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南京高三语文三模试题答案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6月)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语文(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0.6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既然“吃老本儿”不便,那就只能________,故宫博物院组织了不同内容与主题的文创活动,推动文创消费。
精妙绝伦的葫芦镶嵌,赏心悦目的手绘宫扇……创意产品________,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奇妙融合,为大众带来了一场________的视觉盛宴。
文创的字面意思是“文化”加“创意”,但真正做到从文化的本义上叠加和激发“创造力”,并非易事。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就是“有根"的文化创意,而且形成了“品牌化、经典化、艺术化、民族化”的成功经验,已有星火燎原之势。
1. 在第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A. 改弦更张琳琅满目荡气回肠B。
另起炉灶脍炙人口荡气回肠C. 改弦更张脍炙人口异彩纷呈D。
另起炉灶琳琅满目异彩纷呈2. 在第二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能萌能嗨的年轻人又往往对古董文物敬而远之② 难以深刻打动一般观众的心灵③ 依靠满腹经纶者、冬烘先生让古董文物“萌”起来“嗨”起来④ 而如今像故宫博物院“衍生品”的成功打造⑤玩出来的“文化创意”容易流露出“无根”的小情趣⑥ 这无异于上九天揽明月A。
①③⑥④⑤② B。
①②③⑤⑥④ C。
③⑥①⑤②④ D. ③②④⑤①⑥3。
下面为文创产品所配古诗词对应不恰当的一组是(3分)( )A。
刺绣: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B。
皮影:笑尔胸中无一物,本来朽木制为身C。
泥人:扬眉斗目恶精神,捏合将来恰似真D。
剪纸: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4。
文创产品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了,也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下面对“2006-2014年我国GDP、文化及相关产业同比增长情况"图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2020届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

2020届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云中的红围巾郝明连长放下手中的高倍军用望远镜,揉了揉眼睛。
瞭望塔外漫长的边境线上,除了铁丝网和柱桩上还能看到些许黑色,剩下就是满眼的雪白,刺得眼睛生疼。
“报告连长,军区正午时分将有物资抵达!”连长转过身,接过通信员手里的电报本,签上字,回敬了军礼。
“这几场暴风雪呀!”连长心里有些感慨。
在内蒙古二连浩特驻守了快二十年了,这是他见过的最大的几场雪了。
运输道路都被齐人深的积雪填埋,推雪机没日没夜地在抢挖,但等挖到这里,估计要年后了。
往年军区都是提前几天就把慰问物资运到,今年也不知为什么耽误了。
看着瞭望塔外的天空,灰蒙蒙的阴云像一群无人看管的野马,又在慢慢地压低地面并随风移动着,“做好接收准备。
”“是!”通信员答道,“连长,班里的战士们还有一个特殊的准备呢。
”通信员有些神秘的笑。
“什么准备?要注意安全,年三十了,可以搞点创新。
”连长有些心疼地望着通信员。
这帮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来自全国的各个省市,头一次在最前沿的萨麦哨所过年,他希望新兵们能过好头一个春节。
在回营房的路上,连长几次从军大衣兜里拿出手机,又几次放回去。
过年的这个电话怎么打呢?他是亏欠这个家的,平时照顾不到,就连过年,他不是有任务在身,就是把回家的机会让给下级,今年又不能好好陪家人了。
连长此刻的心,就像是自己脚底下踩着的莹白积雪,正发出嘎吱嘎吱的断裂声。
正午时分,连长站在营房前,他望着草原异常寒冷的天空,乌云黑压压堆成整坨厚铁,正准备压向地面,压向屋顶,仿佛所到之处,一切都会被碾压成扁扁的形状。
“通信员,停机坪提前做好准备!”“是!”通信员接到命令,快步跑向指挥中心,他隐隐约约看到远处天空中一架军用直升机像只小蜻蜓般往这里飞来。
“报告机长,目前积云层覆盖严重,地面风速50km/h,顶风25km/h……”副驾拿着记录本,神色凝重地望着机长,并且偷偷瞄了一眼后排坐着的霞姐和孩子,两人正一无所知地望着窗外飞来飞去的云彩在指指点点。
2020-2021学年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城市生活刘庆邦这个城市的自行车就是多,每个住宅区的角落都能看到自行车的残骸。
田志文下班骑车回到他所住的楼下,见路牙子上存放自行车的架子里又放满了自行车。
他想看看哪儿自行车放得比较稀,就加一个塞儿,把自己的自行车挤进去。
他推着自行车,从架子这头瞅到那头,架子里的各色自行车把挽把,肩并肩,挨挨挤挤,似乎没有加塞儿的余地。
不过他也瞅出了毛病。
有一辆自行车没了车座,前轮后轮都没了气,车胎的胎皮瘪得贴着地面。
换句话说,这样的自行车已断了气,不再是活车,成了死车。
这让田志文心里有些不平。
既然车已经死了,还占着活车的位置干什么!他把自己自行车停好,看看前后左右无人,就把那辆死车从车架子里抽出来了。
车架子对面放着大铁皮斗子垃圾车,垃圾车后面胡乱扔着好几辆破烂自行车。
他一手提着车的后架,一手扶着车把,推着死车绕过垃圾车,把死车跟那几辆破烂自行车放在了一起。
架子上有了空位置,他把自己的自行车顶上去。
看着自己的车有了一席之地,他心里才稍稍平衡些。
按田志文的估计,架子上自行车的数量是相对稳定的,他为自己创造了一个位置,这个位置就应该每天为他空着。
不料他这晚下班来到楼下,架子上的自行车又放得满满当当。
他观察了一圈,感到有些气恼,你道怎的?原来那辆被他剔出去的死车又回到了架子中间,比原来的位置更好。
田志文的犟脾气也上来了,他打定主意,要把这辆死车再次清理出去。
他当时没有下手,他看见那个捡垃圾的老头儿在旁边坐着。
他吃过晚饭,到封闭的阳台上往外看了看,见天已黑了,他才乘电梯下楼去了。
外面不知何时下起了零星小雨,地皮已经湿了。
成排的自行车车座上大都包裹了白色的塑料袋,看去如落了一层薄雪。
他抓到那辆令人生厌的死车,轻轻地抽出来,尽量不发出声响。
他心里有些跳,像是一种偷窃的感觉。
死车推起来有些费劲,他头上背上都出了汗。
2021南京高三语文三模试题答案解析

20XX南XX高三语文三模试题答案解析你有没有想过在考试之前提前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果呢?这不是荒诞!让我们来做套纸卷就知道了!下面是XX络整理的20XX 南XX〔高三〔语文〕〕三模试题,盼望对你有用。
20XX南XX高三语文三模试题答案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每题3分)1.以下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倾轧y 时乖命蹇jiǎn 凤毛麟角盛名之下,其实难副B.挑逗tiǎo 不容置喙hu 声如宏钟失之毫厘,谬以千里C.譬喻p 喁喁私语yng 趋之若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D.熨帖y 风雪载途zǎi 貌和神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答案:。
B声如洪钟;C喁y;D载zi,貌合神离)2.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XX省政府重视和支持各部门之间开展土地防治的战略协商。
②有时候我们之所以活得累,是因为放不下面子来做人。
③十二年前,有"黄金伙伴'之称的偶像明星李冰冰和任泉,双双荣膺"天王天后'称号。
④范玉顺教授提示企业在接受新技术时,切忌。
.蜕化往往比肩继踵旧瓶装新酒B.退化经常比翼齐飞旧瓶装新酒C.蜕化经常比肩继踵穿新鞋走老路D.退化往往比翼齐飞穿新鞋走老路(答案D."退化'指事物由优变劣,"蜕化'比方品质变坏,腐化堕落;"往往'多表示重复出现的状况有肯定的规律性,"经常'只是说明重复出现的某种状况或动作行为,不受其他状况、条件的限制;"比肩继踵'是形容人多拥挤,"比翼齐飞'比方夫妻恩爱,朝夕相伴,也比方相互关怀,共同前进。
"旧瓶装新酒'比方用旧的形式表现新的内容,"穿新鞋走老路'比方用旧〔方法〕、老套路去应对面临的新事物、新状况。
)3.以下各句中,没语病的一句是( ).今日,我们在这里召开"我爱我家'主题班会,让我们用强烈的掌声欢迎到场的各位领导,同时用强烈的掌声请出担当这次班会的两位主持人闪亮登场。
2020-2021学年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论述类文本阅读。
(9分)唐诗的天空,群星灿烂,诗人们写出了诸多优美的作品。
作为读者,本当用心读去,致力于成为理想的读者。
但是有人在阅读之余,偏要选出桂冠之作,于是引起了不少纷争。
第一个从唐诗中选出独占鳌头之作的当数严羽,“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在他打开潘多拉盒子之后,唐诗桂冠便言人人殊,莫衷一是。
如明代许学夷认为崔颢的《雁门胡人歌》比《黄鹤楼》更合律,“实当为唐人七言律诗第一”。
何景明推举沈佺期的《独不见》为第一;陆时雍则以沈佺期《龙池篇》为第一。
李东阳认为唐人七言律诗非杜甫《登高》莫属;胡应麟则认为《登高》一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沈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古人,后无来学”,推崇这首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清代李光地在《榕村语录》中则以张说《幽州新岁作》为第一。
在这些评价中,第一都是唯一的。
但对于唐诗的评价,也有多元第一的观点。
对于唐代律诗,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认为崔颢的《黄鹤楼》和沈佺期的《独不见》难分优劣,故而把两者并举,认为它们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诗法上,“崔诗赋体多,沈诗比兴多。
”王世贞认为杜甫“‘风急天高’一章,结亦微弱;‘玉露凋伤’‘老去悲秋’,首尾匀称,而斤两不足。
”虽不尽善尽美,但也足以堪称第一。
明代周珽虽然承认“音响厚薄,气格高下,难有确论”,但还是热衷于标新立异,指出唐诗“冠冕壮丽,无如嘉州《早朝》;淡雅幽寂,莫过右丞《积雨》。
”即认为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和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乃是唐诗的桂冠。
以上被推举的作品固然各擅胜场,明代胡应麟却不认同永恒第一的观点,他又提出了分期的冠军之说。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第一不是恒定的,而是流动的。
清代文人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指出:“凡诗对境当情,即堪压卷。
2020-2021学年南京市弘光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南京市弘光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拿去主义“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杂文的题目,现在已成为引进、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专用名词,同样重要的是“拿去主义”,虽然未经鲁迅述及,却也值得一提。
在“文化热”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呼声越来越高。
可是在有些同志的心目中,所谓“交流”,就是指“拿”,至于“拿去”,对不起,意识不强,也许是没有考虑。
这实际上是单向流程,而不是双向流程。
“来而不住,非礼也。
”中国人是礼仪之邦,总不能光拿人家的啊!有些同志认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落后、陈旧,对是否有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表示怀疑。
其实,这些同志未熟谙西方的心理和行情。
须知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互为补充,不可代替,从而构成世界文化整体。
中国文化,诸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汉代墓葬中的金缕玉衣、唐诗、宋词、《红楼梦》等等闻名世界,这是众所周知的。
即使是未被我们重视的所谓“糟粕”,西方人的评价也常常出乎意外。
例如老庄哲学和《易经》,我们认为是完全过了时的东西,而目下在西方却大为走运。
许多科学家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他们找来找去,终于在老庄的“道”和《易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并给予很高的评价。
这里说明一个问题,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宝库,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说得一无是处。
但是,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
如果我们拿出去的永远是一些陈年百代的古董、祖传的遗物,那也不能使我们今天的炎黄子孙脸上增光。
对西方读者来说,他们既想了解中国的昨天,当然也想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
所以拿出去新的文化成果,才是今天中国人的光荣职责。
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近几年来,西方学者对中国当代文化艺术有了较多的关注,就以文学方面来说,王蒙、冯骥才、谌容、张贤亮、王安忆等作家的作品已陆续有了各种译本,被介绍到西方,有的还有专著论述,成为新一代的汉学家的研究课题。
2019-2020学年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大谷凡母亲生病了,儿子只是把一堆买来的药放到她面前,转身走开了。
儿子没有想着还要为母亲倒水,他就那样匆匆地去看书了。
儿子从小就爱学习,一直学得很好,这让做母亲的很开心。
现在儿子已经长大了,还是那么爱读书,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看那一大本一大本又厚又重的书。
母亲有些失落,躺在床上,眼里装满了泪水,此刻母亲看不到儿子,因为儿子的房门关得严严实实,一边想儿子的过去,想儿子成长的整个过程,她甚至还想了丈夫过世的情景。
母亲想到丈夫临死时紧紧拉着她的手不放,知道丈夫放心不下儿子,那时的儿子才十一岁,可他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就那样一直拉着她的手,直至停止了心跳。
丈夫离世后,母亲没来得及悲伤,就开始陪着儿子备战小升初,好在儿子争气,他的成绩一直非常好。
为了让儿子看起来不寒酸,母亲又多做了一份工,每天的时间都是紧紧张张的,连喘口气的机会都很少。
现在母亲病了,虽然只是小小的感冒,但让她十分难受。
这么多年,母亲最害怕的就是自己生病。
记得那时儿子刚刚六岁,一次她生病了,儿子居然站在她的床边说:“妈妈,我带你去看医生吧!”母亲特别感动,病立马好了一半,觉得自己的儿子又聪明,又懂事。
去做作业,不许再玩了,快去学习!不知道什么时候,母亲和儿子之间只有这些事了。
每次回到家母亲都是敦促儿子学习学习。
儿子也听话,一直都是学学学。
儿子大学读的是名校,又被保送研究生。
儿子还要继续读博士,可母亲觉得儿子不能再学了,她一个人支撑着这个家实在太辛苦了。
上个月儿子去找工作,儿子以为自己是名校毕业,去一个小单位应聘应该是水到渠成,结果儿子碰壁了。
后来母亲从一个熟人那里打听到儿子碰壁的原因,才知道儿子当时说话口太满了。
他认为自己到那个小单位,从普通职员干起对他是一种侮辱。
后来儿子又四处投简历,依然是到处碰壁。
2020届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

2020届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习家池的修禊习俗修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说:“禊者,洁也。
谨按《周礼》男巫掌望祀,旁招以茅,女巫掌岁时以祓除衅浴。
”但从《诗经·溱洧》来看,修禊由纯祭祀活动逐步演变为带有节日性的活动。
三月桃花盛开,百花馥郁,河水荡漾,水盈碧泛,阳光明媚的时候,郑国的青年男女到溱洧两水上沐浴,以洁身除秽邪之气,临别互赠花草。
《韩诗》载:“郑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之上,招魂续魄。
秉兰草,拂不祥。
”这应该就是修禊的前身。
但是到了两汉,修禊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其神秘繁复的色彩减少了很多,祭祀只是象征性的,在水曲隈处喝酒吟诗成主要内容,成为一种官民同乐的高雅有趣的节日活动。
到了宋代其内容已经是根据喜好随意增减了。
文人雅士多曲水流觞,临河赋诗歌咏。
一般民众则游春踏青,赏览春光。
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修禊集会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父子、谢安、孙绰等共41人在山阴(今绍兴)兰亭举行的。
贤士名流分列两岸,参差坐于茂林修竹中,曲水赋诗,纵酒狂欢。
王羲之作《兰亭集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
但影响巨大波及全国的修禊活动是清康乾年间扬州瘦西湖畔的三次“红桥修禊”,主持者皆为名士,参加者近万,规模空前,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盛举。
其方式是在洗濯后,列坐水畔,随水流羽杯,举觞吃酒,吟诗作词。
襄阳也是一个有修禊传统的地方,而习家池就是主要的修禊地点。
《湖广通志·襄阳府》载:“县东十里,有白马泉,晋习凿齿居焉,因名习家池。
”宋祝穆撰《方舆胜览·襄阳府》载:“每年三月三日,刺史禊饮于此。
”六朝时的《荆楚岁时记》云:“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水滨,为流杯曲水之饮,取黍曲菜汁和蜜为饵,以厌时气。
”襄阳习家池修禊习俗极可能源于东汉。
但是,从东汉到隋没有文字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南京高三语文三模试题答案解析2016南京高三语文三模试题答案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倾轧yà时乖命蹇jiǎn 凤毛麟角盛名之下,其实难副b.挑逗tiǎo 不容置喙huì声如宏钟失之毫厘,谬以千里c.譬喻pì喁喁私语yóng 趋之若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d.熨帖yù风雪载途zǎi 貌和神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答案:a。
b声如洪钟;c喁yú;d载zài,貌合神离)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陕西省政府重视和支持各部门之间开展土地防治的战略协商。
②有时候我们之所以活得累,是因为放不下面子来做人。
③十二年前,有“黄金搭档”之称的偶像明星李冰冰和任泉,双双荣膺“天王天后”称号。
④范玉顺教授提醒企业在采用新技术时,切忌。
a.蜕化往往比肩继踵旧瓶装新酒b.退化常常比翼齐飞旧瓶装新酒c.蜕化常常比肩继踵穿新鞋走老路d.退化往往比翼齐飞穿新鞋走老路(答案d.“退化”指事物由优变劣,“蜕化”比喻品质变坏,腐化堕落;“往往”多表示重复出现的情况有一定的规律性,“常常”只是说明重复出现的某种情况或动作行为,不受其他情况、条件的限制;“比肩继踵”是形容人多拥挤,“比翼齐飞”比喻夫妻恩爱,朝夕相伴,也比喻互相帮助,共同前进。
“旧瓶装新酒”比喻用旧的形式表现新的内容,“穿新鞋走老路”比喻用旧办法、老套路去应对面临的新事物、新情况。
)3.下列各句中,没语病的一句是( )a.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我爱我家”主题班会,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到场的各位领导,同时用热烈的掌声请出担当这次班会的两位主持人闪亮登场。
b.魏吉祥强调,阿兰佩兰先生具有丰富的青训工作经验、出色的执教业绩、熟悉亚洲足球,善于听取和接受不同意见并强调团队精神,有能力带领中国队取得进步。
c.“综合评价”选拔将通过考生自荐、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两种方式,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含加分)(占70%)、中国科学院大学面试成绩(占2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的组合方式,计算出“综合评价”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
d.每个时代都需要心灵鸡汤,心灵鸡汤的流行有很多种原因,但是心灵鸡汤在当下精神生活中的绝对优势,与公共生活和文化产品受到严格过滤有关。
(答案:c。
a杂糅。
“请出主持人”“主持人登场”;b缺谓语,在“出色”前加“拥有”;d转折不当。
“公共生活和文化产品受到严格过滤”是心灵鸡汤在当下精神生活中流行的原因之一,“但是”应去掉。
)4.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这个时候,那所小园子里,垂了头的蝴蝶兰和带着醺醉的红色的小玫瑰,都为了那吓人的光和热露出倦怠的姿态来,只有那些深藏叶蔓中的金银藤,却开得十分茂盛。
②盛夏的天气,烈火般的阳光,扫尽清晨晶莹的露珠,统御着宇宙一直到黄昏后,这是怎样沉重闷人的时光啊!③当一阵夏天的闷风,从那里穿过时,便把那些浓厚的药香,吹进对着院子开着的门里来。
④马路上躺着的小石块发出孜孜的响声,和炙人脚心的灼热。
⑤人们在这种的压迫下,懒洋洋的像是失去了活跃的生命力,尤其午后那更是可怕的蒸闷;a. ①③⑤④②b. ②⑤④①③c. ①④⑤③②d. ②①④⑤③(答案:b.①以“在这个时候”开头,一般不放段首,而且中间“那吓人的光和热”提示要放②④之后;再看③中“浓厚的药香,吹进对着的院子”说明有花开着,故接①之后;②总领全段,⑤“这种的压迫”承②中“沉重闷人的时光”。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国之所以治乱者三,杀戮刑罚,不足用也。
国之所以安危者四,城郭险阻,不足守也。
国之所以富贫者五,轻税租,薄赋敛,不足恃也。
治国有三本,而安国有四固,而富国有五事。
五事,五经也。
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
此三本者,治乱之原也。
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者,则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可授与重禄;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
故德厚而位卑者,谓之过;德薄而位尊者,谓之失。
宁过于君子,而毋失于小人。
过于君子,其为怨浅;失于小人,其为祸深。
是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有临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
三本者审,则下不敢求;三本者不审,则邪臣上通,而便辟制威。
如此,则明塞于上,而治壅于下,正道捐弃,而邪事日长。
三本者审,则便辟无威于国,道涂无行禽,疏远无蔽狱,孤寡无隐治。
故曰:刑省治寡,朝不合众。
君之所慎者四:一曰: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国柄。
二曰:见贤不能让,不可与尊位。
三曰:罚避亲贵,不可使主兵。
四曰:不好本事,不务地利,而轻赋敛,不可与都邑。
此四务者,安危之本也。
故曰:卿相不得众,国之危也;大臣不和同,国之危也;兵主不足畏,国之危也;民不怀其产,国之危也。
故大德至仁,则操国得众;见贤能让,则大臣和同;罚不避亲贵,则威行于邻敌;好本事,务地利,重赋敛,则民怀其产。
君之所务者五:一曰:山泽不救于火,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
二曰:沟渎不遂于隘,鄣水不安其藏,国之贫也。
三曰:桑麻不植于野,五谷不宜其地,国之贫也。
四曰:六畜不育于家,瓜瓠荤菜百果不备具,国之贫也。
五曰:工事竞于刻镂,女事繁于文章,国之贫也。
故曰:山泽救于火,草木植成,国之富也;沟渎遂于隘,鄣水安其藏,国之富也;桑麻植于野,五谷宜其地,国之富也;六畜育于家,瓜瓠荤菜百果备具,国之富也;工事无刻镂,女事无文章,国之富也。
(《管子•立政第四》)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功力未见于国者见:表现b.而轻赋敛轻:减轻c.正道捐弃捐:舍弃d.沟渎不遂于隘遂:通,达(答案:b。
轻:轻易。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君之所慎者四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b.德不当其位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c.则大臣和同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d.而邪事日长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答案:d。
a助词,---的事;助词,---的人。
b代词,他的;代词,那。
c连词,表承接,就;连词,表选择,“不是,就是”。
d 连词,并列关系)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是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有临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a.是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有临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b.是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有临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c.是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有临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d.是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有临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答案: c。
)8.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家的治理取决于治国者在用人方面要注重其品德、能力、功劳分别与其地位、俸禄、官职相当。
b.国家的安定,取决于四个条件,不仅要靠城郭险阻来固守,还需要选贤举能、严明赏罚和重视农业生产。
c.国家之所以富足,取决于五个条件,只用轻收租税、薄取赋敛的办法是靠不住的。
d.“五事”主要讲述发展林业、水利、五谷、桑麻、六畜、瓜果、工艺制作的重要性。
这“五事”乃是五项纲领性措施。
(答案:8。
治国者用人的品德、功劳、能力分别与其地位、俸禄、官职相当。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则便辟无威于国,道涂无行禽,(4分)翻译:君主左右那些受宠的谄媚逢迎之流就不会专权,道路上看不到在押的犯人,(“便辟”“威”“凃”“禽”为四个得分关键点;后两个通假字要翻译出来。
)(2)故大德至仁,则操国得众;(3分)翻译:因此,只有提倡道德而能真正做到仁,才可以胜任国事而众人拥护;(“则”“操”“众”为三个得分关键点)(3)工事无刻镂,女事无文章,国之富也。
(3分)翻译:工匠不刻意追求刻木楼金,女红也不刻意追求文采花饰,国家就会富足。
(“女事”“文章”和“之”为三个得分关键点,“之”为取独)[译文]国家之所以治或乱,取决于三个条件,仅有杀戮刑罚是不够用的。
国家之所以安或危,取决于四个条件,只靠城郭险阻是不能固守的。
国家之所以贫或富,取决于五个条件,只用轻收租税、薄取赋敛的办法是靠不住的。
这就是说,治理国家有“三本”,安定国家有“四固”,而富国则有“五事”——这五事乃是五项纲领性措施。
治国者需要审查的问题有三个:一是政务官员的品德与地位不相称,二是官员的功劳与俸禄不相称,三是官员的能力与官职不相称。
这三个根本问题是国家治乱的根源。
所以,在一个国家里,对于道德仁义不彰显于朝廷的人,不可授予尊高的爵位;对于功劳和业绩没有表现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人,不可给予优厚的俸禄;碰到事情不能取信于人民的人,就不能让他做大官。
所以,如果德行深厚而授爵低微叫作“君主有过”;德行浅薄而授爵尊高,叫作“君主有失”。
宁可对君子有过错,而不可以对小人失误。
因为,有过于君子,带来的怨恨浅;有失于小人,带来的祸乱深。
因此,在一个国家里,如果道德不高尚却可以身居高位,那么贤良的大臣就得不到进用;如果功劳不显著却可以享有重禄,那么勤奋的大臣就得不到鼓励;如果做事并未取信于人民却可以做大官,那么有才能的大臣就不会出力。
只有把这三个根本问题审查清楚了,臣下才不敢妄求官禄。
如果对这三个根本问题不加审查,奸佞邪臣就会接近君主,奸佞邪臣就会专权,作威作福。
这样,在上面的君主耳目闭塞被蒙蔽,下面的政令不通,正道被抛弃,乌七八糟的坏事就要一天天地多起来。
如果审查好这三个根本问题,君主左右那些受宠的谄媚逢迎之流就不会专权,道路上看不到在押的犯人,与官方疏远的人们不会蒙受不白之冤,孤寡无亲的人们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这就叫作:刑罚减少,政务精简,甚至朝廷都无需召集群臣议事了。
治国者要谨慎对待的问题有四个:一是对于提倡道德而不真正做到仁爱的人,不可以授予卿相;二是对于见到贤能而不让位的人,不可以授予尊高爵位;三是对于掌握刑罚而袒护亲贵的人,不可以让他统帅军队;四是对于那种不重视农业,不注重地利,而轻易课取赋税的人,不可以让他做一方主官。
这四条是巩固国家的的根本。
所以说,卿相得不到众人拥护,是国家的危险;大臣不协力同心,是国家的危险;军中统帅不足以令人畏惧,是国家的危险;人民不怀恋自己的田产,是国家的危险。
因此,只有提倡道德而能真正做到仁,才可以胜任国事而众人拥护;只有见到贤能就进行推让,才能使大臣们协力同心;只有掌握刑罚不避亲贵,才能够威震邻敌;只有重视农业、注重地利,慎重对待课税,才能使人民拥有自己的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