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公转知识点

合集下载

2020高中地理: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知识点梳理

2020高中地理: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知识点梳理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知识点梳理自转运动1、方向、周期、速度:(1)方向:三种方向(在北极俯视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在南极俯视地球,顺时针自西向东;侧视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

)(2)周期:两个周期(恒星日和太阳日)扩展思维:用圆盘演示另三种情况时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关系。

A、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西向东时:恒星日>太阳日(23小时52分8秒)B、当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C、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3)速度:角速度:每小时转过的角度。

ω=3600/24小时即150/小时或4分钟/10,南北极点除外处处都相等。

线速度:每小时转过的弧长。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V=2πcosΦR(周长)/24小时(时间)结论:南北两极,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

2、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作图判断:侧视、俯视、立体图、各种变式图等。

判断晨线和昏线。

(图略)(2)产生地方时差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也不同。

每隔经度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

时区:国际上划分时区的方法。

规律:A、全球共有24个时区,东西各12时区,东西十二时区合为一个时区。

B、每个时区都跨经度15度。

C、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15度D、东边的时区比西边的时区时间早E、算时区:经度数/150(四舍五入)区时:每个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称为区时。

区时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

乌鲁木齐时间:新疆采用的东六区的区时。

世界时:0度经线上的地方时。

日界线:原则上规定1800经线为日界线,但实际的日界线是曲折的★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是1800和零时经线中国跨五个时区:(东五——东九)(730E——1350E)(3)产生偏向作图分析:北半球、南半球、赤道地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情况。

地球自转公转知识点

地球自转公转知识点

地球自转公转知识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个基本形式。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心旋转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轴是地球上两极之间的一条线,也就是地球的北极和南极。

地球每天绕自转轴向东方旋转一周,这一周的时间称为地球的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

地球的自转带来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向东的,所以太阳在地球上的视运动是向西的,每天约向西移动15°。

当地球的一个地区正处于太阳所照射的一半时,该地区就是白天;而当太阳不再照射该地区时,该地区就是黑夜。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白天和黑夜的时间长度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地球的各个地方有不同时间的原因。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运动。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称为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于椭圆的轨迹。

地球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约为365.25天。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略微向黄道倾斜的椭圆。

黄道是地球和太阳系内其他行星运行的轨道平面。

地球的公转轨道倾斜主要是由于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作用,这种倾斜导致了地球在不同时间的不同位置上接收到太阳的辐射能量有所差异,从而造成了季节的变化。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不仅对自然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自转带来的昼夜交替为生物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光照条件,促进了生物的代谢和繁衍。

公转周期的变化决定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季节变化,使得农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规律性。

此外,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还造成了地球的形状变化。

地球的自转会导致地球的赤道部分稍微向外鼓起,从而使得地球的赤道半径比两极半径要大一些。

地球的公转轨道也不是完全规则的椭圆,而是随时间发生微小的变化,这种变化被称为黄道摆动。

这些形状的变化对地球的测量和地球物理学研究有一定的影响。

总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个基本形式,它们决定了地球的昼夜交替、时间的变化、季节的变化等一系列自然现象,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详解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详解

三一文库()/高二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自转和公
转详解〕
1地球的自转
(1)方向是:自西向东(北天极俯视逆时针,南天极
俯视顺时针)(画南、北极地俯视图,赤道侧视图、其他角
度的)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北半球仰看北极星
在地面上的高度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
(2)周期:恒星日——360度——真正周期——23小
第1页共5页
时56分4秒
太阳日——360度59分——人类实用周期——24小时
(4)速度:南北极点无速度(速度为0)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60度纬线是赤道的一半)
角速度——除极点外都相等(15度/小时,1度/4分钟)
2地球的公转
25。

公转与自转知识点总结

公转与自转知识点总结

公转与自转知识点总结一、公转的概念和特点1.1 公转的概念公转是指天体围绕着另一个天体旋转的运动形式。

例如,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月球围绕地球旋转都是公转的运动。

在这种运动中,天体的位置和轨道都是固定的,而围绕其公转的天体则是受到引力作用产生的距离和速度变化,因此公转是一个周期性的运动。

1.2 公转的特点公转是一个重要的天体运动形式,它决定了天体的轨道和周期性运动。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周期性:公转是一个周期性的运动,天体围绕着另一个天体沿着固定的轨道进行旋转,形成不断重复的运动过程。

例如,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周期为一年。

(2)椭圆轨道:在公转运动中,天体的轨道通常是椭圆形的,这是由于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导致的。

例如,地球围绕太阳的轨道就是一个稍微偏离圆形的椭圆。

(3)公转速度:根据开普勒定律,天体的公转速度与其距离天体的距离成反比。

即离地球越近的行星,公转速度越快,反之越慢。

(4)公转轴倾斜:在公转运动中,天体的轴倾角通常会发生变化,这是由于引力和惯性力的作用所致。

例如,地球的自转轴倾角就会周期性地发生变化。

二、自转的概念和特点2.1 自转的概念自转是指天体本身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形式。

在自转运动中,天体的自转轴通常是固定的,而围绕自转轴旋转的则是天体本身。

例如,地球的自转就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旋转。

2.2 自转的特点自转是天体的基本运动形式之一,它决定了天体的日夜交替、自身的形态和旋转速度。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周期性:自转也是一个周期性的运动,天体围绕自身轴进行旋转,形成不断重复的运动过程。

例如,地球的自转周期为一天。

(2)自转轴:在自转运动中,天体的自转轴通常是固定的,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

例如,地球的自转轴指向恒星北极星。

(3)自转速度:天体的自转速度通常是固定的,与其自身形态和密度有关。

例如,地球的赤道速度约为1670公里/小时。

(4)自转倾角:自转倾角是指天体自转轴与其轨道平面的夹角,它的大小会影响天体的季节变化。

地球自转公转2025年地理知识点详解

地球自转公转2025年地理知识点详解

地球自转公转2025年地理知识点详解地球,这颗我们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一直在不停地运动着,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自转和公转。

在 2025 年的地理学习中,对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理解依然是至关重要的基础知识。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两个关键的地理现象。

一、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转轴由西向东的转动。

如果从北极点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则呈顺时针旋转。

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 23 小时 56 分 4 秒,我们通常将其称为一个恒星日。

而一个太阳日,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天,则约为 24 小时。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细微的差别,恒星日是以遥远的恒星为参考点,而太阳日是以太阳为参考点。

地球自转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地理现象。

首先就是昼夜交替。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随着地球的自转,被照亮的部分和未被照亮的部分不断交替,从而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这使得地球上不同地区能够有规律地经历白天和黑夜,为生物的作息和活动提供了基本的节律。

其次,地球自转还导致了地方时的差异。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区总是比西边的地区先看到日出,时间也就更早。

为了统一时间计量,我们划分了时区,全球共分为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 1 小时。

这对于国际交流、航空运输、通讯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地球自转还会产生地转偏向力。

在北半球,物体运动时会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会向左偏转。

这种地转偏向力对于大气环流、洋流的运动方向以及河流的冲刷和沉积等都有着显著的影响。

例如,北半球的河流右岸通常受到更强的冲刷,而南半球则是左岸。

二、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椭圆形的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公转的周期约为 365 天 6 小时 9 分 10 秒,我们通常称为一个恒星年。

而回归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年,约为 365 天 5 小时 48 分46 秒。

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存在着几个重要的特点和节气。

小学科学知识点大全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小学科学知识点大全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小学科学知识点大全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是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基础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包括两者的定义、原理、影响以及相关实例。

通过本文的学习,相信大家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会有更为全面的理解。

一、自转的定义与原理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心进行旋转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速度相对较快,每天约为1670千米/小时。

自转给人们带来了白昼和黑夜的交替变化,形成了我们熟悉的昼夜。

地球自转的轴心被称为地轴,地轴倾斜是造成四季变化的原因之一。

地球的自转原理是由地球的引力和惯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根据物体的惯性原理,地球继续自转下去是因为没有外力来改变它的状态。

同时,地球的引力使得地球上的物体受到向内的吸引力,保持在地球上。

地球的自转使得地球上的物体处于向心力和离心力之间的平衡状态。

二、公转的定义与原理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进行的运动。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被称为椭圆轨道。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一年,公转速度约为每小时107,000千米。

地球的公转运动使得地球上的季节发生变化,包括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轮替。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原理是由引力定律和惯性定律共同作用的结果。

根据引力定律,太阳对地球有一个向心力的作用,使得地球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绕太阳进行公转。

根据惯性定律,地球继续维持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外力改变它的状态。

三、自转与公转的影响1. 日照与温度变化:地球的自转决定了昼夜的变化,使得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日照时间不同,从而影响到各地的温度变化。

2. 季节变化:地球的公转决定了地球上的季节变化。

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以及太阳光照射的角度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季节的轮替。

3. 地理分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得地球上出现不同的气候带和地理分布。

例如,赤道附近气温较高,气候湿热;极地附近气温较低,气候寒冷。

四、相关实例1. 地球自转实验: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地球的自转现象。

将一杯水倒入一个较大的容器中,让水自由旋转,水的流动即可显示地球的自转运动。

地理重难点地球自转与公转

地理重难点地球自转与公转

地理重难点地球自转与公转地理重难点:地球自转与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是地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对于我们理解地球运动和地球表面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概念、原理、影响以及相关的知识点。

一、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身的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轴线被定义为地球的地理北极和地理南极之间的直线,该轴线与地球表面的水平面夹角称为倾角。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一天,平均约为23小时56分钟4秒。

地球自转的原理是由于受到了地球偏心引力的作用,地球的自转轴发生了方向和位置的变化。

地球的自转使得地球表面的一切物质都受到了离心力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地球的赤道膨胀和两极压缩的现象。

地球自转对于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是引起地球自然界气候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如昼夜交替、季节变化等。

此外,地球自转也影响了地球地壳运动和形变、地球的重力场分布以及地球的地磁场等。

二、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运动的轨道运动。

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年。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轨道呈椭圆形,由于椭圆轨道的离心率较小,因此可以近似看做一个圆形轨道。

地球公转是地球太阳系的基本运动之一,同时也是地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球在不同位置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不同,所以地球表面的辐射能量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气候的变化。

地球公转还使得地球表面是倾斜的,地球的极地和赤道之间形成了不同的温度带和气候带。

这也是地球表面的生物多样性和地域差异的基础之一。

三、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地球自转和公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两种运动形式。

地球自转的存在使得我们能够感知到昼夜的交替,而地球公转则使得我们可以经历四季轮回。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不同速度导致了我们所处的地方的时间和经度的差异。

地球自转和公转也共同决定了地球的时间系统和经纬度系统。

我们所使用的日历和时区制度都是基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而建立起来的。

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地球自转是地球绕着自身的轴线旋转的运动,而地球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运动。

1.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赤道周长:1670 24=40080千米 ~ ~ 8万里
例2: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最吻合的地点是( C ) A 、 900W 890S B、800E 400N C 、 100E 10S D 、1800 710N
二、地球的公转
远日点
中心
近日点
太阳
地球公转轨道叫黄道
远日点
中心 太阳
顺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进入昼 的是晨线 ,由昼进入夜的是昏线
四、时差
1、地方时 (1)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2)偏东地点的地方时比偏西地点的地方时早 (3)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 每隔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 重庆的地方时与石柱的地方时早还是晚?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
自西向东
春分 3月21日 夏至 6月22日
23°26'N
23°26'S
冬至 12月22日 秋分 9月23日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23º 26‘N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
23º 26‘S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 运动,叫做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近日点
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公转周期:1个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速远 度日 慢点 7月初
S2
中心
S1
太阳
S3
近速 日度 点快 1月初
日地距离和公转速度图 (角速度和线速度) 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的向径(太阳中心到行星中心 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所扫过的面积相等。
S1 =S 2=S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自转从“地平”到“地圆”,人类经过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从“地静”到“地动”同样经过了很长时间的争论,而且比“地圆”的认识晚得多。

那么“地动”绕什么而动也经历了漫长的认识过程。

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在动,而且知道怎样动。

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经常背诵儿歌,“地球大,月球小,月球绕着地球跑;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

”可见,地球的运动已经妇孺皆知。

这里要知道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就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哥白尼从小聪明过人,特别喜欢天文和数学,后来被送到大学学习神学、法律等。

当时的欧洲宗教神学具有绝对的统治地位,神学可算得上最热门的专业了。

可聪明的哥白尼学着学着,感觉神学是虚假的,是骗人的,是统治者统治、愚弄臣民的工具。

哥白尼根据自己的天文观察和高超的数学才能,算出了大量行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速度、周期等,创立了“日心说”,写出了《天体运行论》。

哥白尼最根本的一点是看穿了宇宙根本没有神和上帝的位置,揭穿了“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上帝创造了世界”的谎言。

哥白尼的这个观点改变了旧的宇宙观,对封建神学和宗教以沉重的打击。

于是统治者将哥白尼的“日心说”视为异端邪说,《天体运行论》被列为禁书。

但是后人给予哥白尼高度的评价:哥白尼改变了旧的宇宙观,在科学发展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自然科学便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

邪说硬说真理是邪说,在那个黑白颠倒的世界,无数具有头脑的前卫思想家为了推广和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前赴后继,不惜流血牺牲。

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就是其中之一。

布鲁诺有句名言: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布鲁诺为他的这个最大的乐趣于1592年入狱,入狱八年仍然坚持真理于1600年被罗马教廷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

后人为纪念这位不屈的斗士于1889年在布鲁诺烧死的地方树立了一座布鲁诺的铜像供世人瞻仰。

所以我们今天来学习地球的运动,这里面饱含了无数为真理而斗争先辈们多少智慧和勇气,甚至毕生的精力和宝贵的生命。

一、地球的自转:1、定义:地球绕地轴旋转就是自转。

2、方向:自西向东。

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时,我们的观察点如果在北极上空附近,可以看到地球在作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如果观察点在南极上空附近,则地球作顺时针方向的旋转。

不管是逆时针还是顺时针都表示地球在作自西向东的自转。

3、周期:约24小时(也就是一天)。

地球在自转,对于我们身处地球上的人来说不容易感觉得到。

有句诗是这样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地球人也是如此,身在地球上,不知道地球本身的旋转规律。

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在1851年的一天,在法国巴黎万神庙的圆顶上将他亲手制作的傅科摆吊上去进行摆球实验。

傅科用一根长60多米,重27千克、直径约30厘米的大铁球制成一个“超级摆”,后人称之为“傅科摆”。

在傅科摆的下面画上刻度,让摆摆动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约每小时傅科摆的摆面要沿顺时针方向旋转10度。

傅科让人们亲眼见到了地球在自西向东旋转。

当然我们也可以做一个傅科摆,可以用钓鱼的鱼线吊上一个铁球,在摆下面的地面上画上刻度。

鱼线的长度一般要在10米以上,铁球要有一千克左右。

一般的,线越长、球越重效果越好。

还有一个更为简单的办法来测量地球自转。

先用一只脸盆装满水,放在水平且不易振动,且无风的地方,待水静止后,轻轻放下一根木质细牙签,并在牙签的一端做一个记号,记住牙签的位置,过几个小时后(最好在10个小时以上),再去看时你就会发现,牙签已经转动了一定角度,看起来好像是牙签在转动,其实它并没有转动,而是地球在转动。

在北半球,牙签作顺时针转动,因为地球自转在北半球看起来是逆时针方向的。

南半球则与北半球相反。

4、意义: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由于地球不透明,朝向太阳的一面为白天,背向太阳的一面为夜晚。

地球自转,使白天和夜晚交替出现。

昼夜交替使地球白天温度呈上升趋势,夜晚温度呈下降趋势。

如果某一面一直朝向太阳那肯定热得受不了,同样如果某一面一直背向太阳,那肯定冷得不得了。

昼夜交替使我们处在一个平均气温适宜,温度变化幅度不大的气候环境里。

昼夜交替产生了时差。

因为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

也就是说,东边相对来说要早日出,早日落,时间更早。

而西边更晚日出,晚日落,时间更晚。

这就是时差,即平常所说的东早西晚。

由于地球自转一周大约为24小时,所以地球上经度相差15度的地方,时间就相差1小时,即东边比西边早一小时。

由于东早西晚,所以往东边去就会越来越早,往西边去就越来越晚。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欧洲人向北美洲大批移民。

他们逐步向西扩展,一直到达太平洋沿岸。

这里面有大量的英国人。

十八世纪末,俄国人也从白令海峡经阿拉斯加来到这里。

英国人和俄国人一见面就出现了矛盾:英国人说今天是星期日。

俄国人却说那是昨天,今天已经星期一了。

两国的人谁也不让谁,英国人说俄国人傻得不得了,俄国人说英国人个个都是瓜娃子。

现在我们能够解释这个现象了。

往东每跨越经度15度就应该早一个小时,往西跨越经度15度就应该晚一个小时。

往东去的人与往西去的人相见,就正好跨越了地球一周360度,时间就相差了24小时。

也就是说往东边去的人时间就会比往西边去的人的时间早24小时,也就是一天。

如果某人一直往西边走,回到原地就会发现时间晚了一天。

1522年9月,当麦哲伦船队剩下的18个幸存者把一艘千疮百孔的破船驶向塞维利亚港时,整个西班牙乃至全世界都为之欢呼起来,因为这3年零2天的航行以247个生命(包括麦哲伦本人)、4条大船的代价,雄辩地证明了地球确实是个球体。

在西班牙国王为勇士们举行的庆功宴会上,关于日期就发生的争论,船员们说今天是9月6日星期六,但当地居民却都说是9月7日星期日!船员们拿出逐日记载的航海日历作证,但当地居民们却认为他们在漫长的岁月中出了差错,谁也无法说服对方。

如果某人一直往东走,回到原地就会发现时间早了一天。

有一本小说叫《八十天环游地球》,说得是英国有一位绅士叫福克。

一天,福克先生说现在能够80天环游地球一周,俱乐部的其他会员都说不可能,因为在当时情况下,要想80天环游地球,必须极准确地一下火车就上船,一下船马上又上火车才行且路上不能出任何意外。

因为这80天不包括坏天气、顶头风、海船出事、火车出轨等意想不到的事情。

但是福克先生还是立了一张打赌字据,6位当事人在上面签了字。

最后福克先生说:“今天是1872年10月2日,星期三。

我应该在12月21号,星期六,晚上8点45分回到伦敦。

诸位先生,我就要动身了。

等我回来时,你们可以根据我护照上的各地签证印鉴,来查对我这次的旅行路线。

”就这样,福克先生从伦敦出发,向东经过欧洲、非洲、亚洲、美洲4个洲,以坚定的意志克服了无数的自然和人为的障碍,终于在1872年12月21号晚8点50分回到伦敦。

而且旅途中与一位美女艾娥达一见钟情,一起回到了伦敦。

很遗憾比预定的时间晚了5分钟,于是他悄悄的灰溜溜地回到了家。

第二天晚上,福克先生让他的忠实的仆人路路通去请神甫明日来主持他与艾娥达夫人的婚礼。

他想虽然打赌输成了穷光蛋,但他与美女的爱情还是要继续,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就只剩下结婚了。

但神甫说明天是22号星期日不主持婚礼。

路路通证实神甫没有说错后,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住宅,一把抓住他主人的衣领,象发疯似地拖着福克先生,跳上一辆马车……当他们在俱乐部大厅里露面的时候,大钟正指着8点45分,一分不差,他的朋友们正在那里等他,他赢了。

那么,是精明的福克先生计算错日期了吗?不是的,是福克先生在他的旅程中“不自觉地”占了24小时的便宜。

这是因为他这次旅行的方向是一直向东走,在向东走的路上一直是迎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前进。

所以每当他这样走过一度经线,他就会提前4分钟看见日出,整个地球一共分作360度,用4分钟乘360再用60分除,结果正好等于24小时,这就是他不知不觉赚来一天的原因。

如果向西,正好相反,每天的时间将比24小时多一点,围绕地球一周后,多的这一点就会累积为一天,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少去一天。

如果当时有日界线,福克先生是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在日期上要减去一天,也就不会出现前面那惊险的场面了。

事实上福克先生是提前一天到达伦敦的。

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讲《时区和日界线》。

UID510947 帖子6537 精华15 积分311590 阅读权限150 在线时间1761 小时注册时间2007-10-1 最后登录2011-2-8 查看详细资料TOP时区和日界线现在是今天上午的最后一节了,刚才有两个同学说肚子饿了,好像上课都没有精神了。

我要给你说:饿表示代表你的消化系统很正常,饿得很表示你很年轻,精力旺盛消化速度很快。

如果你现在还觉得早晨吃的东西还在心口上,没有饿的感觉那就有点糟糕了。

我还要告诉你,你们晚一点去吃饭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因为昨天剩下的一点剩菜剩饭,没有最后一节课的老师们就先把吃了,你们去吃新鲜的。

二是剩菜剩饭也不多,老师们还是要吃些新鲜的,他们先吃,看里面有没有问题,你们吃起就放心多了,在过去好像只有皇帝享受过这种待遇,吃之前要别人先尝尝。

好了,现在你们就精神百倍地上好今天上午的最后一节课。

一、时区和日界线:喜欢足球的球迷,看欧洲、南美等足球比赛的现场直播,要熬夜,甚至凌晨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看。

有的球迷就发牢骚了:这些人怎么神经有问题呀,半夜三更起来踢足球?对了,这是因为我国与欧洲、南美等地有较大的时差。

今天我们讲的第一个问题是时差。

1、时差:这个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因为地球自转一周约需24小时,那么经度相差15度,就会有1小时的时差,经度相同就没有时差。

我们看教材上活动3,畅畅和姨妈在同一瞬间,畅畅刚从黑夜进入白天,是早上。

而姨妈相反,是从白天即将进入黑夜,是傍晚。

畅畅在早上向傍晚的姨妈问好:姨妈,吃过晚饭了吗?是不是才下班呀?要早点休息。

姨妈则会说:畅畅,放学了?早饭了吗?是不是要上学了?在北京奥运会前,中央台经常播的一个广告和这个十分类似:中国的刘翔与美国的鲍威尔锻炼的画面拼到了一起,北京是早六点,纽约是晚六点,他们相向而跑,还相互在招手。

2、时区和区时:随着时代的进步,在通信、运输等方面由于时差带来的矛盾日益突出,怎么解决这个时差问题呢?1884年的国际子午线大会,通过了时区划分方法,规定每隔经度15°划分为一个时区,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每个时区共同使用统一的时间,这就是这个时区的区时。

大家看到黑板上的《时区和日界线》图,先以0度经线中央经线的东西15度范围为零时区,从零时区向东每跨15度为东一区到东十二区,向西每跨15度为西一到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7.5度合在一起为一个时区,叫东西十二区。

有了时区,世界各地的时间换算就简化为加减几个小时。

加减时差先要统一一个原则:东时区变为正数,西时区变为负数,零时区为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