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分析研究

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分析研究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周围环境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市道路绿化景观逐步走近我们的视野,它不仅是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而且满足人们的交通需要,它同时体现一个城市公民的审美观、精神面貌、文化修养的水平,不同的城市形态有不同的绿色系统,城市的退线林荫道、公园、小游园、绿地,构成一组系统,并契入城市形成一个绿色系统。
城市道路退线绿化应充分结合现状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竞争力水平,为未来实现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许多城市中最具生命力、最富魅力的地方,并非城市中规整的街区,而是市区中道路退线绿化景观与许多周边不规则的绿地所串联出来的绿廊。
因此本文主要以青岛市现有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现状为例进行分析,及目前青岛市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中存在的问题及以后发展方向进行剖析。
关键词:道路;景观;绿化;建议引言:城市道路退线绿化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道路可持续发展的标志之一。
同时也是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品味的绿色长廊。
现在人们对城市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有了一定的重视,我们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工作者需要精心组织,合理配置,才能创造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城市道路景观。
道路退线绿化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通过带状或者块状的“线”性组合,使城市绿地连为一个整体。
搞好道路退线绿化,不仅美化街景,还有净化空气、减弱噪音、减尘、改善小气候、防风等作用。
城市道路退线绿化景观为城市道路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预留了空间。
1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构成下文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探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构成:1.1内在因素:主要是道路红线以内的东西,按照功能可划分为三类。
1.1.1城市道路绿化实用性:主要是指道路两侧及路中心处的路栅、护栏、路障、路灯,电话亭、报亭、邮筒、垃圾筒、公交站亭、地下道口、人行天桥等。
1.1.2城市道路绿化审美性:主要指道路两旁的树、花坛、喷泉、雕塑等户外艺术品,地面艺术铺装等。
关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分析

关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分析摘要:城市道路是城市形象和环境的象征,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道路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道路不仅承载着人们的出行需求,还需要与其他景观相协调,以提高人们的视觉和精神满意度。
城市道路景观是否具有观赏性已逐渐成为评价城市是否美丽的标准之一。
然而,目前我国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建设和管理还需要改进,因此如何做好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提高城市道路景观质量,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为城市社会环境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变得越来越重要,并逐渐成为相关人员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城市道路;道路景观;设计原则;推广策略1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概述从景观建筑学的角度来看,城市道路景观的狭义概念是指人们在城市道路上视觉感知到的空间、实体和其他对象元素,包括自然元素(如山水、土地、植物等)、人工元素(如道路车辆、建筑物、桥梁等)及其关系。
它代表了道路及其环境所显示的景观特征[1]。
然而,由于人类的行为和感知往往以某种方式影响或影响物化物化物景观,城市道路景观在广义上的意义远不止物化物的外观,还与区域、社会、文化和历史因素有着内在联系,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记录[2]。
因此,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也有必要从美学的角度对道路交通的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在满足城市道路交通基本功能的同时,通过合理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满足景观之间的协调,提高道路空间的舒适性、安全性和美观性,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体现城市文化的功能,美化城市景观空间,丰富人们的出行体验,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城市道路景观空间[3]。
2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意义城市道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道路系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动脉,是连接和分割城市的基本要素,影响着城市的空间发展。
总的来说,城市道路结构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来都没有改变,这决定了城市的总体框架。
因此,合理有效地安排它们是非常必要的。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也具有多样化的功能。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景观在 1 : 1 0 0 0 0的航空遥 感图像上 ,在 不同的景 观要素中
成为城市 的主题 背景 。正如《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一 书中
所述 : “ 当我们想到一个城 市时 ,首先 出现 在脑海 中的就是 街 道。街道 有生 气,城市也就 有生 气 ;街道沉 闷 ,城 市也 就沉 闷” 。 从物质构成 关系来说 ,道路可 以看作是城 市的
是夏季 为行 人遮 阴 、美化 街景 ,选择 树种时 要注 意以 下几
观 ,但 较单调 ,如 中槐 、景 天 、石竹 ;( 2 ) 乔木 和灌木 。既
可 增加景 观和 季相 的变化 ,又具有 节奏 感和韵律 感 ,如 白 腊 、连 翘 、丁 香 ;( 3 ) 常绿乔木 配以花卉 、灌 木 、草坪 、绿 篱 。这种 形式 既可 四季常 青 ,又有 季相 变化 ,是 目前应 用
的总体水平 。 总 的 来 说 ,道 路 绿 化 能提 高 交 通 效 率 和 保 障 交通 安 全 ,
普及率达 8 5 . 7 1 % ;主干道行道树普及率 1 0 0 %,主干道绿 化带普及率 9 2 . 3 % ,大大地改善 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
如今城 市规模 的扩大 、城 市人 口的密 集、人工设 施的 充 斥、机动车 辆的增 长、 自然 环境的 污染等这 些对环 境的
维护城 市交 通 中发挥 着重要 作用 。园林绿化 是城市景 观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而 道 路 绿 化 则 是 城 市 绿 化 的 骨 架 、 网 络 基
础 。城 市道 路 上汽车 的尾 气、噪音 以及烟 尘对环境 的污染 相 当严重 。植物材料 可以在 一定程 度上 降低这些 污染 ,达 到净 化空 气的 目的 ,并且在 炎炎 夏季里 ,提供绿 荫 ,使行 人免 受曝晒 之苦 。如 现在的 拉萨 ,全 市道路 行道树普 及率 达9 7 % 以上 ;城区 共有 2 8条 主次干 道 ,主次干 道绿 化带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K y rs e wo d :Ro d L n sa e h u cin a dteElm e t;wi eRo d F eig a a d cp ;teF n t n e ns o h t t a e l ;Ro d L n sa eDe hh n a a d cp —
fn t n a d l d cp e in r o ce rr a se u l u iesl y a di dvd ai o x s, a d c p ln ig u ci n a sa ed sg est la o d q a, n v rai n n iiu l c e it ln sa ep a nn o n t y t
s a e fc mp n n s r a a d c p e in p i cp e n i o tn so a a d c p e i , h sg i ig c p so o o e t, o d ln s a e d s r i l sa d man c n e t f o d ln s a ed sg t u u d n g n r n
,
能满足视觉构连续性,以及舒适和安全感的综合设
计, 就称 为 视觉分 析 。在视 觉方 面 , 路景 观 的影响 道 因素 主要包 括道 路 自身 的一 些因素 :路 线布局 的三 维空 间线彤 、 道路 几 何尺 寸的 线形变 化 、 道路 结 构物 与周边环 境 的协调 性 。
32变通 心理 方面 . 城 市 路 道
和交通 组织 等, 他们俯视 道路 时, 在 道路 已成 为 自然
浅析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及改造研究

浅析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及改造研究摘要:西安市北关正街地段规划遵循保护与更新,侧重区域文化价值,沿街建筑质量,交通路网梳理等方面的分析,采用地块划分,弹性规划等方法适度的修缮、改造,使其与西安老城区的总体风貌有一个过渡与协调。
关键词:街道景观城市风貌改造街道——提供停留、休憩等行为的空间区域,街道有生气,城市才有活力。
目前北关正街的街道设计面临尴尬的局面,缺乏辨识度,致使街道生活走向衰败。
古城街区特有的古韵与气氛是日积月累形成的,虽然也在演变,但是与现代城市街道活力已经脱节,街道无“生气”、“活力”概念,使人无法驻足停留。
因此让历史地段特有的韵味与气氛得以延续,若采用大规模推到重来的方式,难以达到保存地段的真实性。
小规模的修缮、改造容易获得保留原真性的效果,从而提升区域价值,重塑古城特色。
1 基地概况1.1 基地背景西安市北关正街位于明城墙北门外,是城市南北中轴线,总长740m,面积1.89m2,为北郊主要地段,与陇海线铁路高架相交错。
东临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西有唐玄武门遗址,又与城西北的汉长安城遗址遥遥相望。
1.2 历史沿革根据古时长安城的建设城制,此地古称“安远门”,“安远”二字是继承汉族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采取的安抚怀柔政策,希望边疆少数民族对朝廷知恩思归,成为当时民族政策影响地名的一个佐证。
建国前,这里是外地难民的容身之地,铁道两旁棚户鳞茨,俗称“道北”。
建国后,市政府在此首批建设居住区,市政环境略有改善。
2 现状与问题2.1 空间形态混乱目前北关正街与老城的关联度弱、缺乏整体与细节设计,造成外城与老城风貌脱节和缺少生活性空间,空间划分不够科学合理。
一出城墙北门就是北关正街,但未看到古城风貌的延续,和其他城市的街景大同小异。
各类用地混杂设置,无论是沿街还是深入街巷内部其绿化率几乎为零。
外城区的性质也不能脱离老城区而单独存在,其景观风格必须协调好自身与老城二者的关系,做到既协调又别具特色。
2.2 街道景观单一北关正街当前正处于一个有机更新的时期,但沿街两侧的景观任然匮乏,只见安全岛上有绿篱和行道树,个别建筑严重超出道路红线,私家车三轮车乱停乱放也是大煞城市风景。
浅析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现代 城 市道 路 绿地 建 设 已经不 再 是 以前那 样 简单 的 种树 、 栽 花和 植草 皮 的 问题 ,它 更 是城 市 有机 组织 中不 可或 缺 的一 部分 。
绿化” 所代 替 。 道绿 化 是指 在 城市 道 路用 地上 采 取栽 树 、 草 和 街 铺
种 花措 施 , 以改善 市 区 的小气 候 、 降低 车辆 和人 流 的 噪声 、 化 空 在 进 行规 划 、 计 和建 设 时 除 了传统 的 城市 规划 、 净 设 建筑 设 计 的手 气 、 分 交 通路 线 、 划 防火 和美 化 城 市 。 路绿 化 在用 地 、 能 、 道 功 形 段 外 ,还 务 必 综 合行 为科 学 、环境 心 理 学 、生 态 学 、文 化 等人
量
员进 行 提 醒 ,诱 导 行 车 视 线 等 等 。( 整 体 性 的原 则 ,城市 道 4) 路并 不 是单 纯 的元 素 ,而 是 多种 景 观元 素 的相 互作 用 的结 合 体 。
城市道 路格 局的设 计要从 城市 整体 出发 , 城市道路 景 观的设计 要体
质与 量 是相 辅相 成 的 , 只有 质 的保 证才 有 量 的增 加 , 的不 量
断加 大才 能引起质 的飞跃 , 要提 高绿化 质量就 必须增 加道路 绿地 质 量。 由于道路绿 地对道 路周 围环境 的改善 作用 和人们 对优美 环境 的 渴 望 , 以 , 后 的道 路 绿地 设计 中须 改变 旧 观念 , 强生 态 意 所 今 加
现和展 示城 市的形 象和个 性 。 要在城 市总 体规划过 程 中确定 出清晰 合理 的 道路 格局 , 划分 出 明确 的 道路 等级 , 应 要有 明确 的方 向性 和方 位 的可 判 断性 , 明确 各 条道 路 在城 市 整体 景观 中的地 位 和作 用 。( 倡 导 、承续 与创 新 的历 史 文 脉 原 则 ,城 市 的景 观环 境 5) 中那些具 有历 史意 义的场 合往往 给人们 留下较 深刻 的印象 , 为城 也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Re e r h o Gr e S c nd c pe De i n fUr a s a c n e n pa e La s a sg o b n Ro d 。_— k n a __ Ta i g Cha g ha a a __ _— _ n s s Ex mpl e
已绿化长度 9 .4 m, 4 1% , 498k 占9 .6 绿地面积 占道路 总
面积 的2.8 城市次干道 3 58 %; 2条 , 总长度9 .5 m, 278 k 已 绿化长度8 . 9 k 占9 . 8 ; 5 5 7 m, 2 2 % 道路绿 化普及率达
9 .2 ; 23 % 绿化达标率 1.3 7 7%。从实地调查来看 , 调查的 1 条 城 市 主干 道 绿 化 水 平 较 低 , 均 绿 地 率仅 为 4 平 99 % , .7 其中只有少数新建和改拓建 的道路绿地率和绿 地景观达到了一定水平 , 多数仍不能满足规范和绿地景
Ab ta t T e p e e tst ain o r a o d g e n s a e ln s a e i h n s a ct a n e t ae d su id,t e e i e t s r c : h r s n i t fu b n r a re p c a d c p n C a g h i w s iv si t d a t d e u o y g n h xs n t
高, 城市道路绿地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 并成为城 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亮点 。长沙作为湖南省会城市, 其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近几年 来, 长沙新建并改扩建了一大批城市道路和广场 , 如湘江 风光带、 五一大道、 潇湘大道 、 芙蓉路 、 劳动路、 民路 、 人 韵 山路、 长沙大道、 黄兴路、 五一广场 、 芙蓉广场、 岳麓广场 等,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 这些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也渐 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 如道路绿地率低 , 植物种类单调 , 品种不丰富, 设计形 式单一 , 缺乏特 色和创新等 。因此 , 加强对长沙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现状的研究和分析, 探索
浅谈城市街道空间景观的分类与设计研究

浅谈城市街道空间景观的分类与设计研究作者:刘诗萌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71期街道空间一般被看作城市的肌理,在城市景观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街道空间也是一种对于城市风貌的直观展现。
一般来说,被看成城市形象的承载,是城市景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街道空间相关概念在城市景观的范围中,广泛的使用型是街道景观最大的特色,它不仅是人们对于生活需求的一种展示,也是美学需求的一种表达。
究其组成元素来看,大致可将其区分为动态与静态景观两个方面。
动态景观主要指街道中较为动态的存在,譬如人与车辆,他们的活动让街道“动”了起来,让街道空间充满活力;静态景观主要是指街道中较为静态的存在,譬如两旁的建筑、小品、绿化、环境设施等,由于它们的加入才使得街道景观能更好地为人们服务、提供更好的美学享受等。
2.街道的现状2.1存在问题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生活,但是街道空间在不断的发展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第一,现代商业发展打破了传统街道结构。
第二,开发的街道大同小异,没有城市特征。
第三,街道中的休憩空间被大大压缩。
3.街道空间分类与设计根据街道所处的位置、使用功能等将街道分为交通性街道、生活性街道、商业步行街、历史文化的街道以及滨水区街道5类。
3.1交通性街道顾名思义,主要是为车辆与人群提供通行,主要承担交通的功能。
通常交通性街道景观包括火车站、汽车站、机场、地铁站、城市主要干道等,因为通行的速度快并且流量较大,一般多用直线式的道路,在不得不转弯的地方,应按照一定的施工要求标准来施工;沿街的建筑可以结合绿化树木的高度与街道的宽度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同时将城市广场、绿地引入街道空间中来,使街道空间丰富多彩,增强街道的形象性;交通性街道的街道设施包括道路照明设施、标志广告牌等,这些设施的设计不仅是道路功能的补充与完善,还是美化街道的重要载体,在设计时可以通过提炼城市文化元素并反映到街道设施中,让人们即使在快速路上也能感受到城市的温情3.2生活性街道生活性街道是城市街道中最普遍的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19-05-21T17:21:53.8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作者:赵哲华
[导读] 摘要:道路景观设计的风格和特点是城市的名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发展程度。
棕榈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道路景观设计的风格和特点是城市的名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发展程度。
城市道路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交通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我们重视景观设计的协调。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如何提高道路景观的美与道路的完美结合。
本文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基本内容
导言:目前,城市道路已不再仅仅是人们出行的基本需要,与之一致的景观设计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保证交通运输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根据其特点和实际情况对道路进行景观设计已成为有关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
因此,有关部门应重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规范化、美感和实用性,充分发挥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意义。
1城市道路景观的内涵与功能
1.1城市道路景观的内涵
要了解道路景观的内涵,首先要了解城市景观的内容。
城市景观主要包括街道、广场、公园等基础设施。
它还包括建筑房屋,如商业商店和住宅。
道路景观主要指城市街道周边的景观设计。
城市道路有比较宽阔繁荣的路段,适合各种机动车行驶,以及安静的林荫大道,道路狭窄,人行道交错。
城市道路景观包括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它由各种商业或住宅建筑、花卉植被、路标、栏杆和供路边休息的长椅组成。
1.2城市道路绿化的功能及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渐走上文明的阶梯,但却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资源,破坏了地球的生态平衡。
日益恶劣的环境提高了公众对保护自然环境必要性的认识。
在城市交通中,道路是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最重要的语境,贯穿城市主体。
公共种植花木将减缓城市热岛效应,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区域平衡状态,逐步凸显道路景观的生态效应。
“城市形象”认为,道路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首要要素,起主导作用。
其余的环境要素围绕道路设计的核心,相互补充。
形成的具体空间性质是:在公共场所和商业区实现迁移时,将居民的社区和办公区相匹配,组合起来表明采用多样化配置具有渗透性特征。
基于物质和精神构成,道路相当于城市的血液,也是形成城市印象的主要因素。
街道承载着公共生活和精神,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和城市的印记,这就相当于城市的灵魂;例如,浦东世纪大道见证了上海的繁荣,南京东路见证了该市的历史。
道路的建设要体现城市文化的内涵,使街道与整体呈现完美的平衡,从而优化城市的功能,塑造城市的良好形象。
2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在当前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中,要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更好地满足道路设计和使用的要求。
同时,城市道路的布局必须与道路的功能性质相协调。
即城市道路系统规划需要与城市景观系统规则、绿地系统规划等保持协调与整合,以建设城市道路景观,使其成为城市环境中非常美丽的景观。
在城市道路景观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还必须保证景观特征与城市景观特征、历史文化特征等相一致。
道路景观要保持整体的统一和一致性。
针对道路的不同性质和要求,需要设置不同的景观特征,以保证景观在环境中的独特性。
即城市道路景观需要布局清晰,空间扩张顺序完整,形式、色彩、纹理协调处理,并根据功能要求和审美原则合理组织各种景观要素,以更好地发挥道路环境的生态绿化作用.
3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内容
3.1道路绿化景观
道路绿化是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
在绿化植物栽培过程中,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如在隔离地带和人行道周围种植植物。
在建筑物密集的城市,绿化应充分考虑到车辆和行人的方便。
此外,在道路绿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空间感和植物分布层,以通过绿化提升道路的美感。
同时,它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绿色植被的生态作用,以及对道路的隔离和保护作用。
根据我国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适当缩小草坪面积,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不同层次的植被,如树木或树冠较大的树木。
从宏观角度看,它有利于呈现城市的轮廓;从微观角度看,它有利于增强道路空间的凝聚力。
3.2道路铺设
道路铺设从直观的角度突出了城市的界面。
不同的道路铺装方式可以更直观地体现城市道路的空间特征。
因此,在城市道路铺设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考虑景观设计的环保性能及其对城市排水的影响,还要注意其与周围风景的和谐。
根据城市的地域、文化等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有特色的铺面材料来引导行人。
在铺筑城市道路时,应避免选择俗气的颜色,注意周围事物的着色,并根据道路的位置充分发挥铺筑的装饰效果。
颜色、形式和纹理是道路的主要形式。
这三种关系的协调可以大大提高道路铺设的效果。
3.3路侧绿带
路侧绿带是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一侧设置的一定宽度可减少人流、车辆的噪声,阻滞灰尘的绿化带。
包括基础绿带、防护绿带、花园林荫路、街头休息绿地等。
路侧绿带是阻隔建筑与道路的防护屏障,可保护建筑内部不受外界的干扰。
对于路侧绿带的设计,不同性质的区域,植物配置方式也会有不同。
商业区的绿地宜采用规则式种植,作为街头休闲绿地,将绿地适当地隔离,创造出不同的休闲或是观赏空间,使绿地与建筑广场形成一个整体。
居住区旁的人行道绿带宜采用自然式种植,由于居住区内人的活动较为频繁,为减少道路行车的尾气、噪声对居住环境的影响,可通过种植绿化作为防护措施,既能美化环境,又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在空间允许的条件下可设置人活动、休憩的场所,使人们在绿地内,既可以观赏景致或休息片刻,也可以漫步其中。
绿地通过不一样的景观设计与建筑、山石、植物灯相映衬,显示出城市的绚丽空间、多复色彩的美学效果。
3.4照明设计和道路公共设施
在照明设计中,选择灯具的灯柱在满足亮度要求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其造型。
照明设计要对道路照明、建筑泛光照明和广场绿地照明等综合照明效果进行考虑,确保照明能够满足道路的多种使用需求,具有实用性。
为了增强空间环境的文化内涵,可以根据城市的历史、
文化、典故和事件等题材来进行小品设计,以此来渲染城市的人文色彩。
小品设计的尺寸与要人接近,使其能够产生亲切和熟悉感。
即在城市人行道及绿化带上布置道路公共设施和小品,在景观设计上更注重“型”,因此在统一规划,确保设计形态的独具匠心,对于景观小品要注重细部刻画,能够反映一定的文化主题,以此来提高城市的形象,并打造道路的独特风格。
结束语
总之,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对城市道路景观系统的再规划,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了解城市道路的特色,使设计能彰显城市的风格和底蕴,同时要注意与人文的结合,方便大众出行。
为了能更好地做好设计,本文首先阐述城市道路景观的内涵,接着明确其功能,分析景观的主要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展示其设计的重要性,最后深入探究景观设计遵循的原则和步骤,希望对今后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薇,段飞.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策略——以郑州市为例[J].中外建筑,2018(12).
[2]陆振强,王国明.现代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5):193-194.
[3]吕志宏.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理念的新思考——以温榆河景观大道绿化设计为例[J].农学学报,2018(6).
[4]越晓冬,越晓峰.浅谈城市道路的空间及景观设计[J].城市交通,2018,(1).
[5]城市道路景观初探——以北京荣京东街道路景观设计为例[J].潘虹,张鹏,李木子.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