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报告
2015年医院感染监测报告

2015年度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监测评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为降低院内感染率提供可靠依据。
一、一般情况根据医院感染规范要求以及2015年度的工作计划,对我院的医院感染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综合性监测,感染管理科专职工人员深入科室对全院病例进行前瞻性或回顾病例监测,并把检查的结果每月通过信息反馈到科室。
2015年全院开展全面综合性监测,调查病例38539份,总感染人数为798人次,感染率为2.07%,从1-12月份医院感染波动在0-3.0%之间,较去年下降0.99%,在798例医院感染病例中,以下呼吸道感染率最高55%,依次为胃肠道感染率7%,泌尿系感染为14%其各病区的分布情况是:呼吸内科208235 1.68%肿瘤科166534 2.04%儿科二病区344047 1.36%康复科71321 2.94%急诊科9000合计:38399807 2.10% 2015年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分析图九00%2.003t1.50%1.00%0.50%0.00^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2015年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图2% l 1 魁I4.UU^■吁■喷鱼・泊比直・洒尿直・扯后切口■蔗脸■左它、原因与分析2015年对798例感染者进行院内感染危险度分析:1、原因是基层医院病房病种多,探视波动人亦多。
因此,呼吸道病毒细菌传播率高,呼吸道感染的病例较多。
2、年老体弱有基础病的病人。
3、危重病人、手术病人、外伤休克、脑血管意外、机体抵抗力低下的病人。
4、留置尿管且保留时间较长的病人。
5、全院手术部位目标性监测情况是:(1手术危险指数越高,切口污染越严重,感染发生率越高。
(2) 清洁切口,清洁-污染,没有发生感染,这与临床医生执行严格无菌技术与外科手术技术、手术操作过程要精细是密切相关。
一、填空:、填空:(3)术后护理及术前正确脱毛及脱毛时间离手术时间或较短,术中保温效果好促进了切口的预期愈合。
某三级医院2015年医院感染横断面的调查与分析

某三级医院2015年医院感染横断面的调查与分析曾芹;王娟;雷清锋;薛志春【摘要】目的通过横断面调查掌握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重点科室、重点部位及抗菌药物使用等,为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取床旁调查和病例调查的方式,调查2015年5月21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1283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88%;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为ICU(25.00%),其次为神经外科(10.42%)和放疗科(10.00%);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首,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和其他部位感染;共检出病原体35株,主要是鲍曼不动杆菌8株(25.80%)、铜绿假单胞菌5株(16.12%)、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株(12.90%)、大肠埃希菌3株(9.68%)和克雷伯菌属3株(9.68%);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3.05%.结论本次调查简单快速地反映了医院感染的现状,根据调查结果,下一步应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的监控.【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7(015)034【总页数】2页(P4-5)【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横断面调查【作者】曾芹;王娟;雷清锋;薛志春【作者单位】宁德市医院院感科,福建宁德 352100;宁德市医院院感科,福建宁德352100;宁德市医院院感科,福建宁德 352100;宁德市医院院感科,福建宁德35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根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的要求,我院已连续多年开展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工作,为动态了解我院医院感染发生的情况,我院于2015年5月21日进行了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2015年5月21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出院、转科及死亡的患者,不包括新入院患者)共1283人,实查率为100%。
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横断面调查分析

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横断面调查分析韩亚军【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年(卷),期】2015(000)003【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院内感染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更好地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并且能够为其他医疗机构提供关于医院感染的数据。
方法:采用医院感染管理系统,收集全院感染数据。
结果: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应查1560例,实查1501例,实查率96.22%。
医院感染31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07%,例次感染率为2.13%。
医院感染科室居前3位的分别为综合 ICU(45.45%)、神经外科(9.09%) 和神经内科(3.61%)。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4.45%,治疗用药使用率55.86%,预防用药使用率39.78%,治疗+预防用药使用率4.36%。
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者中细菌培养率为47.80% 。
结论:我院2014年院内感染现患率为2.07%,低于国内其他研究者报道水平。
综合ICU 在所有科室中院内感染率最高,应作为目标性监测的重点科室。
我院总的抗菌药物使用率(24.45%)达到卫生部要求(抗菌药物使用<50%)。
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者中细菌培养率为47.80%,未能达到卫生部要求的细菌学送检率>60%。
细菌学培养是合理用药的基础,提高细菌培养率可以为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总页数】3页(P89-91)【作者】韩亚军【作者单位】024000 赤峰市内蒙古赤峰市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林芝地区人民医院感染患病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J], 樊凤梅;洛桑云登;李仁军;胡世云2.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横断面调查分析 [J], 宋爱华;邢庆华;高德朋3.医院感染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横断面调查分析 [J], 申翠华;李卫光;朱其凤4.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J], 吴玲;朱小月5.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下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J], 张满;吴文娟;牟霞;杨怀;朱艳秋;伍红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总结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要求,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治疗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率。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在分管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及各科主任、护士长和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2015年度开展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工作任务,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调查对象:2015年11月16日00∶00-24∶00我院的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的患者。
2.调查方法:调查人员由各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组成,并于2015年11月15日由感控办进行了统一培训。
调查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登陆我院一体化医疗信息平台,逐一填写《个案登记表》,调查在11月17日完成。
3.诊断标准:卫生部2001年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统计方法:全部病例资料录入由众阳软件医院感染实时监控横断面调查工作平台,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1.现患率本次现患率调查应查人数1046人,实查1033人,实查率为98.76%(要求调查率≥96%)。
发生医院感染43人,医院感染率4.16%(要求医院感染现患率≤8%)。
社区感染389人,社区感染率37.66%。
具体详见表1表1 各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1.1医院感染发病率列前五位的科室依次为内ICU、神经外科二、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二、神经外科一。
具体见图1图1:各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注:图中未涉及到的科室调查日不存在医院感染病例1.2社区感染居前五位的科室依次是呼吸内科、儿二科、儿四科、儿三科、儿一科。
具体见图2图2:各科室社区感染率注:图中未涉及到的科室调查日不存在社区感染病例2.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医院感染部位居首位的是下呼吸道26例,占60.47%;其次是上呼吸道9例,占20.93%;胃肠道、泌尿道各3例,各占6.98%;皮肤软组织感染及其他各1例,各占3.45%,本次调查手术部位未发生感染。
常德市某三甲医院2015~2018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

171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8 No.8·临床研究·医院感染是公认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它的发生会不同程度影响患者安全及医疗质量安全,因此,各医院应不断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是利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在特定的时间内对某一特定人群的医院感染现状进行调查,是监测医院感染相关信息的重要手段[1]。
为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近4年医院感染现状变化趋势,对2015~2018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2015~2018年某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患者。
1.2 调查方法由院感专职人员和临床感控小组成员组成调查组(每50张病床配备2名调查人员),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采用查阅病历、床旁调查和必要时询问管床医生三者相结合的办法,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医院感染病例诊断,填写统一设计的调查表。
1.3 统计学方法调查表回收后进行审核纠错,数据录入到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2015~2018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共调查住院患者8 991例,实查率99.67%;发生医院感染268例,平均现患率2.98%。
调查当日有患者存在多部位感染,感染例次率为3.23%。
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以下呼吸道为主。
见表1。
表1:2015~2018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及医院感染部位分布[n(%)]监测年月2015.102016.092017.122018.09合计调查例数 2 069 2 280 2 381 2 2618 991感染例数63(3.04)58(2.54)69(2.90)78(3.45)268(2.98)感染例次67(3.24)65(2.85)73(3.07)85(3.76)290(3.23)感染部位下呼吸道31(46.26)32(49.23)54(73.97)47(55.29)164(56.55)泌尿道12(17.91)7(10.77)5(6.85)15(17.65)39(13.45)手术切口10(14.92)7(10.77)8(10.96)15(17.65)40(13.79)血液4(5.97)2(3.08)2(2.74)2(2.35)10(3.45)腹腔内组织0(0.00)7(10.77)2(2.74)1(1.18)10(3.45)皮肤软组织2(2.98)1(1.54)0(0.00)0(0.00)3(1.03)器官腔隙4(5.97)5(7.69)0(0.00)0(0.00)9(3.10)胃肠道1(1.49)0(0.00)1(1.37)0(0.00)2(0.69)上呼吸道2(2.98)0(0.00)0(0.00)4(4.71)6(2.07)烧伤感染0(0.00)0(0.00)0(0.00)1(1.18)1(0.35)其他1(1.49)4(6.15)1(1.37)0(0.00)6(2.07)2.2 2015~2018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病原学送检率抗菌药物横断面日使用率为43.69%,其中治疗性用药占75.48%,预防性用药占18.92%,治疗+预防性用药占5.6%;单一、二联、三联及以上用药分别占93.00%、6.75%、0.25%;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为67.46%。
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报告

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报告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的结果,分析医院感染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全国范围内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病原体种类、感染部位分布等信息,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本报告首先对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的背景和目的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详细阐述了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调查时间等基本情况。
接着,报告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全面分析,包括医院感染的总体发病率、不同医院类型间的感染差异、感染病原体构成及其变化趋势等。
报告还深入探讨了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改进措施,以期为我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调查方法本次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按照地理区域和经济发展水平,将全国分为若干个大的调查区域。
然后,在每个调查区域内,随机选择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作为调查对象,确保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调查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和问卷,由经过培训的专职调查员进行现场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医院的基本情况、感染管理组织架构、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感染病例的监测与报告等。
同时,对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态度和行为。
在调查过程中,采用现场观察、病历查阅、实验室检测等多种方法,对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病原体分布、感染原因等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所有数据均经过严格的数据清洗和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次调查的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
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对调查结果进行深入解读和讨论,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为我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三、调查结果本次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共涉及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家医疗机构,包括了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多种类型的医疗机构。
2015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工作程序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5年全区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方法执行登记表 开始调查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完成个案调查天数:___________天 参与调查人员总数:_______人,其中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数:________人 调查人员分组数:_______组 调查前通知各临床科室: 是 否 调查方法:临床医生报告或填表 ( ) 调查组人员调查填表 ( ) 床旁调查: 有 无 调查前培训: 有 无 培训时间:_______天 个案表审核: 是 否 个案表录入人员: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 ( ) 非专职人员 ( ) 专职人员 + 非专职人员 ( ) 个案调查表录入后审核人员: 单位管理员 ( ) 专职人员 ( ) 非专职人员 ( ) 调查人员电子邮箱地址 (列三名调查员,专职人员优先) 调查人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人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人员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录入时不要录入单位,只录入数据,如1人、1天只要录入1,不要 录入人和天。
调查表由调查人员填写,必须追踪病原学 检查结果。
调查方法
八、调查注意事项 体温记录 抗菌药物使用原因 入院诊断 实验室报告(病原学报告) 病理学检查结果 着重注意住院时间长、病情严重、免疫力下降和 接受侵入性操作的患者 床旁调查人员应注意询问方法与技巧 院感人员检查每一调查表,是否填写完全,然后 使用“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数据网络处理系 统”处理、报告。
调查方法
六、床旁调查询问内容
主要询问常见感染症状: 畏寒、发热、咳嗽、咽痛、咳痰、腹痛、腹 泻、尿频、尿急、尿痛、局部红肿、伤 (切)口流脓等,及必要的查体。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报告

完善防控策略
根据调查结果和感染危险因素 分析,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提高防控意识
加强医务人员感染防控培训, 提高防控意识和技能水平,确 保各项防控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
强化多学科协作
加强感染科、临床科室、检验 科等多学科协作,共同参与医 院感染防控工作,形成合力。
THANKS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报告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调查背景与目的 • 调查结果概述 • 感染发生原因分析 • 感染防控措施评估与建议 • 针对重点科室感染防控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调查背景与目的
医院感染现状
01
02
03
感染发生率
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医 院感染发生率普遍较高, 严重影响患者安全和医疗 质量。
感染部位分布
常见的医院感染部位包括 呼吸道、手术部位、泌尿 系统、血液系统等。
病原菌种类
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包 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其中多重耐药菌感染问题 日益突出。
调查目的和意义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
通过横断面调查,全面了 解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 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
制定防控策略
针对调查结果,制定针对 性的医院感染防控策略, 降低感染发生率。
隔离患者管理
了解隔离患者管理措施,包括探视制度、患者转运等。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情况
抗菌药物使用政策
调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政策制定及执行情况,包括分级管理、处方 审核等。
抗菌药物使用率
统计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分析是否存在过度使用现象。
抗菌药物使用培训
了解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使用培训情况,包括培训频次、内容、效果等 。
占比X%,主要为尿路感 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报告
为全面了解现阶段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状况,2015年09月22日08:00,医院对所有的在院患者展开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汇报如下:调查方法
调查时间与对象:2015 年09月22日0∶00 - 24∶00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死亡患者,不包括新住院患者) 。
调查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
从科室抽调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在调查前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对其进行培训。
采用逐床查阅病历和每例患者≥3 min 床旁体检相结合的方法,由调查人员填写由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基地统一设计的调查表。
所有调查应在09月22日08:00-13:00完成。
调查表由专职人员审核并录入全国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系统。
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
统计分析所有统计数据均由全国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系统自动生成。
结果
医院感染率本次调查应查人数为142例, 实际调查人数139例,实查率为
97.89 %。
在被调查的案例中存在感染性疾病者34例,均为社区感染34例,社区感染率为24.46%,社区感染病例的科室分布及感染部位见表-1;医院感染人数为1例,医院感染率为0.72%,感染部位为上呼吸道。
表-1 社区感染病例的科室分布及感染部位
科室调查
人数
感染
人数
感染
率%
下呼
吸道
泌尿道胃肠道其他
皮肤软
组织类
呼吸科12 10 83.33 10 0 0 0 0 消化科10 4 40 0 0 4 0 0 心血管科16 0 0 0 0 0 0 0 内分泌科10 1 10 1 0 0 0 0 普外科26 9 34.62 1 0 3 0 5 泌尿外科0 0 0 0 0 0 0 0 肛肠科32 8 25 0 0 0 0 8
骨科 4 0 0 0 0 0 0 0
手外科11 1 9.09 0 0 0 0 1
妇科9 1 11.11 0 1 0 0 0
产科成人7 0 0 0 0 0 0 0
儿科0 0 0 0 0 0 0 0
五官科0 0 0 0 0 0 0 0
合计139 34 24.46 12 1 2 7 14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
从调查中得知,在院的139例住院患者中,有48例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4.53%。
其中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者25例,治疗+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者6例,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的构成比为64.58%,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前进行病原菌送检者7例,病原菌送检率为22.58%;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者17例,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的构成比为35.41%。
和去年同期相比,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上升了23%,病原菌送检比例下降了15%。
在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方面,二联使用抗菌药物者有19例,二联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58%,其他均为单剂使用。
各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详见表-2
表-2 各科抗菌药物使用汇总表
科室调查
人数
抗菌药物使用与目的抗菌药物联用细菌培养是否治疗预防
治疗+
预防
一联二联
三联及
以上
做未做
呼吸科12 10 2 10 0 0 7 3 0 0 10 消化科10 6 4 4 2 0 6 0 0 0 4 心血管科16 0 16 0 0 0 0 0 0 0 0 内分泌科10 1 9 1 0 0 0 1 0 0 1
普外科26 15 11 6 5 4 8 7 0 5 5 泌尿外科0 0 0 0 0 0 0 0 0 0 0 肛肠科32 7 25 4 3 0 5 2 0 1 3 骨科9 1 8 1 0 0 0 1 0 0 0 手外科11 4 7 0 3 1 1 3 0 1 0 妇科9 2 7 0 2 0 2 0 0 0 0 产科成人7 1 6 0 0 1 0 1 0 0 1 儿科0 0 0 0 0 0 0 0 0 0 0 五官科 2 1 1 0 1 0 0 1 0 0 0 合计139 48 91 25 17 6 29 19 0 7 24
病原菌样本送检情况
从病原菌样本送检情况来看,送检标本均为社区获得性感染病例,医院感染病例无病原菌标本采集。
在送检的7例病原微生物标本中,共检出3株病原菌,1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为肺炎克雷伯菌,1例为均为奇异变形杆菌。
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
讨论与分析
本次调查医院感染的现患率为0.72 % ,与我院上半年度医院感染率0.79%相比呈持平趋势,由此可见,医院感染漏报现象几近杜绝。
从感染病例的感染部位来看,此次现患的感染病例为上呼吸道感染,其感染部位的发生率和院内感染日常监测数据基本相符。
从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结果得知,各科抗菌药物使用尚能规范,主要存在问题是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前的病原菌标本送检不足。
在病原菌标本的送检中,主要以社区感染病例为主。
从检出的病原菌分离情况来看,我院社区感染病例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革兰氏阳性菌虽有检出,但仅限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主要与我院收住患者的病种和医院微生物监测的种类有限有关。
从检出菌的耐药情况来看,3个细菌中有2菌存在细菌耐药现象,可见当下各类细菌耐药上升趋势之猛烈,因此,各临床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2015版)临床抗菌药物应用原则》规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从而延缓细菌耐药过程,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