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合集下载

劳动力市场均衡

劳动力市场均衡

劳动力市场均衡劳动力市场均衡摘要将经济学中的均衡概念应用在劳动力市场中,分析了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两种情况,在静态均衡中,分析了静态均衡形成的过程,以及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对均衡状态的影响;在动态均衡中,分析了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对于均衡的影响。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劳动力供给一、均衡的基本含义(一)经济学描述的均衡1.古典经济学描述的均衡古典经济学认为,在均衡状态下,相互对立中的任何一种力量在各种条件制约下不再具有改变现状的动机或能力。

劳动经济学最初研究的均衡是劳动力市场均衡,它包含两方面,第一:对立的力量即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在量上处于均等状态,即变量均等;第二:决定供求的任何一种力量这时不具有改变现状的动机或能力,即行为最优。

古典经济学,按照均衡市场的覆盖范围,将均衡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分析是经济学中用来考察单个市场、单个商品价格与供求关系变化的一种分析方法。

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析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生产要素的供需均衡时的价格决定。

一般均衡分析是用来考察所有市场、所有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关系变化的一种分析方法。

在分析某种商品的价格决定时,是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需及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来分析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供需同时达到均衡时所有商品的价格如何被决定。

根据对均衡的时间特性的不同规定,分为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

静态均衡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完全抽调时间因素和具体变动过程,是一种静止地、孤立地考察某些经济现象的方法。

动态分析则是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现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现代经济学继承和发展了古典均衡理论,现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是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因素对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稳定、不再变动的状态。

均衡分析的方法在于揭示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变量关系,说明实现均衡的条件以及如何实现均衡。

现代经济学所说的均衡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均衡,将市场均衡条件一般化,用其来概括包括非市场经济的各种状态。

第三章: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第三章: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求学生: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 1.了解均衡的基本含义,劳动力供求关系类型; 1.了解均衡的基本含义,劳动力供求关系类型; 了解均衡的基本含义 2.熟悉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分析、 2.熟悉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分析、自愿失业和 熟悉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分析
非自愿失业以及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过剩 的含义; 的含义;
5
(二)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 静态均衡
静态均衡是抽象掉时间因素,变量的调整可在瞬间完成。 静态均衡是抽象掉时间因素,变量的调整可在瞬间完成。
动态均衡
动态均衡则相反,认定经济变量的调整有个时间过程。 动态均衡则相反,认定经济变量的调整有个时间过程。
6
二、现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 (一)一般意义上的均衡
一般意义上的均衡(或叫“一般意义上的经济 一般意义上的均衡(或叫“ 均衡” ------现代经济学所说的均衡 现代经济学所说的均衡, 均衡”)------现代经济学所说的均衡,已不仅 仅是“市场均衡” 而是一般意义上的“ 仅是“市场均衡”,而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 均衡”。(如计划经济中的某些情况 如计划经济中的某些情况) 均衡”。(如计划经济中的某些情况)
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均衡工资率 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 上升,均衡就业量增加; 上升,均衡就业量增加; 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 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均衡工资率 下降,均衡就业量下降; 下降,均衡就业量下降;
16
劳动力供求双方同时变动对静态均衡的影响
S2 S
D1
D
17
3.3 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分析
3.3.1 动态均衡的基 本假定
7
(二)凯恩斯失业均衡
现代经济学对均衡概念的另一个发展,是把只满足古典均 现代经济学对均衡概念的另一个发展, 衡的两个条件当中的一个条件的经济状态也认定为均衡。 衡的两个条件当中的一个条件的经济状态也认定为均衡。 20世纪 年代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出现以后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出现以后,形成了失业 世纪30年代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出现以后, 均衡的概念。按照古典均衡的定义,失业均衡是一个悖论: 均衡的概念。按照古典均衡的定义,失业均衡是一个悖论: 失业意味着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因而是非均衡的, 失业意味着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因而是非均衡的, 而不是均衡。 而不是均衡。 但是,凯恩斯失业均衡概念的出现说明: 但是,凯恩斯失业均衡概念的出现说明:

第四章 劳动力市场均衡分析

第四章 劳动力市场均衡分析
• 1)劳动力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 劳动力供给曲线右移,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增加 ;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均衡工资率提高,均衡就业量减 少。
• 2)劳动力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 均衡工资率提高,均衡就业量增加;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 ,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减少。 • 3)劳动力供给曲线和劳动力需求曲线同时变动对劳动力市 场均衡的影响。
• (三)现代非均衡理论中的非均衡。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
• • • • 一、完全竞争下的劳动力市场均衡 (一)劳动力市场完全竞争的基本假设条件: 是一种理性的状态。 其假设条件:P91.
• (二)工作和劳动力同质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均衡(指静 态市场上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量的决定)
二、劳动力供求变动对静态均衡的影响?( 简答题)
二、当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
• (一)市场均衡与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均衡 • (二)凯恩斯的失业均衡:是一个悖论,因为失业就意味 着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此时即使在商品市场和资 金市场上都存在着供求相等,但从整个经济体系来看仍然 存在超额供给,因而是非均衡的,而不是均衡的。
• 按均衡世界的覆盖范围分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 • 1、局部均衡的含义: • 2、局部均衡的假定: • 马歇尔是局部均衡理论的代表人物。 • 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和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提出垄断 竞争理论发展了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一般均衡分析
• • • • • • 又叫做瓦尔拉斯均衡理论。 假定: 1、要求市场的参与者有关于市场的完全信息; 2、假定经济中不存在不确定因素; 3、不存在虚假交易; 4、经济系统是个“大经济”。
三、多维竞争下的劳动力市场均衡
• 含义:指在一组工资率下,两个以上的多个劳动力市场同 时达到均衡。 • 假设条件:书P95 • 前提:书P95

《劳动力市场均衡》课件

《劳动力市场均衡》课件
方向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措施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分割;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保障 劳动者权益;推动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企业 加强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05 未来劳动力市场 的挑战与展望
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就业率的调节作用
就业率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情况。当市场上的就业率发生变化时, 也会引导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调整,从而影响市场的均衡状态。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变动
经济周期的影响
经济周期的波动会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市场的均衡状态。在经济扩张 时期,劳动力需求增加,市场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在经济衰退时期,劳动力需求减 少,市场可能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
延迟退休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政府可能推行延迟退休政策 ,以延长劳动力供给。THANKS感谢来自看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普及
可能导致某些低技能岗位的消失,同时创造新 的高技能岗位。
技能需求变化
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对低技能人才的需 求减少。
就业结构调整
需要适应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调整教育体系和培训计划。
经济全球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跨国公司的影响
跨国公司的发展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的全球化,影响本地就业。
运行机制
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 等,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和价格 水平。
02 劳动力市场均衡 理论
均衡的基本概念
01
均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劳动力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的状态, 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率和就业率处于稳定状态。
02

第三章 劳动力市场均衡、分割

第三章 劳动力市场均衡、分割

O
L2 L0
L1 L
五、劳动力供求变化对均衡价格和均衡就业量的影响
1、劳动力需求不变,劳 动力供给发生变动
W
S1 E1 E0 E2
S0
–劳 动 力 供 给 增 加 W1 均 衡 工 资 率 下 W0 降,均衡就业量增 W2 加
S2
D L2 L0 L1 L
–劳 动 力 供 给 减 少 均衡工资率增 加,均衡就业量减 少
W
S1 E1 E0
S0
W0 W1
D1
D0 L
O
L1
L0
4、劳动力需求与
供给都减少
W
S1 E1 E0
S0
均衡就业量减少, W0 均衡工资率不定
W1
D1
D0 L
O
L1
L0
5、劳动力需求
增加,劳动力
供给减少
W
W1 W0 E0
E1 S1
S0
D0 O L0 L1
D1 L
6、劳动力需求减
少,劳动力供
给增加
二、现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
• (三)非均衡概念
• 古典均衡理论中,非均衡一般是不稳定的状态, 具有暂时性和过渡性,必然要立即其他状态转 化。 • 在非均衡理论中,非均衡与瓦尔拉斯均衡一样, 具有行为确定的含义,因此具有稳固性,可以 持久地存在,而不仅仅是一种过渡状态。
三、劳动力供求关系类型
• (一)供大于求 • (二)供不应求 • (三)供求均衡
劳动经济学
第三章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分割与内 部劳动力市场
责任分散效应 •责任分散效应
• 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 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 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 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 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 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 往会退缩。

第1章_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第1章_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第一章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1
内容提纲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的特征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
2
一、劳动力市场的内涵及特征
(一)内涵:劳动力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上,是指劳动力供求双方双向选择、进行劳动
力交换的场所,同时又是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 供求关系的组织形式。
符合无剩余条件。
11
(二)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 1、静态分析: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
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它完全 抽掉了时间的因素和具体变动的过程。 2、比较静态分析:考察新的均衡状态之间的关系, 即两个静态均衡点之间的比较,研究发生了什么样 的变化。 3、动态分析:把时间因素导入到分析中并注重过程 分析。
23
人口减少,消费者人数随之下降,但因 为幸存者的人均消费量比以前增加,尤 其是奢侈品消费增加,所以,劳动力供 给曲线左移的幅度大于劳动力需求曲线 的左移。
问:最后w和就业量的变化如何?
24
案例2
20世纪70年代,由于受沙特阿拉伯及其他生产石油的阿 拉伯国家高工资(比本国高6倍多)的吸引,大约一半 的埃及建筑工人离开本国,而同时埃及的建筑业正处在 繁荣期。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而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 使得埃及建筑工人的工资水平仅在5年内上升了53%, 工资率的上涨还伴随着就业量的增加。请用模型分析。
他非货币特征方面也具有同质性; 4)劳动力市场上供需双方为数众多,并且双方均无组织性,
是工资接受者; 5)劳动力流动无制度障碍,流动成本为零。
13
2、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 指静态市场上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量的决定。 当劳动力需求等于劳动力供给时,劳动力市场处于

第四章劳动力市场均衡

第四章劳动力市场均衡

图4-8 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
Back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二、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
1、从劳动力流动的视角去谈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
假设经济社会由A、B地区构成, wa>wb , 高工资使得B地区劳动者流向A地 区,sa1移向sa2,sb2移向sb1,劳动力供给曲线的位移使得地区工资差别趋于消 失。
(一)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均衡
将均衡概念应用于各种经济形态的分析,将市场均衡条件一般化,用其概括包括非市 场经济的各种状态。
(二)凯恩斯失业均衡
– 古典均衡:失业意味着劳动力市场上供大于求,经济体系是不均衡的。 – 凯恩斯:古典均衡是一个特例,更为一般的是失业均衡这样的情况。
(三)非均衡概念
– 古典非均衡:是一种 不稳定状态,具有暂时性和过渡性。 – 非均衡理论:非均衡与瓦尔纳均衡一样,具有行为确定的含义,可以持久存在, 而不仅仅是一种过渡。非均衡的结果建立在每个人在既定信息条件、制度条件和 市场条件下的最优选择基础之上,具有稳固性。
Back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均衡 一、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
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也就是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量的决定。
S 当工资高于均衡工资率 为W1,劳动力市场为 买方市场,劳动力的需 求则对市场中的劳动力 价格具有支配力量。会 要求降低现有工资水 平。 a w1 we c w2 f b
D Lc La Le Lb Lf
第四章
的 意 义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第 三 节 劳 动 力 市 场 均 衡 衡 均 场 市 力 动 劳 节 二 第 第 一 节 均 衡 的 基 本 含 义
第一节 均衡的基本含义 一、古典经济学描述的均衡
(一)按照均衡市场的覆盖范围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不均衡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不均衡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不均衡在经济学中,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复杂而且动态的系统。

这个市场的状态,既可以是均衡的,也可以是不均衡的。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不均衡,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意味着供给和需求之间达到了一种平衡状态。

在这种平衡状态下,劳动者的技能和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基本匹配,使得劳动者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用人单位也能够雇佣到满意的员工。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通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完全就业: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意味着劳动者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机会,实现了充分就业。

这不仅能够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还能够增加整个经济的产出和效益。

2. 合理薪酬:在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状态下,用人单位会根据供求关系和劳动者的能力给予合理的薪酬。

这样既能够保证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也能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

3. 动态调整: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需求和供给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一个均衡的劳动力市场可以通过灵活的调整来适应这些变化。

二、劳动力市场的不均衡然而,劳动力市场的不均衡也是常见的。

当供给和需求之间出现失衡,劳动力市场就会陷入不均衡状态。

这种不均衡状态可能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劳动力市场的不均衡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失业和极度低下的就业率:供给劳动力大于需求劳动力时,就会出现失业现象。

大规模的失业会导致经济增长的放缓和社会不稳定,给劳动者和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

2. 技能不匹配:如果劳动者的技能和能力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就会出现技能的浪费和用人单位的招聘困难。

这种不匹配现象可能导致一些行业或地区的劳动力短缺,限制了经济的发展潜力。

3. 不公平薪酬:劳动力市场的不均衡也可能导致薪酬的不均衡。

一些行业或职业的供给不足,会导致这些行业或职业的平均薪酬增高,而其他领域的劳动者可能会面临低薪的情况。

三、促进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措施为了解决劳动力市场的不均衡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市场的均衡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人才市场,又称劳动力市场、劳动市场、劳工市场、职业市场、就业市场、求职市场、招聘市场、人力市场等,是指劳工供求的市场。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劳动力市场的含义
劳动力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所有者个体与使用劳动要素的企业之间,在劳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反映社会经济特征之一的经济关系;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市场机制借以发挥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和形式。

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广义的劳动力市场交换关系的外在表现,是实现劳动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劳动力市场的主体由相互对立的两极构成:其一为劳动力的所有者个体,其二为使用劳动力的企业。

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是劳动者的劳动力,即存在于劳动者身体之内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能力。

同时,劳动力也是劳动力市场关系的物质承担者。

劳动力市场的性质:
第一,劳动力市场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

第二,劳动力与工资的交换行为,使交换双方各自得到所需要的使用价值,实现各自的效用;在交换的过程之中,各方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进行经济计量,能够使双方接受交换的结果,因而其交换只能是一种等价交换。

第三,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市场价值——工资。

劳动力价格——工资是实现和决定这种交换行为的必要手段。

第四,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实现劳动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是一种具有最高效率、消耗最低费用的最经济的形式。

劳动力市场的本质属性,是指劳动力市场所维护、反映和调节的经济利益的性质。

其主要表现是:
第一,劳动力市场是在产权边界界定清晰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因为进行财产交换的前提是有对财产享有支配权的主体。

第二,劳动力市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调节劳动力的配置,实现劳动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相结合的最有效率的最佳途径。

劳动力市场为劳动者追求正当的物质利益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

第三,劳动力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交换,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后,所开始的劳动过程是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过程。

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价值在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

(二)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
经济学中运用的均衡概念,一般含有两重含义:其一指某种经济现象所处的状态;其二指分析方法。

均衡状态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稳定、不再变动的状态。

市场均衡是经济学中最初的均衡的概念,经济学对均衡的第一个扩充就是将这个概念应用于各种经济形态,将市场均衡一般化,因此现在所说的均衡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均衡”。

均衡分析方法是揭示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说明实现均衡的条件以及如何调整实现均衡的方法。

均衡分析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就是假定其他情况不变,分析单个市场均衡的实现与变动。

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A·马歇尔。

一般均衡分析,考察所有市场的均衡的建立与变动,在所有市场的供给、需求和价格的相互关系中研究一个市场的均衡问题。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瑞士洛桑学派的L·瓦尔拉。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主旨是,研究任何一种特定商品的供求和价格的关系,它必须在联系其他所有商品的供求和价格的关系的条件下才能做好。

单个市场均衡的建立与变动依赖于其他所有市场均衡的建立与变动。

均衡分析又分为静态均衡分析和动态均衡分析。

静态均衡分析抽象掉时间因素,变量的调整是瞬时完成的,其调整时间设为零。

动态分析与此相反,经济变量的调整需要时间,着重考察经济变量在不同时间的.变动情况。

它要分析经济现象的变化过程。

(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1.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劳动力资源就能达到最有效率的分配。

在给定资源与总需求水平的前提下,社会产出亦能取得最高水平。

这是劳动力市场均衡在理论上所具有的第一个意义。

2.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的第二个表现是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不存在任何职业的、行业的和地区的工资差别。

在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条件下,经济社会中任意一种职业、行业,任何一个地区的工资,都不会与其他职业、行业、地区存在差别。

3.充分就业
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竞争在均衡工资决定的同时,实现充分就业。

经济社会在均衡时,实现了充分就业。

当然,必须注意的是,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构成“充分就业”的就业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量。

在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劳动力需求曲线给定的条件下,供求的竞争导致充分就业的实现。

当劳动力供给曲线或劳动力需求曲线一方或双方都发生移位时,均衡工资的水平不同,其充分就业的就业量也是不同的。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