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案例分析桂林三金公司价值估计及融资决策分析
桂林三金投资价值初步分析报告

桂林三金(002275)投资价值初步分析报告一、公司基本信息公司名称: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日期:2009年7月10日总股本:590,200,000股限售股:65,851,730股总资产:25.39亿,净资产:21.13亿(截至2014年6月30日)每股收益:0.40元(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上年同期为0.37元/股前两位股东控股比例:桂林三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1.11%,邹节明 9.05%一年内股价与大盘对比走势:二、公司业绩情况桂林三金药业是一家主要从事咽喉口腔用药系列、抗泌尿系感染用药系列、心脑血管用药系列及清热感冒系列中成药产品的研究、生产与销售,以及其他天然药物和生物制剂等研究开发的企业。
公司致力于核心医药主业发展,主要产品包括西瓜霜润喉片、三金片、桂林西瓜霜、玉叶解毒冲剂、复方田七胃痛胶囊等,同时从事保健品、房地产、农业项目投资、科技开发等业务。
公司核心中药业务由母公司三金药业股份会司负责,全资子公司三金生物药业负责生物药,全资子公司湖南三金主要方向为化学药。
此外,公司还拥有三金大药房、三金医药、包装印k.J等非核心业务平台,不构成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
公司公布2014半年报显示,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8.60%,2.34亿元,每股收益为0.40元。
营业收入为6.725亿元,同比增长4.28%。
报告显示,桂林三金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主要产品三金片有进入低价药目录的预期,从而公司控制了发货的节奏,2季度三金片顺利进入目录,促进了销售的增长。
主要财务指标:(一)三金系列三金片是公司主打产品,是抗泌尿系统感染中成药领域最大的品种和全国性品牌。
三金片属于处方药/OTC 双跨品种,其销售主要通过医院和药店双渠道实现,其中医院比重略高,预计达6成,其余主要通过零售终端实现。
从 22个样本城市零售渠道数据看,三金片市占率接近30%,明显领先其他竞争品种,佐证了其优秀的品牌知晓度和渠道管理能力。
桂林三金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分析课程设计报告名称:2011年—2013年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及评价报告专业:财务管理成员姓名: 1200580231 张翔1200580103 高月1200580101 陈春燕1200580208 刘家莉1200230101 邓娆靓1200580130 苏愈禄指导教师:唐贞老师2014年 12月 30 日摘要本文以质量分析为核心,以桂林三金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背景资料和2011 年至2013年三年的年度报告为分析对象,本文从一个财务报表外部使用者的角度,以公司财务管理和财务报表分析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为依据,对桂林三金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其公司各主要财务指标近年来的变化状况和变化趋势,探求变化的原因及变化的内在逻辑关系。
在进行上述分析后,试指出该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桂林三金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状况财务指标目录摘要 (2)1. 小组成员及分工 (1)2. 引言 (2)3. 公司基本情况简介分析 (3)3.1 公司概况 (3)3.1.1 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3)3.1.2 公司简介 (4)3.1.3 经营范围 (5)3.1.4 股权结构 (6)3.1.5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产权和控制关系图 (7)4. 行业背景分析 (7)4.1 行业情况 (7)4.1.1 全球医药行业发展情况 (7)4.2 行业的基本特点 (8)4.2.1 行业的市场结构 (8)4.2.2 药业竞争特点 (8)5. 桂林三金SWOT分析 (9)5.1 本公司的竞争优势 (9)5.1.1 技术与研发优势 (9)5.1.2 品牌优势 (9)5.1.3 区域优势 (10)5.1.4 稳固的销售渠道 (10)5.2 本公司竞争劣势 (10)5.2.1 企业规模较小 (11)5.2.2 国际市场开发不足 (11)5.3 机会 (11)5.3.1 经济全球化促进多元文化相互交融为中药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11)5.3.2 人口增长及老龄化加大了对中药产品的需求 (11)5.3.3 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加速进行,使得医药行业面对更大的发展空间 (12)5.3.4 农村医药市场的需求旺盛 (12)5.3.5 医药模式的转变为中药充分发挥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12)5.4 威胁 (13)5.4.1 中西方历史,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阻碍了中药行业的发展 (13)5.4.2 国内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 (13)5.4.3 生物制药的发展,将抢占中药市场 (13)5.4.4 行业内的无序竞争 (14)5.5 重点工作 (14)5.5.1 “控制营销”为首,全面深化营销改革 (14)5.5.2 加快募投项目进度,中药产业园八个募投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尽快提升产能。
桂林三金财务报表分析

四、财务比率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二)营运能力分析
三金荣誉
全国中药企业50强(1997年) 全国中药系统先进集体(1998年) 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1998年)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999年) 三金牌商标评为中国驰名商标(1999年) 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03年) 中国100强医药企业(2004年) 首批全国文明单位(2005年) 连续19年获广西重合同守信用企业(1987-2006年) 连续19年获广西经济效益先进企业、广西十佳企业(19882007年)
利润表分析
从表中需要说明的是: (1)营业收入方面:2011-2012年增长来自于①公司2010年开 始实施“控制营销”上期已初见成效,新的销售渠道已经 搭建,本期市场价格继续稳步提升②本期公司针对医院和 药店两个终端积极开展相应的促销活动,从而拉动两个终 端的销量所致。2012-2013年增长来自于①公司本期产品 价格上涨幅度大于原材料上涨幅度②加大销售力度,销量 增加③.公司推行“节能降耗”初见成效所致。 (2)营业成本方面:三年成本在逐渐增长,但变化不大。主 要是①随销售规模扩大,相应成本上升②原材料价格上涨 所致。
二、行业分析
(一)行业基本情况
(二)行业基本特点
(一) 行业基本情况
全球医药行业发展情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人口总量的增长、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以 及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全球医药市场持续快速扩大。2010 年全球主 要国家药品市场规模已达6020 亿美元以7%的速度继续增长,远高于全球 经济的增长速度,预计2015 年将达到7600 亿美元。中国成为亚洲太平洋 地区的最大亮点,增速达到20.4%,连续3年超过20%,已成为全球第七大 医药市场。 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行业一 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1978-2010 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1%,经 济运行质量与效益不断提高。2010 年全国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271 亿 元,比2005 年增加2510 亿元,年递增19.4%实现利润361 亿元比2005 年 增加了218 亿元,年递增20.4%。
桂林三金药业杜邦分析法报告

桂林三金药业杜邦分析法报告一、杜邦分析法概述杜邦分析法是一种综合分析企业经营业绩的方法,通过将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分解为净利润率(Net Profit Margin)、资产周转率(Asset Turnover)和权益乘数(Equity Multiplier),从而深入了解企业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
二、桂林三金药业ROE分解根据桂林三金药业2024年的财务数据,ROE为10%。
接下来将对其进行逐个分解。
1. 净利润率(Net Profit Margin)净利润率是企业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例。
桂林三金药业的净利润为100万元,营业收入为500万元,因此净利润率为20%。
净利润率反映了企业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20%的净利润率说明该企业的销售利润能力较好。
2. 资产周转率(Asset Turnover)资产周转率是企业销售收入与平均总资产的比例。
桂林三金药业的销售收入为500万元,平均总资产为2000万元,因此资产周转率为0.25、资产周转率衡量了企业运营效率,0.25的资产周转率意味着企业每年能将总资产的四分之一用于销售。
3. 权益乘数(Equity Multiplier)权益乘数是平均总资产与平均净资产的比例。
桂林三金药业的平均总资产为2000万元,平均净资产为1000万元,因此权益乘数为2、权益乘数表明企业采用了多少债务来支持其业务运营,2的权益乘数说明企业每1元净资产拥有2元资产。
三、桂林三金药业ROE改进方案通过对桂林三金药业的ROE进行分解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该企业的净利润率较高,但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相对较低。
因此,下面提出改进方案,以提高ROE。
1.提高资产周转率推动企业运作效率的提高,加强资产利用效果,是提高资产周转率的关键。
桂林三金药业可以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新产品,增加销售额,并加强市场营销,提高销售渠道的覆盖率,以提高资产周转率。
2.提高权益乘数可以通过适度借款扩大企业资本规模,从而提高权益乘数。
桂林三金价值评估、利润及股权结构分析

1真实利润创新高,分部估值下重估空间较高1.1复盘:出清经营包袱,价值重估开启复盘:出清经营包袱,价值重估开启,核心驱动来自主营业务持续改善,创新业务整合带来价值兑现。
2017-2020 年,股价单边下跌阶段。
公司2017-2020 年收入保持16 亿左右规模,但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持续增加,导致净利润下滑,同时疫情对2020 年影响较大。
这个阶段是典型净利润下降导致估值下滑的戴维斯双杀阶段,净利润从2017 年 4.6 亿下降到2020 年 2.8亿。
PE/TTM 估值从最高30X 下降到最低15X,市值从最高120 亿下跌到最低75 亿。
2021-2022 年,股价底部震荡阶段。
2021/2022 年表观净利润都在3.3-3.4 亿,研发投入强度高,虽然经营性利润增长,但合并利润增速不足。
2020 年底、2021 年底和2022 年底,公司股价都曾跟随中药板块出现过短期上涨,但由于缺乏后续驱动力,股价上涨之后都有所回落。
2023 年至今,价值再认知,股价新驱动。
2023 年以来,中药主要投资主线是价值重估,价值重估模式可能是国企改革预期改善、公司价值再认知等多种模式。
桂林三金处于经营性业务创新高、旗下创新药资产整合的转折点,有望完成创新药资产亏损拖累利润到创新药价值体现的预期转变,从而驱动股价上涨。
图1:2017-2023 年股价、估值和业绩变化(亿元)1.2 表观利润低增长,掩盖实际主营业务利润创新高市场预期:2021 年后,股价整体震荡走势,即使短期上涨,后续也出现回调。
主要是市场认为 2021-2022 年的表观净利润分别只有 3.4 亿/3.3 亿,尚未恢复到疫情前 2019 年 3.9 亿净利润水平。
PE/TTM 估值仍然处于疫情前 20-25X 估值水平。
与众不同:我们分析公司经营业绩,发现 2021 年公司开始加大研发投入,导致创新药子公司战略亏损增加。
扣除创新药亏损,实际母公司主营业务净利润 2021 年已经达到 5.4 亿,净利率超过 35%,创历史新高。
公司财务案例分析--桂林三金公司价值估计及融资决策分析

公司财务管理课程报告桂林三金公司价值估计及融资决策分析小组成员名单邢尧00728037王立言00728059邢阳00728148辛云娜00728003刘瑄00728140徐晓剑007280792009-12-21目录摘要桂林三金经营状况汇总自2001年“桂林三金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从过去经营成效来看,最近三年2006到2008 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7.98亿元、8.93亿元以及9.86 亿元,该公司之营运尚能跟上市场趋势,历年营收尚能随市场之成长而成长,主要系公司今年销售规模进一步扩大,使销售收入增加。
与此同时,公司很好地控制了成本,使毛利率相应增长。
销售、财务、管理费用等营业费用从2006年3.29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4.06亿元,税前净利金额亦自2006 年的2.31 亿元成长至2008 年盈余3.28 亿元,随市场变动稳定增长。
表1:桂林三金近三年利润表摘要背景桂林三金目前主要股东为桂林三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邹节明、王许飞、谢元钢、孙家琳等,共计持股约83.72%。
桂林三金之主要业务为主要营业项目为咽喉口腔用药系列、抗泌尿系感染用药系列及心脑血管用药系列中成药等产品的研究、生产与销售,以及其他天然药物和生物制剂等的研究开发。
产品主要为西瓜霜润喉片、桂林西瓜霜、西瓜霜清咽含片、三金片和脑脉泰胶囊等。
本次评价之目的系桂林三金拟为其公司办理初次公开上市,对桂林三金进行企业评价并出具报告,拟藉由此报告结果作为订定每股销售价格之参考,同时为公司上市之后继续筹集资金提出建议。
财务分析桂林三金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率从2006年的56.1%上升到2008年的 69%,明显高于同业水平,显示出桂林三金之资金尚属充裕,财务风险不高。
负债占资产比率虽较同业略高,惟其负债组成内容短期借款占据了很大比重,以上市之后不存在如此大规模短期借款考虑,该比率尚属合理。
桂林三金2006~2008 年度营业收入金额均呈成长,税前净利金额亦自2006 年之2.31 亿元成长至2008 年3.28亿元,惟市场变动快速,该公司仍需积极因应方能维持竞争力。
桂林三精价值评估.docx

报告摘要本价值评估报告的研究对象是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02275),结合医药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宏观政策的影响,基于公司2008、2009、2010、2011年的财务报表,对桂林三金的企业价值做出了评估分析。
2009—2011年公司完成了股权融资之后,逐渐从较为激进的资金持有策略过渡到适中的营运资金持有策略,以便应对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药品价格调整风险和技术开发风险。
报告结合桂林三金历年的财务数据,对其2012年及以后的经营情况做出预测。
从现金流方面,以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测为基础,对桂林三金未来的现金流状况进行了估算,并根据资产定价模型折算出了未来每年的贴现率。
计算出公司的股权价值。
与此同时,为保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运用市盈率法进行了相对价值的计算。
将两者结果与实际是指进行比较,利用驱动因子分析和价值敏感性分析找到对于桂林三金企业价值增长的敏感因素,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本报告在对桂林三金进行价值评估的基础上,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在实现经营目标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企业的财务目标,对企业财务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对公司进行的价值管理的相关可靠建议,方便管理者更加有效地进行控制,便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同时,以估测的结果为基础对桂林三金企业的经营管理与财务政策提出合理化建议。
目录承诺.....................................................................................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报告摘要.. (II)1. 公司发展与价值发现 (1)1.1 公司所处行业概况 (1)1.2 公司重大财务事件 (1)1.3 公司产品市场发展 (2)1.4 公司价值判断与发现 (3)2. 预测报表的关键参数设计 (3)2.1 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的分析与预测 (3)2.2 投资活动的分析和预测 (4)2.3 筹资活动的分析和预测 (4)2.4 经营营运资本的预测和计算 (4)2.5 资本支出的预测和计算 (5)3. 贴现率和永续增长率的预测 (6)3.1 权益资本成本测算 (6)3.2 债务资本成本测算 (6)3.3 债务资本比重测算 (7)3.4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测算 (7)3.5 永续增长率测算 (8)4. 计算公司股权价值 (8)4.1计算实体现金流 (8)4.2计算实体价值 (9)4.3敏感性分析 (10)4.4股权现金流模型 (11)4.5相对价值评估 (12)4.6价值评估结果与市值的比较 (12)5. 影响价值增长的驱动因子分析 (14)5.1基于估价模型的驱动因子及其重要性分析 (14)5.2驱动因子的价值敏感性分析 (15)5.3评估价值与市值差异分析 (16)6. 公司价值的经营管理相关性分析 (16)6.1市场环境与政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16)6.2经营模式与管理层决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17)6.3财务策略与决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17)7. 财务问题的经营相关性分析 (18)7.1 直接相关的经营相关性分析 (18)7.2 公司经营策略与财务政策选择的影响 (19)8. 报告总结 (19)8.1 结论与讨论 (19)8.2 投资意愿说明 (20)8.3 价值管理的可行性措施 (21)9. 总结小组在完成报告中存在问题 (21)9.1 逐条说明完成报告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21)9.2 举例每个成员的具体贡献与责任心表现 (22)9.3 如何协调与改进具体措施 (23)参考文献附录1: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来年度预期会计报表附录2:桂林三金公司价值估价excel模版公司估价报告:桂林三金(002275)1. 公司发展与价值发现1.1 公司所处行业概况公司所处在的行业是医药业。
桂林三金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投资价值分析

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投资价值分析医药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是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医药行业越来越受到公众和政府的关注,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一直处于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阶段。
由于人口增长,老龄化进程加快,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健全,居民支付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健康需求增强,我国已成为全球药品行业增长最迅速的地区之一,有望在2020年之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药品市场。
医药行业作为目前的朝阳产业,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发展潜力巨大。
下面我就对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来进行浅析。
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中药、天然药物研究和生产的医药企业,也是中国最早生产现代中药制剂的厂家之一。
公司主营业务:从事咽喉口腔用药系列、抗泌尿系感染用药系列、心脑血管用药系列中成药等产品的研究、生产与销售,以及其他天然药物和生物制剂等的研究开发。
影响公司股票走势的宏观经济因素:1.经济周期国民经济运行经常表现为扩张与收缩的周期性交替,每个周期一般都要经过高涨,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即所谓的景气循环。
通常经济周期与股价变动的关系是:复苏阶段——股价回升;高涨阶段——股价上涨;危机阶段——股价下跌;萧条阶段——股价低迷。
经济周期变动通过下列环节影响股票价格:经济周期变动—公司利润增减——股息增减——投资者心理变化——供求关系变化——股票价格变化。
值得重视的是,股票价格的变动通常比实际经济繁荣或衰退领先一步,即在经济高涨后期股价已率先下跌;国外学者认为股价变动要比经济景气循环早4—6个月。
股票价格水平已经成为经济周期变动的敏感信号或领先导性指标。
一些专家推理中国目前正处于第一个平台末尾。
制造业产能过剩,GDP开始增速下降,迫切需要产业升级和转型。
也有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证券市场所处的阶段与1965年的日本具有高度的相似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财务管理课程报告桂林三金公司价值估计及融资决策分析小组成员名单邢尧00728037王立言00728059邢阳00728148辛云娜00728003刘瑄007281402009-12-21目录摘要桂林三金经营状况汇总自2001年“桂林三金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从过去经营成效来看,最近三年2006到2008 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7.98亿元、8.93 亿元以及9.86 亿元,该公司之营运尚能跟上市场趋势,历年营收尚能随市场之成长而成长,主要系公司今年销售规模进一步扩大,使销售收入增加。
与此同时,公司很好地控制了成本,使毛利率相应增长。
销售、财务、管理费用等营业费用从2006年3.29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4.06亿元,税前净利金额亦自2006 年的2.31 亿元成长至2008 年盈余3.28 亿元,随市场变动稳定增长。
表1:桂林三金近三年利润表摘要背景桂林三金目前主要股东为桂林三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邹节明、王许飞、谢元钢、孙家琳等,共计持股约83.72%。
桂林三金之主要业务为主要营业项目为咽喉口腔用药系列、抗泌尿系感染用药系列及心脑血管用药系列中成药等产品的研究、生产与销售,以及其他天然药物和生物制剂等的研究开发。
产品主要为西瓜霜润喉片、桂林西瓜霜、西瓜霜清咽含片、三金片和脑脉泰胶囊等。
本次评价之目的系桂林三金拟为其公司办理初次公开上市,对桂林三金进行企业评价并出具报告,拟藉由此报告结果作为订定每股销售价格之参考,同时为公司上市之后继续筹集资金提出建议。
财务分析桂林三金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率从2006年的56.1%上升到2008年的69%,明显高于同业水平,显示出桂林三金之资金尚属充裕,财务风险不高。
负债占资产比率虽较同业略高,惟其负债组成内容短期借款占据了很大比重,以上市之后不存在如此大规模短期借款考虑,该比率尚属合理。
桂林三金2006~2008 年度营业收入金额均呈成长,税前净利金额亦自2006 年之2.31 亿元成长至2008 年3.28亿元,惟市场变动快速,该公司仍需积极因应方能维持竞争力。
预测随着中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的规范化,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后的流通市场的快速发展,中成药生产的上下游行业发展有利于中成药生产行业的发展。
各厂商除积极扩产以达到规模经济效益,并积极透过上下游垂直整合策略,藉以降低生产成本,不过因大公司(如同仁堂、云南白药、东阿阿胶等) 除了有强大的集团资源外,生产成本效率控制较佳,使得中药行业大小公司的营运规模差异日益明显,大者恒大趋势已逐渐形成,因此各厂商之资本支出及厂商营运表现差异已可明显看出。
加之广西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和悠久的民族医药传统,以及脑脉泰胶囊和眩晕宁等产品发展空间,预期其未来业绩表现将可持续成长。
评价本报告中,对桂林三金每股股权企业公平市价之计算,采用方法包括市价盈余比法、股价净值比法、股价营收比法、股价税前息前盈余比法、股价净利比法及收益还原法,经审慎评估后,选用市价盈余比法所评价之金额作为本案之结论。
利用市价盈余比法所得出价格之结果,2009年7 月1 日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流通在外10%的股权(45400万股*10.13﹪=4600万股)在非公开市场交易且不具控制权的状况下,其公平市价为75596.65万元或每股16.43元。
再融资建议医药产业融资特点分析同传统产业及其他产业相比较,有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及周期长等特点,决定了其融资体系具有以下特征:资金需求量大、持续周期长、融资风险高、高回报。
桂林三金企业的经营状况比较稳定,管理基本规范,成长性好,核心竞争力己经形成,并可向投资者展现其发展前景,也拥有足够的业绩记录和资产规模来证明自己的信用,各种风险大幅度降低。
因此在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股权融资之后,融资策略是更多的是以债务融资方式筹集资金为主。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公司可以采用固定收益债券的方式进行金额为不超过5亿元融资。
融资建议方面,还有通过产权市场来促进医药企业融资、加大对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设立中长期公司债券、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还不太完善,不适合发行可转债进行融资。
壹、产业发展一、产业发展沿革与特性1、传统中药的起源与发展中医药在中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最初来自于古代人类与疾病对抗中的智慧和经验的总结。
据考证,秦汉的时已多有本草(古时称记载药物的书籍为“本草”)流行,但均已亡佚,无可查证。
现存最早的中医药书籍是《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作者不详,是对前人着作的修订。
此后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历代多有专门人士总结修订前人成果,编纂更新更丰富的中医药典籍,其中最为着名,影响最大的当属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所着的《本草纲目》,其内容的丰富,体系的严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准,在十六世纪初便广为刻印,流传于中外。
至清代末期及民国时期,传统中医药经过数千年发展与完善,已经具有比较完善的体系和显着的治病保健效果,但其工艺流程仍处于比较落后的手工作坊阶段,受到了具有相对较高机械化生产水平的西药的强烈冲击。
2、现代化中药产业的兴起和演化任何一个产业都是经济、社会、技术等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也决定了一个产业的水平与结构。
现代中药产业正是现代消费需求的拉动和技术手段的支持的下得到了飞速发展的机会。
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动力首先来源于现代人群提高生命质量的需求,根据WHO的研究,近几十年来人类生活工作和社会的巨大的变化对现代人群的健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类疾病谱的显着变化极大地影响了人群对药品的需求,在“回归自然”的热潮的下,现代中药正是因为符合这种需求而备受世人关注。
随着生命科学等一些关键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中药产业正式从传统技术的制约中挣脱出来。
在原材料层面上,从传统的零散采集、培育逐渐向集约化、工业化发展,大型的原材料培育、养殖基地不断新建,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提供优质而充足的原材料以满足产业内日益上升的巨大需求;而在材料炮制加工和产品设计上,由于中药产业尚处于现代化进程的起步阶段,在传统中医药学已有的记载的基础的上如何对上万种不同中药材进行开发利用就成为了现代中药产业的核心问题,技术创新因而成为推动中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
3、中国现代中药产业的发展历程建国初期,由于当时中西医对立及对传统中医中药的偏见和歧视,中医中药只在民间私人药店中进行作坊式的手工生产,阻碍了中医药的健康发展。
从1953年开始,党中央开始正视中医中药发展问题,逐步成立了专门部门对中药材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和核算,同时逐步分离了中药材的生产加工和经贸活动,在60年代初步形成了中国中药产业的雏形。
经过多次波折与体制改革,到1980年底,中成药工业体系基本形成。
1983年,国务院批转了由国家医药管理总局提交的《关于中药问题工作的报告》,中药工作在全国上下得到进一步重视。
以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为起点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标志着中药管理体制开始向规范化、法制化迈进。
经过“七五”、“八五”两个五年计划的蓬勃发展,国内中药产业在规模、技术等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为真正实现现代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1995年,国家科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第一次提出了“中药现代化”的概念。
次年,十八部委研究完成“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和“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并在“九五”计划中得到实施。
在的后的“十五”计划中又启动了科技攻关重大项目“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开发”。
2002年末,我国第一部中药现代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落实,现代中药产业正式走上了全面、健康发展的轨道。
近年来,在国际天然药物市场高速增长的环境的下,国内的现代中药产业得到了再一次飞跃的难得机遇。
同时,面对国际竞争也将是一次艰难的挑战。
二、产业特性及市场分析1、国际环境目前世界植物制品销售额约300亿美元,其中天然药物销售额已达160亿美元,并在“回归自然”热潮的推动的下,以每年10%的速度高速增长。
而在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经济一体化日趋明显的今天,中药产业的国际化趋势已不可抵挡。
据不完全统计,中医药已在过去10年中传播到了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目前的中药出口的四个主要目的地分别为:东南亚、日本韩国、欧洲和美国。
(一)、东南亚。
东南亚诸国由于华人华侨较多,又长期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成药已得到广泛应用,各国政府也大多承认我国出口的中药产品,另外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每年还从中国进口大量中药材,因此该市场是最容易进入的。
(二)、日本韩国。
由于历史上长期受中国文化影响,日本和韩国形成了今天的汉方药和汉医学(韩国称“韩医学”),并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尤其是日本的汉方药,在国际上已处于较为先进的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中药在两国已具有合法身份,也为两国政府所重视,并被民众接受,从这个角度看,中药进入日韩市场的难度较小,但另一方面,由于其国内汉方药和汉医学的发展,中国中成药的进入必定会面对激烈的竞争和阻力。
目前,两国主要从中国进口大量中药材,其中日本是中国最大的中药材出口国。
(三)、欧洲。
由于中西医药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药和西药在成分以及药理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差别,因此没有一款中药能够达到只适用于西药的药品注册标准,长久以来,中药一直以“食品添加剂”、“保健品”或者医药原料的身份进入欧洲市场,缺少药品的合法身份打打阻碍了中药在欧洲市场的发展,也降低了国内中药出口企业的收益。
2004年,欧盟颁布了《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允许已在欧盟市场以“膳食补充剂”身份销售的草药产品在7年内以传统草药简化申请的途径来获取药品的合法地位。
2007年3月,中法两国签署了《中医药领域合作协议》,双发就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中药研发、企业交流合作等方面展开广泛合作达成协议,给中药在欧洲获得合法身份带来了一线希望。
2009年9月,欧盟又将启用《欧盟人用药品与兽药GMP指南》,其中对草本药品生产环节进行了专门的规范,国内相关专家研究表示,这些规范意味着中药进入欧盟市场的门槛进一步提高。
(四)、美国。
中药产品进入美国市场首先要通过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认证,不仅耗费的资金大且和欧洲境况相似,难以达到药品的认证标准,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款中药以要药品的身份通过该认证。
但随着传统植物药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美国政府也正在放宽对中药进口的限制,已出台的《植物药在没上市批准法》和《关于植物药品研究指南》为中药产品在美国市场获得药品身法创造了机会。
(资料来源:互联网)2、国内中药产业基本情况为促进中药行业的发展,2002 年国家出台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3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这些政策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产学研各界的广泛认同,“十五”期间中药领域成为医药行业的投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