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 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三种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比较

三种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比较

D f r n e a e h wn e r k be infc c .I cd n e r t o u t g n n ore e p sro wal ewen i ee c h v s o rri o e d ta h a o tir in n l l b t e
维普资讯
《 南 医学) O 8 海 2 O 年第 l 9卷第 2期
文 章编 号 :0 3 6 5 2 0 】2 0 3 o 1 0 - 3 0(0 8 0 — 3 一 3


三种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 比较
高永 河 . 李德 勇
( 苏省 句容 市人 民 医院 I U, 苏 句容 江 C 江 2 20 ) 14 0
c l ce d cl itr d t f h v i e ne P 4 ae ,GW DF 8 ae ,P r u wit4 cs s i I ol td me ia hsoy aa o a e mplme td T 5 e s s e 3 c ss ec T s 0 ae n CU fo Ap l 0 o M ac 2 0 .Th n we ii e h m it rm r 2 04 t rh 0 7 i e dvd d te no A,B n C r u s lc lt g e r u S n i a d go p .Ca ua n p r go p’ ic- i
摘 要 目 的 比 较 经 皮 气 管 切 开 术 ( ec t eu rees my T)导 丝 扩 张 钳 法 气 管 切 开 术 ( ud i Prua ost h ot ,P 、 n a o G iewr e dlt gfres G i i ocp , WDF 、 皮 旋 转 气 管 切 开 术 ( ecT i ) an )经 P ru ws 的手 术 时 间 和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率 , 讨 三 种 气 管 切 开 术 t 探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ICU临床应用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ICU临床应用

选 择我 院 IU 1 0 C 2 例重症患 者 , 随机进行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 ( 7 ) 5 例 及传统气管切开术 ( T) O
( 3 ) 在手术时间 、 6例 , 出血 量 、 并发症等进行 比较 。 结果
明显较 O 组 ( 63 T 2 .1±8 2) i 短 , . mn 4 P<0 0 ;出血量 ( 65±5 2) l .l 0 1. . m ,明显 少于 O 组 ( 1 7 T 4.
皮 下组 织 及 气管 壁 ,直 至可 容 纳气 管套 管 的宽
D h 1 .70c a . s.0 7 14 .0 20 .3 O 03 6/m .i n1 0 - 2 52 1 .3 2 js 0
度 ,撤 出扩张钳 ,沿 导丝导入气管套管 ,确认气 管套管 在气管 内后 ,拔 出导丝 ,气囊充气 ,固定
2 并发症 . 2
两组患者 的血 压 、心率 、血氧饱和 参 考 文 献
[ 中华 医学会重症 医学分会. 1 】 临床技术指南【 】 M. 北京
人 民卫 生 出 版社 ,2 0 :6 — 0 09 5 7.
度 、呼吸均未 出现波动 , T组 出现 1 P 例皮下气肿 , 经 扩 充 切 口后 缓 解 ,所 有 病 例未 出现 血胸 、气 胸 、气 管食管 瘘 ,中期观察 ( 6月 内 )未发 现声 音 嘶 哑 、喉神 经损 伤 、狭 窄性 呼 吸 困难 。
随着重症 医学 的发展 ,患者 的病情 较重 ,往 8 岁 ,平均年龄 ( 2 7 4. 7±5 2) . 岁。同期 P 组 5 4 T 7 往需 要 I U医生及 时建立人工 气道…,近 年来经 例 ,O C T组 6 例 。 3 皮穿刺气管切开术 在 I U逐 渐应 用 。我们通过在 12 方法 两组 患者均 在病 房局麻 下进 行 ,去 C . 我院 1 9 年 1 至 2 1 年 1 月 同期进行气管切 枕垫 颈头稍 后仰 。P 98 月 00 2 T组 由 I U医生进行 ,采用 C 开术 的 1 0 2 例患者 ,进行两种切开方 式 ,现报告 P r x ot 公司生产 的一 次性气管切开 包 ,一般选择 e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ICU患者中的运用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ICU患者中的运用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ICU患者中的运用发表时间:2015-09-28T09:32:12.597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第3期供稿作者:阿里木·买买提1 阿不都卡地尔?巴吐尔2[导读]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一科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口腔頜面外科 ICU患者接受精辟管切开手术治疗后,较传统方式而言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

阿里木·买买提1 阿不都卡地尔?巴吐尔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一科 83000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口腔頜面外科 830000【摘要】目的:探究并对ICU患者通过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治疗效果加以分析。

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91例ICU患者接受气管切开手术的治疗。

91例患者中41例接受传统气管切开手术治疗,为本次的对照组。

剩余50例患者接受经皮管切开手术治疗,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治疗的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大小以及愈合时间分别为(8.7±2.2)ml、(8.9±4.7)ml、(1.3±0.5)cm及(3.8±2.1)d相对对照组而言明显较高;对照组伤口感染、切口溢胰及套管脱出并发症合计发生率为43.90%,较观察组的4.00%明显更高,差异在统计学方面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CU患者接受精辟管切开手术治疗后,较传统方式而言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

【关键词】气管切开手术;经皮气管切开术;传统气管切开手术通常情况下大部分ICU患者的呼吸功能均存在一定的异常情况,一旦不能接受适当的处理,会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一定的威胁。

通过气管切开手术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呼吸道生理死腔,使其呼吸道阻力减少,有利于实施吸痰,提高机械通气的效果。

经皮气管切开手术治疗的概念于1950被提出后不断地进行了改进和提高,使得手术治疗的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均明显减少[1]。

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ICU重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ICU重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ICU重症患者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icu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icu重症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气管切开术治疗,对两组手术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①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以及愈合时间方面均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观察组所有患者取仰卧位,并在肩部下垫一软枕,头正中后仰,以充分暴露颈部,应用1%的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麻醉完全后在颈前正中线第2、3气管软骨环处作一长约1-1.5cm的横行切口,然后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应用注射器连接穿刺针进行穿刺,进针过程中同时回抽注射器,直到有针筒抽出空气证实穿刺入气管内,拔出针芯,留下外套管,在套管内置入导丝,应用扩张器扩开皮下组织和气管前壁,沿导丝将气管套送入气管内,拔出管芯和导丝,再次确认套管是否在位,充分吸痰和分泌物,固定气管套管,接呼吸机导管给氧。

1.2.2 对照组在患者的环状软骨和颈静脉切迹间行纵行切口,切口皮肤及以下组织,正中分离颈前带状肌和气管前筋膜,在气管3-4前纵行切开,置入气管套管,其后操作与观察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以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对比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5.0系统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计量数据采用(χ±s)表示,并应用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2.1 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以及愈合时间方面均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的比较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皮下气肿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共出现6例并发症,其中气胸2例,皮下气肿3例,套管脱出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0%,两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传统气管切开术与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中的临床对比研究

传统气管切开术与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中的临床对比研究

[] 薛 美, 志强 , 永强 , . 酸 帕罗 西 汀对 难治 性 肠易 激 综合 征 5 吴 任 等盐
疗 效的 影响 [ . 警 医学,02 31: -1 J武 ] 2 1, () 92 . 2 1
【】 吴 志学 , 正义 , 苏 宁 . 生力 维 和 整肠 生 联 合 阿普 唑仑 治 疗 6 高 戴 援 肠 易激 综合 征疗 效 观察 [ . 国误 诊 学杂 志 , 1,02 ) 1 1 J中 ] 2 01(5: 2- 0 6
(2 : 67 8 1) 3 -3 . 7
枢神 经系统 的苯 二氮受体 ,加 强中枢抑制性 神经递质 v氨基丁酸与其
受体 的结合 ,促进 氯通道开放 ,使细胞超极 化 ,增强 Y氨基 丁酸能神 经元 所介导 的突触 抑制效应 ,使 神经元的兴奋性 降低 ,从 而发挥抗焦
[] 李 钊 , , 传成 . 必 利 加 阿普 唑仑 治 疗 便秘 型 肠 易激 综 4 张梅 黄 西沙
< OO ) . ,组间差 别均 具有 统计 学意 义 。结 论 P T在抢 救 中具 有优 势 ,熟练 掌握 适应证 、 禁忌证 ,减 少可 能 出现 的并 发症。 5 D 【 关键 词 】传 统 气管 切开术 ;经 皮扩 张 气管切 开术 ; 临床 研 究 中 图分类 号 :R5 63 文 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7 - 14 (0 2 0 05 - 3 6 1 89 2 1 )2- 0 7 0
【 要 】 目的 比较 传 统 气管切 开 术 与经 皮扩 张 气管 切开 术 (D ) 在 IU 中的应 用对 比 ,分 析 两种 方 法 的 临床 价 值 及 意 义。方 法 分析 摘 PT C 14例 在 IU 气管切 开使 用机械 通 气患者 的 临床 资料 ,将 4 经传 统 气管切 开术 患者 分 为对 照组 ,5 例 经 皮扩 张 气管切 开术 患者 为观 察 0 C 8例 6

经皮扩长气管切开术PDT在ICU危重病人的效果分析

经皮扩长气管切开术PDT在ICU危重病人的效果分析

经皮扩长气管切开术PDT在ICU危重病人的效果分析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和传统气管切开术(ot)在icu的应用及护理差异。

主要采取的方法是临床选择60例患者(分pdt试验组30例及ot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及术后并发症并进行比较。

发现对照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明显高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切口大小明显大于试验组;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多于试验组,且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可见,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更适合在icu危重患者抢救中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经皮扩长气管切开术传统气管切开术操作优势 icu 危重患者气管切开术(tracheostomy)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

目前,气管切开有4种方法:气管切开术;经皮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微创气管切开术(minitracheotomy)。

经皮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tracheostomy surgery,pdt))是由toye和weinstein于1969年首次介绍,并在1986年再次提出。

1985年以后专用器械被投放市场(shiley lnc,cook,inc.)。

资料显示经皮气管切开术能将病人的机体损害降低,有利于病人的后期恢复,能减少医务人操作时间等[1]。

由于其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临床应用比较广泛[2]。

我院从2008年开始引进经皮气管切开手术,效果较好。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行气管切开病人60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对照分析,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19-87岁。

0t组(2008年1月—2009年12月)和pdt组(2010年1月—2011年6月)。

你知道为什么ICU的病人需要行气管切开术吗?

你知道为什么ICU的病人需要行气管切开术吗?

你知道为什么ICU的病人需要行气管切开术吗?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ICU的医生会为病人行气管切开术,那什么是气管切开术呢?气管切开术是当前临床常用的急救手段,是通过切开颈段气管前壁、插入气管套管、开放外界呼吸通道,保证患者呼吸通畅。

该术式多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梗阻和呼吸功能不全、下呼吸道阻塞的辅助治疗[1]。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推广应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tracheostomy,PDT)在临床尤其ICU抢救中得到广泛应用[2]。

气管切开术与气管插管两者相比较,气管切开术具有管腔短、口径大、更利于吸出气道内分泌物、利于吞咽功能恢复等优点,更容易被患者接受,也便于术后机械通气的执行[3]。

一、常见气管切开的原因:1.喉梗阻:喉梗阻的患者由于喉部会出现水肿压迫神经,所以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一般需要行气管切开术,帮助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现象,避免危及患者生命。

2.坠积性肺炎:患者如果存在坠积性肺炎疾病,通常也需要行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这种疾病都是由于长期平卧而导致分泌物不能够及时排出,而出现局部组织的感染,若不及时将痰液排出,很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窘迫等现象,所以需要行气管切开术来进行有效的治疗。

3.长期呼吸机支持:气管切开术,大多是为了防止发生呼吸机相关性损伤而采取的一种有效治疗措施,如果长期靠呼吸机支持的患者出现喉部发炎、有痰不能及时排出的情况,此时需及时行气管切开术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导致患者的喉部发生水肿及坏死的情况,从而危急患者生命。

二、气管切开术后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脱管套管从造瘘口脱出简称脱管,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与固定带松散、操作不当、气囊充气不足或气囊破裂、患者自行将套管拔出。

在气管切开的护理工作中,操作者会对气切套管进行有效的固定,及时调整和更换固定带,我们医务人员每班会检查套管固定带的松紧度。

2.肺部感染术后患者免疫系统功能较差,而且气道直接与空气相通,痰液污染严重,从而增加了肺部感染的发生。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ICU)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ICU)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是一种借鉴Seldinger血管穿刺法发展的微创气管切开术,由Ciaglia于1985年首次报道应用于临床,具有耗时短、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伤口感染率低、切口小、瘢痕小不影响美观等优点。

2017年,我院ICU在五官科医师的协助下,成功开展两例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填补了我院在此方面的空白。

一、目的:由于重症医学科接收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患者很容易出现无法自主呼吸的症状,必须借助呼吸设备辅助呼吸。

当前常见的辅助呼吸方式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主要起到降低患者呼吸道阻力,增强患者自主护理能力等作用。

传统气管切开术在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其手术时间较长,且很容易致使附近组织损伤。

为了有效改善传统气管切开术存在的弊端,如今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其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小,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其利于患者更早脱离呼吸机,避免患者及家属对病情的过度担心,提高治疗满意度。

二:适应症与禁忌症1.PDT的适应症:(1)需长期机械通气(2)需引流气道分泌物(3)解除上呼吸道梗阻(4)有利于脱机(5)减少与气管插管相关的喉损伤(6)提高机械通气病人的舒适度(7)便于交流与发声2.绝对禁忌症:(1)紧急情况下建立人工气道(2)婴儿(3)临床情况不稳定(4)需要高水平peep或者高浓度吸氧3.相对禁忌症:(1)解剖异常(2)甲状腺肿大或颈部其它包块(3)凝血功能障碍(4)有颈部手术史(5)肥胖三、手术方法1.预备气切套管组(1)膨胀套管气囊,检测气囊是否漏气。

确定套管管心(obturator)可自由移动。

确定无误后,将气囊完全消气,避免套管插入时损伤。

再将套管固定翼扣好.(2)检测导引钢丝可否自由通过扩张钳和套管管心。

2.预备手术病患(1)病患仰卧。

用枕头支撑颈部和肩部,头后仰,让颈部完全伸展,下颏、喉结、胸骨上切迹三点一线。

(2)用拇指和食指标出甲状软骨位置,并标示下列生理解剖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皮穿刺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 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经皮气管切开术在ICU 应用的经验和效果。

方法:收集我院ICU 自2010 年7 月至2011 年12 月应用Rusch France S.a.r.l 旋切型经皮气管切开套组和深圳益心达医学新技术公司生产的一次性气管切开套装行气管切开的30 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评估。

结果:30 例患者均由同一术者成功完成了手术,手术时间5-12 分钟,平均7 分钟,仅1 例术后少许渗血、1 例插入气管导管时稍有困难、2 例在旋入扩张器时出现血氧饱和度一过性下降至88% 外,无其他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结论:经皮穿刺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的气管切开术相比具有操作精确易掌握、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愈合后瘢痕小、外表美观等优点,值得推广。

【关键词】经皮穿刺旋转扩张气管切开微创应用【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8-0096-02我院ICU自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应用Rusch France S.a.r.l旋切型经皮气管切开套组和深圳益心达医学新技术公司生产的一次性气管切开套装行经皮穿刺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30例,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0例患者,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龄17-82岁,平均58岁;重型颅脑损伤11例,脑血管意外昏迷 8例,COPD及心肺复苏后各3例,颈椎损伤高位截瘫、急性重度中毒和多发肋骨骨折并创伤性湿肺各2例,除 2例颈椎损伤因有困难气管插管直接行气管切开外,其余28例患者均在行经口气管插管5天以上并行机械通气,且预期短时间内不能撤机和拔管的情况下施行了手术。

1.1.1 病例选择标准 [1](1)各种原因致喉梗阻、呼吸困难需及时建立人工气道而无法气管插管者(2)预期需长时间机械通气治疗者(3)高位颈椎损伤不能垫肩后仰者。

1.1.2 排除标准 [2](1)年龄小于16岁者 (2)无法触及正常喉部软骨和环状软骨者(3)甲状腺肥大者(4)气管切开区域内有急性感染或恶性肿瘤浸润者(5)严重肥胖颈前组织较厚、颈短者1.2 操作方法:手术全部应用 Rusch France S.a.r.l 旋切型经皮气管切开套组和深圳益心达医学新技术公司生产的一次性气管切开套装,该组套主要包括带套管的穿刺针,J型导丝、一个螺旋形的旋转扩张器、内径7号或8号的气管套管和与之配套的插入器等。

术前患者静脉给予丙泊酚50-80㎎镇静,持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情况,充分吸痰。

采用Seldinger血管穿刺原理。

体位取正中仰卧位,头后伸,肩部垫高,下颌,喉结,胸骨上切迹三点一线,从而充分暴露颈部 [3],术者位于患者右侧,第一助手位于左侧,第二助手位于患者头侧,负责头部固定、气道管理。

碘伏消毒铺巾后,取第 1、2或2、3气管软骨间隙正中为穿刺点,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横行切开皮肤1.0-1.5㎝,钝性分离皮下组织,若带气管插管此时需先将气管插管退至距门齿 18-20㎝并固定;试穿后用带有外套管的穿刺针在选定的穿刺点略倾向患者足端穿刺,边进针边回抽,进入气管壁时穿刺针有明显的突破感,见有空气进入注射器、确定穿刺针已进入气道后,向气道内注入适量1%利多卡因;推进外套管的同时拔出穿刺针,将外套管留置在气道内,沿外套管置入J型导丝,去除套管,固定导丝,将锥形扩张器放入生理盐水中10-15秒以活化其表面的亲水材料后,将其穿过导丝,在导丝的引导下,持旋锥顺时针旋转进入,逐步旋开颈前组织和气管前壁,边旋边略向上提,由助手随时确认导丝能够在扩张器中自由滑动,当扩张器螺纹最宽处进入气管腔后,再旋进时阻力减少,此时逆时针旋出扩张器,将气管套管配合引导器沿导丝插入气管腔,撤除导丝及引导器,再次确定导管位置;将气囊充气,用布带于颈部固定气管导管。

1.3观察指标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3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5-12分钟,平均7分钟,出血量4-10ml,未见皮下气肿、顽固性出血、气胸、食管损伤、严重的神经反射、感染等并发症。

一例有少许渗血,稍加按压后出血停止,其余均未做任何止血处理;一例插入气管导管时稍有困难,可能系气管扩张不充分或插管手法不正确所致,经再扩张和改变插管手法并用无菌石蜡油润滑气管导管后成功插入;2例在旋入扩张器时血氧饱和度一过性下降至88%,血压、心率未出现较大变化。

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3-5天,无一例切口感染。

3 讨论气管切开可以减少上呼吸道生理死腔,降低呼吸道阻力,有利于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及机械通气的实施,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建立可靠人工气道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而人工气道中无论是经口还是经鼻气管插管都有管路较长,吸痰或排痰较困难,使呼吸道管理难度增大,感染难以控制的缺点,尤其是经口气管插管者,保留时间有限,而 ICU中的患者生理储备功能有限,大多并发多个器官疾病,对开放气道要求较高,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由于操作复杂,耗时较长,组织损伤较大,出血较多,术中术后并发症多而有被具微创特点的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代替的趋势 [5],1985年,Ciaglia建立了导丝扩张器经皮气管切开术,在之后20多年,经皮气管切开技术不断被修改更新,操作也越来越简便,出血和并发症少,临床应用广泛 [6],根据扩张气管前壁所采用的方法不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又分为导丝扩张钳技术,改良单步扩张法以及经喉气切法,2001年,德国推出了一种新的经皮扩张技术—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这种技术是以1个带有螺纹的锥形扩张器,一次性旋转扩张气管前软组织及气管壁,犹如木螺丝旋入木板中,一旦锥头进入组织咬上劲,继续扩张便很容易。

其优点主要有:(1)操作精确易掌握30例患者均由同一术者在床旁施行且都顺利,其中仅有2例在旋入扩张器时出现血氧饱和度一过性下降至88%,这主要是因为刚开始操作时经验不足,在使用螺旋扩张器旋进时过度向下用力,压迫气管造成,于是调整了操作方法,把切口稍稍扩大了 0.5㎝左右,患者血氧饱和度回升至99%以上。

由于扩张器是通过旋转进入气管腔的,不需要向下用很大的的力量,只需慢慢拧进即可,避免压闭气管管腔导致的低氧血症,另外皮肤切口可稍大些,1.5-2.0㎝较合适,如切口过小,旋进时增加了阻力,术者会不自主的过度用力。

(2)手术时间短从局麻开始至插入套管平均时间为7分钟。

(3)术中出血少大部分只在切开皮肤时有少量出血,当旋入扩张器或置入气切套管时出血往往自行停止,这是因为经皮穿刺气管切开不需分离颈前皮下组织及带状肌,不需直视下气管造瘘,旋转时扩张器对周围创面组织的持续挤压止血作用 [8],这是其他经皮气管扩张术所不具备的。

(4)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因旋转扩张属钝性分离,故对组织的损伤较小,受体位影响也较小,对于合并颈椎损伤或其他原因无法摆放常规气管切开体位的患者,在急需开放气道时可作为首选[9],虽有报道表明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能导致气胸,皮肤和纵隔气肿,气管狭窄等并发症,但在我院ICU所实施的这30例患者中无一例出现。

(5)愈合后瘢痕小,外表美观传统气管切开术选择纵行切口,切口长,不易隐蔽,而经皮穿刺旋切术切口只需能通过气切导管即可,采用横切口,长度 1.5-2.0㎝,与颈部皮肤纹理平行,术后瘢痕小且隐蔽,切口更美观。

[10](6)治疗费用低经皮气管切开在床边即可进行,不需耳鼻喉专科医师操作,也无需麻醉医师协助,ICU有经验的医师就能完成,患者住ICU时间也短,费用相对较低。

[11]此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在操作中仍有一些技术要点:(1)一定沿中线穿刺,确认已进入气管后方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2)穿刺气管时,针尖偏向患者足端,与垂直线的角度为15°-30°,垂直进针存在将导丝置向患者咽喉部的危险;(3)穿刺切开位置以第1、2气管软骨环间为最佳,可最大限度地避开甲状腺峡部,不易损伤无名动脉;(4)旋入扩张器时,与水平面约成45°,尖端指向足端,这样可使容纳旋转扩张器的空间延长,从而减少气管后壁损伤的几率;(5)旋进扩张器时,第一助手应随时确认导丝能够在扩张器中自由滑动;(6)旋进时不可一味下压,应不时上提扩张器,如感阻力较大时,可逆时针稍旋出一些再顺时针旋进;(7)在操作过程中,助手一定要固定好导丝的位置,使其一直处于气管内,如果套管插入困难,应考虑到以下方面:插入了气管间隙,需调整方向和深度,气管前壁扩张不够,需充分扩张,气管塌陷或严重的气管偏斜,需行常规气管切开术;(8)操作过程中应严密监测心电图、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术前的镇静和局部的充分麻醉非常重要,可避免患者受到刺激后引起心脑血管意外,同时还需注意沿外套管置入J型导丝不宜过深,否则可能刺激气管黏膜而起恶性心律失常。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经皮穿刺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的气管切开术相比具有操作精确易掌握、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愈合后瘢痕小、外表美观等优点,是目前最适宜在ICU中推广使用的一种微创气管切开法,只需谨慎操作,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1] 贾东林 .气道管理新方法-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9.9.(9):821-824[2]秦巍 ,杨慧,郝建潮等 .经皮气管切开术130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6.6(8):638[3、6] 邱海波 ,黄英姿主编.ICU监测与治疗技术.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9.10[4] Johnson JL;Cheatham ML;Sagraves SG ,et al.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a comparison of single-venus multiple-dilator techniques[J].Crit Care Med,2001,29(6):1251[5] Frova G;Quintel M. A new simple method for percutaneous tracheotomy:controlled rotating dilation.A preliminary yeport.Intensive Carc Med,2002,28(3):299-303[7] Westphal K,Maeser D, S cheiflerG, et a.l percu Twist: A new sin gle dilator techn ique-for percutaneous tracheostomy [J].AnesthAnalg,2003,96(1):229-232[8]李建伟 ,孙世中,张赛,等.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套管导入术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8,17(5):384[9]李宏治 ,申捷,钟志越,等.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 中国临床医学 ,2008.15(3):332-334[10] 徐璟,冯波,贺玲,等. 床边经皮气管切开术的配合及观察. 实用临床医学杂志. 2008.4(1):74[11] 邱海波主编 U主治医师手册: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