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共17页
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

因为民盟反对国民党独裁要求民主
2 蒋介石集团是否等同于国民党 民盟重 建总部;与蒋介石集团决裂 说明了什么
国民党反动派在政治上完全孤立
中共认为蒋召开的国大是非法的; 国民政府则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 对此你如何理解
阿炳唱词
金圆券 满天飞 花花绿绿的好东西 早上可买一头牛 晚上只能买只鸡 十万金圆券 只能买一斤米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阿炳为何痛骂 金圆券
自学课
第二节 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
危机的加深
一 国统区的政治危机
第二条战线
二 经济危机加深
小结
国统区的政 治经济危机
政治 危机
召开伪国大 制定伪宪法 关闭和谈之门 迫害民主党派
2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第二条战线的含义是什么
1 为什么形成 客观与主观
国统区的经济恶化 国民党反民主的暴行 中共的领导
2 怎样形成
1946. 抗议美军暴行运动 1947. 爱用国货抵制美货运动
台湾二二八起义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3 有什么意义
民盟的中间路线能否行得通
3 民主党派同蒋介石集团决裂 何为民主党派
镇压民主运动
政治上陷 于孤立
第二条战 线形成
经济 危机
财政崩溃 工商业倒闭 农业衰退
国统区 经济危 机加剧
1 为什么称伪国大
原因一:会议的组织不民主。根据1946年的政协决议,国民大会 应由改组后的各党派联合政府负责召集,而此次会议由蒋介石国 民政府一手包办。 原因二:会议的参加者不具有广泛性。“国民大会”应由全体国 民选举出的各阶级、各阶层的代表共同商议国事,而参加此次会 议的只有国民党、青年党、民社党以及少数所谓社会贤达参加, 代表更广泛民意的中国共产党、民主同盟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 主人士都拒绝参加。 原因三:大会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不具民主性。它取消 了人民民主自由的基本保障,违背了政协协议的联合政府责任内 阁制,恢复了总统独裁制;违背了政协协议的地方自治原则,实 行中央集权制。其特点是:人民无权,政府有权;地方无权,中 央有权;立法无权,总统有权。
【高中历史】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ppt

反蒋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1945年12月1 日 1946年2月 1946年6月 昆明 重庆 南京
“一二•一血案” “较场口血案” “下关惨案” “李闻惨案”
1946年7月
1946年冬
昆明
北京
“抗议美军暴行”运动
1947年5月
上海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1947年5月20日
南京
“五二O血案”
“二二八起义”
1947年2月28日 台湾
1945年“一二•一血案”后,昆明 西南联合大学师生在大街上游行
后 造当 一 的 成局 九 西 “出 四 南 一动 五 联 二大 年 大 一批 十 校 ”军 二 门 血警 月 。 案特 一 。务 日 图、 , 为武 昆 被装 明 袭镇 国 击压 民 ,党
1946年12月24日圣诞之夜,美军士兵强奸了北大学生沈崇。 29日,北大抗议美军暴行筹委会议决定卅十日罢课一日, 并作抗议游行。图为北平学生抗暴游行队伍。
天津学生反饥饿、反内战游行
北 平 学 生 的 反 饥 饿 反 内 战 大 游 行
1947年5月20日,各地学生6000余人在南京举行反 饥饿、反内战游行,并向国民党政府请愿。这是学生们 在中山路口与警察抢夺水龙头的情景。
第二节
国民党统治区政治 经济危机的加深
国民党“制宪国大” 的破产 1946.11.
非法“国民大会”
通过了伪“宪法”,确认以蒋介石独 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
按照政协决议,真正的 国民大会,应当是在全国停 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坚决反对,拒绝 止战争的和平环境中,由改 参加伪“国大”。 组后的民族联合政府召开。 蒋介石独裁统治的野心彻底暴露,蒋介石在政 1946年“国大”是蒋介 治上空前孤立,国统区的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 石一手包办的,是伪“国大”。
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正式版

国民政府财政赤字简况(法币)
时 财政总 支
间 收入
出
赤 赤字占支出
字
总额百分比
64% 1946 近2万亿元 5.5万亿元 3.5万亿元
1947 13万亿元 40万亿元 27万亿元 67.5%
国民政府法币发行量简表
时间
抗战前 1946年
法币发行量
14亿元 8.2万多亿元
1947年
40万亿元
1948年
660万亿元
法币100元购买力的变化
1937年可买
两头牛
1945年可买 1946年可买 1947年可买 1948年可买 1949年可买
两个鸡蛋 六分之一块肥皂
一只煤球 五百分之一两大米 五十亿分之一两大米
1948年的中国。 南京一市民带着 大捆钞票去购买 一袋米。
图为刊登在《群众》 杂志上的通讯,说 明了国民政府苛捐 杂税多如牛毛。
重庆 “较场口血案” 南京 “下关惨案”
1946年7月
昆明 “李闻惨案”
1946年冬 北京 “抗议美军暴行”运动
1947年5月 上海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1947年5月20日 南京 “五二O血案”
天194津179年4学75年月生2月20反2日8日饥,各饿台李地湾、公学朴反生“6内0二0战0二余游八人起行在义南”京举闻行反一饥多饿、
反内战游行,并向国民党政府请愿。
民主党派同蒋介石集团的决裂
党派名称
成立时间
成立地点
中国致公党 中国农工民主党
1925年10月 1930年 8月
美国旧金山 上海
中国民主同盟
1941年 10月
国民党独裁统治
中国民卖主建国国、会内战 1945年 12月
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

第二节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基础知识】1946年秋伪国民大会制订《中华民国宪法》;1947年,封闭《新华日报》,国共关系完全破裂;国统区的民主运动及国民党制造的反对民主团结的暴行;民主党派同蒋介石集团的决裂;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国统区经济危机。
【思想认识】⒈建立国民党的一党独裁统治是国民党反动派的根本目的。
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下令召开非法的国民大会,并通过所谓宪法,再次暴露了国民党坚持法西斯独裁统治的政治野心。
⒉国民党反动派对民主运动的镇压、出卖国家民族利益、国统区出现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等一系列现象,充分暴露了国民党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共反人民的反动本质。
⒊国统区的民主运动有力地配合了解放区的斗争,成为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的第二条战线,蒋介石反动派已处在全国人民的包围之中。
【能力培养】⒈通过指导学生对第二条战线的形成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分析方法,对历史事件进行归纳、概括,获得正确的历史结论和横向联系的能力。
⒉指导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获取具体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概括,揭示其本质的能力。
【重点】伪“制宪国大”;《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国统区严重的经济危机。
【难点】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教学设计】讲述本节内容时,应指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国统区政治经济状况和民心向背的情况,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国民党政权的覆灭的必然性。
在讲述具体内容时,可按照时间顺序,分门别类,把一些重要事件进行重组,以使学生能形成准确的概念和印象。
【导入新课】从上节课蒋介石“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抢夺了中国人民艰苦抗战的胜利果实之后,依仗美国的援助,挑起了全面内战,先是对解放区发动了“来势汹汹”的全面进攻(标志事件?),后来又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发动了志在必得的所谓的“重点”进攻。
但无论是全面进攻还是重点进攻,都被我解放区军民粉碎了,为什么控制全国大部分土地和人口,队伍庞大,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会遭遇如此败绩呢?战略战术的错误仅是原因之一。
人教课标版 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优秀ppt课件2 人教版(1)

李公仆
返回
第三章第二节
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
第 二 条 战 线 的 形 成
闻一多
返回
温故而知新
一、国民党在国统区的统治
(一)政治 1、伪国大的召开 2、破坏统一战线
3、镇压国统区的民主运动
4、迫害民主党派
坚持一党专政, 独裁统治
政治上完全孤立
1、伪国大的召开
第 二 条 战 线 的 形 成
影像 资料
意义
蒋政府已处在全国各阶层人民的政 返回 治包围之中。
第三章第二节
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
民 主 党 派 与 蒋 决 裂
由于国民党的迫害使民主 党派抛弃“中间路线” 时 间: 1948年 中国民主同 沈均儒、章伯均 领导人: 盟的重建 民盟同中共并肩战 意 义: 斗,和国民党决裂。 返回
2、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需要土改 (二)全国土会议: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成为解放战争胜利 的一个可靠保证
(三)土改总路线 巩固工农联盟 (四)意义: 发展农业生产 提供人力资源
1、比较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2、结合《天朝田亩制度》、旧三民主义和《中国土地 法大纲中关于解决土地问题的基本主张,分析它们的相 同点和不同点?
C B.民主促进会
D.九三学社
第三章第二节
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
中国人民把《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称为“新二十一条”,是因为( )
B A、它与日本《二十一条》内容相同
B、美国攫取了各方面的特权 C、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D、是由外国侵略者同国民政府签定的
第三章第二节
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
第二节 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

第二节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第二节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制宪国大”及其制订的所谓《中华民国宪法》2.国共关系彻底破裂。
3.国民党制造的反对民主团结的暴行。
4.国统区的民主运动和民主党派同蒋介石集团的决裂。
.《中美友好通海航海条约》。
6.国统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讲述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培养学生运用分析方法对历史事进行综合归纳、概括能力和各事横向联系的能力。
2.通过对“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概括,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1.通过对“制宪国大”的召开,《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和镇压民主运动等问题的讲述,使学生深刻认识蒋介石政府的对内独裁、反共反人民,对外卖国、投靠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认识建立国民党的一党独裁统治是国民党的根本目的。
2.通过讲述国统区民主运动的开展,使学生认识到它的反美反蒋、反内战的性质,是配合解放区斗争的第二条战线,蒋介石反动派已处在全国人民的包围之中。
3.通过讲述国统区政治经济危机的表现,使学生认识到蒋介石集团政治腐败的实质。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国民党“制宪国大”。
2.《中美友好通海航海条约》。
3.国统区严重的经济危机。
(二)难点第二条战线形成的过程。
(三)解决办法1.国民党“制宪国大”的问题,教师务必讲明三点。
第一,蒋介石下令召开“国大”的目的。
目的是孤立中国共产党及其他民主势力,通过所谓宪法的形式,把内战、独裁、卖国的路线“合法”化。
第二,这次“国大’习开的中心任务是制定宪法,故称“制宪国大”。
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确认了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
第三,“国大”召开的非法性。
根据政治协商会议的规定,国民大会应由改组后的各党派联合政府召集,而这次“国大”是国民党一党包办。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相继表示不予承认。
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人教版必修

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教版必修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教学⽬标⼀、知识⽬标1.了解国民党“制宪国⼤”的情况。
2.识记“⼀⼆·⼀⾎案”“较场⼝⾎案”“下关惨案”“李闻⾎案”“抗议美军暴⾏”运动、“五⼆○”⾎案、“⼆⼆⼋起义”。
3.掌握民主党派同蒋介⽯集团决裂的过程。
4.了解《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内容。
5.掌握国统区空前严重经济危机的表现。
⼆、德育⽬标1.通过学习国民党统治区政治危机加深的内容,使学⽣认识:⼀切逆历史潮流⽽动的反⼈民的势⼒是必将要⾛向败亡的。
2.通过学习李公朴、闻⼀多等中国近代民主⼈⼠的⽃争事迹,培养学⽣为和平进步事业不畏强暴的⽃争精神。
三、能⼒⽬标1.通过指导学⽣对第⼆条战线形成的学习,培养学⽣对历史事件进⾏分析、归纳、概括的能⼒。
2.指导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获取具体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利⽤所学知识进⾏分析、归纳、概括,揭⽰其本质的能⼒。
●教学重点1.伪“制宪国⼤”。
2.《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3.国统区严重的经济危机。
●教学难点第⼆条战线形成的过程。
●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法1.讲述法:应注意讲述的系统性、条理性,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2.讲读法:问题→材料→答疑→点评。
●课时安排⼀课时●课堂构思本课内容明显分为两部分,即“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政治危机”的内容涉及较多的知识点,但⼤都不需展开讲述,因此教师应指导学⽣如何识记。
对第⼆条战线的概念,教师应引导学⽣进⾏必要的分析。
对于“经济危机”的内容,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理解和掌握国统区出现严重经济危机的原因,对于危机的表现,不宜展开介绍。
●教学过程[新课导⼊]之⼀,导⼊语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在抗⽇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为达到其建⽴⼀党独裁统治的⽬的,不顾全国⼈民的反对,公然撕毁《双⼗协定》和政协协议,发动了全国内战,这是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民军队所采取的政策,那么在国民党统治区,蒋介⽯国民党是如何进⼀步加强其⼀贯坚持的反动独裁统治的呢?国统区的⼈民及民主⼒量⼜是怎样进⾏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争的呢?国统区的经济状况⼜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内容。
2019-2020年高一历史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

2019-2020年高一历史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制宪国大”及其制订的所谓《中华民国宪法》2.国共关系彻底破裂。
3.国民党制造的反对民主团结的暴行。
4.国统区的民主运动和民主党派同蒋介石集团的决裂。
5.《中美友好通海航海条约》。
6.国统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讲述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培养学生运用分析方法对历史事件进行综合归纳、概括能力和各事件横向联系的能力。
2.通过对“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概括,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1.通过对“制宪国大”的召开,《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和镇压民主运动等问题的讲述,使学生深刻认识蒋介石政府的对内独裁、反共反人民,对外卖国、投靠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认识建立国民党的一党独裁统治是国民党的根本目的。
2.通过讲述国统区民主运动的开展,使学生认识到它的反美反蒋、反内战的性质,是配合解放区斗争的第二条战线,蒋介石反动派已处在全国人民的包围之中。
3.通过讲述国统区政治经济危机的表现,使学生认识到蒋介石集团政治腐败的实质。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国民党“制宪国大”。
2.《中美友好通海航海条约》。
3.国统区严重的经济危机。
(二)难点第二条战线形成的过程。
(三)解决办法1.国民党“制宪国大”的问题,教师务必讲明三点。
第一,蒋介石下令召开“国大”的目的。
目的是孤立中国共产党及其他民主势力,通过所谓宪法的形式,把内战、独裁、卖国的路线“合法”化。
第二,这次“国大’习开的中心任务是制定宪法,故称“制宪国大”。
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确认了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
第三,“国大”召开的非法性。
根据政治协商会议的规定,国民大会应由改组后的各党派联合政府召集,而这次“国大”是国民党一党包办。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相继表示不予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