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施肥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园艺植物的栽培与养护技术研究进展

园艺植物的栽培与养护技术研究进展

园艺植物的栽培与养护技术研究进展济宁市任城区唐口街道办事处山东济宁272061摘要:随着人们生活的进步,对于居住环境要求不断提高。

园艺植物指为了美化或装饰而种植在公园、花园、庭院或室内的可供观赏的植物。

园艺植物的种植和培育是园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多数的小型园艺植物的种植是出于美学的目的,如花卉、大叶植物、香味植物等,这些具有美学价值的树木可以称作“园艺树木”,这些树木的花、叶子、质感、形状和形态会具有特殊的美感。

园艺树木还可以具有实际性的功能,如种植于街道两旁的行道树具有吸附灰尘和阻挡噪音的效果。

在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园艺植物的种植和维护已经成为改善生活环境、居住环境,美化城市环境的有效手段。

在城市景观建设方面,园艺植物展现出积极作用,并在生态环境与休闲娱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园艺植物;栽培;养护技术;研究进展引言园艺植物受到生长特性、季节变化等因素影响,在栽种和病虫害管理上也有所不同,为了提高园艺植物栽培管理质量,有效防治病虫害,需要把病虫害类型与外部环境等因素结合起来选择科学的栽培方法和防治措施,进行针对性管理、防治,才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维持生态平衡,确保园艺植物能够健康顺利生长发育,为园艺建设工作奠定基础。

1园艺植物栽培技术1.1科学选株园艺植物栽培期间,植株质量影响着园林工程建设效果,因此,需要在栽培植物初期就按照工程特点和要求科学选择质量良好的植株,明确植株生长习性以及最佳种植时间,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保障植株质量。

事实上,在选择植株时,需要植株保证枝干无明显损伤,通直苗木,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同时在栽种前进行根系处理,适度修剪植株枝叶,提高植株成活率,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1.2管理土壤园艺植物栽种时,所选土壤种植质量会影响植株生长情况,要保障后续植株健康生长,并在苗木栽种前管理好种植土壤。

园林植物栽种和管理人员需要利用自身专业知识科学判断种植的土壤,并明确土壤透水度、透气度、持水度、孔隙度和酸碱度等,同时按照土壤类型对其适度处理,例如消毒、客土和施肥等,进而改良土壤,以满足植株生长要求。

我国观赏芍药栽培基质及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我国观赏芍药栽培基质及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 京 林 业 大 学 园林 学 院 , 京 1 0 8 ) 北 北 0 0 3
摘 要 : 药设 施 栽 培 成 功 的 关键 因素 之 一 是 栽 培 基 质 和 施 肥 技 术 的选 择 。 阐 述 了 国 内观 赏 芍 药 栽 培 基 质 及 芍 其 配 套 施 肥技 术 的研 究现 状 , 对 今 后研 究 方 向及 关键 技 术发 展 进 行 了展 望 , 期 为 相 关研 究提 供 借 鉴 。 并 以
为相关 研究 提供 借鉴 。
1 芍 药设 施 栽 培 基 质 研 究
1 1 芍药对 基质 理化性 质 的要求 .
栽 培基 质理 化性质 对植 物的 生长发 育有 直接 的影 响 , 物理 性 质通 过 影 响基 质 的 固 、 、 比 而 液 气
使 用l _ 1 ¨。孟凡 聪对 比 了园土 、 叶土 、 珠岩 : 腐 珍 蛭 石 一1 1 : 三种基 质 的基质 理 化 性 质 和对 芍药 品 种 高 秆红 生长开 花情 况 的影 响 , 果表 明珍 珠岩 : 结 蛭
况 的分析 , 发现基 质草 炭 : 石 : 蛭 珍珠 岩 一3 l 1 : : 栽
培效果最好 。 ] 草 炭虽然 是一 种 理 想 的栽 培 基 质 , 草 炭 分 但
有关 , 但所 有值 均符 合植 物对基 质 的要求 ; 大小 孑 L 隙 比差异 较 大 , 小 的仅 为 0 2 , 大 的 却 高 最 .8J最 达 1 4 [ , 过 了作 为 栽 培 基 质 的 最 适 范 围 ; . 37 超 3
在 1 . 0 2 . 6c lk 一, E 值 一 定 程 度 上 2 1 ~ 7 0 mo・ g C C
求 , 得 芍药 的设 施栽 培 及 实 现周 年 生 产 日益 迫 使 切 。芍药设 施栽 培成功 的关 键是 适宜 的栽培 基质 及 其配 套 的施 肥技 术_ 。现就 国 内观赏芍 药栽 培 1 ] 基质及 配套 施肥 技 术 的研 究 进 展 作 以综 述 , 对 并

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

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

【序号1】引言园林植物是指用于园林绿化、美化环境的各类植物,包括树木、灌木、花草等。

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是园林绿化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其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技术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序号2】技术应用现状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的应用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种植技术的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园林植物栽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应用了各种新技术,如微生物肥料的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等,提高了园林植物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2)栽培设施的改善:温室、大棚等栽培设施的改善提高了园林植物的栽培质量和效率,使更多的植物得以栽培和繁殖。

(3)养护管理的科学化: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逐渐趋向科学化,通过合理的施肥、浇水和修剪等措施,维持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状态。

(4)优良品种的选育:园林植物的优良品种的选育工作得到了加强,更多的具有观赏价值和耐逆性的新品种不断被引进和选育。

【序号3】技术应用发展趋势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将更多地应用智能化技术,如智能灌溉系统、智能施肥系统等,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资源。

(2)绿色种植技术的推广:绿色种植技术是指采用环保材料和方法进行种植,如无土栽培、生物有机肥料等,将更多地得到推广和应用,以促进园林植物栽培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3)生物技术的应用: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园林植物栽培提供更多可能,如基因编辑技术可用于改良园林植物的性状,提高其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

(4)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视:在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过程中,将更加重视全生命周期管理,从种植、养护到更新换代,实现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序号4】结语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反映了园林绿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势头。

园林植物施用氨基酸肥料效果初探

园林植物施用氨基酸肥料效果初探

1 O 株, 施了 1 0次肥 , 共测量记录 了 3 次数据 , 取平均 值。
如何 降低成本 , 短时间内 生产 出健壮园林植物苗木 。
1 材料 与 方法 1 . 1 供 试材 料
2 . 1 不 同肥 料 对 园林植 物 生长及观 赏性 的影响
泥, 管理措施均按常规要求进行 。 试验设施用水溶性氨基酸肥料与施用 常用复合 肥对 比处理。 供试花卉品种每个处理 1 0 株( 一串红为 每个处理 5 株) ,第一次施用时间为 2 0 1 1 年3 月1 8 日, 以后 每隔 7 d施用 1 次, 持续 2 个月 , 共施 用 1 0
1 . 2 试 验设 计
施用水溶性 氨基酸肥料每次施肥成本为 3 0 g ×
( 1 2 . 5 元÷ 2 5 0 g ) = 1 . 5 元 ,核算到每株植物的施肥成
试验于 2 0 1 1 年3 月1 8日 至5 月 1 5日 在广西桂
林市花木公司三里店花 圃进行。 于2 0 1 1 年3 月1 8日 将相同大小的花苗移于盆中定植 , 盆土为 自制混合花
本为 1 . 5 元 ÷7 5 株= 0 . 0 2 元/ 株, 施用复合肥每次施
肥成本为 1 5 0 g ×( 5 0 0 0 元/ 1 0 0 0 0 0 0 g ) = 0 . 7 5 元, 核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6 — 1 9
作 者简介 : 廖 海燕( 1 9 8 1 一 ) , 女, 广西罗城人, 中专学 历 , 助理工程师 , 主要从事园林技术 工作 。
肥料的植株冠幅较大, 新叶呈亮绿色, 整体效果好 , 整 齐性 高 , 从 长春 藤 , 一 串红 的表 现看 , 到 5月 1 5日, 虽

园林植物土肥水管理实验报告

园林植物土肥水管理实验报告

园林植物土肥水管理实验报告以下是关于园林植物土肥水管理实验报告的简要内容:1.引言介绍园林植物土肥水管理实验的目的和重要性。

解释本实验的研究问题和假设。

2.实验设计与方法描述园林植物土肥水管理实验的设计和方法。

包括实验材料、实验区划、处理组和对照组等。

解释每个处理组的土壤、肥料和水的管理方法。

3.实验结果与分析呈现实验结果,包括植物生长情况、叶片色泽、根系发育等指标的测量数据。

分析不同处理组之间的差异,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

4.土壤分析对各处理组的土壤进行分析,包括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pH值、养分含量等。

分析土壤分析结果与植物生长情况之间的关系。

5.肥料管理讨论各处理组使用的肥料类型、施用量和施肥时间。

分析不同肥料管理方式对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6.水管理描述各处理组的水管理方法,包括浇水频率、浇水量和灌溉方式。

分析不同水管理方式对植物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7.讨论与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解释不同土肥水管理方式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结实验结果,并回答研究问题和验证假设。

8.实验改进和展望分析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限制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展望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扩大实验规模的可能性。

9.参考文献引用在实验过程中参考和引用的相关文献和资料。

请注意,以上是关于园林植物土肥水管理实验报告的简要内容。

实际的实验报告应根据具体的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进行编写。

在撰写报告时,请遵循科学实验报告的结构和格式要求,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合理解释实验结果与研究问题之间的关系。

同时,建议参考相关的园林植物管理和肥料施用的领域标准和研究成果,以支持实验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园林树木的科学高效施肥技术分析

园林树木的科学高效施肥技术分析

园林树木的科学高效施肥技术分析1. 引言1.1 园林树木的科学高效施肥技术分析园林树木是城市中重要的绿化植物,它们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能够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等功能。

为了保持树木的生长健康,科学高效的施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园林树木的施肥技术进行分析,以期提高树木的养分吸收利用效率,促进树木生长。

园林树木的生长离不开养分的供应,树木需要多种元素来维持正常生长和发育。

土壤中的有机质、肥料和水分对树木的生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树木的养分需求与地肥水的作用必须得到重视。

施肥的原则与注意事项也至关重要,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树木的养分吸收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有机肥料的应用技术是园林树木施肥的重要环节,有机肥料富含有机质和微生物,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而无机肥料的选择与使用技巧也是园林树木施肥的重点,合理选择无机肥料可以提高施肥效果,促进树木的生长发育。

此外,微量元素对树木的生长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微量元素的供应需谨慎对待。

园林树木施肥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影响着树木的健康生长和发育,对于提高园林绿化质量、美化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园林树木施肥技术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科技的发展将为园林树木的施肥技术提供更多可能性,助力城市绿化事业的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树木的养分需求与地肥水对树木的作用树木是靠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物质来生长的,养分的供应对于树木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树木的养分需求可以分为主要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主要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等,它们是树木生长所必需的基本元素。

氮是树木生长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它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叶片的绿色素含量。

磷是根系生长和发育必需的元素,它可以促进树木的根系生长,增加根系的吸收面积。

钾是调节植物生长的关键元素,它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

除了主要营养元素,树木还需要微量元素的补充,比如铁、锌、锰等。

这些微量元素虽然在植物体内所需量相对较少,但缺乏会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园林植物的施肥时期

园林植物的施肥时期

园林植物的施肥时期在园林植物的生产与管理中,施肥一般可分为基肥和追肥,施用的要点是基肥施用的时期要早,而追肥要用的巧。

一、基肥基肥是在较长时期内供给园林植物养分的基本肥料,主要是一些迟效性肥料,如堆肥、圈肥、鱼肥、血肥以及农作物的秸秆、树枝、落叶等,使其逐渐分解,提供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供植物在较长时间内吸收利用。

园林植物早春萌芽、开花和生长,主要是消耗体内储存的养分。

如果植物体内储存的养分丰富,可提高开花质量和坐果率,也有利于枝繁叶茂、增加观赏效果。

园林植物落叶前是积累有机养分的重要时期,这时根系吸收强度虽小,但是持续时间较长,地上部制造的有机养分主要用于储藏。

为了提高园林植物的营养水平,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多在秋分前后施入基肥,但时间宜早不宜晚,尤其是对观花、观果及从南方引种的植物更应早施,如施的过迟,会使植物生长停止时间推迟,降低植物的抗寒能力。

秋季施肥正值根系秋季生长高峰期,由施肥造成的伤根容易愈合并可发出新根。

如果结合施基肥能再施入部分速效性化肥,可以增加植物体内养分积累,为来年生长和发芽打好物质基础。

秋施基肥,由于有机质有充分的时间腐烂分解,可提高矿质化程度,来春可及时供给植物吸收和利用。

另外增施有机肥还可提高土壤孔隙度,使土壤疏松,有利于土壤积雪保墒,防止冬春土壤干旱,并可提高地温,减少根系冻害的发生。

春施基肥,因有机物没有充分的时间腐烂分解,肥效发挥较慢,在早春不能及时供给植物根系吸收,而到生长后期肥效才发挥作用,往往会造成新梢二次生长,对植物生长发育不利。

特别是不利于某些观花、观果类植物的花芽分化及果实发育。

因此,若非特殊情况,最好在秋季施用有机肥。

二、追肥追肥又叫补肥,根据植物各生长期的需肥特点及时追肥,以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矛盾。

在生产上,追肥的施用时期分为前期追肥和后期追肥。

前期追肥又分为花前追肥、花后追肥和花芽分化期追肥。

具体追肥时期与地区、植物种类、品种等因素有关,并要根据各物候期特点进行追肥。

园林林地植物施肥的技术与管理探讨

园林林地植物施肥的技术与管理探讨

◎田伟华园林林地植物施肥的技术与管理探讨农林技术园林树木指在城乡各类园林绿地及风景名胜区等地栽植的各种木本植物,能够引起绿化美化、改善环境,保护环境作用的木本植物统称为园林树木。

园林林地植物和外界绿色植物一样,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并逐渐从周围环境,尤其是土壤中摄取不同营养成分。

与一般草本植物相比,园林林地植物多为根深、体大的林木植物,生长期长,寿命长,生长需要的养分较大:再加之园林林地植物长期生长在一地,根系不断从土壤中选择性吸收特定元素,使得土壤环境恶化,导致某些营养元素贫乏。

园林林地植物施肥是改善园林植物营养状况,提高林地土壤肥力的积极措施。

只有有效施肥、才能促进林地植物健康生长,增强园林林地植物抗逆性,延缓园林植物衰老,实现花繁叶茂、提高林地土壤肥力之目的。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一、园林林地植物的营养诊断和施肥原则(一)园林林地植物的营养诊断生态林地植物营养诊断的方法较多,主要有土壤分析、叶样分析、外观诊断等方法,外观诊断有效方法,通过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缺少某种元素时,在植株的形态上呈现的症状判断树体缺素种类和程度,这种方法具有简单易行、快速有效,在园林林地生产中有特别的实用价值。

(二)园林林地植物施肥的原则1.按照园林林地植物种类进行科学合理施肥。

由于园林林地植物品种不同,习性不同,需肥有各自的特性。

例如,泡桐、杨树、桂花、茉莉、月季、茶花等生长速度快、生长量大,马尾松、比柏木、油松、小叶黄杨等慢生耐瘠树种的需肥量大;又如,在传统花木种植中,“矾肥水”是养植牡丹的最好的肥料。

2.按照园林林地植物用途进行科学合理施肥。

园林植物的观赏特点以及园林用途影响着施肥方案。

城市中的行道树一般都缺少钾、锁、硼、锰等元素,而钙、钠等元素又过量,这对制订施肥方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行道树、庭荫树、树种施肥,需以饼肥、化肥为主,园林绿化树种可较多施用人粪尿和土杂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标准文案园林植物施肥研究进展课题名称:学生姓名:学号:院系:专业:班级:指导老师:2010年12月关键字:植物营养园林植物施肥技术生长发育摘要:施肥技术在当今社会是很重要的一项措施,它能促进园林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

为了更深一步地了解肥料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我们必须先要了解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及其基本原理,并且掌握相应的园林植物的施肥技术,使用正确的方法从而达到使园林植物生长发育得更好的效果。

植物营养基本原理(一)植物营养学: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1]。

植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①阐明植物与外界环境间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2];②阐明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分配和转化规律;③通过施肥手段,为植物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④通过改良植物营养性状,提高植物的营养效率和对营养胁迫的适应性;⑤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

植物营养学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3]:①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增产;②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改善品质。

③植物营养与生态环境安全:增加土壤养分、补充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生物和生化活性、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4]。

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5]:①生物田间试验法;②生物模拟试验法;③化学分析法;④数理统计法;⑤核素技术法;⑥酶学诊断法。

(二)植物体组成和含量的影响因素:①遗传因素[6]:由遗传因素控制的对某种元素的吸收积累能力决定了该元素在植物中的含量。

②生长介质:介质中养分含量及有效性,如盐土Na含量高,酸性土 Al、Fe含量高。

③组织和部位:不同的组织和部位积累的养分有差异。

④环境条件:各种环境条件也会显著影响体内的养分含量[7]。

判断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依据[8]:①如缺少该营养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史(必要性)。

②该营养元素的功不能由其它营养元素所能代替(专一性)。

③该营养元素直接参与植物代谢作用。

如为植物体的必需成分或参与酶促反应等(直接性)。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钼 Mo 铜 Cu 锌 Ze 锰Mn 铁 Fe 硼 B 氯 Cl 硫 S 磷 P镁 Mg 钙 Ca 钾 K 氮 N 氧 O 碳 C 氢 H 镍 Ni植物体内三大营养元素是氮、磷、钾。

N:果实大小、色泽,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

P:促进果实和种子的成熟和含磷物质含量。

K:品质元素, 提高蔗糖、淀粉、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改善果蔬色泽、风味,贮藏和加工性能[9]。

园林植物施肥技术施肥的基本原理[10]:Ⅰ①养分归还学说;②最小养分律;③报酬递减律;④因子综合作用律。

园林植物合理施肥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明确施肥目的根据不同的施肥目的,采取的施肥方式和方法是不同的[11]。

如多年生草本植物,应充分考虑林木的生物学特性,以速效肥和迟效肥相结合适时使用[12]。

如以改良土壤为目的,则以有机肥料、泥土肥等为主,施肥方式以基肥为主。

对一年生草本植物应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还要增施追肥[13]。

总之,由于施肥目的的不同,选用的施肥方式、方法、肥料种类均不相同。

(二)联系环境条件和植物特性要使植物及时得到补给,充分发挥肥料效果,施肥时必须考虑环境条件与园林植物特性之间的关系,做到“看天”,“看土”,“看树”施肥[14]。

“看天施肥”即根据天气变化合理施肥[15]。

如;夏季大雨使土壤中硝态氮大量淋失,雨后应立即追施速效氮肥,其效果比雨前施肥好。

在湿润年份施化学肥料,一般效果良好。

而在干旱年份施用磷肥则效果好[16]。

在气温偏高的年份苗木第一次追肥的时间应适当提早。

“看土施肥”应根据土壤质地,酸碱性等合理施用[15]。

一般以有机肥料及氮素化肥为主。

但在赤红壤、砖红色壤以及一些侵蚀性土壤应多施磷肥[17]。

粘质土上一次追肥量可稍大,但砂土应实行少量多次的施用方法,在不同酸碱性土壤上,酸性土壤可施用难溶性磷肥,而在石灰性土壤上不宜施磷矿粉。

“看树施肥”即根据园林植物的不同种类,不同生长发育状况进行合理施用[15]。

例如一般树木以氮为主,而豆科植物如刺槐等则以磷肥最重要,橡胶树应多施钾肥,对生长较弱的树木要重点施用速效氮,对生长过盛的应控制施肥或施用钾肥[18]。

(三)配合其它措施园林植物生长发育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各种栽培管理措施密切配合[19],如精耕细作,合理灌溉和排水,抚育管理,防治病虫害等。

(四)发挥肥料特性园林植物施用的肥料种类有很多,各种肥料的理化性质也不相同,使用时必须了解其主要性质,以及在不同土壤条件下对园林植物的效果,如磷矿粉在酸性土壤上效果较好[20],但不宜在石灰性土壤上施用。

另外有机肥除当年有效外,往往有较长的后效[21]。

化学肥料肥效快,但不宜长期单独使用,因此,施肥中必须遵循“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配合使用,以有机肥为主,化学为辅的原则[22]”。

依据施肥的基本原理和合理施肥的原则,掌握正确的施肥技术,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

●施肥量的确定:计划施肥量=(计划产量所需养分总量-土壤供肥量)/(肥料的养分含量﹡肥料的利用率)●施肥时期的确定:1)基肥:它是在播种前结合土壤耕作施入的肥料。

一方面是培养和改良土壤,另一方面是供给植物整个生长发育时期所需要的养分。

2)种肥:是播种时施在种子附近或与种子混播的肥料。

其作用是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

3)追肥[23]:是在植物生长发育期间施入的肥料。

其作用是及时补充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养分。

●施肥方法的确定:1)撒肥:是施用基肥和追肥的一种方法,即把肥料均匀撒于地表,然后把肥料翻入土中。

2)条施:也是基肥和追肥的一种方法,即开沟条施肥料后覆土。

一般在肥料较少的情况下施用。

3)穴肥:穴施是在播种前把肥料施在播种穴中,而后覆土播种。

4)分层施肥:将肥料按不同比例施入土壤的不同层次内。

5)随水浇肥:在灌溉时将肥料溶于灌溉水而施入土壤的方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追肥方式[24]。

6)跟外追肥:把肥料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喷洒在植物叶面,以供植物吸收。

此法省肥、效果好,是一种辅助性追肥措施。

7)环状和放射状施肥:常用于果园施肥[25],是在树冠外围垂直的地面上挖一环状沟,施肥后覆土踏实。

8)其他施肥方法:根据植物的不同习性选择不同的更加合适的施肥方法,从而使作物生长得更好。

施肥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耕作与施肥耕作可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的活动,进而影响土壤中的环境条件,促进土壤养分的分解和调节土壤养分供给状况,而且还能促控植物根系的伸展和对养分的吸收能力。

施肥后结合耕作,可使土肥相融,减少养分损失,还可防除杂草,保证土壤对植株提供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26]。

(2)密植与施肥合理密植是夺取作物产量的基础[27]。

要使栽培作物达到一定的产量指标,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植株作保证[28]。

生产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土壤情况,按照品种可能达到的目标产量所需要的施肥量施肥。

(3)灌溉与施肥良好的灌溉可以大大提高施肥的效果。

在旱作区,若需施肥时恰逢干旱又不能灌溉,施入的肥料不仅不能营养植株,反而还会由于土壤溶液浓度增加致使植物细胞中的水分外渗,加速植株的萎蔫和死亡。

若能结合施肥浇水,可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效果[29]。

(4)病虫防治与施肥科学合理地施用肥料,可以促进作物个体强健正常,增强抗逆能力[30];相反,若施肥不当,不仅会引起植株代谢失调,还会导致病虫危害,反过来影响肥料的施用效果。

(5)化学控制与施肥化学控制[31]是指植物的生长发育受激素的调控控制。

不同的植物种类对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物质有不同的反应,根据植物这些特点采用相应的药剂进行处理,以获得预期的化学调控效果[32]。

近年来,我国在粮油、蔬菜等作物上应用化学控制技术均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果,但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营养物质,不能代替肥料、光、水、温度等所起的作用[33]。

绿色食品生产中一定要注意禁用人工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规定。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施肥方法对植物是生长十分重要。

选择合理的施肥方法,可以是园林植物生长发育得更加健康。

参考文献:[ 1 ]史瑞.《植物营养原理》.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 ] 梁莉,郭玉明.植物营养学研究进展[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9.[ 3 ]马斯纳.高等植物的矿质营养.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1.[ 4 ] 董启凤.中国果树实用新技术大全.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 5 ] 房江育,张仁陟.无机营养和水分的影响及其相关性[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1.[ 6 ] 骆东奇,白洁,谢德林. 论土壤肥力评价指标与方法[J]. 土壤与环境, 2002.[ 7 ]熊顺贵. 基础土壤学[M].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6.[ 8 ] 惠玉虎.我国化肥使用现状和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措施[J]. 农资科技. 1997(2):3-6.[ 9 ] 骆永明. 香港地区土壤及其环境[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10 ]张福锁.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要点.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1.[ 11 ] 董启凤.中国果树实用新技术大全落叶果树卷.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 12 ]冯学文.实用果树栽培技术.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3 ]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4 ] 张守仁.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意义及讨论[J].植物学通报,1999, 16. [ 15 ] 熊顺贵,吕贻忠,成春彦. 土壤肥力概念与肥力评判方法[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7, 2(增刊): 21-24.[ 16 ] 陈怀满. 环境土壤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17 ] 苗平生.现代果业技术与原理1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18 ] 郭文川,朱新华.国外农产品及食品介电特性测量技术及应用,农业工程学报,2009.[ 19 ] 鲍德松,张训生.颗粒物质与颗粒流[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3. [ 20 ] 邓仕槐,吴晓斌等.施肥对环境质量的影响.西南农业学报[J]. 1998. [ 21 ] 陈新平,张福锁.通过“3414”试验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J].测土配方施肥中国农技推广.2006.[22]黄国勤,王兴祥等.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生态环境.2004, 13(4): 656-660.[23]马朝红,方建坤.蔬菜土壤养分积累状况与环境分险[J].长江蔬菜.2000(12):43-45.[24]中国农业标准汇编(土壤肥料卷)[M].中国标准出版社.1998.[25]陈新平,张福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几个技术问题[J].中国农资:48-49.[26] 白由路,杨俐苹.我国农业中的测土配方施肥.土壤肥料[M]. 2006.[27]桂熙娟,陶涛. 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支撑——访国家测土配方施肥中心实验室主任白由路博士.人物专访.中国农资:42-43.[28]范小建副部长对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出新要求.测土配方施肥.中国农技推广.2005.[29]艾洪生,赵淑杰等.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实验总结[J].现代农业.2003.[30]李毳,王兵等.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土壤肥料[M]. 2006.[31]杨艳萍.谈谈果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J].科技教育.甘肃林业.2003.[32]刘济朝,刘仕远.西瓜测土配方施肥结合施绿源生物有机肥肥效试验[J].广西农业科学. 2006.[33]李平,王兵等.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总结[J].粮油作物.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