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与肥料复习题

合集下载

土壤肥料学复习题(含答案)10套

土壤肥料学复习题(含答案)10套

土壤肥料学复习题(含答案)10套土壤肥料学试卷(一)(土壤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1.土壤.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是人类农业生产的基础,是地球表层系统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

2.最小养分.环境中相对于作物需求而言最缺少的养分。

3.土壤孔隙性.简称孔性,是指土壤孔隙的总量及大、小孔隙分布。

是土壤结构性的反应。

4.土壤宜耕期.是指保持适宜耕作的土壤含水量的时间。

5.土壤地带性.土壤的分布与气候、地形、生物相适应的分布规律。

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1. 土壤是由_固、_液、_气_三相组成的,固相约占土壤总体积的__50%______,包括_土壤矿物_和_有机质_。

2. 土壤矿物质来自_岩石___,其矿物组成按其成因可分为_原生矿物 __和__次生矿物______。

3. 土粒根据其大小和性质分为_砂粒 .粉砂粒 .粘粒________三级,其中__砂粒______、__粉砂粒______主要是由原生矿物组成。

4. 土壤胶体是按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___无机胶体有机胶体有机-无机复合体__.5. 土壤热量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能________,同一地区的不同土壤,土壤温度差异较大除了与土壤热量平衡有关外,还与土壤_热容量_______和_导热率_______等热特性有关。

三、选择(5分,每题1分)1. 土壤的本质特性和基本特性是具有(c )A. 土壤矿物质B. 土壤有机质C. 土壤肥力D. 土壤胶体2. 当土壤含水量较低时,导热率与土壤容重的关系是(a )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无关D. 不确定3. 不同质地的土壤田间持水量不同,田间持水量最大的土壤是(c )A. 砂土B. 壤土C. 粘土D. 不能确定4. 土壤比重(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下列因素中的(b )A. 土壤质地B. 土壤矿物组成C. 土壤容重D. 孔隙状况5. 下列几种土壤中最不理想的一种是(b )A. 上为砂土(20cm),下为粘土(60cm)B. 粘质土壤(地下水位高)C. 粘质土壤(地下水位低)D. 壤土四、问答题(25分)1. 土壤水分含量有哪些表示方法, (5分)答:土壤水分含量是表征水分状况的一个指标,又称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率、土壤湿度等。

土壤肥料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土壤肥料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土壤肥料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______。

A. 养分B. 水分C. 氧气D. 温度2.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土壤的______。

A. 透气性B. 保水性C. 酸碱性D. 肥力3. 土壤pH值是衡量土壤______的重要指标。

A. 肥力B. 质地C. 盐分D. 酸碱性4. 土壤中氮、磷、钾被称为植物生长的三大元素,其中______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

A. 氮B. 磷C. 钾D. 钙5. 土壤改良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A. 提高土壤肥力B. 增加土壤水分C. 减少土壤盐分D. 改善土壤结构6. 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不包括______。

A. 分解有机质B. 固定氮素C. 增加土壤盐分D. 促进土壤养分循环7.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______。

A. 工业废水B. 农业灌溉C. 化肥使用D. 雨水冲刷8. 土壤中水分的保持和释放主要取决于土壤的______。

A. 质地B. 有机质含量C. pH值D. 微生物数量9. 土壤盐碱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 土壤水分过多B. 土壤有机质含量过高C. 土壤pH值过高D. 土壤中盐分积累10. 土壤肥力的提高可以通过______来实现。

A. 施用化肥B. 施用有机肥C. 改良土壤结构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1. A2. D3. D4. A5. A6. C7. A8. A9. D 10.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土壤中的______是植物吸收养分的主要方式。

12. 土壤中氮素的固定主要依靠______的作用。

13. 土壤中磷素的释放主要通过______来实现。

14. 土壤中钾素的释放主要通过______来实现。

15. 土壤盐分的积累可以通过______来降低。

答案:11. 离子交换 12. 固氮菌 13. 磷酸酶 14. 钾释放酶 15. 灌溉和排水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土壤肥力的三大要素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土壤肥料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土壤肥料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土壤肥料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常见的施肥方法包括:撒施、条施、等;给果树补充微量元素肥料常用的方法有、放射沟施肥等。

2、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和。

3、不同矿质养分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差异很大,导致其再利用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钙是典型的元素(难移动或易移动),再利用程度较(高或低)。

4、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三条标准:必要性、、。

5、土壤中养分迁移的方式主要有截获、、。

6、土壤孔隙类型中,砂土中孔隙较多,粘土中孔隙较多。

7、土壤导热性最好的措施为调节土壤中的含量;在相同含水状态下,砂土与粘土相比其昼夜温差(大或小)。

8、农业土壤最理想土壤结构体为,中性土壤的pH值为。

9、在我国北方地区,花岗岩母质形成的土壤酸碱度为,石灰岩母质形成的土壤酸碱度为。

10、土壤水分含量测定的经典标准方法是,土壤pH测定方法有等。

11、根部对无机养分的吸收包括离子、两个过程。

12、土壤养分向根表面迁移的方式有截获、和 3种途径。

13、有机物质的C/N值为小于等于时,比较容易被分解。

14 、土壤中钾的存在形态可分为、和速效性钾三种15、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和。

16、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有两个过程:和。

17、土壤孔隙据大小和水分的有效性,分为三级、和无效空隙。

18、在土壤中存在三种类型的水分运动:、水汽移动。

19、土面蒸发过程区分为三个阶段:、、水汽扩散阶段。

20、与矛盾的统一是自然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

二、选择题1、石灰性土壤上发生缺磷现象时,采用哪种方法解决较好()A. 增加磷肥用量B. 施用生理碱性肥料C. 施用中性肥料D. 配合施用有机肥料2、下列哪组肥料的混合是最不合理的()。

A. 硫铵—过磷酸钙B. 硝酸铵—新鲜厩肥C. 氯化钾—硝酸铵D. 磷矿粉—硫酸钾3、小麦后期追施氮肥往往可提高籽粒中粗蛋白质含量,籽粒品质()A. 却不一定提高B. 却不受影响C. 提高D. 反而降低4、作物生长停滞,老叶呈现紫红色,此时植物可能缺乏()A. 铁B. 硼C. 磷D. 锌5、作物苗期钾营养不足,主要是因为土壤中()含量少而引起的。

23301038 土壤与肥料学复习题

23301038 土壤与肥料学复习题

23301038 土壤与肥料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列属于酸性反应的土类为(D 红壤)。

A 黑土B 草甸土C 风沙土D 红壤2. 剖面构型为A-C的土壤为(C 风沙土)。

A 沼泽土B 栗钙土C 风沙土D 水稻土3. 沼泽土的泥炭层一般小于(D 50厘米)。

A 20厘米B 30厘米C 40厘米D 50厘米4. 碱土的诊断层为(B 柱状层)。

A 淋溶层B 柱状层C 盐分聚积层D 母质层5. 沼泽土的泥炭层一般小于(D 50厘米)。

A 20厘米B 30厘米C 40厘米D 50厘米6. 盐碱土形成的自然植被为(C 草甸草原)。

A 森林草原B 草甸C 草甸草原D 沼泽植被7. 黑钙土剖面白色的粉末的主要成分是(B CaCO3)。

A SiO2B CaCO3C Fe2O3D Al2O38. 下列土类属于半水成土纲土壤有(B 草甸土)。

A 沼泽土B 草甸土C 风沙土D 水稻土9. 下列属于酸性反应的土类为(D 暗棕壤)。

A 黑土B 草甸土C 风沙土D 暗棕壤10. 黑土的剖面构型为(D Ah-AhB-Bsq-C)。

A O-Ah-AhB-Bt-CB Ah-AB-Bk-CkC Ah-E-Bt-CD Ah-AhB-Bsq-C11. 黑土剖面白色的粉末的主要成分是(A SiO2)。

A SiO2B CaCO3C Fe2O3D Al2O312. 下列土类属于水成土纲土壤有(A 沼泽土)。

A 沼泽土B 草甸土C 风沙土D 水稻土13. 白浆土的母质主要为(D河湖沉积物)。

A 坡积物B 冲积物C 洪积物D河湖沉积物14. 黑钙土的剖面构型为(B Ah-AB-Bk-Ck)。

A O-Ah-AhB-Bt-CB Ah-AB-Bk-CkC Ah-E-Bt-CD Ah-AhB-Bsq-C15. 白浆土的白浆层结构为(A 片状)。

A 片状B 块状C 柱状D 粒状二、名词解释1. 土壤土壤是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可通过人类生产活动加以改变的陆地疏松表层。

土壤肥料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肥料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肥料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肥力的三大要素是什么?A. 氮、磷、钾B. 碳、氢、氧C. 钙、镁、硫D. 铁、锰、锌2. 土壤中氮的形态主要有哪几种?A. 氨态氮和硝态氮B. 有机氮和无机氮C. 可溶性氮和不溶性氮D. 活性氮和稳定氮3. 土壤pH值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什么?A. 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B. pH值只影响土壤中氮的形态C. pH值只影响土壤中磷的形态D. pH值只影响土壤中钾的形态4. 以下哪种肥料不属于有机肥料?A. 堆肥B. 绿肥C. 鸡粪D. 尿素5. 土壤中磷的固定作用主要发生在什么条件下?A. 土壤pH值过高B. 土壤pH值过低C. 土壤水分过多D. 土壤温度过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通常在________%到________%之间。

7. 土壤中钾的主要形态是________。

8. 土壤改良剂主要包括石灰、石膏、________和________。

9. 土壤盐分过高会导致植物出现________现象。

10. 土壤中氮、磷、钾的缺乏会导致植物出现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症状。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土壤中氮的循环过程。

12. 阐述有机肥料与化肥的区别及其施用原则。

四、论述题(30分)13. 论述土壤肥料管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一、选择题1. A2. A3. A4. D5. A二、填空题6. 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通常在2%到5%之间。

7. 土壤中钾的主要形态是交换态钾。

8. 土壤改良剂主要包括石灰、石膏、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

9. 土壤盐分过高会导致植物出现盐害现象。

10. 土壤中氮、磷、钾的缺乏会导致植物出现黄化、矮小和叶尖焦枯等症状。

三、简答题11. 土壤中氮的循环过程主要包括:氮的固定、矿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氮的再利用。

土壤肥料学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土壤肥料学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土壤肥料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01 土壤:地球陆地上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的疏松表层。

02 矿物:是指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内部构造和物理性质的元素或化合物。

03 岩石:一种或几种矿物的天然集合体。

04 风化作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崩解和分解作用。

05 富铝化作用: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矿物被彻底的分解,盐基和硅酸不断被淋溶,而含水Al2O3和含水Fe2O3的胶体矿物在母质中相对富集。

06 硅铝铁率〔Saf值:土体或粘粒部分中SiO2的分子数与R2O3〔Al2O3+Fe2O3的分子数的比率。

07 土壤剖面: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

08 土壤水平地带性:土壤在水平方向上随生物气候带而演替的规律性。

09 土壤垂直地带性:土壤随地势的增高而呈现演替分布的规律性。

10 土体构造:土壤发生层有规律的组合,有序的排列状况。

11 土壤质地:按土壤中不同粒径颗粒相对含量的组成而区分的粗细度。

12 土壤容重: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包括粒间孔隙的容积土壤体的干重。

13 矿质化作用: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无机化合物的过程,同时释放热量,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养分和能量。

14 腐殖化作用:动、植、微生物残体在微生物作用下,通过生化和化学作用形成腐殖质的过程。

15 腐殖化系数:单位质量的有机物料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留下的量占施入量的比例。

16 C/N比:土壤中或有机物中有机碳<C>量与总氮<N>量之比。

17 矿化率:每年因矿化作用而消损的有机质量与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

18 氨化作用:土壤中的有机氮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步分解产生氨的作用19 硝化作用:指氨或铵盐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经过微生物氧化生成硝态氮的作用20 土壤吸附性能:指土壤能吸收和保持土壤溶液中的分子、离子、悬浮颗粒、气体以及微生物的性能。

21 土壤胶体:颗粒直径为1~100nm的分散质分散到土壤中形成的多相系统。

土壤肥料试题库及答案

土壤肥料试题库及答案

土壤肥料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是()。

A. 土壤pH值B. 土壤有机质含量C. 土壤水分D. 土壤微生物数量答案:B2. 氮肥的主要作用是()。

A. 促进植物根系生长B. 促进植物茎叶生长C. 促进植物果实成熟D. 促进植物开花答案:B3. 磷肥的主要作用是()。

A. 促进植物根系生长B. 促进植物茎叶生长C. 促进植物果实成熟D. 促进植物开花答案:A4. 钾肥的主要作用是()。

A. 促进植物根系生长B. 促进植物茎叶生长C. 促进植物果实成熟D. 促进植物开花5. 土壤中氮、磷、钾三种元素的含量比例通常为()。

A. 1:1:1B. 2:1:1C. 1:2:1D. 1:1:2答案:D6. 土壤酸化是由于土壤中()含量过高。

A. 碳酸盐B. 硫酸盐C. 碳酸氢盐D. 硝酸盐答案:B7. 土壤盐渍化是由于土壤中()含量过高。

A. 碳酸盐B. 硫酸盐C. 碳酸氢盐D. 硝酸盐答案:B8. 土壤板结是由于土壤中()含量过高。

A. 碳酸盐B. 硫酸盐C. 碳酸氢盐D. 硝酸盐答案:C9.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可以提高土壤的()。

B. 透气性C. 保肥性D. 所有选项答案:D10. 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不包括()。

A. 分解有机质B. 固定氮素C. 抑制植物生长D. 改善土壤结构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有机肥料的来源()。

A. 家禽粪便B. 工业废物C. 植物残体D. 动物尸体答案:ACD2. 土壤肥力的提高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措施实现()。

A. 施用化肥B. 施用有机肥C. 种植豆科植物D. 土壤深翻答案:ABCD3. 土壤盐渍化的危害包括()。

A. 土壤结构破坏B. 土壤肥力下降C. 植物生长受阻D. 土壤pH值升高答案:ABC4. 土壤酸化的危害包括()。

A. 土壤结构破坏B. 土壤肥力下降C. 植物生长受阻D. 土壤pH值降低答案:ABCD5. 土壤板结的危害包括()。

土壤肥料学期末复习题一与答案

土壤肥料学期末复习题一与答案

一、单选题1、关于土壤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就是地表物质的总称B.土壤就是岩石的风化物C.土壤就是土地D.土壤就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正确答案:D2、关于土壤肥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肥力高低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因素之间的协调程度B.土壤中矿物质的含量通常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C.土壤肥力高低取决于施用肥料的多少D.随着作物的生长,土壤中的肥力会不断降低正确答案:A3、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土壤()A.有机质含量B.粘粒含量C.砂粒含量D.大小不同的土粒组合比例正确答案:D4、下列土壤水分的类型中对植物最有效的是()A.吸湿水B.膜状水C.重力水D.毛管水正确答案:D5、土壤有机质指的是()A.土壤中所有含碳的有机物B.半分解动植物残体C.微生物体D.腐殖质正确答案:A6、土壤热量主要来源于()A.太阳辐射B.地热C.土壤有机质D.土壤生物热正确答案:A7、有机质含量比较高的土壤,( )。

A.温度比较稳定,变化慢B.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温度比较容易降低D.温度比较容易升高正确答案:A8、土壤的PH值在地理分布上有( )A.南酸北酸B.南酸北碱C.南碱北碱D.南碱北酸正确答案:B9、土壤胶体上的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发生阳离子交换反应时,三个Mg2+可以交换()A.三个Al3+B.四个K+C.三个Ca2+D.五个H+正确答案:C10、同一土壤,疏松状态下比紧实时的()A. 比重小B.几乎不发生改变C. 容重小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11、土壤物理性质相对最好的土壤结构类型为()A.柱状B.片状C.层状D.团粒正确答案:D12、腐殖质与土壤粘粒相比其阳离子的交换量()A.相等B.大C.小D.与其组成有关正确答案:B13、不属于自然土壤剖面的土壤层次为( )A.表土层B.母质层C.腐殖质层D.淀积层正确答案:A14、下列不能培肥土壤的措施是( )A.合理灌溉,调节肥力B.实行密植,减少灌水C.深耕改土,熟化土壤D.增施肥料,培养地力正确答案:B15、肥沃土壤的一般特征包括()A.良好的土体构造B.有机质含量高C.深厚的耕作层D. 以上均正确正确答案:D二、判断题1、土壤是指在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与肥料一、名词解释1. 土壤团粒结构体:是指近似圆球形的较疏松多孔的小土团,直径一般在0.25~10mm之间,车径小于0.25mm的为微团粒。

2. 土壤萎蔫系数:当土壤供水不能补充作物叶片的蒸腾消耗时,叶片发生萎蔫,如果再供水时,叶片萎蔫的现象不能消失,即成为永久萎蔫,此时土壤的水分含量就是土壤萎蔫系数或永久萎蔫点。

3. 土壤水平地带性:是指土壤类型分布大致与纬度平行的规律性。

4. 营养诊断:是对土壤养分贮量和供给能力,以及植株营养状况进行分析测试,分为土壤诊断和植株诊断两种方法。

5. 土壤肥力:是土壤经常地、适时适量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6. 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胶体上交换性盐基离子与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摩尔比。

7. 土壤耕性:土壤对耕作的综合反映,包括耕作的难易、耕作质量和宜耕期的长短。

8. 主动吸收:养分离子逆浓度梯度,利用代谢能量透过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9. 土壤: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一层疏松多孔的物质,它具有肥力,在自然和人工栽培条件下,能够生产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生态条件。

10. 土壤缓冲容量:土壤溶液改变一个pH单位所需要的酸量或碱量,一般用酸碱滴定方法来测定。

11. 土壤孔隙度:单位土壤容积内孔隙所占的比例(一般采用百分数形式)。

12. 生物固氮:指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气还原为氨,包括共生固氮、联合固氮和自生固氮。

13. 绿肥:凡是直接翻压或割下堆沤作为肥料使用的鲜嫩作物都叫作绿肥。

14. 土壤有机质:有机物质在以微生物为主体的作用下,形成一类特殊的、复杂的、性质比较稳定的多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一般包括部分半腐解的有机物质和全部的腐殖质。

15. 被动吸收:当外部溶液的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内部溶液的离子浓度时,外部溶液中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透过质膜进入细胞内,直至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达到平衡为止。

16. 叶面肥:喷施于作物叶片上,能够改善作物营养状况,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和材料。

17. 闭蓄态磷:在酸性土壤中,大部分磷酸盐常常被铁的氧化物或水化氧化物的胶膜所包被着,在石灰性土壤,磷酸盐的表面也常常形成钙质胶膜,这就是闭蓄态磷。

18. 养分归还原理:土壤中的养分储量是有限的。

随着作物每次收获,从土壤中带走大量养分,通过轮作换茬不能完全补充,必须向土壤归还作物所带走的养分,即施肥,否则土壤肥力将下降。

19. 土壤退化:土壤退化是指土壤肥力下降,包括有效养分含量降低、养分不平衡、物理性状恶化、盐类浓度障碍、次生盐溃化、荒漠化或沙漠化等等。

20. 速效养分:是指当季作物能够直接吸收的养分,包括水溶态养分和吸附在土壤胶体颗粒上容易被换下来的养分,其含量的高低是土壤养分供给的强度指标。

21. 养分的再利用:作物某一器官或部位中的矿物养分,可以通过韧皮部运往其它器官或部位,从而被再利用,这就是养分的再利用。

22. 土壤质地:土壤中不同粒级土粒的配合比例,或在土壤质量中各粒级土粒的质量分数。

二、填空1. 根据成因,土壤中的矿物可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大类。

2. 土坷垃是一种块状土壤结构体,而土壤表层结皮实际上是片状土壤结构体。

3. 按照生成方式。

地壳的岩石一般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3大类。

4. 土壤养分离子到达根表面的途径有接触交换、质流和扩散。

5. 氯化钾适宜施用在棉花和麻类等作物上,不宜施用在西瓜和土豆等作物上。

6. 我国土壤的酸碱性变化规律是南酸北碱。

7. 土壤水分类型有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和重力水。

8. 根据是否直接消耗代谢能量,作物根系吸收养分分为被动吸收和主动吸收。

9. 尿素在土壤中的转化必须有脲酶存在。

10. 缺磷时,作物叶片和茎出现紫色,这是因为形成了花青素。

11. 土壤中腐殖质包括胡敏酸、胡敏素和富里酸3个组成成分。

12. 土壤水分运动包括液态水运动和气态水运动两种。

13. 作物对税点需求存在临界期和日最大耗水期两个关键时期。

14. 土壤养分供给的强度指标是速效养分的含量,土壤养分供给的容量指标是缓效养分的含量。

15. 我国北方的石灰性土壤常常出现锰的不足,而南方土壤则会出现锰过多,对作物产生危害。

16. 我国土壤学家将我国土壤质地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3大类。

17. 土壤孔隙的数量一般根据土壤容重和土壤比重来计算。

18. 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包括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两种。

19. 土壤退化最严重的是土壤侵蚀和土壤沙漠化。

20. 腐殖酸对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起重要作用。

21. 土壤中磷的转化包括磷的固定和磷的释放两个方向相反的过程。

22. 根据其溶解特性,磷肥一般分为水溶性磷肥、弱酸溶性磷肥和难溶性磷肥。

23. 良好的团粒结构体一般应具有三个方面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大小、具有多级孔隙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4. 典型的土壤胶体微粒包括三个部分:胶核、胶粒和胶团。

25. 土壤孔隙一般分为毛管孔隙、通气孔隙和非活性孔隙。

26. 养分在作物体内短距离运输依靠胞间连丝,而长距离运输依靠叶面蒸腾和根压。

27 土壤由矿物质、有机物质、生物、水分和空气等5种物质组成。

28. 岩石的风化作用包括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

29. 土壤中氮素有4个来源:即雨水、灌溉水、微生物固氮和施肥。

30. 土壤生物包括微生物、原生动物、大型动物和藻类植物。

三、单选题1. 砂土的砂粒质量分数一般在(A)。

A.50%以上B.50%以下C.70%以上D.70%以下2. 土壤胶体是(B)。

A.一种矿物B.很小的土壤颗粒C.土壤中的一种物质D.原生矿物3. 有机质含量髙的土壤(C)。

A.非活性孔隙多B.毛管孔隙多C.通气孔隙多D.通气孔隙少4. 连续不断地向土壤供水时,水的入渗速度(B)A.逐渐提髙B.逐渐降低C.保持不变D.略有变化5. 有机质含量比较高的土壤,温度比较(D)。

A.容易升高B.容易降低C.变化大D.稳定,变化慢6. 岩石一旦遭受物理风化,其结果是(D)。

A.变成很小的颗粒B.形成颗粒很小的黏土矿物C.形成砂粒D.成为一定大小的颗粒7. 作物吸收养分物质最根本的特点就是(B)。

A.养分供给越多,根吸收的就越多B.具有选择性C.优先吸收小的物质D.吸收供给量最少的那种养分物质8. 叶片也能够吸收养分,并且利用率很髙,所以为了获得高产和高效,应该(B)。

A.以施用叶面肥为主B.经常喷施叶面肥C.扩大叶面积,增加其吸收能力D.加强灌溉,促进叶片发育9. 养分归还原理建立的基础是(B)。

A.作物养分吸收B.土壤养分贮量有限性C.维持和提髙土壤肥力D.获得髙产10. 如果前茬作物是油菜,后茬作物种小麦,应该(A)。

A.减少磷肥的施用B.增加磷肥的施用C.减少氮肥的施用D.增加氮肥的施用11. 长期大量施用硫酸铵的土壤,pH值会(B)。

A.升髙B.降低C.不会受到影响D.大幅度变化12. 我国南方旱地改为水田时,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主要是由于(D)A.磷酸盐的溶解B.有机物质的分解C.铁铝磷酸盐转化为钙镁磷酸盐D.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13. 硫是一些氨基酸的组成元素,对作物品质影响大的是(C)。

A.禾本科作物B.豆科作物C.十字花科作物D.蔷薇科植物14. 堆肥调整C/N,以使其分解速度快,腐殖质形成较多,一般是(B)。

A.80:1~100:1B.40:1~50:1C.25:1~30:1D.15:1~20:115. 施用硝酸磷肥效果比较差的作物是(A)。

A.豆科作物B.禾谷类作物C.十字花科作物D.茄果类作物16. 一般来说腐殖质的吸附能力(A)。

A.比黏土矿物强B.比黏土矿物弱C.与黏土矿物几乎相同D.比原生矿物强17. 蛭石含有比较多的负电荷,主要是由于(A)。

A.同晶代换作用B.环境pH的变化C.吸附有机质D.边缘断键18. 有机质含量髙的土壤(D)。

A.比重大B.比重小C.容重大D.容重小19. 土壤水吸力相同时(B)。

A.砂土比黏土的含水量高B.砂土比黏土的含水量低C.砂土与黏土的含水量差不多D.决定于其它因素20. 土壤中的次生矿物是由(D)风化而来。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原生矿物21. 中低产田作物产量低的原因是土壤(D)。

A.养分含量低B.过黏或过砂C.降雨少,干旱D.多方面的因素22. 根据氮磷钾的配合比例,如果某一地块氮肥(N)用量为10kg,合适的钾肥(K20)用量为(B)。

A.5kgB.7kgC.14kgD.10kg23. 如果施用的有机肥C:N约为50:1,土壤中的速效氮的含量(B)。

A.会增加B.会降低C.没有变化D.转化为无效形态24. 我国南方大部分土壤中的磷酸盐主要是(C)。

A.钙镁磷酸盐B.有机磷酸盐C.铁铝磷酸盐D.有机和无机磷酸盐25. 土壤有机质中的主要成分是(B)。

A.植物残体B.腐殖酸C.胡敏酸D.半分解的植物残体26. 一旦表层土壤形成干土层,土壤水分蒸发损失(B)。

A.仍然比较多B.比较少C.决定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D.决定于土壤质地27. 土壤分布有明显的水平地带性,主要是由于(A)。

A.气候的变化B.母质分布的变化C.降雨的变化D.人为的影响28. 必需营养元素是指(C)。

A.在作物体内含量较高而且非常重要的营养元素B.在作物体内所起作用完全不能被其它营养元素所替代的营养元素C.能够使某些特有缺素症消失的一类营养元素D.作物经常吸收利用的营养元素29. 在作物的全生育期内,其吸收养分的数量和速度(D)。

A.逐渐增加B.逐渐减少C.先高后低D.随生育阶段而变化30.一般来说,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主要是速效养分,主要来自于(A)。

A.溶解在土壤水中B.矿物态养分C.可分解的缓效养分D.有机物质31. 水稻吸收氮素最多的时期是(D)。

A.亩期B.分蘖期C.返青期D.分蘖期和孕穗开花期32. 大多数作物吸收的氮素存在于作物体内是以(C)形式。

A.NH4+,并起生理生化作用B.NO3-累积C.蛋白质D.核酸33. 在旱作条件下导致硝态氮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C)。

A.反硝化脱氮作用B.黏土矿物对铵的固定C.硝酸根的淋失D.转化为其它形态的氮34. 磷素供给不足,特别是作物生长后期,籽粒不饱满,直接原因是(C)A.光合作用弱B.根系吸收其它养分少C.光合产物不能向籽粒运输D.蛋白质合成受阻35. 作物所吸收的钙主要存在于(B)。

A.叶片中B.细胞壁中C.籽粒中D.根系中36. 硝酸磷肥中的氮包括(D)。

A.铵态氮B.硝态氮C.酰胺态氮D.铵态氮和硝态氮37. 向土壤加人很少量的稀碱水溶液,大多数土壤的pH值会(C)。

A.增大B.减小C.没有明显变化D.有很大变化38. 良好的土壤结构一般意味着(D)。

A.总孔隙度高,而且非活性孔隙比较多B.总孔隙度高,而且毛管孔隙比较多C.总孔隙度髙,而且通气孔隙比较多D.总孔隙度高,而且各级孔隙比例合理分布39. 旱作农业的关键是(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