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走进诗歌”《诗圣杜甫》完成素养测试题(后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诗歌专题训练诗人篇(杜甫)(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诗歌专题训练诗人篇(杜甫)(含解析)

诗歌专题训练-------诗人篇(杜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狂夫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①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②娟娟净,雨裛③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本诗作于客居成都时。

①百花潭:即浣花溪,杜甫草堂在其北。

②篠(xiǎo):通“筱”,指细小的竹子。

③裛(yì):通“浥”,沾湿、滋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即沧浪”三字,用“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的典故,暗示诗人的操守。

B.颔联使用对偶的手法,描绘明净悦目的翠竹轻摇,细雨中清香可闻的荷花格外娇艳。

C.颈联描述了现实生活中诗人故人书信断绝,家人饱受饥饿之苦,与前文景色形成对比。

D.尾联“欲填沟壑”写诗人饱经患难,行将就木的消极与无奈,尽显杜诗思想感情之“沉郁”。

2.杜甫此诗,自称“狂夫”,却与李白《将进酒》中的“狂”大相径庭,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两首诗中二人的“狂”有何不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病马【注】杜甫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注】这首诗大约写于乾元二年(759),当时诗人流寓泰州(今甘肃天水,当时属唐朝边境地区)。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一首“咏物诗”,本诗表现了诗人的“爱物之心”;又以独特视角,用第二人称抒情达意,将马人格化,生动而有情味。

B.前两联语意紧密相承,“老”承“久”,“岁晚”承“天寒”。

交代了马与自己患难相依的关系,也写出了其老病的状态。

C.颈联写马的毛发、骨相等资质绝非平常之辈,但它在我面前却十分温顺驯服,对我非常忠诚,表达出对病马的浓浓深情。

D.曹操在《短歌行》中因思慕贤才而沉吟,杜甫因感动于此马为物虽微但对我情意深厚而沉吟。

同是“沉吟”却意味不同。

4.如同闻一多借“红烛”来写自己,杜甫所写的“病马”也实为诗人自己。

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杜甫万方多难成就的诗圣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杜甫万方多难成就的诗圣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杜甫万方多难成就的诗圣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第一课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我的眼前仿佛看见了一位身着长衣,两鬓斑白,满面沧桑,双目饱含着泪水,站在那早已破败不堪的城墙之外并长久凝视的一位路人。

他的眼神是那般地充满柔情,又是那样地溢满悲伤与痛苦。

他长久伫立,仿佛深深地陷入了回忆,忽而像是嘴角微微上扬,却又突然如狂风暴雨般地掩面而泣。

这些年来他受的苦难还少吗难道还没足以让他面对眼前的一切更加平静些吗为何时至今日却还是如此悲恸不,不是的,他不是为自己的苦难而悲伤,他是为着百姓呀。

饿殍遍地,曾经的繁华都市如今却是一片废墟,他怎能不哭泣!他怎能不悲恸!他瘦弱的身躯在寒风中仿若一片枯叶,是那样的单薄、那样的苍白!这就是忧国忧民的杜甫呀!这就是那呼喊着“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呀!美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字体赏美文永远的杜甫片布褴褛,独向斜阳叹尽白头;一支秃笔,破碎河山抒写忧国忧民。

你生命的左岸是清意人生,却吹落秋风;右岸是烽火三月,亦赤胆忠心;你忧愁的目光是中间轻轻流淌的河,流过盛世,流过衰亡,流向永恒的未来。

曾经的你是如何的少年意气,英俊潇洒,又如何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你的豪情溢满山川,激荡旷野;清风千里,折桂蟾宫是你的壮志御风而上,心情挥洒;抑塞磊落之才是你的自信充塞心胸,誓比日月。

可是此时,你的无限的瑰丽梦想和激情昂扬到哪里去了残阳如血般绚烂,努力着把最后一丝余晖洒向江山,可黑暗早已吞没了一切,吞没了生死,吞没了悲苦,吞没了时间。

你站在滚滚黄尘的咸阳桥上,静静地,静静地,你听见“车辚辚,马萧萧”后无法湮没的撕心裂肺的痛苦与伤悲,“哭声直上干云霄”藏着再也解脱不了的哀怨与凄凉,天公感泪,雨声啾啾,千里白骨,血河漂橹又是怎样的惨绝人寰!长安城里的春雨淋湿了含苞的牡丹,也淋湿了你干裂的嘴唇,却淋不湿无尽的烽火和千里的断壁残垣,城春草木那一抹血泪的残绿,利剑一般刺痛着你的心,我听见你的心碎了一地。

文学诗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试题与答案05_杜甫

文学诗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试题与答案05_杜甫

班级: 姓名: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文学诗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试题05_杜甫(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1、关于杜甫及其诗歌,说法错误的一项是什么?( ) 2、杜甫安史之乱期间的诗歌风格,最适合用哪个词语来概括?( ) 3、(多选)以下哪些诗篇属于“三吏三别”?( ) 4、杜甫的号是什么?( ) 二、杜甫《望岳》赏析 1、以下哪一项不是《望岳》中的“岳”所指代的山?( ) 2、以下哪个诗句能够突出泰山的高?( ) 3、“岱宗夫如何”中的“夫”是什么意思?( ) 4、关于《望岳》一诗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三、杜甫《房兵曹胡马》赏析 1、关于《房兵曹胡马》一诗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2、《房兵曹胡马》中的“兵曹”是什么意思?( ) 3、以下哪一项对“锋棱瘦骨成”的理解是正确的?( ) 4、(多选)以下哪些诗句能够作为这是一匹名贵宝马的依据?( ) 四、杜甫《春望》赏析 1、关于《春望》一诗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2、以下关于《春望》的词语解释,哪一项是错误的?( ) 3、以下哪首诗歌最能体现杜甫作为“诗圣”的创作特点?( ) 4、“春望”的“望”与以下哪一项的“望”字意思相同?(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五、杜甫《石壕吏》赏析1、诗题“shíháolì”的正确写法是什么?( )2、《石壕吏》的诗歌正文,共有多少字?( )3、对比《春望》和《石壕吏》两首诗的异同,哪一项是错误的?( )4、关于《石壕吏》的诗句,理解不正确的是哪项?( ) 六、杜甫《春夜喜雨》赏析 1、关于《春夜喜雨》一诗,以下哪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 2、诗题“春夜喜雨”的意思是什么?( ) 3、关于《春夜喜雨》诗中的词义,哪一项是正确的?( ) 4、(多选)《春夜喜雨》一诗,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七、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赏析 1、诗题“江畔独步寻花”,指的是“什么江?( ) 2、猜猜以下哪项诗句不是《江畔独步寻花》组诗中的句子?( ) 3、为什么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很多诗歌都写在成都?( ) 4、关于《江畔独步寻花》诗中的词义,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八、杜甫《赠花卿》赏析 1、这首诗的妙处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 ) 2、以下哪项诗句不是在赞美乐曲悠扬?( ) 3、对于这首诗的词义解释,哪一项是错误的?( ) 4、以下哪项不是成都的别称?( ) 九、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赏析 1、以下哪首诗作不是杜甫在成都所作?( ) 2、关于“绝句”这首诗,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3、杜甫经常写诗不命名,后人只能以“绝句”命名,以下哪首诗不能命名为“绝句”?( ) 4、有人曾经用杜甫这首《绝句》为自己的菜命名,猜猜“窗含西岭千秋雪”应该是哪道菜?( ) 十、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赏析 1、关于《绝句·迟日江山丽》这首诗,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 2、(多选)诗中的哪些景象能够凸显春天的特点?( ) 3、以下哪项不是《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与《绝句·迟日江山丽》的共同特点?( ) 4、与杜甫其他格律诗一样,这首诗同样在对仗方面用心良苦,其中与“沙暖”相对的是什么?( ) 十一、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 1、与诗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闻”,不同义的是哪一项的“闻”字?( ) 2、以下哪首杜诗,流泪的心情与其他项最为不同?( ) 3、(多选)以下哪几项的诗句包含古今异义词?( ) 4、以下哪一项的诗句最能表现杜甫归心似箭的心情?(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文学诗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答案05_杜甫一、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1、(B ) 2、(A ) 3、(ACD ) 4、(A ) 二、杜甫《望岳》赏析 1、(D ) 2、(B ) 3、(D ) 4、(D ) 三、杜甫《房兵曹胡马》赏析 1、(D ) 2、(C ) 3、(C ) 4、(ABCD ) 四、杜甫《春望》赏析 1、(A ) 2、(C ) 3、(C ) 4、(A ) 五、杜甫《石壕吏》赏析 1、(D ) 2、(B ) 3、(B ) 4、(C ) 六、杜甫《春夜喜雨》赏析 1、(D ) 2、(A ) 3、(B ) 4、(AB ) 七、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赏析 1、(C ) 2、(C ) 3、(B ) 4、(A ) 八、杜甫《赠花卿》赏析 1、(D ) 2、(D ) 3、(A ) 4、(D ) 九、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赏析 1、(A ) 2、(D ) 3、(D ) 4、(C ) 十、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赏析 1、(A ) 2、(ABCD ) 3、(C ) 4、(B ) 十一、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 1、(D ) 2、(A ) 3、(ABC ) 4、(D )。

古代诗歌杜甫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杜甫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杜甫阅读练习及答案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其中以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尤为著名。

杜甫以其浓厚的写实主义风格、深邃的哲理思考和激情四溢的感慨,成为了后世诗坛的巨擘。

如今,我们仍然可以通过阅读杜甫的作品去领略他那份与世俗不同的情怀和思考。

杜甫的诗歌既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比如他的《登高》一诗中,写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他以登高喻人生,比喻了自己从过去的荣华富贵走向此刻的落魄困顿,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思索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这个主题在古代诗歌中并不罕见,但杜甫用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使得这首诗更加震撼人心。

另一个经典的杜甫作品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表达了对悲剧命运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他以自己茅屋被秋风吹毁的遭遇,象征了人生的坎坷和悲欢离合。

而他对这种命运的批判和思考,让我们对生命的不易和它的种种曲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杜甫的诗歌除了对社会与人生的关切外,还充满了对自然美与历史传统的咏叹。

比如他的《月夜忆舍弟》一诗中写到“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他以兄弟的相思之情,描绘了明月与故乡的联想,让人感受到了对家乡的思恋之情和文化传统的追忆。

杜甫的诗歌深邃而广阔,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他用辛酸和痛苦来记录这段历史,同时也用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之美的颂扬来寻求一种精神的寄托。

因此,阅读杜甫的作品不仅仅是一种文学欣赏,更是一次思考人生与社会的机会。

然而,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古代诗歌并不容易理解。

诗歌虽然美丽,但其中的意境和象征往往需要读者通过挖掘和思考去发掘。

因此,如何有效地阅读杜甫的作品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杜甫所处的历史环境,以及他所经历的政治和社会动荡。

只有了解了这些背景,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他诗中的言外之意。

其次,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文学修养,比如对古代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的了解。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阅读题和答案《杜甫诗三首》习题 - 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1435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阅读题和答案《杜甫诗三首》习题 - 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1435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阅读题和答案《杜甫诗三首》习题-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杜甫诗三首》习题一、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汤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本诗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句有什么特点?2、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两个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请简要分析“钟”字好在何处,而“割”字又好在何处?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

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二、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你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3、你怎样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有人认为花不会流泪,鸟也不会惊心,你怎么认为?三、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石壕吏》是一首_______(叙事、抒情)诗,体裁是_______ 古诗,他的组诗“三吏”中除《石壕吏》外,还有_______、_____。

2、“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的意思是什么?说明了什么?3、怎样理解“有吏夜捉人”这一行径?4、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年级语文】八年级语文杜甫诗三首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八年级语文杜甫诗三首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杜甫诗三首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杜甫诗三首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杜甫诗三首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5
第二十五杜甫诗三首
【基础练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岱宗夫如何( ) (2).决眦人归鸟( ) (3).白头搔更短( )
(4).浑欲不胜簪( ) (5).三男邺城戍( )( ) (6).如闻泣幽咽( )( )
(7).老妪力虽衰( )
2.下面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是( )
A.老翁逾墙走 (越过)
B.一男附书至 (书写)
c.二男新战死 (最近)
D.急应河阳役 (应征)
3.下面诗句与一致的是( )
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小。

B.感时花贱泪,恨别鸟惊心。

c.锋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D.史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4.品味下面的诗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5.按下面的提示回答问题。

(1).《望岳》一诗中,抓住景物细节表达心情激荡和眼界空阔。

杜甫试题及答案

杜甫试题及答案

杜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杜甫的字是什么?A. 子美B. 子瞻C. 子厚D. 子安答案:A2. 杜甫的号是什么?A. 东坡居士B. 少陵野老C. 青莲居士D. 香山居士答案:B3.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的下一句是什么?A. 城春草木深B. 城春草木荣C. 城春草木盛D. 城春草木长答案:A4. 杜甫的《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的下一句是什么?A. 不尽长江滚滚来B. 不尽长江滚滚流C. 不尽长江滚滚去D. 不尽长江滚滚至答案:A5.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的下一句是什么?A.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B.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C. 大庇天下寒士俱笑颜D. 大庇天下寒士俱喜颜答案:A6. 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的下一句是什么?A. 当春乃发生B. 当夏乃发生C. 当秋乃发生D. 当冬乃发生答案:A7.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戍鼓断人行”的下一句是什么?A. 边秋一雁声B. 边秋一雁鸣C. 边秋一雁飞D. 边秋一雁叫答案:A8. 杜甫的《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的下一句是什么?A. 乾坤日夜浮B. 乾坤日月浮C. 乾坤天地浮D. 乾坤日月悬答案:A9. 杜甫的《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的下一句是什么?A. 一行白鹭上青天B. 一行白鹭上蓝天C. 一行白鹭上碧空D. 一行白鹭上云天答案:A10.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中“黄四娘家花满蹊”的下一句是什么?A. 千朵万朵压枝低B. 千朵万朵压枝重C. 千朵万朵压枝高D. 千朵万朵压枝轻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杜甫的《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的上一句是“____”。

答案:风急天高猿啸哀2.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的上一句是“____”。

答案:城春草木深3. 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的上一句是“____”。

答案:春夜喜雨4.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戍鼓断人行”的上一句是“____”。

八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一、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从炼字角度,赏析首联中“辅”和“望”的妙处。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什么会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请谈谈你的看法2.古诗鉴赏登科后唐·孟郊昔日龃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释】龊:这里指不如意的处境。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一句历来为人称颂,请结合具体字词品析本句所蕴含的情思。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本诗每一节开头都写景,这些景物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景物描写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重章叠句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这首诗一洗大多数送别诗的悲苦缠绵之态,请从画线诗句中任选一联具体分析。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亭夏日高骈绿树阴浓①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②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注释】①浓:指树丛的阴影很深。

②水晶帘:是一种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子,此处指水面。

(1)第一、二句通过描摹绿树阴浓、________等意象,写出了夏日的幽静,体现了作者________的心情。

(2)赏析“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走进诗歌”《诗圣杜甫》完成素养测试题(后附答案)
诗圣杜甫
杜甫生于公元712年,卒于公元770年,唐代诗人,字子美。

杜甫的祖籍是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因为他曾经居住在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推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世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7岁学诗,15岁扬名。

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漫游时期。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即公元731)至天宝四年(公元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

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

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

杜甫在此期间,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长安时期。

天宝五年至天宝十四年,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

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

曾六载应试“制举”,十载献“大礼赋”三篇得玄宗赏识,命宰相试文章,但均无结果。

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杜甫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

杜甫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

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

产生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不朽名篇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

此期流传下来的诗大约100首,其中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

流亡时期。

肃宗至德元载(公元756)至乾元二年(公元759),安史之乱最盛。

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

长安陷落后,杜甫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

不久因房案直谏忤旨,几近一死。

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

公元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

此时期的杜甫,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先后写出了《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三别”等传世名作。

公元759 年,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辞官,经秦州、同谷,于年底到达成都。

此期流传下来诗歌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漂泊西南时期。

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的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

公元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

其间曾因乱流亡梓、阆二州。

公元765 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因病滞留云安,次年暮春迁往夔州。

公元768年出峡,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

他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定所,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
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

公元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年仅59岁。

逝世前作36韵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有“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之句,仍以国家灾难为念。

这11年,他写诗1000余首(其中夔州作430多首),占全部杜诗的七分之五还强。

多是绝句和律诗,也有长篇排律。

名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等。

诗歌创作杜诗现存1400多首。

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和“诗圣”。

但杜甫并非客观地叙事以诗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广泛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

正如浦起龙所云:“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读杜心解》)。

1这是一篇什么文体的文章?()
A揭示人物思想品质B歌颂人物成就
C介绍人物生平D评价人物功过
2第五段中的“直谏忤旨”你是怎么理解的?()
A直直走进皇宫劝慰圣旨B违背皇帝的旨意,直截了当提出建议
C直接陈述皇帝的圣旨有毛病D心直口快无意中说了不该说的话
3《春望》是杜甫什么时期的诗作?()
A天宝时期B玄宗时期C安史之乱最盛时期D代宗时期
4杜甫为什么被称为“诗圣”?()
A他的诗歌反映历史现实B他的诗歌代表唐代的最高成就
C他的诗歌很像《圣经》D他的诗歌深刻广泛反映民间疾苦
5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杜甫的?()
A时间由先到后B诗作由少到多C处境由好到坏D官职由小到大
6文章的开头属于什么开头?()
A介绍式开头B评价式开头C总揽式开头D渲染式开头
7请分析文章结尾在内容和结构的特点。

8读了这篇文章,你对杜甫有哪些新的认识?感受到什么?
1C 2B 3C 4B 5A 6A 7示例:内容上总结杜甫的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在表达结构上是总结全文。

8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