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工具

合集下载

质量管理七大工具简介

质量管理七大工具简介

排列图示例
废品统计表
项目 废品数(件) 频率(%) 累计频率(%) 欠铸 1746 36.23 36.23 冷隔 1537 31.89 68.12 小砂眼 913 18.95 87.07 粘砂 493 10.23 97.3 其他 130 2.7 100 合计 4819 100
废 品
数 4000
3000
质量管理七大工具简介
质量管理七种工具
老七种工具(O7) 新七种工具(N7)
1. 检查表 2. 排列图 3. 散布图 4. 因果图 5. 分层法 6. 直方图 7. 控制图
1. 关联图 2. 系统图 3. 亲和图 4. 矩阵图 5. PDPC法 6. 箭条图 7. 矩阵数据解析法
O7与N7的差异
老七种工具
检查表 排列图 散布图 因果图 分层法 直方图 控制图
1、排列图
排列图亦称柏拉图,是按分类数据的大小从多到少顺次排列的柱形图,是用以明示 各类因素对最终结果影响大小的工具,亦称排列各种改进可能性的工具。
2、柏拉图的制作 确定数据的分类及其计量单位. 确定数据的时间周期. 搜集数据. 整理数据及计算. 作图. 将不良类型分类
1、检查表
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累积资料,确认事实并对资料进行粗略的整理和 简单分析的统计图表 。
2、用途:用在对现状的调查,以备今后作分析; 3、制作步骤
确定搜集资料的具体目的. 列举所需数据数据的项目. 确立对数据数据的分析方法、所釆用的统计工具. 绘制检查表. 评审与试用.
4、要点
❖ 对需调查的事件或情况,明确项目名称 ; ❖ 确定资料收集人、时间、场所、范围; ❖ 资料汇总统计;
3、制作柏拉图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
• "重要的少数"最好只1~2项,最多不宜超过3项,否则就失去了 捕捉"少数"的本意,必要时可考虑重新分类.

质量管理的老7种工具

质量管理的老7种工具

质量管理的老7种工具老七种工具:分层法排列图法因果分析图法调查表法直方图法散布图法控制图法产生背景:日本,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老七种工具的特点:强调用数据说话,重视对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通俗易懂,一线员工易于掌握质量管理老7种工具1.分层法概念分层法又称分类法,即:把收集来的原始质量数据,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加以分类整理,以便分析质量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一种方法。

原则➢根据分层的目的➢按照一定的标志➢数据的归类➢分层的关键质量数据分层的标志(5M1E)操作者、机器设备、原材料、测量、方法、环境。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检验手段;废品的缺陷项目。

分层法实例(1)某轧钢厂一个车间的生产情况统计如下:甲乙丙三班各轧制钢材2000t,共轧制6000t,其中轧废169t。

如果只知道这样三个数据,则无法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

下表是进行的分层分析。

分层法实例(2)某产品的汽缸体与气缸盖之间经常发生漏油现象,使用分层法分析其主要原因。

解:通过现场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是密封不好。

该装配工序是由甲乙丙三个工人各自完成的;并发现漏油的主要原因是三个人在涂粘结济方法上的不同以及所使用的气缸垫分别来自A 和B两个协作厂。

调查的数据如下:调查总数50个,漏油19个,漏油发生率0.38。

现采用分层法按操作者和协作厂分层收集整理数据。

按操作者分层结论:工人乙的操作方法漏油发生率比较低。

按协作厂分层结论:B厂的气缸垫漏油发生率比较低。

综上:建议采用乙的工作方法和B厂的气缸垫。

实施结果:漏油发生率增加了原因:没有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措施:重新考虑分层与协作厂联合分层结论:B厂↔工人甲A厂↔工人乙2.排列图法概念➢排列图又称主次因素分析图或帕累托图(Pareto)。

➢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直方块和一条折线所构成。

➢累计百分比将影响因素分成A、B、C三类。

排列图又叫巴雷特图(pareto diagram),其原理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分析社会财富分布状况时得到的“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结论。

新老七大质量工具简介高人总结

新老七大质量工具简介高人总结
鱼骨图类型: 1、整理问题型鱼骨图各要素与特性值间不存在原因关系而 是结构构成关系 2、原因型鱼骨图鱼头在右特性值通常以为什么……来写 3、对策型鱼骨图鱼头在左特性值通常以如何提高/改善…… 来写
四、因果图
因果图示例
作业员问题
加工困难
2 不熟加工取放困难
导板 隔板 2 寻找资料困难 模具搬运费力
三、散布图
散Y 布 图 示 例
Y
強正相关
0
X
0
Y
Y
弱正相关
0
X
0
強負相关
X
弱負相关
X
四、因果图
定义:问题的特性总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我们通过头脑风 暴法找出这些因素并将它们与特性值一起按相互关联性整理 而成的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并标出重要因素的图形就叫特性要 因图因其形状如鱼骨所以又叫鱼骨图以下称鱼骨图 它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
一、关联图
定义:就是把关系复杂而相互纠缠的问题及其因素用箭头
连接起来的一种图示分析工具从而找出主要因素和项目的
方法
关联图类型: 多目的型 两个以上目的
中央集中型向外扩散
问题
1 24 35
问题
问题
6
1
23
8
问题
4
7 56
9
11
10
单目的型 单一目的
2
6
1
4
问题
35
单向汇集型
2
6
1
4
问题
3
5
一、关联图
五、PDPC法
PDPC法实例
六、箭条图网络图
定义:为了让各式各样的作业依照复杂的顺序在实施的同时也能 顺利地达成目的所采取的将顺序与日程计划予以明确化且让进 度被有效管理的一种方法它能促使单项作业所需工时的缩短

第4讲2老品管七大工具

第4讲2老品管七大工具

材料
操作者
王 操 作李 者

漏油 不漏油
漏油 不漏油
漏油 不漏油
合计
漏油 不漏油
共计
综合分层
汽缸垫
一厂
二厂
6
0
2
11
0
3
5
4
3
7
7
2
9
10
14
17
23
27
合计
6 13 3 9 10 9 19 31 50
由表1和表2容易看出:为降低漏油率,应采用李师傅的操作方法和 选用二厂的汽缸垫。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当采用此方法后,漏油率 并未降到预期的指标(见表3),即漏油率为3/(3+4) =43%;所以这样分层 是有问题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
●因果关系的层次必须分明;最高层次原因应该寻求到可以 直接采取具体措施为止。
●对于末端因素,特别是合格的“要因”应科学论证; ●应反映在相应的对策表上。 ●原因分析展开不充分,只是依靠少数人“闭门造车”。 ●画法不规范。
17
一个运用因果图的实例-1
QScR
18
一个运用因果图的实例-2
室外气温影响
①按操作者分层;表1。 ②按汽缸垫生产厂家分层。见表2。
操作者 王 李 张
合计
供应厂家 一 二
合计
表1 漏油
6 3 10 19 表2 漏油 9 10 19
按操作者分层 不漏油 13 9 9 31
按供应方分层 不漏油 14 17 31
漏油率(%) 32 25 53 38
漏油率(%) 39 37 38
表3
① 明确收集资料的目的; ② 究竟需要哪些资料? ③ 确定分析方法及负责人; ④ 根据不同目的,设计用于记录资料的调查表格式;

质量管理新七大工具

质量管理新七大工具

系统图类型:
从左到右单侧展开型 自上而下宝塔型
系统图原理图解
系统图的类型
PDPC法
也叫过程决策图法。是为了完成某个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 ,在制定行动计划或进行方案设计时,预测可能出现的障碍 和结果,并相应地提出多种应变计划的一种方法。这样,在 计划执行过程中遇到不利情况时,仍能按第二、第三或其他 计划方案进行,以便达到预定的计划目标。
关联图法类型
1 按应用形式分 多目的型 单一目的型
2 按结构形式分 中央集中型 单向汇集型 关系表示型 应用型
多目的型
亲和图法(又称KJ法或A型图法)
把大量收集到的事实、意见或构思等语言资 料,按其相互亲和性(相近性)归纳整理这些资料, 使问题明确起来,求得统一认识和协调工作,以 利于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亲和图法是1953年日本川喜田二郎在探险 尼泊尔时,将野外的调查结果数据予以整理时 研究开发的
关联图 亲和图 系统图 PDPC 矩阵图 箭头图 矩阵数 据分析
质量管理新七大工具
亲和图法(又称KJ法取舍与选择地统统 收集起来,并利用这些资料间的相互关系予以归类整理, 有利于打破现状,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采取协同行动, 求得问题的解决。
关联图 亲和图 系统图 PDPC法 矩阵图 箭头图 矩阵数 据分析
PDPC法原理
实例
防止产品搬运倒置
PDPC的特点
1.PDPC法是动态的手法; 2.PDPC法兼具预见性与临时应变性; 3.PDPC法能提高目标的达成机率; 4.PDPC法有利于负责人对整个局势的掌握; 5.PDPC法能使参与人员的构想、创意得以尽情的发

1 制订方针目标实施计划
2 制订新产品开发的实施计划
PDPC法 主要用途

质量老七种工具

质量老七种工具

4
质量老七种工具 的发展趋势
工具的改进与创新
1
引入新技术:利用大数据、人 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高工具
的准确性和效率
2
优化用户体验:关注用户需求, 简化操作流程,提高工具的易
用性和实用性
3
拓展应用场景:将质量老七种 工具应用于更多行业和领域,
提高工具的适用性和价值
4
加强合作与交流:与其他企业 和研究机构合作,共享资源,
因果图:用于分析问题产生的 原因和结果,找出关键因素。
帕累托图:用于分析问题产生 的主要原因,确定改进方向。
直方图:用于展示数据的分布 情况,找出异常值。
控制图:用于监控生产过程中 的关键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
况。
散点图:用于分析两个变量之 间的关系,找出可能的规律。
鱼骨图:用于分析问题产生的 原因,找出关键因素。
应用工具:质量 老七种工具中的 “因果图”和 “帕累托图”。
分析过程:通过 因果图分析,找 出影响产品质量 的关键因素,如 原料、生产工艺、 包装等。
改进措施:针对 关键因素,采取 相应的改进措施, 如优化原料采购、 改进生产工艺、 优化包装等。
效果评估:通过 帕累托图分析, 找出改进措施的 效果,如产品质 量得到明显提升, 客户满意度提高 等。
06
标准差图:评估过程 能力,确定改进空间
工具应用领域
生产管理:用于 生产计划、生产 调度和生产优化
风险管理:用于 风险识别、风险 评估和风险应对
质量管理:用于 质量控制、质量 改进和质量保证
项目管理:用于 项目进度、成本
和质量控制
2
质量老七种工具 的具体内容
因果图
1
因果图是一种用于分析问题的工 具,通过分析原因和结果之间的

质量改进的七种工具与技术

质量改进的七种工具与技术

质量改进的工具与技术质量改进有老七种工具:因果图;排列图;直方图;检查表;分层法;控制图;散布图。

新七种工具:关连图;系统图(树图);矩阵图;网络图(箭条图);PDPC法(过程决策程序图);亲和图(kj法);矩阵数据解析法。

补充工具有:流程图;水平对比法;头脑风暴法。

一、因果图(一)因果图的概念因果图又称鱼刺图或石川图或特性要因图,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特性(结果)与可能影响质量特性的因素(原因)的一种工具。

用来分析因果关系,表达因果关系;通过识别症状、分析原因、寻找原因促进问题的解决。

(二)因果图的绘制1、利用逻辑推理法绘制因果图的步骤(1)确定质量特性(结果);(2)将质量特性(结果)写在纸的右侧,用方框框上,从左至右画一箭头(主骨),列出影响结果的主要原因作为大骨,也用方框框上;(3)列出影响大骨(主要原因)的原因,也就是第二层次原因,作为中骨;用小骨列出第三层次原因,以此类推;(4)将认为对质量特性(结果)有显著影响的重要原因标出来;(5)在图上记录必要的有关信息(如产品、工序或小组名称、参加人员、日期等)。

它是用逻辑推理法去确定第一层次原因(大骨),第二层次原因(中骨),第三层次原因(小骨)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故称“逻辑推理法”。

2、利用发散整理法绘制因果图的步骤(1)确定质量特性;(2)尽可能找出所有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因素;(3)找出各原因之间的关系,在因果图上以因果关系箭头联接起来;(4)将认为对结果有显著影响的重要因素标出来;(5)在因果图上标上必要的信息。

它的特点是开放式的查找原因(最有效的方法是“头脑风暴法”),然后根据对结果的影响从小骨到中骨再到大骨系统地整理这些原因,形成因果图形状,故称为“发散整理法”。

(三)因果图的注意事项1、绘制因果图的注意事项(1)确定原因应集思广益,以免疏漏;(2)确定原因应尽可能具体;(3)有多少质量特性,就要绘制多少张因果图;(4)验证原因必须要细化,直至能采取措施为止,如分析出的原因不能采取措施,说明原因分析尚未到位。

品管老七工具与新七工具之区分

品管老七工具与新七工具之区分
新七种工具 感性面
.与老七种 工具的差异 。
大量的数据资料
问题发生后的改善
两种质 量工具之间 相辅相成。
第三章关联 图 一.定义:
.就是把关 系复杂而相 互纠缠的问 题及其因 素,用箭头 连接起来的 一种图示分 析工具,从 而找出主要 因素和项目 的方法。 .60年代由 日本应庆大 学的千住镇 雄教授开发 出来的,正 式的全名叫 《管理指标 间的关联分 析》。 二、适用范 围: .用于纷繁 复杂的因果 纠缠分析。 .用于现场 问题的掌握 。 .用于市 场调查及抱 怨分析。. 用于方针管 理的展开。 三、关联图 的特点: .适合整理 原因非常复 杂的问题 。.容易取 得成员的一 致意见。 . 从计划阶段 一开始就可 以广阔的视 野透视问题 。 .形式自 由,有助于 因素之间的 连接和转换 。 .可打破 先入为主的 观念。
六、实例

观念要正确

使
Q
C


活动活泼化
七、注意事 项:.系统 图也适用于 生产管理 外,还可用 在日常管理 工作中。. 针对最下级 手段应具 体,并且要 提出实施对 策和计划 。.针对改 善对策可以 进行有效评 价,从实效 、实现性、 等级考虑。 第五章亲和 图法
目的
手段
内调
加强培训 举办读书会
冷隔
小砂眼
粘砂
其他
合计
二、排列图 .用从高到 低的顺序排 列成矩形, 表示各原因 出现频率高 低的一种图 表。其原理 是80%的问 题仅来源于 20%的主要 原因。 .注意几点
.明确问 题和现象
.寻找不 良的情况统 计数据
铸造不良情 况检查表 铸造质量不良
质检科
1月
2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n Minggng
公差下限
目标值
公差上限
质量管理的七种工具
TL
X M
Tu 图形对称分布,且两
边有一定余量,属受 控状态。
TL
XM
Tu 须调整分布中心X,使
分布中心X与公差带中 心M重合。
(1)理想型 X M
(2)偏心型
TL
Tu 须采取措施,减少标
准偏差S。
TL
X M
Tu 工序能力过剩,经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性差,可考虑改变工 艺,放宽加工精度或 减少检验频次,以降 低成本。
确定等级数 K: K= n = 80 =8.94≈9
等级的宽度 H:
R 5.2 = =0.58 ≈0.6 K 9
H=
1. 2. 3. 4. 5. 6. 7. 8. 9.
47.00-47.59 47.60-48.19 48.20-48.79 48.80-49.39 49.40-49.99 50.00-50.59 50.60-51.19 51.20-51.79 51.80-52.39
品率超标的主要原因。
件 1000 800 600 400 200 0
精车主颈 精磨主颈 精车轴承孔 精磨拐颈
920 81.32 702 598 59.4 33.7 88.3
93 N=2730
96.3
96.9
205
130
钻斜油孔
75
精磨40
15
精磨38
Han Minggng
10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85 10 0
X
n
Cpk
Cp上 Cp下
=
= =
T - 2ε 6S To - X
3S
X - Tu

1 n
X
i 1
2
n
i
3S
S
Han Minggng
_ X X i i 1 n 1
质量管理的七种工具
£ ¨1£ © XÓ ë MÖ Ø ¹ Ï Ê ±
Tu XM To ³ Á Ä á » þ » Ê õ Ì õ » þ Î ª 20 ±0.15£ ¬ ³ é Ñ ù 100» þ £ ¬ à µ ² Ã £ ¹ X = 20.00mm; S = 0.05mm To­ £ Tu 6S
Cp =
T 6S
=
To - Tu 6S
Tu X M To
Cp =
¦ Å
=
1
£ ¨2£ © XÓ ë M² º Ö Ø ¹ Ï Ê ±
³ Á Ä á » þ » Ê õ Ò ª Ç ó Î ª 20 ±0.15£ ¬ ³ é Ñ ù 100» þ £ ¬ à µ ² Ã £ ¹ X = 20.05mm; S = 0.05mm; M =20.00 T­ £ 2Å ¦ 6S Å ¦ =© ¦ M-X© ¦ =0.05 0.67
在此通过“统计-过程-控制(SPC)来创造质量。
停用并筛选! 调整!
上临界限
向公差中心 靠拢
公差中心
SPC
检测 统计 评价 调整
下临界限
警告! 调整!
通过SPC使人人都注重 工作质量并改善产品质量。
Han Minggng
质量管理的七种工具
(SPC)统计方法的工序控制是借助统计学的手段对生产工序进 分析评价,根据反馈信息采取措施来达到控制质量的目标。它可以 产生下列效用: 1.它对设计和工序能力提供可靠的估计,评价具体设计和工艺是否 能达到设计目标和质量要求。 2.它帮助识别来自系统的“固有的”波动的特殊原因,通过确定波 动 的量值,确定工序中最明显的不正常波动的“统计控制”界限判 断 工序是否受控。 3.它为工序提供一个“早期报警”系统,防止废品的产生。 4.它可以减少在质量控制中对常规检验的依赖性。 系统地使用统计方法的工序控制是一条简捷的改进质量和提高 Han Minggng 生产率的途径。
Han Minggng
质量管理的七种工具
正态分布: 它最大的特点是:中间高,两头低,P(μ -3σ ≤X≤μ +3σ )=99.73%。
99.73%
Cp≥1.33
Cp=1
Cp<1


含义:X为(μ - 3σ , μ + 3σ ) 内的值的概率为 99.73%, 这一结论被广泛地运用于质量控制中。
其它
质量管理的七种工具
2.因果图
因果图(Cause-and-effeet Diagram) 又叫石川图、特性要因图、树枝图、鱼 刺图等。它是表示质量特性波动与其潜 在原因关系,即表达和分析因果关系的 一种图表。运用因果图有利于找到问题 的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解决质量 问题。因果图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尤其 是在QC小组、质量分析和质量改进活动 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人 机
Han Minggng
直方图
质量管理的七种工具
(a)正常型
(b)偏向型
(c)双峰型
(d)孤岛型
(e)平顶型
Han Minggng
(f)锯齿型
质量管理的七种工具
数据表是“分布直方图”的基 础。数据的单位必须统一,如:长 度、重量、温度、时间、速度等。 一般需要 50-100 个数据的分布。 例如:某工厂加工一个轴,轴 长度50 + - 1.5mm,测量80个轴长度 如:(表一)。 计算基差 R: R=Xmax-Xmin =52.3-47.1=5.2
Cpk =
T - 2Å ¦ 6S
Cpk =
X To
=
£ ¨3£ © · ø ¶ ¨¸ « ² î É Ï Ï Þ Ê ±
³ ² Ä ¿ » þ Ç å ¼ à ¶ È Ò ª Ç ó ² º ´ ó Ó Ú 96¹ Á ¿ Ë ,³ é Ñ ù ¼ á ¸ û : X = 48¹ Á ¿ Ë ; S = 12¹ Á ¿ Ë ¡ £ To­ £ X 3S
II IIIII IIIII IIIII IIIII IIIII IIIII III IIIII
2 6 8 10 16 21 9 3 5
Han Minggng
质量管理的七种工具
分布直方图
25 20 15 10 5 0 47.0 47.6 48.2 48.8 49.4 50.0 50.6 51.2 51.8 52.4
N=80
48.0 50.6 49.1 51.4 49.7 51.0 50.2 47.9 50.3 51.1
因为本例中最小值为 47.1 因此第一个等级从 47.0 开始比较合适 ,47.0+H=47.6就是第二个等级的下线。 以此类推... 等级 等级界限 频次 总计 I III IIIII IIIII IIIII I IIIII IIIII IIIII I IIII
Han Minggng
质量管理的七种工具
工序能力和机器能力: 工序能力: Cp、Cpk ≥ 1.33 机器能力: Cm、Cmk ≥ 1.67 T Cp = = 6S To - Tu 6S
To - 上公差
Tu - 下公差
X - 总平均值 S - 标准偏差 M - 公差中心 R - 极差 ε = │M - X │ R=Xmax - Xmin
表一
52.3 48.7 50.1 49.9 49.0 49.4 50.4 48.1 51.9 50.2 49.3 50.5 49.7 47.1 48.4 50.0 49.8 51.0 50.0 48.4
测得的轴长度(单位)
50.7 49.4 48.2 50.4 49.6 48.0 50.3 49.8 49.1 52.0 50.9 50.4 49.1 48.8 49.2 52.3 49.8 48.6 49.5 50.0 50.0 48.1 51.8 49.9 50.1 51.1 47.4 50.5 48.9 49.4 48.3 50.2 50.1 47.7 49.6 49.0 51.5 48.3 49.7 50.8 50.3 49.4 49.0 50.5 52.0 49.8 50.1 50.8 50.4 48.2



Han Minggng
质量管理的七种工具
例:“复印机效果不好”因果图
人员
操作有误 手脏
机器
灯的亮度
灯脏
台面脏
没有说明书
使用寿命
纸质量不好
复印机 效果不好
机器超负荷 温度
碳粉错
硬度
位置不对
材料
偏离
方法
环境
Han Minggng
室温太高
质量管理的七种工具
3.直方图
直方图(Histogram)是频率数 直方图的简称。它是利用一系列宽 带相等、高度不等的长方形表示数 据的图。长方形的宽度表示数据范 围的间距,长方形的高度表示在给 定间隔内的数据数。 直方图的作用: (1)显示质量波动的状态; (2)较直观地传递有关质量状况 的信息; (3)能掌握过程的状况,从而确 定在什么地方质量改进工作。
质量管理的七种工具
一次掷两个骰子出现2点、3点、4点„12点的概率是多少?
出现 2点的可能有1种 P( 2)= 1/36 = 2.78% 出现 3点的可能有2种 P( 3)= 2/36 = 5.56% 出现 4点的可能有3种 P( 4)= 2/36 = 8.33% 出现 5点的可能有4种 P( 5)= 4/36 =11.11% 出现 6点的可能有5种 P( 6)= 5/36 =13.89% 出现 7点的可能有6种 P( 7)= 6/36 =16.67% 出现 8点的可能有5种 P( 8)= 5/36 =13.89% 出现 9点的可能有4种 P( 9)= 4/36 =11.11% 出现10点的可能有3种 P(10)= 3/36 = 8.33% 出现11点的可能有2种 P(11)= 2/36 = 5.56% 出现12点的可能有1种 P(12)= 1/36 = 2.78% 1/36+2/36+3/36+4/36+5/36+6/36+5/36+4/36+3/36+2/36+1/36 =1 出现2点、3点、„12点,这一事件是必然的。随机变量都是离散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