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哲学观,哲学史]浅谈罗素的哲学观与《西方哲学史》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在翻开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之前,我对哲学的认知,就像在雾中看花,迷迷糊糊,似懂非懂。
但当我真正沉浸其中,却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
这本书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晦涩难懂,罗素以他清晰的思路和生动的笔触,把西方哲学发展的脉络一点点呈现在我眼前。
从古希腊哲学的起源,到中世纪宗教哲学的统治,再到近代哲学的各种思潮,每一个阶段都像是一部精彩的历史剧。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于世界本原的探讨。
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这个想法在如今看来或许有些简单甚至天真,但在那个遥远的时代,却是人类智慧勇敢迈出的第一步。
想象一下,在那个大多数人都只忙于生存的时代,居然有人会抬头仰望星空,低头思考世界的本质,这是多么令人惊叹!他们没有先进的科学仪器,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仅仅凭借着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的勇气,就试图去揭开世界的神秘面纱。
还有苏格拉底,这个总是在街头与人辩论的智者。
他没有留下任何著作,却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影响了无数后来者。
他不断地追问,让人们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行为,追求真理和智慧。
记得书中描述他在面对死亡时的坦然,那种对真理的坚定信念让人动容。
他明明有机会逃脱死刑,但却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原则,这种精神真的太伟大了。
而到了中世纪,哲学被宗教的阴影所笼罩。
宗教的教义成为了人们思考的框架,哲学似乎失去了自由的翅膀。
但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依然有一些思想家在努力探索,试图在宗教的束缚中寻找一丝理性的光芒。
近代哲学的发展更是精彩纷呈。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他从对一切的怀疑出发,最终找到了那个不可怀疑的“我”在思考这一事实,从而确立了自我意识的重要性。
这让我联想到自己在生活中,有时候也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怀疑,但却很少像笛卡尔那样深入地去思考,去寻找确定性的根基。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在和一位博学多才的老友聊天。
罗素不仅仅是在讲述哲学的历史,更是在引导我去思考人类思想的发展轨迹。
从《西方哲学史》看罗素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

从《西方哲学史》看罗素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曾志远(武汉纺织大学,湖北武汉 430000)摘要:在近代哲学发展过程中,罗素具有自身独特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他创造性地将哲学定义于科学与神学之间的学科,并在他所著的《西方哲学史》一书中进行具体的阐述,并且首次提到哲学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论点,同时他将哲学作为一种宽松的学问,以一种浪漫主义情怀评述哲学史上的哲学家和哲学思想。
通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一书,可以看出身为哲学家的罗素在阐述哲学思想时的科学与严谨,也可以读出身为普通人的罗素在评述哲学家和哲学思想时丰沛的情感。
在现代社会探讨罗素的哲学观与哲学史观,可为人们研究西方哲学史的现代化嬗变找到明确的研究方向,为哲学家深入了解近代西方哲学的起源与发展提供良好借鉴。
关键词:罗素;哲学观;哲学史观;问题研究中图分类号:B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8)29-0184-002一、引言从现代哲学发展角度来看,罗素是一位兼具数理理性与哲学思辨观念的哲学家,是站在历史角度评述近代西方哲学发展的哲学家,他们以一种创造性的哲学史学观念探讨西方哲学的起源与发展,对罗素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对深入研究与探讨在现代社会有着深刻意义。
《西方哲学史》是罗素一生最为重要的作品,集中表述了他的哲学观与哲学史观念,是学者研究他哲学观念的重要范本。
本文在立足《西方哲学史》详细解读与深入分析基础上,就罗素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罗素的哲学观与哲学史观。
二、哲学观与哲学史观的定义与内涵哲学观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各种哲学问题的认知和理解,是个体认知世界的方法论和世界观的总称,也是个体的思想认知集合。
哲学史观是指个体在劳动生产实践中对哲学发展史的认知和了解,包括个人对哲学发展历史的观点和认识。
从现代哲学的定义来看,哲学观是人类建立哲学史观的基础和前提,一个人对哲学史的认知和观点包括他的哲学观点,个体认知意识中哲学观与哲学史观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了个体的哲学意识。
浅析罗素的哲学价值

浅析罗素的哲学价值罗素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对当代哲学和人类学科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析罗素的哲学价值。
一、伦理哲学上的价值罗素在伦理哲学方面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他对善恶道德价值的认识和态度。
对于罗素来说,对于善恶道德价值的认识应该基于理性的分析和判断,而不是基于传统的习俗、道德规则或者信仰。
因此,罗素不赞成宗教或者传统的道德观念,而主张理性和逻辑思考在决定善恶道德价值方面的重要性。
此外,罗素也在自然主义伦理学方面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理性自我利益”概念,即人应该通过合理的自我选择、追求真正的自我利益来实现人生的价值。
罗素对伦理学的思考强调了对思想和理性的重视,对于人们现代生活和令人迷惑的道德和价值观的挑战提供了积极的哲学思考方向。
罗素在数学哲学上,提出了数学的逻辑基础问题,发现了其基础问题存在的矛盾,加深了人们对于数学基础的理解。
罗素提出的“集合论危机”,可以说是现代数学哲学研究的起点。
罗素的贡献在于他率先关注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在数学符号、逻辑和信息论的发展中,数学哲学的研究得到了更好的基础和理论支持。
三、认识论上的价值罗素作为分析哲学的重鼎之一,对于认识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他认为认识的基础在于经验,然而,经验本身并不能解释知识的来源。
他提出辩证实在主义,即认识既是基于经验,又需要逻辑证明的理论,通过这种方法对于知识的定义更加清晰和确切,也为逻辑和知识的其它方面提供了更深的知识结构基础。
四、史学价值罗素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其史学价值也不可忽略。
他主编的《哲学史》见解独特、思路清晰,并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这部著作以其客观的描述和对于历史思考的深度分析,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哲学思想发展的历史大图,为我们深刻理解和认识哲学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综上所述,罗素的哲学思想具有广泛而深远的价值。
他对于伦理学、数学哲学、认识论和史学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对于20世纪哲学的发展和哲学思考的创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在翻开罗素这本《西方哲学史》之前,我对哲学的认知,就像在大雾弥漫的海上航行,朦朦胧胧,看不真切。
而当我真正沉浸其中,才发现这是一场无比精彩的思想之旅。
罗素以他清晰而生动的笔触,为我展现了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到现代的漫长画卷。
这可不是一本枯燥的教科书,而是充满了鲜活思想和有趣故事的奇妙世界。
就拿古希腊哲学来说吧,那些哲学家们的思考简直让我惊叹不已。
比如柏拉图,他提出的理念论,一开始真让我摸不着头脑。
但仔细想想,又觉得有点意思。
他说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只是理念的影子,真正完美的理念存在于一个超越我们感官的世界里。
这就好像说,我们看到的美丽花朵只是真正“花之理念”的不完美复制品。
我就在想,那按照他这个说法,我们是不是永远也无法触及那个最完美的本质呢?还有亚里士多德,这位大佬更是厉害。
他对各种事物都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分析。
他研究逻辑、物理、生物,几乎无所不包。
我读着他的那些理论,仿佛能看到他在古代的希腊,弯着腰观察动物,皱着眉思考问题的样子。
到了中世纪,哲学被宗教的阴影笼罩,但也有一些闪光点。
比如托马斯·阿奎那,他试图用理性来论证宗教信仰。
我就觉得挺有意思,他想要在信仰和理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可这又谈何容易呢?而近代哲学,那可真是一场思想的大变革。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简单几个字,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他从怀疑一切开始,最后得出只要自己在思考,那么自己就必然存在的结论。
这让我想到自己有时候也会陷入深深的思考,怀疑周围的一切,而笛卡尔的这句话,就像是在黑暗中给了我一点亮光。
洛克和休谟的经验主义,则让我对知识的来源有了新的认识。
他们说我们的知识都是通过经验获得的,这让我反思自己平时的学习和认知过程,是不是有时候太过于依赖书本和别人的说法,而忽略了自己的亲身体验呢?康德的哲学就更复杂了,他的“先天综合判断”让我头疼了好久。
但当我一点点去理解,去琢磨,又仿佛能感受到他想要为人类的理性找到一个坚实的基础的那种努力。
英国哲学家罗素作品《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

英国哲学家罗素作品《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简介《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经典的哲学著作。
这本书以系统地梳理了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文艺复兴哲学和现代哲学等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西方哲学的演变过程,探寻不同哲学流派的思想观点,并从中汲取一些宝贵的思考与启示。
阅读体会深入探究古希腊哲学的思想《西方哲学史》首先介绍了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对我来说,这部分内容最为引人入胜。
古希腊哲学涵盖了众多杰出的思想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他们的思想对后来的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阅读这部分时,我被苏格拉底的探索精神所震撼。
苏格拉底强调人的内心思想和灵魂的培养,他主张通过不断追问和探究来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
这种质疑与反思的精神不仅在古希腊哲学中有所体现,也对后来的哲学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中世纪哲学的宗教色彩另一个令我着迷的部分是中世纪哲学的内容。
在中世纪,由于天主教会的主导地位,哲学受到了宗教的强烈影响。
这段时期的哲学主要围绕宗教信仰和神学展开。
在了解中世纪哲学时,我着重研究了圣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的思想。
圣奥古斯丁的著作《告白录》深刻地揭示了他对神的存在和人类自由意志的思考。
托马斯·阿奎那则试图通过神学与哲学的结合,建立起一个既包容宗教信仰又具备理性思辨的体系。
中世纪哲学的宗教色彩给我带来了深思,我开始思考人类信仰与理性思维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我个人的成长和思想观点的建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代哲学的多元化《西方哲学史》的最后部分介绍了现代哲学的发展趋势。
在这个时期,哲学领域出现了多个流派和学派,如唯理主义、实用主义、实证主义等。
现代哲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特别关注了康德、黑格尔和尼采等哲学家的思想。
康德的批判哲学强调人类理性的局限性,黑格尔则更加强调历史和社会的发展。
尼采的思想则更为激进,他提出了“上帝已死”的观点,对传统的道德观念进行了挑战。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罗素西方哲学史一书,是由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贝特兰·罗素所著。
这本书是罗素对西方哲学发展历程的全面梳理和深刻思考,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人类思想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罗素在书中对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
他从古希腊哲学的诞生开始,一直到20世纪初的哲学思潮,对每个时期的哲学思想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评价。
通过对不同哲学思想的比较和分析,我对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每个时期的哲学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罗素用简练清晰的语言,将复杂的哲学思想解释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其次,罗素在书中对西方哲学的主要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对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笛卡尔的怀疑论、黑格尔的辩证法等各种哲学思想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通过对这些主要思想的探讨,我对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和学说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对不同思想的优缺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罗素的思想深度和洞察力让人叹为观止,他对哲学思想的分析和评价都非常客观和深刻,让人受益匪浅。
最后,罗素在书中对西方哲学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进行了展望。
他指出,西方哲学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一种趋势,即从理性主义到经验主义,从形而上学到实证主义,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
他认为,哲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革和更新的过程,未来的哲学思想将更加注重实证和经验,更加关注人类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
罗素的展望给人以启示,也让人对未来哲学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通过阅读罗素西方哲学史一书,我对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不同哲学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未来哲学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罗素的思想深度和洞察力让人叹为观止,他对哲学思想的分析和评价都非常客观和深刻,让人受益匪浅。
我相信,这本书对于广大哲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思想深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我最近读完了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书籍,其中对于罗素的思想和贡献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罗素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对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罗素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对于逻辑学和数学的贡献不可忽视。
他的思想对于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分析哲学和逻辑实证主义方面。
罗素强调逻辑的重要性,认为逻辑是哲学研究的基础,只有通过逻辑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他的逻辑原理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数学和自然科学领域。
除了逻辑学和数学,罗素还对伦理学和宗教哲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对于道德和价值观的探讨,使得伦理学从传统的权威观念转向了理性和自由意志的思考。
罗素认为道德是建立在人类理性和自由意志的基础上的,而不是来自于上帝或其他权威的命令。
他的观点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也为后来的伦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宗教哲学方面,罗素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
他认为宗教信仰是一种迷信,没有科学证据支持。
他的著名言论“如果上帝存在,那么他必须是个邪恶的存在”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罗素认为宗教信仰是对理性的背叛,只有通过科学和理性的思考才能得出真理。
他的无神论观点对于当时的宗教哲学界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但也为后来的无神论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罗素对于西方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思想和观点对于当代哲学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
他的逻辑原理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数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他的伦理观点和无神论观点也为后来的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阅读这本关于罗素的书籍,我对于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西方哲学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众多哲学家和学派的思想交锋。
罗素的思想和观点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的贡献不可忽视。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于罗素的思想和贡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于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罗素的逻辑思维和分析方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他的伦理观点和无神论观点为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读完伯特兰·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我仿佛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思想之旅。
这本书以其全面而深入的剖析,让我对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对哲学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将哲学看作某种介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这一观点令我印象深刻。
他认为,西方哲学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受到来自科学和宗教两方面的影响。
通过这种视角,他成功地将西方哲学发展史划分为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和近代哲学三个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科学与宗教、社会团结和个人自由是如何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共同与哲学产生交互作用。
在讲述西方哲学发展历史的过程中,罗素并没有将哲学看作是孤立的存在。
他强调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认为哲学思想是受到社会环境和各种哲学学说影响的。
这种视角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哲学并非遥不可及的知识,而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智慧。
此外,《西方哲学史》让我领略了众多哲学家们的思想光辉。
从古代哲学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到近代哲学的康德、黑格尔,这些哲学家们的思想在罗素笔下得到了精彩的呈现。
他们不仅为西方哲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让我在思考问题时获得了更多的启示。
总的来说,《西方哲学史》是一本极具深度和广度的经典著作。
它让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也让我对哲学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以这本书为指引,探索哲学的无穷魅力,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罗素的哲学观与《西方哲学史》
作为一个哲学爱好者,面对诸如哲学是什么此类的问题,如果你能确切地给出答案,那么,我恐怕会不无遗憾地说:你眼中的哲学已经出现了式微的表征。
这表征正是由于思考的匮乏、关注度的降低造成的确定性。
但当我读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我有了欣慰的理由。
它不像其他哲学史著作那样艰深晦涩,罗素的这本哲学史让哲学回到了它本真的状态,使哲学根源于人的心灵,紧扣生活,关注现实,激发思想,增加智慧,读起来鲜活生动,富有人情味,让人感觉可亲可爱。
伯特兰罗素不仅作为一个哲学家有显著的贡献,而且他还在数学、逻辑学、历史学等领域均有所建树,甚而积极投入到和平主义的社会活动中去。
他于 1950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地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
在哲学上,罗素最大的贡献是和G.E. 摩尔一起创立了分析哲学,此外他还在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哲学和哲学史方面做出过贡献。
他认为,哲学和数学一样,通过应用逻辑学的方法就可以获得确定的答案,而哲学家的工作就是发现一种能够解释世界本质的理想的逻辑语言。
绝大多数分析哲学家缺乏历史感,忽视历史问题和历史研究,而罗素却对历史和历史理论终生嗜之不倦。
在政治上,罗素的思想注重经验性,因而他的政治见解具有经验性和现实性,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他还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但他反对一切反抗行为所怀有的那种天生的激进态度和同志感情。
他对社会主义者反抗贫困的斗争深表同情,因而他的自由主义并不是古典自由主义,而是具有浓厚社会主义倾向的自由主义。
作为一位社会活动家和社会思想家,罗素数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教育、伦理、婚姻、社会改革、历史、政治的探讨以及女权主义运动与和平运动。
他的探讨和活动改变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使无数人走进哲学,他的知识成果在全世界开花,郁郁葱葱。
1945 年出版的《西方哲学史》是罗素应巴恩斯艺术基金会讲授西方哲学史所做的讲稿,这本书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西方哲学史》全称是《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它全面考察了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20 世纪中叶西方哲学思潮的发展历程。
罗素将哲学看作某种介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基于对哲学的这种理解,他认为西方哲学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受到来自科学和宗教两方面的影响,并据此把西方哲学发展史划分为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和近代哲学三个时期,揭示了在哲学的发展历程中,科学与宗教、社会团结和个人自由是如何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与哲学交互作用的。
在世界哲学理论宝库中,由名家撰写的《西方哲学史》不止一部,而罗素的这部著作却颇具特色。
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它所论述的主题:哲学不是卓越的个人所做的独立的思考,而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人们生活的环境在决定他们的哲学上起着很大的作用,然而反过来他们的哲学又在决定他们的环境上起着很大的作用。
作者把哲学家既看作果,也视为因,认为他们是他们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的结果,也可能是塑造后来时代的政治制度信仰的原因。
正因如此,全书在讨论哲学派别和哲学家时,往往并不看其学术地位,而是按照其对西方哲学发展的影响来决定详略取舍。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此书上、下两卷约 80 万字,但作者学识渊博,又曾获诺贝尔文学奖,因此书中文字优美流畅,旁征博引,读起来并无枯燥晦涩之感。
罗素在书中对哲学所注入的史的观念是一大特色,所以本书的全称是《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他不只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考察西方哲学的发展,同时还注意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所以国外有学者把此书视为历史著作也是情理之中),这是
与其他西方哲学史著作的一个最大的不同。
他在序言里宣称,由于哲学乃是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做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经有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
因此他要求自己对于一般历史的叙述,要比一般哲学史家所做的为多。
而因为罗素本人有极其渊博的历史知识,做到这一点毫不费力。
他重视历史运动中的统一性,在很多章节的前面,他插入了不少纯粹社会史性质的篇章,例如在叙述斯多葛派和伊壁鸠鲁派时,加入关于希腊化时代的知识;为更清晰介绍经院哲学,他以专门的几个章节介绍了中世纪史及基督教发展的知识。
罗素在评价任何一位哲学家时,都尽可能将其置入到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中,充分表现出他的哲学与作为他的哲学的原因的社会价值观念。
借用他本人的说法:对哲学家有同情的理解,是站在历史学家的角度对哲学家所应有的同情的理解。
客观地说,《西方哲学史》只是罗素哲学研究的一个副产品,而且其丰富的哲学主张并未在这本著作中留下太深的烙印,他坚持的一贯的客观、解释的立场甚至在书中以反方向呈现。
但是,他在书中注入的崭新的哲学观仍令人印象深刻。
罗素在序言中给哲学下了一个定义(尽管与他在其他场合所作的定义并不完全一致),哲学,就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
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知识所不能肯定的失误的思考;但是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
他认为哲学的作用在于使我们避免过于相信科学而变得麻木不仁或者因过于依赖神学而变得狂妄傲慢。
这恐怕就是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评价哲学家的标准,例如对康德和杜威的批评。
罗素的哲学目标是在经验主义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来寻求人类知识的基础和科学可靠无误的证据。
这表现在《西方哲学史》中,是他在很大程度上用矛盾分析法(寻找哲学家理论或思想的内在不统一)作为评价一个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和体系的优劣的标准,比如对洛克的分析,如他所说,对后世也对他本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在逻辑上是有缺陷的。
因此尽管他在洛克身上花了不少篇幅,还是认为洛克的哲学思想从纯粹意义上来说算不上优异的。
在《西方哲学史》一书中,罗素在取材和评价上采取了不同的参照体系的标准:取材主要取材于该哲学家所产生的影响。
即使罗素认为,在整个哲学史发展过程中,尤其在认识论方面,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后世产生的坏的影响比好的影响要多,但正因其影响之巨大,纵观全书,他们所占篇幅无人可比。
另一方面,在评价该哲学家的哲学观念本身所具有的优异性时则采用了另外的参照标准,罗素作为一个深受经验主义传统影响的逻辑分析主义哲学家,他不自觉地将这一标准分解成两方面:体系的内在无矛盾性和知识或者思想的客观可靠性,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可理解为符合常识性。
陈少明先生在《哲学史研究中的哲学意识》一文中指出,哲学研究包括哲学史研究和哲学创作两大类,从功能上看,哲学史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是提供哲学知识,一是启发哲学创作。
(《哲学动态》1997 年第 12 期第 14 页)而罗素,恰恰是一个在哲学史和哲学创作两个领域都做出了极大贡献的哲学家。
在哲学创作方面,他在哲学史上开创了一种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且占据极其重要地位的哲学方法逻辑分析,这被认为是他对后世的主要影响;在哲学史研究方面,他同时做到了提供哲学知识以及启发哲学创作,他的这部《西方哲学史》被誉为写出了一种绝大多数人都喜欢读且仅有罗素才能写出来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