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地球与宇宙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3.2.1地球仪练习课件新版浙教版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三章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三章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两极半径为6357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仅差0.33%;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上,地球看起来是很圆的,主要是因为赤道半径与两极半径仅相差0.33%。

)2、坐地日行八万里,指的是人处在赤道,原因:地球自转。

3、海面上远去的船只为什么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答:因为地球是个球体,地球表面是个曲面,所以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4、哪些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1)远去的船只,船身总是先消失;(2)驶来的船只,桅杆总是先出现(3)月食时月面缺损部分是圆弧形;注:日食不能(4)登高望远,站得越高看到的地平圈范围越大,说明大地也是曲面。

(5)麦哲伦环球航行(6)天涯海角走不到边;(7)航天设施拍的许多地球照片(8)同时刻同杆子在不同地点影长不同(9)探究实验: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对照实验(方法)。

5、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从古至今的排列顺序:①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天圆地方);②天如斗笠,地似覆盘(盖天说)③天圆如弹丸,地如卵中黄(浑天说-张衡)④地球是个球体;⑤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二、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1.地球内部结构具有同心圆的特点,从外向内结构层次分别地壳、地幔、地核。

2.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岩石圈以下—400千米处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3.将地球比喻成鸡蛋的方法叫模型法。

厚度:地核>地幔>地壳,地壳是内部结构中最薄的部分。

一、地球仪:1.纬线和纬度:(1)纬线:纬线都是圆形,也称为纬线圈,从半球看,长度不等。

(不同纬度纬线长不相等,相同纬度纬线长相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圈)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做赤道。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知识点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知识点

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A.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2.地球是个球体的认识过程:古代,天圆地方→公元前六世纪,提出球形设想→公元前4世纪,根据月食推断是球体→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球形的→卫星照片确认地球是球体3.地球的大小: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约为6357千米,仅差0.33%。

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B.地球内部的结构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圈层名称深度主要特征地壳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呈固态地幔上地幔地壳以下到2900千米存在软流层,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下地幔地核外地核2900千米以下至5000千米处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地核5000千米到6371千米固态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A.地球仪1.地球仪:是表示地球和地球表面地理状况的模型2.经线和纬线1)经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2)赤道与纬线: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做赤道,与它平行的线叫做纬线;3)经线的特点: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经线均相交于南北极点;所有经线长度相等,形状为半圆形;两条正对的经线可组成经线圈,且每个经线圈均能平分地球。

4)纬线的特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有的纬线相互平行;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并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变短,到两极缩为点;所有的纬线自成圆圈(除南北极点外),但只有赤道平分地球3.4.本初子午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5.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高、中、低纬的划分1)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0°纬线)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2)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3)高、中、低纬的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6.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了经纬网。

思维导图-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思维导图-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赤道以北是北半球 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概念
经纬度位置 作用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
在经纬网上,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都有其对应的一条经线和一条纬线, 其位置就是这两条线的交点。
利用经纬网,可以标记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目前,经纬网定位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海、气象观测等许多领域。
地图的含义 常用的地图
东、西半球的划分
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
如果某点经度是东经,与160° 较
小于160° E则位于东半球,大于160° E则位于西半球 小于20° W则位于东半球,大于20° E则位于西半球
中国位于东半球。
纬线
概念 赤道 维度的划分
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注了读数,这就是维度 是划分纬度的起始线,定为 0° 。
如 “ l : 36 000 000 ” 表示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36 000 000 厘米。
大比例 尺(大于或等于 1 : 100 000)
比例尺的大小分类
通常可将比例尺分为三类(按数字式比例尺表示时)
中比例尺(介于1 : 1 000 000 和 1 : 100 000 之间)
小比例尺(小千或等于 1 : 1 000 000)
从赤道到北极和南极各分作90° 。赤道以北称北纬(用 “ N ”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 “ S ”表示)
纬度
地图
纬线和纬度 经纬网
纬度的分布规律与判定方法 分界线
赤道,即0° 纬线
南、北半球的划分
南、北半球
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中国位于北半球。
我们习惯这么划分
纬度0° ~ 30° 称为低纬度 纬度30° ~ 60°称为中纬度 纬度60° ~ 90° 称为高纬度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完整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完整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知识要点第一节: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即极半径)是6357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仅差0.33%(所以地球仪制成了正球体),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xx4万千米。

2.有些什么事例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呢?(1)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注意:日食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

(2)登高望远发现地平圈越来越大。

(3)轮船的远去和返回。

(4)xx环球航行。

(5)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的照片。

等3.地球由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地壳最薄,平均厚度17千米;地核最厚,4.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地核可以分为内地核和外地核。

外地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地核呈固态。

第二节1.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一个正球体。

地球仪上的基本元素:(1)地轴:地球自转的旋转轴,穿过地心;是假想的轴;(2)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xx星附近的一点叫xx;与xx相反的一点叫xx。

(3)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xx两极的线,也叫xx。

(4)赤道:在xx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

(5)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同经线垂直相交的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2.纬度的划分:3.经度和纬度:3. 东半球包括:0°——160°E和0°——20°W;西半球包括:160°E——180°E和20°W——180°W4.地图是以各种图式符号,将地球的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

5.地图的类型:政区图、旅游图、平面示意图等。

6.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1)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形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3)表示方向的三种方法:指向标定向xx:用一个指向北的方向标表示北方。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三章)知识点整理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三章)知识点整理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三章)知识点整理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3.1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一、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在古代,中国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印度人认为大地是一个圆盾,由三头大象驮着,站在龟背上;巴比伦人想象大地是个龟背隆起的空心山,大面环绕着海水,有一个浑圆的巨大天罩盖在上面。

现在,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稍扁的球体,赤道略鼓。

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半径6357千米,仅差0.33%。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地球内部的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其中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二、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可以通过许多现象进行证明,例如地平线、月食、登高望远、帆船、天涯海角、时差和北极星等。

3.2 地球仪和地图一、地球仪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

经线等长,为半圆。

在南北两极之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做赤道,与它平行的线叫做纬线。

纬线不等长,为整圆。

国际上规定,通过___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0°经线以西的180°属于西经(W),0°经线以东的180°属于东经(E)。

赤道以北就是北纬(N),北纬90°就是北极;赤道以南就是南纬(S),南纬90°就是南极。

根据纬度的不同,可以将地球分为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和高纬度(60°-90°)。

二、地图地图是用不同的符号、颜色等把缩小了的地理事物在纸上表现出来。

地图的三要素是:图例和注记、方向、比例尺。

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图上距离的图例。

大比例尺地图表示的范围小,描述的内容也比较详细;小比例尺地图表示的范围大,描述的内容也比较粗略。

地图的方向常用三种方法来表示: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靠北极端的指向为北,经线靠南极端的指向为南;有的地图用一个指北的方向标指示北方;一般地图的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知识点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知识点

第三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 千米;两极半径为6357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万千米。

4.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例: (1)远去的帆船总是 先消失;(2)站的高看得远;(3)地球在月球表面的影子的轮廓是弧线(月食);(4)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5)麦哲伦航海;5. 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地壳:0-17千米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上地幔 -----→软流层:岩浆的发源地。

地幔:17-2900千米下地幔内地核地核:2900-6371千米外地核(最厚)第二节地球仪和地图一.地球仪:1. 经线和经度(1) 经线:也叫 。

经线是 ,所有经线长度 。

经线指示 方向。

(2) 经度:零度经线也叫 。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作 ,以东的180°属于 ,用“ ”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 ,用“ ”作代号。

(3) 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

2. 纬线和纬度:(1) 纬线:纬线都是 ,也称为纬线圈,长度 。

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指示 方向。

(2) 纬度: 是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做 ,用“ ”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 ,用“ ”作代号。

(3) 北纬、南纬各有 。

3. 东西半球的划分(1) 习惯上以(20 °w )和(160 °E )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成东西半球。

(2) 注意:东半球不全是东经度;西半球不全是西经度。

4.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 ;赤道以南为 。

5.经线圈的两条经线:经度之和为180°,一条为东经度,另一条为西经度,0°和180°也成一个经线圈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二. 地图地图的三要素:、、1.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3.2 地球仪和地图 第1课时 地球仪课件 (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3.2 地球仪和地图 第1课时 地球仪课件 (新版)浙教版
北极点是地球上最北边的地方,四周都是南方,所以不能再
往北走,也就不能到达C点。 能到达B点。因为AB两点同在一条纬线上,东西方向上一致, 所以尽管B点在A点东方,从A点向西走还是能到达B点。
第2节 地球仪和地图
拓展培优
1.在图示的经纬网中,既属于西经度,又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的 是( C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第2节 地球仪和地图
8.下面关于经纬度说法正确的是( C ) A.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B.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小 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 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到 北极点和南极点时为0°
[解析] 地球仪分为不同的种类,并不是所有的地球仪都有表示国家的符 号。
第2节 地球仪和地图
知识点 2 经纬网
5.下列有关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①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 ②经线也叫子午线,指示 南北方向 ③经线的长度相等 ④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第2节 地球仪和地图
15.某年10月一艘巴拿马籍货轮在如图B3-2-6所示海域翻沉,正 在附近航行的A、B两艘轮船立即前往搭救。读图,运用所学知识回 答下列问题。 (1)该地位于___西_____(填“东”或“西”)半球,___北_____(填“南 ”或“北”)半球,属于_______中_(填“高”“中”或“低”)纬度。 (2)图中A、B在同一________(填“纬线”或“经线”)上,据此判断 A位于B的________方向纬。线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2节 地球仪和地图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完整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完整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知识要点第一节: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即极半径)是6357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仅差0.33%(所以地球仪制成了正球体),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长约4万千米。

2.有些什么事例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呢?(1)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注意:日食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

(2)登高望远发现地平圈越来越大。

(3)轮船的远去和返回。

(4)麦哲伦环球航行。

(5)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的照片。

等3.地球由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地壳最薄,平均厚度17千米;地核最厚,4.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地核可以分为内地核和外地核。

外地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地核呈固态。

第二节1.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一个正球体。

地球仪上的基本元素:(1)地轴:地球自转的旋转轴,穿过地心;是假想的轴;(2)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3)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也叫子午线。

(4)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

(5)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同经线垂直相交的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2.纬度的划分:3.经度和纬度:3.东半球包括:0° —— 160° E和0° ——20°西半球包括:160° E——180° E和20° W180° W4.地图是以各种图式符号,将地球的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5.地图的类型:政区图、旅游图、平面示意图等。

6.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1)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形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3)表示方向的三种方法:指向标定向法:用一个指向北的方向标表示北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