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室早)的临床表现

合集下载

室性早搏的临床与治疗

室性早搏的临床与治疗

室性早搏的临床与治疗
黄振平
【期刊名称】《临床心电学杂志》
【年(卷),期】1994(3)2
【摘要】室性早搏的临床与治疗黄振平作者单位:解放军105中心医院(230031)室性早搏(室早)颇为常见,可见于正常人及各种心脏病。

故如何正确判断和评价其临床意义十分重要。

一、室早的分类室早可偶发或呈联律出现。

多形的或R撞T(RonT)则称复杂室早,具体分类...
【总页数】4页(P88-91)
【关键词】室性早搏;心律失常;临疗;治疗
【作者】黄振平
【作者单位】解放军105中心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7
【相关文献】
1.婴儿为什么突然死亡婴儿猝死的治疗和预防室性早搏室性早搏如何治疗血压正常为什么还要降血压降血压程度和该用什么药他汀类药物还要应用多久 B超检查对胎儿有损伤吗什么是黄斑病变 [J],
2.室性早搏的病人怎样判断心脏有病还是无病室性早搏危险吗室性早搏该怎样治疗妊娠期间服用哪些抗溃疡药最安全骨关节炎有什么新疗法功能性腹泻的治疗
[J],
3.观察基础治疗上加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治疗频发室性早搏r的临床效果 [J], 陈亮;杨光宏
4.观察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心脏病\r室性早搏的临床治疗效果 [J], 黄敏
5.评价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伴室性早搏的临床治疗效果 [J], 吴志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室早的诊断及治疗方法1

室早的诊断及治疗方法1

多源性室早:室性期前收缩的QRS波形态不一,偶联间期亦不相等
多形性室早:室性期前收缩的QRS波形态不一,但偶联间期相等
R ON T
在室早的危险分层中,R on T室早 是最具潜在危险的室早 T波的峰顶是心室两种不应期的分界
线,其前为有效不应期,其后为相
对不应期。在相对不应期,心室肌 的兴奋性从零正在逐渐恢复到100%,
室早与左心功能不全
• • Holter显示随着LVEF下降,室早和短阵室速发生率上升 心衰患者室早二联律或多形性可达71~95%
室早与心脏病
高血压与室早:伴LVH/心功能正常者,室早和短阵室速发生率 2%~10% 风心病与室早:无心功能不全发生率7%
肥厚型心肌病与室早:Holter:47%~64%,与心肌肥厚程度有关
扩张型心肌病与室早: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近50%患者有短阵室 速 二尖瓣脱垂与室早:发生率43%~56%(乳头肌异常张力、腱索增厚 而导致心内膜机械性激惹、血儿茶酚胺的异常增高和复极异常) 先心病与室早:法乐氏四联征术后室早频发
三、室早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
1. 因人而异,多无明显症状。
焦虑、心慌,担 心死,战略上藐 视,战术上重视
2. 最常见的症状:心悸、胸闷、心跳停搏感;严重者出现乏力、气促、
出汗、头晕、晕厥、心绞痛
诊断:
形态、数量、起源部位及与运动关系,依赖常规ECG及动态心电图,
注意与室上性激动伴差异传导及间歇性心室预激
心电图特征
1.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群,时限≥0.12s,其前无相关P波; 2.大多数联律间期固定,即同一份心电图上如有多个室性早搏,其联律间期 的差值不超过0.08s; 3.在规则的窦性节律下,代偿间歇绝大多数呈完全性。如果室早侵入窦房结 使之重建周期,则代偿间歇也可以不完全; 4.ST-T呈继发性改变,即室早的T波与室早的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其ST段 亦有改变。

室性早搏与临床

室性早搏与临床

室性早搏与临床张效忱【期刊名称】《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年(卷),期】1993(0)2【摘要】室性早搏,可来自心室的每一个部位。

在心电图中可看出异位节奏点或折反激动处在左或右心室。

从左心室发出的早搏,先使左心室除极,然后激动经室间隔传入右侧,使右心室除极;因此,在心前导联中V<sub>1</sub>便呈现迟晚的R 波,V<sub>5</sub>中有深而宽的S波。

若室性早搏的节奏点是在右心室,根据同理可以看到V<sub>1</sub>中有深而宽的S波,V<sub>5</sub>中出现迟而高的R波。

T波的方向一般都是与QRS的主波方向相反。

此外可以根据QRS的形状及时限大体地估计异位节奏点与房室束分支处的距离。

【总页数】1页(P80-80)【关键词】室性早搏;心室除极;房室束;右心室;主波;折反激动;室间隔;窦性搏动;室早;四联律【作者】张效忱【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生建耐火材料厂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相关文献】1.重度频发性,复杂性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与预后(附120例临床分析) [J], 廖志云;杨春仁2.室性早搏的病人怎样判断心脏有病还是无病室性早搏危险吗室性早搏该怎样治疗妊娠期间服用哪些抗溃疡药最安全骨关节炎有什么新疗法功能性腹泻的治疗[J],3.以室性早搏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脚气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J], 张宝荣;蔡礼德4.冠心病室性早搏与特发性室性早搏特点比较 [J], 董晓燕;孟建华;;5.室性早搏后心率漂移对室性早搏危险性预测的临床分析 [J], 张树龙;董钦兰;王莹琦;杨延宗;黄丽萍;夏云龙;李世军;杨东辉;林治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室性早搏的诊断与治疗

室性早搏的诊断与治疗

龙源期刊网 室性早搏的诊断与治疗作者:贺耀宗来源:《家庭医学》2005年第08期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在人的一生中,几乎人人都出现过室早。

但人们对室早有较多的认识误区,治疗很不规范。

因此,深入了解室早,进行规范化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医生通常将室早分为良性室早和恶性室早。

良性室早大部分是功能性的,很多健康人也可以出现,饮酒、浓茶和咖啡,精神受刺激、精神紧张、吸烟等,是引起良性室早的常见原因。

恶性室早则大部分是病理性室早,各种心脏病,如心肌炎、心肌病、低氧血症,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洋地黄中毒,以及药物影响等,均可诱发室早。

值得提出的是,许多抗心律失常药也可引起室早。

近年来发现,脊椎和脊神经病变,特别是脊柱骨胸1~5的错位,常会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包括室早。

因此,正确判断室早的性质和原因,对于病人的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判断室早的性质一般根据两个方面:心电图的表现形态、心脏的基础病变以及病人的临床症状。

但不可根据一份心电图来判断室早的性质,需要反复观察多份较长时间的心电图。

因此,仔细做好临床检查很重要。

一般来说,健康人的室早可以完全无症状,仅在体检时被发现,也有一部分人可以出现心悸或失重感。

而有器质性心脏病、心脏扩大、心衰、心绞痛,以及发生在老年人或儿童,和运动后、服用洋地黄后出现的室早,则多为病理性的,需要积极治疗。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不可把无证据的老年人室早,都归之于冠心病;也不可把无充分证据的青年人室早,都归之于心肌炎或心肌炎后遗症。

实际上,大多数心脏正常人发生的室早,不论频发或偶发,也不论其复杂程度如何,多是属于良性,预后良好。

至于室早需不需要治疗,在大医院可以根据进一步的检查来确定处理方案。

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按下列原则进行处理:1.对无明确器质性心脏病的偶发室早,一般可不必治疗,予以定期观察。

2.对有明确原因者(如心衰、电解质紊乱、缺氧、心肌缺血、心肌炎、药物中毒等),应以治疗病因为主,不宜盲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

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及治疗

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及治疗

15
(2)AMI发生室早的机制
早期:损伤电流有关 数小时后:以舒张期自动去极化(自律性增高)为主。 数天、数周后:主要是折返机制
(3)AMI患者病死率与分级的关系
①一级报告AMI后室早>10次/小时者猝死率是无室早者早搏的临床意义及治疗
16
②Anderson、Bpis报道:24小时心电图无成对和/或 无成串室早者病死率为4%和4.3%;有1—10次成对和 /或成串室早病死率达9.9%和9.5%;>10次/小时病死 率分别为22.2%和14.8%
11
1、对Lown分级的评价与争论
认为分级越高,预后越差,猝死机会越多,也有很 多研究认为不足之处:
(1)将室早的频率指标(0—2级)和复杂指标 (3—5级)混在一起进行分级,如以室早的最高级 别为其结果时,又容易低估频率对预后的影响。
(2)对30次/小时的频率。Mukharji对AMI后猝死 危险因素2年随访结果室早≥10次/小时是AMI患者 猝死的独立预测因素。
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及治疗
46
(二)器质性室早的基本条件 亦称病理性室早或具有临 床意义的室早。
室早多见于器质性因素所致。
1、同时存在心脏病的临床依据,如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心功能不全、心绞痛发作等。 2、伴有基础心电图异常,如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肌 肥厚或其它严重的器质性心律失常等。 3、室早呈“病理性”改变 如梗死性室早(室早呈qR、 QR或Qr型,ST段弓背样抬高,T波对称倒置或直立);肌 性室性早搏,QRS畸形增宽≥0.16s。 4、伴发长QT综合征时的室早
8、器质性早搏具有病理基础,它可发生室速、室颤,故 应认为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恶性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及治疗

早搏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早搏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早搏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早搏是指由于心电活动异常,心脏提前发生一次或多次早搏,表现为心跳不规则或心悸。

以下是早搏的常见症状和治疗方法:
症状:
1. 心跳不规则:心脏跳动时节奏不正常,如突然加快或减慢。

2. 心悸:感觉心脏跳动过快或过慢,有时伴有心悸像“漏跳”或突然停止的感觉。

3. 呼吸困难:由于心脏跳动不正常,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呼吸困难或气短感。

治疗方法:
1. 不需要治疗:对于没有症状的早搏,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症状。

2. 药物治疗:对于频繁发作或症状严重的早搏,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或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来控制心脏节律。

3. 心脏射频消融术:对于严重的早搏或药物无效的患者,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心脏射频消融术。

该手术使用高能电流来破坏心脏中引起早搏的异常电路或组织。

4. 心理治疗:情绪紧张、焦虑和压力可能会诱发或加重早搏,因此心理治疗如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也是治疗早搏的一种方式。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医生的专业建议和个体情况来决定。

如果出现心脏相关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以获取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室早的诊断标准

室早的诊断标准

室早的诊断标准
室早的诊断标准是:
1.临床症状:如果患者出现心慌、心悸、心跳停搏感等症状,并且在发作前有过精神刺激、过度劳累等诱发因素,则可能患有室性早搏。

2.心电图检查:如果患者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发现P 波提前出现,并且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则可能是室性早搏。

3.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如果患者在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发现有室性早搏的情况,并且出现了室性早搏的典型心电图改变,比如宽大畸形的QRS波、T波与正常窦性P波形态不同等,则可以诊断为室性早搏。

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

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

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9-2008)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

(1)自觉心中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

(2)可见结脉、代脉、促脉等脉象。

(3)常有情志剌激、惊恐、紧张、劳倦、烟酒等诱发因素。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指南》(ACC/AHA/ESC制定,2006年)。

(1)临床表现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不适,部分病人还可以出现心前区重击感、头晕、乏力、胸闷,甚至晕厥;较轻的室性期前收缩常无临床症状。

体征:心脏听诊有提前出现的心搏,其后有较长的间歇,提前出现的室性期前搏动的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有时仅能听到第一心音。

桡动脉搏动有漏搏现象。

(2)心电图特征①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限>0.12s,其前无P波,其后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期,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②室性早搏的类型:室性早搏可孤立或规律出现。

每个窦性搏动后跟随一个室性早搏,并有规律出现两次以上者称为室性早搏二联律;每2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一个室性早搏,并有规律出现两次以上者称为室性早搏三联律;连续发生2个室性早搏称成对室性早搏;连续3个以上室性早搏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位于两个窦性心律之间的室性早搏称为间位性室性早搏。

若室性早搏在同一导联内形态相同,且偶联间期固定者,称为单形性室性早搏。

若同一导联中室性早搏的形态不同,但配对间期相等者称多形性室性早搏。

若室性早搏在同一导联内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形态,且偶联间期存在差异者,称为多源性室性早搏。

(3)病情分类①按发作频率分类偶发室性期前收缩:ECG示<5次/min,DCG示<30次/h;频发室性期前收缩:ECG示>5次/min,DCG示>30次/h;②按形态分类单源(单灶):同一导联中室性早搏的形态及配对间期均相同;多源(多灶):同一导联中室性早搏的形态及配对间期均不相同;多形(联律间期相同,形态迥异):同一导联中室性早搏的形态不同,但配对间期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性早搏(室早)的临床表现
室性期前收缩常无与之直接相关的症状;每一患者是否有症状或症状
的轻重程度与期前收缩的频发程度不直接相关。

患者可感到心悸,类
似电梯快速升降的失重感或代偿间歇后有力的心脏搏动。

听诊时,室性期前收缩后出现较长的停歇,室性期前收缩之第二心音
强度减弱,仅能听到第一心音。

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颈静脉可见
正常或巨大的a波。

心电图的特征如下:
1.提前发生的QRS波群,时限通常超过0.12秒、宽大畸形,ST段与T波
的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2.室性期前收缩与其前面的窦性搏动之间期(称为配对间期)恒定。

3.室性期前收缩很少能逆传心房,提前激动窦房结,故窦房结冲动发
放节律未受干扰,室性期前收缩后出现完全性代偿间歇,即包含室性
期前收缩在内前后两个下传的窦性搏动之间期,等于两个窦性RR间期
之和。

如果室性期前收缩恰巧插入两个窦性搏动之间,不产生室性期
前收缩后停顿,称为间位性室性期前收缩。

4.室性期前收缩的类型
室性期前收缩可孤立或规律出现。

二联律是指每个窦性搏动后跟随一
个室性期前收缩;三联律是每两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个室性期前收缩;如此类推。

连续发生两个室性期前收缩称成对室性期前收缩。

连续三
个或以上室性期前收缩称室性心动过速。

同一导联内,室性期前收缩
形态相同者,为单形性室性期前收缩;形态不同者称多形性或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

5.室性并行心律(ventricular parasySTole)
心室的异位起搏点规律地自行发放冲动,并能防止窦房结冲动人侵。

其心电图表现为:①异位室性搏动与窦性搏动的配对间期不恒定;②长的两个异位搏动之间距,是最短的两个异位搏动间期的整倍数;③当主导心律(如窦性心律)的冲动下传与心室异位起搏点的冲动几乎同时抵达心室,可产生室性融合波,其形态介于以上两种QRS波群形态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