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2份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套)

最新审定教材精编版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一、写字测试。
请把下面的诗句端正、美观地抄写在横上。
(3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 读拼音,写词语。
(10分)héng guàn cháo shuǐ dào suì bà zhà()()()()jì jìng shà shi zhú jiàn xī shuǐ() ( ) ( ) ( )3.比一比,再组词。
(4分)卷()优()穗()昧()券()犹()惠()味()4.选择正确的词义。
(3分)A 接近,挨近B 依靠C 信赖(1)我们的船渐渐靠岸了。
( )(2)他做事很可靠,你不必担心。
( )(3)数不清的条石,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 )5.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6分)人()鼎()低()细()()()无声悄无()()锣()喧()()()欲聋6.判断正误,在正确的说法后打“√”,错的打“×”。
(3分)(1)“孤帆远影碧空尽”和“劝君更尽一杯酒”中的“尽”的意思是“完了”。
()(2)《鹿柴》这首诗是宋朝诗人王维的作品。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7.按要求变换句式。
(6分)(1)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缩句)(2)树叶在空中飞舞。
(改写成比喻句)(3)同学们全神贯注地认真听讲。
(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修改病句)8.课内阅读(15分)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
顿时(),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学号第一部分积累运用(47分)一、选择题。
(14分)1.找出每小题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 把答案序号填在前面的括号内。
(3分)()(1)A.剪秋罗(luó) B.耐(nài)心 C.鹅卵(nuǎn) D.依赖(lài)()(2)A.鼎(dǐng)沸 B.震(zhèng)动 C.苍蝇(yíng) D.程(chéng)度()(3)A.薄(bó)雾 B.运载(zài) C.尽(jǐn)管 D.塞(sài)上2.找出每小题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 把答案序号填在前面的括号内。
(3分)()(1)A. 潮水 B.大提 C.芬芳 D.浩浩荡荡()(2)A. 填上 B.斜阳 C.偷度 D.山崩地裂()(3)A. 豌豆 B.媒气 C.曾经 D.坑坑洼洼3.给下列词语选择意思最接近的词, 把答案序号填在前面的括号内。
(2分)()(1)敏锐 A. 敏感 B.尖锐 C.灵敏 D.灵活()(2)预感 A. 感觉 B.预想 C.意料 D.猜想4.找出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词语, 把答案序号填在前面的括号里。
(2分)()(1)她的脸上着健康的光彩, 她的眼睛发着亮光。
A. 流淌B. 洋溢C. 散发D. 闪烁()(2)汽车在山里行驶, 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 令人。
A. 目不暇接B. 美不胜收C. 眼花缭乱D. 头晕眼花5.找出每小题中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把答案序号填在前面的括号内。
(4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 柳枝垂落在河面, 好像少女在微风中清洗她的头发。
B. 夜空里的星星好像无数颗闪烁在黑绒丝上的钻石。
C.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D.我望着那许多的星星, 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
()(2)下列句子中没有句病的一项是。
A. 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B. 刘平望见远处的那架飞机, 嗡嗡的声音。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一单元测试题一、看拼音,写词语。
yì lì diǎn zhe héng guàn shà shí lú wěifēng sú yuè chū gǔ gǔ shǎn shuò bà zhàn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昂首东望(yáng áng)人声鼎沸(fèi fù)跃起(yuè yào)半明半昧(mèi wèi)睡眠(mián mín)摇摇欲坠( duì zhuì)三、比一比,组词语。
屹()浩()鹅()占()吃()告()鸡()站()四、补充词语,完成后面的练习。
若()若现()首东望人山人()密密()()摇摇欲()人声()沸山( )地裂浩浩()()1、上面的词语中表示“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炸开了锅”的意思是“”。
“”的意思是“响声巨大或变化强烈”。
2、写出两个与“摇摇欲坠”结构相同的词语:、3、人们,风平浪静的江面上,传来了江水的声音。
五、选词填空。
镇静平静1、小船行驶在()的湖面上。
2、在紧急的时刻,连长显得十分(),带领战士们迅速撤离危险地带。
持续陆续连续继续3、下节课,我们()写作文。
4、张明()三年夺得了这项比赛的一等奖。
5、比赛()了三个小时,双方还是不分胜负。
6、放学了,同学们()走进教室。
只有……才……如果……就……不但……而且……7、()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美。
8、这个苹果()个大,()格外香甜。
9、()有大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六、选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①比喻②拟人③夸张④排比⑤设问1、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2、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在坡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评卷一、汉字乐园。
(12分)1.根据下列汉字完成练习。
(7分)据堤填跃盼(1)这几个字都是结构,“堤”和“填”的部首都是,说明字义和有关;“据”的部首是,说明字义和有关;“跃”的部首是,说明字义和有关;“盼”的部首是,说明字义和有关。
(2)字典中的汉字是按音序排列的,请你按照音序的先后顺序给上面的字排序: 、、、、。
2.动动手,查字典。
(5分)“震、俗、崩、滚、犹”五个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
如果按音序的先后顺序把它们重新排列,顺序应为: 、、、、。
二、看拼音,写字词。
(5分)1.dùn( )时,辽kuò( )的海面上掀起一阵巨浪。
2.江水把岸边的石块冲刷成光滑的éluǎn( )石。
3.农民种pútao( )比种zhuāng jia( )收入高,所以这里的农民建起了水果种植基地。
4.夕阳zhújiàn( )消失,黑夜即将来临。
三、词语积累屋。
(10分)1.写出下列句子中的反义词。
(4分)(1)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 )——( )(2)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 )(3)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 )——( )(4)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 )——(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6分)人声( )( ) 鸦雀( )( ) 悄无( )( )窃窃( )( ) 锣( )喧( ) ( )声( )语四、句子训练营。
(7分)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4分)(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用加点的词语造句)(2)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
(仿写拟人句)2.写作中,一般要用“看”“听”和“闻”来写景。
回忆本单元课文,哪些句子是“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分别找一句写下来。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测试(考试范围:《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时间:90分满分100分一、基础训练营。
(47分)1.请在横线抄写下面的句子,注意字体工整,结构美观,文面干净。
(2分)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2.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10分)(1)进入初秋,天气zhújiàn凉爽起来。
一下课,学校kuān kuò的操场上dùn shí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2)pàn wàng着,秋的脚步近了。
jiāng dī染上了秋的色彩,眼前的一切都笼罩在柔和的阳光下,让人感觉生活是多么美好! 3.把括号里不正确的音节划去。
(4.5分)闷(mēn mèn)雷涨(zhǎnɡ zhànɡ)潮飞奔(bēn bèn)而来横(hénɡ hènɡ)卧颤(chàn zhàn)动浩(ɡào hào)浩荡荡笼(lónɡ lǒnɡ)罩踮(diǎn diàn)着脚风号( háo hào)浪吼4.照样子,补充并仿写短语。
(2分)例:沟水汩汩..溪水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5.按要求填空。
(3分)(1)用部首查字法查“薄”字,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
在“薄雾”中“薄”的读音是______。
(2)“鼎”字一共有______笔,第十笔是______。
用“鼎”组两个词语:______、______。
6.结合课文内容连一连。
(4分)月影团团的溪岸平静的薄雾月光闪闪的果园蒙蒙的江面闪闪烁烁的地方隆隆的溪水坑坑洼洼的小星星细细的响声7.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2.5分)观:A.看。
B.景象或样子。
C.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共3套)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1一、看拼音,写词语。
cháo shuǐ kāi kuò pán wàng táo xǐ()()()()xiū bǔ gǔn dòng dì zhèn bái é()()()()二、按要求完成练习。
1.把词语中加点字和它的意思用线连起来。
半明半昧.极短的时间人声鼎沸.稀有、罕见霎.时看齐.头并进一齐、平排着观.潮暗天下奇.观沸腾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积累.牵累.累.积B.重.新重.复重.要C.差.错差.劲出差.D.风号.浪吼号.手逗号.3.用“牵”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入括号里。
(不能重复)(1)妈妈( )我的手去看月亮。
(2)我生病了,妈妈日夜( )。
(3)与这件坏事有( )的人都被找去谈话了。
4.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如果……就……因为……所以……既……又……(1)飞机飞得( )快速,( )平稳。
(2)( )蜜蜂不辞辛苦地为人类造福,( )人们喜欢它。
三、读一读,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的练习。
①人( )人( ) ②窃窃( )( )③锣鼓( )( ) ④人声( )( ) ⑤悄无( )( ) ⑥鸦雀( )( )1.表示声音大的词语是( )和( )(填序号),这样的词语我还会写( )、( )等。
2.表示声音小的词语是( )(填序号),表示没有声音的词语是( )和( )。
四、仿写句子。
例: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1.那星星在闪动。
2.草地上有一群群羊儿。
五、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请写下来。
斜阳芦苇波光粼粼鸟儿六、回忆课文填空,并完成练习。
1.“我们踮着脚,江面还是,看不出。
过了一会儿,响声,只见出现了,人群又沸腾起来。
”最能体现这句话所描述景象的诗句是( )。
(填序号)A.八月涛声吼地来B.头高数丈触山回C.须臾却入海门去2.“哦,阿妈,我们到,去看看,看看,看看”和这句话描述的景象相符的一句诗是(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盐.官镇(yán)屹.立(qì)霎.时(shà)B.昂.首(áng)鼎沸.(fú)崩.裂(bēng)C.横贯.(guān)顿.时(dùn)浩.浩荡荡(hào)D.薄.雾(bó)大堤.(dī)震.动(zhèn)2.“胸有成竹”说的是画家()的故事。
A.文与可B.董其昌C.石涛3.“信誓旦旦”这一成语出自()A.《三字经》B.《千字文》C.《弟子规》D.《诗经》4.“指鹿为马”与下列历史人物()有关。
A.赵高B.秦始皇C.李斯5.“三顾茅庐”中的“茅庐”指的是()的住处。
A.诸葛亮B.刘备C.徐庶D.庞统6.“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这两个成语最初是用来指()A.文章B.画作C.歌曲D.舞蹈7.“破釜沉舟”说的是历史人物()的故事。
A.刘邦B.项羽C.吕布8.下列词语全部形容声音的一项是()A.低声细语坑坑洼洼B.锣鼓喧天齐头并进C.震耳欲聋响彻云霄D.人声鼎沸人山人海9.关于“咫尺天涯”中的咫和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尺比咫长B.咫比尺长C.咫和尺一样长10.下面这句话应该插在语段的哪一处最恰当?日子久了,他竟然发现花园中的花木长得格外旺盛。
植物还会听音乐!(A)一位印度的科学家喜欢在花园里拉小提琴放交响乐。
(B)于是,他开始正式对水稻进行试验。
(C)他在一块稻田里每天播放25分钟交响乐。
(D)一个月后,他发现这块田里的水稻比其他没听音乐的水稻要长得更加茂盛。
A.A B.B C.C D.D11.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B.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C.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学号第一部分积累运用(47分)一、选择题。
(14分)1.找出每小题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把答案序号填在前面的括号内。
(3分)()(1)A.剪秋罗(luó) B.耐(nài)心 C.鹅卵(nuǎn) D.依赖(lài)()(2)A.鼎(dǐng)沸 B.震(zhèng)动 C.苍蝇(yíng) D.程(chéng)度()(3)A.薄(bó)雾 B.运载(zài) C. 尽(jǐn)管 D.塞(sài)上2.找出每小题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把答案序号填在前面的括号内。
(3分)()(1)A.潮水 B.大提 C.芬芳 D.浩浩荡荡()(2)A.填上 B.斜阳 C.偷度 D.山崩地裂()(3)A.豌豆 B.媒气 C.曾经 D.坑坑洼洼3.给下列词语选择意思最接近的词,把答案序号填在前面的括号内。
(2分)()(1)敏锐 A.敏感 B.尖锐 C.灵敏 D.灵活()(2)预感 A.感觉 B.预想 C.意料 D.猜想4.找出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词语,把答案序号填在前面的括号里。
(2分)()(1)她的脸上着健康的光彩,她的眼睛发着亮光。
A.流淌 B.洋溢 C.散发 D.闪烁()(2)汽车在山里行驶,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A.目不暇接 B.美不胜收 C.眼花缭乱 D.头晕眼花5.找出每小题中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把答案序号填在前面的括号内。
(4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柳枝垂落在河面,好像少女在微风中清洗她的头发。
B.夜空里的星星好像无数颗闪烁在黑绒丝上的钻石。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我望着那许多的星星,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
()(2)下列句子中没有句病的一项是。
A.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B.刘平望见远处的那架飞机,嗡嗡的声音。
C.学校的体育室摆满了足球、排球、篮球等体育用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2份含答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基础测评卷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是()A. 鼎沸.(fèi)霎.时(shà)B. 愚昧.(mèi)卵.石(nuǎn)C. 霸占.(zhàn)屹.立(yì)D. 顿.时(dùn)民俗.(sú)【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字音。
A鼎沸(dǐng fèi)霎时(shà shí)B愚昧(yú mèi)卵石(luǎn shí)C霸占(bà zhàn)屹立(yì lì)D顿时(dùn shí)民俗(mín sú)2.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kuān kuò zhú jiàn pú tao qí tóu bìng jìnzhuāng jia mǎn yì shuǐ dào shān bēng dì liè【答案】宽阔逐渐葡萄齐头并进庄稼满意水稻山崩地裂【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阔、逐、醒、葡萄、稼、稻”容易写错。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3. 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振耳欲聋浩浩荡荡B. 鸦鹊无声响彻云宵C. 人生鼎沸悄无声息D. 坑坑洼洼风平浪静【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字形。
A振耳欲聋——震耳欲聋B响彻云宵——响彻云霄C人生鼎沸——人声鼎沸4. 根据平日的积累填空(至少三个)。
描写水的样子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关于声音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描写夜空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答案】①. 水平如镜②. 波光粼粼③. 波澜壮阔④. 余音绕梁⑤. 惊天动地⑥. 鸦雀无声⑦. 月明星稀⑧. 繁星烁烁⑨. 月满如盘【解析】【分析】【详解】考查了成语的积累,成语是词汇中特有的长期沿用的固定成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描写水的样子的四字词语:水平如镜、波光粼粼、波澜壮阔、波浪滔天、碧波荡漾、湖光山色、川流不息。
关于声音的四字词语:余音绕梁、惊天动地、绘声绘色、鸦雀无声、不露声色、穿云裂石、声如洪钟、唉声叹气。
描写夜空的四字词语:月明星稀、繁星烁烁、月色如水、月满如盘、皓月当空、万点繁星、明月清风、众星捧月、星光璀璨、明月高悬、花好月圆、众星拱月等。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的一番教导,他发生了呼风唤雨....的变化。
B. 平时总爱迟到的轩轩今天又迟到了,真是出乎意料....。
C. 疲惫的爸爸一下班就横七竖八....地躺在床上。
D. 飞机起飞时,乘客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A项:呼风唤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的巨大力量。
常用来比喻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有意兴风作浪。
用在句子中形容一个人的变化很大不合适。
B项:出乎意料:指事先对情况与结果的估计,超出人们的料想猜测。
平时总是迟到的轩轩又迟到了,应该是意料之中,而不是意料之外。
C项:横七竖八:形容纵横杂乱。
用在句子中只形容爸爸,不合适。
D项:腾云驾雾:意思是神话描写神仙、妖魔或得道的人可以乘着云雾在空中飞行。
也形容人在身体、精神处于不正常状态的举止。
还形容有超自然的能力或技能等。
用在句子中合适。
6.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B. 最后一粒豌豆是最了不起的一粒吗?当然是。
C. 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D.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
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ABD句子都是自问自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
C.不是设问句。
“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前面问蝴蝶的家在哪里,后面没有回答前面的问题。
7.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从下面的图片中任选一种事物,用上两三个给出的词语,写几句话描绘它。
霎时忽然转眼间一刹那不一会儿过了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2)人们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和声音。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 午后,天空忽然乌云密布,转眼间倾盆大雨伴随而来。
过了一会儿,雨停了,天空又渐渐恢复了原样。
②. 人们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解析】【分析】【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即情景写话。
完成时要注意观察图片内容,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合理的想象并写话。
本题按照要求,从图片中任选一种事物,用上两三个给出的词语,写几句话描绘它。
从这几个词语可知都是表示时间极短的词语,再结合图一乌云密布情景、图二的雨后彩虹情景、图三的烟花绽放情景,选择一种情景描绘出来即可。
如选择图二:暴风雨过后,天空忽然放晴,不一会儿只见一条美丽的彩虹如同一座七色彩桥架在天上,好看极了。
(2)本题考查学生病句修改能力。
修改病句,要找出病因。
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人们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和声音。
”搭配不当,去掉“和声音”。
8. 读通文意。
1.《观潮》按照________顺序,写了潮来前、________、潮头过后________的景象。
描绘出江潮由到奔腾咆哮再到________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__________________。
2.《走月亮》以____________这句话为线索,把读者一步步带入诗情画意的美景中。
3.《现代诗二首》中《秋晚的江上》描绘了_______等景物;《花牛歌》通过描写花牛在草地上_________等有趣的事,巧妙生动地展现了花牛的行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4.《繁星》是著名作家_________写的一篇散文。
课文按照__________顺序,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感受。
【答案】①. 时间②. 潮来时③. 平静④. 恢复平静⑤. 奇特、雄伟、壮观⑥.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⑦. 鸟儿、斜阳和芦苇⑧. 坐、眠、走、做梦⑨. 巴金⑩. 时间⑪. 从前的庭院⑫. 三年前的菜园⑬. 如今的海上⑭. 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解析】【分析】【详解】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1.《观潮》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2.《走月亮》是一篇语句优美、意韵悠长的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文章不仅给我们展现了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更多的是母女俩之间真真切切的情和相融相沫的爱。
文中以“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这句话为线索,把读者一步步带入诗情画意的美景中。
3.《秋晚的江上》这首诗描写了鸟儿、斜阳和芦苇等景物,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边秋天黄昏时的画面。
《花牛歌》这首诗通过描写草地上的花牛行动的各个情景,表现了花牛的自由自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崇。
4.《繁星》是散文家巴金写的,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第1次看星星的地点是庭院;第2次看星星的地点是菜园,第3次看星星的地点是海上。
时间是“从前”“三年前”“如今”,依次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书写了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
9. 口语交际。
学校组织野炊,四(三)班的其他同学都玩得很开心,可团支书杨业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因为他看到先前干净的野炊场地,此时已是一片狼藉,到处都是食品包装袋和食物残余。
于是,在队伍整队返回前,他对同学们进行了一番劝告。
假如你是杨业,你会怎样劝说?注意语言委婉得体,同时能够劝说大家改正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同学们,我们在享受野炊带来的快乐时,请别把垃圾留下,让我们一起把这些垃圾带走吧,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口语交际。
同学们在做此题时,要用到平时学到的交际常识。
我们在劝说别人时要学会尊重对方,语气要委婉,要有理有据,让别人信服和欣然接受。
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口语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
结合题目中的要求,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
本题口语交际的内容是在野炊后劝说同学们不要把垃圾留在野炊场地。
明确了口语交际的内容后,就要想一想如何用委婉得体的语言劝说同学,并能够劝说大家改正缺点。
在劝说时可以从“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出发,劝告同学们随时带走垃圾,做一个文明的同学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
顿时(),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江面还是(),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只见东边()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变粗,()。
再近些,只见(),形成一堵()。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齐头并进,()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好像大地都被()起来。
10. 按原文填空。
11. 以上片段,作者的观察顺序是()。
我能从文中找出表示观察顺序的词语:()、()、()。
12. 作者把听到的声音的看到的景象穿插描写,请把描写声音的句子在文中用“”画出来。
13. 请用文中的词语或短语,把潮来时的样子按顺序梳理如下:风平浪静→()→白线拉长变粗→()→()14. 标“﹏﹏﹏”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让我仿佛看到(),听到()。
【答案】10. 闷雷滚动人声鼎沸往东望去风平浪静越来越大水天相接沸腾逐渐拉长横贯江面白浪翻滚两丈多高的水墙千万匹白色战马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震得颤动11. ①. 由远到近②. 远处③. 再近些④. 越来越近12.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