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大象的耳朵教案第二课时

大象的耳朵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象耳朵的特点及发生变化的原因。
1.3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2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3.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面对困难,勇于挑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象耳朵的特点及发生变化的原因。
2.教学难点:2.1理解大象耳朵的变化过程。
2.2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
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大象的耳朵》第一课时,了解了大象耳朵的特点。
第二环节: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速、感情。
2.教师提问:请大家思考,大象耳朵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3.学生回答:因为大象耳朵里的虫子越来越多,让大象感到疼痛。
4.教师讲解大象耳朵变化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大象耳朵的变化原因。
5.教师提问:大象耳朵的变化给大象带来了什么影响?6.学生回答:大象耳朵变小了,不能再用来扇风、遮阳了。
第三环节:课堂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果你是大象,你会怎么办?2.学生讨论并发表意见。
第四环节: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本课生字词,让学生认读、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讲解其字形、字义、组词。
3.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第五环节: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回答,给予评价和指导。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1.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2.学生回答:我们知道了大象耳朵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
四、作业布置1.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篇关于大象耳朵的童话故事。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 教案

19 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案一、学情分析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本文的生字生词以及课文内容都有了大致的了解。
本课需要巩固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并在指导下明白文章蕴含的哲理且学会从故事中感悟生活点滴。
二、教学目标1.指导朗读课文,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变化的。
2.结合生活实际感悟故事蕴含的道理。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人物的对话,了解大象想法改变的过程。
【教学难点】明白大象想法的起因和结果。
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展示幻灯片,教师点名学生进行生字组词。
2.课堂听写,巩固记忆。
教师从生词中挑选五个进行听写,并巡视课堂检查学生听写情况,对于错的较多的字进行再次讲解。
(二)角色扮演,指导朗读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引导学生认真感知课文的感情,再次揣摩课文含义。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对话朗读,读出小动物们不同的语气。
师: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分别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不同角色带有的情感。
生:进行分组阅读。
师:接下来请各个小组上来给大家表演一下。
3.教师进行总结,指出学生朗读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三)感知变化1.课堂讨论大象的想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找出课文中有关的句子,请学生举手回答。
(1)我生来(原本)就是这样啊。
——大象觉得自己没有问题(天生的耳朵)(2)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大象开始怀疑自己(3)“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大象很自信,每个人的情况各有不同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大象的变化和最后的结果。
(1)大象觉得不安后的反应师:大象觉得不安后做了什么?他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生:大象用竹竿让耳朵竖起来,但是小虫子让他很心烦。
教师播放相应幻灯片,进行讲解:怎么才能让耳朵竖起来呢?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拟人句),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一、复习巩固,导入课文。
(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生字。
2.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3.板书课题。
二、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用时:25分钟)
1.学习第一部分(第1至第7自然段)。
请学生自由朗读第1至第7自然段,思考:大象的耳朵和其他动物们
有什么不一样?
2.学习第二部分。
(第8至第12自然段)
思考下列问题。
(1)大象在听了其他动物的话后,心情是怎样的?
(2)大象有没有改变他的耳朵呢?
(3)大象是怎样改变他的耳朵的呢?
(4)大象在改变他的耳朵后,面临了什么烦恼?
(5)大象最后是怎么做的?
3.学习第三部分(第13自然段)
学生大声地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并请同学们说一说从大象的话语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的思考和感悟。
为了避免教师牵着学生的,这一节课我的设计重在让学生说、议自己读懂了什么,再根据实际情况点拨即可。
在学生自我感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阐述从本课中学到的道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
】
三、总结课堂,生活感知。
(用时:10分钟)
1.总结全文。
2.想一想:在碰到和大象类似的情况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板书设计:。
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9.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理解大象想法的转变过程。
2.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懂得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做事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要有自己的主见。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大象想法的转变过程。
2.难点:使学生懂得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做事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要有自己的主见。
教学过程:一、复引入:1.复上节课掌握的“我会认字生字”。
2.上节课已初步了解了课文大意,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大象的耳朵》。
二、熟读课文,了解大象耷拉的大耳朵:1.自由读课文1-8自然段,了解大象耷拉的大耳朵。
2.学生边读课文边勾画。
3.学生汇报交流。
1)认为大象耷拉的大耳朵有问题的小动物有: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
2)小动物们的话都有一个共同的意思,认为大象的耳朵有病。
3)学生汇报小鹿、小马、小老鼠可能说的话,围绕大象的耳朵有问题这个意思。
4)大象是怎么说的呢?课件出示:A“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B“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A“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提问:大象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答:大象认为自己的耳朵本就应该是耷拉着的,是生来就是这样的。
B“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提问:大象说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又是怎么想的?答:大象认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要想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
7)仔细阅读大象所说的两句话,体会两句话前后大象想法的转变。
总结:大象说第一句话的时候,语气很坚定,说第二句话的时候认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了。
8)大象怎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呢。
注:已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孩子们,童话故事总是让我们感到快乐和兴奋。
特别是《大象的耳朵》这个故事,它让我们感到非常有趣。
我们可以向这篇童话故事的作者研究,尝试着编写自己的动听童话故事。
19《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二年级下册统编版语文《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教材第19课《大象的耳朵》展开,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朗读课文:学生将再次朗读课文,复习课文内容,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教学反思与改进
2. 设计反思活动
- 在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反馈调查,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满意度和学习效果。
-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 通过学生的反馈,评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制定改进措施
-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增加互动环节、提供更多实践机会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4. 实践能力:通过仿写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1. 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扇、慢、遇、兔、安”等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解决办法:通过PPT展示,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并指导书写。在学生书写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纠正错误。
- 在课后拓展活动中,提供更多的拓展资源和建议,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19《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19《大象的耳朵》【教学目标】1.认识“耷、咦”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
2.会写“扇、慢”等8个字,及其扩展的词语。
3.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能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4.通过描写大象对自己耳朵的想法,从中体会文中所蕴含的道理:每个人都不一样,要勇于做回自己。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2.能读好文中的问句,能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3.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要勇于最回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不同。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复习生字拉火车二、品读课文,领悟道理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大象的话?文中共有三处大象的话:①“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②“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③“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从这3句话可以看出来大象的想法前后发生了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细细品读。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耷拉:松弛地向下挂着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大象的耳朵很大,而且还耷拉着。
这也为下面故事的展开埋下伏笔。
这一天,大象正在路上慢慢地散步,遇到了小兔子。
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咦、怎么”写出小兔子对大象的耳朵提出的质疑。
1.大象说:“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问:“面对小兔子的质疑,说一说此时大象的心理是怎样的?”“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说明大象此时心中并没有太大的波澜和不安,坚定地认为自己的耳朵天生就是这样的。
小兔子说:“你看,我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耳朵一定是出毛病了。
”此时小兔子又拿自己的耳朵和大象的比较,坚定地认为大象的耳朵有毛病。
后来,大象又遇到了小羊。
小羊也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见到了大象,都要说他的耳朵。
问:“小鹿、小马、小老鼠,他们又会怎么说大象的耳朵呢,谁来说一说?”小鹿也说:“ ..............?”小马也说:“ ..............?”小老鼠也说:“ ..............?”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回答.........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他们的耳朵都是竖着的,就认为耳朵都应该是竖着的,而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的,因此质疑大象的耳朵没有竖起来,是不是出了毛病。
《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好文中的问句和人物的对话。
2、能借助大象的话,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
3、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读好文中的问句和人物的对话。
2、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
【教学难点】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方法】读中感悟【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动物贴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比眼力,猜耳朵都说我们二8班的孩子耳聪目明,从你们的眼神里我就看出了你们的聪慧、活泼,来,我们玩个猜耳朵的小游戏,比一比谁的眼睛最厉害。
(课件出示图片,最后一幅是大象的耳朵,引出课题,齐读课题)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象的耳朵》这篇课文的生字词,这些词语宝宝正调皮地躲到云朵后面跟大象捉迷藏呢!你们愿意帮帮大象吗?(请两组同学开火车读词语)读音准确,声音响亮,大象顺利地找到了词语宝宝,感谢你们!3、为了表达对大家的感谢,大象还带来了词语迷宫的游戏,想玩吗?4、看来大家都学会了这些词语,下面我们就把词语放回到课文中边读课文边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结合提示回答)大象的耳朵是__________的,许多小动物说自己的耳朵是______的,于是大象改变自己想办法让耳朵________。
后来,他认识到耳朵__________的作用。
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请在课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1)学生回答(2)大象的耳朵大大的,圆圆的,真像一把大扇子。
比喻得多生动呀!仔细观察,大象的鼻子、身体、尾巴、腿像什么似的?说一说。
2、学习2-8自然段过渡:大家说的句子真形象,李老师也想说个句子,可以给我个机会吗?同学们读书的声音清脆悦耳,像百灵鸟似的。
现在就请小百灵鸟们自由读课文2-8自然段,边读边动笔,用“﹏﹏”画出大象的话;用“——”画出其他小动物的话。
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时间:第二课时地点:教室教学目标:1. 了解大象耳朵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学生对大象的了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让学生感受自然、人文的魅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大象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2. 大象耳朵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大象耳朵的进化历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象的耳朵结构,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大象耳朵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二、讲解大象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1. 大象耳朵的结构和特征。
大象的耳朵很大,通常呈圆形或半圆形。
耳朵的内侧有耳廓,外侧有耳垂。
大象的耳朵不仅可以听到周围的声音,还可以通过震动来感知周围的环境。
2. 大象耳朵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大象的耳朵在自然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几种常见的作用:(1) 大象可以通过耳朵来感知周围的环境,及时发现危险并逃脱。
(2) 大象的耳朵可以帮助它们保持身体平衡,特别是在奔跑和跳跃的时候。
(3) 大象的耳朵还可以帮助它们散热,当气温过高时,大象可以通过耳朵和尾巴来散发热量。
三、讲解大象耳朵在自然界中的进化历程。
1. 大象耳朵的进化历程。
大象耳朵的进化历程可以追溯到 5000 万年前,当时大象的耳朵还没有现在这么大,随着大象的不断进化,它们的耳朵逐渐增大。
2. 大象耳朵的进化原因。
大象耳朵的进化原因主要是因为它们需要感知周围的环境,保护自己免受危险。
同时,大象耳朵的进化也可以帮助它们保持身体平衡,散热等。
四、总结:大象的耳朵在自然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感知周围的环境,还是大象身体平衡和散热的重要器官。
同时,大象耳朵的进化历程也见证了它们不断进化的历程,证明了自然选择和进化理论的正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应城市杨河镇中心小学谢瑾霞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有关大象耳朵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评判大象耳朵不同,是否是有毛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故事的道理:只要是对的,我们就该坚持自己的,不可以轻易改变。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老师已经和大家学到课文《大象的耳朵》,今天我们还是一起学习课文——《大象的耳朵》,那么你们还记得这个故事中提到了哪些小动物吗?
2.听课文朗读之前,出示小要求,认真听,用横线画出大象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其他小动物的话。
3.听了这个故事,你记住了什么?
4.认读词语:
扇子、耷拉、慢慢、遇到、兔子、竖着、不安、竹竿、跳舞、头痛、心烦、扇风
5.在句子用理解词语。
(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感悟小动物们认为大象耳朵有毛病的原因。
(1)文中说我们的大象在干嘛呢?大象在外边慢慢地散步,遇到了很多小动物,你们把它们之间的对话画下来了吗?谁来说说大象的话?
(2)那其他小动物的话呢?你有没有用波浪线画出来呢?
(3)学生朗读小动物的话。
生1小兔子:“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大象听了小兔子的话,它又说什么了?你觉得现在大象相信小兔子的话了吗?
生:“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那你们能读出不相信、不以为然的语气呢?面对大象的回答,小兔子又说什么了呢?(你看,我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耳朵一定是有病了。
)
大象走着走着,又遇到了谁?小羊说了什么?(分角色朗读,可以加上动作)
生2小羊:“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就只有小羊、小兔说了大象的耳朵吗?还有谁也说了?它们可能会这么说?
生3小鹿:“大象呀,我的耳朵竖起来,多有精神,而你的怎么老是耷拉下来呢?”
生4小马:“大象啊,你真的和我们都不一样,你的耳朵为什么老是耷拉下来?”
生5:“大象大哥,你都快急死我了,你的耳朵耷拉着,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
一齐说:“你看,我们的耳朵都是竖着的,只有你的耳朵耷拉着,一定是有病了。
”
师评价: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
C.学习8-12自然段。
感悟大象撑起耳朵的过程,探究大象耳朵耷拉下来的原因。
(1)你们把小动物们心里的想法都说出来了,那么大象接受了它们的这
些意见没有?(接受了)
(2)请你们自由读第8-12自然段,看看大象是怎么做的。
(3)指名回答“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
结果怎么样了?
(4)出示:“可是,大象的耳朵孔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他的耳朵孔里跳舞,吵的大象又头痛,又心烦。
”
读到这里你明白了什么?
(原来大象的耳朵耷拉下来是有原因的,由于大,容易进蚊虫,所以才耷拉下来。
)
(5)大象把耳朵耷拉下来,还有什么好处?
出示“这样,虫子飞不进去了。
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
”
(6)现在,我们明白了什么?
(大象的耳朵根本没有毛病呀,耷拉下来是有道理的。
)
D.引导探究,学习第13自然段
我们一起读读大象的话:“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
谈谈你对大象所说的话的理解。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是说,大象认为自己的耳朵耷拉下来不光没有毛病,还是有科学道理的,至于别人的耳朵为什么竖起来,也应该是有道理可讲的。
只要是科学的,对的,就该坚持自己的长处。
)
2. 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不错,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不能因为跟别人不一样,就舍弃自己的优点。
(三)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1.正确评价大象。
大象撑起耳朵又放下来这件事,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大象?为什么?
①这是一只聪明的大象。
②这是一只有主见的大象,他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2.大象的耳朵为什么总是耷拉着?
①没有毛病,因为大,防止虫子进去,所以耷拉下来。
②耷拉下来,是为了保护耳朵,关键时刻还可以驱赶蚊虫。
3.分角色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