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77学子 2017.02英语教学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范丽丽英语是一门具有文化内涵、语言魅力的一门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
在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善于挖掘英语学科的美育因素,而是反复教单词读音、句型操练、语法规则、逐句翻译,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得厌烦不堪。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摆脱刻板僵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了解英语、感知英语、喜欢英语。
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意义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未见意趣,必不乐学。
”乐学是学好知识的基础,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克服种种困难,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
美育具有情感性、愉悦性的特点,教师将枯燥的知识与愉悦的审美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以优美的歌曲、精彩的文章、动人的情感、励志的思想营造生动活泼的英语课堂,让学生对美有所感悟,进而以美育美,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审美能力。
2.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美育作为综合发展的因素之一,对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拥有对事物美的体验,才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才能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浮躁氛围下,学生无法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而美育能培养人美好的情感、塑造健全的人格,提升人的综合素质。
二、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美育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师对美的自觉意识不足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学会字母、单词,掌握一些交际用语就行,部分教师也看到了教材的生动、图片的精美、课堂的愉悦,但没有意识到英语语言之美,没有传达美的自觉意识。
2.教学设计缺乏美育渗透三维目标的设计缺乏美育的渗透,在语言知识中没有加入语言美的认识,在情感目标中虽强调了兴趣,但缺少美的感悟目标。
教师在设计中没有顾及教学环节的流畅美、内容的体现美。
3.教学过程中美的表达不充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没有营造美的环境,没有引导学生充分感悟英语知识内容之美,或没有分析歌曲中的内容美、曲调美,没有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传达的意境美。
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的渗透1. 引言1.1 背景介绍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primary schools, the integr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to English teaching has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This integr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to English teaching is not only a reflection of the new era's educational concept but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1.2 重要性分析在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
美育不仅仅是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更是对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通过美育的渗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培养他们对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美育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
美育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表现,可以让学生在情感上深入理解英语课文中所传达的情感,从而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和技术。
通过美育的渗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仅仅是在机械地记单词、背语法,更能够在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理解和运用英语。
美育在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综合素质,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
在新时期的英语教学中,加强美育的渗透将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2. 正文2.1 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现状At present,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in primary schools in the new era is facing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With the increasing emphasis on English education in China, more and more primary schools ar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English proficiency.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issues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2.2 美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方式1. 教学内容设计:在制定英语教学教案和课程设计时,可以融入一些涵盖艺术、音乐、文学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感受美的力量。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作者:刘强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23年第09期英语学科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块发现美和探究美的重要阵地,在教学中渗透美育,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本文以外研版新标准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My father flew into space in Shenzhou V”一课为例,阐释如何将美育渗透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1.创设优美的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美喜爱美、追求美是人的基本心理。
教师可以在英语课堂中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的思维从课本引向多姿多彩的世界,进而提升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热身活动中,教师准备了神舟五号升空时的照片以及记录升空壮丽瞬间的视频,通过视觉和听觉的不断刺激唤起学生对太空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优美而震撼的情境创设下,学生完全沉浸于浓厚的气氛之中,全方位感受美、欣赏美。
2.注重情感的熏陶,鼓励学生鉴赏美要想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鉴赏美,形成正确高尚的艺术审美观,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爱美之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小学生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有着较强的求知欲望,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质,制造悬念,层层推进,提升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本课中,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教材文本中的“美”。
结合教材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补充杨利伟太空生活的视频,让学生深刻体会杨利伟认真的工作态度,进而体会到宇航员的不易和伟大。
随后,教师可以通过几幅图片让学生的视线转向身边那些平凡的岗位。
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明白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能够奉献社会、服务他人,每一个职业都应受到我们的尊重,要学会鉴赏劳动者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的耕耘之美。
3.关注思维的敏锐性,激励学生创造美美育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基于感受美和欣赏美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创造美的意识,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的渗透1. 引言1.1 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New Era Element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ImportanceIn the new era, English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shaping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global competitiveness. With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it is essential for students to start learning it at an early age to acquire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ture studies and career development.1.2 美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美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出来。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更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学校和教师需要更加重视美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只有通过注重美育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情感情绪管理能力。
在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的地位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 正文2.1 美育理念融入英语教学内容美育理念融入英语教学内容是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具有美学价值的文学作品来教授英语课程,如优美的诗歌、经典的文学作品等,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感受美的力量。
通过美学教育的方式设计英语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美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美育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美育如何在学校英语课堂中渗透美育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净,情感和信念端正。
'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学问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
何谓美育,它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同学感情,使同学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育同学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缔造美的力量的训练。
因此,我们在学校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地、有方案地进行美育教学。
如何在学校英语课堂中渗透美育?一、老师的语言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老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打算着同学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学校英语老师的语言艺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
老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同学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育同学良好的听力和英语语音语调。
老师的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要在简明、精确、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和韵律、节奏等方面下工夫。
英语老师必需坚持用英语教学,让同学用英语来想英语。
同时,相应的"体太语'要尽可能符合英美人的习惯,这种"仿真',使同学产生新颖感,并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之中,以满意同学语言美之心理需求。
英语教学的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还应追求语言的韵律感、幽默感、新奇感。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除了口语流利外,还要学点洋腔洋调,注意语意与语境、语调与语速相结合。
"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老师在课堂上讲英语时,具有节奏感的语调,听起来像外国人特有的那种韵味会让同学从听觉上感受到语言的另一种美。
同学在观赏中获得了令人沉醉的美感,就会增加说英语的欲望。
语言要风趣,有幽默感。
英语老师不应总板着面孔上课,这样同学就如芒刺在背。
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的重要性

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的重要性.txt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的重要性引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仅仅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是不够的。
美育渗透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多样化的研究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渗透的重要性。
美育渗透的定义和内容美育渗透是指将美育元素融入到英语课堂中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研究英语的同时也接触到艺术、音乐、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艺术欣赏:通过展示和讨论各种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素养。
2. 音乐教育:通过音乐活动和歌曲学唱,培养学生的音乐品味和音乐能力。
3. 文化体验:通过介绍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和理解。
美育渗透的重要性1. 促进语言研究美育渗透可以提供一个有趣的研究环境,激发学生研究英语的兴趣。
通过艺术、音乐等形式的活动,学生可以更轻松地掌握和运用英语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美育渗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艺术欣赏和音乐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创作、表演等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 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通过美育渗透,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包容性。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 促进全面发展美育渗透不仅仅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通过艺术、音乐、文化等形式的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在多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多元智能和创新能力。
结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研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跨文化意识和全面发展。
教师应重视美育渗透并积极运用相关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多样的英语研究环境。
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摘要:美育是指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的结合,可以发展学生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育重心偏向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向,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越发重要。
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优化教学策略,将美育渗透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美育教育,英语教学想要实现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渗透的目标,小学英语教师要带领学生发现英语的美,引导学生欣赏英语的美,鼓励学生利用英语创造美。
把美育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进行英语学习,吸引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提高英语学习质量。
本文对如何实现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提出了相应的见解。
一、教师提高自身审美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在开展美育教学前,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只有教师的审美水平高了,才能更好地去教导学生,提高小学英语美育教学的质量。
1.开展美育专题讲座,接受专门的美育培训学校可以邀请研究美学教育的专家,来校开展专题讲座,及时为教师更新新时代美育的教学理念,针对性地提升小学英语教师的美育教学能力,让教师懂得如何优化自己现有的教学策略,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另外,教师经自觉积极地参加关于美育教学的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英语专业素养,培育教师的英语审美能力。
2.广泛阅读美育资料,丰富自己的美学积累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主导者,教师应以身作则,做好带头示范作用。
教师可以广泛搜集美学资料以及研究美育教学的书籍,充实丰富自己的美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
比如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宗白华的《美学散步》,蔡元培的《美育人生》等,都可以帮助教师积累丰富的美育经验,促进教师审美水平的提升。
3.互相交流美育经验,及时进行课后反思小学英语教师之间应该及时地进行交流,促进教师美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同时及时地发现自己在美育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认识到自己教学策略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美育教学中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的重要性

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的重要性美育渗透是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将艺术和审美素养融入课堂,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和综合素养。
本文将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渗透的重要性。
美育渗透可以激发学生研究英语的动力和兴趣。
通过音乐、绘画、表演等艺术形式的运用,可以使研究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各种表演活动和创作作品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对英语的研究热情,提高研究效果。
美育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欣赏能力。
通过接触不同类型的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学生可以提高对美的辨别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这种培养将有助于学生在研究中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英语文学作品,提高语言表达的美感和准确性。
美育渗透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艺术与英语的结合,学生可以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在艺术活动中,学生需要展示自己的才华、独创性和团队合作能力,这将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能。
美育渗透可以促进跨学科研究。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艺术不仅可以与英语结合,还可以与其他学科融合。
例如,在研究英语的过程中,将绘画、音乐、社会科学等各学科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对不同学科的综合认知能力,拓宽研究视野。
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渗透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研究英语的兴趣,培养审美素养,提升综合素养,还可以促进跨学科研究。
教师和学校应该重视美育渗透的实施,并探索适合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以提升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渗透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审美素养,提升综合素养,还可以促进跨学科学习。
教师和学校应该重视美育渗透的实施,并探索适合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以提升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育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作者:张洁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3年第05期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它不仅能培养人的情趣、陶冶情操,而且还能影响人的思想感情、聪明才智和精神面貌。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学科教学是实施美育的主渠道,教学中如果缺少了美育,课堂活动将会变得枯燥乏味,毫无生机,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美育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英语学科中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通过审美实践,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创设优美的意境,引导学生感受美
美的东西总是让人赏心悦目,爱美、求美是儿童的基本心理。
让学生在学习中欣赏美、享受美,于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必须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配上音乐使学生融于浓厚的气氛之中,通过教学挂图、简笔画、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优美的虚拟情境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不知不觉得到了美的熏陶,得到了美的教育,培养了对美的感悟,提高了对美的辨认能力,同时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丰富的想象,灵感不断迸发出来,更容易产生一些创造性的思维,达到语言能力交际、运用的提升。
例如4B M3 U2 At the beach这一课,教师首先设计了free talk,利用师生间的交流I am going to ____ (a place) in summerholiday引出海滩场景。
紧接着教师为学生准备有关大海的音乐和图片,海浪声、海鸥声阵阵袭来,由远至近、由小至大,通过这些视觉和听觉的不断刺激来唤起学生脑海中对大海的记忆,每个人的脑海中都勾勒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大海场景,表现出了对大海的渴望,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此时好像一切万事俱备,在优美的意境创设下,学生全方位感受到美的同时,教师马上捕捉信息:What can you hear?What can you see at the beach?What can you do at the beach?逐步引导学生用英语来描述在海边的情景及行为动作,从句到段,训练学生围绕主题说话的能力。
二、注重内容的思想性,鼓励学生鉴赏美
教师应有一颗爱美之心和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能够敏锐、准确地发掘、提炼教学内容之美。
著名艺术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一般来讲,小学生初接触英语,比较新奇,好奇心特别强,求知欲望很高。
因此,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充分发挥学生这一时期的优势,制造悬念,层层推进,激发学生美的感受,使他们形成正确、高尚的艺术审美观。
比如5A M2 U3 Interesting places in China一课中,教师和学生一边交流,一边共同领略祖国的美丽景色,图片、乐曲给予了学生强烈的视觉美的熏陶,逐步把学生带进我们首都北京,
接着围绕北京展开语篇教学:以北京的文化——北京的美食——北京的著名景点为主线,把一些看似零碎的信息有机地串联起来,便于学生形成思路,提升理解和记忆的效果。
看似学生被大量信息充斥,北京的京剧、烤鸭、长城、胡同等等,实际上这些教学内容潜移默化中满足了学生对中国元素的喜爱,他们会表达出强烈的愿望:Beijing is an interesting place in China. I like________. Because it’s_______. 这些充分体现了学生对美的内容的理解和追求。
美育在教学中的渗透,要使学生了解各类语言文化、风土人情、历史习俗,并让学生感受到知识间所蕴含的丰富的美。
因此,在教学中依靠这些美育资源来发挥运用,就能使学生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大多数语篇都围绕主题给学生以某一方面的启示或隐含着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文化,在领略了首都的魅力以后我们回到上海,视线转向2010年的世博会,作为上海的一分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如果你是一位世博的小小志愿者,你会如何来介绍我们美丽的大上海呢?最后再一次要求学生学会迁移知识,运用触类旁通的方法调动自己的感官去发现美,鉴赏美的真谛。
三、遵循思维的敏锐性,激励学生创造美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还不是将美育融入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将美育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激励学生创造美。
创造美并不神秘,正如苏霍姆林斯所说:“如果你希望美——你就得忘我地劳动,直至你感觉到自己已经成为一名创造者、一名能手,成为自己理想事业的主人,直至你的眼睛,由于感受到人的最大幸福——创造的幸福,而放射出激情的光彩。
”所以,只要我们有激励学生创造美的意识,鼓励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反复尝试创造美,就能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例如执教4B M3 U1 Read a story《The bird, the cat and the dog》,教师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为要求学生看懂图意并展开想象,尝试有条理地说故事,在讲故事同时引导学生体验角色表演,感悟语言,激发阅读兴趣,感受美的意蕴,培养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课一开始,请学生观看色拉英语课程,随后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Why are they on a tree?/Are you afraid of?...),引导学生进入英语思维的状态,体验思维的创造美。
故事的教学则用简笔画一笔笔勾勒场景(先画一间房子,再在旁边画只鸟笼),通过提问(What’s in the house?What’s beside the house?What’s in the cage?...)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逐渐了解故事,感知故事,并产生思维的火花,打开话匣(Maybe there is/are.Maybe the bird is .),达到了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教学时教师要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展开美的想象,受到美的教育,进行美的创造。
小学英语课堂中的美育渗透,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点,具备了浓厚的美育意识,创设出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采用各种有效途径,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把大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语言中的美、教材教法中的美化作缕缕阳光、变成滴滴雨露,深深地渗透到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学生才能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美、表现美、赏析美、创造美,将美育进行到底,才能走出一条独特的英语教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