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船闸总体设计
航道工程学-船闸的结构荷载与设计

03
船闸的荷载分析
船闸的静荷载分析
01
02
03
静水压力
船闸结构在静止水体中受 到的水压力,包括水体对 闸墙和闸顶的侧压力以及 水体对闸门的顶压力。
船闸自重
船闸各组成部分的自重, 包括闸墙、闸顶、闸门、 启闭机等。
土压力
闸门材料一般采用钢材或混 凝土,具体选择需考虑工程 要求和环境因素。
闸门的尺寸和结构需根据最 大通航船舶的尺寸和数量进 行设计。
闸门的设计还需考虑水压力、 风载、地震等外部荷载的影 响。
船闸的引航道设计
01
02
03
04
引航道是连接船闸与上下游航 道的通道。
引航道的设计需考虑通航安全 、水流条件、船舶操纵等因素
。
引航道宽度、深度、转弯半径 等参数需根据最大通航船舶的
尺寸进行设计。
引航道的设计还需考虑河床变 迁、泥沙淤积等因素的影响。
船闸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设计
稳定性是船闸设计的关键因素 之一,包括整体稳定性和局部
稳定性。
安全性也是船闸设计的重点, 需考虑结构强度、防洪能力、
抗震能力等因素。
船闸的基础设计需根据地质勘 察资料进行,确保基础稳定可 靠。
航道工程学-船闸的结构荷载与设计
目录
• 船闸概述 • 船闸的结构设计 • 船闸的荷载分析 • 船闸的设计优化
01
船闸概述
船闸的定义和作用
船闸的定义
船闸是一种水利设施,通过闸门 的开启和关闭来调节水位,使船 舶能够顺利通过河流、湖泊等水 域。
船闸的作用
船闸在航道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它能够调节水位,克服 河流落差,保证船舶安全、顺畅 地通航。
第四章船闸总体设计

第二节 船闸设计水位和各部分高程
船闸设计水位通常包括船闸设计通航水位、船闸校核水位和船闸检修水位。
一、船闸设计水位
船闸设计通航水位应根据水文特征、航运要求、船闸级别、航道条件、两 岸自然条件、综合利用要求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4)客运、旅游等船舶多,过闸频繁,需解决快速过闸的;
(5)区间小船、渔船和农副业船舶数量多,过闸频繁影响通过能力的。
三、船闸级数
船闸级数直接影响船闸通过能力。船闸级数的选择,应根据船闸总水头、 地形、地质、水源、水力学等自然条件和可靠性、技术条件、管理运用 条件等,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
当水头较大,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考虑多级船闸方案:
1.上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
设计洪水频率(表4-1) 下的洪水流量
上游洪水位
对水利水电枢纽不得低于正常蓄水位,对航运枢纽不得低于正常挡水位
和设计挡水位。
2.上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
通航保证率 (表4-2)
上游最低通航水位
还应与枢纽的死水位和最低运行水位相比较取低值。
3.下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
设计洪水频率相应的最大下泄流量
(1)单向一次过闸时间: T 1 4 t1 t2 2 t3 t4 + 2 t5 (2)双向一次过闸时间: T 2 4 t 1 2 t 2 2 t 3 2 t 4 4 t 5
T222t1t2t3t4+2t5
(3)单级船闸船舶平均过闸时间:
T
1 2
(T1
T2
2)
2.连续多级船闸一次过闸时间
船闸总体设计规范、输水系统竞赛4(12.11.15)

《船闸总体设计规范》、《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等竞赛题4姓名:得分:一、填空题(共60分,除标注分值外,每空各一分,下同)1、船闸基本尺度包括闸室、和。
2、船闸引航道制动段和停泊段的水面最大流速纵向不应大于m/s,横向不应大于m/s。
(各2分)3、据规范,船闸闸室有效长度L X不应小于按L X=L C+L f计算的长度,其中L C表示设计船队、船舶的计算长度,L f表示,当过闸船舶均为机动驳时,则L f≥m。
4、船闸闸首口门和闸室有效宽度不应小于按B X=∑b C+b f和b f=△b+0.025(n-1)b C计算的宽度,其中b f表示;△b表示,当b C≤7m时,△b≥m,当b C>7m时,△b≥m。
(∑b C表示同一闸次过闸船舶并列停泊于闸室的最大总宽度。
当只有一个船队或一艘船舶单列过闸时,则为设计最大船队或船舶的宽度b C。
)5、单线船闸反对称型和不对称型引航道宽度B0,应根据B0≥b C+b C1+△b1 +△b2,其中b C表示设计最大船舶、船队的宽度;b C1表示;△b1表示,取△b1= ;△b2表示,取△b2= 。
6、船闸输水系统可分为集中输水系统(也可称为输水系统)和输水系统(也可称为输水系统)两大类。
当判别系数m 时,采用集中输水系统。
7、据《渠化工程》,目前,船闸设计规范没有对灌泄水时间作具体规定,在工程设计中,一般是根据船闸来确定。
(2分)8、据《渠化工程》,过闸船舶的停泊条件主要取决于船闸灌泄水过程中,。
(2分)9、船闸输水系统应包括进水口、、、、和等。
10、(集中输水系统的)短廊道输水包括无消能室、有消能室和输水。
11、(集中输水系统)在灌泄水过程中,水流的纵向流动对船舶产生的作用分为、和局部力。
在灌水初期,是闸室内船舶所承受的主要作用力。
(各2分)12、消力槛的作用主要是,兼起撞击消能扩散及转变水流方向的作用。
(2分)13、集中输水系统的消能段后宜设镇静段,镇静段的长度可按式L=BE p计算,其中B为经验系数,E p 为。
船闸设计

门槛水深H
一、船闸的基本尺度 船闸有效长度Lx的计算
取值: LX lc l f
Lc——设计船队、 船舶计算长度( m) ,当一闸次只有一个船
队或一艘船舶单列过闸时, 为设计最大船队、船舶的长度; 当
一闸次有两个或多个船队船舶纵向排列过闸时, 则为各设计最
3、原理:类似船闸 4、特点
升船机一般在高水头情况下采用,在提升船舶、
船队的过程中不消耗水,提升速度较快,但机 电设备重量大,制造与安装精度要求高,适用 枢纽上下游水位变幅能力差。
船闸与升船机比较 1、相同:克服上下游水位差的通航建筑物 2、不同 原理不同 船闸:利用水力作用使船舶升降 升船机:利用机械作用使船舶升降
船闸 升船机
引航道 相同
闸首 有输水系统 没有输水系统
躯干
闸室 (固定)
承船厢 (活动)
船闸分级
船闸组成 闸室、闸首、引航道三个基本部分及相应的设备组成。
一、船闸组成 1、闸首:上、下闸首(多级船闸还有中闸首) 设备:工作闸门,输水系统,闸、阀门的启闭机械, 交通桥,辅助设备 作用:将闸室与上、下游引航道隔开,使闸室内维 持上游或下游水位,以便船舶(队)通过。
一、船闸组成 5、引航道(上、下游): 分段:直线段、过渡段、制动段 设施:导航及靠船设施
作用:保证船舶(队)顺利进出船闸,并为 等待过闸的船舶提供临时停泊的场所。
⒈上行作业 ①打开下闸门→②进入闸室→③关闭下闸门→④打开上
阀门灌水至齐平→⑤打开上闸门→⑥进入上游引航道 ⒉下行作业 ①打开上闸门→②进入闸室→③关闭上闸门→④打开下
组成
闸墙:设有系船柱和系船环 闸底板:整体式或分离式
2012渠化工程考试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1.河流渠化是指在天然河流上建筑一系列拦河闸坝和通航建筑物,利用闸坝雍水作用增加上游河段的通航水深,利用通航建筑物来克服筑坝后所形成的水位落差,以达到改善通航条件的目的。
2.根据渠化河段是否连续,河流渠化分为:连续渠化和局部渠化;根据渠化水头的大小,河流渠化又可分为:高坝渠化和低坝渠化。
3.通常采用航道整治、疏浚和渠化等工程措施来改善天然河流的航行条件。
4.河流渠化的影响:A增加航道尺度,改善河流航行条件,提高航道通过能力,缩短航程。
B水位提高,产生滑坡,坍塌C 水库封冻时间慢,水体热量增大D流速小,改变鱼类的生长条件。
第二章渠化工程规划1.渠化工程的基本任务就是要确定梯级的数目、枢纽的位置以及雍水的高度,也就是要拟定河流的渠化梯级开发方案。
2.渠化工程规划的原则是什么(1)综合利用水资源,是遵循渠化工程规划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2)统一航道标准的原则;(3)应遵循经济规律,减小因工程建设带来的副作用;(4)贯彻近期与远期结合的原则;(5)渠化工程规划不仅要考虑和平时期民用客货运输的需要,还要考虑战争时期军用船舶和军用物资运输的需要;(6)渠化工程规划应尽量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使内河航运的运输能力、质量、效率及成本各个方面逐步实现现代化。
3.渠化工程规划的程序: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
4.渠化工程规划的内容:A渠化河流航道等级的拟定B渠化枢纽坝址选择以及梯级布置方案的拟定C枢纽的平面布置以及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D进行梯级布置方案的比较以及开发程序的确定5.渠化工程规划资料A渠化河段的经济营运资料B渠化河段的航道资料C渠化河段的地质情况D地形资料E水文、泥沙、气象资料。
第三章渠化枢纽1.为了综合利用水资源,在渠化工程中,通常需要建造不同的水工建筑物,并把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以发挥枢纽更高的使用效果,这些建筑物的综合体称为渠化枢纽。
2.渠化枢纽一般由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通航建筑物,水电站,坝岸连接及护岸建筑物组成。
连江架桥石航运枢纽船闸设计

L x = ∑ l c f l 第 1 章船闸总体设计船闸主要由闸首、闸室、引航道、导航和靠船建筑物及相应的设备组成。
上闸首:17.0 ⨯ 34.0(长 ⨯宽);下闸首:20.0 ⨯ 34.0(长 ⨯宽);闸室:16.0 ⨯ 150.0 ⨯ 2.0 (长 ⨯宽 ⨯门槛水深)。
如图 1.1。
1、上闸首2、下闸首3、闸室4、上引航道5、下引航道6、导航建筑物7、靠船建筑物图 1.1 船闸组1.1 船闸基本尺度1.1.1 船闸尺度(一)设计船型船闸尺度选择须进行技术经济综合论证,应符合国民经济发展和我国水运网发展对航道建设的要求,主要基本尺度应采用有关部门制定的统一标准。
本设计采用100t 机动驳船:45⨯ 5.5 ⨯1m(长 ⨯宽⨯吃水),一次过闸设计为 2 列 3 排的队型,6 艘机动驳船同时通过,船闸等级为Ⅵ级。
(二)船闸有效长度船闸基本尺度是指船闸有效尺度,即船闸正常通航过程中,闸室为满足过闸船队安全停泊和通过所需的尺度。
包括闸室有效长度L x,有效宽度B x和门槛水深H。
1. 闸室有效长度L xn+i式中:L x——闸室有效长度;(1-1)n∑l i c——设计最大过闸船队(舶)的长度,本设计中是船队的总长度;l f——富裕长度,视过闸船队(舶)类型不同,按下列数据采用顶推船队:l f ≥ 2 + 0.06l c(m);拖带船队:l f ≥ 2 + 0.03l c(m);非机动船:l f ≥ 4 + 0.05l c(m);上闸首船闸中心线头部输水的镇静端帷墙的下游面防撞装置的上游面下闸首门槛的下游边缘图 1.2 船闸有效长度示意图门槛的上游边缘船闸闸室有效长度起止边界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上游边界应取下列最下游界面(图 1.2)①帷墙的下游面②上闸首门龛的下游边缘③采用头部输水时镇静段的末端④其他伸向下游构件占用闸室长度的下游边缘(2)下游边界应取下列最上游截界面(图 1.2)①下闸首门龛的上游边缘②双向水头采用头部输水时镇静段的一端③防撞装置的上游面④其他伸向上游构件占用闸室长度的上游边缘故L x = 4 ⨯ 45 + 4 + 0.05 ⨯ 3 ⨯ 45 = 145.75 (m)取L x = 150 (m)2. 船闸闸首口门和闸室有效宽度不应小于按下列公式计算的宽度,并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内河通航标准》(GBJ139)中规定的8m、12m、16m、23m、34m宽度。
船闸课程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北运河水系位于海河流域北部,东经115°30′~118°30′、北纬39°05′~41°30′之间,西界为永定河,东界为潮白河,南至海河。
北运河纵贯京津冀都市圈,沿程流经北京市的通州区、河北省的香河县、天津市的武清区、天津市的北辰区以及天津市部分市区。
北运河发源于燕山北部军都山南麓昌平、延庆一带,流域面积6166 km2,其中山区面积为952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16%,平原面积5214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84%。
以北京市通州区北关闸为界,北关闸以上称温榆河,以下始称北运河。
2007年北关拦河闸下移800m重建,称新北关闸。
北运河干流即从新北关闸(以下均指新北关闸)至天津市区子北汇流口,河道全长141.9km。
本次工程研究范围自北关闸至北辰区的屈家店闸,全长127km。
图1-1 北运河水系分布图考虑到北运河未来与京杭大运河南段沟通的可能性,北运河船型采用京杭大运河标准船型。
考虑到北运河综合整治对环保要求的特点,主要考虑通航集装箱船,不考虑其它具有污染性的干散货船,但可以通航液体散货船。
V级航道集装箱船装载16标箱,相当于载重量为300t的货船,VI级航道集装箱船型标准船型中未列出,故按100t油船和客船考虑。
采用4座保水型船闸,包括榆林庄闸、杨洼闸、木厂闸和新三孔闸。
本课程设计只对榆林庄闸进行计算。
第二章设计依据第一节自然条件一、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北运河干流流域位于湖积平原,地势平缓、广阔,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斜,河道两岸仅分布一级阶地,除通州城区段以外,河道滩地多为农田,堤防外侧为农田、村庄;下游两侧多洼地。
北运河河道蜿蜒曲折,堤外地面高程上游北关闸附近在20.0m左右,下游屈家店附近在3.0m左右,地面坡度为1/5000~1/10000,滩地高程与堤外地面基本一致。
杨洼闸和榆林庄闸坝址处地质条件较好,主要由粉沙和粘土组成,承载力一般在200kPa。
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标准

目次1总则2 基本规定2.1一般规定2.2 建筑物级别2.3 基本资料3结构设计原则3.1 一般规定3.2 结构计算3.3 安全系数3.4 建筑物分缝4 地基4.1一般规定4.2地基承载力验算4.3土坡和地基稳定验算4.4地基沉降计算4.5地基处理5 防渗与排水5.1一般规定5.2防渗与排水设施5.3渗流计算6.荷载6.1 荷载计算6.2 荷载组合7 闸室结构设计7.1 一般规定7.2 重力式闸墙结构设计7.3 扶壁式闸墙结构设计7.4 衬砌式闸墙结构设计7.5 混合式闸墙结构设计7.6 板桩和地下连续墙结构设计7.7 悬臂式闸墙结构设计7.8 底板设计7.9 整体式闸室结构设计8 闸首结构设计8.1 一般规定8.2 整体式闸首设计8.3 分离式闸首设计9 导航和靠船建筑物及护坡和护底设计9.1 一般规定9.2 导航和靠船建筑物设计9.3 护坡和护底设计10 观测设计10.1 一般规定10.2 原型观测设计附录A 摩擦系数和粘聚力附录B 岩土分类附录C 地基承载力验算附录D 查表法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附录E 地基垂直附加应力计算附录F 阻力系数法附录G 常用材料重度附录H 主动土压力近似计算附录J 双铰底板地基反力计算附录K 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附加说明本规范主编单位、参加单位、主要起草人、总校人员和管理人员名单附条文说明1总则1.0.1为适应船闸工程建设的需要,统一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的技术要求,提高船闸设计水平,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和适用耐久,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内河I~VII级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低于级的船闸和海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可参照执行。
1.0.3 本规范采用定值单一安全系数法。
1.0.4 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应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结构和新材料。
1.0.5 本规范应与船闸工程设计的其他规范配套使用。
1.0.6 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船闸总体设计
第一节 船闸规模
一、船闸基本尺度
船闸基本尺度是指船闸正常通航过程中,闸室可供船舶安全停泊和通过的尺度,包括闸室有效长度、有效宽度和门槛水深。
闸室有效长度、有效宽度和门槛水深必须满足船舶安全进出闸和停泊的条件,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船闸设计水平年内各阶段的通过能力满足过闸船舶总吨位数量和客货运量要求;
(2) 满足设计船队,能一次过闸;
(3) 满足现有运输船舶和其他船舶过闸的要求。
1.闸室有效长度
闸室有效长度,是指船舶过闸时,闸室内可供船舶安全停泊的长度。
闸室有效长度起止边界按下列规则确定:
它的上游边界应取下列最下游界面(图4-1):帷墙的下游面;上闸首门龛的下游边缘;采用头部输水时镇静段的末端;其他伸向下游构件占用闸室长度的下游边缘。
它的下游边界应取下列最上游界面(图4-1):下闸首门龛的上游边缘;防撞设备的上游边缘;双向水头采用头部输水时镇静段长的一端;其他伸向上游构件占用闸室长度的上游边缘。
图4-1 船闸有效长度示意图
闸室有效长度x L 等于设计最大船队长度加富裕长度,即
f
c x l l L += (4-1)
式中 x L —— 闸室有效长度(m ), c l —— 设计船队、船舶计算长度(m );当一闸次只有一个船队或一艘船单列过闸
时,为设计最大船队、船舶长度;当一闸次有两个或多个船队船舶纵向排
列过闸时, 则等于各设计最大船队、船舶长度之和加上各船队、船舶间
的停泊间隔长度;
f l —— 闸室的富裕长度(m ),与船队的尺度、队型和吨位有关,是确定闸室有效
长度的一项重要参数,根据船闸实践和船舶操纵性能,可取:
对于顶推船队:c f l l 06.02+≥;
对于拖带船队:c f l l 03.02+≥;
对于机动驳和其他船舶:c f l l 05.04+≥。
2.闸室有效宽度
闸室有效宽度,是指闸室内两侧墙面最突出部分之间的最小距离,为闸室两侧闸墙面间的最小净宽度。
对于斜坡式闸室,其有效宽度为两侧垂直靠船设施之间的最小距离。
闸室有效宽度可按下式计算:
f c x b b B +=∑ (4-2) c f b n b b )1(025.0-+∆= (4-3) 式中:x B —— 船闸闸首口门和闸室有效宽度(m );
∑c b ——同一闸次过闸船舶并列停泊于闸室的最大总宽度(m )。
当只有一个船队或一艘船舶单列过闸时,则为设计最大船队或船舶的宽度c b ;
f b ——富裕宽度(m );
b ∆——富裕宽度附加值(m )
,当c b ≤7m 时,b ∆≥1m ;当c b >7m 时,b ∆≥1.2m ; n ——过闸停泊在闸室的船舶的列数。
值得注意的是:闸室的有效宽度应不得小于按公式计算的值,并宜根据计算结果套用现行国家标准《内河通航标准》中规定的8m 、12m 、16m 、23m 、34m 宽度。
3.门槛最小水深
门槛最小水深指在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门槛上的最小深度,与船舶(队)最大吃水和进闸速度有关,对船舶(队)操纵性和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船闸运用和模型试验表明,增加富裕深度比增加富裕宽度有利。
船舶(队)进、出闸时水被挤出或补充主要从船底下流入,如富裕深度小了,则影响水量的补充,增加船舶下沉量。
我国船闸设计规范采用门槛水深大于等于设计最大船舶(队)满载吃水的1.6倍,即:
T
H ≥1.6 (4-4) 式中 H ——门槛最小水深(m )
T ——设计船舶、船队满载时的最大吃水(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