各油气田应根据本标准,结合本地区油气井钻井作业的特点,制订相应实施细则。

石油钻井液处理规范

石油钻井液处理规范

石油钻井液处理规范在石油工业中,钻井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不仅用于提高钻井效率,还能保障井下作业安全。

为了确保钻井液的有效处理和使用,各行业都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石油钻井液处理的规范。

一、钻井液的概述石油钻井液是指在钻井作业过程中,向井筒注入的一种专门制备的液体,它具有降温、清洁井筒、润滑钻杆、控制井壁稳定、悬浮钻井屑等多种功能。

钻井液的处理不仅要符合环境要求,还要满足井下作业的需求,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

二、钻井液的处理流程1. 钻井液的调配钻井液的调配是指按照一定的配方,将所需的各种化学物质加入水中,形成一种适合井下作业需求的钻井液。

调配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各种化学物质的质量比例,确保钻井液的性能稳定。

2. 钻井液的净化钻井液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污染,因此需要进行净化处理。

净化处理包括机械过滤、离心分离和化学处理等步骤。

机械过滤主要用于去除大颗粒的固体颗粒物;离心分离可去除较小颗粒的固体颗粒物;化学处理则是通过添加特定的化学剂来除去溶解性污染物。

3. 钻井液的调整钻井液在井下作业过程中需要根据井况的变化进行调整。

调整包括控制钻井液的密度、黏度、润滑性等性能参数,以适应井下作业的需求。

三、钻井液处理规范为了确保钻井液的有效处理和使用,各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

以下是常见的钻井液处理规范:1. 钻井液的组成和性能要求规定钻井液应包含的化学物质和各种参数的限值,以确保钻井液的性能满足井下作业的需求。

2. 钻井液的处理流程要求规定钻井液的处理流程,包括调配、净化和调整等步骤,要求各步骤的操作规范和要求。

3. 钻井液处理设备的选择和使用规定钻井液处理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包括离心机、过滤器、搅拌器等设备,要求其能满足处理的要求,并符合安全规范。

4. 钻井液处理过程的监测和控制规定对钻井液处理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包括对各种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调整,确保钻井液的质量和性能稳定。

5. 钻井液处理的安全要求规定钻井液处理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包括对化学物质的储存和使用、设备的安全操作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钻井液技术规范(试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二○一○年八月目录第一章总则┄┄┄┄┄┄┄┄┄┄┄┄┄┄┄┄┄┄┄┄3第二章钻井液设计┄┄┄┄┄┄┄┄┄┄┄┄┄┄┄┄┄┄3第一节设计的主要依据和内容┄┄┄┄┄┄┄┄┄┄┄┄3 第二节钻井液体系选择┄┄┄┄┄┄┄┄┄┄┄┄┄┄┄4 第三节钻井液性能设计项目┄┄┄┄┄┄┄┄┄┄┄┄┄5 第四节水基钻井液主要性能参数设计┄┄┄┄┄┄┄┄┄7 第五节油基钻井液基油选择和主要性能参数设计┄┄┄11 第六节油气层保护设计┄┄┄┄┄┄┄┄┄┄┄┄┄┄12 第七节钻井液原材料和处理剂┄┄┄┄┄┄┄┄┄┄┄13 第八节钻井液设计的管理┄┄┄┄┄┄┄┄┄┄┄┄┄13 第三章钻井液现场作业┄┄┄┄┄┄┄┄┄┄┄┄┄┄┄14第一节施工准备┄┄┄┄┄┄┄┄┄┄┄┄┄┄┄┄┄14 第二节预水化膨润土钻井液与处理剂胶液的配制┄┄┄14 第三节淡水钻井液的配制┄┄┄┄┄┄┄┄┄┄┄┄┄15 第四节盐水钻井液的配制┄┄┄┄┄┄┄┄┄┄┄┄┄15 第五节水包油钻井液的配制┄┄┄┄┄┄┄┄┄┄┄┄16 第六节油基钻井液的配制┄┄┄┄┄┄┄┄┄┄┄┄┄16 第七节钻井液性能检测┄┄┄┄┄┄┄┄┄┄┄┄┄┄17 第八节现场检测仪器┄┄┄┄┄┄┄┄┄┄┄┄┄┄┄18 第九节现场钻井液维护与处理的基本原则┄┄┄┄┄┄20 第十节水基钻井液性能维护与处理┄┄┄┄┄┄┄┄┄20—1 —第十一节油基钻井液性能维护与处理┄┄┄┄┄┄┄┄23 第四章油气层保护┄┄┄┄┄┄┄┄┄┄┄┄┄┄┄┄┄24 第五章循环净化系统┄┄┄┄┄┄┄┄┄┄┄┄┄┄┄┄25 第一节设备的配套、安装与维护┄┄┄┄┄┄┄┄┄┄25 第二节钻井液净化设备的使用┄┄┄┄┄┄┄┄┄┄┄27 第六章泡沫钻井流体┄┄┄┄┄┄┄┄┄┄┄┄┄┄┄┄28 第一节一次性泡沫钻井流体┄┄┄┄┄┄┄┄┄┄┄┄28 第二节可循环泡沫钻井流体┄┄┄┄┄┄┄┄┄┄┄┄29 第三节压井液和压井材料的储备┄┄┄┄┄┄┄┄┄┄31 第七章井下复杂事故的预防和处理┄┄┄┄┄┄┄┄┄┄31 第一节井壁失稳的预防与处理┄┄┄┄┄┄┄┄┄┄┄31 第二节井漏的预防与处理┄┄┄┄┄┄┄┄┄┄┄┄┄┄33 第三节卡钻的预防和处理┄┄┄┄┄┄┄┄┄┄┄┄┄35 第八章废弃钻井液处理与环境保护┄┄┄┄┄┄┄┄┄┄37 第九章钻井液原材料和处理剂的性能评价与储存┄┄┄┄37 第一节技术标准与性能评价┄┄┄┄┄┄┄┄┄┄┄┄38 第二节钻井液原材料和处理剂的储存┄┄┄┄┄┄┄┄38 第十章钻井液资料收集┄┄┄┄┄┄┄┄┄┄┄┄┄┄┄39第十一章附则┄┄┄┄┄┄┄┄┄┄┄┄┄┄┄┄┄┄39 附录┄┄┄┄┄┄┄┄┄┄┄┄┄┄┄┄┄┄┄┄┄┄┄40—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钻井液技术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钻井液技术是钻井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钻探工程的成败和效益。

为提高钻井液技术和管理水平,保障钻井工程的安全和质量,满足勘探开发需要,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主要内容包括:钻井液设计,钻井液现场作业,油气储层保护,循环净化系统,泡沫钻井流体,井下复杂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废弃钻井液处理与环境保护,钻井液原材料和处理剂的性能评价与储存,钻井液资料收集等。

第三条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相关单位的钻井液技术管理。

第二章钻井液设计第一节设计的主要依据和内容第四条钻井液设计是钻井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1. 以钻井地质设计、钻井工程设计及其它相关资料为基础,依据有关技术规范、规定和标准进行钻井液设计。

2. 钻井液设计应在分析影响钻探作业安全、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钻井液技术措施。

设计的主要依据有:地层岩性、地层应力、地层泥页岩理化性能、地层流体、地层压力剖面(孔隙压力、坍塌压力与破裂压力)、地温梯度等信息,储层—3 —保护要求,本区块或相邻区块已完成井的井下复杂情况和钻井液应用情况,地质目的和钻井工程对钻井液作业的要求,适用的钻井液新技术、新工艺,国家和施工地区有关环保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第五条钻井液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邻井复杂情况分析与本井复杂情况预测,分段钻井液类型及主要性能参数,分段钻井液基本配方,钻井液消耗量预测,钻井液配制、维护处理,储层保护对钻井液的要求,循环净化设备配置与使用要求,钻井液测试仪器配置要求,分段钻井液材料计划及成本预测,井场应急材料和压井液储备要求,井下复杂情况的预防和处理,钻井液HSE 管理要求。

第二节钻井液体系选择第六条钻井液体系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满足地质目的和钻井工程需要,具有经济性和低毒、低腐蚀性,有利于储层和环境保护。

第七条不同地层钻井液类型选择1. 在表层钻井时,宜选用较高粘度和切力的钻井液。

2. 在砂泥岩地层钻井时,宜选用低固相或无固相聚合物钻井液;在易水化膨胀坍塌的泥页岩地层钻进时,宜选用钾盐聚合物等具有较强抑制性的钻井液。

3. 在低压易漏地层钻井时,宜选用水包油、充气、泡沫、气体钻井流体等。

—4 —4. 在大段盐、膏地层钻井时,宜选用饱和、欠饱和盐水钻井液,也可选用油基钻井液。

5. 在高温高压井段钻井时,宜选用以磺化类处理剂为主的抗高温、固相容量限大的水基钻井液;或选用油基钻井液。

6. 在储层钻井时,应选用与储层配伍性好的抑制性暂堵型钻井液、无固相钻井液、可循环微泡沫钻井液或油基钻井液等。

第三节钻井液性能设计项目第八条水基钻井液性能设计应包含下表所列项目。

—5 —表1 水基钻井液性能设计项目表注:“√”为必选内容,“—”为可选内容。

带“*”项目,为有条件选项。

其中:泥饼粘附系数 *,表示仅在浅井的斜井段、对泥饼润滑性有特殊要求的复杂井段和深井段为必选项;[K+](mg/L)*,当使用钾盐钻井液体系时为必选项;[Ca2+](mg/L)*,当使用钙处理钻井液或在易受钙、镁盐侵污井段钻井时为必选项;[CL-](mg/L)*,当使用盐水钻井液或在易受盐侵污井段钻井时为必选项。

—6 —第九条油基钻井液性能设计应包含下表所列项目。

表2 油基钻井液性能设计项目表注:“√”为必选内容,“—”为可选内容。

第四节水基钻井液主要性能参数设计第十条密度1.钻井液密度设计应以裸眼井段地层最高孔隙压力为基准,再增加一个安全附加值。

油井附加值:0.05g/cm3~0.1g/cm3或 1.5MPa~3.5MPa;气井附加值:0.07g/cm3~0.15g/cm3或3.0MPa~5.0MPa。

—7 —2.在盐膏层等易引起塑性变形的特殊复杂地层钻进时,依据上覆岩层压力值,设计合理的钻井液密度。

3.在易坍塌地层钻井时,根据坍塌压力确定合理的钻井液密度。

第十一条流变性1.根据钻井液体系、环空返速、地层岩性以及钻速等因素,确定钻井液粘度和动切力。

2.在确保井眼清洁的前提下,宜选用较低的粘度和切力值。

3.低密度钻井液动切力与塑性粘度比值宜保持在0.36 Pa/mPa.s以上,高密度钻井液宜控制较低的粘度和切力。

4.在造斜段和水平段钻井,宜控制较高的钻井液动切力和较高的低转速(3rpm和6rpm)读值。

第十二条滤失量1.从地层岩性、地层稳定性、钻井液抑制性、邻井实钻井下情况以及是否为储层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控制钻井液的滤失量。

2.在高渗透性砂泥岩地层,水基钻井液API滤失量宜控制在8mL以内,滤饼厚度控制在1.0mm以内;在易水化坍塌泥岩地层,钻井液API滤失量宜控制在5.0mL以内,滤饼厚度控制在0.5mm以内。

3.在非油气储层的高温高压深井段钻进时,水基钻井液高温高压滤失量宜小于20mL;在井壁不稳定、易造成井下复杂的—8 —深井段,高温高压滤失量宜控制在15mL以内,滤饼厚度控制在3.0mm以内。

4.在储层段钻井, 水基钻井液API滤失量宜控制在5mL以内,滤饼控制在0.5mm以内;高温高压滤失量宜控制在15mL以内,滤饼厚度控制在3.0mm以内。

5. 在水化膨胀率小、渗透性低、井壁稳定性好的非油气储层段,可根据井下情况适当放宽水基钻井液API滤失量控制要求。

6.在非油气储层段采用强抑制性钻井液钻进时,可根据井下情况适当放宽钻井液高温高压滤失量。

第十三条固相含量1. 应最大限度地降低钻井液劣质固相含量。

低固相钻井液的劣质固相含量宜控制在4%(体积百分数)以内。

2. 非加重钻井液含砂量宜控制在0.5%(体积百分数)以内。

第十四条膨润土含量非加重钻井液膨润土含量宜控制在60g/L以内;密度在2.0 g/cm3以内,膨润土含量宜控制在40g/L以内;密度在2.0 g/cm3∼2.3g/cm3,膨润土含量宜控制在30g/L以内;密度超过 2.3 g/cm3,膨润土含量宜控制在20g/L以内。

第十五条碱度1. 不分散型钻井液的pH值宜控制在7.5~9;分散型钻井液的pH值宜控制在9~10;钙处理钻井液的pH值宜控制在9.5~—9 —12;硅酸盐钻井液的pH值宜控制在11~12。

2. 在含二氧化碳气体地层钻进时,钻井液的pH值宜控制在9.5以上,含硫化氢气体地层钻进时,钻井液的pH值宜控制在10~11。

3. 淡水钻井液滤液碱度(P f)宜控制在1.3~1.5mL;饱和盐水钻井液滤液碱度(P f)宜控制在0.8~1.2mL;深井抗高温钻井液滤液碱度(M f)与滤液碱度之比值(M f/P f)宜控制在3以内,不宜超过5。

4. 钙处理钻井液碱度控制的适宜范围:低石灰含量钻井液的碱度(P f)宜控制在0.8mL~2.0mL;高石灰含量钻井液的碱度(P f)宜控制在5.0mL~10.0mL;石膏钻井液碱度(P f)宜控制在0.2mL~0.70mL。

第十六条抑制性根据地层理化特性确定钻井液类型,以钻井液抑制性室内评价结果为依据,确定钻井液配方中抑制剂的种类和加量。

水基钻井液抑制性评价推荐方法见附录A。

第十七条水基钻井液抗盐、钙(镁)污染与抗温能力1. 在含盐、膏地层和存在高压盐水的地层钻进时,应根据钻井液抗盐、钙(镁)污染能力评价结果,作为确定钻井液类型和配方的主要依据。

2.在高温高压深井段钻进时,应根据钻井液抗温能力评价结果,作为确定钻井液类型和配方的主要依据。

3.水基钻井液抗盐、钙(镁)污染与抗温能力评价推荐方法详见附录A。

第五节油基钻井液基油选择和主要性能参数设计第十八条基油的选择1. 宜选择芳香烃含量较低、粘度适当的矿物油作基油,如柴油、白油等。

2. 选用柴油作基油时,闪点和燃点应分别在82℃和93℃以上,苯胺点应在60℃以上。

第十九条油水比选择应综合考虑钻井工程与保护储层要求、工艺技术现状及成本因素,选择合理的油基钻井液油水比或全油基钻井液。

第二十条水相活度控制1. 油包水乳化钻井液宜使用盐水作为内相,调节钻井液水相活度与地层水活度相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