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横断调查调查方法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报告

20 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报告为准确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状况,有效评估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深入贯彻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等相关要求,评估危险因素变化,控制相关感染,20 年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了本次调查。
1、调查对象与方法1.1 调查科室1.2 调查对象2月21日0:00 —24:00的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患者,不包括当日入院患者。
1.3 调查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按每病区配备1名调查人员。
调查人员由监控医师和监控护士组成,按照院感科统一制定的调查计划,由专职人员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后,每2人一组,采取床旁逐人调查和翻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式,填写统一的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个案登记表。
调查在当天完成。
1.4 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所有在调查期间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患者均计入医院感染。
2、调查结果2.1 医院感染现患率本次调查日住院患者703人,实查680人,实查率96.73%,发生医院感染7人,医院感染现患率1.03%,各科室医院感染存在差异。
2.1.1 医院感染现患率前六位科室(图1)2.1.2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本次现患率调查共发现医院感染病例7人,医院感染发病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5例,上呼吸道1例,中枢神经系统1例。
(图2)2.2 社区感染现患率本次调查实查住院患者680人,社区感染137人,社区医院感染现患率20.15%,各科室社区感染存在差异,儿科病房、呼吸内科、心内一病房为前三位;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胃肠道、心血管为主。
2.2.1 社区感染现患率前十位科室(图3)2.2.2 社区感染部位分布(图4)2.3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680例调查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人数267例,使用率为39.26%;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64例,使用率23%;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163例,使用率为59%;Ⅰ联抗菌药物使用169例,使用率61%;Ⅱ联抗菌药物使用105例,使用率38;Ⅲ联抗菌药物使用2例,使用率0.7%。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与分析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与分析医院感染指的是在医疗保健机构中,病人因治疗或接触医疗设备而感染的疾病。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院治疗规模的扩大,医院感染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了解医院感染患者的流行特征和发病因素,需要进行横断面调查与分析。
横断面调查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某一群体的特征进行观测和收集数据的研究方法。
以下是对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与分析的探讨。
一、研究对象医院感染的患者是研究对象。
调查需要选择一组具有代表性的医院感染患者样本,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治疗情况等因素进行分类。
二、研究内容1.流行病学特征的研究调查需要收集医院感染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治疗方式等。
通过统计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了解医院感染的流行特征。
2.感染部位和病原体的研究调查需要记录患者的感染部位和病原体类型。
比较不同部位和病原体之间的差异,对筛查和控制感染具有指导意义。
3.药敏试验的研究药敏试验是指将感染病原体分离出来,进行药敏试验,以确定患者的治疗方案。
药敏试验可以了解患者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以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
4.危险因素的研究调查需要了解患者的危险因素,如导管使用、手术操作、患者免疫状态等。
比较不同危险因素之间的对比,可以初步掌握医院感染的相关风险因素,对防控感染有实际帮助。
三、研究分析通过对以上研究内容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初步揭示医院感染的相关特征和原因。
医疗机构应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常规的控制措施包括:1.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切实防止交叉感染。
2.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教育和技术水平提升,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3.采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和隔离等方法,有效避免污染和抗生素的多余使用。
4.加强对高风险患者的重点监测和护理,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进行诊疗。
四、调查展望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与分析是掌握医院感染情况的重要方法,但也有局限性。
未来的调查应加强一下方面的研究:1.加强对微生物的研究,分析不同致病菌的传播途径和抗药性。
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方法、目的和意义

2.管床医生根据调查表内容协助调查人员逐一查阅病历,查阅手术及级别、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病原学送检情况等资料。
3.调查人员和管床医生结合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情况,按诊断标准确定是否为感染,再确定是医院感染还是社区感染,最后完成个案调查表,必要时院感科组织会诊讨论。
将医院感染现患率报告呈送给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向临床科室反馈调查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
05
调查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次:
1、《等级医院评审细则(2012年版)》有明确要求现患率调查每年至少一次;2020年版《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对现患率调查频次没有提出明确要求。《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评价规范(WS/T 592—2018)》中基本监测要求:根据需要开展现患率调查,调查方法规范。
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方法、目的和意义
现患率调查相关概念及内涵01现患率相关概念:
1、现患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处于一定危险人群中实际感染病例(包括以往发病至调查时尚未愈的旧病例)的百分率。
2、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3、现患率调查:又称横断面调查,它利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一个特定时间内,有关实际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资料,从而描述医院感染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
2、根据本院近几年对现患率的监测值计算本院或本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目标值。
如现患率目标值= 近三年现患率的平均值+均差(SD)。
2
三甲评审标准及相关指南对现患率调查与管理要求
3
如何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01
制定现患率调查监测计划
详细说明如何进行调查,调查时间,参与人员、培训、调查方法、填表要求、数据收集总结分析、反馈。
常德市某三甲医院2015~2018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

171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8 No.8·临床研究·医院感染是公认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它的发生会不同程度影响患者安全及医疗质量安全,因此,各医院应不断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是利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在特定的时间内对某一特定人群的医院感染现状进行调查,是监测医院感染相关信息的重要手段[1]。
为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近4年医院感染现状变化趋势,对2015~2018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2015~2018年某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患者。
1.2 调查方法由院感专职人员和临床感控小组成员组成调查组(每50张病床配备2名调查人员),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采用查阅病历、床旁调查和必要时询问管床医生三者相结合的办法,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医院感染病例诊断,填写统一设计的调查表。
1.3 统计学方法调查表回收后进行审核纠错,数据录入到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2015~2018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共调查住院患者8 991例,实查率99.67%;发生医院感染268例,平均现患率2.98%。
调查当日有患者存在多部位感染,感染例次率为3.23%。
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以下呼吸道为主。
见表1。
表1:2015~2018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及医院感染部位分布[n(%)]监测年月2015.102016.092017.122018.09合计调查例数 2 069 2 280 2 381 2 2618 991感染例数63(3.04)58(2.54)69(2.90)78(3.45)268(2.98)感染例次67(3.24)65(2.85)73(3.07)85(3.76)290(3.23)感染部位下呼吸道31(46.26)32(49.23)54(73.97)47(55.29)164(56.55)泌尿道12(17.91)7(10.77)5(6.85)15(17.65)39(13.45)手术切口10(14.92)7(10.77)8(10.96)15(17.65)40(13.79)血液4(5.97)2(3.08)2(2.74)2(2.35)10(3.45)腹腔内组织0(0.00)7(10.77)2(2.74)1(1.18)10(3.45)皮肤软组织2(2.98)1(1.54)0(0.00)0(0.00)3(1.03)器官腔隙4(5.97)5(7.69)0(0.00)0(0.00)9(3.10)胃肠道1(1.49)0(0.00)1(1.37)0(0.00)2(0.69)上呼吸道2(2.98)0(0.00)0(0.00)4(4.71)6(2.07)烧伤感染0(0.00)0(0.00)0(0.00)1(1.18)1(0.35)其他1(1.49)4(6.15)1(1.37)0(0.00)6(2.07)2.2 2015~2018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病原学送检率抗菌药物横断面日使用率为43.69%,其中治疗性用药占75.48%,预防性用药占18.92%,治疗+预防性用药占5.6%;单一、二联、三联及以上用药分别占93.00%、6.75%、0.25%;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为67.46%。
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报告

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报告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的结果,分析医院感染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全国范围内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病原体种类、感染部位分布等信息,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本报告首先对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的背景和目的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详细阐述了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调查时间等基本情况。
接着,报告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全面分析,包括医院感染的总体发病率、不同医院类型间的感染差异、感染病原体构成及其变化趋势等。
报告还深入探讨了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改进措施,以期为我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调查方法本次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按照地理区域和经济发展水平,将全国分为若干个大的调查区域。
然后,在每个调查区域内,随机选择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作为调查对象,确保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调查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和问卷,由经过培训的专职调查员进行现场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医院的基本情况、感染管理组织架构、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感染病例的监测与报告等。
同时,对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态度和行为。
在调查过程中,采用现场观察、病历查阅、实验室检测等多种方法,对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病原体分布、感染原因等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所有数据均经过严格的数据清洗和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次调查的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
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对调查结果进行深入解读和讨论,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为我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三、调查结果本次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共涉及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家医疗机构,包括了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多种类型的医疗机构。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

过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和共同媒介物传播等途径在患者之间传播。
医院感染对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影响
医疗质量下降
医院感染的发生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病情加重以 及额外的检查和治疗,从而增加医疗费用和医疗负担, 影响医疗质量。
患者安全受到威胁
医院感染的发生可能导致患者死亡、伤残以及不良事件 的发生,对患者安全造成威胁。
数据存储
将筛选后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 ,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统计分析方法
描述性统计
对医院感染的相关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如感染率、感染部位、患者年龄和性别分布等。
推断性统计
运用推断性统计方法,如卡方检验、回归分析等,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相关因素。
模型构建
根据研究目的和数据特征,构建适当的统计模型,如Logistic回归模型、泊松回归模型等,对医院感染进行分析和预测。
医疗质量和安全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医疗质量和安全存在密切关系 ,通过对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可以发现医疗流 程、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医疗质量提 供依据。
人员培训和管理
医院感染控制需要医护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通过对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可以发现医护人员 培训和管理的不足之处,为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 控制意识和能力提供依据。
01
患者因素
年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等因素与医院感染发生相关。其中,年龄
超过X岁、患有基础疾病以及住院时间超过X天的患者感染风险较高。
02
医护因素
医护人员手卫生不规范、无菌操作不严格以及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等
与医院感染发生相关。
03
病原体因素
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体包括XXX、XXX和XXX等,这些病原体主要通
参考文献2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报告

完善防控策略
根据调查结果和感染危险因素 分析,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提高防控意识
加强医务人员感染防控培训, 提高防控意识和技能水平,确 保各项防控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
强化多学科协作
加强感染科、临床科室、检验 科等多学科协作,共同参与医 院感染防控工作,形成合力。
THANKS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报告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调查背景与目的 • 调查结果概述 • 感染发生原因分析 • 感染防控措施评估与建议 • 针对重点科室感染防控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调查背景与目的
医院感染现状
01
02
03
感染发生率
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医 院感染发生率普遍较高, 严重影响患者安全和医疗 质量。
感染部位分布
常见的医院感染部位包括 呼吸道、手术部位、泌尿 系统、血液系统等。
病原菌种类
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包 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其中多重耐药菌感染问题 日益突出。
调查目的和意义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
通过横断面调查,全面了 解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 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
制定防控策略
针对调查结果,制定针对 性的医院感染防控策略, 降低感染发生率。
隔离患者管理
了解隔离患者管理措施,包括探视制度、患者转运等。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情况
抗菌药物使用政策
调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政策制定及执行情况,包括分级管理、处方 审核等。
抗菌药物使用率
统计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分析是否存在过度使用现象。
抗菌药物使用培训
了解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使用培训情况,包括培训频次、内容、效果等 。
占比X%,主要为尿路感 染。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

- 397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探讨医院感染高危因素,为制定进一步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调查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
结果 调查住院患者612例,发生医院感染13例,医院感染现患率2.1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占46.16%,其次是上呼吸道感染占38.46%,泌尿道及其他感染各占7.69%;细菌培养标本送检率为22.6%;抗生素使用率为 29.4%。
结论 我院医院感染控制、抗生素使用率较理想 ,心内科、ICU、脑外科、神经内科是医院感染高发科室。
应继续加强对临床医生抗生素应用教育 ,严格掌握应用抗生素的适应证;临床医护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给予高危人群保护性隔离。
【关键词】医院感染 横断面调查 现患率 抗生素 消毒隔离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景彩萍 刘迎春 郭敏 鲍爱梅 武海霞 (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内蒙古包头 014030)【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8-0397-02应用市场上出售的各种规格的保鲜袋,取一橡皮筋根据需要在橡皮筋上打结,调节大小,以不影响阴茎的血液循环为标准,套于保鲜袋袋口,将袋口套于患者的阴茎上,根据患者的尿量及时更换保鲜袋[1]。
2 结果保鲜袋接尿的临床应用是引进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王建设宁的技术,它登载在2003年9月第19卷9期的实用护理杂志上,通过临床验证,已取得临床实效。
2003年10月笔者看到这篇文章后,觉得经济、实用、方便,立即在护理实践中运用,并采用一次性手套用于患儿接尿做尿常规。
但因为保鲜袋透气性不佳,极少数患儿出现了局部皮肤湿疹的问题,笔者一直在思考如何改进接尿方法。
经过实践,笔者在距尿道口1c m以上的保鲜袋用一次性5号头皮针盲扎细孔,增加透气性,结果无一例出现局部皮肤湿疹。
2005年笔者调到消化内科当护士长,继续使用保鲜袋为男性患者接尿,效果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人员准备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整个调查的实施 工作。调查人员2-4人为1组,感染专职 人员任小组组长,20日分6小组,21日 分5个小组,与各科监测小组共同完成 此项工作。
2018/7/28
调查方法与程序
• 1、各临床科室感染监控人员(特别是监控 医生)首先要熟悉本科室每一位病人的基 本情况,在调查日的上午按要求通过“院 感控制管理系统”填写本科室每位住院病 人“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个案登记表”。科室 医院感染监控小组组长或监控医生要对本 科室上报的每一份调查表填写的完整性进 行审核。
2018/7/28
调查前注意事项
调查前3-4日要完善所有病人特别是感染病人的各项检查 及病程记录。 请各科室认真完善各项与感染性疾病诊断有关的检查, 如三大常规、病原学、影像学检查,可考虑加做C反应蛋 白及前降钙素,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此次调查将作为本月医院感染管理质控的重要内容。 调查日请各科室监控小组组长、监控医生预先安排好本 科室工作,调查日监控小组组长或监控医生必须在场, 以便协助调查。
2018/7/28
调查方法与程序
• 2、 每个调查小组在调查日下午再分成两小组 ①感染专职人员与调查科室监控人员或管床医生 组成,再次核对(通过电子病历或在架)科室填 写的“个案调查表” 是否正确。 • ②床旁调查与个案调查同时进行,由临床医师及 本科监控医生组成,到病人床旁以询问和体检的 方式进行调查,每一病人至少3分钟。主要询问 常见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咳痰、腹 痛、腹泻、尿频、尿急、尿痛、局部红肿、伤 (切)口流脓等,以及必要的体检。
2018/7/28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时间范围
调查分两个时间段: 6月20日(周二):综合病房楼、感染性 疾病科 6月21日(周三):内科1号楼、2号楼、3 号楼、急诊科、儿科楼、肿瘤科楼。
2018/7/28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时间范围
调查时间: • 6月20日(周二):综合病房楼、感染性疾病科 • 调查对象: ① 6月20日0—24时止,所有住院病人。包括 20日出院、转科、死亡病人)。 ② 20日新入院病人不列为调查对象。 应查人数=调查日在院总人数-该日新入院病人数+ 该日已出院病人数。
2018/7/28
调查时间范围
调查时间: 6月21日(周三) :内科1号楼、2号楼、3号楼、 急诊科、儿科楼、肿瘤科楼。 调查对象: ①6月21日0—24时止,所有住院病人。(包括 21日出院、转科、死亡病人等) ②21日新入院病人不列为调查对象。 应查人数=调查日在院总人数-该日新入院病人 数 +该日已出院病人数。
2018/7/28
目的与意义
通过调查可以进一步学习《医院感染诊断 标准》,提高临床医师医院感染诊断水平 .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排查感染 隐患,保障医疗安全。
2018/7/28
组织形式
感染管理科负责整个调查的组织工作,院感专 职人员负责调查期间的咨询 。 个案调查表由各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医生或本科 室管床医生负责本科室住院病人填写 。 床旁调查由调查小组(感染办专职人员与医院 抽调人员)完成,调查时监控小组监控医生及 管床医生必须在场,以便协助调查 。
临床科室现患率调查录入上报方法
2018/7/28
2018/7/28
3、用删除键清空 入院开始日期
1、点击在院
2选择所在科室、点击在院
4、入院截止选择 调查前1日,如20日 调查,选6月19日
5、点击”刷新“
击右键,选择 “感染横断面调查”
2018/7/28
提取为入院诊断,如与当前诊断不符,应手工填写
2018/7/28
Hale Waihona Puke 感谢各位对院感 工作的支持!
2018/7/28
医院感染横断调查调查方法
——2017年6月调查前培训
王彦华
2018/7/28
医院感染横断面(现患率)调查
定义: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处于一定危险人群中实际 感染病例(包括以往发病至调查时尚未愈的旧病例) 的百分率。 计算方法: 同期存在的新旧感染病例数 感染现患率= ————————— ×100% 观察期间调查病人数 感染仅指调查的时段内存在的感染
2018/7/28
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如: 烧伤创面仅有细菌定植,但未达到烧伤感染的诊断标准; 一、二期褥疮,属单纯性褥疮,不算感染;三期褥疮 (合并脓性分泌物),应是感染;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病原体自然扩散,如肝脓肿穿孔所致膈下脓肿;脓毒血 症的迁延病灶。
2018/7/28
卫生部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 版)》
三级综合医院评价指标 医院感染现患率≤10%。 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
2018/7/28
目的与意义
贯彻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总结医院感染监测管理现状,掌握我院 医院感染率基线,为监测模式提供依据 。
2.对于有明确潜伏期的疾病,自入院第一天算起,超过 平均潜伏期所发生的感染即为医院感染。 3、若病人发生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亦为医院感 染。如手术切口感染: 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 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造血管、机械心脏、人 工关节等)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 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
2018/7/28
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4、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 如单 纯疱疹、弓形体病、 水痘等。新生儿在宫内发 生的感染。 5、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如:慢性肾盂肾炎、胆囊炎急性发作等;慢性支气管 炎急性发作不算院内感染,但应注意,在住院期间培 养出新的病原体,应算医院感染。
2018/7/28
双击左键,填写病原体
单击左键
2018/7/28
细菌耐药情况仔细填写, 不要点错,如点错需删 除此表格,重新填写
以上所有项目填写完毕 后,点击保存、提交 正确填写用药目的:单纯用于 治疗的为治疗用药;单纯用于 预防者为预防用药;若两者 兼有则归入预防+治疗。 单击左键选择抗菌药物
2018/7/28
医院感染的诊断依据
• • • • 临床资料 实验室检查结果 其它检查(如X线、CT、B超等) 临床医生的判断: 以医生做出的临床诊断 为依据,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做出病原学 诊断
2018/7/28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对于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即为医院感染。
2018/7/28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4、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 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 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5、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如淋菌性结 膜炎、鹅口疮、败血症等。 6、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 杆菌等的感染。 7、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2018/7/28
正确诊断医院感染
1、调查日新发的感染 2、过去发生的感染调查日仍未愈
1、没有感染病人 2、过去发生的感染调查日仍已经痊愈 患者发生在手术后符合医院感染肺炎诊断标准 的肺炎是指住院患者在手术24h以后至术后2周内 由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各种类型的肺实质 性炎症。术后先出现呼吸衰竭等并发症而予气管 插管,然后才发生肺炎者,不属于手术后肺炎)。
准确填写切口类型
手术:患者在手术室接受外科医师至少在其皮肤 或黏膜上做一个切口,包括腹腔镜,并在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缝合切口。 2018/7/28
切口分类
• I类切口:即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 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 • II类切口:即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 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但不伴有明显污染。 • III类切口:即污染切口。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 域;开放性创伤手术;胃肠道、尿路、胆道内容物及体 液有大量溢出污染;术中有明显污染(如开胸心脏按 压)。 • IV类切口:即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
2018/7/28
调查方法与程序
• 3、床旁调查结果应与病历调查结果相 结合,按诊断标准确定是否为医院感染. 如有疑问,小组讨论后确定。抗菌药物 使用目的不明确者,可询问病房主管医 生。 • 4、调查完毕后,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 负责将数据的录入、汇总、分析及报 告等相关后续工作。
2018/7/28
调查时注意事项
注意查看体温记录,抗菌药物使用原因,入院诊断, 实验室报告(尤其是病原学报告结果)。 调查的感染情况是指调查日(20日、21日)没 有痊愈的及调查日新发生的;此前获得感染至调 查日已经痊愈的不包括在内。 重点是住院时间长/病情重/免疫力下降和接受侵 入性操作的患者.
2018/7/28
2018/7/28
注意事项
• 调查的病人不包括调查当日新入院的住院 患者。 • 入院截止日期选择调查的前1天,还需再统 计出调查日出院病人数。
2018/7/28
1、点击出院
2、选调查当天日期
3、选调查当天日期或不填
4、点击”刷新“
2018/7/28
医院感染
•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 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 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 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 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 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