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要点】.脑脊液常规检验(CSF)

合集下载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脑脊液常规检验(CSF)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脑脊液常规检验(CSF)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脑脊液常规检验(CSF) >>>
正常值: 颜色和透明度:无色、透明。凝固性:
12~24h内不凝固(无凝块或薄膜)。
医学检验·各论:脑脊液常规检验(CSF)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相关检查:
脑脊液纤维连接蛋白、脑脊液脂质过氧化 物、脑脊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脑脊液游 离型髓鞘碱性蛋白抗体、脑脊液内皮素、 脑脊液生长素。
医学检验·各论:脑脊液常规检验(CSF) >>>
临床意义:
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化脓性脑膜炎、 重症结核性脑膜炎、重症黄疽、新生儿溶 血症。乳白色:常见于化脓性细菌性脑膜 炎。褐色/黑色:见于脑膜黑色素瘤。 2.透明度脑脊液中如有细胞、细菌、真 菌等增多时可变为混浊。结核性脑膜炎呈 毛玻璃样混浊;化脓性脑膜炎呈明显脓样 混浊;轻度混浊或仍保持透明
医学检验·各论:脑脊液常规检验(CSF) >>>
临床意义:
可见于病毒性脑膜炎和脑炎。 3.凝固性 脑脊液中蛋白质(引起凝固的主要蛋白质 是纤维蛋白原)增多时(大于10g/L), 常出现凝固。1~2h内出现凝块或沉淀物, 见于化脓性脑膜炎;12~24h后才出现薄 膜状,见于结核性脑膜炎;出现胶样凝固, 见于蛛网膜下腔梗阻;出现絮状物,见于 神经梅毒等。
医学检验·各论 脑脊液常规检验(CSF)
内容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脑脊液常规检验(CSF) >>>
简介: 脑脊液是一种包绕并循环于神经系统
脑组织和脊髓周围的特殊体液,对于脑的 保护、营养、代谢等起着至关重要。
医学检验·各论:脑脊液常规检验(CSF) >>>

脑脊液常规检查

脑脊液常规检查
临床意义:
减低:中枢神经系统细菌及真菌性感染、 脑肿瘤、脑寄生虫病、神经梅毒、低血糖 增高:脑出血、糖尿病、脑干损伤
CSF
3.氯化物
血浆蛋白>脑脊液蛋白 血浆氯化物<脑脊液氯化物
参考值: 成人:120 ~130mmol/L 儿童:111 ~123mmol/L
CSF
氯化物
影响因素
①血氯浓度
②血-脑屏障通透性

可见致病菌 抗酸杆菌或结 核菌培养阳性

增加,L 主 新型隐球菌源自增加,N 为主无增加,L 为主

CSF
病例分析
某成人男性,突然嗜睡,唤醒后主诉头痛, 不能回答其他问题。体温39℃,脑膜刺激征 阳性。腰穿检查脑脊液,测得压力为 255mmH2O。脑脊液标本检查,外观混浊, Pandy试验(十十十),蛋白定量2.4g/L,葡萄 糖0.9mmol/L,氯化物110 mmol/L,白细胞数 890×106/L,多个核细胞占93%,单个核细胞 占7%,试分析此结果,作出初步判断并指出 如何进行确诊。
③脑脊液蛋白质含量 ④pH值
临床意义
减低:细菌或真菌性脑膜炎、低氯血症
增高:见于尿毒症、脱水、心力衰竭
CSF
4.腺苷脱氨酶(ADA)
来源于红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
增高: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 炎、脑出血等
CSF
5.髓鞘碱性蛋白(MBP)
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组织独有的蛋 白质,脑组织实质性损伤的特异性标记, 含量与损伤范围、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返回
CSF
一、理学检查
31
透明度
2
颜色
3
凝固性
CSF
1.透明度
参考值:清晰透明 浑浊原因

脑脊液CSF常规检查作业指导书

脑脊液CSF常规检查作业指导书

脑脊液CSF常规检查作业指导书1 检验目的脑脊液常规检查对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及某些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参考价值。

2 检测原理一般性状检查采用目测法;蛋白定性试验采用Pandy原理(脑脊液中的球蛋白与苯酚结合,可形成不溶性蛋白盐而下沉产生白色混浊或沉淀);细胞学检查采用显微镜检查法。

3 标本3.1 脑脊液标本由临床医生进行腰椎穿刺采集,必要时可从小脑延脑池或侧脑室穿刺获得。

第一管作细菌学检查,第二管作化学或免疫学检查,第三管作常规检查。

3.2 标本采集后要立即送到检验科化验室(根据检验目的的不同分送不同的检验室),一般不能超过2小时,因为放置时间过久,其性质可能发生改变,影响检验结果。

采集的脑脊液标本应尽量避免凝固和混入血液。

4 设备和试剂4.1 仪器:OLYMPUS公司的CH-2显微镜。

4.2 试剂:5%苯酚溶液;冰醋酸。

4.3 设备:Vetri-plast一次性计数板(Cod. 211710)。

5 操作步骤5.1 一般性状检查观察脑脊液的颜色和透明度。

5.2 潘氏(Pandy)定性试验5.2.1 取5%苯酚溶液2~3ml置于小试管内,用毛细管滴管滴入脑脊液1~2滴,衬以黑背景,立即观察结果。

5.2.2 结果判断:阴性:清晰透明,不显雾状;弱阳性:微呈白雾状,在黑色背景下才能看到;阳性:有明显白色浑浊或浓絮状沉淀;强阳性:有白色絮状物凝块。

5.3 细胞计数5.3.1 细胞总数对澄清的脑脊液混匀后用滴管直接滴入一次性计数板,用低倍镜计数全部方格内细胞数;混浊或带血的脑脊液可用细胞稀释液或者生理盐水稀释混匀后滴入一次性计数板内,用低倍镜计数全部方格内细胞数。

5.3.2 白细胞计数小试管内放入冰乙酸1~2滴,转动试管使内壁粘有冰乙酸后倾之,然后滴加混匀的脑脊液3~4滴,数分钟后,混匀充入一次性计数池内,用低倍镜计数全部方格内白细胞数。

5.3.3 白细胞分类计数直接分类法:如果白细胞数每微升不超过20,可不分类计数;如超过20应分类计数。

脊髓血管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脊髓血管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脊髓血管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脊髓血管病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脊髓血管病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脊髓血管病如何诊断鉴别,脊髓血管病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脊髓血管病常见检查:
常见检查:脑脊液常规检验(CSF)、脊柱MRI检查
*一、检查
1、脑脊液检:脊髓蛛网膜下降出血CSF呈血性;椎管梗阻时CSF蛋白量增高,压力低。

2、腰椎穿刺:脊髓梗死可以出现脊髓肿胀,但腰椎穿刺时椎管大多通畅,脑脊液蛋白可轻度升高。

椎管内出血可导致脑脊液压力增高。

血肿形成可造成椎管内不同程度阻塞,使脑脊液蛋白增高,压力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则脑脊液呈均匀血性。

3、CT或MRI:可显示脊髓局部增粗、出血、梗死,增强后可以发现畸形血管。

4、脊髓造影:可确定血肿部位,显示脊髓畸形血管的位置和范围,但不能区别病变类型,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对诊断脊髓血管畸形最有价值,可明确显示畸形血管的大小、范围、类型与脊髓的关系,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

*以上是对于脊髓血管病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脊髓血管病应该如何鉴别诊断,脊髓血管病易混淆疾病。

*脊髓血管病如何鉴别?:
*一、鉴别
1、脊髓间歇性跛行应与血管性间歇性跛行鉴别,后者皮温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超声多普勒检查有助于鉴别。

2、急性脊髓炎表现急性起病的脊髓横贯性损害,病前多有前驱
感染史或接种史,起病不如血管病快,CSF细胞数可增加。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为您介绍的脊髓血管病应该做哪些检查,脊髓血管病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脊髓血管病”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CSF脑脊液检查专题知识

CSF脑脊液检查专题知识

(三)检测项目、评价及应用
1. 尿 金标单克隆抗体检测(早早孕试验) 简便迅速、敏感性、特异性均高
2. 血 放射免疫法测定:最敏感、精确
二、阴道分泌物检验 (examination of vaginal discharge)
(一)生理特征
经 增殖期 期
分泌期
雌二醇 (E2)
0天 5天
阴道上皮 脱落量
++
>30
++++
[参照值]Ⅰ~Ⅱ度(无致病菌和特殊细胞)
[临床意义] ①与女性激素旳周期变化有关(评价卵巢功能) ②CD值高,见于多种阴道炎
三、精 液 检 验
( semen examination )
(一)临床应用
1. 用于男性生殖系统感染、肿瘤等旳诊疗 2. 用于男性不育症旳诊疗
(二)标本采集 (三)常规检验
CSF脑脊液检查专题知 识
一、临床应用
用于: 中枢神经系统 疾病旳诊疗与 辅助诊疗。
脑膜炎旳诊疗 依赖CSF检验。 (因影像学变 化不明显)
腰穿适应证
1.脑膜刺激征阳性 2.脑膜白血病旳诊疗和椎管内给药 (疑颅内出血;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有剧烈头痛,昏迷,偏瘫,并考虑中枢 神经系统病变时首选CT检验)
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
(一)HCG旳生理
由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产生
(二)hCG检测旳临床意义与应用
1. 诊疗妊娠 早期诊疗妊娠; 辅助诊疗异位妊娠,约60%阳性率; 诊疗流产;保胎效果
2. 滋养层细胞病(绒癌、良恶性葡萄胎、 畸胎瘤等)旳诊疗及预后观察
(二)化学检验

脑脊液常规检查

脑脊液常规检查
• ④低血糖:低血糖性昏迷、胰岛素过量。
• ⑤神经梅毒:梅毒性脑膜炎和麻木性痴性痴呆。
•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中葡萄糖早期减低最为明显,甚至测不出 来。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中葡萄糖降低多发生在 中、晚期,且葡萄糖含量越低预后越差。病毒性脑膜炎时脑脊液中葡 萄糖多为正常。
• 本卷须知
轻度毛玻璃样混浊。正常脑脊液也可由穿刺时红细胞进入脑脊液引起
轻度浑浊。
• 〔1〕微混: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脓肿〔未破溃〕。
• 〔2〕米汤样〔脓性〕:化脓性脑膜炎。
• 〔3〕毛玻璃状: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静置24h,液面上有白絮状薄膜形成、取出涂 片,枯燥固定后抗酸染色,可发现抗酸杆菌〕。
12
一般性状检查
1.颜色 正常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液 体。
红色 常见于穿刺损伤、蛛网膜下腔 或脑室出血;
黄色 常见于陈旧性蛛网膜下腔或脑 室出血、椎管梗阻、脑膜炎和重症黄 疸等;当CSF中蛋白含量>50mg/dl 时,其外观亦呈淡黄色
12
13
白色:化脓性脑膜炎为米汤样,结核 性脑膜炎或真菌性脑膜炎为毛玻璃样外 观
正常:其它中枢神经系统性疾
病。
增高:肾脏疾病、呼吸性碱中
毒等。
25
脑脊液
4.酶学检查 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工酶测定
➢参考值 LDH 3~40U/L ➢临床意义
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LDH明显增高 脑血管疾病脑脊液LDH明显增高 脑肿瘤进展期脑脊液LDH活性增高
26
显微镜检查
➢1.白细胞计数 ➢方法:手工显微镜计数法 ➢报告方式:**×106/L ➢白细胞计数的校正 ➢参考值 ➢ 成人〔0- 8〕×106/L ➢ 儿童〔0-15〕×106/L

脑脊液病原体检查(CSF)

脑脊液病原体检查(CSF)

脑脊液病原体检查(CSF)
脑脊液病原体检查(CSF)介绍:
对有脑膜刺激症状、疑为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人做脑脊液病
原学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脑脊液病原体检查(CSF)正常值:
无病原体。

脑脊液病原体检查(CSF)临床意义:
脑脊液中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产单李斯特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新型隐
球菌、白色念珠菌等。

脑脊液直接显微镜检查对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具有临床意义;墨汁涂片见有新型隐
球菌,可提示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白细胞内见有革兰阴性、凹面相对的双球菌,可初步报告为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脑;见有抗
酸染色阳性杆菌,可提示为结核性脑膜炎。

除此之外,病原体分离培
养阳性,可报告为由该病原体等引起的脑膜炎或脑炎。

脑脊液病原体检查(CSF)注意事项:
脑脊液采集后应在1小时内进行计数,如搁置过久,细胞破坏,或
沉淀与纤维蛋白凝成块,导致计数不准。

标本必须摇匀方可滴入计数室,否则影响检验结果。

脑脊液病原体检查(CSF)检查过程:
暂无相关信息。

简述csf方法的步骤

简述csf方法的步骤

简述csf方法的步骤CSF(Cerebrospinal Fluid)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脑脊液成分和生物学性质的方法,主要用于脑脊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其步骤如下:1.采集脑脊液采集前需要对病人进行详细询问及体格检查,明确采集适应症及禁忌症,确认无风险后进行采集。

一般选择L3-4或L4-5点,注意局部消毒,用长针头穿过皮肤和椎间隙,最终进入蛛网膜下腔,采集脑脊液。

采集后,需要及时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2.外观检查收到脑脊液样本后首先进行外观检查,检查脑脊液是否为清澈无色透明液体,或者出现针眼效应,脑脊液中是否混浊、脓性或者带血。

对于混浊或有异样的脑脊液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

3.离心离心是用来处理脑脊液中混有细胞及其他杂质的方法。

将脑脊液离心5分钟后,上层液为脑脊液,下层沉淀物为细胞和杂质。

4.检测生化指标生化指标检测是CSF检测中最常见的方法,从脑脊液中检测蛋白、糖、氯、钠等指标,包括总蛋白质浓度、白蛋白和球蛋白比例、糖浓度、氯浓度和钠浓度等。

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一些疾病。

5.静压检测静压是指脑脊液在穿刺时能够通过椎管进入大脑和脊髓的压力,可以反映出泌脑脊液的功能状态。

通常,健康的人的脑脊液静压是60至180毫米水柱。

如果脑脊液静压超过正常范围,可能会存在一些疾病,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

6.细胞分类细胞分类检测可以鉴别脑脊液中的不同类型的细胞,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及上皮细胞等,并确定它们的数量。

根据检查结果,可以判断是否存在一些细胞异常或病毒感染。

总的来说,CSF法是一种较为简单和常用的脑脊液检测方法,可以帮助诊断和治疗多种疾病,但也需要严格掌握采集和处理方法,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脊液常规检验(CSF)
脑脊液是一种包绕并循环于神经系统脑组织和脊髓周围的特殊体液,对于脑的保护、营养、代谢等起着至关重要。

二、正常值
颜色和透明度无色、透明。

凝固性12~24h内不凝固(无凝块或薄膜)。

三、临床意义
脑脊液一般性状检查主要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1.颜色无色虽是正常脑脊液特点,但也见于病毒性脑炎、神经梅毒等。

红色见于各种原因的出血。

应区别脑脊液穿刺时可能损伤血管而出血。

病理性出血见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黄色见于蛛网膜下腔和脑室出血、椎管梗阻、吉兰-巴雷综合征(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化脓性脑膜炎、重症结核性脑膜炎、重症黄疽、新生儿溶血症。

乳白色常见于化脓性细菌性脑膜炎。

褐色/黑色见于脑膜黑色素瘤。

2.透明度脑脊液中如有细胞、细菌、真菌等增多时可变为混浊。

结核性脑膜炎呈毛玻璃样混浊;化脓性脑膜炎呈明显脓样混浊;轻度混浊或仍保持透明可见于病毒性脑膜炎和脑炎。

3.凝固性脑脊液中蛋白质(引起凝固的主要蛋白质是纤维蛋白原)增多时(大于10g /L),常出现凝固。

1~2h内出现凝块或沉淀物,见于化脓性脑膜炎;12~24h后才出现薄膜状,见于结核性脑膜炎;出现胶样凝固,见于蛛网膜下腔梗阻;出现絮状物,见于神经梅毒等。

四、注意事项
脑脊液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放置过久将影响检验结果如细胞变性,破坏,导致计数和分类不准;有些化学物质如葡萄糖等将分解含量减少;细菌发生自溶影响细菌的检出率。

脑脊液抽取后一般分装三个无菌管,第一管作细菌培养,第二管作化学分析和免疫
学检查,第三管作一般性状及显微镜检查,三管的顺序不宜颠倒。

因标本采集较难,全部送检和检测过程应注意安全。

五、检查过程
暂无相关信息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