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分 交渡道岔检查方法

合集下载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
一、确定检查方向:
站在岔跟端脸向车站分左右股,左股为甲、右股为乙,检查起点为始端。

二、轨距、水平检查地点
复式交分道岔轨距、水平检查顺序及地点(甲股)
三、轨距、水平检查示意图:(见下图)
当另一股高于基准股时,水平为“+”;反之为“—”。

四、支距检查
甲、乙两股导曲线均由短轴中分为两个部分,起点方向为前部,终点方向为导曲线后部。

在前后两锐角辙叉的跟端,分别量取其后开口的中点;于该两中点之间拉一弦线(即长轴线)为基准线,以短轴与该弦线的交点为支距原点0,分别量取甲股导曲线前后部及乙股导曲线前、后部各支距点的支距,如下图所示。

复式交分道岔支距检查表。

各种铁路道岔检查详细教程

各种铁路道岔检查详细教程

各种铁路道岔检查详细教程铁路道岔是铁路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实现列车的转向功能。

为确保道岔的正常运行,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下面是一份详细的道岔检查教程,包括检查项目和注意事项。

一、检查前准备工作1.确保自身安全,带上必要的安全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和手套。

2.检查道岔处是否设置了安全标志牌,如防止堆存材料、清除雪块等的标志,如果有则需先处理。

二、检查道岔实施步骤1.视觉检查a.检查道岔的摆动是否平稳,不存在异常震动。

b.检查道岔轨面是否存在严重磨损或损坏,如断轨、鹰嘴磨损等。

c.检查道岔及其附属设施的防护措施是否完好,如导向装置、防护杆等。

d.检查道岔附近是否存在异物或积水。

2.运动检查a.检查道岔的转向机构是否灵活,转向是否顺畅。

b.检查道岔操纵杆或电动机操作状态是否正常,是否存在过紧或过松的情况。

c.检查道岔齿轮传动部分是否润滑,是否存在生锈或异味。

d.检查道岔的锁闭装置,防止误动。

3.尺寸检查a.使用测量工具,检查道岔各部位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如轨距、切线长度等。

b.检查道岔的道岔翼轨与心轨的连接是否紧密,是否存在间隙。

4.清理工作a.使用清洁工具,清理道岔及其周围的杂物和积尘。

b.若遇到结冰情况,需使用合适的工具清除冰雪。

5.补充润滑剂a.根据道岔润滑要求,为道岔植入适当的润滑剂,以减少磨损和摩擦。

三、注意事项1.在检查时,应穿好安全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2.检查过程中,应对道岔的每个部分进行仔细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采取相应措施。

3.检查时要轻装上阵,不要使用过大的力量或工具,以免损坏道岔结构。

4.如果发现道岔存在较大的损坏或故障,请及时向相关人员汇报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

5.检查完成后,应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并进行后续的维护工作。

交分交渡道岔的检查方法

交分交渡道岔的检查方法

交分交渡道岔的检查方法一、检查前的准备工作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道岔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有关标准和规范。

2.准备必要的工具和仪器:如尺子、直角尺、镊子、试棒、电压表等。

二、外观检查1.检查道岔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坏、锈蚀等情况。

2.检查道岔上的标志标识是否清晰可见。

3.检查道岔的固定螺栓是否牢固,有无松动现象。

三、位置及开闭情况检查1.检查道岔的位置是否正确,轨距是否符合要求。

2.检查道岔的开闭情况,确保在正常工作模式下。

四、各种杆、杆架检查1.检查道岔机械杆、电动杆的固定情况,保证其未松动。

2.检查道岔杆架的稳固情况,无倾斜、松动等现象。

五、导轨检查1.检查导轨表面是否平整、无明显的磨损或凹凸不平的情况。

2.检查导轨的轨距、轨面的垂直度和水平度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导轨的固定情况,保证其未松动。

六、道岔心检查1.检查道岔心的固定情况,保证其未松动。

2.检查道岔心的转动是否灵活,无卡滞、偏移等情况。

七、定位器检查1.检查定位器的位置是否正确,固定螺栓是否牢固。

2.检查定位器的工作状态,确保其能够准确控制道岔的开闭动作。

八、电气设备检查1.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检查道岔的接触器和电缆连接是否牢固,无破损、断裂等情况。

2.检查道岔电缆的绝缘状态,保证电缆的安全可靠。

九、动力设备检查1.检查道岔的动力设备(如驱动机、传动装置等)的固定情况,保证其未松动。

2.检查动力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能够正常提供足够的动力。

十、试验和调整1.进行开闭试验,观察道岔的工作状态,确保其开闭灵活、无卡滞现象。

2.如发现问题,进行必要的调整,保证道岔的正常运行。

以上是交分、交渡道岔的检查方法,通过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可以发现并及时解决道岔存在的问题,确保道岔的安全运行。

同时,在检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操作,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道岔检查工具及方法

道岔检查工具及方法

道岔检查工具及方法道岔是铁路上的重要设备,用于实现列车的换轨、分离和合并。

为了保证道岔的正常运行,需要定期对道岔进行检查和维护。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道岔检查工具和方法。

一、常用的道岔检查工具1.道岔测器:道岔测器主要用于测量道岔的几何尺寸,如道岔的曲线半径、交叉角度、轨距等。

道岔测器通常由测量杆、测量头和指示表组成,通过将测量头放置在道岔上,可以准确测量和记录道岔的各项几何参数。

2.轮压检测仪:轮压检测仪用于测量道岔轨道和车轮之间的压力。

在列车经过道岔时,车轮与轨道之间的压力会对道岔的运行产生影响,通过使用轮压检测仪可以及时发现轮压异常情况,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维护。

3.温度计:温度对道岔的运行也有影响,特别是在极寒或酷热的环境中,道岔的拉伸和收缩可能影响道岔的定位和闭锁。

因此,使用温度计测量道岔的温度并记录下来,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和解决温度问题。

4.角度测量仪:角度测量仪通常用于测量道岔的交叉角度、道岔铁盖板调整角度等。

通过测量道岔的角度可以判断道岔是否处于正确的位置,是否需要调整或维修。

5.置换闭锁测量仪:置换闭锁测量仪主要用于测量道岔的置换闭锁长度和置换开度。

通过测量置换闭锁长度和置换开度,可以判断道岔是否处于正确的位移和闭锁位置,是否需要进行相应的维护。

二、道岔检查方法1.目视检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目视检查道岔的状态和外观,特别是检查道岔的道牙、道床、道岔铁盖板等部位是否存在损坏、变形或锈蚀等情况。

同时,还需要检查道岔轨距、道岔的直线通道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几何检查:使用道岔测量仪对道岔的几何尺寸进行测量,如道岔的曲线半径、交叉角度、轨距等。

通过测量得到的数据,可以判断道岔的几何参数是否符合要求,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和修复。

3.轮压检测:使用轮压检测仪对列车经过道岔时车轮与轨道之间的压力进行测量。

通过检测车轮压力的大小和分布情况,可以判断道岔是否存在毛病,是否需要进行相关修复工作。

复式交分道岔检查及整治

复式交分道岔检查及整治

第七节交分道岔•-X交分道岔的构造类型•复式交分道岔的构造,是由两组双转辙器、两组锐角辙叉及护轨、两组钝角辙叉和全套岔枕所构成。

复式交分道岔的号码是以其锐角辙叉的号数为特征表示的。

复式交分道?/一组复式交分道岔的作用相当于两组对向铺设的单开道岔。

但却具有道岔长度短,开通进路多及两个主要行车方向为直线等优点。

因而适用于地面狭窄而又繁忙的站场内使用。

1.复式交分道岔按其钝角辙叉的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固定型钝角辙叉与可动心轨型钝角辙叉两种。

(1)固定型钝角辙叉由于这种固定型钝角辙叉存在着较长的“有害空间”,号码越大,未被防护的有害空间越长,行车越不安全,故宜用8号及以下的道岔。

(2)可动心轨型钝角辙叉它的特点是心轨摆动贴靠弯折基本轨。

可以消灭“有害空间”,避免发生脱轨。

目前9号以上的交分道岔都属于这种类型。

二、交分道岔主要尺寸及总布置图• 复式交分道岔主要尺寸、轨距及各部间隔表(mm)世I ••衣复式交分道岔各部分轨距表(mm)9号复式交分道岔菱形中轴的尺寸,如图所示。

工线一3 交分道岔楡査记^164开本)工銭一3交分通岔检査记示CS勺呼一.道牛吕申号•(1)检査和校正道尺轨距尺应符合标准,水平正反方咼误差值木得大Imm o•(2)检査轨距扣水平俭査点见下图。

工线维一3表格式俭査,依“先轨距后水平”和顺序,将与部定标准误差值记入记录簿中。

•3)圈划超限处所。

检査完后,对轨距、水平超限处所在现场进行圈划。

•(4)注明消除日期。

对不良处所整修后,由作业负责人在检査记录簿中“其它及临修日期”样内注明消除日期并签名。

•三.交分道岔导曲线支距 • 复式交分道岔导曲线应保持圆顺,故按支距计算确定。

导曲线支距计算公式以菱形长轴的中点为坐标原点,每隔2m 设一支距点。

终点支距位置,一般多在尖轨跟端。

各点支距 计算如图所示。

起点支距:v 0 = |U 交分道岔的养护维修根据交分道岔构造复杂、各部尺寸要求严细等特点,应做到熟悉设备.经常检査、认真分析、措施有效。

道岔的检查及养护

道岔的检查及养护

道岔的检查与养护一、道岔的检查道岔是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复杂,零件较多,在列车不断的运行下,零件容易松动和损坏,质量不易保证,是轨道中的薄弱环节之一。

道岔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和运输任务的完成。

因此,道岔应经常检查,保持良好的状态,如有下列缺陷之一时,禁止使用;(一)内锁闭道岔两尖轨互相脱离,分动外锁闭道岔两尖轨与连接装置、心轨接头铁与拉板相互分离或外锁闭装置失效。

道岔的两尖轨是转辙杆和连接杆连接在一起的(分动外锁闭道岔除外),转辙器动作时,两尖轨应同时联动,一侧尖轨密贴基本轨时,另一侧尖轨必须离开基本轨,并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使列车顺利地进入直向或侧向线路。

如果两尖轨互相脱离,扳动道岔时,一根尖轨移动而另一根尖轨不动或移动距离不足,就会使机车车辆脱轨。

道岔两尖轨互相脱离的情况基本上有以下两种:1.两尖轨分别贴于基本轨;2.两尖轨均不密贴基本轨。

发生道岔两尖轨互相脱离的主要原因是:1.连接杆折损或有裂纹(图3-44);2.连接杆的螺丝、铆钉松脱(图3-46);3.与转辙连接杆相连接的曲拐肘和鸭嘴有裂纹或折损检查两尖轨是否相脱离的方法:一查:检查尖轨是否与基本轨密贴,基本轨与转辙连接杆相连接处的曲拐肘和鸭嘴等有无裂纹或折损;二踩:用脚在连接杆上踩一踩,看看是否吃劲,如果连结杆折损或松脱就会发觉;三扳:扳动道岔看有什么异状,吃力轻重是否正常。

(二)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在静止状态不密贴。

尖轨与基本轨靠拢后,如果在第一根连接杆处,尖轨与基本轨之间有空隙就属于尖轨不密贴(图3-47)。

尖轨尖端与基本轨不密贴时,迎着尖轨过岔的车轮有轧伤尖轨并导致脱轨或进入异线的危险。

同时,在有联锁的车站,道岔与基本轨不密贴超过规定限度时,道岔不能锁闭,影响信号使用。

尖轨不密贴基本轨的原因有:1.尖轨连接杆的尺寸和尖轨的轨距不合乎标准;2.转辙机械安装不正确,尖轨的活动距离不够;3.尖轨支撑螺栓过长和尖轨靠基本轨的内侧有飞边;4.尖轨与基本轨之间有杂物卡住或冬季有冻冰、雪块塞住。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外观检查:观察道岔外观,包括钢轨、道牙、轨枕等部件是否有明显的损坏、破裂或锈蚀情况。

2.测量检查:使用测量工具,测量道岔的道距、道心高、道心宽等尺寸,确认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操作检查:操作道岔手柄或电动机,检查道岔的切换是否流畅、灵活,无卡滞现象。

4.联锁检查:检查道岔的联锁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确认道岔切换时是否能够正确地实现信号灯的相应。

5.绝缘检查: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对道岔绝缘件(如斜铁、对轨尖、心轨等)进行绝缘耐压测试,确认绝缘是否完好。

6.方位检查:对道岔的各个部件(如拉杆、转辙器、心轨等)进行检查,确认其位置与安装要求一致。

7.焊接检查:检查道岔的焊接连接是否牢固,无断裂、开裂或焊缝不合格等情况。

8.润滑检查:检查道岔的润滑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润滑油是否充足,润滑点是否通畅。

9.环境检查:检查道岔周围的环境是否干净整洁,无杂物堆积或碍触障碍物。

以上是复式交分道岔的一般检查方法,具体操作应根据道岔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完善。

同时,维修人员应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单开、菱形及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带图解

单开、菱形及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带图解

普通单开道岔检查一、普通单开道岔各部分轨距编号检查地点说明1 尖轨前顺坡终点S基2 尖轨尖端S尖3 尖轨中部S尖中4 尖轨跟端直股S跟直5 尖轨跟端曲股S跟曲导曲线起点处6 尖轨跟端后直股S直(前)距跟端1.5米7 导曲线前部S导曲(前)距导曲线起点3米8 导曲线中部S导曲(中)9 直股中部S直(中)10 直股后部S直(后)11 导曲线后部S导曲(后)距导曲线终点4米12 辙叉曲股前S叉曲(前)13 辙叉曲股中S叉曲(中)同时量查找间隔和护背距离14 辙叉曲股后S叉曲(后)15 辙叉直股后S叉直(后)16 辙叉直股中S叉直(中)同时量查找间隔和护背距离17 辙叉直股前S叉直(前)二、道岔上轨距加宽递减三、5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标记设置示意图菱形道岔检查方法菱形道岔的检查除普通单开道岔的检查内容要求除外,还必须检查前后锐角辙叉的叉前,叉后端的轨距、水平,以及叉心中的轨距,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及轨距;钝角辙叉前、后半部的叉前,叉后端的轨距、水平和叉心中的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及轨距。

编号检查地点说明1前锐角辙叉叉后端同时量查找间隔和护背距离2 叉心中3 叉前端4钝角辙叉前半部叉后端同时量查找间隔和护背距离5 前半部叉心中6 后半部叉心中7 后半部叉后端8后锐角辙叉叉前端同时量查找间隔和护背距离9 叉心中10 叉后端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一、交道岔检查的甲、乙股方向确定:站在岔跟端脸向车站、分左右、左股为甲、右股为乙,检查的起点为始端。

以该端左侧(面向钝角部分)一股线路为甲股的检查走向,该端右侧(面向钝角部分)线路为乙股的检查走向。

二、甲股与乙股检查走向的范围划分:(见下图)三、检查水平时的基准股确定:(见下图)当基准股高于非基准股时,水平为正“+”;反之,当基准股低于非基准股时,水平为负“—”。

序号检查地点测点实际轨距尺寸水平备注9号12号测点9 121 甲股前锐角辙叉跟S1 1435 1435 H1 02 甲股前锐角辙叉中S2143591-48143591-48××辙叉心宽50至心宽20mm断面处3 甲股前尖轨距顺坡终点S3 1435 1435 H2 09#复交该处距直线尖轨尖端2273mm12#复交该处距直线尖轨尖端2170mm五、复式交发分道岔开口、支距、动程、矢距、正矢等项目的检查位置:甲、乙两股导曲线均由短轴中分为两个部分,起点方向为前部,终点向为导曲线后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
一、交道岔检查的甲、乙股方向确定:
站在岔跟端脸向车站、分左右、左股为甲、右股为乙,检查的起点为始端。

以该端左侧(面向钝角部分)一股线路为甲股的检查走向,该端右侧(面向钝角部分)线路为乙股的检查走向。

二、甲股与乙股检查走向的范围划分:(见下图)
三、检查水平时的基准股确定:(见下图)
当基准股高于非基准股时,水平为正“+”;反之,当基准股低于非基准股时,水平为负“—”。

四、复式交分道岔轨距水平检查的顺序及地点
五、复式交发分道岔开口、支距、动程、矢距、正矢等项目的检查
位置
甲、乙两股导曲线均由短轴中分为两个部分,起点方向为前部,终
点向为导曲线后部。

在前后两锐角辙叉的跟端,分别量取其后开口的中点;于该两中点之间拉一弦线(即长轴线)为基准线,以短轴与该弦线的交点为支距原点0,分别量取甲股导曲线前后部及乙股导曲线前、后部各支距点的支距,如下图所示。

六、复交道岔的检查记录及其记录表
1、复交道岔的检查记录,应根据现场检查的实际地点正确点对应到记录表上填写。

2、复交道岔的检查记录表(见附表)
菱形道岔的检查方法
一、检查方法
菱形道岔的检查,除普通单开道岔的检查内容要求外,还须检查前后锐角辙叉的叉前、叉后端的轨距、水平,叉心中的轨距,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及轨距;钝角辙叉前、后半部的叉前、叉后端的轨距、水平,叉心中的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及轨距,如图:
菱形道岔检查地点表
乙股检查记录比照甲股进行。

二、检查记录
菱形道岔检查记录簿格式为《修规》工线—4,如下:
工线一4
菱形道岔检查记录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